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_公开课课件
《敕勒歌》PPT完美课件
![《敕勒歌》PPT完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fc11247fd5360cba1adbb6.png)
读诗句
新知讲解
记拼音
qióng lú 穹庐 chìlè 敕勒
lónggài 笼盖
新知讲解
yǎ 四野
记拼音
máng 茫茫
xiàn 见
新知讲解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 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 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 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 后被翻译成汉语。
你能试着把它改写成 一篇小短文吗?
新知讲解
悟诗情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 2、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景物: 山,天,原野,风,牛, 羊。
位置: 原野之中。
新知讲解
悟诗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诗中对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
写?对草低、见牛羊是什么状态的描写?
静态的描写; 动态的描写。
回答问题
悟诗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天苍苍,野
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 波澜, 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 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新知讲解
这首民歌,勾勒出 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 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 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境界开阔,音调雄壮, 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 括力极强。
6.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 心情与 行为赋 予鸟和 鱼,具 体可感 ,表达 诗人喜 悦的心 情
学古诗
二年级(7)敕勒歌
导入新知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 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 的云,成群的牛羊。在古代同样 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 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敕勒歌》
古诗二首敕勒歌课件(共34张PPT)
![古诗二首敕勒歌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0169b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e.png)
《草原》片段(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
《草原》片段(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片段(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滴,轻轻流入云际。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天空 的草原 的牛羊……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PPT优质课件
![《敕勒歌》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51728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8.png)
布置作业
一、把下列音节与相对应的字连起来。
lè
lú
lǒng
máng shèng
庐
胜
笼
勒
茫
布置作业
二、小火车开起来。
苍
苍白
苍天
苍翠 苍老
旧
仍旧
仍旧
新旧
旧友
阴
阴天
阴历
阴阳
树阴
敕勒歌
小学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激趣导入
腾格尔一曲《天堂》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草原,看到了那一幅幅 美丽的画卷,蓝蓝的天空,青青的草地,肥肥的牛羊……唱尽了游牧 民族对故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同样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 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 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直到今天它的 旋律仍旧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什么,羊的食堂。 谜底( 草原 )
新知讲授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堂小结
《敕勒歌》描画了阴山 脚下土地广阔、牧草丰茂、 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 应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 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 活、对故乡的热爱。
新知讲授
诗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半球形帐幕。 (2)笼:笼罩。 诗意: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 野上。
新知讲授 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苍:青色。 边际。
诗意: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 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 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新知讲授
仔细视察这些生字宝宝,我有发现。
《敕勒歌》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敕勒歌》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731be87375a417876f8f0e.png)
敕勒歌 敕勒族的民歌
chì lè chuᾱn
敕勒 川,阴山下,
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
miάn yάn
就在绵 延千里的阴山脚 下。
sì qióng lú lŏng gὰi yě
天似 穹 庐,笼 盖四野。
穹庐,又叫蒙古包。
sì qióng lú lŏng gὰi yě
天似 穹 庐,笼 盖四野。
shī shŏu
3 古诗两首
敕勒 歌
北朝民歌
背景介绍
• 《敕勒歌》是我国在南北 朝时流传在敕勒族的歌。
• 敕勒族是北方一个少数民 族,以游牧为主。
•敕勒族居住在我国甘肃、 内蒙古一带,那里又称敕 勒川。
敕勒歌
敕勒川(chuᾱn), 阴山下。 天似(sì)穹(qióng)庐(lú), 笼(lŏng)盖(gὰi)四野(yě)。 天苍(cᾱng)苍, 野茫(mάng)茫。 风吹草地见(xiὰn)牛羊。
挂(挂着)高高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圆月。
liú L 左右 氵
流 气
水
名
出
河
汗
动
流(流动)长江的水不停地流动着。
yᾱn Y 左右 火
烟 抽
纸
花 云
因茵
香
草
烟(烟花)烟花真美丽呀!
