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变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的每一个行动的可能结果有充分的了解。基于
此,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绩效的提高。
案例:长城电脑公司的“战略渐变式”。
在上市之初确立了“以PC为中心”和“立足中 间扩展两端”的纵向一体化战略。
在1999年的网络经济热潮中,公司融和“以 Internet为中心”的战略变革内涵。
2001年在继续奉行“以网络为中心”战略的 同时,强调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为 中心”、“以客户为中心”转移,进行战略重 新定位,推行专业化战略。
但是随着公共进程的推进,复杂性会越来越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问 题的解决也会越来越困难,当局部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能再挽救企业 时,企业又会转而采用激进式变革战略,即创造新的组织和管理流程, 实现技术上的突破,生产新产品,开发新市场。所以说,企业战略变革 往往是混合型的。
案例:联想的战略变革
联想从“技、工、贸”一体化发展到实现“大船模式” 向“舰队模式”的过渡;由硬件生产商向互联网服务供 应商的战略转变;拓宽经营领域推行以“客户为中心” 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归核化”与“二元化”战略和国 际化战略。
从社会文化这第三种角度来看待变革是确保可持 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大变革不是以企业业绩 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水平为终结的。只有当企业内 员工及与外部相关的人员(如股东、投资音、社 区等)都充分地从思想上理解了此变革并在行为 上给予支持时,变革的成果才可以长期维系。
使命或愿景动因。公司的价值观与宗旨见表8-6。早在 1994年,在成立10周年之际,联想正式提出了跨世 纪愿景中的BHAG目标。
领导者动因。柳传志先生为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 一直负责集团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工作。联想的发 展壮大无疑与柳传志先生正确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
10.2 企业战略变革类型
Johnson和Scholes(1993)认为,阻碍企业战略变革的因素包括 日常惯例、控制系统、组织结构、标识、权力、依赖性关系。
战略变革的难点
变者,非常也 ----《白虎通》
第一种角度是逻辑角度,即把企业看作一个能把 输入变为输出的“机器”。
第二种角度是政治角度,即把企业看作一个由拥 有不同目标和利益的人群组成的集体。
混合式变革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企业的变革方式并不是非此即彼,渐进式变革与激进式变革也并不 是截然分开的, 二者都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与生存而实施的变革,只 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环境与压力情况下偏重点不同。
渐进式变革是从复杂的最外沿来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方法,其变革 是在企业本来已经复杂的系统中制定出更多的规则,希望能够通过 一系列持续、稳步前进的变革使企业实现稳步前进,这种变革在实 践中确实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这种变革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变革的员工障碍与风险,是 较为理想的变革模式,缺点在于耗时长,员工不理性而沟通不畅的风险。
教育或交流式变革
由于认识到战略变革是全员性的工程,为此,在企业内部 需要构建领导者与员工的相互信赖与合作的关系,通过 通报信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而使人们确信 变革的必要性。应该避免信息沟通不畅,或者是信息缺 乏和错误,而使企业的战略在贯彻实施时遇到障碍。
10.3.1 渐进式变革的观点
战略有一种“惯性”的趋势,是渐进的。一旦组 织采用了某种战略,那么它就以这个战略为基础 进行发展,而不会轻易改变战略方向。
