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伐战争》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课程的第15课。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内容包括: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方针、战场和战争进程,以及北伐战争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认识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对中国的革命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北伐战争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知识,对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北伐战争,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影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伐战争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北伐战争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深入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北伐战争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的特点和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资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深入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资料:收集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深入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3.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提高了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4.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性,培养了爱国情怀。
5.教师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1.请简述北伐战争的原因。
2.请描述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役和战略方针。
3.请谈谈北伐战争对国共合作与国共对峙的影响。
6.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相关作业,对北伐战争进行深入研究,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7.历史理解能力: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提高历史理解能力。
8.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请说明北伐战争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要性。
5.请分析本节课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它们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
6.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认识。
7.请回答本节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知识点和词句。
8.请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实验:设计一场模拟北伐战争的战役,让学生亲自参与指挥,体会战争策略和战术的应用。
(3)游戏:设计一款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4)在线互动:利用在线平台,让学生就北伐战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拓宽交流渠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教师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北伐战争的重要战役、战略方针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战争进程。
2.在新课呈现过程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如对比、归纳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
3.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反馈,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知识。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优课教学设计_7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优课教学设计_7

第15课北伐战争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相关史实及意义;2.了解黄埔军校创建的相关史实和意义;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初步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民国建立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资产阶级】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先生依靠地方军阀,相继发起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均失败。

【无产阶级】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

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屡遭失败,引导学生得出:迫切需要新的力量补充。

孙中山也欢迎中共和他合作。

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的。

2.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引导学生得出: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历史。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三)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70—71页第一板块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说出中共三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问题2:国民党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问题3: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意义。

(四)合作探究: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共三大①时间:1923年6月②地点:广州③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内合作)2.国民党一大三民主义VS新三民主义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进行比较: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创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

二:国共合作的成果1.创建黄埔军校(1)自主学习2①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②时间:1924年5月③地点:广州黄埔④校领导: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⑤意义: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课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国共合作走向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课程目标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目标细化目标层级结果性目标感悟性目标了解理解评价迁移运用家国情怀国共合作的实现√√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过程概况√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重点国共合作的实现与破裂难点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核心问题北伐战争教法讲解、问题导向图片展示学法自主学习、表格列举、归纳概括、合作探究教学资源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旧知导入出示复习问题: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思想、阶级、组织、外部条件)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概况;(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课前复习知识点课中回答问题巩固学生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加强与本节课的知识体系联系。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的原因、政治基础和军事基础;2.概述北伐进军的基本史实,探究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3.概述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朗读学习目标初步熟悉本节课需要掌握得内容,便于学习内容抉择。

三、新课讲授(一)国共合作的实现出示自主学习问题:1.中共三大:时间:1923年主要内容: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2.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时间1924年,广州参会人员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3、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1924年5月,广州人物::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子目知识,完成自学反馈,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给老师,并在反馈后备注相关知识点。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答案:B. 宋庆龄。
3. 简答题:
(1)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国共合作的良好关系、北伐军强大的战斗力、人民广泛的支持等。
(2)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北伐战争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了中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伐战争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北伐战争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于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分析感到困惑,难以理解战争胜利的复杂性和多方面因素。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地位缺乏深入理解。此外,由于北伐战争发生的时间距今较远,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不足,难以建立起完整的历史背景认知。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前四单元的相关知识,包括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了解、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以及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和过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北伐战争的基本信息,如战争的时间、主要战场和一些重要战役。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比较感兴趣,如英雄人物、重要战役等。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往往更关注事件本身的发生过程,而对于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意义则理解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本和参考资料获取知识。在学习风格上,学生偏爱视觉和听觉学习,对于通过图片、视频等视觉和听觉辅助材料的学习更有兴趣和效果。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2.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消灭军阀吴佩孚,然后挥师向东,消灭孙传芳部队,最后北上攻打张作霖。
史料
积累
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孙中山
教学
反思
第15课 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教学难点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内容




导入1(歌曲欣赏)多媒体播放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为什么人民会发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呢?什么是国民革命?什么历史事件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来一次国民革命之旅。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B)
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
3.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B)
阅读材料:
材料 在“分共会议”上,汪精卫主张对共产党严加制裁,甚至喊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公开武力镇压。
请回答:
(1)材料中汪精卫为什么说要“分共”?在“分共会议”上汪精卫宣布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后果?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北伐战争》本课是新人教部编第五单元第15课的内容。

