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2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世界电影史

(完整版)世界电影史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1)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2)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3)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美学革命,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所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对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1、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背景(1)从政治背景讲,战争的结束,对意大利人而言,不仅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且更突出的意味着长达20年的法西斯统治时期的终结。

(2)从经济上讲,美国人的援助和政府的津贴维持了影片的创作。

(3)从文化角度讲,新现实主义的源泉:“1910年一1920年间的少数几部现实主义的影片,如吉奥内的《大盗扎·拉莫》或马尔托里奥的《迷失在黑暗中》;爱德华。

德。

菲利浦的方言戏剧和维尔加的小说。

以及那种在左拉的自然主义基础之上的,以“真实主义为模式”的文学创作的传统,这便是“形成新现实主义生活观的一个有力因素”.(4)从电影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角度讲,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各种风格、流派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新现实主义的制作者,特别是一些进步的电影工作者们,他们推崇苏联电影,同时,又受到了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

他们的电影创作紧密地贴近当时的社会现实,突出普通人的银幕形象的表现,并以最为朴实无华的风格、形式,将电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推向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峰。

维斯康蒂的剪辑师马里奥·赛朗德在为《沉沦》进行剪辑的过程中,给维斯康蒂写信说:我是第一次看到了这样的影片,我称它为新现实主义的.这便是“新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第一次出现.理论先声:巴巴罗教授1943年发表在《电影》杂志上的“新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了四点纲领:1.清除“在意大利影片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那些幼稚和公式化的老调”;2.取消“不谈人类问题和人道观点的那些荒诞可笑的和生编硬造的东西";3。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1.类型电影答:类型电影是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占据世界影坛统治地位。

大制片企业为确保商业利润而实行的由制片专权,强调专业分工、各司其职的传送带式影片生产。

类型电影,就是按照各种不同的标准化模式创作出来的影片。

类型电影作为一种拍片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艺术产品标准化的规范。

随着大制片厂制度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逐渐解体,类型电影也趋于衰落,各种类型之间的严格界线趋于模糊,越来越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样式划分。

2.爱森斯坦答:爱森斯坦(1898—1948),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

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

代表作品有《战舰波将金号》《罢工》等,其中1925年拍摄的《战舰波将金号》是其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3.色彩答:电影色彩是电影技术发展的结果,它的应用使电影更加贴近自然,同时作为电影视觉语言最外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电影的叙事、造型等都有一定影响。

成熟起来的电影色彩逐渐摆脱了对现实世界机械还原的束缚,色彩的运用与心理和文化结合,成为自觉自由的创作元素,从而更合乎艺术创作的规律。

根据对人的心理造成感觉的区别,色彩有冷色调和暖色调之分。

4.《我父我主》答:这是塔维亚尼兄弟保罗和维托里奥第一部取得国际性成功的影片,讲述一个目不识丁的牧童通过对父亲的倔强反叛而成为一个语言学专家的故事。

电影开始的场景就引入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

5.阿巴斯答:阿巴斯是伊朗导演中被誉为“90年代世界舞台上出现的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他的创作整体影响着伊朗电影的发展,代表作品包括《哪里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橄榄树下》等。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

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

“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

“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

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

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

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

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

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

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引论电影史和做电影史的方法一、关注老电影(一)原因电影是百余年来最具影响的媒介之一。

人们蜂拥观看最新的热门大片或从音像店租借所热爱的影片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我们同样应该关心老电影。

1.电影观赏老电影提供了与我们观看当代电影所获得的同样的洞见。

(1)一些老电影提供了非常强烈的艺术体验或其他时代和地域的穿透人心的人类生存景象。

(2)一些老电影是对继续影响当前时代的日常生存或超常历史事件的记录。

(3)一些老电影是全然陌生的。

它们抗拒着与我们当前思维习惯的同化,迫使我们承认电影可以完全不同于我们所习惯的那个样子,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视野,去容纳被另外一些人认为理所当然却令我们惊异的电影样式。

2.电影研究电影的历史不只包括电影。

研究老电影和制作它们的时代从根本上讲是非常有意思的。

简言之,由于老电影的数量远多于新电影,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令人陶醉的观影经验。

(二)定位不存在任何关于电影历史的宏大叙事可以解释所有事件、原因和结果,电影史更适合被看做各种电影历史的集合,因为研究电影的历史包括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寻找证据,以便在论证的过程中回答这些问题。

二、电影史学家的任务(一)提出问题,寻求解答1.设定研究项目电影史学家们设定研究项目,系统地探寻往昔之事。

研究项目是围绕需要回答的各种问题而组织起来的,同时也是由各种假设和背景知识组成的。

2.提出问题资料管理员的研究项目广义上就是做出鉴别。

这部影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它是什么时间制作或发行的?它是在哪个国家制作的?谁制作的?演员是谁?3.进行鉴别如仅有片名的神秘影片《间谍旺达》)。

