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四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四编 第十章 唐五代词
第四编第十章唐五代词一、单项选择题1.词是一种于宋代大放光彩的音乐文学,但它的兴起和发展却可追溯到()。
A.两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朝时期D.唐五代时期【解析】D 词是一种于宋代大放光彩的音乐文学,但它的兴起和发展却可追溯到唐五代。
2.词是伴随着()的流行而产生的。
A.雅乐B.清了C.燕乐D.胡部乐【解析】C 在隋唐统一中国后,将胡部乐和中原乐结合起来,成为当时的新乐——燕乐,词是伴随着燕乐的流行而产生的。
3.20世纪初敦煌曲子词的发现证明词起源于()。
A.民间B.私塾C.官府D.宫中【解析】A 20世纪初敦煌曲子词的发现证明词起源于民间。
4.()文人以其敏感和热情开始了对新形式的尝试,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初唐B.中唐C.盛唐D.晚唐【解析】B 中唐文人以其敏感和热情开始了对新形式的尝试,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渔父》词是()大历八年(773)在湖州与人唱和时的作品。
A.韦应物B.白居易C.刘禹锡D.张志和【解析】D 《渔父》词是张志和大历八年(773)在湖州与人唱和时的作品。
6.在小令词的词体风格的定型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
A.白居易和刘禹锡B.温庭筠和韦庄C.李煜和韦应物D.李白和刘禹锡【解析】B 在小令词的词体风格定型过程中,温庭筠、韦庄与其他花间词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7.词集《花间集》是由()编成的。
A.韦庄B.韦应物C.温庭筠D.赵崇祚【解析】D 后蜀赵崇祚于广政三年(940)编成《花间集》10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
8.()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
A.《花间集》B.《尊前集》C.《金奁集》D.《浣花词》【解析】A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
9.()被列于《花间集》首位,成为花间派的鼻祖。
A.刘禹锡B.韦应物C.温庭筠D.赵崇祚【解析】C 温庭筠被列于《花间集》首位,入选作品66首,他是第一个努力作词的人,长期出入秦楼楚馆,把词同南朝宫体与北里倡风结合起来,成为花间派的鼻祖。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四编 第四章 杜甫
第四编第四章杜甫一、单项选择题1.()享有“诗圣”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安石【解析】A 杜甫享有“诗圣”的声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杜甫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的偶像B. 杜甫是儒家文化理想人格的化身C. 杜甫代表着当时的“社会良知”D. 杜甫的思想受道家影响较大【解析】D 杜甫的思想受儒家影响较大,但他与道教、佛教中人也多有来往,未限于一宗一派。
3.杜甫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前后的时代动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素有“诗史”的美誉。
A. 黄巢起义B. 安史之乱C. 陈桥兵变D. 靖康之耻【解析】B 杜甫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动乱。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出自()。
A. 《自平》B. 《悲陈陶》C. 《忆昔》D. 《悲青坂》【解析】C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出自《忆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忆昔》描述了安史之乱中的混乱情形B. 杜诗可以证史,补史之不足C. 史实与杜诗相比,史实提供了生动的生活画面D. 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解析】B 《忆昔》描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杜诗提供了生动的生活画面;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
6.()是一种杂感式的谈艺论文的论诗诗,评古鉴今,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方式。
A. 《秋兴八首》B. 《诸将五首》C. 《戏为六绝句》D. 《咏怀古迹五首》【解析】C 《戏为六绝句》是一种杂感式的谈艺论文的论诗诗,评古鉴今,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方式。
7.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其基本风格是()。
A. 清理明快B. 慷慨悲壮C. 沉郁顿挫D. 豪放飘逸【解析】C 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
8.杜甫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
A. 自传体诗B. 家事诗C. 新乐府D. 即兴诗【解析】C 杜甫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三编 第四章 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第三编第四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诗歌史上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
A. 李白B. 杜甫C. 陶渊明D. 孟浩然【解析】C 陶渊明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韵味极为淳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之美,而“开千古平淡之宗”,从而在文学史上奠定了其不朽的地位。
2.下列诗句中表现了陶渊明佛家般若思想的是()。
A.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B.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D.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解析】A 般若思想认为世间一切皆如梦幻、镜花水月,原为幻像本非实有。
那么一念心寂万境皆虚,一切世界种种相既虚幻不实,则不如意事之烦恼也自行消解。
