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肾脏血流
室壁张力
Maccioli, GA, et al;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Anesthesia
10
1988 June; 2(3):365-373
使用反搏泵的有利因素
• 收缩压降低 • 左室舒张末压降低 • 心脏做功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
张力下降 • 心输出量增加 10%~40% • 冠脉灌注量增加、冠状动脉峰值血流速
IABP停止体外循环 • 1978年麻省总医院报道747例IABP,其中259例
(34.7%)在手术室应用,274例(36.4%)是 在心肌梗死病房里应用。 • 目前临床应用普及,且卫生部强制要求心脏介 入导管室必须配备该设备。
3
心室注射期
心房收缩
等容收缩
等容舒张
心室充盈
压力 (mm Hg)
120 主瓣开启 100
• 1. 高危PTCA,准备等级: • a 准备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贴好心电图电极
• b 预防性地在左股动脉放置6F动脉鞘
• c 插入主动脉球囊反搏。 • 2. PTCA中发生心肌缺血引起血液动力学紊乱,急诊
插入主动脉球囊反搏。 • 3. PTCA失败,插入主动脉球囊反搏,为手术做准备. • 4. PTCA治疗急性心机梗死. • 5. 多处静脉桥的PTCA、支架,不稳定的血栓性病变,
© Datascope Corp.
使用IAB 的主要思路
供应
需求
MVO2
供应 - IAB(球囊)充盈 需求 - IAB(球囊) 放气
使用IABP后在生理上产生的效果
主动脉压力
心脏
血流
左室压力
左心室
收缩压
后负荷 冠脉血流 收缩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1970 SYSTEM 80
1998 SYSTEM 98
Software untill today Treat all kinds of patient
软件沿用至今 治疗各种类型的患者
CS100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Measure pressure 测量血压
1、工作原理 通过股动脉穿刺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1-2cm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 个长球囊。舒张期开始主动脉瓣关闭瞬间,球囊被快速充气,使 主动脉舒张期压力增高,从而使心输出量和舒张期冠脉的灌注大 大增加。 在舒张末期,下一个收缩期来临之前球囊被快速抽空,左心室射血 阻力降低,心室后负荷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
2、接近心梗 3、急性心肌梗塞
目的:改善心肌氧耗和供给之间的平衡。
120 mm Hg 100
收缩压 V 型切口
平均压
脉搏压
80
舒张压 收缩期 舒张期
反搏治疗时动脉压波形变化
舒张压增压 (反搏压)
A = 一个完整的心脏周期 B = 未辅助的动脉舒张末压 C = 未辅助的收缩压 D = 舒张增压 E = 降低了的动脉舒张末压 F = 降低了的收缩压
(一)快速精准确定充气点、放气点 Datascope 新型IABP识别技术已经每一个心动周期的R波触发,R波信号 检测时间大概在28ms以下,这项技术使得球囊的充气点、放气点找 的更准确。(其他产品是以每四个心动周期R波计算平均值再去触 发,需要70~96ms才能识别R波)
(二)充气、放气速度快— —理想状态为零毫秒
S98/XT以上的驱动器采用的都是双泵电子马达,一个泵负责主动充气, 一个泵负责主动放气。使得在低血压状态时,充气时间可达125ms (其他产品为186ms),放气时间可达118ms(其他产品为205— 218ms)。 通常情况下,球囊充气和放气到90%以上的状态,辅助才有效果。实践 证明,当球囊充其量<50%时球囊辅助基本无效。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置管术

病情恶化情况
在随访期间,部分患者可 能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 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再次手术率
少数患者可能因病情需要 而接受再次手术,但总体 再次手术率较低。
06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新型材料应用及改进方向
生物相容性材料
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如医用硅胶、聚氨酯等,以降低 置管过程中的感染风险和并发症。
02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与教育
评估患者心功能、循环状态及手术风 险。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手术目的、过程、 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
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等相关病史 。
器械准备与检查
准备IABP导管、球囊 、压力传感器等手术 所需器械。
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 适型号的球囊。
检查器械完整性、有 效期及性能。
提供心理支持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和情绪 变化,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 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以促进身 体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05
临床效果评价
生存率分析
短期生存率
IABP置管术后,患者的短期生存 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在高危患者
高强度轻质材料
研发具有高强度和轻质的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等,以提高IABP 的耐用性和便携性。
抗凝、抗血栓涂层
在IABP表面涂覆抗凝、抗血栓涂层,以减少血液在置管过程中的凝固 和血栓形成,降低血管堵塞风险。
智能化技术在IABP中的应用前景
实时监测与反馈系统
利用传感器和算法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IABP的工作 状态,为医生提供实时反馈和调整建议。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置管术

禁 忌 症
IABP治疗的安全条件为主动脉瓣和主动脉壁正常
(一)绝对禁忌症:
1. 主动脉瓣病变:严重Ai,主动脉窦瘤破裂 2. 主动脉壁病变:主动脉瘤(气囊充气可致夹
层形成或动脉破裂)
(二)相对禁忌症: 1. 脑出血(增加出血可能),严重的出血倾向 2. 周围动脉疾病(增加肢体缺血的可能) 3. 心脏畸形纠正不满意者
应用指征
危重状态或血液动力学不稳,争取时间手术
---PTCA,旋切,支架等失败,或难以控制心律失常
---心梗后并发症
---MI合并左室功能低下,低心排
---心衰状态的术前病人
适应症
一、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泵衰竭 三、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1.
