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 教 案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工艺要点
2. 上装缝制工艺要点(衬衣2)
前后育克在缝制表面线迹时,注意不要有接线扭曲等 现象
服装工艺要点
2. 上装缝制工艺要点 (衬衣3)
服装工艺要点
2. 上装缝制工艺要点(衬衣4)
服装工艺要点
2. 上装缝制工艺要点(衬衣5)
袖口与卡夫的起始与终止点连接要求方正
缝制工艺设计的内容
1.选用合适的线迹、缝型、线密、缝针、 缝线以及其它零部件;
2.选用适当的设备、布局、生产场地; 3.确定工序流程及各工序标准; 4.根据目标产量&标准作业时间,确定各
工序缩需工人和设备数。
缝制的工序(裙装粗分工序)
缝制的工序(裙装细分工序)
服装工艺要点
2.工艺要点(裙装1)
化学纤维 1.人造纤维:粘胶纤维 醋酯纤维 2.合成纤维:聚酰胺(锦纶PA )-袜子、 聚酯(涤 纶PET )、聚丙烯腈纶(腈纶PAN )- 开司米、聚氯 乙烯(氯纶PVC )、聚丙烯(丙纶PP )、聚乙烯醇 PVA (维纶PVA )-吸湿、聚氨基甲酸 (氨纶PU ) 3.无机纤维:玻璃、陶瓷、金属—耐高温、酸碱、绝 缘
☆注意面料的色差问题:
边色差:相关部件靠同一边排; 段色差:相关部件纬向排列,尽量缩小间距。 对条对格面料特殊处理。
☆节省面料是原则:
a.先大后小; b.紧密套排; c.缺口合并; d.大小搭配。
☆ 划样
a.纸皮划样(覆皮) b.面料划样(画皮) c.漏板划样 d.电脑划样。
铺料技术要求
一.铺料要平整、布边对齐放正、减小均匀张力、对正 条格花纹、铺料长度准确(画样长+损耗2厘米)
2. 裤装缝制工艺要点(后袋3)
服装工艺要点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你知道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是怎样的吗?你对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了解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欢迎阅读。
一、为规范生产管理工作及与相关部门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特制定本规范,在生产制造中心及关联流程有效,供参考。
二、服装公司生产管理基本流程模式:三、各管理流程的具体职责与工作内容、要求:1、生产需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业务部负责订单接收,及时下达销售(或接单)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以《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业务部根据过去的销售统计及近期的市场需求和成品库存情况,在每月29日前下达常规产品次月度的销售月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
售后服务部按服务的具体的情况,根据终端客户产品的实际需求,及时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成品或半成品生产计划,以《售后生产计划单》的形式进行传达。
服装公司除常规产品的生产制造外,业务部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可对外销售半成品,但必须以临时《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对外加工任务一般由生产制造中心归口管理,可作为临时生产任务流程。
因产品开发的需要或其他需要产生的生产计划,一般由需要单位负责人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书面生产计划并确认。
生产制造中心应将相关的生产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并要积极接受关联部门的生产标准咨询,回答要完整、准确、及时,同时积极参加合同评审。
2、生产标准的编制与及时更新以生产管理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生产管理标准。
从广义上来讲,生产管理标准的内容很广,涉及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从狭义上来说,生产管理标准仅涉及到与服装加工、制造等活动直接相关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管理等方面,即生产过程管理标准。
一般来讲,生产管理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标准、物料、服装生产周期、余裕时间标准、生产组织与劳动管理等。
生产标准的'编制,由生产制造中心领导牵头,依据技术部提供的工艺标准和工时定额,结合公司的设备资源与人力资源情况,按服装实际工艺,拟订生产标准草案报主管批准后,交各生产单位。
衣服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优化

衣服的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优化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它涉及到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产品完成的所有步骤。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流程描述以及管理优化的建议。
生产工艺流程:1. 采购原材料:从面料供应商处购买纱线、染料、辅料(如纽扣、拉链、垫肩等)等。
2. 裁剪:根据设计图纸,将原材料切割成适合制作成衣的各个部分。
3. 缝纫:将裁剪好的布片按照设计图纸缝合在一起,制成初版服装。
4. 质检:对成衣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尺寸、缝线、对齐等,确保符合规格和客户要求。
5. 包装:将成衣放入包装盒或袋子中,以便发货。
6. 发货:将成衣运送到客户手中。
管理优化建议:1. 建立标准化流程:制定明确的工艺流程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引入自动化设备: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自动化缝纫机和裁剪刀等设备,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生产速度。
3. 数据分析与监控:通过收集生产数据,分析生产效率、成本、质量等方面的表现,以便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4. 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员工了解自己的职责,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提高员工技能。
5. 物料管理:建立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存储和发放制度,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生产需求。
6. 环保与安全:遵守环保法规,合理排放废气废水,减少污染。
同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 客户关系管理: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8.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生产过程,寻找改进空间,不断优化工艺和管理流程。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优化措施,可以提升衣服生产工艺流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这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和配合,持续改进和适应变化,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
服装企业生产流程管理

服装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服装企业生产流程管理引导语:生产加工服装成品时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序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假如没有管理工作或没有完善的管理都会影响到最终成品服装的质量。
下面是yjbys我为你带来的服装企业生产流程管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1.1服装生产流程管理的内容服装生产流程管理的内容涉及到服装企业在生产加工服装成品时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其内容包括:服装生产前的预备、裁剪工艺、粘合工艺、缝制工艺、熨烫工艺、服装后整理工艺和服装产品的包装等。