陶渊明诗中也流露出痕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3.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
A. 田园诗B. 别离诗C. 边塞诗D. 怀乡诗【解析】A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
4.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 幽婉深沉B. 平淡自然C. 慷慨激昂D. 豪放雄浑【解析】B 最能代表陶渊明冲淡之美的诗,莫过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间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5.就诗歌语言说,陶渊明诗的特点是()。
A. 雄健豪放B.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C. 抽象玄虚,淡乎寡味D. 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解析】D 就诗歌语言说,陶渊明诗的特点是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6.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A.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B.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C.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D.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解析】D 元好问说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旬三十首》其四),殆非虚誉。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四编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们
第四编第二章盛唐的诗人们一、单项选择题1.有“当代诗匠”之称的诗人是()。
A.王维B.孟浩然C.杜牧D.贾岛【解析】A 崔兴宗称王维为“当代诗匠”。
2.其五言诗被赞为“天下称其尽美矣”的诗人是()。
A.王维B.孟浩然C.杜牧D.贾岛【解析】B 王士源说孟浩然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
3.王维表现盛唐人豪迈气概的游侠诗的代表作()。
A.《辛夷坞》B.《辋川集》C.《山居秋暝》D.《少年行》【解析】D 王维的《少年行》是表现盛唐人豪迈气概的游侠诗的代表作之一。
4.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他的()。
A.边塞诗B.咏物诗C.送别诗D.山水田园诗【解析】D 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抒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
5.王维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的意境是()。
A.空明境界,宁静之美B.清纯情思,明净之美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解析】C 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
6.下列诗句中出于王维《山居秋暝》的名句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解析】B 《山居秋瞑》全文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下列诗句中出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名句是()。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D.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解析】A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首诗是赠张说的(一说赠张九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成为咏洞庭的名句。
8.诗风与王、孟相近的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
A.杜甫B.裴迪C.储光羲D.常建【解析】D 与王、孟诗风相近的诗人中,常建的创作成就最高。
9.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4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大二下复习资料介绍作品《水浒》: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作品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杜十娘》: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
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
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
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婴宁》: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出自《聊斋志异》卷三婴宁篇,是一个美丽纯贞的狐女。
她天真憨直,爽朗任性,时时都会毫无顾忌地放声大笑,甚至在成婚时,也因“笑极,不能俯仰”而无法完成婚礼仪式。
她对自己的丈夫,真诚信赖,如实告诉他“妾本狐产”;她对抚养过自己的“鬼母”,也极尽子女知道。
与此同时,她也无情地惩罚那个“淫邪”的“西邻子”。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中写得最成功的的一部作品。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言二拍》:三言:在冯梦龙诸多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包括《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第四卷笔记整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笔记整编第四卷明清文学绪论一、明代文学两个主要特征1、雅俗互动:雅与俗的相互靠近、相互影响,形成互动之势。
