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学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学讲义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定义

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2)教学的内涵

教学的本职是:教学活动是一种页数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第一,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第二,教学有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第三,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好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发展。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平的的过程。

(1)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像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

三体结构:教师(领导),主导作用的中介,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相互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直接经验:亲自活动,探索经验。间接经验:他人认识成果。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间接体验。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个人历史积累和现时感性经验。

(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把心智操作的方式教给学生。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四个条件: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学科的规律性的认识。

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学生学习方向,内容,进程,结果,质量;引导,规范,评价,纠正;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学生个性和三观。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3,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四)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②知识学习本身是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奠定基础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两种错误倾向:脱离知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强调传授知识,忽略思想品德教育。

(1)激发学习动机。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好的学习愿望是进行学习的基本条件和心理起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的主要方面:一是所学内容及知识本身;二是强调学生的活动;三是依靠教师的引导。

(2)领会知识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第一,感知教材。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

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真正认识本质和规律。两种途径:一是具体到抽象;一是已知到未知。

(3)巩固知识

必要性:第一,学生所学知识是间接知识,容易遗忘,必须通过复习加以巩固。

第二,只有掌握与记住知识,才能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顺利学习新知识,新材料。

(4)运用知识,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目的在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效果反馈,调整教学进程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状况,发现学习问题,及时调节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节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1,基本含义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

2,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3,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延时要和语言讲解相结合。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去,基本含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义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原则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三)巩固性原则

1,基本含义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在需要时能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贯彻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四)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含义

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原则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主义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客户层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肆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原则

(1)坚持客户层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含义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求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第四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教学工作起始环节,先决条件

(一)备课的含义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类型:个人备课,集体备课。

(二)备课内容

1,专研教材

包括专业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参考资料包括专供教师的教学参考,课程标准推荐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