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合集下载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评估失血量是一项困难的临床工作。

对于创伤患者,失血量的估计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钝挫伤,很容易低估失血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用的失血量计算方法:
1.目测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

2.称重法:利用所用辅料的重量差计算(1.05g=1ml)。

3.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为准确。

4.面积法:血液浸湿面积按10x10cm为10 ml,即1cm²为
1ml。

5.依据重要的生命体征(Vital signs):根据脉搏、呼吸、收缩压脉压差毛细血管再充盈、尿量等指标来估计失血量。

6.妊娠末期血容量估计:妊娠末期血容量(L)=孕期体重(kg)×7 %或非孕期体重(kg)×10%。

7.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值0.54±0.02.根据休克指数的大小来估计失血量。

除了以上方法外,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1.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计血量2ml;
10×10cm2计血量5ml;15×15cm2计血量10ml等。

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2.容积法:使用不锈钢弯盘(大500ml、中400ml、小300ml)、有
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

3.称重法:使用的敷料及布类等采用电子秤称重。

事先称敷料、
聚血纸和卫生垫等的重量,事后再称重,前后的重量相减所得结果除以1。

05换算成毫升数,即为出血量.
计算公式:出血量(ml)=(血液污染的敷料总重量—原干净敷料重量)g ÷1。

05(血液比重)
4.产褥垫称重法:专用的产褥垫,配有小秤一把,产妇产后垫上产褥
垫片,使用后用专用小秤称重,直接读取数值。

5.现科室用卫生垫重量如下:
1)产妇垫小会阴垫:25g/块
2)产妇垫蓝色垫巾:22g/块
3)白色小垫巾:13g/块
4)大卫生垫:85g/块
5)中单:55g/张
6)床罩单:113g/张。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的24小时内,女性子宫内膜剥脱面积达到200cm²或出血超过500ml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术后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估和计量产后出血量对于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产后出血量评估计算方法:常用方法一:观察血液损失量该方法通过观察分娩期间丧失的血量和分娩后剩余的血量来评定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期间,将纱布或量杯放在产道出口处,观察实际丧失的血量。

2.分娩结束后,通过收集填充在纱布或量杯中的血液,再加上产妇盆腔腹腔内的血液、血块和胎盘残余物的估计值,最终得到总的出血量。

常用方法二:血液探针技术该方法通过在分娩中使用一种内置了血液探测器的封闭型套索材料(如巴尔昆尼杯)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过程中,将套索材料插入产道并将其与采血系统相连。

2.当出血发生时,套索材料会自动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采血系统可以连续监测血液流量和出血量。

常用方法三:量化评估该方法通过直接测量使用吸引器或容器收集的血液量来评估产后出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1.在分娩结束后,将吸引器或容器放置在产道出口处,用于收集流出的血液。

2.分娩过程中和之后,及时记录和记录吸引器或容器中的血液量。

3.最终得到的血液量即为产后出血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评估产后出血量的关键在于准确记录和记录出血量。

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准确地估测出血量,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产后出血的防治也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产科医师、护士、麻醉师等,以确保产妇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出血量估计是在医学实践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于评估出血量的多少。

出血量估计的准确性对于有效的治疗和救治至关重要。

在没有直接测量出血量的情况下,医生需要依靠各种方法来估计出血的数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出血量估计方法。

1. 血液收集器法(Blood collection bag)这是一种直接测量出血量的方法之一、将出血部位覆盖一个大面积无菌薄膜,同时用血液收集器收集出血的血液。

通过称重血液收集器的重量来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支持才能进行。

2. 血纸法(Gauze pad method)这是一种间接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将干燥的无菌纱布垫在出血部位,通过估计纱布吸收的血液量来估计出血量。

每块纱布的重量可以提前测量并记录下来,从而实现对出血量的估计。

3. 血管密封法(Vessel occlusion method)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血管手术或创伤的实验室实验。

假设出血的血管是单一的,可以通过在血管上方夹住并封闭血液流动,然后测量在封闭期间累积的流出量来估计出血量。

4. 估计面积法(Estimation of area)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表面出血或创伤,通过估计出血面积并将其与出血的密度相乘来估计出血量。