它很可能是进口影片,而不是在发现拷贝的国家里摄制的。

幸好拷贝中还是有一些线索,可供知识渊博的史学家进行认定。

(1)根据演员坐在前景处的女主角是一位明星,名叫弗朗切斯卡·贝尔蒂尼。

认出她,几乎可以肯定这部影片属于意大利,制作于1910年代——她的职业生涯巅峰时期。

世界电影史2——欧洲电影初期

世界电影史2——欧洲电影初期

• 艺术对比: 镜头 卢米埃 尔 梅里爱 布赖顿 学派 固定视点单镜头 “乐队指挥视点” 多视点 环境内容 户外生活纪录 封闭舞台空间纪录 户外拍摄与情节表 现相结合 趣味 小资产阶级情调 沉湎浪漫幻想 现实主义萌芽
二、艺术电影运动
• 事件:1908年,法国“艺术影片公司”拍摄、放映《吉斯公爵的被 刺》。 • 豪华制作班底:编剧—法国著名剧作家亨利-拉夫 • 导演—资深舞台剧导演勒-巴尔吉和卡尔梅特 • 演员—来自法兰西剧院的著名演员 • 音乐、服化道—。。。 • 影响:电影院取代集市木棚,高雅人士走进影院。“电影成为艺术”。 • 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意大利、丹麦、英国乃至美国都纷纷效 仿,形成一场“艺术电影运动”。 • 延伸:艺术电影热衷“高尚题材”。名著改编热。舞台明星(林戴)。 • 负面效果:电影化进程倒退为舞台剧/文学图解纪 • • • • • • • • • 时间:大约1900年至1905年。 地点:英国海滨城市布赖顿。 意义:被称为“世界电影史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 代表人物: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 (特写及特写+远景,“分镜头”雏形) 詹姆士-威廉逊 (户外自由拍摄。现实题材—“英国现实主义先声”; 运动-追逐-救援—建立“追逐片”叙事特征) 埃斯美-柯林斯 (喜剧色彩追逐片。运动摄影—移,正反打—关系 交代的叙事基础。) 希塞尔-海普华斯 (代表《义犬救主记》,社会文献片)
三、百代“电影帝国”
• 百代电影公司:第一个大型现代电影企业。 • 1897年12月28日由查尔斯-百代创立。 • 1903年—1909年,电影史上称为“百代时期”。 年代 1900 1902 1904 1906 1907 收入(万法郎) 34.5 91 137 650 2400
• 1907年,百代停止发售影片,放映交给下属五大垄断公司控制法国、 比利时、荷兰、北非等地,建立早期院线。自己生产胶片。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

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

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

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

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

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

世界电影发展史一、电影的起源和发展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体,已成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娱乐和艺术形式之一。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世界各地的电影工业迅猛发展,不断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本文将带您回顾电影发展的历史,并探索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1.1 音乐电影的起源电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早期的摄影技术记录和播放动态图像。

1895年,著名的兄弟俩路易斯·让·和奥古斯特·吕米埃尔发明了光影机,这被视为电影的诞生。

最早的电影都是无声的,没有声音和对白,只有图像和字幕。

然而,很快人们意识到电影可以与音乐结合来增强观众的体验。

因此,音乐电影应运而生。

1902年,法国电影家夏尔·阿尔贝创造了第一部融合音乐和视觉的电影作品《旅行的时候》。

这标志着音乐电影的诞生和电影发展的新篇章。

1.2 黑白电影时代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改进,电影开始进入黑白电影时代。

这个时期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技术得到了重大突破。

1915年,德国导演罗伯特·威纳创造了第一部有色彩的电影《红色花朵》。

这部电影使得黑白电影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限制解除,为日后彩色电影的发展铺平道路。

在黑白电影时代,许多经典电影出现了,其中包括《城市之光》、《大都会》等。

这些电影不仅探讨了人类的情感和道德问题,还展示了导演独特的创意和艺术风格。

这个时期的电影对后来的电影制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3 彩色电影的诞生彩色电影的诞生标志着电影技术的新突破。

1935年,由美国电影公司引入的Technicolor技术使电影能够以彩色呈现。

第一部采用Technicolor技术的彩色电影是《乱世佳人》,这部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为彩色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彩色电影的出现使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真实和绚丽。

它为导演和电影制作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表达他们的艺术想法和创意。

彩色电影也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推动了电影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电影史

