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标点符号用法和解题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标点符号用法和解题技巧整理

新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知识讲解一、标点符号用法(一)突出强调作用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的常见修辞功用是起突出的强调作用,这一点是非常普遍的作用。

1.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解析]在“她”和“刘和珍君”之后用了逗号作停顿,突出强调了“人”。

2.粥!它的成分可并不和一般通用意义一样。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事了,……(夏衍《包身工》)超然客公众号【解析]分别运用感叹号和和问号,突出强调了“物”——粥、粥菜,表现出包身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包身工罪恶制度的有力控诉。

(二)描绘神态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描绘人物的神态,有时比单用文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2.“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

”(曹禺《雷雨》)【解析]借助省略号准确地描绘出了鲁侍的惊慌神态和个性特点:虽然语言显得结巴,但仍不失“礼节”和“身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遭遇。

3.“我的朋友啊。

”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都德《最后一课》)【解析]借助破折号形象地描绘出韩麦尔老师欲言不能、悲痛哽咽的神态。

(三)刻画心理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再过两天……”她绝望地悲声念着这四个字,好象不懂它们的意义,过后又茫然问道:“再过两天?……””(巴金《家》)两个省略号倾注了作家的心血,它既拉开了鸣凤的悲剧的帷幕,又生动刻画出了鸣凤的悲怆心理:“赖以生活的爱情”、“不能推倒的墙壁”、做人妾、为爱情、生、死、希望、绝望……如泣如诉,是泪在流淌,是血在飞溅。

5.“这正好。

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秘似极密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鲁迅《祝福》)超然客公众号两个破折号,既表示语言的停顿,便于插入祥林嫂神情动作的描写,又有助于刻画已成为“末路人”的祥林嫂的矛盾、悲哀、惊恐的心理。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标点符号易错用法课件27张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标点符号易错用法课件27张
例:①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龙山文化遗址里,也有俯身葬。俯身者很可能就是奴隶。)②问:你对你不喜欢的上司是什么态度?答:感情上疏远,组织上服从。(掌声,笑声)

破折号

输入此处标题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




(五)破折号1.破折号在句中可以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可以表示话题转换,意思的递进,声音的中断和延长,分项列举,插说和夹注等多种。注:破折号和括号都表示注释,不同之处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的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破折号注释的文字在阅读时应该读出,括号内的注释文字不能朗读出来。
冒号不能和表原因、总结、解释的词同时使用。例:①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冒号和“因此”不能同时用)②我们有一个好老师:就是班主任王老师。(冒号应改为逗号)
用了“即”“也就是说”等提示性词语,句中不能再使用冒号。例:这里我主要讲两个问题:即晚自习的纪律管理和安全教育的问题。(误)
7.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放在书名号之外。8.“指南”“手册”“白皮书”作为书名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内;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9.报社、杂志社名,为明确报刊的名字,通常在报刊的名字上加书名号;在不产生混淆的情况下,也可省去书名号;10.报刊等传媒不同层次的结构单位,包括报刊名、专刊名、专版名、栏目名、文章消息报道标题,都应用书名号而不用引号。如果报刊名和专刊名、专版名一起使用时,中间用间隔号,外加书名号。
3、句外括号。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例:他栽培了许多鲜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词语,不是句子,末尾不用句号。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语文高考 标点符号

语文高考 标点符号

语文高考标点符号◆《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E级。

◆类型七种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

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

◆常考类型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重点突破一、问号的用法1.倒装问:倒装句中最后用问号,前面一般用逗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2.连续问:对一系列问题特别有意连续发问,都用问号。

黑衣人突然转身:“你什么人?为什么要跟踪我?你到底想干什么?”3.选择问: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句尾,各项之间用逗号。

如:明天的会议,是你去参加呢,还是他去参加?4.陈述句中有疑问词,不用问号。

①他叫什么名字,家在哪里,工作几年了,是需要问清楚的。

②我搞不明白她为什么这样对待我。

二、冒号的用法1.提示下文。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2.总结上文。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3.冒号小规律。

①一冒到底。

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冒号改为破折号)②一句不二冒。

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一是我校两位教师获得“特级教师”称号,二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

③扁担句式中的插入语后不用冒号。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④冒号后不能紧跟“即、乃、是”等词语。

我们的任务是:即在每一时刻,都要保卫这座大桥的安全。

(去掉“即”)三、顿号、逗号的用法1.并列主语、宾语、定语之间用顿号。

①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②小王的业余爱好是打球、下棋、看电影。

③冷冰川也叫大陆性冰川,它是发育在地势高、气温低、降水稀少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冰川。

高中语文复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高中语文复习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 “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 神兼备,充满生机”
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 现在大家面前。
【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 “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 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 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 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 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 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 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 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C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
A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A
【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 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 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例: 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 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 非常融洽。
(2)一句不两冒。
句中虽然有“宣布”“注 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 语,但一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 冒号。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标点符号,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