一般情况下,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身体露出的身体部位(例如手掌,手指,手臂等)来估计出血面积。

5. Hgb/Hct法这是一种依赖于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的方法。

通过测量并计算这两个指标的变化,结合出血的时间和速度,可以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和相应的实验室测试,相对较为复杂。

6.专家经验法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的经验也是估计出血量的重要依据。

医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根据出血的程度、颜色、速度以及患者的临床状况等因素,来估计出血的程度和数量。

虽然这种方法缺乏客观性,但在没有其他可行方法的情况下,仍然是重要的参考。

在估计出血量时,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注意事项。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1. 引言术中出血是在手术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准确评估术中出血量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控制术中出血,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成功率。

2. 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2.1 目测法目测法是最常见的术中出血量评估方法之一。

医务人员通过肉眼观察术中出血的程度以及时间进行初步判断。

常用的目测评估标准包括:- 出血量轻微(1级):术中出血量少于50毫升;- 出血量中等(2级):术中出血量在50毫升至500毫升之间;- 出血量严重(3级):术中出血量超过500毫升。

目测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无需额外仪器,但存在主观性较大的问题,不够精确。

2.2 出血计量法出血计量法是一种通过量化术中出血量的方法。

常用的出血计量方法有以下几种:- 重量法:通过称量术中使用的吸引垫或吸引瓶来计算术中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补偿手术用具本身的重量,对于非液体的出血物,需先将其转换为等效液体重量。

- 血红蛋白法:通过监测术中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来估计术中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在手术前后及术中定期抽取血样进行检测,然后通过计算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来估计出血量。

- 出血速度法:通过测量出血的时间和速度来评估术中出血量。

这种方法需要借助专用的出血量监测器,通过监测时间和血液排出的速度来评估出血量。

出血计量法相对目测法更加客观准确,但需要额外的仪器支持,并且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异物或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

2.3 使用AI技术进行术中出血量评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AI技术来进行术中出血量的评估。

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对手术过程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来实现术中出血量的评估和预测。

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实时监测术中出血情况,为医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正确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正确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正确估计出血量的方法估计出血量对于许多医疗场景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急救过程中。

正确估计出血量可以帮助医务人员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帮助准确估计出血量。

方法一:视觉估计法视觉估计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出血点的大小和形状来估计出血量。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出血点的大小进行估计。

常见的参考标准有五角星图表和参考图片,它们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准确地判断出血量。

方法二:称重法称重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干净的称重容器,并将其置于出血点下方。

然后,将出血的液体收集到容器中,并记录容器的重量。

最后,通过减去容器本身的重量,就可以得到实际的出血量。

方法三:纸巾法纸巾法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吸水性较好的纸巾或棉球。

然后,将纸巾或棉球放在出血点上,直到被完全浸湿。

最后,通过比较纸巾或棉球的吸水量,就可以粗略地估计出血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量出血的情况。

方法四:间接估计法间接估计法是一种通过其他指标来推算出血量的方法。

例如,对于外伤性出血,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来推断出血量的多少。

这种方法需要医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判断,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谨慎使用。

正确估计出血量对于急救过程中的治疗至关重要。

视觉估计法、称重法、纸巾法和间接估计法是常用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准确评估伤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在进行估计出血量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持冷静、专注,避免因紧张而产生误判,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救治。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产科产妇出血量估算产用的方法: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羊水压积测定法。

1、目测法:即肉眼估计法,凭经验,目前临床工作者普遍采用,但其误差大,常可低估实际出血量达50%。

因此,单用目测法结果很不可靠,根据该比例推算可立公式:实际出血量=目测法×2
2、称重法:使用的敷料及布类等采用电子秤称重.事先称敷料、聚血纸和卫生垫等的重量,事后再称重,前后的重量相减所得结果除以 1.05换算成毫升数,即为出血量。

计算公式:出血量(ml)=(血液污染的敷料总重量—原干净敷料重量)g ÷1.05(血液比重)。

3、容积法:利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聚血盆等)测量。

4、面积法:血液浸湿面积按10×10cm为10 ml.即1cm2为1ml出血量。

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5、产褥垫称重法:专用的产褥垫,配有小秤一把,产妇产后垫上产褥垫片,使用后用专用小秤称重,直接读取数值
6、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
7、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
8、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
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失血约400~500ml。