这其中的每一项生产工作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使后序的环节受到影响甚至停滞,假如没有管理工作或没有完善的管理都会影响到最终成品服装的质量,降低效率,提高生产本钱。
1.2服装生产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业生产处于完全手工业阶段的时期,由于生产规模比较小,生产技术、劳动分工比较简洁,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就比较简洁,管理水平也很低。
18世纪80年月的工业革命使得工厂制度产生以后,生产组织形式从以家庭、手工工厂为单位转向了以机器生产为主的企业生产形式,机器代替了手工操作,生产规模随之扩大,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内部分工明细,协作性加强,对管理工作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产流程管理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生产产品效率的高低及产品合格率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败。
假如将冗杂的服装生产流程简洁概括,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服装生产前的管理、服装生产中的管理和服装生产结束后的管理。
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会影响到在这一环节中获得相应产品质量的合格率,从而影响到最终服装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生产的效率。
2服装生产流程中生产前的管理服装生产流程中生产前的管理工作即产品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材料的检验、测试,预缩及整理,服装材料的耗用预算。
2.1产品设计包括设计样板和样品试制,这其中如样板审核工作要求认真、细致,不得有丝毫过失,通常样板制订好后要由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产品开发部门中有丰富阅历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
服装工厂生产管理流程及制度范本

一、前言为提高服装工厂的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环节,旨在规范生产流程,明确责任,提高管理水平。
二、生产管理流程1. 原材料采购与验收(1)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
(2)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原材料质量、数量、交货时间等要求。
(3)原材料进厂后,仓库保管人员应及时进行验收,检查原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
(4)原材料验收合格后,入库存放;不合格原材料,由仓库保管人员报品管部处理。
2. 生产计划与排产(1)生产计划部门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情况、生产周期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
(2)生产计划部门将生产计划分解至各生产车间,并明确各车间生产任务。
(3)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
3. 生产过程管理(1)生产车间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安全。
(3)生产车间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生产车间应做好生产记录,包括生产进度、产品质量、设备状况等。
4. 质量控制(1)品管部负责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2)品管部根据国家标准和公司质量标准,制定检验计划,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对不合格品,品管部应查明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监督实施。
5. 成品入库与发货(1)成品入库前,品管部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2)成品入库后,仓库保管人员做好入库记录,并妥善保管。
(3)根据销售订单,仓库保管人员安排发货,确保货物安全、及时送达。
三、生产管理制度1. 原材料采购与验收制度(1)采购部门应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2)原材料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质量标准。
(3)原材料验收不合格,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追究相关责任。
2. 生产计划与排产制度(1)生产计划应科学合理,确保生产进度。
服装行业生产流程管理规范

服装行业生产流程管理规范在服装行业中,生产流程管理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影响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流程管理规范对于服装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一、原材料采购原材料是服装生产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生产流程中,原材料采购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应与具有一定信誉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以确保所选购的原材料符合企业的要求。
同时,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例如进行抽样检验、化验等,以排除次品原材料对生产流程的不良影响。
二、生产计划编制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是顺利进行生产流程的关键。
在计划编制中,需考虑企业的产能、订单量、原材料供应情况等因素。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既要保证生产能够按时交付,又要避免因过度投入导致库存积压。
生产计划编制应与销售部门密切协调,充分了解当前市场需求,提前预测销售状况,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三、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具体操作过程。
在服装行业中,生产流程包括裁剪、缝制、整烫等环节。
为了管理规范,企业应明确规定每个环节的工序要求、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在裁剪环节,应确保裁剪精度和材料利用率的最大化;在缝制环节,应注重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质量把控;在整烫环节,应严格控制烫压温度和时间,确保产品的平整度和质感。
四、质量检验与控制质量检验是衡量产品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
在生产流程中,应安排专门的质量检验人员,对每个环节的产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在质量检验中,应建立完善的检验标准和检验记录,记录每个环节的质量问题和整改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五、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流程管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备配置,确保生产流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衣服生产工序管理制度

衣服生产工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优化衣服生产工序管理,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衣服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确保生产工序按规定进行,达到生产质量、进度等要求。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衣服生产企业的生产工序管理,包括工序流程、生产计划、工艺控制、质量检验、员工管理等相关内容。