高考语言运用题之七种常考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及分析【问号】一、基本用法:1.疑问句末尾用问号。

示例:那里的冬天冷吗?2. 反问句末尾一般用问号。

示例:所有这些,难道不是事实吗?二、错误例析:1.倒装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明天放假吗,张老师?2.形似问句,实则陈述,不用问号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

(问号应改作逗号)3.选择问句,全句末尾用问号例;小明在整个赛季中都会成为关注的目标。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前两个问号应该为逗号)4.一句话中的多个问句,是从不同角度发问的,并不是选择问句,则每句都用问号。

例: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这种设计符合新的审美观吗?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不宜笼统地提问,也不能笼统地答复。

【冒号】一、基本用法:1.用在称呼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同志们:第十六届体育运动大会现在开幕。

2.用在“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3.用在总说性词语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示例: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官兵一致,第二是军民一致,第三是瓦解敌军。

4.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和说明。

示例:本店经营品种:服装、鞋帽、钟表、玩具和家用电器。

二、错误例析:1.“XX说”形式放在同一个人说的两句话中间时,不用冒号,用逗号例:“过来。

”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

”(应把冒号改为逗号)2.“XX说”在前时,说字后面用冒号。

例: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3.“XX说”在后时,说字后面用句号。

例:“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徐特立说.4.冒号套用。

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例: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27 标点符号用法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27 标点符号用法

1.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因此,省略号后面不能再 用“等”“等等”“之类”。 省 略 2.并列的词语三个以上才能用省略号。 号 3.状语内部或定语中心词之间不能用省略号。 4.省略号可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或说话断断续续、沉默不语。(与破 折号的近似用法相区分)
四、冒号、引号的用法
1.引号的具体用法: (1)表示直接引用的话。(2)表示突出强调。(3)表示讽刺或否定。(4)表示特定 称谓。(5)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引 2.使用引号应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号 (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 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 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二、句末点号的用法 句末标号共三种,分别是句号、问号和叹号。这三种标号除表停顿外,还兼表 语气,句号表示陈述语气,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叹号表示感叹语气。是高考标点 符号考查中最常见的考查对象。 (一)句号的用法 1.表示一句话说完的停顿。一般用在陈述句末尾。语气轻微的祈使句、感叹 句各项末尾也可以用句号。 2.如果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什么”“怎么”之类的疑问代词,句末加有“呢” 之类的助词,但句意并没有发问和要求回答,也不能视为问句,句末仍用句号。
4.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承接较紧密的,中间可用逗号)。 5.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反问句连用,必须都用问号。 (三)叹号的用法 1.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结束后的停顿。一般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语气较强 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有时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2.凡表示赞颂、欢喜、愤激、惊讶之情的句子,后面都用感叹号,兼有疑问和 感叹语气的,应根据句子的形式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决定是用问号还是叹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点一六大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一、顿号1.临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的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的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十七八”是约数,中间不用加顿号;“四、五班”是确数,中间应该加顿号。

2.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如:为了促进跨省市间合作,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宁波”“苏州”之后的顿号改为逗号,以表示层级。

3.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如有其它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如:⑴“日”、“月”构成“明”字。

⑵《朗读者》、《信·中国》、《中华好家风》,是我国当前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视节目。

【分析】以上两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故句中的顿号应去掉。

⑶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分析】该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中间有括注,故应在“(海外版)”后加顿号。

4.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如: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句中“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作为分句出现,它们之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5.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及”“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造型科学、技艺精湛、及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分析】该句标点使用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如下:
1.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如主谓、宾
语和定语等。

也可用于分隔列举的词语或短语。

例如:
“他喜欢吃苹果,橙子,香蕉和葡萄。

”“我喜欢读书,
写作,唱歌和跳舞。


2. 句号(。

):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或感叹句。

例如:“我很喜欢这本书。

”“请关上门。

”“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3.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例如:“你去过
北京吗?”“你喜欢吃苹果吗?”
4.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例如:“多么
漂亮的花啊!”“太好了!”
5. 冒号(:):用于引出直接引语、解释说明、列举或表
示引导的意思。

例如:“他说道:‘我很高兴见到
你。

’”“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蓝色。

”“我有很多爱好:读书、画画、跑步等。


6. 分号(;):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通常是两个意思相
近或相对独立的句子。

例如:“我喜欢旅行;我也喜欢读书。


7.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或间接的语言。

单引号(‘’)通常用于引用内部的语言,双引号(“”)通常用于引用外部的语言。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
到你。

’”“她对我说:“你好!””
8. 括号(()):用于插入附加说明、补充信息或表示括
号内的内容是次要的。

例如:“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

”“请你们(全体学生)集合在操场上。


9.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暂停。

例如:“我想……我需要一些时间思考一下。


10. 破折号(——):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并列或对
比关系。

例如:“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梵高。

”“这
个问题——我们都需要认真思考。


以上是高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