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9、羊水压积测定法:
记录分娩过程中羊水和血的混合总量,测定血液与羊水混合液中红细胞压积值HCT,通过公式计算羊水中血量:羊水中血量=总羊水和血混合液量×羊水HCT/产前血HCT.。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1.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计血量2ml;
10×10cm2计血量5ml;15×15cm2计血量10ml等。

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2.容积法:使用不锈钢弯盘(大500 ml、中400 ml、小300 ml)、
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

3.称重法:使用的敷料及布类等采用电子秤称重。

事先称敷料、
聚血纸和卫生垫等的重量,事后再称重,前后的重量相减所得结果除以1.05换算成毫升数,即为出血量。

计算公式:出血量(ml)=(血液污染的敷料总重量—原干净
敷料重量)g ÷1.05(血液比重)
4.产褥垫称重法:专用的产褥垫,配有小秤一把,产妇产后垫上
产褥垫片,使用后用专用小秤称重,直接读取数值。

5.现科室用卫生垫重量如下:
1)产妇垫小会阴垫:25g/块
2)产妇垫蓝色垫巾:22g/块
3)白色小垫巾:13g/块
4)大卫生垫:85g/块
5)中单:55g/张
6)床罩单:113g/张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估计出血量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观察症状:出血量较少时,可能只有少量阴道流血,呈点滴状,出血量较
多时,会呈现鲜红色,伴有凝血块流出,部分女性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头晕、心慌、黑蒙等失血性休克的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就医,通过B超检查,对症治疗。

2.称重法:使用干净的敷料、纱布或能够吸水的卫生纸折叠成长条状,然后
用其蘸取血污。

等把所有的血液吸收完毕之后,再使用秤称重血污的重量。

然后根据1毫升等于0.95千克进行换算,最后除以测量出的血污重量,就可以得出出血的量。

3.容积法:用一些量杯来测量出血的量。

使用已经消毒过的量杯盛装血液,
然后读取量杯上的刻度数,就是出血的量。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

常用出血量估计方法在现代医学中,出血量的估计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评估出血病因、指导治疗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出血量估计方法。

1.临床判断法临床医生在面对出血患者时可以根据临床观察和判断来估计出血量。

例如,血液的外渗情况、体液的颜色和量、尿液的颜色和量等都可以给医生一些线索,帮助他们大致估计出血量。

2.量化法量化法是利用技术手段对出血液量进行精确测量。

常用的量化方法包括:放射性标记法、生化标记法和尿液标本法等。

放射性标记法是指将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到患者的红细胞上,然后通过放射性计数器测量标记红细胞的数量来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可靠且准确,但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生化标记法利用血浆或尿液中一些物质的浓度变化来估计出血量。

常用的生化标记物有血红蛋白、铁、红细胞计数等。

这些物质在出血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通过测量它们的浓度变化可以间接估计出血量。

尿液标本法是指将患者的尿液收集起来并测量其体积,然后通过对比尿液和血液的比例来估计出血量。

尿液中潜血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程度,并通过尿液的颜色和量来初步估计出血量。

3.刮板法刮板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出血面积来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在临床上通常使用的是三角刮板法,即将刮板平放在出血表面上,测量刮板上被血液浸渍的面积,并据此估计出血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需要专业的刮板和标尺等工具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4.体液标本法体液标本法是一种通过测量体液流失量来估计出血量的方法。

