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第七篇临床康复科诊疗规范手册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脑梗死第二节脑出血第三节颅脑损伤第四节脊髓损伤第五节周围神经损伤第六节周围性面瘫第二章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颈椎病第二节肩关节周围炎第三节急性腰扭伤第四节腰肌劳损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第六节腰椎管狭窄症第七节腰背肌筋膜炎第八节股骨头坏死第九节手外伤第十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十一节骨折第十二节肱骨外上髁炎第十三节狭窄性腱鞘炎第十四节肘管综合征第十五节腕管综合征第十六节踝管综合征第三章风湿病的康复第一节骨关节炎第二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三节强直性脊柱炎第四节骨质疏松症第五节痛风第六节骨化性肌炎第四章疼痛的康复第一节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第二节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第七篇康复科临床诊疗规范手册第一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第一节脑梗死【概述】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病变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引起脑梗死主要原因。
临床上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大类。
【临床表现】(一)一般表现多数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TIA或中风的病史。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
起病较缓,症状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展达高峰,脑栓塞可在数秒钟达高峰,且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的供血区的功能对应,具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可在24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
脑栓塞还有原发病的表现。
脑梗死多数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少数起病即有昏迷、抽搐、类似脑出血,多为脑干梗死。
腔隙性梗死往往不引起症状,或部分渐进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仅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腔隙病灶。
其特点为症状较轻,体征单一,多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预后良好。
(二)临床分型1.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有完全性瘫痪及昏迷,于数小时内(<6拉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一节 概 述
一、周围神经解剖要点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遍 及全身皮肤、粘膜、肌肉、骨关节、 血管及内脏等。
是神经元的细胞突起,又称神经纤维, 由轴突、髓鞘和施万鞘组成。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定义
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 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第九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学习要求
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评定 掌握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步骤和方法 掌握常见并发症康复处理 掌握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尺神经、腓
总神经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
熟悉神经纤维分类和电生理特性 熟悉神经损伤因素 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 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 熟悉康复治疗的目标 熟悉腋神经、肌皮神经、胫神经、坐骨
第二节 临床特点
一、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运动功能障碍 (二)感觉功能障碍 (三)疼痛 (四)皮肤营养性改变 (五)血管功能障碍 (六)骨质疏松
二、神经损伤的诊断
(一)病史 外伤史、损伤的部位、运动功能 及感觉功能障碍。
(二)体征 有无畸形。 (三)扣击试验(Tinel) 征帮助判断损伤部
位。
(二)感觉功能恢复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等级
பைடு நூலகம்
恢复等级
评定标准
0级(S0)
感觉无恢复
1级(S1) 2级(S2)
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 支配区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3级(S3) 4级(S5+) 5级(S4)
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且感觉过 敏消失