三、生产工序管理1. 工序流程根据生产订单和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流程和工序顺序。
每个工序都必须按照流程图的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更改。
各工序之间要有明确的联系和衔接,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2. 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的核心。
根据客户需求和工厂实际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交付时间、工艺要求等内容。
生产部门负责编制生产计划,并及时调整和完善,以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3. 工艺控制工艺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每个工序都要按照规定的工艺要求进行,严格执行标准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
生产中发生的工艺问题要及时解决,不得因工艺原因影响产品质量。
4.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每个工序都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标准。
质量检验包括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按照规定的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5. 员工管理员工是生产的基础。
企业要加强员工管理,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
员工要按规定操作,做好记录和报表工作,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企业要建立员工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工作。
四、生产工序管理的流程1. 接单: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确定生产计划,包括生产数量、产品规格、交付时间等内容。
2. 生产计划编制: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订单和实际情况,编制生产计划,包括工序流程、工艺要求、人力调配等内容。
3.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
4. 质量检验:每个工序都要进行质量检验,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服装加工工艺流程服装加工厂生产流程的品质管理

服装加工工艺流程服装加工厂生产流程的品质管理一、服装加工生产流程包含:进货——裁剪——缝纫——锁钉——整烫——包装——出货二、服装加工工艺流程及品质管理确认样(大货封样)及大货首件鉴定必须执行1、大货首件确认:1) 这一点必须执行(因为关系到大货整体质量)2) 验货时间:在缝纫班组第一件产品下机的时候3) 验货的原则:必须要求工厂配合,对产品进行包装整理,严格按照大货标准进行整理(如果包装材料还没有到,可随后再确认,但包装的方法要确定,因为涉及到后面的整烫方法等问题)4) 产品若需要水洗后再等后段加工,在整理完毕后必须确认5) 关于验货结果:必须出具《检品报告书》,并与工厂确认具体的修正方法,然后落实解决2、客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客户封样)必须回收三、服装加工厂生产流程的品质管理1、进货1) 数量控制工厂入库数量、厂商送货数量、我司定货数量必须相符1-3天内书面确认品质及数量2) 材料损耗范围:(500件—2000件范围)面料(梭织)+3%(针织)(刷毛布)+5%大货数量大损耗比例需相对减少商标+2%拉链+2%(每色每号至少保证2条)拉链分:开尾拉链、闭尾拉链、隐形拉链隐形拉链订购时尺寸要比成衣尺寸长1英寸按拉链牙材质分:金属(M)拉链、塑胶(V)(塑钢拉链)、涤纶、尼龙(C)拉链水洗的成衣注意拉练水洗后的效果表面是否有化学反应线绳/织带/橡根/止扣+5%四合口/风眼+5%(量少时+10%)扣子+2-5%包装袋长度超过45CM以上应有气孔包装袋价格核算公式长X宽X厚度X1.85(制造系数)X20(材料价)纸箱核算公式(长+宽+0.08)X(宽+高+0.05)X2X3.4(材料价)3) 基本检验内容面料:长度/幅宽/纬斜/色杠/色粒/花色/纱结面料检验的四分制评分方法(每平方码最高4分,100平方码不超过26分:评分/100平方码全卷面料评分数X36X100/全卷面料长度(码)X幅宽(寸)例:总评分为:28分布匹长度50码幅宽42寸计算方法:28X36X100/50X42=48分此面料超过26分评为不合格有图案的看图案中的小部位及套色位置白色面料要集中一团看颜色(工厂有时刷缸不干净)拉练/四合口/金属配件等:有检针要求的原料必须在大货使用前进行检针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金属扣:模具一定在大货投产前试用模具注意生产工厂机器型号(底座的直径和高矮),要与模具加工厂确定好纸箱:材料必须B极板纸以上夹层要双瓦楞(因为要保证运输过程中有足够牢度,不能因受潮而变形)2、裁剪1) 数量控制裁剪结束后工厂需提供裁剪报表,标明裁剪数量、型号等(由此可推算材料损耗情况、出货大体数量)2) 出现问题应如何解决首先确定问题的原因(面料工厂/运输部门)联络出现问题的部门,并请生产工厂保留面料的厂标签有问题的面料一律不得开裁(有面料工厂的书面说明除外),否则无有力证据,面料工厂可能会出现推脱责任的情况如成衣需要水洗处理,应将面料按大货水洗方法,再确认水洗后的效果3) 裁剪基本步骤及工具排版-放布-拉布-裁剪-分号-粘衬-做标记排版:用坐标纸画板,一般有4件版/6件版/8件版拉布:单拉布,双拉布(长版双拉布的风险)4) 基本检验内容排版:丝向正确/样板摆放合理,不可因为省料随意改动样板起绒面料及有图案方向的面料要注意面料倒顺放布:弹性面料必须放布放布时间需24小时以上也可大框裁出后放布,但比较费料西服面料等高级产品要经过预缩机处理拉布:弹性面料不能用拉布机(因为拉力太大,面料要回缩)面料层数不能太多,最多100层(或15CM)左右(太厚容易偏刀)裁剪:裁片必须是粉外裁剪,压剪口不得大于0.5CM,太大容易毛漏针织等容易抽丝的面料必须做外三角记号分号:为避免色差和进行数量控制,产品裁剪后需要分层,各工厂有不同要求,但每捆数量不可过多粘衬:较薄和易变形的面料应采用步振式烫衬机经过粘衬处理的面料要和样板比较,是否小于样板用手搓面料,并用指甲进行剥离,以面料与衬布不能剥离为宜若用弹性衬,应检验弹性是否符合要求粘衬后起泡(衬粒不匀、烫衬机压力不匀)漏胶(温度过高)浅色面料容易出现四、服装加工厂缝纫1、数量控制产品投产的班组数量及人员配备情况及机器设备是影响产量的最大因素要向工厂确认如上问题,并请对方估算日产量2、.缝纫主要设备平缝机(薄中厚料用机型)扒边机(三线/四线/五线)其中四线是针织用双针机(转角/非转角)牛仔、防寒服等用梭式链式(衬衣、针织类衣物)蹦缝机(针织作底边用)3、基本检验内容线迹—要求不能紧了,即用手拿起产品后为平顺,不能有出皱现象(吊吊着)明线宽窄要与工艺书相符针码—要按工艺书要求,易损伤面料必须用圆头针扒边线针码过大,易出现毛漏现象接线—明线不可接线,暗线时必须要冲齐,交接部分1CM 以上内部缝头要顺直,缝头内不可有杂色线毛等出现五、服装加工厂锁钉1、主要步骤定位>>>锁眼>>>钉扣>>>清理线毛2、主要设备锁眼机(平头锁眼/圆头锁眼)钉扣机(平钉/绕根钉)(单线/双线)打结机/砸扣机3、基本检验内容锁眼:刀口与扣眼是否相符,是否切到锁眼线扣子与扣眼是否相符薄料注意面料抽丝(真丝等较薄面料反面必须贴加固衬,裤腰钉扣:用手拽扣子,看牢度看反面,是否有内陷现象,看线迹是否紧了拽反面线头,看扣子是否脱线打结:结长度、位置是否与工艺书相符用线是否符合要求薄料时注意检验是否有打破面料现象砸扣:检验模具是否合适,转动扣子,以不能转动为合格另外:再看扣子是否因压力过大而受损撬边机:裙边,裤脚的处理六、服装加工厂整烫基本检验内容:激光/死折/水花罗纹不能烫(烫后不能回缩,罗纹将失去弹性)喷胶棉不能用熨斗压,应距面料0.5—1cm距离汽烫七、服装加工厂检针注意检针机灵敏度,测试块最大直径0.3CM-0.5CM八、服装加工厂包装吊牌/主标/洗标要内容相符产品与包装袋/纸箱大小合适箱麦必须注名产地/品名/箱号/数量/毛净重/体积箱内物品必须与箱麦相符箱内必须有垫箱纸九、服装加工厂印花检验印花厂技术水平(看小型印花/套色印花)成品印花注意模板大小发泡印花注意不能因温度高损伤面料十、服装加工厂刺绣注意绣线颜色面料不可出皱(薄料)反面衬纸/线毛要处理干净面料/绣线不可剪破珠片注意变色现象十一、服装加工厂水洗样品及大货水洗方法要统一,更换水洗工厂注意水质的问题水洗工厂应该掌握正确的产品测量方法,控制好产品的尺寸产品头缸必须确认,并且争取确定色差范围十二、服装加工厂成品检验方法1、衬衣(平面)A 表示类商标类——主标、洗标、号码标商标应用顺色线,针织类商标应留有松份B 测量尺寸胸围(在袖底水平测量)袖肥(自袖底起与袖垂直测量)C 