英国管理学家格里·约翰逊和凯万·斯科尔斯 总结出几种不同解释
“自然选择’’的观点 计划的管理 文化的观点 政治的观点 想像中的观点 战略变革的综合观点
第三种角度是社会文化角度,即把企业看成一个 由组成的、具有一定行为准则的小社会。
逻辑角度
首先要确保变革逻辑正确。变革最大的逻辑性就是变革 要以发展为目的,改进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效率。如果 变革本身只是个零和游戏,不产生增值,那么变革就难 以获得足够的支持。逻辑性体现在变革要有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合理的策略、较为详尽的计划和时间表、数 据支持、具体的制度支持等。但变革具有逻辑性只是确 保变革能成功的小部分,因为它只解决了变革与发展的 关系问题。
从获取竞争优势的角度可以分为技术变革、产 品与服务变革、战略与结构变革、文化变革
以战略变革的演变态势可分为渐进式变革、激 进式变革、混合式变革
以领导变革主体的行为方式可分为强制式变革、 理性或自利式变革、教育或交流式变革
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是指组织生产过程的变革,包括其保证 差异化竞争的知识、技能等的变革。这些变革的 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从而增加利润。 技术变革涉及到产品的制造技术,包括工作方法 的变换、设备更新、工作流程完善等。
战略变革的界定
战略变革是组织中对变革的预先管理行动。 Mintzberg & Westley(1992)当组织改变的
内容涉及方向性的组织要素时,如抽象性思维层 次的愿景、定位和具体性行为层次的程序、设施 等,那么此时的改变就是企业战略的变革。
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 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
不已之动。--王芗斋
这种变革的优点是在有关人员对变革有充分的思想和能 力准备之后才开始实施变革方案,所以阻力较小;缺点是 实施缓慢而困难,变革的方向和过程也常常不够清晰,且 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战略变革的问题,但是比强制性变 革而言可以激发更强的责任心并减少阻力。
10.3 企业战略变革过程
渐进式变革的观点 战略变革滞后的判断依据 战略变革的管理模式 企业战略变革的难点 企业战略变革的流程及实施
领导图景
技术变革
产品与服务 变革
战略与结构 变革
文化变革
国际环境 市场
渐进式变革
做事情不能一步 登天,也不能守
株待兔
渐进式变革的理论依据是: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 个简单的、稳定的封闭系统,企业所采取的行动 一般都会发生预期的结果,而不会受到来自于外 部事件的过多干扰;企业可以对其所处的环境进 行充分的分析,并且能够依据这种分析制定出详 尽的、可执行的战略方案;企业能够对自己所采
这种变革让员工参加到具体的变革过程中,参与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 表达自己的观点,自认为自己是变革的一部分,并能够明白变革将给他 们带来的利益;而且在变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乐于知道事情进展的如 何,以及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愿意发出和接受反馈;同时还依赖于变革 的领导者对整个变革过程进行权威性协调控制,对整个变革过程进行 监控。
10.1企业战略变革动因
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成长
企业面临的变革压力
全球化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劳动力的性质发生改变 市场的冲击
案例:联想集团战略变革动因分析
环境动因。随着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竞争的“白热 化”与PC利润的“稀释”又成为新的变革原因。
企业动因。联想因前期公司的快速发展,规模扩大, 从成长走向成熟导致变革的需求,其企业生命周期有 一定的影响。
激进式变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不断地矫正企业成长的轨 迹,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而不是推进企业在现有的 模式下加速行进。
案例:实达电脑的战略突变式变革
