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共159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精品课件(共159张PPT)

勤劳
心不在焉
卒业
用“\”将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划掉。
\ 锦囊(nánɡ ránɡ) · \ 博学(bó pó) ·· \ 勤奋(qín qínɡ)
\ 恭敬(ɡōnɡ ɡònɡ) · \ 士卒(zú sú) ·· \ 相逢(fénɡ fónɡ)
【囊】 【恭】 【通】 【练囊】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谦逊有礼。
第三步:知内容
《铁杵成针》共有几句话?课文中的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课文共有 5 句话。故事讲了李白读书时 没读完就 弃去 了,经过一条小溪时,遇到一 位 老媪 正在 磨铁杵 ,想要做 针 。
第四步:查资料
车胤( 约333 年—401年),字 武子 ,南平郡 (今湖北公安)人。车胤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 寒,常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 萤火虫,用以照明, 自此学识与日俱增,最终成为东晋大臣。
由这个故事产生的一个成语是什么?这个成语 的意思是什么?
由这个故事产生的成语是铁杵成针;这个成 语比喻有恒心肯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这则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铁杵成针》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不 懈都能成功。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读准字音,注意 词句之间的停顿。
第四步:查资料
《晋书》是中国“ 二十四史 ”之一,由唐 房玄龄 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 。《晋书》记 载的历史上起 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 元熙二年(420年) 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 同时还以“ 载记”的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 况。今存一百三十卷。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 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能否读通畅,读准停顿。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2文言文二则 (共57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2文言文二则 (共57张PPT)

讨论交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知道吗?
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叫什么?你知道 它的意思吗?
(同桌交流)
讨论交流
成语我知道
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 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随堂练习
请用“囊萤映雪”这个成语造句 举例: 古人囊萤映雪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熟读文言文。 2.理解文章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美好的学 习品质。 3.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
会认字
chǔ
铁杵

卒业
会写字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 得流畅,有节奏。 1.自己读。 2.同桌互读。
(结合第一则的指导方法)
创编故事
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完后小组交流。 车胤是怎样在萤火虫微弱的光下勤奋
夜读的,想象当时的情景编故事。
课堂小结
囊萤夜读讲的是__车__胤___(人名)的故事,告诉 我们_无__论__环__境__有__多__么__恶__劣__,__我__们__都__要__勤__奋__苦__学__。
字词练习
一、注音或写字。
会认字
gōng
qín
yān
恭敬 勤奋 焉
会写字
囊萤恭勤博贫焉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对比识记:与“嚷”区分开。 组词:练囊 萤囊 囊括
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 组词:心不在焉 善莫大焉
初读课文
自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凿 壁 偷 光
闻 鸡 起 舞
程 门 立 雪
学习新词
ɡōnɡ qín
yān
谦恭 勤劳 焉知
学习新词
行囊 萤火 恭顺 勤俭博学 贫穷 心不在焉
囊萤夜 读
字形:草丛中的小虫子。
上中下结构。

结构: 观察“萤”字在
写法:田字格里的占位,
看书写示范。
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⑤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练习朗 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这一段话中,你觉得哪句 话最难读?
胤恭勤不倦,博 学多通。
词语理解
博学多通 ③【通】通晓,明白。
说说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 的? “多通”就是知道的 东西很多,和“博学”的 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知 识渊博。
问之,曰:“欲作针。”
“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 李太白问老婆婆:“你磨铁
世:世间、世上; 人
传:传说。

李太白
未成,弃去。
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 他就放弃不读了,收拾收拾东 西离开象耳山。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 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
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他碰到一 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李白感到很奇怪, 就问:“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杵呀?” 老婆婆说。“我想做一根针。”
理解人物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再读第一句,车胤是个怎样的人? 谦逊有礼 勤奋好学 博学多才
家贫不常得油
理解句义
家贫不常得油
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或者有 哪个地方不懂?
你是怎么读懂意思的?“贫” 的意思是什么?“油”为什么是 灯油?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说课稿(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说课稿(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22.文言文二则》说课稿(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22.文言文二则》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两则文言文故事,一是《杨氏之子》,二是《黄香温席》。

