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己亥杂诗》。

(2)运用借助文中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3)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

⒉过程与方法

读好诗句,理解诗意,领悟情感,诵读赏析,学法迁移,拓展延伸。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小学阶段难得一见的的政治诗,再加上本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理解诗意与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都有一定的难度。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些诵读、理解古诗的方法,只是比较零散、浅显。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新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读懂这首诗,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借助文中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交流,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经历,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2、入情入境地朗读,熟读成诵。

(二)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初步掌握理解诗意的三种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设计理念】

充分地研读教材、把握教材,抓准教学的重难点,并在教学设计时将古诗学习方法、理解诵读的训练,与小学高年段的阅读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在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学习、学会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是必然的催化剂和目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古诗

1、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热播过一个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哪些同学看过?这个节目中有个道题叫做看图猜诗。我们也来挑战一下好不好?

出示图片,学生猜诗。

2、诗中不仅蕴藏着优美的画面,还饱含着动人的情感,诗的魅力是无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诗。

齐读课题。

3、介绍这首诗的创作来历。

一天,诗人龚自珍路过镇江,见郊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原来是人们在虔诚地祭拜玉帝、风神、雷神等天神。一位道士认出了龚自珍这位大文豪,忙恳请他为天神写篇祭文,龚自珍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作。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请同学们自由地将这首诗读两遍,先读准确,再读流利。

2、我们来读一读诗中的生字和生词。(“己亥”、“恃”、“万马齐喑”)

3、谁来读一读诗?

4、诗读准了,我们还要读出节奏。这是首七言诗,四个字后面稍作停顿,是最基本的节奏。用斜线在书上画出节奏再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三、借助注释,初步理解

诗读得朗朗上口了,我们还得理解诗意。要读懂古诗,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1、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说诗意。

2、你读懂了哪句诗?

3、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当我们借助注释也无法理解诗意时,还可运用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结合时代背景。

四、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

这首诗的题目是“己亥杂诗”,“己亥”是一个年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纪年,“己亥”是清朝的道光十九年,也就是1839年。用这种纪年法,今年是丁酉年。

己亥年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生:当时执政的是道光皇帝。他成天守在深宫里,足不出户,只凭大臣们的汇报、自己的想象来施政。

师:当时正是鸦片战争前一年,鸦片给国人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我们来看一看。

播放视频。

生:清朝的文字狱特别惨烈。皇帝或其他人发现奏章或诗文中有对朝廷不满的字句,就会被处死甚至是株连九族。有个官员写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人告知官府,官府以蔑视清王朝罪将其斩首。为了自保,有识之士不敢议论时事,不敢提出建议。

我们将这些资料综合起来看:皇帝昏庸无能,官员腐败不堪,士兵毫无战斗力,百姓民不聊生,社会政治毫无生气,这种局面用诗中的一个词形容,那就是“万马齐喑”。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样的局面,你的心情如何?

诗人也和我们一样感到痛心,他将心中翻腾的这种种情感凝聚成了一个字:哀。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

2、我们谁也不愿看到万马齐喑的局面,都希望看到九州怎么样?

3、“九州”在这里指代什么?(古时候中国分为九个州,所以用九州指代中

国。)

中国充满生气是怎样的?用平时积累的词语说一说。(繁荣富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九州生气要依靠——风雷,什么样的风?什么样的雷?真正的狂风炸雷能让中国焕发生机吗?这里的“风雷”是指像风雷一样拥有巨大力量的社会变革。

让这场社会变革来得更快些吧!指名读。让这场社会变革来得更猛些吧!指名读。

两行连起来读。男生读。女生读。

3、要进行风雷激荡般的变革要依靠人才,因此作者大声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通过查阅资料,你知道当时的社会选用人才依着怎样的规格?(清朝选用人才依靠的是科举制度。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必须用八股文的形式写,十分死板。)一个国家要发展,需要军事、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人才,需要有真才实学,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通过死板的科举制度选拔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

因此作者劝天公降人才。这里的“天公“实际上是指?

谁来劝一劝天公?指名读。一人劝太少了,一组的同学劝一劝。二三组的劝一劝。全班同学一起劝。

谁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指名读。

五、结合诗人经历,体会情感

1、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诗人是个怎样的人?他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愿望?我们来了解一下诗人的经历。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在京城做过二十年礼部主事等小官。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因遭到权贵排挤和打击,辞官回乡。回乡后在杭州主掌书院,聚徒讲学,后来又到江苏丹阳书院执教。因病逝世于丹阳书院,年仅49岁。

己亥杂诗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诗,像日记一样。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己亥杂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