A雅文艺与俗文艺之区别创作队伍:士大夫文人与民间下层文人地位:正统与小道末技作品风格上讲:典雅精工与浅近俚俗B明代文学雅俗互动的具体表现首先,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向雅的靠近:四大奇书、三言二拍、传奇戏曲品格的提升,文化历史内涵的深化其次,正统诗文创作向俗的靠近:真诗在民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2、个性解放思潮与文学主情思潮的流行。
A明初文化政策及对文艺的影响三部《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五经大全》),程朱理学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八股文、道学体诗、教化派戏曲产生。
B阳明心学对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王阳明(守仁)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个体主体意识的解放,对理学之冲击;王学后人,即泰州学派王艮等人怀疑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传统观念,宣称“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之条理处。
”(王艮《心斋先生全集》卷三《语录》。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卷一《答邓石阳书》),大胆肯定人的私心私欲:“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藏书》卷三二《德业儒臣后论》),从而将人的私欲价值推向了极端。
C 个性解放思潮内涵在泰州学派和李贽等人的影响下,肯定人的私心私欲、追求个性自由、张扬世俗享乐成为明代中后期一股主要文化社会思潮,后人称之为个性解放思潮。
正面影响:反叛传统,张扬个性,负面影响:放纵过度,纵情声色,色情文学的流行D李贽“童心说”与文坛主情思潮“童心者,最初一念之本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焚书》卷三《童心说》)。
童心,即赤子之心,未受后天污染的自然纯真之情。
“童心说”视自然之情为文学产生的直接动因,影响到了一大批文学家:如徐渭主张“古人之诗本乎情”(《徐文长三集》卷一九《肖甫诗序》)。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十年天地干戈老”的下一句是“四海苍生痛苦深”。
()A.正确B.错误2.《醒世姻缘传》小说以晁、狄的两世姻缘为基点,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展开了对封建末世社会诸现状的全面检评。
()A.正确B.错误3.“昨夜西风凋碧树。
”的下一句是“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
()A.正确B.错误4.以下属于“永嘉四灵”是哪几位?()A.赵师秀B.翁卷C.徐照D.徐玑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展现的稼轩词的特点有哪些?()A.这首词温婉敦厚,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B.此词是稼轩借登临之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情C.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D.下片连续运用三个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6.“有当时纤手香凝”的前一句是“黄蜂频扑秋千索。
”()A.正确B.错误7.刘克庄作品集名字是什么?()A.《大云山房文稿》B.《后村长短句》C.《茗柯文编》D.《带经堂集》8.前人曾评周邦彦的诗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
”()A.正确B.错误9.提出诗歌要“有为而作”即能有补于世道的诗学主张的是哪位作家?()A.陆游B.苏轼C.辛弃疾D.陈亮10.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
()A.正确B.错误11.“台阁体”的代表作家有哪些?()A.刘基B.杨士奇C.杨荣D.杨溥12.13.柳梦梅是《梧桐雨》里的人物。
()A.正确B.错误14.《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的作者是晏殊。
()A.正确B.错误15.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小山词》的作者是晏殊。
()A.正确B.错误2.宋代词坛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理论专论是什么?()A.《曲论》B.《词论》C.《琅嬛文集》D.《陶庵梦忆》3.下列哪部是冯梦龙的作品?()A.《东周列国志》B.《封神演义》C.《新列国志》D.《三国志》4.主张诗歌应“温柔敦厚”,即强调诗的教化作用的作家是哪个?()A.归有光B.许仲林C.沈德潜D.李攀龙5.《西厢记诸宫调》又被称为什么?()A.《弦索西厢》B.《西厢掐弹词》C.《西厢记曲子词》D.《西厢记别调》6.“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四编 第九章 唐代传奇与俗讲、变文
第四编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一、单项选择题1.唐传奇发展的初兴期中字数最多,同时也是成就较高的作品是()。
A.《古镜记》B.《游仙窟》C.《枕中记》D.《柳毅传》【解析】B 《游仙窟》是唐人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篇,也是此期传奇作品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篇。
2.唐传奇是唐代流行的()小说。
A.文言短篇B.白话短篇C.文言长篇D.白话长篇【解析】A 唐传奇是唐人用文言写作的短篇小说。
3.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A.六朝志怪小说出现B.唐代变文的产生C.唐传奇的崛起和兴盛D.宋元话本的繁荣【解析】C 唐传奇的崛起和兴盛,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说文体成熟的标志。
4.现存的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里。
A.《太平广记》B.《玄怪录》C.《集异记》D.《宣室志》【解析】A 现存的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太平广记》里。
5.唐传奇繁盛期的作品中较突出的题材是()。
A.历史类B.侠义类C.爱情类D.灵怪类【解析】C 唐传奇繁盛期的作品中爱情题材的传奇较突出。
6.唐传奇的繁盛期,将灵怪、侠义、爱情三者成功结合在一起,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的是()。