这两则故事内容简短,寓意深刻,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文言文,感受古人的智慧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人智慧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文言文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寓意。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讲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讲解
逢:相逢遭逢逢年过节
卒:士卒卒业兵卒部卒
形近字:
荧(荧光)逢(重逢)碎(碎片)贫(贫穷)恭(恭敬)
萤(萤火虫)缝(门缝)卒(士卒)芬(芬芳)共(总共)
课文解析: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字词解释:
囊萤夜读:(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课文主题: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完成学业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不懈都能成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讲解
知识点
教材分析:
《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一个名叫车胤的人勤奋好学,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给人的教育意义却十分深刻。只要我们勤奋苦学,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日后オ能有所成就。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这个成语故事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藴含着十分丰富的知识和道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在进行教学时,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坚持的道理。
贫穷—(贫困)重逢—(重遇)恭敬—(尊敬)
五、反义词。
贫穷—(富有)恭敬—(鄙视)心不在焉—(全神贯注)
六、解释带“”的字词。

2020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优质说课稿

2020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优质说课稿

2020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

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物品质”,有《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诺曼底号”遇难记》三篇精读课文和《黄继光》一篇略读课文教学。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美好品质;同时,本单元学生要接触的语文阅读训练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在感受主题和掌握要素的帮助下来实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承载着实现上述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是一篇文言文。

讲述的是车胤儿时利用萤火虫的荧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

其道理启示是人们应该努力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并且要学会利用周边的事物,将困境也能转变为快乐。

(二)教学目的1.会认“恭、勤、焉”三个生字,会写“囊、萤、恭”等生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从故事中体会车胤的美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2.难点: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文言文,但是阅读文言文的技巧他们并未掌握。

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读文言文。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读文言文,而且从古代文学中向优秀人物学习。

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和准备。

三、说教学方法和准备。

1.教法:讲读式和启发式相结合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感悟3.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资料、学生课前预习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五个环节:(一)字词教学,引趣揭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囊萤夜读》是一篇文言文,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车胤用萤火虫照亮夜晚,勤奋学习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四年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学生对夜晚的学习环境可能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思考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车胤的故事中体会到勤奋学习的重要性,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文言文的特点,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注释和工具书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解夜晚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引出课题《囊萤夜读》。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4.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5.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课文主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共61张PPT)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质课件(共61张PPT)

“勤”组成什么词放在文中更合适? 勤奋 勤学
词语理解
博学多通 ③【通】通晓,明白。
说说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多通”就是知道的东西很多,
和“博学”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 说知识渊博。
理解人物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再读第一句,车胤是个怎样的人? 谦逊有礼 勤奋好学 博学多才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理解句义
这句话是具体写“囊萤夜读”的, 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 哪个地方不懂?
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
④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夏天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 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
理解人物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板书设计
练囊盛萤
恭勤不倦
囊 萤
以夜继日