1998年实达电脑不恰当的组织与战略变革成为 公司在大好的市场形势下连续两年亏损的主要原 因。公司于2000年采用“战略突变式”进行战 略与组织变革,强调突出主业、巩固传统产品的 领先地位,进行结构与经营范式的变革,制定了 “重新塑造新实达(ReStart)计划”。经过两年 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十讲 企业战略变革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 企业战略变革类型 企业战略变革过程
引导案例
一只其貌不扬的蛹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这个过 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蛹在外表上静止不动, 但其内部进行着剧烈的变化,而且蜕变之前要 历经种种凶险,才能最终破茧而出、翩翩起舞。
企业的竞争力要想得到不断的延续,就不得不 承受各种风险,进行必要的变革。
小团体 工作小组 干预
有变革机构保 持控制 和协调 的权利
解决缺少信Fra Baidu bibliotek或信息 耗费时间,方向
错误的问题
或进展不
明
增强决策主人翁意识 ,提高决策质 量
耗费时间,解决 方法仍在 旧战略框 架内
过程得以指导和控制 有被认为是操纵
,但有人干预
的危险
其中
长时期的逐渐变 革或全局 性的变革
逐渐或无风险的 全局性变 革
通过强制/法 令,实 施变革 权力
在危机或混乱的情况 下会成功
如果有危机,则 很少成功
危急的迅速的全 局性变革 ,或专制 文化下的 变革
成功地实施战略变革
战略变革的五个关键性因素
一致性
环境评估
领导 变革
人力资源的 战略管理
与连接战略变 革经营变革
10.3.4企业战略变革的难点
战略变革的障碍
Prahalad和Doz(1987)在对跨国公司和战略问题的研究中提出管 理层认识和行动上的滞后是战略变革的重大障碍。造成认识滞后的 主要原因是组织分裂、同质性管理体系在异质性经营领域的推广和 过去成功经验的重复。引起行动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权力重新配置导 致的各级管理层分裂。另外,不能有效地使用构成管理基础设施的 管理工具也是主要障碍之一。
强制式变革的优点是执行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现 有混乱,理清企业现状;缺点是由于有关人员对变革的了 解不足,推行中会导致低责任心和高阻碍力,在常态下不 受欢迎也不易成功。
理性或自利式变革
是基于人是理性且自利的基本假设,把自我利益当做最重要的激励手 段而进行的一种变革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方法努力使人们确信 变革会对他们个人有利。
10.3.2战略变革滞后的判断依据
高度一致的组织文化 阻碍变革的力量太大 不关心外部环境,尤其是不关心自身所处的外
部市场环境 不断下降的经营业绩
10.3.3战略变革的管理模式
风格/类型
战略变革的管理风格比较
方法
优点
缺点
有效的环境
教育和交流 参与 干预 强制/法令
互相尊重 互相信任 小团体信念
我们不难发现,联想正是针对其IT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 为达成自己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性与试错性的变革, 开辟和修正其战略发展道路,以积极的姿态挑战环境的 不确定性。
强制式变革
靠实行强制手段来要求执行命令进行的变革,变革涉及 者不参与变革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主要手段是动用领导 机构强制性权力强制实施,对组织中出现的危机或混乱 状态进行迅速清理。
政治角度
要想解决变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从政治的角度 看待企业是非常关键的。变革毫无疑问会导致企 业内部不同员工群体的权力利益的再分配。即使 变革从总量上会增加整个企业的价值,如果在此 过程中某一部分人反而会丧失一些权力利益,或 者只是相对少地增加了权力利益,那么变革也会 受到顽强的阻力。
社会文化角度
产品与服务变革
产品与服务变革是指一个企业输出的产品或服务 的变革。产品变革包括对现有产品的调整或开辟 全新的产品线。开发新产品的目的通常是提高市 场占有率或开发新市场、新顾客。
战略与结构变革
战略与结构变革是指企业管理领域的变革。管理 领域涉及企业的很多方面,这类变革包括组织结 构、战略管理、政策规定、薪酬体系、劳资关系、 管理信息与控制系统、会计与预算系统等的变革。 结构与系统变革通常是由上而下地进行,即由最 高管理层下指令进行变革,如企业裁员减员、企 业战略的调整或者变革等。
激进式变革