尺 直
子
米
寸 码
尺(直尺)我在商店里买了一把直 尺。
shŏu S
首 部
长
自
都
先
独体字 丷
首(部首)我学会了用部首查字法 查字典。
sì S 左右 亻
似 好
近
乎 Shì(似的)
相
sì 似(似乎)我似乎在哪里见过你。
shì 似(似的)银盘似的月亮挂在天上。
《敕勒歌》PPT课件
![《敕勒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f4a2590b4e767f5bcfce0c.png)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作业:
根据诗歌内容,画一幅草原美 景图。
.
1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7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
8
草原诗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
9
草原诗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
草原风光1
敕勒歌
北朝民歌
.
2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3
lǒng gài yě cāng máng
笼盖野苍 茫
.
4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5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 见牛羊。 6
赋得古原草送别
《敕勒歌》 ppt优秀课件
![《敕勒歌》 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b95a9b89eb172ded63b7f5.png)
熟读诗文
1.自学诗文。 (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词语理解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东西走 向。(可用简图) 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现俗称蒙古包。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第三单元 · 古诗诵读
敕勒歌
课文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到了什么?
文学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 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 盛,史书记载有十二个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 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 牧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的肥美牧场。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 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记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 诗和先秦歌谣,共一百卷。传世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 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诗文
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yīn)山下。 天似穹(qiónɡ)庐,笼[lǒnɡ]盖四 野。 天苍(cānɡ)苍,野茫(mánɡ)茫, 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朗读节奏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课件(共18张PPT)
![敕勒歌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3d3b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4.png)
写字
cāng
苍
音序:C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天苍苍 苍老 造句:一夜之间,妈妈仿 佛苍老了许多。
书写指导:下边人字要舒展, 底下横着要带一小钩。
作业
写一写你在这首诗歌中看到的景象。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日
2023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5日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解诗题
敕勒: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敕勒人
敕勒川
知作者
北朝:我国古代一个由少数民族建 立起来的朝代。居住在如今内蒙古 草原一带。
歌:歌谣,诗歌。
初读感知
自读诗歌,读准字ài cānɡ mánɡ
似庐笼盖苍茫
再读诗歌
将字词送回诗歌, 再读诗歌,把你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苍:青色。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茫:辽阔,深远,看不到边际。
见:同“现” 出现。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辽阔的天空
一望无际的草原
时隐时现的牛羊
课文主旨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 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 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 热爱。
品读释疑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品读释疑
敕勒: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敕勒川,阴山下。
川:平地;平野。这里指草原。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半球形帐幕。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ppt课件公开课
![《敕勒歌》ppt课件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b4dc2b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d.png)
从《敕勒歌》中读出古代北方民族勇敢、豪放、热爱家园 的民族精神,以及这种精神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
艺术特色的赏析
分析《敕勒歌》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音 乐性强等,探讨这些特色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内涵的挖掘
挖掘《敕勒歌》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如草原文化、游 牧文化、民族融合等,探讨这些文化元素在诗歌中的体现 和意义。
语言简练
诗歌语言简练质朴,不事雕琢,以自然的语言表 现出自然的美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
3
情感激昂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情感激昂、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
比兴手法
诗歌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草原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草原 的深厚感情。
象征手法
诗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等词句,既是对草原景色的描绘, 也象征着作者对草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音韵和谐
诗歌运用押韵、叠字等音韵手法,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 音乐美感。
审美愉悦与精神升华
审美愉悦
诗歌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感 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草原的美丽和神 秘,体验到诗歌的艺术魅力。
精神升华
诗歌通过对草原的赞美和讴歌,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 对生命的珍视。读者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从而实现自我精神的升华。
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和传唱《敕勒歌》,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和审美水平。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敕勒歌》ppt课件公开课