课标这样要求:“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它主要介绍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讲述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

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一课:上承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一定地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孙中山为了挽救革命,同共产党合作,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后来终于形成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二、进入新课(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国共合作的实现展示材料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人教版初中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初中北伐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认识北伐战争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胜利进军的原因。

3.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历史资料和图片,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2. 分析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和胜利进军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文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讲解法、列表法、分析归纳法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黄埔军校旧址大门教师提问: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是什么?黄埔军校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立的?它建立后对当时的形势起了什么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伐战争。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三、课堂讲解1. 北伐战争的目的和意义讲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即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讲解北伐战争的意义,即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国民革命时期。

2. 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讲解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包括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军的组成、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重要战役等。

3.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讲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包括国共合作的实现、黄埔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北伐军的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4.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讲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即北伐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的国民政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伐战争》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北伐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过程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认识到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实现合作,进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它是中国人民正义的革命运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孙中山图片,提问: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伟人?2、孙中山被国民党尊称为“国父”,他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他先后领导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斗争都失败了。

能不能说一说孙中山一次次失败的原因都有什么?3、对,孙中山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一一改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此有关的新课《北伐战争》。

二、学习新课1、五四运动让孙中山目睹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进步性,于是孙中山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1924年改组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中国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国民革命时期。

谁能说说这个时期的革命任务应该是什么?为什么?2、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中,一再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所以他希望组建一支能挽救中国的革命军。

军队需要指挥人才,而培养军事人才效果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军校。

3、请大家看书,谁能介绍介绍这所学校?4、你认为军人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什么?课件展示:黄埔军校图片好,我们来看看黄埔军校门上的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说明学员的学习目标不是功名利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要求学员不怕牺牲,那学员正确的理想应该是什么呢?来看横批,请大家齐读。

(人教版)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2020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15课北伐战争
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行住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
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
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
回答三: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
(学生回答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一是北伐
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
的胜利进军。

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

令,通缉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四、板书设计:北伐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15课北伐战争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收集、讲述北伐战争的小故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意识;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北伐胜利进军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的失败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

请学生们谈谈看完对联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大家谈得很好。

黄埔军校正是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

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教师讲述: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图片展示:展示广州市越秀区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3.教师提问: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准备?提示: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找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信息。

时空1924年,广州参会人员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内容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心建立可靠的革命军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北伐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材内容包括北伐战争的背景、国民革命军的组成、北伐的过程、战争成果以及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对近现代史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军的组成存在疑问,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历史意义,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近现代史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影响,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情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任务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伐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北伐战争?它为什么重要?”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成果和历史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简要介绍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国民革命军的组成。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学习任务单的要求,分析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 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本课主要内容有: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对、共和观念有所认识。

但对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些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掌握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过程及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收集与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相关的资料,用于教学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于北伐战争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关键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给出几个讨论题目,如:a.北伐战争的原因是什么?b.北伐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c.北伐战争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

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分析能力。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5课《北伐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5课《北伐战争》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同步教学设计第15课《北伐战争》一. 教材分析本课《北伐战争》是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的一课。

教材通过介绍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了解国共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认识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北伐战争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国共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理解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国共合作的重要历史事件。

2.难点: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探讨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

2.课件:制作与本课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历史资料:收集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北伐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北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北伐战争的具体情况,包括战争的过程、重要战役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政治、经济、军事等,进行讨论,并展示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北伐战争的理解程度。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 第15课 北伐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设计第15课北伐战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主要讲述了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介绍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以及北伐战争的目标,让学生了解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

接着,教材详细描述了北伐战争的进程,包括各路军队的战绩和重要战役。

最后,教材阐述了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以及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北伐战争的具体情况和意义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北伐战争的历史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北伐战争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北伐战争》。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PPT课件。

4.史料:与北伐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片、文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北伐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北伐战争的过程,包括重要战役和人物。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北伐战争的历史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北伐战争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89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同步教案新人教版89