常用的体液标本包括腹水、胸水和胸腔引流液等。

通过测量这些体液的量和颜色变化,可以初步估计出血量,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起来,出血量的估计方法包括临床判断法、量化法、刮板法和体液标本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医生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临床表现和可行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估计出血量。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测量方法:使用电子秤测量,需要将血凝块先放 入一个容器内(如锐器桶或标本袋)在放到电子 秤上称重量。放入前 应先将容器或标本袋称重, 之后按下屏幕上的“去皮”键,当显示数值为“0” 时,在将含血凝块的容器称重,此时为血 量。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注意事项: 1、每台手术 之间需更换全新的吸引器 袋。 2、如果遇到大抢救 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及早 发现肾脏的损伤。 3、冲 洗液的包装集中保留(瓶 装的保留瓶身,袋装的保 留袋子),便于估算出血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1、血纱布
满满血血纱纱布布量量:浸满血液的纱布,以不 滴血滴为参考量。
测测量量方方法法: 血纱布的重量-纱布本身的 重量=含血量 (1kg≈1L)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血量的计算方法
1、血纱布
非非满满血血纱纱布布量量:使用电子秤准 确测量。 测测量量方方法法:所用血纱布的总重量-所 用纱布本身的重量=含血量
术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2、负压吸引袋
测量方法: 吸 引 量 - 冲 洗 量 - 袋 内 粉 末 状 的 膨 胀 液(经测算是100ml)=出血量
注意:只有负压吸引器瓶上有测量刻度,因此在大 出血的手术中,应先估算出血量, 在更换吸引器袋,并将换下来的 吸引器袋上标明实 际出血量数值,便于之后总结计算。

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

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
一、称重法
称重法是通过称重产妇分娩前后的敷料和纱布,计算出血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产妇分娩后的敷料和纱布称重,然后减去分娩前的敷料和纱布重量,得出出血量。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误差较大,因为血量会被稀释,且纱布吸收血量也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二、容积法
容积法是通过测量出血直接流入容器中的量来计算出血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产妇臀部下方放置一个接血的容器,容器中有刻度,可以直接读取出血量。

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操作技巧。

三、面积法
面积法是通过测量浸湿的纱布面积来计算出血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记录浸湿的纱布数量和单块纱布的面积,然后计算出血量。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误差较大,因为纱布吸收血量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且不同纱布的吸水性也不同。

总之,产后出血的出血量评估方法有多种,称重法、容积法和面积法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同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估计患者出血量

如何估计患者出血量

如何估计患者出血量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 8%,如体重 60 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临床估计出血量多用:目测法,容量法 ,称重法和面积法。

1.面积法:1>我们科室多用看护垫,一般产后出血的病人恶露量可以根据看护垫浸湿程度来估计出血量。

根据我的实验(用的是在我院买的看护垫,用水打湿估计)1ml≈ 5*5cm5ml≈ 10*10ccm10ml≈15*15cm2>若使用我科室的医用纱布,大概一块浸湿需要15ml 左右的水,饱和浸湿大概需要 20ml 以上的水。

2.称重法:敷料重(湿重)—分娩前敷料重(干重)=失血量3.目测法:不准确,称重法更能接近实际出血量。

4.休克指数:休克指数=脉搏 / 收缩压,表示血容量的正常程度。

0.5 为正常。

1 为轻度休克,失血20%- 30%;大于 1为休克;大于 1.5 为严重休克,失血30%- 50%;大于 2 为重度休克,失血 >50%一般情况下,失血20% ,出现心率快,血压下降等休克前表现,失血30% 出现休克症状。

5.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量估计成年人消化道出血 5mL 以上可出现便潜血试验阳性,一次出血 50mL 以上可出现柏油样便,短时间出血达 250~300mL 可引起呕血,超过 400~ 500mL可出现临床症状。

6.根据收缩压粗略估计出血量:急性失血 800~1600ml 时(占总血量的 20%~ 40%),收缩压可降至 70~80mmHg,脉压小。

急性失血 1600ml 以上时(占总血量的 40%),收缩压可降至 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7.“倾斜实验”:方法是把患者上半身抬高30°,如果抬高后其心跳超过原有心跳每分钟30 次,就是阳性。

