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大余文森教授《课堂教学》专题讲座
当前,新课程的推动进入了关键阶段和深化阶段,对培训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工作要与时俱进,不但培训内容要反映新课程推动的最新动态,培训方式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唯其如此,培训工作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本专题编写的背景动因。
本专题围绕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五个主题,从案例与理念、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实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和分析,为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遇到的困惑提供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
本专题五个主题的设立是经过课程团队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才确定下来的。刘坚教授、蒋敦杰院长对专题写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问题要抓准、案例要生动、切入点要低、观点要鲜明、阐述要简明。总来说之,心中要装有一线教师,为他们而写,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一定要让他们感到实在、有用。这是一项改变角色的写作,为此,无论是问题、观点的提出和分析,还是案例、材料的收集和筛选,我都与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共同讨论,每个主题写出初稿,我们都请他们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
本专题就是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
本专题的写作力求既客观反映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又真实地暴露新课程教学改革所存有的问题和误区,当然最重要的是探求新课程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方向、策略和机制。
本专题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大量同行的相关研究成果,特别是每个专题后面还直接附上其他作者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正文的有意义的补充和拓展,值得一读。在此我们谨对同行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课堂教学》第一主题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来说,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动,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因为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因为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水平,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能够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我们先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
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的多;
第三个是比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考虑,必须要整体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能够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节约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升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升。学习结果不但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
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升学习效率,这是增加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积极)的基础;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但能促动学习效率的提升,也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升学习的效率和结果,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来说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升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动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动,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动,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水平,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动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动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来说,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防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其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教,使学生的学大倒胃口,从而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其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防碍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防碍学生学的所谓教是糟糕透顶的误人子弟。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么?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来说,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个总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和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使用的履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使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有的价值。总来说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就教学来说,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静态、凝固、共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动态、流动、个性)。
第二,发展就其层次来说,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96-1934)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理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因为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点。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维果茨基把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过程正在实行。这个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协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到,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我国传统教学中也有“跳一跳、摘果子”的优秀经验,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动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在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防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持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促动两种发展水平的良性循环。
第三,发展就其形式来说,存有“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