感觉达到S3水平外,二点辨别觉 部分恢复
完全恢复
三、电生理评定 尺侧腕屈肌、第四、五指指深屈肌、小鱼际肌、骨间肌、第三、四蚓状肌功能丧失,呈爪形手。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支配四肢功能的神经发生损伤,引起相应区域的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
四肢神经损伤往往为骨折的并发症,多发生于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坐骨神经和腓总神经等,上肢神经损伤较下肢神经损伤多见,约占周围神经损伤的60%〜70%。
[诊断依据]一、病史多有外伤病史。
二、症状与体征1.症状:⑴感觉异常:如感觉麻木、感觉迟钝、感觉丧失、痛觉过敏。
⑵运动功能障碍:如自主运动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
⑶畸形:如桡神经损伤出现垂腕畸形、尺神经损伤出现爪状手畸形、正中神经损伤的猿手畸形、腓总神经损伤表现为足下垂畸形。
⑷神经营养方面的改变:如损伤部位皮肤发凉,无汗、失去正常光泽等。
2 .体征:⑴ 感觉检查:损伤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的痛温觉与触觉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并进行两点区别觉检查,明确其精细感觉情况。
感觉功能障碍可用6级分类区分其程度,即:S “0”级:完全感觉丧失;S “1”级:深痛觉存在;S “2”级:有痛觉及部分触觉;S “3”级:痛觉和触觉完全;S “4”级:痛、触觉完全,而且有两点区别觉,但距离较大;S “5”级:感觉完全正常。
⑵ 运动检查:损伤部位自主运动功能不能,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进行性肌萎缩和肌张力消失;肌肉瘫痪程度是判断神经损伤轻重的重要指标,一般用6级法区分肌力,即:M “0”级:无肌肉收缩;M “1”级:肌肉稍有收缩;M “2”级:关节有动作,在不对抗地心引力的方向,能主动向一定方向活动该关节达到完全的程度;M “3”级:在对抗地心引力的情况下,达到关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对抗阻力;M “4”级:能对抗一定阻力达到关节完全动作,但肌力较健侧差;M “5”级:肌力正常。
⑶ 肢体姿势异常:不同神经和不同部位的神经损伤可以出现相应的畸形或姿势异常。
⑷ 神经反射检查:根据神经的受损情况,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三、特殊检查⑴ 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在神经传导通路的相应平面轻叩神经,其分布区出现放射痛和过电感者为阳性,可以判断神经的再生进程情况。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四)自主神经功能评定
血管舒缩功能、出汗功能和营养功能发生 障碍。 皮肤温度升高、潮红、干燥,皮肤变薄、 皮纹变浅、光滑发亮、指甲增厚、弯曲、 变脆,骨骼骨质疏松。 (五)Tinel征
(六)周围神经电生理学评定
准确的、客观的评定资料
康复治疗
目的:防治合并症、促进受损神经再生、
臂丛神经损伤
(一)概述
臂丛分为根、干、股、束、支五部分,
终末形成腋、肌皮、桡、正中、尺神经。 这些分支对臂丛损伤的定位诊断有重要 意义。
臂丛N损伤的原因
多见于牵拉伤 分娩时的产瘫(头肩分离) 摩托车事故(头肩分离) 其他
(二)临床特点
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
神经摩擦伤:如尺N在肘部的滑脱,反复摩 擦后出现创伤性尺N炎。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
3、医源性损伤:如肱骨中段骨折(桡N损 伤),月国 窝囊肿切除(胫N损伤),颈 部淋巴结清扫(副N损伤)。 4、产伤 5、电烧伤及放射烧伤(乳Ca术后放疗) 6、缺血性神经损伤Volkman Syndrome
桡神经
垂腕、垂指 腕部尺神经 爪形手畸形 肘部及以上的尺神经损伤 爪形手较轻
(二)运动评定
Lorett 1912年提出的六级评定标准: 0级:肌肉无收缩 1级:有肌纤维收缩,但不能产生运动 2级:肌肉收缩可产生关节运动,但不能抵抗重力 3级:可抵抗重力,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对抗部分阻力并带动关节运动,但肌力较正 常差 5级:正常的肌力
(三)感觉评定
英国医学研究会1954年提出评定标准: S0:神经支配区感觉完全消失 S1:有深部痛觉存在 S2:有一定的表浅痛觉和触觉 S3:浅痛触觉存在,但有感觉过敏 S4:浅痛触觉存在 S5:除S3外,有两点辨别觉(7-11MM) S6: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6MM,实体觉存在 浅感觉(痛、温、触),深感觉(关节位臵、震动、压痛), 复合觉(数字识别、两点辨别、实体)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时常伴有多种组织损伤,如骨折、血管损害、肌肉撕裂、软组织肿胀、内脏器官损害、脑外伤以及感染等。
其肢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肌肉瘫痪、萎缩、感觉麻木或丧失、关节挛缩和畸形等。
部分性神经根损伤及瘢痕卡压时可有顽固性疼痛。
周围神经疾病引起周围神经损伤后经过急性期的治疗,一部分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而这些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甚至心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合并症,预防与解除肌肉肌腱挛缩、关节僵硬,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恢复运动与感觉功能,最终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合并症】(1)肿胀: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往往是:伤及血管周围的交感神经,血管张力丧失;肌肉瘫痪,肌肉对内部及附近血管的交替挤压与放松停止,“肌肉泵”的作用消失。
