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石灰吟 》优秀教学设-微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0《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0《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给予评价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诗文的意象、情感和价值观。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教师强调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古诗三首》和《石灰吟》的鉴赏文章,或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
3.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诗文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诗文鉴赏、分析和评论等任务。
2.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组评,鼓励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点,学会提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性的意见。
3.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参与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首流行歌曲《江南》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歌词中的古典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哪些著名的古诗文?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感受。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的《古诗三首》和《石灰吟》,希望通过学习,大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文的艺术魅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朗读《古诗三首》和《石灰吟》,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_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_优秀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理想与信念石灰吟1.学会“锤凿焚”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体会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4.继续学习古诗中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通过诵读,能结合自己对诗歌的了解融入情感,用优美的语言翻译古诗。

3.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学习古诗中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知作者,晓背景 7'30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艰难的环境中不惧艰险,顽强追求,报效国家。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民族的骄傲。

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诗篇,学习他们的品格,心存感恩,砥砺前行。

1. 回顾古诗“五步”学习法0'30播放1动画《古诗学习“五字法”》。

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诗学习“五字法”》,五步学古诗:第一步“知”,知作者,晓背景;第二步“读”,读古诗,学吟诵;第三步“品”,抓字词,品诗意;第四步,“悟”,明意境,悟诗情;第五步“背”,背古诗,增强文化素养。

2. 揭示诗题1'30师:今天我们用“五字法”来学习于谦的《石灰吟》。

①“吟”是什么意思?“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含有吟诵、赞美的意思。

②我们以前学过这种体裁的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抽生背诵)。

《游子吟》表达了游子的心声,赞美了伟大的母爱。

那么“石灰吟”是什么意思呢?对,《石灰吟》就是吟诵石灰,赞美石灰,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赞歌。

②看着《石灰吟》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展示相关图片)有什么值得赞颂的?于谦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想表达什么?3.简介作者及古诗的创作背景5'30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于谦》。

播放视频:2《于谦介绍及〈石灰吟〉创作背景》4'40(1)简介作者于谦(1398—1457)字廷益,明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年间进士。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石灰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诗歌朗诵和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石灰吟》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诗歌主题。

2. 诗歌解析:详细讲解诗中的每一个句子,特别是其中的意象和比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3. 诗歌朗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诵诗歌,注重语音、语调和情感的传达。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义,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或者写一篇关于《石灰吟》的感受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石灰吟》的意象和比喻,正确地朗诵诗歌。

2. 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和相关资料。

2. 学具: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和自己的思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短视频,引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诗歌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石灰吟》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诗歌主题。

3. 诗歌解析: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和比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4. 诗歌朗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诵诗歌,注重语音、语调和情感的传达。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义,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6. 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或者写一篇关于《石灰吟》的感受文。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并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板书设计1. 《石灰吟》2. 作者:XXX3. 诗歌主题:XXX4. 重点解析:诗中的意象和比喻5. 朗诵指导:语音、语调和情感的传达6. 小组讨论:诗歌的意义和感受7. 写作活动:创作自己的诗歌或感受文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石灰吟》,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中的意象和比喻。

