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急性阑尾炎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食。
禁食期间补液维持体液平衡,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禁用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禁服泻药及灌肠。
2.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变化,如病人腹痛加重、高热、出现腹膜刺激征,应及早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3.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4.术前常规准备∶如行腹腔镜阑尾切除者,应做好脐部清洁。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1)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部症状及体征,及时发现有无腹腔内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肠瘘等并发症。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3)有引流管者应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体位∶按麻醉方式进行常规护理,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3.饮食∶轻症病人术后6h改流质,术后第1天流食,勿进食过多甜食及牛奶,以免引起腹胀。
重症病人需禁食、输液,肠道功能恢复后进食。
指导病人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4.活动∶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5.排尿∶观察患者排尿情况,术后6—8小时未解小便,经诱导排尿无效时留置尿管。
6.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需观察宫缩、胎动、阴道流血、流液的情况。
三、健康教育1.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
餐后不做剧烈运动,尤其跳跃、奔跑等。
2.及时治疗胃肠道炎症,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3.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出院3个月后,再次住院手术治疗。
4.如有切口红肿、渗液、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及时就诊。
四、参考文件(一)《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二)《外科护理学》。
医疗卫生-(护理)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及术前护理

一、非手术护理
1.一般护理
急性阑尾炎发作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半卧位;禁食,以减少肠蠕动,有利于炎症局限,禁食期间静脉补液维持体液平衡。
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注意:禁用吗啡或哌替啶,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引起阑尾穿孔)。
2.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如病人腹痛加重,高热、出现腹膜刺激征,应及早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3.手术常规准备
老年病人应检查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二、术前护理
1.同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2.按急诊腹部手术前常规准备
(1)术前4到6小时应禁饮食。
(2)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病人,遵医嘱给予适量镇痛药,以缓解疼痛。
(3)有弥漫性腹膜炎者,需行胃肠减压,静脉输液,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4) 术做好术前备皮、备血等常规准备。
3.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多与病人和家属沟通,向其讲解手术术治疗及愈后效果,解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和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_常规

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_常规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配合。
2、了解病人的凝血机能、有无糖尿病,老年病人应了解心、肺、肾功能。
3、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
4、术前4小时禁饮食。
半小时排空小便,肌注术前针。
二、术后护理1、术后平卧4~6小时再取半坐卧位。
24小时可下床活动。
2、术后没小时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变化及平稳。
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应观察切口有无感染。
3、术后禁食24小时,补液。
术后第二日可进流质或软食。
4、老年人术后应鼓励咳嗽、深呼吸、排痰,防止沉积性肺炎。
5、股膜炎者术后护理按相应护理措施。
腹外疝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向病人说明术后必要性,做好心理护理。
2、有咳嗽、便秘者,应及时治疗,注意保暖,吸烟者应戒烟。
3、常规化验及术前检查。
4、剔除阴毛,清洗术后区。
5、术前禁饮食,排空小便。
6、有嵌坉梗阻绞窄者置胃管。
二、术后护理1、术后半卧位或低半卧位膝部应屈曲。
一松弛腹肌。
减轻腹痛,促进伤口愈合。
2、抬立阴囊,使用阴囊托或“T”形绷带加压,减少出血,注意观察伤口和阴囊有无渗血。
3、术后预防感染、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应及时处理,以防增加腹压。
4、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切口感染。
5、行肠切除者,应禁食、胃肠减压、减液。
待肠蠕动恢复后方可进食。
6、注意休息。
术后3月不宜参加重体力活,以防复发。
肾输尿管结石术后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一般术前护理。
2、了解对侧肾功能是否良好。
3、术前摄X线平片定位后,卧位推送手术室二、术后护理1、一般术后护理。
2、肾输尿管取石后,早起常有渗漏尿。
应仰卧或患侧卧位,以利于引流及粘连愈合。
减少感染及尿瘘形成。
3、肾输尿管周围引流物,一般3~5日无分泌物后拔除。
4、肾盂造瘘管一般于术后7~14日时夹管。
证实下端通畅后始能拔管。
肾损伤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减少活动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严密观察P、BP、R变化,定期测体温,注意有出血及感染。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计划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计划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患者常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在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时,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护理计划,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加速康复。
以下是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计划。
1. 专业护理团队。
首先,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团队的支持。
这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专业人员,他们将共同制定并执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
2. 严密观察病情。
护理团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包括监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疼痛管理。