2. 3. 4. 5. 6.
急性原因引起的心泵衰竭
围手术期发生的心肌梗塞 体外循环后低心排综合症 心脏挫伤 中毒性休克 病毒性心肌炎
取出IAB导管
注意事项三:取出时不要使导管弯曲。
如有中心腔支撑钢丝请抽出
用肝素盐水冲洗中央腔
参考:肝素盐水比例5%GS/NS50ml加入肝素钠12500u
注意事项四:如使用有鞘方式穿剌
请事先剥下止血阀
球囊位置
左锁骨动脉 以下2-3cm (第二肋间)
连接反搏泵
注意事项五:
预先在体外确定插入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置管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简 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
是目前首选的广泛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之一,
它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药物难以控制的不 稳定性心绞痛、急诊行PCI术有风险的病人、顽固性严 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病人,其临床效果是公认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学习培训护理课件

03
了解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
04
提高护士在主动脉内球 囊反搏术中的护理技能 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与方法
01
02
03
04
理论授课
介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基 本概念、原理、适应症、禁忌
症及并发症。
操作演示
通过模拟器或真实设备,演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操作流
视频教程
通过视频形式演示主动脉内球 囊反搏术的操作过程和护理技 巧的视频教程。
网络资源
提供相关的学术网站、论坛和 资料库,方便护士进行自主学
习和交流。
THANKS
原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通过改变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增加主动脉舒张期压力,从 而改善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减少心肌耗氧量,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适用于急性心肌 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心肌功能不 全等疾病,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 或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禁忌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不适用于动脉粥 样硬化严重、血管畸形、血管炎等疾 病的患者,以及存在出血倾向或严重 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生存率提高
在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
并发症发生率
尽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具有显 著的临床效果,但操作过程中仍 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
感染、下肢缺血等。
05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培训与 教育
培训目标
01
掌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 程。
02
程和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病例,分析主动脉内 球囊反搏术的护理要点和应对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
1952年,Adrian Kantrowitz实验研究证明,将血液自股动脉吸出,舒张期回注入冠状动脉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标志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应用的开始。
1968年,Kantrowitz报道了一组1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源性休克病人临床应用IABP治疗,其中13个病人从心源性休克状态中恢复过来。
1969年,Summers等第一次较全面地报告了IABP支持下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冠状动脉影像学变化的资料。
随着经皮穿刺插管技术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导管和反搏泵工艺上的改进,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在临床上进入了成熟期。
在冠脉左主干病变病人的术前准备、高危或冠状动脉造影失败病人的应用、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移植术的过渡、对右心功能的支持等方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此外在其他方面治疗如败血症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而药物支持无反应时,心脏钝性损伤所引起的心源性休克,以及在治疗过量服用负性肌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情况时,在IABP支持下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以来,这一技术临床应用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及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且,随着ICU、CCU等重症护理单位的建立,已使这一技术的床旁急救应用变成了现实。