博学多通 结果
原因 努力学习
广泛涉猎
第2课时 《铁杵成针》
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
初读文本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认读词语
chǔ
磨针溪 弃去 铁杵
概括内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简要说说故事的内容。
品词析句
自由读下面三句话,想一想:它们的 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
①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②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③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主人夏夜乘凉,看到萤火虫打着灯笼、 闪着亮光,联想到可以用来照明。为了防止 萤火虫乱飞,于是想到放入袋子里。又想到 白色的袋子散光最好,还想到放几十只更亮 了。还有“做袋……捉萤火虫……盛袋…… 照书……”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2024鲜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2024鲜版
26
课后作业设计及评价策略
分层作业设计
根据学生水平差异,设计不同难 度的课后作业,满足个性化需求。
创新作业形式
尝试设计趣味性强的作业形式, 如文言文故事续写、情景对话编
写等,激发学生兴趣。
及时评价与反馈
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评价, 给予针对性指导和建议,帮助学
生不断进步。
2024/3/28
27
06
25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展示
课件演示
制作精美的课件,通过图片、音 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展示文言 文相关内容,增强课堂趣味性。
2024/3/28
网络资源利用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 背景资料、拓展阅读等,丰富学习 内容。
互动软件应用
使用互动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课堂 上实时参与答题、讨论等活动,提 高课堂参与度。
9
第二则文言文原文及注释
原文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 光而读之。
2024/3/28
注释
匡衡:西汉经学家。逮:到,及。穿壁:在墙上打洞。映:映 照。
10
文本主题思想阐释
2024/3/28
01
第一则文言文通过车胤囊萤夜读的 故事,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品质。
02
第二则文言文通过匡衡凿壁借光的 故事,展现了他克服困难、坚持学 习的决心和毅力,同样赞扬了古人 勤奋好学的精神。
11
精彩语句欣赏与解读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通过 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车胤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的情景, 突出了他勤奋好学的精神。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句话通过简洁的语 言,描绘了匡衡凿壁借光的场景,表现了他对学习的执着和热 爱。同时,这种借光读书的方法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ppt课件(先学后教)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ppt课件(先学后教)
《囊萤夜读》记叙了晋代人车胤在夏夜 靠用白绢做成的口讲 了一件什么事?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
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 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 去完成学业。
当堂检测
《囊萤夜读》记叙了晋代人车胤在夏夜靠用白绢 做成的口袋装着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故事,表现了他 ______的精神。
《铁杵成针》记叙了唐代大诗人_________小时 候从老妇人要将铁杵磨成针这件事得到启发后发奋 读书的故事。
3、这两篇文言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道理?
《囊萤夜读》表现了车胤勤奋刻苦的精神,告诉 我们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只要勤奋好学,日后必有 所成就。
《铁杵成针》记叙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从老 妇人要将铁杵磨成针这件事得到启发后发奋读书的 故事,揭示了做事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就能获 得成功的道理。
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翻译 自学指导
要求: 结合注释,5分钟之内比谁翻译的最
正确。
《囊萤夜读》
车胤谦逊有礼、勤奋而不知疲倦,知 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 经常得到油来点灯,夏天的夜晚就用白绢 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 日地学习。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相传李白在山中 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 习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 正在磨铁棒。(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 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 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22、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恭、勤”等生字,会写“萤、焉” 等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两则文言文,引导学生热 爱中国传统文化。

22.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四年级下册

22.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铁杵成针 部编版语文(人教统编)四年级下册
“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清介,交游不杂。”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完整教学课件、习作指导、教材简析
译文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 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 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 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 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 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 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 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 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 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 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 做了受人尊重的人。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完整教学课件、习作指导、教材简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完整教学课件、习作指导、教材简析
课文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ǎo)方磨铁杵(chǔ), 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zhuō)。老妪(yù)曰: “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zú)业。媪(ǎo) 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完整教学课件、习作指导、教材简析
囊萤:包着的萤火虫;映雪:利用雪的反光。
人物生平
孙康,太原中都人,晋长沙太守放孙, 元嘉中为起部郎,迁征南长史,有集十 卷。官至御史大夫。 车胤(约333~约401)字武子,东晋南 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公安曾埠头 乡)人。历任中书侍郎、侍中、国子监 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 阳尹、吏部尚书。为人公正、不畏强权, 后被会稽王司马道子世子元显逼令自杀, 死后追谥忠烈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秀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秀课件
过这条小溪时,正碰到一位老婆婆在磨一根很粗的 铁棒,李白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说:“要把 它磨成绣花的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 成了学业。
2021/2/8
《铁杵成针》告诉了我 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毅力, 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2021/2/8
《囊萤夜读》给我们讲了车胤聚萤火之 光奋发读书的故事,启迪我们勤学读书不应 畏惧外界条件的艰苦。
2021/2/8
一、选出与所给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一项。
(1)﹒盛萤火( C )
A.盛饭 B.盛东西
C.茂盛
D.能盛下
(2)还卒业(