急性阑尾炎常伴有剧烈的腹痛,护理团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疼痛管理,包括使用镇痛药物、热敷等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饮食护理。
在急性阑尾炎发作期间,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饮食护理尤为重要。
护理团队需要制定轻食、易消化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同时减轻肠道负担。
5. 密切监测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腹膜炎、脓肿等,护理团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6. 心理护理。
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团队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情绪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7. 定期康复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团队需要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总之,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全面、细致的护理,护理团队应密切配合,制定并执行科学的护理计划,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轻其痛苦。
希望本文提供的护理计划对于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有所帮助。
阑尾炎护理常规

阑尾炎护理常规
一、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与阑尾炎症刺激壁腹膜或手术创伤有关。
2、体温过高与阑尾炎症有关。
3、焦虑与起病急、担心手术有关。
4、潜在并发症:腹腔脓肿、门静脉炎、出血、切感染、阑尾残株炎及粘连性肠梗阻等。
二、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痛及腹部体征的情况。
出现右下腹痛加剧、发热等情况,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2、避免肠内压增高非手术治疗期间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禁服泻药及灌肠。
3、控制感染遵医嘱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4、缓解疼痛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
对明确诊断时,遵医嘱给予镇痛或镇静、解痉药。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2、体位与活动全麻术后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者可取半卧位。
鼓励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3、饮食肠蠕动恢复前暂禁食,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
4、腹腔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
急性阑尾炎应急处理与护理措施

急性阑尾炎应急处理与护理措施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腔内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若不能及时进行处理,急性阑尾炎可能会导致阑尾穿孔和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应急处理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急性阑尾炎的应急处理和护理措施。
1. 急性阑尾炎的应急处理步骤:1.1 疼痛缓解:患者常伴有右下腹部剧烈疼痛,可给予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1.2 赋卧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身体平稳,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1.3 液体摄入:口服液体的摄入对于保持患者的水分平衡和预防脱水非常重要。
1.4 持续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排尿排便情况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1.5 寻求医院就诊:由于急性阑尾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2.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措施:2.1 饮食护理:在疾病急性期内,患者应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和高纤维食物,以减轻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2.2 术后护理:如患者接受了阑尾切除手术,护理重点应放在术后切口伤口的护理、引导患者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和饮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3 观察病情:护士要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患者疼痛程度、排尿排便情况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4 预防感染:保持手卫生,定期更换患者的衣物和床单,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预防细菌感染的发生。
2.5 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过程,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
2.6 康复护理:术后的患者需要按医嘱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力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促进康复。
急性阑尾炎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和家属应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及时就诊并接受专业治疗,严格遵守医嘱,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同时,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很重要的,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进一步治疗的需要。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同病房成功例子,保持情绪乐观、避免紧张、焦虑、畏惧心里。
完成各种检查治疗。
2、术前一日备皮,保持手术区皮肤清洁无破溃,完成术前准备如术前针等。
嘱病员排尽小便。
3、肠道准备: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主要是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4、术前6h禁食禁水,禁服泻药和灌肠。
5、观察腹部症状与体征,防止阑尾穿孔并发腹膜炎。
术后护理:1、术后体位:麻醉未清醒时,去枕平卧位休息,头偏向一侧。
清醒后病情平稳可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切口愈合。
6小时后可在床上翻身,翻身时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压折,次日晨可下床活动。
2、术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
3、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外观潮湿者及时换药。
严密观察切口敷料,若出现切口敷料被渗血或渗液浸湿,腹部疼痛剧烈,引流出的液体增多,颜色为鲜红,体温升高超过39°C等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
4、术后静脉给予抗炎治疗,预防切口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5、饮食:手术当日禁食,第2d食流质,禁胀气食物,待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根据医嘱进食流质饮食(从温开水到米汤等循序渐进)。