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工作时驱动气体往返进出气囊。
在心脏搏动的舒张期,球囊从排气状态突然膨胀充气,在胸降主动脉内占有了一定的体积,将原来占据该体积的血液顺、逆着动脉走行向终末端器官灌注。
在收缩期,球囊从充气状态突然收缩排气,其所占据的体积被周围血液迅速回流填充。
其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动脉收缩压降低,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左心室后负荷降低,射血分数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内膜下心肌存活率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IABP通过 反搏 这一过程改善心肌氧供/耗氧之间的平衡。 IABP是一种重要的心室机械辅助装置。
2、IABP原理
(1)心脏舒张:球囊充气
在舒张早期主动脉瓣关闭后瞬间 立即充气球囊,大部分血流逆行 向上升高主动脉根部压力,增加 大脑及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小部 分血流被挤向下肢和肾脏,轻度 增加外周灌注。
适应症
顽固的不稳定心绞痛
心肌缺血而致的室性心律紊乱
心肌梗死的急性期
3、适应症、禁忌症
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并发症
心脏移植前后的辅助治疗
适应症
人工心脏的过渡治疗
手术中产生搏动性血流
围手术期对重症病人的支持和保护措施
3、适应症、禁忌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瓣返流
出血或不可逆性的脑损害
禁忌症
周围动脉疾病(增加肢体缺血的可能) 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的终末期 严重的凝血机制障碍
2、IABP原理
(2)心脏收缩:球囊放气
在等容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瞬 间快速排空气囊,产生“空穴'效 应,降低心脏后负荷、左心室舒张 末期容积及室壁张力,减少心脏 做功及心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 10%-20%。
2、IABP原理—时相
(3)时相:气囊的充气/放气时间
触发模式:心电触发、压力触发、起搏信号触发、内触发
5 抗凝治疗的监测
6 7
足背动脉的监测
伤口的观察和护理 心理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8
5、术后护理
心电监测,注意 心电图变化
密切注意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持续严密观察心率、 心律及QRS波变化,若心率过快、过缓,心律‹ 30次/分, ›150次/分时,均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及时调整心律;发现 恶性心律失常,立即对症处理;以保证更佳的反搏效果。
IABP(主动脉球囊反博)

IABP(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
应用失败常见的原因:
1 )应用太晚,医生试图用药物纠正心衰,对应用IABP犹豫不决,
低血压时间长,组织缺氧,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可逆性衰竭。 2 )撤除过早,病情有所恢复,但尚未稳定,撤出IABP后又重新恶
化。
3)病情过重,IABP在心脏具有一定的收缩功能和维持一定血压的 情况下才有效,更严重的心衰需左心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
固定好心电图电极片,防止电极片脱落发生反搏终止。若出现心动
过缓,心动过速,恶性心律失常时应及时处理。
IABP(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 监护要求
2) 压力监测 严密监测动脉收缩压、舒张压、 平均压、反搏压及波形,根据各项压力的动态变化, 结合心率、尿量等,观察反搏疗效、病情的好转及 变化,及时发现有无漏气等情况。 3) 动脉压力冲洗装置的监护 肝素钠12 500 u 加入NS 500 ml中持续加压冲洗,每班校零点一次, 每小时手动冲洗一次,观察动脉插管内有无回血, 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在绿区,监测ACT(正常活化凝 血时间)>180 s。
IABP(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
监护要求
7) 拔管 当患者生命体征及循环稳定,多巴胺用 量小于5ug/kg/min,尿量增加,末梢循环好,减慢反 搏频率,可停用IABP。拔管前4小时停用肝素,测 ACT小于180秒,停止反搏使球囊自动放气,拔出球 囊导管和鞘管,让血液从穿刺处流出少量,冲出股动 脉内可能存在的血栓。局部压迫30分钟,加压包扎6-8 小时,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和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砂 袋压迫8 h可翻身,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弯曲。
IABP(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
停用指征
1)多巴胺用量<5ūg/kg/min,且依赖性小,减药后对血流动力 学影响小。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置管术

机器的准备
检查氦气。 连接 ECG & 血压信号到反搏泵 。 ECG 电极片连接到病人。 打开反搏泵。 连接压力传感器 &氦气连接管 。 如果没有透视条件请拍摄胸片。
精品文档
谢谢!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导管型号选择
导管规格
30c.c.
40c.c.
50c.c.