静脉与淋巴回流受阻;广泛瘢痕形成及挛缩,压迫静脉血管及淋巴管等。
其后果是加重关节挛缩及组织粘连。
(2)挛缩:周围神经损伤后由于肿胀、疼痛、不良肢位、受累肌与拮抗肌之间失去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常易出现肌肉、肌腱挛缩。
其结果是影响运动,助长畸形发展。
(3)继发性外伤:周围神经损伤后,患者常有受损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和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无疼痛保护机制,无力躲避外界刺激,其结果是造成新的创伤,且难以愈合。
【运动障碍】表现为受损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主动运动消失,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或消失、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畸形。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因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如局部麻木、刺痛、灼痛、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消失或实体感消失等。
【反射性交感性营养不良】是一个牵涉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伴发于周围神经损伤,待别是神经撕裂伤。
包括:疼痛、水肿、僵直、骨质疏松、皮肤营养变化、血管舒缩和出汗功能改变。
患者常有情感不稳、痛阈低、恐惧、敌意、依赖个性以及歇斯底里等症状。
【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急躁、焦虑、忧郁、躁狂等。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标准[详]
临床科室诊疗规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GF-02 头部伤病康复诊疗规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GF-07 眩晕诊疗规GF-08 腰痛诊疗规GF-09 痹症诊疗规GF-10 面瘫诊疗规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第二十二章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第二十二章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之一,可导致严重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本章阐述了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类、预后、常见康复问题、康复分期和适应证、康复治疗原理、特殊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方案。
一.概述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PNI)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一)损伤原因1.挤压伤其损伤程度与挤压力的大小、速度和神经受压范围等因素有关。
轻者可导致神经失用;重者可压断神经。
根据挤压因素不同,分为外源性与内源性两种。
前者是体外挤压因素致伤,如腋杖过高,压伤腋神经;头枕在手臂上睡觉,压伤桡神经和尺神经;下肢石膏固定过紧,压伤腓总神经等。
后者是被体内组织压伤,如肱骨骨折的骨痂压迫临近的桡神经等。
2.牵拉伤轻者可拉断神经干内的神经束和血管,使神经干内出血,最后瘢痕化。
重者可完全撕断神经干或从神经根部撕脱,治疗比较困难。
多见于臂丛神经,常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
肩关节脱位、锁骨骨折,以及分娩,均可伤及臂丛神经。
另外肱骨外上髁骨折引起的肘外翻,可使尺神经常年受反复牵拉,引起迟发性尺神经麻痹。
3.切割伤神经可单独或与周围组织如肌腱、血管等同时被切断。
常见于腕部和骨折部位,损伤范围比较局限,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4.注射伤如臀部注射,伤及坐骨神经,腓总神经;上肢注射,伤及桡神经等。
5.手术误伤多见于神经鞘瘤剥离术及骨折内固定术等。
(二)损伤分类1.神经失用(neurapraxia)由于挫伤或压迫使神经的传导功能暂时丧失称为神经失用。
此时神经纤维无明显的解剖和形态改变,连续性保持完整,远端神经纤维无华勒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
表现为肌肉瘫痪,但无萎缩;痛觉迟钝,但不消失;通常无自主神经功能丧失。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概述】周围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由于外伤、感染、受压、中毒、缺血和营养代谢障碍等病因所形成的各种类型、各种程度的损伤。
临床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常可分为:神经失用、轴突断裂、神经断裂、神经根性撕脱伤四种类型。
【临床表现】1.运动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迟缓性瘫痪,所支配肌肉的主动活动、肌张力和腱反射均消失,出现各种畸形。
2. 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触觉、痛觉、温度觉、两点辨别觉的减退、过敏、甚至消失。
肢体感觉的绝大部分区域是由交叉的神经支配所分布,但是上肢的某些神经,分别有其绝对的支配区,可以通过绝对支配区的感觉测定,而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