![《敕勒歌》ppt课件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6748a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f.png)
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高亢,节奏明快,体现出北方民族英勇 豪迈的气概。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
比喻手法
将天空比作圆顶的毡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草原天空的辽阔和壮丽。
夸张手法
通过夸张的手法,如“天苍苍,野茫茫”,强调草原的广袤无垠和生机勃勃。
音乐美、绘画美等艺术效果
音乐美
采用民歌的形式,语言简练明快,音 调高亢激昂,富有音乐节奏感,易于 传唱。
对自然、生活热爱之情
自然描绘
诗歌中大量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 ,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 牛羊”,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 敬畏。
生活态度
审美价值
《敕勒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优美 的韵律,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美好, 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诗歌表达了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 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 追求。
交融表现
在《敕勒歌》中,既有对 游牧生活的赞美,也有对 农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 两种文化的交融与互补。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意识
民族团结
诗歌中描绘了各民族共同生活的 场景,表达了民族团结的思想。
国家统一意识
诗歌通过对草原、天空、牛羊等自 然元素的描绘,隐喻了国家统一和 繁荣的景象。
历史背景
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斗 争是时代主题,《敕勒歌》在此背 景下产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朗读及注释
原文朗读
播放《敕勒歌》原文朗读音频, 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美。
注释讲解
详细解释诗歌中出现的生词、难 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
逐句解读
对诗歌的每一句进行深入解读,引导 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技巧。
《敕勒歌》语文教学PPT课件(4篇)
![《敕勒歌》语文教学PPT课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6035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c.png)
蓝蓝的天空下是辽阔的大草原, 一阵阵微风吹过,使草儿低伏,现露 出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理解诗意
用自己的话将诗歌中的景象描述出来。
在敕勒川阴山下的茫茫大草原上 ,蓝天好似一个笼罩大地的蒙古包, 一望无际的草原犹如绿色的海洋,风 儿吹过,茂盛的草低下头来,现出成 群的牛羊。
(《北山》北宋 王安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鄂尔多斯草原上的饮茶习俗】 鄂尔多斯蒙古族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他们特 别喜欢喝砖茶,视砖茶为上品。宾客来临,热情好客的 主人首先斟上香喷喷的砖茶,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
这首诗词语言通俗、简练,含义深刻。描 写出了北朝游牧民族生活的场景和画面。寓景 于情,生情于景,水乳交融,让我们感受到了 北朝人民热爱家乡、热爱草原生活的思想情感。
7 古诗词两首
——敕勒歌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 诵《敕勒歌》。(重点)
2.理解诗词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
相关资料
北朝民歌: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 创作的作品,产生于黄河流域,歌词的作者主要是鲜 卑族,也有氐、羌、汉族的人民。其内容丰富,语言 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今存60多首。其代表作《木兰诗》等还入选了人教版 教材,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sì
似
音序:S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相似 类似 造句:这俩小姐妹长得非 常相似。
书写指导:中间是竖提和点, 要小些,人字最后一笔捺变 为点。
cāng
苍
音序:C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天苍苍 苍天
造句:一望无际的草原上, 书写指导:下边人字要舒展,
《敕勒歌》完整版PPT课件
![《敕勒歌》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9808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e.png)
0102一个英勇善战的游牧民族,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描绘敕勒族人放牧、游猎的生活场景,展现草原的壮丽景色和游牧民族的豪情壮志敕勒族歌曲内容《敕勒歌》创作背景诗人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诗人佚名,作品散佚,仅《敕勒歌》流传至今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文化交流频繁,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同时期作品:乐府诗集《木兰诗》、《孔雀东南飞》等,反映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特点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草原景色和游牧生活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音乐性和感染力体裁:乐府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语言简练、质朴自然,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感情真挚、豪放洒脱,展现了敕勒族人勇敢、自由的精神风貌010203040506诗歌体裁与特点原文朗读及注释原文朗读《敕勒歌》原文的音频文件,供学生跟读和模仿。
注释详解对诗歌中出现的生僻字、难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逐句解读与意境描绘逐句解读对诗歌的每一句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意境描绘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壮丽景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01民族自豪感诗歌表达了敕勒族人民对自己民族和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02自然崇拜诗歌中对自然的描绘充满了敬畏和崇拜之情,体现了古代北方民族对自然的原始信仰。
03和谐共生诗歌描绘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主题思想探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将草原比作大海,形容其辽阔无垠,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音韵、节奏等音乐性表现音韵运用押韵和叠词等手法,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如“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节奏通过长短句的结合和语气的变化,形成起伏跌宕的节奏感,表现出草原的壮丽和诗人的豪情。
《敕勒歌》教学课件(13张)
![《敕勒歌》教学课件(13张)](https://img.taocdn.com/s3/m/5f71cddd33d4b14e8424680d.png)
天空 草原
讨论
牛羊
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 的背景下,“风吹草地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突出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油然涌起一种生机感、喜悦感、悠然自在感。
说说你的看法
• 《敕勒歌》是一首民歌,描绘了 ,
抒写了
。
• 诗歌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我想起了……
辽阔旷野,茫茫草原,空旷的 土地、洁白的浮云、嘹亮的牧 歌,处处充满浓郁的魅力。
北朝民歌
设计者:邢伟轩
你能告诉我吗?