A.《任氏传》B.《离魂记》C.《柳毅传》D.《游仙窟》【解析】C 李朝威的《柳毅传》,写柳毅为龙女千里传书,人龙终成夫妇,通过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将灵怪、侠义、爱情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奇异浪漫的色彩和清新峻逸的风神,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
7.唐传奇繁盛时期作品《李娃传》的作者是()。
A.李朝威B.白行简C.元稹D.蒋防【解析】B 白行简,白居易之弟,其《李娃传》写荥阳郑生热恋倡女李娃,几乎丧生,后来历尽艰辛,终成眷属。
8.唐传奇繁盛时期优秀的传奇小说《莺莺传》的作者是()。
A.李公佐B.沈既济C.元稹D.蒋防【解析】D 元稹于26岁左右创作的《莺莺传》写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还为自己文过饰非,夸为“善于补过”。
9.单篇传奇很少,而传奇专集大量涌现的时期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 屈原和楚词简答题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屈原和楚词简答题汇总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一.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
如《湘君》、《湘夫人》,表现湘水之神相互爱慕追求却终于不遇的波折变化的心境。
抒写神与神之间、神与人之间的恋爱故事,使祭神歌曲带有侬侬的人间情味。
二.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是一种清新幽眇的境界。
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精密完美。
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
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恐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
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一.与楚声、楚歌有直接联系。
楚辞即使不能歌唱,也要用“楚声”来诵读。
楚辞的许多诗篇都有“乱”辞,它们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更表明楚词与楚乐有亲密关系。
二.楚辞的产生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密切。
宗教的歌舞,对楚辞有几个方面的直接影响:1.《九歌》就是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2.祭神仪式中,巫师装扮成不同的神祗,载歌载舞,就像戏剧一样。
这样神秘浪漫而具有故事性的歌舞,对楚辞的构思和表现都有影响。
如《离骚》写恶咸降神。
3.民间祭神巫歌,富有神奇的想象或幻想,孕育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这些都成为楚辞的养料和特征。
如《九歌》中的神鬼,《离骚》中的天界三.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地道的楚地方言等。
四.楚辞是在南北文化交流的新的时代环境下,诞生于楚国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新诗体。
以上种种,说明楚辞确乎是楚文化的产物,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敢于批判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全诗以四言为主,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错落,圆转活脱,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屈宋: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章节测试第四编 第五章 大历诗坛
第四编第五章大历诗坛一、单项选择题1.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是()。
A.开元年间B.天宝年间C.大历年间D.景龙年间【解析】C 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
2.()将田家苦引入了田园牧歌,可以看作田园诗主旨至中唐开始大变前的一个信号。
A.李白B.杜甫C.韦应物D.刘长卿【解析】C 韦应物将田家苦引入了田园牧歌,可以看作田园诗主旨至中唐开始大变前的一个信号。
3.刘长卿最为著名的作品是()。
A.《观田家》B.《寄全椒山中道士》C.《重送裴郎中贬吉州》D.《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解析】D 刘长卿最为著名的作品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
A.《又玄集》B.《才调集》C.《卢纶传》D.《极玄集》【解析】D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5.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的是()。
A.钱起B.卢纶C.李端D.夏侯审【解析】A 钱起才能全面,其诗各体皆工,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6.“大历十才子”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同见于姚合编的《极玄集》B.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C.他们长期在江南任职D.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解析】D “十才子”齐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
7.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是()。
A.隐逸诗B.山水田园诗C.边塞诗D.咏怀诗【解析】C 李益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体验,他的边塞诗写得最多最好。
8.“大历十才子”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以()为宗。
A.李白B.谢朓C.陶渊明D.庄子【解析】B “大历十才子”诗歌在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
9.顾况号()。
A.华阳山人B.青莲居士C.白莲居士D.太上老君【解析】A 顾况自号华阳山人,又称华阳真逸。
10.在李益诗歌的各种形式中,排名第一的是()。
A.五绝B.五律C.七绝D.七律【解析】C 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