正中神经其绝对支配区在示、中指远节的掌侧;桡神经的绝对支配区位于虎口区的背侧;尺神经的绝对支配区位于小指。
3. 神经营养性改变查体可发现相应部位的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干燥无汗等。
4. Tinel 征:1915年由Tinel首先描述,表现为叩击神经损伤部位出现放射性的麻痛感,以及扣击部位的点状自痛感。
其原理是在神经损伤之后,轴突在髓鞘没有再生时,会出现一种兴奋的放化过程,从而表现在查体上的异常改变。
Tinel征有两种意义,一是可以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另外在神经修复以后,或是神经恢复的过程中,可以检查神经修复后的再生情况。
5.电生理检查:电生理检查是临床上最常使用的辅助检查手段,包括EMG、SEP、CMAP、SNAP、NCV、F反射等。
【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相关部位X线检查;2.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血性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3.常规电诊断:常规电诊断虽然操作技术简单,但对于判断神经病损的程度、范围与预后,有很大帮助,临床工作中应首先采用;4.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检查对于周围神经病损价值很大,可以确定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幅度和末端潜伏时,既可用于运动神经也可用于感觉神经的功能评定;肌电图检查可用于明确失神经的范围与程度。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
医院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常规周围神经损伤是指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损伤(如挤压伤、牵拉伤、挫伤、撕裂伤、火器伤、注射伤等)。
一、康复评定(一) 损伤严重程度的分类:根据外伤后神经组织遭破坏的程度不同,临床上常用Seddon与Sunderland分类法。
周围神经损伤分类(二)感觉检查:必须进行全部感觉检查包括冷热觉、针刺、轻触、本体、震动、皮肤书写觉等,确定范围和类型,绘于图上以确诊与对比。
(三)肌力检查:采用徒手肌力检查(见脊髓损伤康复)和器械检查(包括握力计、捏力计、张力计、背腿胸测力计等)。
(四)反射检查:包括肌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浅表皮皮肤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学)及某些病理反射(如抓握,吸吮,掌、眉间反射,Babinski征等)。
(五)关节活度范围测定:见脑卒中康复。
(六)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见脑卒中康复。
(七) 电生理学检查:1.直流感应电测定:见理疗操作规范。
2.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见理疗操作规范。
3.神经肌电图检查:见我院神经电生理室肌电图操作常规。
二、康复治疗(一)预防与治疗并发症:1.局部浮肿:(1) 抬高患肢;(2) 练习用弹力绷带;(3) 患肢被动运动或作轻柔的向心按摩;(4)理疗(热敷、温水浴、蜡疗、红外线、日光浴、超短波、短波等)。
2.肢体挛缩与变形:(1) 用三角巾、夹板、石膏托或矫形器,使受累肢体、关节保持在功能位。
(2) 对受累肢体施行温热疗法或柔和的按摩。
(3) 进行水中运动训练,无论是预防或治疗挛缩,均具有积极意义。
3.局部疼痛和炎症感染:可采用无热量超短波或微波治疗。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每次8~12min,8~12次为1个疗程。
对有表浅性化脓性感染创口可采用Ⅱ°~Ⅲ°红斑量紫外线照射,每日或隔日1次,8~12次为1个疗程。
4.瘢痕粘连:对于瘢痕粘连者,可采用超声波辐射治疗,剂量0.8~1.2W/cm2,时间5~8min,10~20次为1个疗程。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
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周围神经损伤(痿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周围神经干及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间接力量而发生的损伤,损伤后的典型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损伤导致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分为三种类型:神经断裂、神经轴突断裂、神经失用。
具体临床表现1.指神经损伤:(1)多为切割伤;(2)手指一侧或双侧感觉缺失。
2.桡神经损伤:(1)腕下垂,腕关节不能背伸;(2)拇指不能外展,拇指间关节不能伸直或过伸;(3)掌指关节不能伸直;(4)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5)高位损伤时肘关节不能伸直;(6)前臂外侧及上臂后侧的伸肌群及肱桡肌萎缩。
3.正中神经损伤:(1)手握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指对掌;(2)拇、食指处于伸直位,不能屈曲,中指屈曲受限;(3)大鱼际肌及前臂屈肌萎缩,呈猿手畸形;(4)手掌桡侧半皮肤感觉缺失。
4.尺神经损伤:(1)拇指处于外展位,不能内收;(2)呈爪状畸形,环、小指最明显;(3)手尺侧半皮肤感觉缺失;(4)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5)手指内收、外展受限,夹纸试验阳性;(6)Forment试验阳性,拇内收肌麻痹。
5.腋神经损伤:(1)肩关节不能外展;(2)肩三角肌麻痹和萎缩;(3)肩外侧感觉缺失。
6.肌皮神经损伤:(1)不能用二头肌屈肘,前臂不能旋后;(2)二头肌腱反射丧失,屈肌萎缩;(3)前臂桡侧感觉缺失。