• 生字:穹( • 通假字: • 重点实词: 敕勒川: 穹庐: 苍苍: 笼盖四野: )庐 ( ) 见( )
诵读诗歌
合作交流:
1、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位置、景色、生活)
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收获交流: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地理位置
草原天空的壮阔、 对家乡、草原的热爱
静
敕勒歌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壮阔无比、生机 勃勃的草原景象
动
风吹草低见牛羊。
2、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 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 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穹庐是草原的特点,用牧民们日日相伴的最 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非常亲切。 包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赞美辽阔 大草原的情感。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思考
这几幅图描写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蓝蓝的,像个巨大的蒙古包 ——美与广阔 ——有风才能出现
《敕勒歌》PPT教学课件
![《敕勒歌》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6e4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4.png)
01
02
03
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 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北方 民族的生活面貌。
2024/1/24
地理环境
描述敕勒川地区(今内蒙 古一带)壮丽的草原风光 。
文化背景
体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放 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
4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2024/1/24
代表作品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中流传最 广的篇章之一。
人的感悟等。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思想 内涵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倾听和 分享,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024/1/24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27
17
跨文化交流意义
文化多样性
说明《敕勒歌》作为游牧文化的代表,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 重要性。
文化交流桥梁
分析《敕勒歌》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如何促进不同文化之 间的理解与沟通。
文化遗产传承
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敕勒歌》等游牧文化遗产,以及在当代社会中 的创新与发展。
2024/1/24
18
05
采用对偶句式,如“天苍苍,野茫茫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夸张
运用夸张手法,如“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强调了草原的广袤无垠。
2024/1/24
12
音韵美体现
押韵
全诗押头韵和尾韵,如“野”与 “见”、“天”与“烟”,使诗 歌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2024/1/24
音调起伏
通过音调的起伏变化,表现出草原 的壮阔和诗人内心的激情。
《敕勒歌》PPT教学课件
《敕勒歌》教学课件(共7张PPT)
![《敕勒歌》教学课件(共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ba28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a.png)
这首民歌仅34字,但在我们眼前已经看到了壮阔
美丽的草原,感受到了敕勒人民豪放自由热情的 语
民风。这就是因为它的语言艺术的高超。我们来 言
共同品味。
比押
an angy
短 小
回 环 复 沓
1. 北朝民歌 我过历史上南北朝 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所唱之歌,有的 为文人所写,有的是人民群众的集
体智慧.北朝民歌的代表是长篇叙 事诗《木兰诗》。
2 乐府,是汉代音乐机构,收集和
整理民歌以了解民情民意,这些 歌词就是乐府诗.
敕(chì)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qióng)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xiàn )牛羊。
北朝民歌
看谁知道的多?