第一次后工序检查解开扣子看一下扣眼尺寸和扣子尺寸是否相符扣眼线迹和线毛情况(拉拽线头不会脱线)扣眼线是否顺色扣眼下刀情况钉扣是否符合基准要求手钉扣的情况下,线色是否顺色及线的粗细(立体)挂模特根据面料情况拉拽接缝处进行检查线迹是否出皱色差/布残/布丝情况讲解一、二、三部位A 正面(从上到下)系上扣子看一下前身领子左右的平衡情况月壳是否有段差(0.5CM内可)、碎折的配分及缝止、月壳的抻度前例是否抻了、吊吊着、弯曲、上下身片是否对齐扣左右的平衡情况及是否平服左右省的尺寸及省尖情况口袋看一下左右尺寸及平衡(0.5CM以内段差)B 右侧(从上至下)缝线是否弯曲及整烫情况袖的吃势及位置、有垫肩的话,看一下位置及平服情况袖口、袖头处理情况及尺寸根据面料情况进行拉拽检查测量尺寸—袖长C 后面(从上至下)领/腰线是否弯曲测量尺寸—身长、肩宽第二次后工序检查平放检查贴边是否扒边、是否按要求处理扒边线及针码是否按基准处理、线色是否顺色缝头是否按要求处理特殊情况下需真人穿着进行检查2、裤子(平面)A 表示类商标类——主标、洗标、号码标B 尺寸腰围(系好扣子测量)臀围(一般从腰线平行下18CM )底边宽裙边宽第一整理点解开扣子、挂钩核对尺寸与扣子是否合适,挂钩的对合是否良好缩扣眼的线迹与处理与扣眼线色一致是否按基准钉扣和挂钩腰衬处理和衬的颜色一致,腰鼻处理拉链是否顺滑打结数量及位置根据材料腰带向下进行拉拽检查(立体)整体的缝线、起皱、色差、残、布丝、对格、里子对色(1)正面(从上至下)系好扣、挂钩、拉练前中心弯曲左右的省、折、省尖的平衡有口袋的左右对称、平衡(0.5CM以内)(2)后面(从上至下)后口袋左右对称后月壳左右对称(3)侧面(从上至下)侧缝线是否弯曲缝线出皱。
服装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服装生产管理实施方案一、引言服装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计划、人员管理、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服装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
本文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计划、人员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一套服装生产管理实施方案,以期为服装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原材料采购1.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2. 对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
3. 建立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流程,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
三、生产工艺1.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3. 建立生产工艺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四、生产计划1.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和交货期的准时。
2. 加强对生产进度的监控和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3. 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力和灵活性。
五、人员管理1. 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 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2. 加强对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 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检验和抽检,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市场竞争力。
七、结语服装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高效、稳定、可持续的生产。
本文提出的服装生产管理实施方案,旨在为服装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帮助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希望各位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本文提出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生产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方案

(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是指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面料采购、裁剪、车缝、熨烫和包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
首先是面料采购。
服装厂需要根据设计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面料,这个过程需要充分考虑面料的品质、价格和供应商的信誉。
一旦面料采购完成,就可以进行裁剪工艺了。
裁剪是服装生产的第一道工序。
工人根据设计稿将面料剪裁成各个部件,要求尺寸精准,避免浪费。
然后是车缝工艺,将各个部件缝合成成品。
这一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车工,以保证车缝的质量和效率。
熨烫是服装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熨烫,可以使服装的线条更加平整,外观更加美观。
最后一个环节是包装,将成品服装进行包装,以保证产品的干净整洁,便于运输和销售。
整个生产工艺流程需要服装厂严格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以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服装厂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高效的工人和设备,还需要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严密的质量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的服装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服装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

服装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一:开发技术管理1:根据样品样版制定纸样版:当服装的设计样品为客户确认后,下一步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绘制不同尺码的纸样。
按规定要求制定出产品的样版。
2:放码和排料:按样版推出相应的号码规格的样版。
排料进行订购所需物料的规格。
3:算料:核算单件的用量。
根据用量核算成本报价和采购员所需。
4:技术数据和资料:下发资料给相应的部门以便更好的管理生产。
5:工艺制作要求和工序工价的制定。
6:技术制作的质量跟踪。
7: 品种的多用性、适用性、多样化。
二:采购管理1:销售订单下发到采购部门后,采购员就将实行采购计划,所需的原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等制定出采购计划。
根据需求的原材料,了解多家供应商所供应的物料,包括质量,价格,交货期等因素考虑挑选供应商,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因素。
2:根据物料的需求进行面料和辅料用量的计算;面料、辅料的采购及加工;并对物料存量进行控制,采购的材料不能超出计划用量。
保障不囤料、不余料、不压料、不断料。
以减少成本损耗和资金占用。
3:原材料进入仓库后,对所投入的面、辅料进行检验,以免不合格产品流入车间或班组,服个服装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基础。
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劣品、次品作出退回或折扣折让处理。
合格品记录登记入库。
.原料及配料控制系统可三:仓库管理1:检验进出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进仓质量和数量要检验出仓也要点清数量。
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劣品、次品作出退回或折扣折让处理。
合格品记录入库。
2:跟踪材料的交期,严把生产周期的正常运行。