7.臂丛神经损伤:(1)多为上肢牵拉伤;(2)上干损伤为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及腋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3)中干损伤,除上述肌肉麻木外,尚有桡神经支配之肌肉麻木;(4)下干损伤前臂屈肌(除旋前圆肌及桡侧腕屈肌)及手内在肌麻木萎缩;累及颈交感神经可出现Hornor综合征;(5)全臂丛损伤,肩胛带以下肌肉全部麻木,上肢觉得全部丧失,上肢各类反射丧失呈弛张性下垂。
8.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克不及背伸及外翻,足趾不克不及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觉得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指南
四周神经伤害康复指南一、预防肌萎缩及增强肌力受累肌的肌电图检查出现很多的动作电位,就应开始增强肌力训练,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瘫痪肌肉的功能有部分恢复时(肌力为 2-3 级),可进行范围较大的助力运动,当受累肌的肌力增至( 3-4 级)时,可进行抗阻练习,以争取肌力的最大恢复。
二、关节活动度的保持与改进训练四周神经伤害后由于部分肌肉的瘫痪常会以致相应关节活动度变小或关节活动受限,应积极经过调整体位摆放及各种康复训练进行预防与治疗。
三、感觉再训练让患者学会去辨别四周神经系统受搅乱后产生的异常种类感觉激动的方法。
(一)定位觉训练早起感觉再训练(二)两点鉴识觉训练后期感觉再训练四、难过的治疗(一)脱敏治疗不适感觉的再训练。
不断地增加刺激使患者对感觉过敏的耐受力逐渐增加,逐渐适应和接受该刺激强度。
(二)综合运用各项理疗措施综合运用各项理疗措施(三)口服药物治疗(四)局部注射及手术治疗五、运动协调性训练神经肌肉的控制训练是让患者在意识控制下个其余控制某一活动的原动肌;而协调训练则是让患者在意识控制下训练如何在神经系统中形成预编程序的自动的多块肌肉的协调运动的记忆印迹,其目的是使患者可以随意的再现多块肌肉的协调的自动的运动形式,而且这种形式比单块肌肉的产生动作更平稳精确有力六、矫形器和外固定架的应用四周神经伤害后出现肢体功能阻挡,有时需要使用上下肢的固定性、矫形性、承重性和功能性矫形器,合适的应用可以明显的改进肢体的活动功能,并可能防范推行某些修复手术。
七、心理康复伤害后,患者不但劳动工作学习的能力碰到必然的影响,而且平常生活能力也可能出现困难,加之对康复远景的忧虑,促使患者承受心理负担。
因此,心理康复十分重要。
八、全身状态的保持保持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是整体的健康水平不至于下降,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伤害后康复的重要但易忽略的一部分。
因此,除了局部的功能锻炼,还应在康复治疗整体计划之内指导训练九、肿胀防治卧位时应垫高患肢,坐立位时用肩托或三角巾等悬吊患肢激励患者坚持还有功能的肌肉缩短带动关节活动,肢体被固准时则每天多做肌肉静立性缩短按摩患肢或使用气囊脉冲加压、减压交替治疗,以促使患肢的静脉与淋巴回流使用弹力带或弹力袜等预防活动后双下肢肿胀十、作业治疗和平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社会环境改造提高平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作业治疗的一个主要工作内容,治疗师应该训练交给患者如何在现有的身体条件下完成各种平常生活能力,不但需要学习掌握各种技术,必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严重的患者暂时不合适接收平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待功能改进后再开始进行。
周围神经损伤及治疗原则ppt
3.运动功能的检查 根据肌肉瘫痪情况判断 神经损伤及其程度,用六级法区分肌力。
0级——无肌肉收缩; 1级——肌肉稍有收缩; 2级——不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 关节完全动度;
3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能达到关 节完全动度,但不能加任何阻力;
4级——对抗地心引力方向并加一定阻 力,能达到关节完全动度;
显微结构
神经细胞由细胞体、树突及轴突构成。神经细胞尽 管形式不同,但只有一个轴突,细胞元结构亦相同。感 觉、运动或交感神经细胞的神经轴突直径从1μm~ 20μm不等,长度可达900mm。轴突分为有髓鞘及无髓鞘 两种,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属有髓鞘神经,较粗大,其 轴突包绕层数不同的髓鞘,髓鞘系由雪旺氏细胞所形成, 雪旺氏细胞与髓鞘紧密接触,包绕轴突的雪旺氏细胞形 成雪旺氏细胞鞘,其外面有一层很薄的结缔组织,称为 神经内膜。交感神经纤维属无髓鞘神经,较细小,其神 经轴突外面被以很薄的髓质。
一、 病 因
1、挤压伤 2、牵拉伤 3、切割伤 4、摩擦伤 5、火器、弹片伤 6、缺血性损伤 7、药物及医源性损伤
二、临床病理变化
1943年Seddon提出将神经损伤 分为三种类型 目前临床神经损伤程度的分类
1、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2、神经轴突断裂 3、神经断裂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主动运动消失 2、感觉障碍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4、神经干叩击试验---tinl征 5、肌电图检查 6、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的再生
轴突生长的旺盛期一般认为在修复术后4~6 周,1~6周内,电镜下可看到再生轴突为神经束 膜包被成为神经小束,在光镜下到术后8~12周 才能看到。由于再生轴突不能全部长入远侧段, 所以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达不到伤前水平。