第15课北伐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内涵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和过程,了解国民革命运动时期黄埔军校的创建;了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国民革命的时代特征;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增强读图能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2.能力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形势图、史料、人物肖像图等,使历史知识生动鲜活起来,再现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过程,感悟国民革命的时代特征,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感受国民革命时期先烈们的英雄壮举,学习先烈们顺应时代发展、敢为人先的历史责任感和为革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斗争精神;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使中国革命阶级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伐胜利进军。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设问导读1.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有哪些?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基本概况有哪些?其内容和影响又各是什么?①基本概况:a.时间:1924年1月;b.地点:广州;c.共产党参会人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②内容: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③影响: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创立的原因有哪些?黄埔军校的创办在国民革命中起了怎样的作用?①原因: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最新(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最新(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3.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使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中,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说明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与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5.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重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右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

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生怕死请入斯门!”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

……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教师:(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

那国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学生: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案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北伐胜利进军。

难点:1.国共两党合作的原因。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国民革命的失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20世纪20年代来自欧洲的儿歌《两只老虎》传入中国,立刻被云涌而起的北伐战争改换了身份,以不变的旋律为仁人志士填入宣扬北伐宗旨的歌词。

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战争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新课探究】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的兴起:(1)国共合作实现的原因。

【材料链接】材料一1922年2月6日,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在华盛顿签字。

公约虚伪地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反对中国人民,进一步瓜分中国的又一次勾结。

毛泽东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曾经在一时期内给了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机会。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王春良、祝明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二“在‘二七’以前的工人运动是在勃兴时期,我党同志当时都抱乐观态度,以为可以不经过国民革命而无产阶级的革命可以马上成功。

……但‘二七’失败却不同了,马上在工人阶级中引起失望,特别是京汉铁路的工人,因此影响到党内的思想发生变化,发生悲剧,对劳动运动怀疑,这是坏的思想。

但还有好的,就是‘二七’失败后得到教训,工人阶级独立斗争是不能得到胜利的,而还要有各阶级的援助。

”——蔡和森材料三“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过渡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后,建立了黄埔军校,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板块二 北伐胜利进军
分组讨论:北伐军首先在两湖战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之后转战孙传芳部,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我们来思考一下,北伐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胜利?
2.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消灭军阀吴佩孚,然后挥师向东,消灭孙传芳部队,最后北上攻打张作霖。
史料
积累
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孙中山
教学
反思
阅读材料:
材料 在“分共会议”上,汪精卫主张对共产党严加制裁,甚至喊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公开武力镇压。
请回答:
(1)材料中汪精卫为什么说要“分共”?在“分共会议”上汪精卫宣布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什么后果?
(2)北伐战争取得巨大胜利,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原因:因为当时还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政策: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后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2)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失败的原因: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太强大,联合起来绞杀中国革命。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主观方面,当时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有效地组织人民反抗。




板块一 国共合作的实现
分组讨论:(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如何实现的?
(2)国共合作后,建立了什么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1)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结束语:1924—1927年,国共两党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开展了国民革命。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了。
板书
设计
当堂
达标
1.孙中山对李大钊说:“你尽管一面做共产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国民党)帮助我。”李大钊拥有国共两个政党党员身份的时期是(D)
第15课 北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争
教学目标
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教学难点
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内容




导入1(歌曲欣赏)多媒体播放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为什么人民会发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呼声呢?什么是国民革命?什么历史事件成为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来一次国民革命之旅。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
2.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在北伐战争中,他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他”是(B)
A.朱德B.叶挺C.贺龙D.刘伯承
3.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B)
答案:①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两党齐心协力。②广大北伐官兵浴血奋战,特别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③人民群众的支持。④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等。
过渡语:正当国民革命胜利进军的时候,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板块三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4.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是因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并先后发动(B)
①武昌起义 ②四一二政变 ③七一五政变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
教材图
片分析
1.周恩来与黄埔军校: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导入2(诗歌导入)“……大哥,你回来了。想当初为推翻帝制,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当取得胜利的时候,是你让我写信告诉咱娘,忠孝不能两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曾令千百万网友为之感动的网络诗歌《娘,大哥他回来了》,诗歌中北伐战争是什么时候进行的?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为什么说革命尚未成功?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