3:反映材料的质量和进度。
严格控制材料的入库成本和材料的消耗。
核对材料的数量、尺寸规格及门幅等内容。
4:仓库场地要整洁、货架要光洁,以免沾污或损坏材料。
材料堆放是否整齐,标志是否清晰。
四:工作中心一:裁床管理1:裁床根据生产单的数量,技术部提供的样版样码纸样,然后由画版师按一定的数量比例排版,排版是材料用量的重点控制工作,成本用量的控制在裁床排版中是关键的。
服装厂工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服装厂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员工,包括生产、质检、技术、采购、销售等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流程管理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1. 生产计划部门根据销售订单、库存情况及生产周期,制定生产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
2. 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物料需求、生产时间、责任人等。
第五条物料管理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采购所需原材料、辅料及包装材料。
2. 物料入库前,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3. 仓库管理人员应做好物料的保管工作,确保物料质量。
第六条生产调度管理1. 生产调度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
2. 生产调度部门应定期检查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生产调度部门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第七条生产操作管理1. 生产员工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2.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生产,报告上级,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生产员工应定期参加工艺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第八条质量检验管理1. 质检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2. 质检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3. 质检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三章技术管理第九条技术研发1. 技术研发部门负责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
2. 技术研发部门应定期进行技术交流,提高技术水平。
第十条工艺标准管理1. 工艺标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工艺标准。
2. 工艺标准应适应市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
第四章采购管理第十一条供应商管理1. 采购部门应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辅料及包装材料的质量。
2. 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
第十二条采购流程管理1.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并报总经理审批。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

绪论服装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对材料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早已不再是以个体裁缝的单件缝制作为唯一的形式,工业化批量生产是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加工完成,服装各根本衣片和辅料经过预先确定的工序,最终加工为成衣。
工业化服装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标准,通过规定的工序流程,将成批的面料生产为消费者买后即可穿用的服装成品。
成批生产的“工业化〞服装,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专业科学知识进行标准化连续生产;2、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及各种专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服装的生产效率及质量;3、服装的生产本钱相对较低,价格适中。
一、成批生产的服装应满足消费者的使用要求、包括美学要求、操作要求、卫生要求三个方面服装工业要求包括经济要求、加工要求两个方面经济要求:(1)合理利用材料(2)减少服装制作的劳动量加工要求:(1)成衣系列化(2)成衣规格化(3)适合批量生产解析:(1)成衣企业通过市场预测,在产品定位的根底上,使一批或几批产品具有相近或相似的外观特征,同时注重成衣的整体搭配方式,并在销售环节中,注重这种成衣要素的组成配套关系,从而形成一品多种,互有关联的产品格局和市场格局。
成衣系列化在增强企业活力、降低产品本钱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销售等许多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2)投入市场的服装成品尺寸应有一定的标准和标准,使消费者购置成衣时“有据可依〞,且穿在身上适宜,在生产成衣时,依据“号型标准〞制定相应的服装规格系列,从而使较多的消费者可购置到适合自己体型和尺寸的成衣。
(3)企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服装款式,打出的样板尽可能结构简单、使批量加工方便,降低生产本钱。
二、服装工业生产概述服装工业生产流程示意图分析:(一)生产准备1、商品规划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时装情报以及流行预测情报等,确定企业生产何种产品,每种产品到达的生产数量等方案。
2、款式图企业用于生产的地方图应包括服装效果图。
所有面料小样,色彩图案等内容,画有服装正面反面的结构图。
服装生产工艺课程设计

服装生产工艺课程设计班级:商学7班姓名:李轶鹏学号:41206010804目录一.前言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三.产品工艺方案1.款式图2.工艺流程3.工艺过程4.产品质量四.缝制工艺编制1.服装缝制工序编制原则2.缝制工序的划分方法3.服装缝制工序编制注意事项4.衬衣工序编制五.缝制设备配置与排列1.服装设备分类2.机械设备配置3.机械设备配置原则4.缝制工艺设备布局形式5.车间布置与机器排列说明六.全场劳动定员编制1.劳动定员编制的作用2.定员的原则和方法3.有关人员配置七.全厂总平面布局1.工厂总平面布置依据2.工厂总平面布置原则3.工厂总平面布置方法4. 服装厂形式和车间布局5. 平面图八.技术经济指标1.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的意义2.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内容九.结束语一、前言此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服装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全面分析,阐述了衬衫服装厂的产品工艺方案、缝制工艺编制、缝制设备配置与排列、全场劳动定员编制、全场总平面布局与技术经济指标,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尝试。
我们作为未来的服装行业接班人就不能仅仅只满足于目前所掌握的知识,而是要将所学所得通过实际的演练得到提高,这次的课题设计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作为正在理论中学习的我们来说,课程设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也确实是大学三年以来遇到的最难解决的课题,我努力查找资料,不断的完成我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尽管如此这次的课程设计肯定有许多不严谨和欠缺考虑的地方,希望老师能给予指正。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已知条件:年工作时间 250天×7.5小时/天浮余率 25%出勤率 95%缝制编制效率 85%以上目标任务:设计衬衫服装厂要求: 1 确定产品方案2 缝制工艺编制3 本机器设备配置排列4 全厂劳动定员编制5 全厂总平面布局6 技术经济指标三、产品工艺方案女衬衫的部件前衣片两片,后衣片一片,袖片两片,袖头两片,领面一片,领里一片,领黏衬两片,纽扣七颗。