球囊充气后外径
13.9mm
15mm
1Hale Waihona Puke mm球囊长度230mm
262mm
266mm
病患身高
147cm-162cm 162cm-190cm 190cm以上
精品文档
球囊导管全套包装
精品文档
球囊导管穿剌部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穿剌针进入股动脉
精品文档
注意事项二:在拿出IAB 导管前进行抽真空。
精品文档
取出IAB导管
精品文档
注意事项三:取出时精品不文档要使导管弯曲。
如有中心腔支撑钢丝请抽出
精品文档
用肝素盐水冲洗中央腔
参考:肝素盐水比例5%GS/NS50ml加入肝素钠12500u
精品文档
注意事项四:如使用有鞘方式穿剌
请事先剥下止血阀
性并发症 8. 室间隔穿孔 9. 乳头肌断裂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10. 大室壁瘤
三、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 四、心肌缺血而致的室性心律紊乱 五、进展性心肌梗塞 六、围手术期对重症病人的支持和保护
措施 1. 严重心肌缺血病人作冠脉造影、
PTCA、溶栓术、麻醉诱导 2. 高危重症病人作心导管检查、心脏
手术、普外手术 3. 七、心脏移植前后的辅助治疗 4. 八、人工心脏的过渡治疗 九、手术中产生搏动性血流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随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 aortic ballooncounterpulsation,IABP)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来改善心肌氧供给,降低主动脉收缩压(后负荷),从而减低心脏做功,改善那些心功能受损患者的前向性血流,提高心排血量,在冠心病救治尤其是高危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 IABP的起源50年代初,美国医生Kntrowitz发现,提高人体舒张血压,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1961年Dr.Clauss等,试图通过动脉插管,用血泵在心脏收缩时,抽出部分动脉血使收缩压下降;当心脏舒张时,快速将抽出的动脉血注入动脉使舒张期血压上升,达到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目的。
但血泵的血液相容性不好,对红细胞破坏很大,在临床未能得到实际应用。
1962年,Moulopoulos等设计了一种插入主动脉内的气囊导管,利用气囊在主动脉内充气膨胀、排气压缩的体积变化也得到与Clauss等应用“用血泵抽注血液”提高舒张压一样的效果,这就是最早利用气囊在主动脉内舒张期膨胀(DiastolicAugmentation) 产生反搏(Counterpulsation)作用的原始实验,逐步形成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概念。
1967年,美国纽约州Maimonides医院的Kantrowitz医生首先将这种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技术用于临床,成功救治了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严重心源性休克(CS)的患者。
后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再次救活了类似患者,这些患者临床症状迅速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好转,引起人们对IABP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医生重复使用IABP技术均证明其能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效果。
从此,IABP做为一项新技术得到了临床认同,并应用于临床相关领域。
2 IABP的相关知识IABP是一种机械循环辅助方法,通过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和肾动脉开口上方的降主动脉内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放气,达到辅助心脏功能的作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术中监测与护理配合
监测生命体征
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 吸频率、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护理配合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进行术前器械和药物的准备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康复指导与随访
康复指导
术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 重体力劳动,逐渐恢复体力。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2023-11-06
目录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概述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操作流程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临床应用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概述
定义与作用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 ,技术已经逐渐成熟,成为临床治疗严重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状
目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救治急性心 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为心脏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
重症冠心病
要点一
总结词
对于重症冠心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作为过渡 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 死亡率。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重症冠心病患者病情危急,部分患者可能因心肌缺血导 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出现低血压、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此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以通过提供机械辅助力 量,提高血压和心输出量,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该技术还可以为患 者接受进一步的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提供支持。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常见报警及处理
触发报警
信息/问题 无触发(No Trigger)
可能原因
建议的更正操作
电极片分离/放错位置或是导联线连接脱离,因此无心电 1. 连接或重新放置电极片,并且检查各种导联线连接是
图(ECG)信号。
否完整。
无动脉压力波形显示。 病人的脉搏压力不适合进行压力触发。 R 波电压非常低。
无 压 力 触 发 ( No Pressure 病人的脉搏压力不适合进行压力触发。 Trigger)
心脏舒张前一瞬间 (主动脉关闭时), 球囊充气,增加舒张 期冠脉灌注压力,增 加心肌供氧。
主动脉血压波形