C

A.归还 B.还原 C.还有
D.还礼
2021/2/8
二、理解《囊萤夜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这是一篇写__车__胤___用白绢收集萤火虫,用来照明
_读__书__ 的小故事。其中能反映主人公勤奋读书的
2021/2/8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车胤借萤火虫发出的微弱 光亮夜以继日地勤学苦读。
2021/2/8
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所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终成大器。
2021/2/8
新知探究
肃敬
囊萤夜读
通晓、明白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 精通。
2021/2/8
语句是(ACD)。
A.胤恭勤不倦
B.博学多通
C.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2021/2/8
D.以夜继日焉
22.文言文二则
第2课时
2021/2/8
学习目标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明白短文蕴含的道理,和同学交流学习的感受。(难点) 4.背诵《囊萤夜读》一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质ppt课件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 “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 文最基本的能力。
朗读提示:斜线是停顿符号。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解释文章重点 词语的意思,并翻译文章大意。
要求: 1. 自己翻译; 2. 同桌互译; 3. 找出不会解释的词语或句子。
文言文翻译技巧
六字歌诀:留、对、换、补、删、调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留、对、 换、补、删、调。 1 . 留 : 即保留法。保留文言文中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 一些词,保留那些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谥号、年号、庙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翻译 时照搬即可。 2 . 对 : 即对译法。指译文尽可能对应原文,大量采用 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要求字字落实。
《囊萤夜读 》
用口袋装。
谦逊有礼。 囊萤夜读 通晓,明白。
yìn ɡŌn qín
贫穷。 胤ɡ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
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

萤 火 以 照 书 , 以 夜 继 日 焉n
白色
薄绢做的
萤火虫。
口袋。
课文讲解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句意:车胤谦恭有礼,学习勤奋 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从总体上介绍车胤的勤奋学习,博学多才。
会认字
gōng
qín
yān
恭敬 勤奋 焉
会写 字
囊萤恭勤博贫焉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对比识记:与“嚷”区分开。 组词:练囊 萤囊 囊括
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 组词:心不在焉 善莫大焉
初读课文
自读提示: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
六安市长安小学
课后作业
1. 课后搜集有关勤学苦读的典故,和同 学分享。
2. 扩写故事:任选本课中的一个故事进 行扩写,500字左右。
六安市长安小学
22 文言文二则
六安市长安小学
囊萤夜读
六安市长安小学
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和注释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囊萤夜读》
六安市长安小学
用口袋装。
谦逊有礼。
囊萤夜读 通晓,明白。
yìn ɡōnɡ qín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
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
萤 火 以 照 书 , 以 夜 继 日 焉yān。
六安市长安小学
“囊萤夜读”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①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广泛涉猎各种 知识;
② 我们要懂得利用周边的事物解决自 己遇到的难题。
六安市长安小学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整个故事。
六安市长安小学
板书设计
练囊盛萤
恭勤不倦
原因

以夜继日
努力学习

小学
课文小结
六安市长安小学
指老妇人 李白会问什么呢? 问之,曰:“欲作针。” 句意:(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 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六安市长安小学
被她的意志感动。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回去完成了学业。 句意: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 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六安市长安小学
这则文言文讲了一个什么 故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心· 不在焉(yān yē) 香囊·(nánɡ ránɡ)
·√

·
六安市长安小学
二、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D.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四年级语文微课第22课《文言文二则》

四年级语文微课第22课《文言文二则》

第22课《文言文二则》生字囊:行囊药囊萤:萤火流萤恭:恭敬恭维勤:勤苦勤劳博:博学博大贫:贫困贫穷焉:心不在焉不复出焉逢:相逢遭逢卒:士卒卒业需要背诵的内容字词解释恭勤:肃敬勤勉。

通:通晓,明白。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课文翻译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家贫不常得油,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问之,曰:“欲作针。

”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囊萤夜读》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因家贫买不起灯油,晚上捉萤火虫来照明坚持读书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人都可以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铁杵成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图文讲解同步练习先思考再看答案参考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行囊恭敬勤奋博学勤奋重逢士卒磨炼二、比一比,再组词。