世界电影史
特吕弗 《四百击》
特点:侧重内心描写,试图把人的内心搬上银幕。
左岸派:居住在塞纳河左岸的一群电影作家的创作。 阿伦· 雷乃 瓦尔达 科尔皮
6.意识流电影
特征:1.剖析深入
2.内容深远
3.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化构造。
4.反对超出电影门房一般的伦理
伯格曼《野草莓》 费里尼《八部半》
四.好莱坞类型电影
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产 品标准化的规范,即按照不同的类型的既定要求而创作出来的影片
世界电影史
主讲人:
杨昌林
一、电影的诞生
视觉暂留理论 1894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西洋镜) 1895年 卢米埃尔兄弟 法国
《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
梅里爱 法国 ——世界上第一位电影艺术家
1899年《德雷福斯案件》
1902年:《月球旅行记》、《鲁宾逊漂游记》、 《格利佛游记》。
前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的结束
1920-1933:20世纪20年代末,这个流派的 每位导演分别完成了四部重要的影片。1929 , 爱森斯坦前往好莱坞学习研究声音技巧。最 后的代表作有维尔托夫的《热情》(1931) 和普多夫金的《逃兵》(1933) 衰落的主要原因,不同于德国或法国因为工 业或经济的原因,而是由于远离民众的艺术 实验和政府的政治压力——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方向的新艺术政策。
把D.W.格里菲斯引进了电影界,启用他在影片《从鹰巢中救出的 人》(1907)里当演员。鲍特自1916年以后转而从事研制电影放映机 和其他电影新技术。1929年因在股票市场上遭到失败而破产。1941 年默默无闻地死去。
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
酝酿与尝试:短片时代的格里菲斯 1:让剪辑深入到场景之内 2:情感的介入与叙述的复杂化 《陶丽历险记》《姑娘和她的忠诚》《埃德加· 爱伦· 坡》

第二章——世界电影史

第二章——世界电影史


弗朗索瓦· 特吕弗(1932-1984)
代表作品: 《四百下》(1958年) 《二十岁的爱情》、《偷吻》(1968) 《夫妻生活》(1970) 《飞逝的爱情》(1978)
《枪击钢琴师》(1960) 《朱尔和吉姆》(1961) 《阿黛尔· 雨果的故事》(1975) 《最后一班地铁》(1980)
《最后一班地铁》剧照
开山之作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罗西里尼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主张

题材内容
新现实主义把镜头对准战争期间和战后意 大利的战后现实上,揭露法西斯战争的罪行, 表现战争带来的破坏、贫困、饥饿、失业和犯 罪,表现人民对法西斯政府的反抗。

银幕形象—— “还我普通人”

拍摄方法—— “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
1、电影手册派:特吕弗为核心 2、“左岸派”

“左岸派”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主题:记忆、遗忘、想象、潜意识 剪辑:取消间歇法、位置颠倒、循环剪辑音响:纯音乐 表演:舞台演员、拉开艺术和生活的距离 摄影:讲究画面、构图、布光等效果
两者都受到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影响,深入自我的内心和下 意识,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改造电影艺术。
发明日: 1895年12月28日 地点: 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 地下室“印度沙龙” 公开售票放映12部电影 33名观众目睹电影的诞生——人类史上 第一次以卖票的方式进行商业性电影放 映,标志着电影已走出了实验阶段,电 影时代从此开始。
卢米埃尔的作品题材和内容:

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
《火车进站》
《工厂大门》
《水浇园丁》
“这些影片既象一本家庭的照相册,同 时又象无意中拍摄下来的——部描写上世 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记录片。卢 米埃尔拍下了一些很成功的情景,使观众 在银幕上能够看到同自己一样的生活,或 者他们所向往的生活。” ——(法国)乔治· 萨杜尔

世界电影史答案归类

世界电影史答案归类

世界电影史答案归类名词解释1.“视觉存留”:是人的生理机能。

英国人法拉第提出视觉转换频率问题,他认为外在物体映入视网膜的形象,在未消失前瞬间是和以后的映像相连的。

也就是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

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存留”。

电影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24个画格的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象的世界。

2.“布赖顿学派”:是早期英国电影的代表。

它的两位主要人物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出生和工作都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由此得名,但该学派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学派”,而是指他们创作的一种倾向,即他们的影片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关注底层社会问题,表现“真正生活的片断”的倾向。

代表作品有《俄罗斯战舰的暴动》、《士兵的归来》等。

3.“停机再拍”:人们通常认为梅里埃是“停机再拍”的发现者。

在一次放映时发现一辆驿车的画面突然变成了一辆灵车,后来发现是由于拍摄中胶片被机器的卷轮卡住了,修理好后重新拍摄的结果。

这个“事故”使梅里埃醒悟到胶片剪辑的可能性,进而发现了电影叙事的手法。

4.最后一分钟营救:格里菲斯1909年的电影《冷僻别墅》是一部真正的关于时间的电影。

整部影片基本上是在受困家庭和营救者之间切换。

随着画面转换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短,影片的紧张度越来越强,在最后一刻,营救者赶到,影片到达最高潮。