此时的出血量大约已占全身血容量的8%~ 20%,如同时有血压下降,则出血量还要多。

如何准确评估手术中出血量

如何准确评估手术中出血量
(1)干小纱布完全被渗透血量为10ml (2)湿小纱布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ml
➢ 棉片 棉片一般都是用湿的完全被渗透血量约为2ml
➢ 面积测量法(纱布垫,纱布巾,大纱布等) ➢ 容积法(血液回收,吸引器) ➢ 目测法(根据经验或术中不用辅料或容器)
储血灌内的血量+纱布(包括各类大小纱布)的血量+切口周边辅料 上的血量-滴入肝素纳的量-冲洗水量=出血量
其中红血量,其实是指循环血容量的丢失,包括血液中无形成份即血浆 和有形成份(主要是红细胞)的丢失。
循环血容量丢失过多(>30%)、过快,机体不能及时有效适应和体液补充,就 可发生低容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加、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 难、躁动不安甚至昏睡。
2、某手术中被完全渗透的干纱布巾有三个,血液回收储血灌内有700ML 其中滴入肝素钠的量为200ML,术中冲水200ML,无其他积液,切口周围血 量为50ML,那么该手术中出血量为多少?
该手术中出血量为:700-200-200+50+150=500ml
纱布巾(30x40-2p) (1)干纱布巾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0ml (2)湿纱布巾完全被渗透血量为30ml
➢ 计算出血量要尽量精确,准确记录冲水的量,腹水、 胸腔积液、脑积液等液体的量,认真计算出血量;
➢ 手术之前吸引器灌必须为空的,如果有液体必须准确 记录灌内液体量;
➢ 术中为了计算出血量的准确量尽量用面积测量法或容 积测量法来计算术中出血量,一般不用目测法;
➢ 计算出血量要计算储血灌内的血量而不是计算被清洗 过储血袋内的血量;
➢ 普通手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 使用血液回收手术中出血量的计算
➢ 纱布垫(30x40-4p) (1)干纱布垫完全被渗透血量为80ml (2)湿纱布垫完全被渗透血量为50ml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计算方法产后出血是指分娩结束后24小时内,妇女失血量超过500毫升。

该情况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常见的可预防原因之一、因此,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对于注意产妇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评估产后出血量的常用方法。

1.观察判断法观察判断法是一种常见的评估产后出血量的方法。

通过观察分娩后妇女失血的表现来估计出血量。

这包括评估出血的颜色(亮红色或暗红色)、出血的量(血块的大小)、是否有异常的分娩后子宫收缩、血压下降和心率变化等。

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主观性较强,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

2.纸巾法纸巾法是一种简便的产后出血量评估方法,通过比较失血前后使用纸巾的量来评估出血量。

具体方法是在分娩前让妇女收集一张标准纸巾,在分娩后立即用新的标准纸巾进行对比。

然后通过对纸巾上的血迹面积进行估算,进而计算出血量。

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需求量较小的产房。

然而,它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存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3.紧急插管法紧急插管法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评估产后出血量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在产后出血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插入尿道、直肠或阴道等进行排空,然后用重量平衡法计算抽出的血液量。

此方法需要进行抢救操作,因此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尽管这种方法准确可靠,且可以提供精确的失血数据,但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常用。

4.定量评估方法目前,在临床上还有一种定量评估产后出血量的方法也被广泛使用。

该方法使用称重的测量设备,例如称重纸巾、称重器或称重垫,将妇女脱离床垫或纸巾进行称重。

然后,根据每克失血重量,计算出血量。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的准确性还受到床单、纸巾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总结来说,产后出血量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观察判断法简单易行,但存在主观性强的问题;纸巾法操作简便,但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紧急插管法准确可靠,但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定量评估方法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失血数据,但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

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一、一般状况
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二、脉搏
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

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

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

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收缩压可降至6.67~9.33kPa(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血压可降至零。

有人主张用休克指数来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

正常值为0.58,表示血容量正常,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占总血量20%~30%),指数>1,失血1200~2000ml(占总血量30%~50%)。

有时,一些有严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胃肠道内的血液尚未排出体外,仅表现为休克,此时应注意排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过敏性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内出血(宫外孕或主动脉瘤破裂)。

若发现肠鸣音活跃,肛检有血便,则提示为消化道出血。

四、血象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计失血的程度。

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由于血浓缩及血液重新分布等代偿机制,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

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
4h后才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

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15×109/L。

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数可以不增加。

五、尿素氮
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

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

尿素氮增高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收。

而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

如果肌酐在133μmol/L(1.5mg%)以下,而尿素氮>14.28mmol/L(40mg%),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1000ml以
肱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800ml
橈尺骨骨折出血量約 50-400ml
股骨骨折出血量約 300-2000ml
脛腓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1000ml
骨盆骨折出血量約 500-5000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