荧(荧光)逢(重逢)碎(碎片)贫(贫穷)恭(恭敬)萤(萤火虫)缝(门缝)卒(士卒)芬(芬芳)共(总共)三、多音字组词。

shènɡ 盛开 mó磨炼chénɡ 盛饭 mò磨坊四、近义词。

贫穷—(贫困)重逢—(重遇)恭敬—(尊敬)五、反义词。

贫穷—(富有)恭敬—(鄙视)心不在焉—(全神贯注)六、解释带“”的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个人即使博学多才,仍要谦虚谨 慎,继续学习。
囊萤夜读
家贫无油 囊萤照亮
无法读书 继续苦读
勤学
《囊萤夜读》讲的是车胤夏夜捉 萤火虫照亮来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 要抓紧时间,勤奋苦读。
拓展一 拓展二
铁杵成针
杵 木午
铁杵
针遍。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ɡōnɡ qín
胤恭 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
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
yān
书,以夜继日焉。
恭勤 焉
囊萤恭勤博贫焉
左右结构 勤 博 上中下结构 囊 萤 上下结构 恭 贫 焉
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肃敬勤勉
通晓,知晓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疲倦 知识广博
句意:车胤为人肃敬勤勉,为学勤奋而不知 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李白的经历中,你感悟到什么? 1.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有所成就。 2.天资聪颖的人,也需要努力、坚持,才能
获得成功。
比较下面的三句话,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1.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2.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3.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
意思相同,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1 句强调“山中”,第2句强调“读书”, 第3句基本是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22 文言文二则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狐假虎威
坐井观天
囊萤夜读
yínɡ,萤火虫
囊萤夜读
nánɡ ,作动词用, 用口袋装的意思
用口袋装萤 火虫照着书本, 在夜晚读书。
主人公是谁? 车胤
车胤(约333—401) 字武子,南平新 洲(今湖南津市)人。东晋大臣。他学识渊 博,风姿美妙,敏捷有智慧。历任中书侍郎、 侍中、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 吏部尚书等职。为人公正,不畏强权,后被 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逼令自杀,死后追谥忠 烈王。
铁杵成针
老媪磨杵 李白读书
欲作针 终卒业
坚持
《铁杵成针》讲的是李白下山碰到一 位老婆婆在磨铁杵,心受触动,于是返回 山中完成学业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 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拓展一
拓展二
一、给加色字注音。
_ná_n_ɡ y_í_n_ɡ 囊 萤夜读
ɡ_ō_n_ɡ _qí_n_ 恭 勤不倦
李白
人物称呼
李太白
避免重复,
太白 表达更简洁。
问之 感其意


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均
指故事中的老媪。
读一读,填一填。
问之,曰:“欲作针。”
(李白)问(老媪):“(您磨铁杵 做什么?)”
( 老媪)回答:“( 我 )想把它磨 成针。”
铁杵
针 困难重重 志向远大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感受到了什么?
_c_hǔ_ 铁杵成针
_z_ú_ 卒业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通晓,明白)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装)
3.逢老媪方磨铁杵。

4.还卒业。
••
( 正在 ) ( 完成学业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朗读指导:本课两篇文章都是文言文, 要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注 意语句中的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囊萤夜读》的意思是车胤为人肃敬, 为学勤勉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 时候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 萤火虫来照亮书本,从晚到早地学习。
《铁杵成针》的意思是磨针溪就在象 耳山脚下。世间相传大诗人李白在山中读 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开了。路过这 条小溪,碰到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棒,李白 好奇地询问她,老婆婆回答说:“我要把 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于是 回去完成了学业。
《晋书》 唐代房玄龄等人编撰。共一百 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 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 帝元熙二年(420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 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 据政权的兴亡。该书史料甚备,博采杂著,多 记异闻。是了解两晋历史的基本史籍。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完成,离实开现
析词义 遇见,遇到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还卒业。
想要
正在
返回 完成学业
被……感动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叙事要素补充完整。 地点:磨针溪 人物:李白 起因: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经过:逢老媪磨铁杵欲作针。 结果:感其意,还卒业。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 胤恭勤不倦·。(疲倦)
◇ 家·贫不常得油。
( 贫寒 )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放弃 )
1.反复揣摩这两个故事,写一写你对读 书的想法。
2.把《铁杵成针》改编成课本剧,和小 伙伴们演一演。
22 文言文二则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其意,还卒业。
老婆婆磨针

逢卒
上中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再读课文,把握节奏。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听故事
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间传 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 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蹚过这条小 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 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 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车胤为人如何?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肃敬勤勉 勤奋博学
人物形象
不常有灯油,也不会常有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时间上的煎熬,
天气炎热,不
不分白天黑夜地读 是读书的好时候
读书面临的困难 勤不倦 博学多通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 奋苦学,这样日后才能有所成就。
贫寒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 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 夜继日焉。
装 接着
句意:(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 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 (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 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 本,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再读课文,划分节奏。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 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