这一高潮处理的手法就是后人所称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

5.苏联蒙太奇学派:由苏联电影工作者全面阐述和充实了由法国人让—爱浦斯坦提出的“蒙太奇”概念,并形成了研究和实验“蒙太奇”理论的由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电影学派。

他们是在总结格里菲斯剪辑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电影创作的基础是表现性,而不是影像性。

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自觉的电影美学和哲学理论的学派。

6.库里肖负效应:库里肖夫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名演员的特写镜头与三个有明确目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结果同一个画面引起了观众不同的观感。

第2章 世界电影史2-1

第2章  世界电影史2-1
2013-7-21 21
因此人称“电影手册派”。 二是有实践经验的专业电影工作者和小说 作家,包括阿兰.雷斯奈斯 、路易· 马勒、 玛格丽特· 杜拉等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寄寓 于塞纳河左岸,故有“左岸派”之称。这 两部分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组织。两 派的成员虽然职业背景略有不同;但他们 的作品在思想内容和创作手法上有许多相 同和相似之处,尤其是他们有些作品都不 同程度地受到存在主义或弗洛伊德主义的 2013-7-21 22 影响。
2013-7-21 25
《漂亮的塞尔日》(Le Beau Serge) 1958 法国 导演:克劳德· 夏布罗尔
主演:吉哈· 布连 让-克罗德· 布阿里
2013-7-21
26
弗郎索瓦· 特吕弗 Franç Truffaut ois
特吕弗(1932—1984) 一方面长期对本国缺乏 创意的作品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对美国某些 个人风格突出的导演十分推祟并视为楷模。 特吕弗20余年的导演生涯就是在电影表现手 法上充分发挥其自由度和能动性的过程。他 在“新浪潮”时期的最重要作品是《四百 下》,该片使他一夜之间跻身于世界优秀导 演之列。《四百下》是特吕弗对自己的“作 者论”这一创作原则的卓有成效的实验之作。 2013-7-21 27
2013-7-21 24
他们其他重要作品有: 《枪击钢琴师》 (1960) 、《朱尔和吉姆》、《最后一班地 铁》(特吕弗);《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夜与雾》、《我的美国舅舅》、《再见 吧,孩子们》(雷斯奈斯);《精疲力尽》 (1960) 、 《 疯 狂 的 比 埃 洛 》 、 《 随 心 所 欲》、《藐视》、《中国姑娘》、《芳名 卡门》(戈达尔)。
13
这是一部充满左派人道 主义思想的半纪录片作 品,全片不断以加入旁 白的方式,描绘出西西 里岛渔民的生活。本片 对于世袭社会不公的指 控溢于言表,全片惊人 的写实性,特别令人震 撼。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

世界电影史及流派

1、1895~1918:草创时期卢米埃尔兄弟(法)发明手摇活动电影机,开创电影放映时代代表作品:《火车进站》《工厂大门》乔治·梅里爱(法)代表作品:《圣女贞德》《地狱的土风舞》《音乐狂》埃德温·鲍特(美)代表作品:《火车大劫案》《基督山恩仇记》《不朽的城市》大卫·格里菲斯(美)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2、1919~1930:第一次创新浪潮苏联蒙太奇学派谢尔盖·爱森斯坦代表作品:《罢工》、《战舰波将金号》、《十月》普多夫金代表作品:《海军上将纳希莫夫》《母亲》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路易斯·布努埃尔(西班牙)代表作品:《白日美人》、《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维莉迪安娜》谢尔曼·杜拉克代表作品:《城市里的魔鬼》,《艺术家的灵魂》,《贝壳与僧侣》德国表现主义罗伯特·威恩代表作品:《卡里加里博士》、《基督的一生》有声电影艾伦·克罗斯兰:《爵士歌王》3、1930~1940年代的世界电影好莱坞商业电影约翰·福特代表作品:《搜索者》、《关山飞渡》弗兰克·卡普拉代表作品:《一夜风流》《富贵浮云》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代表作品:《后窗》、《惊魂记》、《西北偏北》查理·卓别林代表作品:《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奥逊·威尔斯代表作品:《公民凯恩》、《第三人》、《历劫佳人》“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流派让·雷诺阿代表作品:《大幻影》、《游戏的规则》让·维果代表作品:《尼斯景象》、《游泳冠军塔里斯》雷内·克莱尔代表作品:《巴黎屋檐下》、《最后的亿万富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罗伯托·罗西里尼代表作品:《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德意志零年》维托里奥·德·西卡代表作品:《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4、1950~70:“第二次创新浪潮”法国新浪潮运动让-吕克·戈达尔代表作品:《精疲力尽》、《随心所欲》弗朗索瓦·特吕弗代表作品:《四百击》、《日以继夜》法国左岸派阿伦·雷乃代表作品:《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阿涅斯·瓦尔达代表作品:《短角情事》、《从5点到7点的克莱奥》瑞典英格玛·伯格曼代表作品:《第七封印》、《野草莓》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代表作品:《爱情编年史》、《奇遇》费德里科·费里尼代表作品:《卡比利亚之夜》、《大路》美国:新好莱坞电影阿瑟·佩恩代表作品:《邦妮和克莱德》《雌雄大盗》斯坦利·库布里克代表作品:《巴里·林登》、《闪灵》、《2001太空漫游》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代表作品:《大白鲨》、《夺宝奇兵》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代表作品:《巴顿将军》、《教父》马丁·斯科塞斯代表作品:《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乔治·卢卡斯代表作品:《美国风情画》、《星球大战》德国:新德国电影(西德)维姆·文德斯代表作品:《柏林苍穹下》、《地球之盐》沃尔克·施隆多夫代表作品:《铁皮鼓》、《青年特尔勒斯》5、九十年代的世界电影罗兰·艾默里奇代表作品:《独立日:卷土重来》、《独立日》、《哥斯拉》詹姆斯·卡梅隆代表作品:《泰坦尼克号》、《终结者》、《阿凡达》罗伯特·泽米吉斯代表作品:《阿甘正传》、《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北野武代表作品:《花火》、《坏孩子的天空》岩井俊二代表作品:《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世界电影史系列 苏联蒙太奇电影(Soviet Montage)19251933