服装生产流程与工艺管理(课程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生产流程与管理技术课程设计孙梓仁12级内衣11班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指导老师:蒋晓文2015/1/8王子休闲裤厂设计目录一.前言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三.王子休闲裤服装厂概述1.服装厂概述2.男休闲裤的特点四.产品工艺方案1.适合人群2.款式分析3.结构图4.选材5.排料图6.工艺流程图五.缝制工艺编制1.缝制工艺的划分2.工艺编制的原则3.工艺编制的注意事项4.缝制加工方式5.工艺编制六.缝制设备的配置与排列1.机械设备表2.机械设备配置3.机械设备配置的原则4.缝制工艺设备布局形式5.设备排列图6.机械设备汇总七.全厂劳动定员编制1.劳动定员的编制和作用2.定员的原则和方法3.车间人数八.全厂总片面布局1.总平面布局的原则2.总平面布局的技术要求3.总平面布局的程序和内容4.平面图九.技术经济指标1.生产规模2.年总产量3.年耗用材料成本估计十.结束语一.前言服装厂设计,它的整个流程包含相当多的部分,非常复杂且麻烦,而且非常耗时.就拿工序编制和设备车间陈列来说,做出来不难,但是做出来好的就不容易,出于人力成本、设备成本这个角度考虑,你不可能按照工序分析表然后有几道工序就招聘几个工人,对吧,这个就涉及到工序合并的问题,既然合并了工序,设备陈列也会变化,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完全依赖分析表了,那就要靠你自己了。
再者,时间是个贯穿始终的重点,假如你看见分析表的流水线上有三个紧挨着的平缝机,自然会考虑合并,但你这时要不要考虑,下道工序需要多久呢,也就是说,合并之后,你的确是省了人力物力了,但是这个人的加工时间也变长了,所以你要保证尽可能少的发生下一道工序的工人等待上一道工序的工人做完,因为这样很浪费时间,而时间就是金币!如果你是第一次做这个,编制表你要是觉得难的话,推荐做设备陈列之前先有个准备,因为这个更麻烦,一句话:让自己满意不容易!不过我对自己的有信心.二.课程设计任务书已知条件:年工作时间 250天×7.5小时/天浮余率 25%出勤率 95%缝制编制效率 85%以上目标任务:设计男休闲裤服装厂要求: 1 确定产品方案2 缝制工艺编制3 本机器设备配置排列4 全厂劳动定员编制5 全厂总平面布局6 技术经济指标三.男休闲裤服装厂概述1.服装厂概述分类:1)按产品品种分,如西服厂、衬衫厂、内衣厂等;2)按服装面料分,如毛呢服装厂、丝绸服装厂、针织服装厂、裘皮服装厂等;3)按行业归口管理分,如纺织厂下属服装厂、外贸服装厂、军工服装厂等;4)按工厂规模分,如大型、中型、小型厂等;5)按人数分,800—1000人属大型厂,300—800人属中型厂,300人以下属小型厂,1000人以上属特大型厂等。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

服装工艺流程与管理一、服装工艺流程1.设计与开发阶段:这个阶段是服装生产的起点,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设计稿制作、版型开发、成衣制作等。
在设计与开发阶段,需要确定服装的款式、面料、工艺流程以及成衣的附属要素等。
2.面料与配件采购:这个阶段是对面料和配件进行采购和检验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供货商进行沟通、确定数量和质量,并对面料和配件进行质量检验和验货。
3.裁剪工艺:裁剪工艺是将采购来的面料按照版型图案进行裁剪的过程。
裁剪工艺包括花样布局、裁剪、标记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面料的使用率、纹理方向、对称性等。
4.缝纫工艺:缝纫工艺是将裁剪好的面料进行缝制、拼接和整形的工艺流程。
缝纫工艺包括缝纫顺序、拼接方式、缝线密度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缝纫线的颜色、线头的控制、线迹整齐等。
5.吊牌附着:吊牌附着是将吊牌按照设定的位置和方式附着在成衣上的过程。
在吊牌附着过程中需要注意吊牌的对称性、固定方式、位置准确等。
6.检验与包装:在服装生产的最后阶段,需要对成衣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质量检验包括尺寸的检查、面料的检查、细节的检查等。
包装工艺包括包装方式、包装方法、包装材料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质量合格率和包装效果。
二、服装工艺管理服装工艺管理是指对服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改进,以实现服装工艺的优化和提升。
1.规定工艺标准: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工艺标准,明确每个工艺环节的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
工艺标准应包括面料选用、裁剪规范、缝纫工艺、检验标准等。
2.建立工艺档案:建立服装工艺档案,记录并归档每个工艺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质量参数、加工设备等信息。
工艺档案有助于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3.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艺操作能力,确保工艺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控制工艺变异:在工艺流程中,需要控制工艺的变异性,确保每个阶段的工艺操作稳定和一致,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和质量缺陷。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

转包合同加工。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
我国服装工业的新状态
3.“外发”加工生产
出口服装厂商,因利润微薄,所以他们都是 竭尽全力有单就接,常常因无力按时交货, 只好找协作单位帮忙,将服装“外发”加工。 就这样派生出一种新的小企业,也就是专门 接外发服装来加工。
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服装工业的形成 清末以后,随着洋枪洋炮的引初以宁波裁缝为代表的“红帮”裁缝在中国制出了 第一套西装,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装店,不仅为我国服装工业留下宝贵 的文化遗产,也为我国服装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服装业一直停留在小而散的手工业阶段。 1950年以后,我国服装业走过了“缝纫合作社”、“被服厂”、“服装 厂”等阶段。
1980年以前: 我国的服装工业结构单一,99%是生产内销服装。 1980年~1990年 : 内销为主,外销为辅。 1990年~2000年 : 内销和出口平分秋色。 2000年~现在 : 出口服装数量和产值均超过了内销服装。出口服 装占据了服装业的主导地位。
我国服装工业的新状态
二、我国服装工业在21世纪的主要生产模式
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
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 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
中国是世界的服装消费和生产大国,但服装 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 南沿海省份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我国服装工业的新状态
一、我国服装工业在21世纪的结构性变化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 与管理
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方案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方案一、前期准备1.了解需求:与客户沟通,明确所要生产的服装款式、数量和质量要求。
2.设计策划:设计师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创意,并制作样衣。
3.材料采购:根据样衣设计确定所需面料、辅料和配件,与供应商进行采购谈判。
二、裁剪加工1.面料裁剪:根据设计图纸和样衣,将面料摊铺在裁剪机上,按照规格裁剪出各个部件的面料片。
2.配件裁剪:根据设计图纸和样衣,将配件面料(如领子、袖口等)摊铺在裁剪机上,按照规格裁剪。
3.裁剪检验:对裁剪出的面料片和配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尺寸精准、质量合格。