11.()的诗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是中唐的先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苏轼
第四章苏轼一、人生观及创作道路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祖父苏序,父亲苏洵,其弟苏辙。
一生被贬至三地:黄州、惠州、儋州。
2.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3.苏门六君子:上述四人外,还有陈师道、李廌4.人生态度: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一方面, 儒家的执着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另一方面,他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苏轼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脱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二、苏轼的文1.苏轼的文学思想:文、道并重,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
2.苏轼的文道观: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泛指事物的规律而不仅仅是儒家之道,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文风。
因此,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这使苏轼的古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3.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辞达”: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少有芜词累句。
(2)“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4.苏轼的古文(1)议论文: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4)明代诗文
❖ 3、高启 长州人。元末隐居不仕,入明任翰林 院编修。性情疏放,39岁被朱元璋腰斩。有《青丘 高季迪诗文集》。
高启“诗才雄富”,“为一代巨擘” (《四库 全书总目·凫藻集提要》)。与杨基、张羽、徐贲 并称“吴中四杰”。
“启天才高逸,实据名一代诗人之上。其于诗, 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 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振元末纤秾缛丽之 习,而返之于古,启实为有力。然行世太早,殒折 太速,未能熔铸变化,自为一家。” (《四库全书 总目大全集提要》 )
❖ 高启诗歌创作:众体兼长,歌行、律诗无 不运用自如。
❖ 宋濂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 传记文《秦士录》《王冕传》《杜环小传》 《记李歌》等,写壮士、文人、市井平民, 却生动传神,呼之欲出。《送东阳马生序》 围绕劝学中心,寓道理于事实描绘之中,语 言质朴,笔调流畅,为传世名作。
❖ 2、刘基 元末进士,明朝开国功臣,明 初著名诗文家。
❖ 寓言体散文最具影响,《买柑者言》是传 世名作。文中深刻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构思巧妙,讽刺辛 辣,语言犀利。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共 18章,195篇,写于元末。《狙公》章较为 著名。
❖ 歌行诗《石将军战歌》《林良画两角鹰 歌》,讲究结构章法,描议结合,笔力雄健。 散文《游庐山记》《梅先生墓志铭》,或写景 状物,或刻画商人,清新生动,是较好之作。
❖ 3、何景明:“前七子”领袖,提倡复古与李一致,
言论偏激:
李梦阳说:“夫文与字一也。今人模临 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 欲自立一门户邪?”(《再与何氏书》)
❖ 李梦阳诗文创作:总体成就不高。
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 (4)
Copyright © 2000-2010.Huaxia Dadi Distance Learning Services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华夏大地教育网版权所有1 第二编 秦汉文学重点:1、《史记》成书的原因、内容、体例、艺术特色,思想内涵。
2、汉代辞赋的形成阶段、主要作家作品以及艺术特色。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4、汉乐府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第一章 秦汉散文理解:秦汉散文的发展脉络秦仅李斯,受战国纵横家影响。
汉散文创作的主流,文体:政论文,文风:切中时事,朴厚无华。
西汉初期贾谊等的情感浓重、文气纵横——西汉中后期刘向等的引经据典——东汉前期王充等的崇实诚、斥虚妄,通达深刻——东汉后期王符、仲长统等的抨击时弊,愤世嫉俗。
行文造语在东汉后期向骈俪方向发展。
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散文一、理解:(一)《吕氏春秋》简况。
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
(被视为杂家著作,而以道、儒、法、阴阳家的思想成分更多些。
)文章一般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吕氏春秋》的最大成就,是它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故事。
(二)《吕氏春秋》的说理方式。
它创作了丰富多采的寓言故事。
说理时往往采用一组寓言故事,从不同侧面予以说明,既充分阐释了思想,也使行文形象生动,趣味盎然。
(例如:《察今》,讲“因时变法”的思想,先后使用“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儿投江”三个寓言故事,分别侧重于“时”、“地”、“人”不同的方面,全面表达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变法主张。
)(三)李斯生平与《谏逐客书》写作缘由。
李斯,楚国人。
曾从荀子学帝王之术。
初为吕不韦舍人,后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相。
因韩人郑国为秦修建灌渠事,秦大臣建议驱逐所有外来客卿。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于是上书秦始皇,指陈逐客的错误。
(四)秦刻石文的特点。
其形式,四言为句,三句为韵。
铺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
文采不足。
《狂鼓史》还是《狂鼓吏》?