雪旺氏细胞在神经修复术中起重要作用。损 伤远侧段雪旺氏细胞分裂增殖形成索带,对再生 轴突起引导作用,并可诱导生长锥的迁移方向。 它还能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营养 因子(NTFS)、促神经轴突生长因子(NPFS)、 基膜索(Laminin)和纤维连结素等20多种多肽 类活性物质,诱导刺激和调控轴突的再生和髓鞘 的形成。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
❖(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PADL ——Barthel指数、Katz指数、 PULSES评定、修订的Kenny自理评定等。
❖ IADL ——功能活动问卷(FAQ)、 ❖ 快速残疾评定量表(RDRS)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定
3
康复治疗
一、概 述
二、康复评定
(三)感觉功能评定
包括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 。
周围神经损伤后感觉功能恢复评定表
❖(五)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
❖ 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 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 神经损伤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 叩击,Tinel征阳性则是神经恢复的表现。
临床上常将臂丛神经分为上臂丛(C5~C7 )和下臂丛(C8~T1)。
臂丛神经损伤多由牵拉所致。
(2)临床特征
1)由于解剖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各有不同表现。 上臂丛神经损伤 下臂丛神经损伤 全臂丛神经损伤
2)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4)康复治疗
早期: 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水肿,减轻对神经的损害 ,预防关节挛缩畸形的发生。
(4)康复治疗
3)物理因子疗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2~3种 治疗方法。
——电疗法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超短波疗 法、音频电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调制 中频电疗法等。
——其他:光疗法(激光、红外线等)、超声 波药物透入疗法、磁疗法、石蜡疗法、水疗法等 。
(4)康复治疗
4)心理疗法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发 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下臂丛神经损伤时,采用支具使腕关节保 持在功能位,手呈半握拳状。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神经康复指南是一份针对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指南,主要包括评估和康复治疗两个方面。
神经康复是一门涉及康复医学、神经科学和物理治疗等领域的综合学科,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针对神经康复的综合指南。
评估评估是神经康复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1.神经功能评估: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平衡和协调功能的评估,可以借助物理治疗师、康复医师、神经科医师等专业人员进行。
2.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社交能力和家庭环境等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3.生活活动评估: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包括自理能力、步行能力、工作能力等,从而制定个体化的康复目标。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旨在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1.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功能恢复训练等手段,促进患者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的恢复。
物理治疗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理疗手段,如电疗、热疗等,减轻疼痛和改善血液循环。
2.言语治疗:针对患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口腔肌肉的训练和语言能力的恢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
3.膳食治疗:针对患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减少吞咽困难的发生。
5.药物治疗:针对一些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6.支持性治疗:包括康复辅助器具的使用,如助行器、矫形器等,以及家庭护理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
神经康复的目标是在恢复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帮助患者尽可能地恢复独立生活和社会参与的能力。
因此,康复治疗应该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此外,神经康复的效果和预后与早期干预有关,越早进行康复治疗,恢复的机会越大。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早期神经康复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属了解神经康复的重要性,及时接受适当的康复治疗。