严密观察病员小便情况。
6、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7、老年患者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
出院指导:1、慢性阑尾炎手术后更应加强活动,防止肠粘连。
2、术后近期内避免重体力劳动,特别是增加腹压的活动,防止形成切口疝。
3、回家后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活动量从小到大,术后1周内作轻微的运动,两周可以恢复工作,3周内不要提大于5KG的重物,以免增加腹压。
4、出院带药者,应遵医嘱、按量服用。
5、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换药,观察切口恢复情况。
并进行自检,如体温>38°C,伤口红肿,有异味,疼痛感,肛门停在排气排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应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以清淡及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主。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计划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计划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就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一、监测患者情况。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疼痛程度、腹部情况等症状的观察。
通过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的情况,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疼痛管理。
急性阑尾炎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的腹痛,因此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疼痛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次,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卧床休息。
在急性阑尾炎发作期间,患者需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剧烈活动,以免加重炎症,影响病情的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和紧张,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饮食护理。
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发病期间需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加重炎症。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病情的康复。
五、定期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变化,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向医生及时汇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六、术后护理。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术后伤口的护理、疼痛的管理、饮食的调理等方面,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护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以上护理计划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炎护理常规
(一)定义
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的炎症反应。
阑尾位于右髂窝内,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
(二)临床表现
1、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开始于上腹部或脐周。
2、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和呕吐。
3、全身表现寒战、高热、脉速、烦躁不安或反应迟钝。
4、右下腹疼痛急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5、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疼痛与炎症剌激或手术创伤有关。
2、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腹泻、术后禁食有关。
3、知识缺乏与发病急、从未患过此病有关。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腹痛的部位、性质、是否呈持续性加重。
2、是否存在腹膜炎体征。
3、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及发热等。
术后
1、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2、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情况。
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1)腹腔内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手术当天应严密观察脉搏、血压。
患者如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内出血的表现或腹腔引流管有血被流出,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快速静脉补液做好手术止血的准备。
(2)切口感染表现为术后4~5天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红肿、压痛或波动感,应给予抗生索、理疗等治疗,如已化脓拆线引流。
(3)腹腔脓肿术后5~7天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并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或排便排尿改变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
(4)粘连性肠梗阻常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肠鸣音亢进等表现,护理见肠梗阻护理。
(五)护理措施
非手术护理
1、卧位病人取半卧位。
2、酌情禁食或流质饮食并做好输液的护理。
3、对症护理:如物理降温、止吐,观察期间慎用或禁用止痛剂,禁服泻药及灌肠。
术前护理
1.同普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
2.同情安慰病人,认真回答病人的问题,解释手术治疗的原因。
3.禁饮食并做好术前准备,对老年患者应做好心、肺、肾功能的检查。
术后护理
1、按麻醉方式安置体位,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
2、抗感染。
3、饮食护理术后1-2日肠功能恢复后可给流食逐步过渡到软食、普食,但l周内忌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同时1周内忌灌肠和泻剂。
4、早期活动,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多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心理动态,树立其战胜疾病信心,促进其早日康复。
2、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餐后不做剧烈活动,尤其跳跃、奔跑。
(2)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发生肠粘连甚至粘连性肠梗阻。
3、出院指导
(1)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出院时,嘱其3个月后作阑尾切除术。
(2)如有急、慢性腹痛,恶心、呕吐等腹部不适应及时复诊。
4、健康促进经非手术治疗好转后,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部受凉,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形成慢性阑尾炎或防止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