《狂鼓史》还是《狂鼓吏》?作者:张萍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02期徐渭是明代杂剧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代表作《四声猿》包括四个杂剧,被王骥德称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奠定了他在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这些都已成定论,原本毋须多议。
然而笔者细究之后发现,人们对《四声猿》中杂剧名目的认识,多有舛异。
《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个杂剧,对后三剧的名目,各书所载虽有全称、简称之别(如《玉禅师翠乡一梦》简称为《玉禅师》或《翠乡梦》,《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为《雌木兰》,《女状元辞凰得凤》简称为《女状元》),但此乃惯例,不至于形成歧见。
而对《狂鼓史渔阳三弄》的称呼,就混乱多了。
笔者对通行的文学史、戏曲史论著进行了梳理,发现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情形:一、全称为《狂鼓史渔阳三弄》或简称为《狂鼓史》的,如周贻白的《中国戏曲史长编》,郭预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社科院的《中国文学史》(三),章培恒的《中国文学史》(下),袁行沛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张燕瑾的《中国古代戏曲专题》。
二、全称为《狂鼓吏渔阳三弄》或简称为《狂鼓吏》的,如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中),彭隆兴的《中国戏曲史话》,李修生的《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吴志达的《明清文学史》(明代卷),廖奔、刘彦君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第三卷)。
三、简称为《渔阳弄》的,如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四),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下)。
以上三种情形归纳起来,其实就是《狂鼓史》和《狂鼓吏》的不同,将此杂剧简称为《渔阳弄》的,则在客观上回避了这一争议。
到底是《狂鼓史》还是《狂鼓吏》?查找现存的《四声猿》早期版本,无论是较早的明代万历年间刊本,还是崇祯时刊行的《盛明杂剧》本中,均题作《狂鼓史渔阳三弄》。
据万历刊本影印的《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本、据这些早期刊本校勘的周中明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4年),也题作《狂鼓史渔阳三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四一、明代文学的分期及各期概况前期: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其文学突变的准备。
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
1、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2、精神解放且富有时代使命感的文人;3、作家的忧患意识;4、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编著,南戏的中兴,宋濂、刘基、高启等的诗文;5、经济复苏又使士人的忧患意识消蚀,文化专制使创作产生不安全感,文学创作贵族化。
(二)后期:明代中叶,文学变革突飞猛进。
进入近古文学。
1、城市及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控制的松动、王阳明心学的流行;2、章回体小说编著的热潮——《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的刊行,《西游记》、《金瓶梅》的问世;3、戏曲传奇体制的定型和变革——三大传奇、临川四梦;4、诗文的复古和革新——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5、短篇小说的繁荣——三言二拍;6、社会危机使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二、为什么人们常把小说作为明代最具时代特征的文学样式?在明代各类文学体裁的发展中:(一)章回小说的发展和定型,是明代对中国文学作出的最为宝贵的贡献。
是中国古代长篇大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
白话短篇小说的兴起。
如:三言、二拍。
《三国志演义》一、成书过程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一)历史的真实:三国的历史,《三国志》及注提供了素材。
(二)民间从晚唐到元末一直流传和丰富着三国的故事,并有“尊刘贬曹”的倾向。
(三)金元时期大量的三国戏.(四)罗贯中在长期的众多的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志演义》。
三、分析《三国志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A传统:中国古代的通俗文艺有“正”与“邪”的传统,《三国志演义》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C 历史背景:正统史学一般都奉蜀汉为正统,民间故事也有尊刘贬曹的倾向。
D思想背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正是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把既是“汉室宗亲”又是“仁君”的刘备奉为正统,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和美好愿望。
E体现:曹刘对比——刘以宽待人,曹以暴害民,刘以义待士,曹以诈待士,在《三国志演义》中集中反映出“拥刘反曹”的倾向。