新统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质课教案设计

新统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质课教案设计
千锤万凿出深山(千和万红色强调锤和击红色强调)
(1)从这千和万你能感受到什么?锤:敲打。击:撞击。千、万:指撞击的次数多,虚指,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的手法。
(2)这一次又一次的锤子和凿子可是重重地砸在、狠狠地敲在石灰石的身上的啊,疼吗?——疼 再读。
过渡:石灰石所受的磨难仅仅是千锤万击吗?(引出烈火焚烧)
六、入境诵读
这一天,北京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指名读书最好的一生读)刑场上,于谦又想到了他年轻时的那首石灰吟,于是轻轻吟道——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经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死亦何惧?他再一次大声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
3了解作者
4、理解“吟”。(“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子吟》。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古诗。
2、指导读出节奏。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诗意。
1、你能懂这首诗的意思吗?
2、指名回答。
四、感知石灰品质。
1、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石灰这不同寻常的经历吧。(图片出示石灰的制作过程。)(师作讲解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2、出示古诗。(《白杨吟》教师创作,千辛万苦立荒原,狂风暴雨若等闲。飞沙走石全不怕,要留正直在人间。)
3、孩子们,让我们也试着写一写这样的诗吧。
听到于谦的吟诵,全城的老百姓也大声吟诵着——(指名两个大组读)
于谦走了,全城的老百姓铿锵有力地吟诵着为他送行——(齐读)
清白是于谦之志,也是我们的立人之本。这一刻,让我们默默地把诗中的一字一句都铭记在自己的心中。(背诵)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质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质教案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马诗》的作者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石灰吟》。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自主合作,熟读古诗。
(1)汇报交流,正音:“凿”读“záo”;“碎”读“suì”。
清白留世是于谦之志,清白留世是立身之本,清白留世是民族之魂!让我们把这首《石灰吟》读进自己心里!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Leabharlann 再读古诗,体会诗歌感情。小结
《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吟咏石灰,以石灰做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因此,我们今后也要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
(3)师:石灰只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分明让人觉得石灰好像活了起来,有了人的情感,请同学们读一读,找一找。
(4)集体交流。
(5)品析诗句。
①课件出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a.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击打、开凿。
b.若等闲: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
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关心百姓。他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c.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石灰吟 》优秀教学设-微课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下语文《10、古诗三首·石灰吟 》优秀教学设-微课教案

一、新课导入1.咏物诗在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独树一帜,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感情。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咏物诗的殿堂,学习鉴赏咏物诗两首《石灰吟》《竹石》。

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1.师:板书《石灰吟》《竹石》,请同学们自读诗题,找找看两首诗歌题目有哪些相同点?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生自主读,师正音:“凿”读“záo”;“碎”读“suì”,明确诗歌节奏。

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一)石灰吟。

1.理解诗意,质疑问难。

(1)释题,理解“吟”。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

思考: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①生自由读诗,并圈画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②选择其中一个词,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总结:石灰就是先千锤万凿,然后烈火焚烧,最后粉骨碎身。

过渡:古人认为优秀的品格要经得起考验,无论这考验有多么艰难,它仿佛就是高洁品质的最好见证。

刘禹锡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意思是说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警世贤文》中讲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是宝剑的锋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能飘香是因为它坚持度过了寒冬。

严峻的考验过后往往会诞生高洁的品质。

同学们,请再次默读这首诗,想一想面对如此的磨难,石灰又是怎样的态度呢?师: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而在石灰眼里,千锤万凿是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若等闲。

文中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同样的意思,就是——全不怕。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石灰吟》,使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意境,理解诗意,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石灰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内容《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全诗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诗人高洁的理想。

诗的前两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还要把洁白干净留在人世间,充分表达了一个终生坚守高洁情操的人的志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高洁的志向。

2. 教学难点:感悟诗中的托物言志手法,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古诗: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把握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意境。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高洁的志向。

4. 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如对仗、押韵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全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石灰吟》。

2. 结合诗意,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搜集其他托物言志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了《石灰吟》的诗意,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

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古诗中的一个诗句进行讨论,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意象及情感。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及时点评、指导。
3.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鉴赏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4.引导学生将古诗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会运用古诗鉴赏的方法,如抓关键词、分析意象、品味情感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设想: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展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及时点评、指导,巩固所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以及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设想:通过讲解诗人的生平事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思考诗人是如何通过诗句描绘出美好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石灰吟》,并简要介绍作者背景及古诗的创作意境。
3.邀请学生朗读《石灰吟》古诗,感受其韵律美,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逐句解析诗句,分析生字、生词,如“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等,解释其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对古诗有初步的接触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石灰吟》这首古诗的内容、形式和意境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需求。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较浓,但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但个别学生仍需加强。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之《石灰吟》教学设计【设计依据】1.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2.教材分析《石灰吟》是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诗,作者是明朝大臣、军事家于谦。

这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赞颂了石灰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在教授《石灰吟》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年龄和认知水平来看,学生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但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尚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生僻字的理解、诗句的赏析等,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这首古诗的精髓。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石灰吟》。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能联系诗人的生平资料,体会诗人的精神品质和远大志向。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引导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1)学生集体复习背诵《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马诗》。

(2)师:“诗鬼”李贺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像这样通过一个事物来表达自己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运用托物言志表现手法的古诗《石灰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目标:1. 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重点: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