三、缝制制作1.针车缝制:将裁剪好的面料片和配件送至缝纫车间,通过专业的缝纫机进行针车缝制,例如缝制衣身、袖子、领口等。
2.手工缝制:对于一些复杂的细节部位,如纽扣、装饰物的缝制,需要经验丰富的缝纫工人手工缝制。
3.缝制检验:对缝制好的部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线迹整齐、无破损、符合质量标准。
四、后整加工1.熨烫整形:将缝制好的衣服送至熨烫车间,通过熨烫机进行熨平,使衣物拥有平整的外观。
2.辅料加工:将衣服的配件如纽扣、袖口等进行装配,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固定。
3.质量检验:对成衣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包括缝制缺陷、熨烫状态、配件装配等。
五、洗涤整理1.清洗:将成品衣物送至专业的清洗厂进行洗涤,以确保衣物的清洁度。
2.整理:清洗完成后,对衣物进行整理、熨平,使其保持良好的外观。
3.质量检验:对清洗和整理后的衣物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洗涤质量和整理状态。
六、包装出库1.包装:对衣物进行适当的包装,如衣袋、纸箱等,以便于运输和销售。
2.出库:将包装好的衣物进行记录,安排出库,准备发往客户或销售商处。
七、售后服务2.售后维修:针对由于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引起的售后问题,进行维修或退换货处理。
以上是服装生产工艺流程制作方案的概述,其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客户的需求和质量标准。
同时,还需要强化供应链管理,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服装生产工艺流程是指从服装设计到成品服装的生产流程,包括设计样板、面料采购、裁剪、缝纫、整烫、质检等各个环节。
而服装生产管理则是指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计划、安排、控制和协调,以确保产品按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1. 设计样板:根据服装设计师提供的设计稿,制作出样板服装。
2. 面料采购: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面料,并采购所需数量。
3. 裁剪:将面料根据设计尺寸和裁剪规格进行裁剪,得到各个部分的零件。
4. 缝纫:将裁剪好的零件进行缝纫,组合成成品服装。
5. 整烫:通过整烫机对成品服装进行整烫,使其外观更加平整。
6. 质检:对成品服装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设计和客户要求。
7. 包装:将合格的成品服装进行包装,准备发货。
服装生产管理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生产计划:根据订单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设备调配:根据生产需求,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和调度,确保生产进度。
3. 原材料控制:进行面料、辅料等原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确保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
4. 生产进度控制:对各个环节的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及时调整和协调,确保按照计划进行。
5.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对各个环节的生产进行质量检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6. 成本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7. 协调沟通:与设计师、采购员、生产人员等各个环节的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以上是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的基本内容,不同企业和产品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大体上都包含以上的环节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服工0910、0912单元课教案首页一个教案。
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课前导入:服装流水线设计是服装生产企业的核心工作,为了实现我国服装工业从产量、廉价优势向品质、品牌优质转变,必须实行以质量为中心的服装生产管理。
研究对象:1、服装生产管理组织机构2、服装投产前的准备3、服装裁剪车间的程序与管理4、单一服装流水线的设计5、服装后整理工序目的、任务:在实践中熟悉服装厂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服装厂生产前物料的准备;掌握样衣与生产样板的制作、服装生产工艺单的编制、服装裁床方案的的编制、服装单一对象流水线的设计、服装的后整理工序等内容;并能根据具体的服装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组织服装生产过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服装企业从事生产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服装生产管理组织机构第一节国内外服装生产管理的现状一、我国服装工业的形成清末以后,特别“洋务运动”的开展,随着洋枪洋炮的引进,洋装(即欧式服装)也进入我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宁波裁缝为代表的“红帮”裁缝在中国制出了第一套西装,开设了中国第一家西装店,不仅为我国服装工业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国服装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服装业一直停留在小而散的手工业阶段。
1950年以后,我国服装业走过了“缝纫合作社”、“被服厂”、“服装厂”等阶段。
前后用了30年的时间,直到1980年才完成了服装工业的形成阶段。
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无论是和国内其他工业相比,还是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工业还相当落后。
二、我国服装工业的发展中国服装业有四大特征:规模大、产量大、水平低、结构差。
中国服装企业结构链停留在传统设计管理的模式,设计周期长,试制成本高,造成新产品创新能力弱,新品开发周期长。
工业发达国家平均2周,美国最快4天,而我国平均是10周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中国是世界的服装消费和生产大国,但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
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我国服装工业在21世纪的主要生产模式1.品牌服装生产品牌服装是指具有一定市场认知度、形象较为完整并有一定商业信誉的服装产品的系统。
通俗一点来说,服装的品牌首先是代表着服饰的某种属性和风格。
它是一种价值和一种资产,也是一种文化。
2.贴牌服装生产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
即可代表委托其他厂商加工,也可代表转包合同加工。
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
3.“外发”加工生产出口服装厂商,因利润微薄,所以他们都是竭尽全力有单就接,常常因无力按时交货,只好找协作单位帮忙,将服装“外发”加工。
就这样派生出一种新的小企业,也就是专门接外发服装来加工。
4.服装出口贸易这类服装出口企业是专门承接国外服装订单的贸易企业,接到订单后,就外发或外包给各种服装生产企业进行加工,然后付给加工费或收购,再卖给国外客户。
长期以来,外贸服装一直徘徊在没有品牌和专利优势、没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几乎没有附加值的三无状态。
四、我国服装工业在21世纪的销售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服装销售模式,还是以批发和零售(在百货商场设专柜)为主,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其他新销售方式。
1、订单销售订单销售也称期货销售,销售商对服装公司现有品种和款式下订单签合约,服装公司按交货日期发货,货到后销售商按约定时间付款。