F正统观念:许田射猎、曹丕废帝、刘备正位。
四、曹操形象:1、典型的反面人物。
2、集中概括了封建地主阶段代表人物的一些典型特征:虚伪、奸诈、残忍的人生信条,杀粮官、杀杨修、梦中杀人等情节,突出了他的阴险、奸诈、残暴和不仁不义。
3、英雄人物:军事家、政治家,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发扬军事民主,不失英雄本色。
实乃一枭雄。
五、《三国志演义》中战争描写的特点:(一)最擅写战争,时间之长、次数之多、规模之宏大。
(二)着重表现每次战争的不同条件,特别是具体条件下战略战术的运用,突出战争指挥者主观指导及战争规律的作用。
(三)描写的系列战争彼此关照,主次配合。
(四)在以写为主的同时,也展开其他活动的描写,而这些活动又与战争的进程有机联系。
(五)通过战争刻画人物思想性格,歌颂了力,赞美了智,传递了美。
七、《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1)文学的。
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
是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其巨大成功,招徕了后世无数的效仿之作,为后世的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非文学的。
首先是对于战争的详尽描写,直接为后世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从而成为战争特别是农民战争的教科书。
它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如在中国北方非常流行的关公崇拜,民间的结拜情结,都受到《三国演义》的重大影响。
《水浒传》一、成书——与《三国》相同,也是“集体创作,文人写定”,但其历史依据非常稀淡,主要还是民间传闻和通俗文艺。
至多是有一点正史的影子。
南宋以来,梁山故事已经成为说话和杂剧艺术的重要题材;特别到元代,水浒戏非常之多,如《双献功》《李逵负荆》等。
这些都为《水浒传》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题材来源。
二、思想内容——着重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
小说细致而生动地描写了农民起义如何由零碎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之势的过程。
写出了起义的悲剧结局,揭示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三、主题——众说纷纭。
代表性的说法:忠义说;为豪杰立传说;诲盗说;游戏说;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说;为市井细民写心说等。
表露的非常明显的绿林文化特征。
四、女性观——(1)《水浒传》中女性世界的构成:大体分为妖女、魔女和无面目女性几类。
第一类如潘金莲、潘巧云、贾氏等;中间比如顾大嫂、孙二娘;后者比如林冲的妻子以及大量的连姓名也不被注意的女子。
(2)好汉们对待女性的态度:大体是有家室的比较冷淡,没有家室的对女性则多充满仇视。
(3)就结果看,女性所造成的影响基本是灾难。
如林冲的妻子因为貌美而招致调戏,导致林冲的发配;阎婆惜与宋江的同事通奸,导致宋江的亡命江湖。
五、艺术成就——1、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过渡。
包括:(1)把人物放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扣住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遭遇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2)善于处理英雄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关系;(3)在尖锐的矛多冲突中展现个性;(4)传奇性与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
2、在细节描写上取得了超越前代的艺术成就。
3、艺术结构。
串珠式的结构方式,用梁山事业这根主线,将众多的英雄传奇连在了一起。
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板块结构。
4、语言艺术也取得了卓越成就。
活泼灵动、惟妙惟肖的语言。
《水浒传》首次运用了纯粹的口语作为书写语言,生动流畅,惟妙惟肖,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语言运用的才华,纯粹的白话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唯一语言,《水浒传》起到了典范作用。
六、地位和影响——1、文学的:是英雄传奇的范本,对后世的历史演义和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其他文艺体式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2、非文学的:后世农民起义以及绿林豪杰起义,学习其战术战略,乃至借用其绰号等;进步的评论家、思想家往往以之为工具,借以批判社会之不公、道学之可恶、真心之可贵等。
《西游记》一、西游记的艺术特征(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
充分发挥作家驰骋想象能力的奇幻思维。
作者以绚丽的想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
(2)集动物性、神性、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
(三)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
(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
丰富了我国长篇小说的结构宝库。
(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作者大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话语,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风格。