难点: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

读题。

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吟诵,赞美的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确目标石灰有什么值得称颂的3、预期效果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于谦,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

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民主导学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任务呈现: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

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到读准字音了,读通句子了,读出节奏了停下来。

遇到易错的字音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自主学习: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展示交流:1、谁来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要注意2、指读,评价。

同桌互读。

任务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过渡: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借助它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空白处,并试着理解诗意。

石灰自述自主学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展示交流:1、对比中说诗意,随机品读,评读。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理解字意:锤、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0《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10《石灰吟》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合作、交流、分享。通过合作讨论,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诗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同时,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
2.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在情景创设方面,我力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文所描绘的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向方面,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方面,我组织学生相互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反思与评价方面,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总之,本节课我将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4.运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进行创意写作和表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石灰工人的辛勤劳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培养尊重劳动的观念;
2.领悟诗中的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学会关爱自然,珍惜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4.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石灰烧制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文所描绘的场景;
2.创设石灰工人辛勤劳动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工人的艰辛和坚韧;
3.通过音乐、图片等辅助手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古诗三首《石灰吟》难点名称体会古诗表达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学习诗人高贵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对于咏物诗,学生读文字容易知道诗歌写了什么,但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状态之中,需要教师指导。

难点教学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解题、释题。

2.简介作者。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学习生字。

2.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介绍石灰的生产过程。

4.诗句品析,石灰经历了什么?(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理解千锤万凿。

5.石灰把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看作什么呢?(若等闲),理解若等闲。

6.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和若等闲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7.理解诗意: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8.说一说: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诗里所包含的深层意义?(首句写出石灰在开采过程中经受住了千万次的敲打锤击。

次句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仁人志士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9.石灰又留给人间什么呢?(青白),理解清白,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石灰当作人来写。

10.理解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11.朗读全诗,思考:作者又把什么留给了后人呢?这两句暗喻诗人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志向,一语双关,借石灰之口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12.体悟诗情:读完于谦的一生,再读于谦的《石灰吟》。

诗人咏石灰,实际上在咏什么?(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持身清白的高尚品质。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设计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设计
2.实践运用: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表现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同学们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哪些吗?
3.请大家再次齐读这首诗,并尝试着背诵。
课堂练习
表达了诗人的意愿和的决心。
2、解释下列词语。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
教材版本
新部编人教版
课题名称
10.古诗三首(石灰吟)
难点名称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与志向,理解托物言志这一表达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托物言志同学们往往不能理解:托何物,言何志。怎么托物来言志,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在哪里,同学们往往会认为这是在写物,写景。
难点教学方法
比较法
首先找出是物品的主要特点与诗人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进行比较记忆。其次,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掌握诗人的意愿。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3)请同学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这首诗,思考:诗人赞美了石灰的什么品质?(从容、无畏、不怕牺牲、清白。)抒发了自己的什么情感?(诗人以石灰自喻,抒发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体现石灰品质的诗句是哪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诗人于谦的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有状元的文才却被降格至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就因为他不肯对主考官溜须拍马。等他当了官,又因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的权贵,屡次受到排挤打压,甚至险些丢了性命。于谦为官廉政,尽显“两袖清风”。请同学们看一则故事,“两袖清风”成语的由来。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 古诗三首 石灰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石灰吟》一、教材分析《石灰吟》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经典古诗,其教学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更在于通过这首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与志向,以及诗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作者于谦以石灰为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坚定信念和高洁情操。

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诗歌的深层含义。

其次,从教育意义上看,《石灰吟》的教学过程也是一次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石灰吟》这首古诗既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很大的收获空间。

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可能难以直接理解诗中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复杂情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解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组织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