激进式变革是由企业危机引发的迅速而又剧烈的变革, 是战略变革的极端情况,它打破了企业原有的框架,由不 平衡变成一个新的平衡。
它强调变革的不可预测和变化的本质,认为由于时间的 压力与情景变量,成功的战略变革没有事先的规定,也不 依赖于详细的计划与方案,而是靠对相关复杂事项的理 解以及识别可选方案的范围。
文化变革
变革中的文化需要必要的规范予以确定,需要一 定的企业战略予以制度化,尽可能及早明确变革 后企业的愿景及对员工行为、绩效的期望,有助 于员工明确自身目标,减轻心理压力,将可能的 组织震荡降至最低,避免变革后组织中制度缺位 的不利现象。文化变革涉及到员工思考方式的改 变,所以它更是一种头脑中的变革,而不像技术、 结构或产品外观上或具体事物的改变。
此,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绩效的提高。
案例:长城电脑公司的“战略渐变式”。
在上市之初确立了“以PC为中心”和“立足中 间扩展两端”的纵向一体化战略。
在1999年的网络经济热潮中,公司融和“以 Internet为中心”的战略变革内涵。
2001年在继续奉行“以网络为中心”战略的 同时,强调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市场为 中心”、“以客户为中心”转移,进行战略重 新定位,推行专业化战略。
但是随着公共进程的推进,复杂性会越来越大,问题也会越来越多,问 题的解决也会越来越困难,当局部问题的解决已经不能再挽救企业 时,企业又会转而采用激进式变革战略,即创造新的组织和管理流程, 实现技术上的突破,生产新产品,开发新市场。所以说,企业战略变革 往往是混合型的。
案例:联想的战略变革
联想从“技、工、贸”一体化发展到实现“大船模式” 向“舰队模式”的过渡;由硬件生产商向互联网服务供 应商的战略转变;拓宽经营领域推行以“客户为中心” 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归核化”与“二元化”战略和国 际化战略。
从社会文化这第三种角度来看待变革是确保可持 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大变革不是以企业业绩 在短期内达到预期水平为终结的。只有当企业内 员工及与外部相关的人员(如股东、投资音、社 区等)都充分地从思想上理解了此变革并在行为 上给予支持时,变革的成果才可以长期维系。
使命或愿景动因。公司的价值观与宗旨见表8-6。早在 1994年,在成立10周年之际,联想正式提出了跨世 纪愿景中的BHAG目标。
领导者动因。柳传志先生为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 一直负责集团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工作。联想的发 展壮大无疑与柳传志先生正确的战略决策密切相关。
10.2 企业战略变革类型
Johnson和Scholes(1993)认为,阻碍企业战略变革的因素包括 日常惯例、控制系统、组织结构、标识、权力、依赖性关系。
战略变革的难点
变者,非常也 ----《白虎通》
第一种角度是逻辑角度,即把企业看作一个能把 输入变为输出的“机器”。
第二种角度是政治角度,即把企业看作一个由拥 有不同目标和利益的人群组成的集体。
混合式变革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企业的变革方式并不是非此即彼,渐进式变革与激进式变革也并不 是截然分开的, 二者都是企业为了适应环境与生存而实施的变革,只 是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环境与压力情况下偏重点不同。
渐进式变革是从复杂的最外沿来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方法,其变革 是在企业本来已经复杂的系统中制定出更多的规则,希望能够通过 一系列持续、稳步前进的变革使企业实现稳步前进,这种变革在实 践中确实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这种变革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决策质量,减少变革的员工障碍与风险,是 较为理想的变革模式,缺点在于耗时长,员工不理性而沟通不畅的风险。
教育或交流式变革
由于认识到战略变革是全员性的工程,为此,在企业内部 需要构建领导者与员工的相互信赖与合作的关系,通过 通报信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而使人们确信 变革的必要性。应该避免信息沟通不畅,或者是信息缺 乏和错误,而使企业的战略在贯彻实施时遇到障碍。
10.3.1 渐进式变革的观点
战略有一种“惯性”的趋势,是渐进的。一旦组 织采用了某种战略,那么它就以这个战略为基础 进行发展,而不会轻易改变战略方向。