康复科诊疗常规及操作规程
康复理疗科技术操作规程物理治疗操作规程一、物理治疗操作规程1、严格掌握各物理治疗项目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接待病人,首先检查机器是否良好,输出是否正常,并开机预热。
3、嘱病人取合适体位,并交待注意事项。
4、各物理治疗项目具体操作详见各项目操作方法。
5、治疗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岗,巡视并询问病人,解释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立即处理或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后,整理好机器与治疗床,作好下一位病人治疗准备。
二、物理治疗操作常规㈠电脑中频疗法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疤痕、粘连、扭挫伤、注射后硬结、慢性盆腔炎、带状疱疹、声带小结、废用性肌萎缩、颞颌关节紊乱、胃下垂、便秘、网球肘、肌腱炎、面瘫、周围神经损伤、肌筋膜炎等。
禁忌症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心脏部位、恶性肿瘤、结核病灶、急性化脓性炎症病灶部、出血部位、血栓性静脉炎、破伤风、治疗部位有较大金属异物等。
操作1、选择适宜的硅胶电极,衬以湿垫布,置于治疗部位。
对置或并置,肢体可以环形,颅脑区不能用对置法,心前区禁用。
用沙袋或绑带固定好。
2、根据病情选择相应处方。
3、开始治疗,按下“启动”(或开始)键,然后按动强度调节键,边调节边询问病人,一直至耐受限。
由于人体对电流开始比较时比较敏感,过几分钟后,可做适当调节,使输出电流增大些。
若病人难以忍受,则把电流输出调小些。
4、治疗完毕,机器自动停止电流输出,并发出提示音,这时可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
5、中途停止可按“停止”键,治疗停止。
6、每次治疗20分钟,每日1次,必要时上、下午各1次,一般10-20次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在中频治疗中不能切断电源或移动电极,以免电击。
㈡超短波疗法适应症:超短波作用于机体组织,除温热作用外,还有非热效应,具有消炎,镇痛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关节疼痛等。
禁忌症:心脏植有起搏器,有出血倾向,妊振早期,治疗部位有金属异物,早期恶性肿瘤等。
桡神经损伤的神经修复操作规范
桡神经损伤的神经修复操作规范【适应症】1桡神经闭合性损伤宜先采取非手术治疗,合并骨折、脱位应先行骨折复位,若伴桡神经麻痹可先观察1~3个月,多数病人可以恢复。
由于睡眠或手术时肢体位置不当、压迫所致的桡神经麻痹,一般预后良好,若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考虑手术探查。
2桡神经开放性损伤宜及早手术。
彻底清创后,仔细探查桡神经,桡神经断裂伤应一期修复,若污染重可考虑延期修复或二期修复。
神经缺损都可视具体情况做一期神经移位或二期修复。
【禁忌症】观察时间不足的患者。
【术前准备】切口周围皮肤的备皮。
【操作方法及程序】1全身麻醉(腋部桡神经损伤)或臂丛阻滞麻醉。
取仰卧位,肘以下损伤,患肢外展90º。
2 切口显露⑴桡神经起始部损伤:切口同腋神经起始部探查术,术中应探查后束发出腋神经后的桡神经起始部及以下至桡神经沟起始部。
⑵桡神经上臂段损伤:从三角肌止点至肱骨外上髁前内侧2cm连线为切口进行探查,尤其应注意在桡神经沟的形态及桡神经深支起始部。
⑶桡神经肘窝段和前臂中上1/3段:在肘前及前臂近桡侧做一S形切口,上端应从肱桡肌和肱肌间隙进入,探查桡神经深浅支在旋后肌弓处应仔细解剖,观察桡神经深支的受损情况,应探查旋后肌支的全程,直至其穿骨间膜处。
⑷桡神经深支骨间背神经段:在前臂背侧中下段做一S形切口,仔细分离指伸肌深浅层,骨间背神经与骨间背动静脉一起行走。
【注意事项】应仔细探查桡神经在桡神经沟的全程情况以及桡神经深支在旋后肌管内的情况。
【并发症】1 术后切口感染。
2 切口裂开。
3 修复失败,可考虑行功能重建术,背阔肌伸肘功能重建术,伸腕功能重建术,伸拇以及伸指功能重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一、康复住院标准
经保守治疗和/或手术治疗(一般1-2周)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但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并符合下列条件:
1、合并骨折者,X线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稳定;
2、无社经卡压现象或筋膜腔综合症;
3、暂无再次手术探查治疗指征;
4、合并软组织损伤已基本愈合;
5、无其它康复禁忌证;
6、近期不适宜做神经移植手术,需康复训练。
二、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检查
1、三大检查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6、神经电生理检查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
(二)选择性检查
1、胸片检查
适应症: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或伤后长期卧床不起者。
2、神经电生理检查: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F波、H反射等。
适应症:需进一步了解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性质及了解治疗的改善情况等。
三、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治疗、药物对症治疗等。
2、中医中药治疗。
3、经康复治疗后需手术探查或神经移植等。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水肿:药物及理疗,并预以抬高患者肢、温泉浴、弹力绷带及压力衣的应用、向心性按摩等治疗。