世界电影史系列 苏联蒙太奇电影(Soviet Montage)19251933
*1922年成立了中央專權的電影機構高斯影業 (Goskino),掌管組織公、私營的電影公司,發行和映 演,並且掌控電影的進、出口。
蘇聯蒙太奇電影(Soviet Montage)
1925-1933
*原本遭受孤立的蘇聯,1922年首先與德國簽定協約。 一時之間電影設備、器材、膠片,進口電影紛紛流入蘇 聯。柏林也成為二○年代蘇聯進口影片的主要管道。
新生代導演:
Vsevolod Meyerhold 當時最著名的劇場工作 者。提倡身體機械表演 艾森斯坦的啟蒙導師。
Sergei Eisenstein
蒙太奇運動最重要的 導演和理論家 出身工程醉心電影 猶太裔的背景使他 遭受打壓 1930-1932之間流亡 海外
Dziga Vertov
蒙太奇運動的 紀錄片導演 倡議「真實電影」 作為社會革命的 電影形式
蘇聯蒙太奇電影(Sovi「新經濟政策」時期:1920-1924
*列寧在1919年將電影工業國家化,由於內戰造成的艱 困處境,使得蘇聯發生饑荒,列寧在1921年制定了「新 經濟政策」,再度允許私有財產和市場交易。私營電影 公司於是逐漸增加。
*列寧對於電影拍製提出了兩個路線,聲稱:1. 娛樂與 教育之間應取得平衡、2. 「在所有藝術之中,對於我們 而言,電影是最重要的」。
*構成主義者也常將藝術品與一件機械作比較。他們強 調藝術品是由部分組合而成,這個組合的過程則常被稱 之為蒙太奇,意指將零件組合成為一個機械。 *這種將藝術品與機械的類比,不僅符合了蘇聯專注於 工業生產的處境,更因為共產主義強調勞動的尊嚴而具 有正當性。
蘇聯蒙太奇電影(Soviet Montage)
蘇聯蒙太奇電影(Soviet Montage)
1925-1933
*內戰期間,電影的器材、設備極其缺乏, 電影製作也僅限於少數的紀錄片和政治宣 傳片(agitki)。

世界电影史 (完整版)

世界电影史 (完整版)

1、卢米埃尔兄弟与“活动电影机”
卢米埃兄弟是法国的一对兄弟,是电影和电影 放映机的发明人。兄弟俩改造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所创造的“西洋镜”,将其活动影像能够借由投影 而放大,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 卢米埃尔兄弟首先摆脱了:照相馆摄影师所具 有的封闭的人为空间的束缚,迈向了广阔、开放的 自然空间。作品的内容,也是更为努力的去表现和 复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专 门去为摄影机安排和搬演实际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
2.3八大电影公司 一个电影制作公司拍摄了电影 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之一——《乱世 佳人》,创造出历久不衰的银幕经 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 象——猫和老鼠,发起成立了美国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并推出了学 院奖(即奥斯卡) 米高梅
(米特罗——高德温——梅耶的简称 )
2.3八大电影公司 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建于1912年5 月。作为电影业的老牌巨头,派拉 蒙以群星环绕雪山的标志为人所熟 知,事实上,用高山来比喻派拉蒙 在电影业的地位也是非常恰当的, 在创立的最初三十年,这家公司以 众多的明星,高质量的影片和遍布 全美的连锁影院,一直坐在好莱坞 霸主的宝座上。作品《教父》、 《周末夜狂热》、《夺宝奇兵》 《阿甘正传》、2007年,发行了 《史莱克3》和《变形金刚》
世界 电影 史
传媒影视系
摄影摄像 肖本军
世界电 影史
第一章 世界电影的诞生
第一节
电影的起源
“电影的史前史几乎和它的历史一样长。”
——《大英百科全书· 电影史》
一、视觉滞留
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 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实验 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 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 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视频:1秒 等于25帧,这25帧图片连在一起有序播放就能被人眼捕捉 下来留下.1 电影先驱者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章节题库-第十六章至第二十八章【圣才出品】