另一方面,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听故事、看图片、做游戏等生动有趣的活动。

因此,在《石灰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学情分析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需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设计思路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到于谦这位民族英雄的生平事迹,感受他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同时,诗中所体现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也是对学生品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此外,教材在编排上也注重了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通过《石灰吟》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提高阅读鉴赏水平,并为后续学习其他咏物诗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学设计
(难点巩固)
9.出示图片
(1)开采石灰石
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你想到了我们刚学过的哪句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
(2)烧制石灰
教师讲解石灰石的烧制过程,学生用诗句概括。
(烈火焚烧若等闲)
(3)石灰石变成石灰粉
教师讲解石灰石变成石灰粉的过程,学生用一句诗概括。
(粉骨碎身全不怕)
(4)石灰的作用
观察图片,你想到了哪句诗?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名称
古诗三首《石灰吟》
难点名称
体会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于谦这一生历经千难万险才当上官,为了保持自己的高洁,他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本诗就是借石灰表达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想要突破这一难点,学生必须理解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 《石灰吟》。
2.学生质疑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作者简介
4.作者生平
5.回顾学诗方法,用四步学诗法自学古诗
(1)回顾前一首诗的学法。(先读懂诗中物的形象,再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的情怀志向)
(2)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人借石灰想告诉大家什么?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本诗时代久远,作者生平经历丰富坎坷,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很难感同身受。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了解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拉近与作者的距离。
2.通过四步学诗法(即一读、二划、三理解、四体会)学习古诗,明确诗意。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石灰吟》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石灰吟》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石灰吟》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石灰吟》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1)PPT:教师可以使用PPT来展示《石灰吟》的诗文、作者简介、历史背景等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文内容。
(2)视频: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石灰和石灰窑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石灰的特性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在线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工具,如在线词典、古诗鉴赏网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1. 知识方面:六年级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多种形式的古诗,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通过学习,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知识,如古诗的押韵、平仄、对仗等。同时,他们对古诗的意象、修辞手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学习《石灰吟》时,学生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诗中的基本特点。
2. 能力方面:六年级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他们能够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此外,他们在学习古诗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游戏:在讲解古诗的押韵和平仄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古诗接龙、古诗对对碰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古诗的韵律特点。
(4)小组讨论:在讲解古诗的情感和寓意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石灰吟》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和资源,如PPT、视频、在线工具等。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 古诗三首《石灰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石灰吟》,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所作,通过对石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

2. 诗歌解析:对《石灰吟》进行逐句解析,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写作手法:分析《石灰吟》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理解其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背诵《石灰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背景和解析内容。

2. 学具:笔记本、笔,用于记录诗歌解析和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石灰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石灰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石灰吟》的写作手法和作者情感。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石灰吟》的主题和写作特点,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1. 《石灰吟》2. 作者:于谦3. 背景:明代4. 意境:高洁、不屈5. 写作手法:比喻、象征作业设计1. 朗读与背诵:《石灰吟》2. 写作练习:仿写一首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歌,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课后反思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石灰吟》的理解和感受,了解教学效果。

2.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文为示例教案,实际教学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石灰吟》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4.了解古诗中表达的诗人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竹石》。

2.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中表达的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读诗题。

(读三遍)
2.简介作者: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曾做过巡抚,为民兴利除弊,后来做了兵部尚书。

他忧国忧民,为官清正,性固刚直,不畏强权,深受人民的爱戴。

他的诗风中始终贯穿着深沉的报国爱民的思想及廉洁坚贞的高尚情操。

3.释题:《石灰吟》有的书叫《咏石灰》。

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二、读诗句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自读情况。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明诗意
出示提示:观察课文插图,抓住关键字眼,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1)“千锤万凿:“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形容开采石灰非常困难。

(2)烈火焚烧: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4)诗意:经过千万次锤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烈火焚烧的炼制也好像是平常的事情。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2)浑不怕:一点也不怕。

浑:全,全然。

(3)清白:明指石灰洁白的颜色;这里暗喻高尚品格。

(4)诗意: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害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3、结合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悟诗情
再读古诗,借助诗句意思,思考: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1.首句写开采石灰的艰难困苦,次句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淡然处之。

2.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

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

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

明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五、总结学法。

五步读懂古诗:
知诗人
解诗题
读诗句
明诗意
悟诗情
清白留世是于谦之志,清白留世是立身之本,清白留世是民族之魂!让我们把这首《石灰吟》读进自己心里!
板书设计:
状物: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经历磨练
石灰吟坚韧不屈堂堂正正
喻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坚守节操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再读古诗,体会诗歌感情。

小结《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吟咏石灰,以石灰做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因此,我们今后也要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