英国管理学家格里·约翰逊和凯万·斯科尔斯 总结出几种不同解释
“自然选择’’的观点 计划的管理 文化的观点 政治的观点 想像中的观点 战略变革的综合观点
第三种角度是社会文化角度,即把企业看成一个 由组成的、具有一定行为准则的小社会。
逻辑角度
首先要确保变革逻辑正确。变革最大的逻辑性就是变革 要以发展为目的,改进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效率。如果 变革本身只是个零和游戏,不产生增值,那么变革就难 以获得足够的支持。逻辑性体现在变革要有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合理的策略、较为详尽的计划和时间表、数 据支持、具体的制度支持等。但变革具有逻辑性只是确 保变革能成功的小部分,因为它只解决了变革与发展的 关系问题。
从获取竞争优势的角度可以分为技术变革、产 品与服务变革、战略与结构变革、文化变革
以战略变革的演变态势可分为渐进式变革、激 进式变革、混合式变革
以领导变革主体的行为方式可分为强制式变革、 理性或自利式变革、教育或交流式变革
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是指组织生产过程的变革,包括其保证 差异化竞争的知识、技能等的变革。这些变革的 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从而增加利润。 技术变革涉及到产品的制造技术,包括工作方法 的变换、设备更新、工作流程完善等。
战略变革的界定
战略变革是组织中对变革的预先管理行动。 Mintzberg & Westley(1992)当组织改变的
内容涉及方向性的组织要素时,如抽象性思维层 次的愿景、定位和具体性行为层次的程序、设施 等,那么此时的改变就是企业战略的变革。
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 不动,不动之动乃是生生
不已之动。--王芗斋
这种变革的优点是在有关人员对变革有充分的思想和能 力准备之后才开始实施变革方案,所以阻力较小;缺点是 实施缓慢而困难,变革的方向和过程也常常不够清晰,且 不能很好地解决企业战略变革的问题,但是比强制性变 革而言可以激发更强的责任心并减少阻力。
10.3 企业战略变革过程
渐进式变革的观点 战略变革滞后的判断依据 战略变革的管理模式 企业战略变革的难点 企业战略变革的流程及实施
领导图景
技术变革
产品与服务 变革
战略与结构 变革
文化变革
国际环境 市场
渐进式变革
做事情不能一步 登天,也不能守
株待兔
渐进式变革的理论依据是: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 个简单的、稳定的封闭系统,企业所采取的行动 一般都会发生预期的结果,而不会受到来自于外 部事件的过多干扰;企业可以对其所处的环境进 行充分的分析,并且能够依据这种分析制定出详 尽的、可执行的战略方案;企业能够对自己所采
这种变革让员工参加到具体的变革过程中,参与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 表达自己的观点,自认为自己是变革的一部分,并能够明白变革将给他 们带来的利益;而且在变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乐于知道事情进展的如 何,以及取得了怎样的进步,愿意发出和接受反馈;同时还依赖于变革 的领导者对整个变革过程进行权威性协调控制,对整个变革过程进行 监控。
10.1企业战略变革动因
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成长
企业面临的变革压力
全球化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劳动力的性质发生改变 市场的冲击
案例:联想集团战略变革动因分析
环境动因。随着从成长期走向成熟期,竞争的“白热 化”与PC利润的“稀释”又成为新的变革原因。
企业动因。联想因前期公司的快速发展,规模扩大, 从成长走向成熟导致变革的需求,其企业生命周期有 一定的影响。
激进式变革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不断地矫正企业成长的轨 迹,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而不是推进企业在现有的 模式下加速行进。
案例:实达电脑的战略突变式变革
1998年实达电脑不恰当的组织与战略变革成为 公司在大好的市场形势下连续两年亏损的主要原 因。公司于2000年采用“战略突变式”进行战 略与组织变革,强调突出主业、巩固传统产品的 领先地位,进行结构与经营范式的变革,制定了 “重新塑造新实达(ReStart)计划”。经过两年 的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十讲 企业战略变革