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第2版)章节题库-第十六章至第二十八章【圣才出品】

第16章战后欧洲电影:新现实主义及其语境,1945~1959一、填空题1.标志“新现实主义”进入全盛期的三部影片_____、_____、_____。

【答案】《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游击队》;《德意志零年》2.“新现实主义”最重要、最成熟的导演是_____。

【答案】罗西里尼3.德•西卡最重要的新现实主义影片是_____。

【答案】《偷自行车的人》4.战后的世界电影是从_____开始的。

【答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5._____成为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电影美学。

【答案】新现实主义6.1942年,维斯康蒂拍摄了_____。

【答案】《沉沦》7._____拍摄了三部标志“新现实主义”进入全盛期的影片。

【答案】罗西里尼8.标志罗西里尼与新现实主义告别的影片是_____。

【答案】《德意志零年》9.将视线主要关注在解放后意大利农村的艰苦生活和不平现象的导演是_____。

【答案】桑蒂斯10.1952年_____导演了著名的《罗马十一时》。

【答案】桑蒂斯11.参与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时间最长的导演是_____。

【答案】德•西卡12._____可以看作是新现实主义的最后的力作。

【答案】《温别尔托•D》13._____,新现实主义开始消退。

【答案】50年代初15、决定新现实主义性质、特色的首先是_____。

【答案】它的政治倾向和价值取向16、1951年德•西卡拍摄的_____是一部充满悲观主义和厌世主义的影片。

【答案】《温别尔托•D》17、成为新现实主义导演们的大本营的杂志是_____。

【答案】《黑与白》18、主要提出、介绍和讨论“新现实主义”理论观点的杂志是_____。

【答案】《电影》二、名词解释1.《偷自行车的人》答:1948年出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经典代表作,导演德·西卡。

故事灵感来自一篇极其普通的新闻报道。

影片描述一个失业工人和他的孩子在罗马街头奔波了24小时,寻找他们失窃的自行车,结果却是一场空。

这段报纸上只有两行字的报道,在德·西卡的影片中形成一个极为感人的悲剧,揭示了意大利社会失业的困扰、道德的堕落及现实社会的混乱。

世界电影史2008-2009第一学期

世界电影史2008-2009第一学期

3 爱不仅把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的 手段,更把它作为一种表达思想、 引导观众心理、突出影片主题的手 段。他认为只要创作者事先对影片 的主题思想有明确的设想,就可以 通过一组组互相联系、冲突的镜头, 来引导和强制观众的理解和联想。
4爱的艺术追求最后导向了某种 极端,对蒙太奇的作用过分强调, 为此不惜忽视单镜头内部的空间 表现力,从而不但使镜头内部信 息单一,而且镜头之间的关系也 有生硬不自然的情况。
4 卢米埃尔电影在技术和艺术 上都有非常大的贡献。技术上, 他们发明了最初的特技摄影, 并使用了移动摄影,影片的画 面已经有“远景”、“中景”、 “近景”甚至“特写”之分, 层次清晰;在艺术上,他们运 用了最早的蒙太奇手法创作电 影。
5卢米埃尔过分拘泥于电影的纪 录功能,无意发展电影的叙事 功能,使得他的影片始终停留 在一种原始记录的水平上,没 有给电影带来更多的艺术创造 力。
第二节 梅里爱的戏剧电影
一 梅里爱的电影类型 魔术片 :《贵妇人失踪》、《管弦乐队队 员》、《橡皮头人》、《魔窟》 神话故事片 :《灰姑娘》、《小红帽》、 《蓝胡子》、《仙女国》 科幻探险片 :《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 记》、《北极征服记》 排演的新闻片 :《爱德华七世的加冕》
二 梅里爱电影中的特技运用
第三节 格里菲斯的伟大贡献 一 鲍特的《火车大劫案》(1903 年)
1叙事时没有拘泥于时间的先后顺 序,镜头和镜头之间的叙事有合理 的省略,因此摆脱了实际时间的束 缚。
2开创了运用交叉蒙太奇讲故事 的先河,从而发展了电影叙事。
总之,他的电影发展了卢米 埃尔户外真实的拍摄方法, 揭示了电影剪辑的潜能,并 直接影响了格利菲斯电影叙 事的观念。
3格里菲斯力图将诗歌、小 说、音乐等艺术元素纳入电 影,表现出与梅里爱“执著 于模仿戏剧”的单向吸收不 同的、更为宽广的艺术综合 视野。