《金瓶梅》一、女性世界的悲剧。
《金瓶梅》中的女性世界,是一个与传统的温柔敦厚的女性标准截然不同的。
她们对名节十分淡漠,而对情欲、物欲、肉欲充满了渴望。
她们的行动有某种合理性,她们用自己的力量冲击着不合理的礼教制度。
但由于时代给她们的的限制,她们的全部才华就只能用在迎奸卖俏与追求享乐上,难以跳出人性的泥潭,最终走向灭亡。
二、世态炎凉的丑剧——小说通过西门一家的兴衰,深刻地暴露了当时的世情的虚伪、冷漠和整个社会的利己主义本质。
西门生前身后,围绕着他的那些人的举动。
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末世的世态炎凉、人心险恶。
作者通过这样的背景,客观上揭示了一个难以适应近代人文思潮问世的恶劣环境。
三、艺术成就——题材的转变(由非凡人的非凡事向凡人凡事的转变),审美趣味的转变(从歌颂到暴露),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告别了类型化与扁平化),网状结构的高度成熟(以家庭为圆心,以西门家为主轴,以家庭人物命运为经,以其他人物命运为纬),口语化的市井语言(妙在口语家常)。
四、在中国小说历史上的贡献——(1)第一部文人独立撰写的长篇小说。
《金瓶梅》的出现开创了文人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新局面。
(2)第一部世情书。
《金瓶梅》的出现,打破了旧有的传统。
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走向了人,体现了文学向人的复归。
(3)为以后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分成了两个阶段。
三言二拍一、“三言”的全称分别是《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二、进步的思想内容——1、对“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的反动;2、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3、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情爱观念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内容——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对杜十娘不幸遭遇的描写,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门第观念的罪恶,揭示了妇女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根源。
写出了一个下层妇女度合理的美好的人生的追求、维护人的尊严这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四、《杜》的艺术特点——A、在尖锐的故事冲突中揭露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B、用传神的细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C、用衬托的方法来塑造人物;D、用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五、“三言”艺术特色——(1)编织故事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使用巧合和偶然的艺术手法,简化故事的漫长进程;善于运用具有细节特征的小道具来扭结、推动故事情节,增加戏剧性;善于设置伏笔和悬念。
(2)将人物放在激烈的冲突中,白描手法的大量运用,运用对比、映衬等手法。
(3)语言使用上典雅而不失通俗,在口语基础上,大量采用谚语、俗语,使小说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
句法上尽量使用短句,注意音调铿锵、富于节奏感。
六、“二拍”的题材内容——(1)经商题材,时代特色。
(2)爱情题材,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
七、“二拍”的艺术贡献——(1)结束了以往拟话本中套话的程式化窠臼,代之以自己的韵语,使韵文与散文相互呼应结合;(2)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更为考究;(3)对细节的追求更细腻;(4)议论虽时显迂腐且也过多,但个性鲜明,增加了整部作品的个性特征。
凌濛初的“二拍”,真正标志着文人化的拟话本的成熟。
一、明代戏剧的主要剧种有杂剧和传奇。
二、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三、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审美风格的雅化。
明代杂剧1、王九思《中山狼院本》开单折短剧之先声、《杜甫游春》2、康海《中山狼》3、徐渭《四声猿》(《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
“四声猿”:是“指鹿说马”、曼倩诙谐的四个南杂剧作品,包括《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
取古谣“猿鸣三声泪沾裳”感人至深之意名集。
作品摒弃了陈腐的伦理说教,采取奇情浪漫的夸张、效果强烈的对比和出人意料的奇妙构思结构剧作,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和狂放不羁的性格。
语言通俗流畅。
被称为“明曲之第一”。
《牡丹亭》和汤显祖一、汤显祖的创作——“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
二、《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拨开了正统理学的迷雾;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在商业价值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新形式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