2、挛缩:水疗、患者肢主动及被动活动,必要时配带矫形器等。
3、继发性损伤(感觉丧失部位的烫伤、肌无力导导致的意外损伤):抗感染药物、理疗(超短波、紫外线、激光等)。
4、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可采取药物和神经阻滞术等。
5、晚期畸形后的矫形手术或功能重建手术。
四、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
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评价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协调评价、平衡功能评价、感觉评价、肢体形态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辅助器具使用评价;上肢功能损伤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评价、手功能评价,下肢功能损伤者需进行平衡功能评价、行步态分析等。
2、精神心理评价:进行人格评价、情绪评价。
(二)康复治疗规范
1、物理治疗
(1)运动治疗:主要进行主被动运动、牵伸、肌力及耐力训练、感觉功能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
消炎消肿:选用热敷、蜡疗、红外线、电光浴、超短波、电磁波等。
促进组织再生:选用直流电离子导入、超短波、超声波生物反馈、激光治疗等,
廷缓肌萎缩:选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等。
(3)水疗: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水中运动治疗。
2、作业治疗
(1)感觉训练:对感觉过敏者进行脱敏训练,对感觉缺失者进行感觉再教育和再训练。
(2)上肢功能训练:上肢功能损伤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训练、手功能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对存在ADL功能障碍者进行ADL功能训练和家务劳动训练。
3、中医康复治疗
(1)针刺治疗:以选取损伤经络穴为主,循经取穴,配合止痛活血、通经活络等作用的穴位。
(2)推拿治疗:以祛瘀消肿、通经活络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3)其它治疗:电针、艾灸、火罐、中药治疗等。
4、辅助技术
(1)矫形器:根据损伤情况,主要运用功能位矫形器、固定用静态矫形器、功能训练用动态矫形器等。
(2)其它辅助器具:下肢神经损伤者常用腋杖、肘杖、手杖等,部份患者需使用轮椅、座便器、洗澡椅等。
(三)康复护理规范
1、康复护理评估
包括皮肤状况、感觉障碍情况、疼痛程度、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对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等。
2、康复护理
(1)体位护理:根据神经损伤的性质和部位预以良肢位摆放、保持肢体功能位。
(2)康复延伸治疗:根据康复治疗师的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病房进行关节活动度
(ROM)、肌力、感觉、日常生活活动(ADL)等延续性训练。
(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如摔伤、烫伤等);预防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症的护理;周围循环障碍、肢体肿胀、疼痛的预防和护理等。
3、心理护理、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护理指导。
五、职业社会康复规范
(一)职业康复
1、职业康复评价
常规进行功能性能力评估,轻度和部份中度脑卒患者有工作能力者需要进行工伤职工职业调查、就业意愿评估、工作需求分析、功能性能力评估、工作模拟评估、现场工作分析评估。
2、职业康复
职业咨询、工作强化训练、工作协调性训练、就业选配、技能培训、工作适应与调整等。
(二)社会康复
1、社会康复评价
伤后应激障碍评价、社会功能评价、生存质量评价、社区独立生活技能进行评估。
2、社会康复
主要采用个案管理的方式进行,由个案管理员(社会工作者或康复治疗师)对工伤职工提供由入院开始直至回归工作岗位或社区生活的全程个案服务。
(1)康复辅导:采取“一对一”或“小组”治疗的形式,对工伤职工进行包括工伤保险政策、合理康复目标的建立、伤残适应、压力纾缓、与雇主关系及家庭关系等的咨询和辅导。
(2)社区资源使用指导:包括向工伤职工提供相关的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残疾人优惠政策及有关的服务信息、社区医疗、社区支援网络的使用等。
(3)家庭康复技巧指导:一般在工伤职工出院前制订,根据工伤职工的实际情况,给予出院后的家庭康复计划与具体技术的指导。
其有别于在康复机构中由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计划及技术。
(4)工作安置协调指导:在工伤职工能够返回工作岗位前,与其雇主联系协商,对工伤职工原工作场所包括工作环境、岗位安排、同事关系等进行评估、协调,为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做准备,在出院后继续跟进,直至其适应工作岗位。
或在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后的2-3周内到其工作场所给予指导,协助其适应工作岗位。
(5)重返社区跟进协调指导:包括与工伤职工、其家庭成员、劳动保障经办部门、社区、残疾人互助小组等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协助患者适应社区生活。
六、康复出院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并具备下列条件:
1、已达到康复住院时限。
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控制。
3、经综合康复治疗,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