浅谈电影媒介与电影工业的发展和传承——评《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浅谈电影媒介与电影工业的发展和传承——评《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作者: 肖鑫[1]
作者机构: [1]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教育学刊
页码: 134-134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0期
主题词: 世界电影史;电影工业;第二版;传承;媒介;生产机制;历史
摘要:电影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类科技的进步也促进着电影不断前进。

最初的电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现在的形态,成为理解电影、感悟电影的一个重要参考。

电影的历史是一种带有生产机制的内部更新的系统,因此,在书写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整体与细节的互相融合,电影的历史不只是关于电影本身的历史发展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电影”,是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所形成的不 同的影片范式:西部片、喜剧片、强盗片、恐怖 片、歌舞片和战争片等。 类型电影的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 二是定型化的人物;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一、西部片 也被称作牛仔片,是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 影片。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的 影片类型。 类型元素:荒茫的原野,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 象和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烈场面等等。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新强盗片:《教父》(开创史诗性、家族式强盗 片模式)、《好家伙》、《低俗小说》、《天生 杀人狂》 黑色电影:“好莱坞”在40-50年代初期拍摄的以 城市中的昏暗街道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影 片。《出租汽车司机》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美国电影的初创时期 1、埃德温 ·鲍特 1902年《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美国第 一部经过剪辑的影片; 1903年《火车大劫案》——时空自由跳跃和转换, 创造性地发展了电影叙事的省略和时空结构的独 特连贯性,并成为美国经典故事片样式,为西部 片定下了基调和发展方向。 将格里菲斯引入电影界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三、音乐歌舞片 第一部《爵士歌王》 30年代经济萧条时发展的最快,两大分支,一 类以唱为主,一类以舞为主。 将音乐、舞蹈与叙事结合起来,以一种特殊的演 出形式去体现。 经典:《雨中曲》、《出水芙蓉》、《西区故 事》、《音乐之声》 新歌舞片:《芝加哥》、《红磨坊》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三节 欧洲的电影流派与电影观念

以诗意的对话,引人人胜的视觉影象,透彻的社 会分析,复杂的虚构结构,丰富多彩的哲理暗示, 以及机智与魅力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细腻的混合 体,表现出法国电影在思想上的成熟。 主要导演:雷内 · 克莱尔,让 · 维果,让 · 雷诺 阿 代表作品:《操行零分》、《托尼》、《游戏规 则》、电影时期 第三节 欧洲的电影流派与电影观念
二、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 《夏伯阳》(1934年)——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 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 电影被当作“党的助手”,其教育职能被提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建国十七年间的电影创作) 《列宁在十月》(1937年)和《列宁在1918》 (1939年)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有声片时代:戏剧性情节、丰富的人物性格、妙 趣横生的对话 例如:《一夜风流》1934年 导演:弗兰克· 卡普拉 开辟“疯颠喜剧”或“爱情喜剧” 将滑稽戏和社会讽刺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主题的 效果的目的。 该片采用的从旅途中发掘笑料并创造富于动作性 的紧张气氛的叙事方法,对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 过深刻影响。
3、罗伯特 · 弗拉哈迪 1921年《北方的纳努克》——运用大量长镜头段落,保 持了空间的真实感,没有虚假的割裂感。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声音进入电影 1、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 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标志了有声电影的诞 生。 2、声音对电影的影响


声音诉诸于人的听觉,使得人们置身于一个更为实际的环 境和更为真实的艺术空间之中。 声音本身的持续,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造型感。 声音丰富了电影的语言和类型 声音进入电影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的突破,使电影真正成 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康达维斯小姐的画像
奥古斯特 · 雷诺阿
游艇上的午餐
奥古斯特· 雷诺阿(1841-1919)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倡导文艺工作者塑造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代表人物和典型形 象,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 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 与用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 务结合起来。
三、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 1911年,第一家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设立 制片厂制度的形成 1. 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 2. 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 3. 制片人专权,例如《乱世佳人》 4. 明星制度:突出演员的作用,为已经确定好某种 类型角色的演员量身定做影片,使之成为观众崇 拜的偶像。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游戏规则