企业战略变革动因 企业战略变革类型 企业战略变革过程
引导案例
一只其貌不扬的蛹变成了美丽的蝴蝶,这个过 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蛹在外表上静止不动, 但其内部进行着剧烈的变化,而且蜕变之前要 历经种种凶险,才能最终破茧而出、翩翩起舞。
企业的竞争力要想得到不断的延续,就不得不 承受各种风险,进行必要的变革。
小团体 工作小组 干预
有变革机构保 持控制 和协调 的权利
解决缺少信Fra Baidu bibliotek或信息 耗费时间,方向
错误的问题
或进展不
明
增强决策主人翁意识 ,提高决策质 量
耗费时间,解决 方法仍在 旧战略框 架内
过程得以指导和控制 有被认为是操纵
,但有人干预
的危险
其中
长时期的逐渐变 革或全局 性的变革
逐渐或无风险的 全局性变 革
通过强制/法 令,实 施变革 权力
在危机或混乱的情况 下会成功
如果有危机,则 很少成功
危急的迅速的全 局性变革 ,或专制 文化下的 变革
成功地实施战略变革
战略变革的五个关键性因素
一致性
环境评估
领导 变革
人力资源的 战略管理
与连接战略变 革经营变革
10.3.4企业战略变革的难点
战略变革的障碍
Prahalad和Doz(1987)在对跨国公司和战略问题的研究中提出管 理层认识和行动上的滞后是战略变革的重大障碍。造成认识滞后的 主要原因是组织分裂、同质性管理体系在异质性经营领域的推广和 过去成功经验的重复。引起行动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权力重新配置导 致的各级管理层分裂。另外,不能有效地使用构成管理基础设施的 管理工具也是主要障碍之一。
强制式变革的优点是执行迅速,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现 有混乱,理清企业现状;缺点是由于有关人员对变革的了 解不足,推行中会导致低责任心和高阻碍力,在常态下不 受欢迎也不易成功。
理性或自利式变革
是基于人是理性且自利的基本假设,把自我利益当做最重要的激励手 段而进行的一种变革模式。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方法努力使人们确信 变革会对他们个人有利。
10.3.2战略变革滞后的判断依据
高度一致的组织文化 阻碍变革的力量太大 不关心外部环境,尤其是不关心自身所处的外
部市场环境 不断下降的经营业绩
10.3.3战略变革的管理模式
风格/类型
战略变革的管理风格比较
方法
优点
缺点
有效的环境
教育和交流 参与 干预 强制/法令
互相尊重 互相信任 小团体信念
我们不难发现,联想正是针对其IT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 为达成自己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性与试错性的变革, 开辟和修正其战略发展道路,以积极的姿态挑战环境的 不确定性。
强制式变革
靠实行强制手段来要求执行命令进行的变革,变革涉及 者不参与变革方案的设计与制定。主要手段是动用领导 机构强制性权力强制实施,对组织中出现的危机或混乱 状态进行迅速清理。
政治角度
要想解决变革与稳定的关系问题,从政治的角度 看待企业是非常关键的。变革毫无疑问会导致企 业内部不同员工群体的权力利益的再分配。即使 变革从总量上会增加整个企业的价值,如果在此 过程中某一部分人反而会丧失一些权力利益,或 者只是相对少地增加了权力利益,那么变革也会 受到顽强的阻力。
社会文化角度
产品与服务变革
产品与服务变革是指一个企业输出的产品或服务 的变革。产品变革包括对现有产品的调整或开辟 全新的产品线。开发新产品的目的通常是提高市 场占有率或开发新市场、新顾客。
战略与结构变革
战略与结构变革是指企业管理领域的变革。管理 领域涉及企业的很多方面,这类变革包括组织结 构、战略管理、政策规定、薪酬体系、劳资关系、 管理信息与控制系统、会计与预算系统等的变革。 结构与系统变革通常是由上而下地进行,即由最 高管理层下指令进行变革,如企业裁员减员、企 业战略的调整或者变革等。
激进式变革
激进式变革是由企业危机引发的迅速而又剧烈的变革, 是战略变革的极端情况,它打破了企业原有的框架,由不 平衡变成一个新的平衡。
它强调变革的不可预测和变化的本质,认为由于时间的 压力与情景变量,成功的战略变革没有事先的规定,也不 依赖于详细的计划与方案,而是靠对相关复杂事项的理 解以及识别可选方案的范围。
文化变革
变革中的文化需要必要的规范予以确定,需要一 定的企业战略予以制度化,尽可能及早明确变革 后企业的愿景及对员工行为、绩效的期望,有助 于员工明确自身目标,减轻心理压力,将可能的 组织震荡降至最低,避免变革后组织中制度缺位 的不利现象。文化变革涉及到员工思考方式的改 变,所以它更是一种头脑中的变革,而不像技术、 结构或产品外观上或具体事物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