敕勒,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维吾 尔族的主要族源。此民歌是维吾尔文学史
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南北朝时敕勒族相当繁盛,史书记载有 十二部落。而歌中的敕勒川就是今天的 呼和浩特市周围的广大地区。北有大青 山挡风,南有黄河迂曲补水,乃是游牧 民族十分向往的冬夏两宜牧场。
知识小收藏
喻 独 特 体
、
精 悍
感 情 强 烈
现 民 族 豪 情
韵 语 音 铿 锵
写 景 动 静 结 合 , 情 融 入 景
浅 近 明 快 , 感 情 热 峨 的 阴 山
辽丰 阔美 的的 天水 空草
广 阔 的 草 原
无肥 边壮 的的 草牛 场羊
这样壮阔大气的土地 养育怎样的人民?
这样美丽富饶的家乡, 她的人如何对带她?
豪
古诗《敕勒歌》讲解图文课件PPT
![古诗《敕勒歌》讲解图文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afb8b1763231126fdb111f.png)
《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草原辽阔、牛 羊多且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 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 的热爱之情。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群鸟高高飞去,无影无踪,天空中仅有的一片 白云也悠闲自在地飘远。只有敬亭山与我两两相望, 似乎永远也看不够。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敕勒川大草原
地 图 上 敕 勒 川 的 位 置
北朝民歌:内容丰富,语言质朴,有战歌、牧歌 和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歌谣。这些民歌豪放爽朗,慷 慨激昂,表现出北方少数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南北朝时期北朝民 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族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以游牧为主。
居住的圆顶帐篷, 用毡子做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笼:笼罩。
敕勒族人民,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 顶的帐篷,笼罩在四面的原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青色(包 茫:辽阔,深远, 见:同“现”,出现。 括蓝和绿)。 看不到边际。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没有边际,一 阵风吹过,牧草低伏,显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欣赏草原风光
敕勒川,阴山下,
这句诗交代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位于 阴山脚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 比作圆顶帐篷,盖住了原野,描绘出天野 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野茫茫,
“天苍苍,野茫茫”是静态描写, 运用叠词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 远,原野之碧绿、无垠,显现出敕 勒族人博大的胸襟和豪放的性格。
边读边想象自己 就是一个牧民, 生活在这里是多 么快乐!忍不住
《敕勒歌》公开课PPT课件
![《敕勒歌》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54883ca6c30c2259019e81.png)
31
敕勒川, 地理位置
静
阴山下。 天似穹庐,
草原天空的
敕勒歌
笼盖四野。 天苍苍,
壮阔、苍茫 壮阔无比、动
野茫茫,
生机,勃
风吹草低见牛 羊。
勃的草原 全景
32
总结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
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盛、牛羊肥
壮的草原风光,反映了敕勒族人民
天似 穹 庐,笼 盖四野。
24
天苍苍,野茫茫。
25
天苍苍
26
野茫茫
27
风吹草低见牛羊。
28
29
敕勒川大草原在阴山脚 下。天空就想蒙古包一样笼罩 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深蓝色的 天空广阔无边,碧绿的草原一 望无际。每当风儿吹来草儿低 下去的时候,就会露出了一群 群肥壮的牛羊。
30
敕勒歌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 12
chì lè sì qióng lú
敕勒川 似 穹 庐
lŏng gὰi cᾱng
笼 盖 天苍苍
máng
野茫茫
13
敕勒川 似 穹 庐 笼 盖 天苍苍
野茫茫
14
yě
田野
野外
15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16
敕勒川,
敕勒川大草原
38
cāng
苍 苍白 苍茫
39
•
40
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
乡的热爱。
33
zhὰo tŏng
lǒng (笼罩 笼统)
笼 lóng (竹笼 笼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诗句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新知讲解
记拼音
chì lè qióng lú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新知讲解
记拼音
lóng yǎ máng xiàn
•
2. 它们都太骄傲自大了。铁罐以为自 己比陶 罐坚硬 ,总是 傲慢地 奚落陶 罐,可 多年后 陶罐依 然美观 ,而自 己却无 影无踪 ;北风 自以为 吹口气 就能掀 开行人 的衣服 赢得太 阳,行 人却反 而把衣 服裹得 更紧, 太阳不 声不响 却让人 们感到 温暖而 自觉脱 了衣服 。
•
3.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 、体、 美、劳 全面发 展的方 针,为 提高民 族素质 奠定基 础,寓 思想政 治教育 于学科 教学中 。
部编二年级上
十八课:敕勒歌
北朝民歌
新知导入
一首优美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入 北方美丽的大草原,仿佛让我们 看到蓝蓝的天,青青的草,洁白 的云,成群的牛羊。在古代同样 有一首歌,它写尽了北方草原的 富饶壮丽,写尽了草原人对家乡 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敕勒歌》
知背景
新知讲解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新知讲解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见:(xiàn) :同“现”,显 露。