一部讽刺资产阶级生活 状态及其价值观念的喜 剧片,影片通过百无聊 赖的资产阶级人物和争 风吃醋的男男女女揭示 了说谎就是上流社会的 准则,谁违背谁就遭殃 的逻辑。 这部影片叙事上按照小 说的特点,以强调平行 的事件、平行的结构、 平行的人物、平行的反 应、平行的细节等,精 心结构而成。 景深镜头、移动摄影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四、强盗片 涉及到暴力和犯罪,常以现代都市为背景,着力 描写被社会摈弃的人群以及他们对“美国梦”的 执著追求。强盗泛指一切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 基本元素:强盗主人公;阴森不祥的城市街道; 妓女型的角色;为主人公引来杀身之祸的美女等。 《小凯撒》、《疤脸大盗》
五、幻想片 包括科学幻想片和恐怖片 通过阴森可怕或匪夷所思的残酷景象给观众以强 烈的刺激,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心理和情感体验。 影像世界的极端陌生与恐怖,正好映衬了现实社 会的熟悉和安全,这种对比无疑会加强人们对现 实社会的认同感,从而忘却或淡化现实中的苦难。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查理· 卓别林


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伦敦, 1913年,步入美国电影业。 代表作品
《淘金记》(1925年) 《城市之光》(1931年) 《摩登时代》(1936年) 《大独裁者》(1940年) 《凡尔杜先生》(1947年) 《舞台生涯》(1952年) 1977年12月25日,卓别林在瑞士沃 韦河畔的科西耶去世,终年88岁。
约翰 ·格里尔逊
《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雨中曲
《大学新生》
一夜风流
《红磨坊》
《低俗小说》
《教父》
《教父》
《好家伙》
《大幻灭》
• 特点一:雷诺阿通过 以主题戏剧化的方式 最终淡化或推翻了影 片的情节。他以一种 反常规的方法,把我 们投入到影片对话的 具体内容的形式中, 造成了淡化情节的作 用。 • 特点二:声音的处理
七、当代综合类型片 《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第五元素》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三节 欧洲的电影流派与电影观念
一、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特点: 大都以法国的现实生活特别是下层人民的生活为 题材,以富有感情的笔调描写普通人的遭遇,大 量调动电影的表现手段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用真实的背景去表现人物的活动场景,在表现日 常生活的真实图景的同时,具有某种诗情画意, 往往能够给予观众一种诗意的满足。 表现形式上有别于蒙太奇的剪辑组合,多采用长 镜头和深焦距镜头。
世界电影史
熊小川 2008年9月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1927—1946)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关键词: 影人:埃德温 鲍特、格里菲斯、卓别林、希区柯克、 让 雷诺阿
电影名词: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电影、西 部片、强盗片、诗意现实主义 电影作品: 《一个国家的诞生》、《关山飞度》、 《雨中曲》、 《一夜风流》、《游戏规则》、 《大幻灭》

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电影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 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 神化,影片多取才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
第二章 经典电影时期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类型影片(经典电影)

经典作品:《关山飞渡》、《正午》 新西部片:《午夜牛郎》、《与狼共舞》 、《不可 饶恕》
二、喜剧片 美国电影喜剧之父:麦克 · 塞纳特 喜剧大师:查理· 卓别林 默片时期:借助摄影机技巧和哑剧表演,为搞噱头 而搞噱头
大规模的垄断性企业

派拉蒙 米高梅 华纳兄弟 二十世纪福克斯 环球 哥伦比亚 雷电华 联美
• 迪斯尼 • 新线 • 米拉麦克斯 • 梦工厂
格利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年)



将影片的构成单位由戏剧的场景变成了镜头,且 获得镜头在拍摄方位、距离上的变化; 使电影也可以有严谨完整的叙事结构,具有强烈 的戏剧性; 实现了真正的剪辑,并且创立了“平行剪辑”、 “最后一分钟营救”。
第二章 第一节
经典电影时期 好莱坞电影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2、格里菲斯 叙事形式以情节结构作为影片叙事的基础 创造性地运用了交叉剪辑、平行移动、摄影机运 叙事时间上探索 动、特写镜头、改变拍摄角度等。 增强了银幕叙事空间的视觉效果和真实魅力。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平行剪辑最后一分钟 营救 《党同伐异》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1945 - Spellbound - 爱德华大夫 1946 - Notorious - 美人计 1954 - Rear Window - 后窗 1954 - Dial M for Murder - 电话谋杀案 1958 - Vertigo - 眩晕 1959 - North by Northwest - 西北偏北 1960 - Psycho - 精神病患者 1963 - Birds,The - 群鸟
让 · 雷诺阿


印象派画家奥古斯特· 雷诺阿之子,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 象征。巴赞曾称他为——诗意现实主义的真正首领。 代表作:《娼妇》(《母狗》) 《托尼》(1934年)——“对意大利电影有过重 大影响并预示了新现实主义” 。“从1934年(《托尼》) 起,雷诺阿便系统地运用了使整个电影文法得到革新的 ‘景深镜头” 。 在雷诺阿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两部影片:《大幻灭》 (1938年)和《游戏规则》(1939年)。 “我坚持认为,所有的电影都在一定程度上诉说人的命运。 一个充满爱心的导演去勾勒一个人或更多人忧患重重的命 运,这是多么的令人欣慰……”。——让 · 雷诺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