外商则以来样订单为主,供样订货为辅。
2、加盟销售加盟商向服装品牌公司提出加盟申请,交纳约定加盟费,然后在加盟商所在地设立品牌专卖店,服装品牌公司按约定形式向加盟商发货,销售后加盟商按约定的期限和形式向服装品牌公司结算货款。
2、代理销售实际上是批发的一种特定形式。
代理商向服装品牌公司申请在某一城,镇独家代理批发该品牌的代理权,大城市可按区设立代理商,代理商向服装品牌公司缴纳约定数额的资金,代理服装品牌公司在某区域的批发业务。
按约定的期限和形式向服装品牌公司上货款。
服装品牌公司按代理商的要货清单不断发货,代理商赚取中间环节的差价。
3、国处代理商随着“中国制造”在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原来在中国订货的外商,开始要求在其所在国做中国服装公司的品牌代理,这一新的形式出现,为我国服装品牌更多地占领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第二节服装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服装生产企业有不同的种类,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别,相应在组织架构上也各有不同。
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即小型企业组织架构、中型企业组织架构和大型企业组织架构。
(一)企业组织架构1、小型企业的组织架构(1)规模和生产方式在我国,60人以下的“服装厂”即为“小型服装企业”,在种类型的服装厂在我国服装业集群的城市或地区特别多,它们散布在大、中型服装企业的周围,一般多在近郊农村。
大多数是为大、中型服装企业或服装贸易公司做来料、来样加工,只赚取劳务费。
也有小型企业,其生产力为自产自销的,没有开发和设计能力,产品一般在附近的小商品市场批发和零售,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什么款式或品牌好销,它们就对其进行仿造生产。
产品的原材料质量差,工艺粗放、管理简单,但因产品的销售对象是低收入阶层和贫困地区,所以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2)组织架构小型服装生产企业因人员少,所以管理层次也少,多数工作都由厂长(即老板)自己处理。
例如接单、决定什么产品生产、采购、销售、结账等,企业的管理往往采取一竿子到底的管理模式,即直线式组织架构。
小型企业一般只有两个管理层次,厂长通过三个生产组长实现对全部工人生产活动的管理。
三个生产组长的职责分别为裁剪组长(包括打板)负责制板、裁剪工作;缝纫组长管理裁片的发放和成衣的验收;整烫包装组长管理后整理和产品包装等工作。
(3)优缺点小型服装生产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简单,其优缺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管理人员少,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②厂长经常接触工人,生产生活上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
③服装款式和品种变化快而数量少,直线式组织架构应变、适应能力强。
④因直线式组织架构简单而且粗糙,多数不实行流水作业,而是由每个工人成件制作,产品质量无法控制,标准极低,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
⑤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很难建立一支稳定的技术工人队伍。
1、中型企业的组织架构(1)规模和生产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300-500人的生产企业增加迅速,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也相继形成。
在我国,一般人数在200人以上,千人以下的服装企业即为“中型服装企业”。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多为中型服装企业,生产方式实行流水生产,从产品开发到成衣销售分工较细、层次较多、部门齐全,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稳定的销售渠道。
此类企业一般都以接订单、生产出口产品为主,部分企业内、外销兼顾。
中型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复杂,通常采用直线职能架构。
(2)组织架构中型服装生产企业一般有五个管理层次第一层为董事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第二层为各职能部门经理和生产厂长;第三层为生产车间主任;第四层为生产车间班长和组长;第五层为作业工人这种组织架构适合具有几百人的生产企业,其特点是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职责分明。
1、大型企业的组织架构千人以上的大型服装生产企业的组织架构,大多数仍以直线职能架构为基础。
在中型企业的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增设“五师”,即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设计师和总工艺师,协助总经理管理本单位的全部生产和经营工作,其组织结构图。
二、有关部门的职能范围产品开发部职能范围1、接受总经理领导,对公司产品开发负责。
2、服装新产品的开发应3、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市场调查和和预测。
给产品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4、通过市场调查、服装媒体、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掌握服装流行趋势的信息。
并利用CAD或手绘表达对新产品的构思,成熟后画成正式的服装效果图和结构设计图。
服装效果图以理想的人体为基础,力求结构清晰,具有实用性和文化艺术内涵。
5、新产品开发、要充分体现新造型、新色彩、新材料、新工艺的创新原则,使实用性可靠的依据。
6、结构设计图的制作应力求真实、准确、结构清晰,为技术部制作大货样板提供可靠的依据。
7、密切与技术部的合作,共同完成新产品的打样工作。
8、新产品样衣经模特试穿演示,并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合格后,交总经理审批,方可出样征订或批量投产。
9、负责新产品的号型选用和规格设计,交技术部制作大货样板。
业务部职能范围业务部也称销售部,在服装生产企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各生产企业均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业务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经营。
特别对于出口贸易企业,接订单(期货销售)方面的工作相当重要。
1、接受总经理领导,对公司销售和承接订单工作负责。
2、做好销售、接订单工作,以确保均衡生产。
3、收集和查询客户资料,建立客户档案,主动联系订单。
4、协助技术部,为订货客户制作确认样衣,并及时交到客户手中。
再将客户对确认样衣的意见尽快反馈到技术部。
5、协助采购部客户提供的面、辅料小样以打样单联系加工厂打样。
按时把面、辅料样本交到客户手中确认。
6、应客户要求,联络技术、采购、生产部门拟订科学、合理、准确的报价单,并迅速向客户报价。
7、对订单进行登记和生产排期,及时理单,打订单信息、来样款式、规格表、面辅供应供情况、包装和装箱方法、工艺要求、交货时间等提供给生产部安排生产。
8、编制客供面、辅料供应计划、提醒客户按计划供货。
对自供面、辅料、要技术部算出单耗率,交采购部按时采购,并对采购来的面、辅料样本进行确认。
9、做好跟单工作,随单对生产、面辅料供应状况、质量等进行监督、保证按质、按时交货。
10、做好单证准备,确保报关顺利,并使大货按时发运。
11、做好催款工作,及时回收客户的货款。
12、对客户做好售后服务。
争取客户加单或另下订单。
对客户的抱怨要及时解决,使客户满意。
技术部职能范围服装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产品一旦开发成功,技术是保证品质的根本条件。
技术部在服装生产企业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其职能范围如下:1、接受总经理的领导,对公司的技术工作负责。
2、接受并收集订单资料、客供工艺单、客供产品标准、本企业产品标准等技术文件并输入电子文档,方便使用和查阅。
3、配合业务部做好面、辅材料耗用的报价部分,并编制面、辅材料单件(套)用料定额表。
4、根据业务部提供的样衣、客供技术资料,制作确认样衣,通过评审、修正、批准后交业务部。
5、制作大货裁剪样板和缝制工艺板,审核、修改和确认样板,并存入电子文档供以后使用和查阅。
6、会同裁剪人员使用CAD或手工绘制出科学、合理、准确的排料图,并通过绘图仪输出排料图提供裁剪车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