诗的大意:
一阵风吹过,牧 草低伏,露出一 群群正在吃草的 牛羊。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
4.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 生身心 发展的 规律, 选择教 学内容 ,努力 处理好 内容的 浓度和 广度。
•
5.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 间的协 调关系 ,重视 基础知 识和基 本内容 。
•
6.在学习歌曲方面,以歌曲的艺术形 象来感 染,教 育学生 热爱生 活,热 爱劳动 ,热爱 动物, 热爱人 民,培 养学生 的爱心 ,高尚 的情操 和良好 的品德 。在教 学中, 培养学 生掌握 一定的 知识和 技能技 巧,并 有理解 和表现 歌曲的 能力。
•
7.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欣赏 古今中 外的名 家作品 ,并熟 悉我国 的民族 音乐, 培养学 生对音 乐的爱 好和欣 赏的习 惯,发 展听觉 ,记忆 力,想 象力, 并了解 祖国悠 久的音 乐历史 文化, 激发爱 国主义 热情和 民族自 豪美感 。
课堂练习
按诗的节奏和抑扬来读背古诗。
敕勒歌 乐府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读古诗
课堂练习
阴山脚下啊,有一片敕 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 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 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 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 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 的牛羊时隐时现。
新知讲解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苍苍:青青,蓝 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 的样子。
诗的大意:
蔚蓝的天空一望 无际,碧绿的原 野茫茫不尽。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新知讲解
敕 勒 川 , 阴 山 下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敕勒川:泛指阴 山脚下的辽阔平 原。 阴山:山脉名。 内蒙和河北之间
诗的大意:
阴山脚下啊,有 一片敕勒族生活 的大平原。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知作者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新知讲解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 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 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 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 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 后被翻译成汉语。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译古诗
新知讲解
这首民歌写出了在苍茫无际的草原上, 丰茂的牧草与羊群相互映衬,在微风的 吹动牧草的“波浪”中,显现出成群肥 壮的牛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 低见牛羊”一句成为描写辽阔草原风光 的名句,传神地描绘了大草原的勃勃生 机,表达了北方民族对自己家乡及游牧 生活无限的热爱。全诗景象雄伟壮丽。
新知讲解
天 似 穹 庐 , 笼 盖 四 野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看图读古诗知今译
明诗意
词语解释: 穹庐:圆顶毡
帐,即蒙古包。
野:原野。按
古音读作yǎ。
诗的大意:
天空像一座巨大 的帐篷(蒙古包 ),笼盖了整个 原野。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今读yě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新知讲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 甫并称为“李杜”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课堂作业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拿起你手中的画 笔,把你从诗中看到 的美丽景色画出来, 好吗? 点拨:想象要合理, 画面能凸现草原特色 即可。
•
1.这 场 世 界 上 苦难 最深重 的经历 告诉世 人:在 困境中 ,我们 可以把 好处和 坏处对 照起来 看,并 且从中 找到一 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新知讲解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敕勒歌
解诗题
诗题意思:通过景物描写, 抒发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 生活的豪情。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析古诗
拓展提高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
悟诗情
景物: 山,天,原野,风,牛, 羊。
2、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位置:原野之中。
拓展提高 赏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悟诗情
3、诗中对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的描写
4、对草低、见牛羊是什么状态的描写? 动态的描写。
整句诗形成了动静的描写。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拓展提高
悟诗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5、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天苍苍,野茫
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 澜, 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 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二年级上册语文精讲古诗-18课《敕勒 歌》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