120 mm Hg
100
80
V 型切口
平均压
收缩期
舒张期
收缩压
脉搏压
舒张压
Hale Waihona Puke 反搏治疗时动脉压波形变化120
C
mm Hg 100
B
80
舒张压增压 (反搏压)
D
A
A = 一个完整的心脏周期 B = 未辅助的动脉舒张末压 C = 未辅助的收缩压 D = 舒张增压 E = 降低了的动脉舒张末压 F = 降低了的收缩压
IABP机器管理
1. 保证IABP良好的运行: ▪ ECG为首选的触发信号 ▪ 选择R波高尖T波低平且没有干扰的导联,如需要的话及时更换电极片。
2. 保证球囊中心腔使用保持300mmHg的加压肝素盐水(0.9%生理盐水+肝素 钠12500u)每小时冲洗球囊中心腔,每次15秒。
3. 球囊位置: ▪ 正常上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下端位于肾动脉近端水平 ▪ 过高:影响左锁骨下动脉血流,左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尖端损伤 主动脉内膜造成主动脉夹层。 ▪ 过低:影响肾动脉血流,肾动脉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护理常规(一)概念: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一种机械辅助循环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穿刺股动脉将一球囊导管放置在胸主动脉,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以辅助功能衰竭的心脏,改善左室功能。
(二)评估要点1.术前评估(1)评估患者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
(2)了解检查及化验报告,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电解质、心脏彩超等。
(3)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
(4)评估主动脉球囊反搏机的完好率(包括氦气、各导联线、储电池)。
(5)评估股动脉穿刺术区皮肤情况。
(6)检查急救仪器、用物、药品是否处于备用状态。
2.术后评估(1)评估患者穿刺伤口情况。
(2)评估患者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与术前对比)。
(3)评估患者心律、心率变化。
(4)评估主动脉球囊反搏机的工作情况。
(5)审查化验报告,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与术前对比)。
(6)评估反搏后的有效指标:①循环改善(皮肤面色渐红润,肢体末梢转暖)CVP下降,尿量增加)。
②心泵有力(血压升高,正性肌力药用量减少)。
(三)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根据病情向病人及家属交待IABP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检查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并作标记。
(3)完善各相关检查,必要时备血。
(4)股动脉穿刺术区备皮。
(5)备齐术中用物、抢救物品、器械及药品。
(6)留置尿管,建立静脉通道。
2.术中护理(1)安抚患者,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2)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暴露术区,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3)协助术者作好皮肤消毒的准备,打开手术包,给予术中所需材料,监督手术人员正确执行无菌技术要求。
(4)及时、准确、有效地为手术医生提供各种导管材料。
(5)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等,重视患者主诉,如有变化及时报告术者。
(6)连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各种导管,同时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反搏压、反搏压力曲线,了解反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月日
原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简称IABP,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而有效的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由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至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进行与心动周期相应的充盈扩张和排空,使血液在主动脉内发生时相性变化,从而起到机械辅助循环作用的一种心导管治疗方法。
可降低主动脉阻抗,增加主动脉舒张压,而降低心肌耗氧,增加氧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稳定性心绞痛。
难治性心衰等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
备好球囊导管和反搏主机。
静脉用肝素盐水,冲洗导管的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50mg),手术扩创包(无菌巾),1%利多卡因以及除颤器。
协助医生进行右侧腹股沟处备皮,消毒,局部麻醉后穿刺置入动脉鞘管,再将球囊导管引入,到达位置后,固定好外固定器。
外固定器与主A鞘管相接,球囊反搏导管与主机连接,调整反搏间隔及频率[10]。
股A穿刺点局部予无菌敷料固定,建议用宽5cm,长20~30cm的低过敏胶布沿大腿纵后方固定于大腿上,防止管路沿大腿皮肤被意外拉出。
观察反搏效果
反搏有效的征兆包括循环改善(皮肤,面色可见红润,鼻尖,额头及肢体末端转暖),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尿量增多,以及心泵有力,因此,准确观察A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反搏压与波形。
监测生命体征
动态进行有创动脉血压,呼吸,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图监测,每30min记录一次,及时观察动脉压力曲线情况,并根据压力波形调整气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及时观察心电图,采用药物等控制心率在90~110次/min。
抗凝治疗的监测
在应用肝素,抗凝过程中,2~4h监测出血凝血时间,肝素盐水用微量泵匀速缓慢推注,速度为2~4ml/h。
除了维持凝血指标外,应密切关注临床出血征象。
足背A监测
确定足背A搏动处,并在皮肤上作标合度监测,以及早发现下肢缺血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体位的护理
应用IMBP治疗的病人要绝对卧床,取平卧或半卧位小于45°,上垫床,穿刺侧下肢伸直,避免屈膝、曲髋,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避免导管打折,肩下垫软枕,骶尾部、肘部和足跟部1h按摩一次,预防压疮发生。
拔管的护理
反搏主循环稳定后可拔除导管。
经股A拔除IABP反搏气囊导管及鞘管后用手指按住穿刺点上方1cm处1h,再用纱布,弹力绷带包扎。
穿刺点处放置1kg盐袋压迫6h,制动体位15h 后撤除。
拔管后局部无出血、红肿、足背A搏动良好、皮肤温度、颜色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说明拔管成功。
2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血管并发症:包括肢体缺血,穿刺部位血肿和出血。
感染:包括穿刺部位的感染,导管感染或菌血症。
球囊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