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手册

合集下载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性、高质量性和有效性。

为此,医院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目标1.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规范护理操作流程,防止差错和事故的发生;3.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专业水平和素质;4.建立科学、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护理操作规程:明确护理人员的操作职责、要求和标准,规范护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防止操作不当或遗漏引发的问题;2.病例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病例管理流程,确保患者的病历及时、准确、完整地记录和保存,提供参考和依据;3.药物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对药物的使用、存储、配制和交接等环节,防止药物误用、交叉感染或滥用;4.医患沟通制度:建立畅通的医患沟通渠道,加强与医生的沟通与合作,确保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措施;5.巡视督导制度:建立定期巡视和督导机制,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性;6.教育培训制度:制定护士培训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护理质量和素质;7.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建立健全的事件报告机制,对护理事故、差错和不良事件进行及时的报告和处理,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8.护理质量评审制度:制定定期的护理质量评审计划,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量化评价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策略1.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制订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提供资源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2.制度完善:建立健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职责、流程和标准,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培训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水平和素质,增强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4.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电子病历、药物管理系统等;5.持续改进:及时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建议和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和安全性;6.加强合作:与其他科室和职能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护理质量控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控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确保患者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

2. 护理部设立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

三、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内容1. 护理人员资质要求(1)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持有护士执业证书。

(2)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 护理工作流程(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准确。

(2)加强护理文书管理,确保护理记录完整、准确。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3. 护理安全风险防范(1)加强对护理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和防范。

(2)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调查、分析、处理和反馈。

(3)定期开展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4. 护理质量监控(1)设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估。

(2)对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建立护理质量考核制度,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5. 护理安全管理(1)加强对护理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安全、可靠。

(2)加强护理环境管理,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四、实施与监督1.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本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反馈。

3. 护理人员应自觉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患者安全。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护理人员,包括护士、护理师、主管护师、护士长等。

第三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第四条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二)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三)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四)责任到人,奖惩分明。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护理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协调解决护理质量安全问题。

第六条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护理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本单位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开展护理质量安全教育培训;(三)定期开展护理质量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四)收集、整理、分析护理质量安全信息,提出改进措施;(五)负责护理质量安全工作的总结和汇报。

第八条护理部职责:(一)组织实施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奖惩;(三)组织开展护理质量改进活动;(四)指导各科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第九条护理科室职责:(一)严格执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二)负责本科室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三)定期开展护理质量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三章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第十条护理人员资质管理(一)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持证上岗;(二)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三)护理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患者权益。

第十一条护理操作规范(一)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二)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三)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确保患者安全。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1 —目录一、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1)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2.护理理念 (2)3.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3)4.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4)5.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5)6.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6)二、护理核心制度 (7)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7)2.病房管理制度 (9)3.抢救工作制度 (11)4.分级护理制度 (12)5.护理交接班制度 (14)6.查对制度 (16)7.给药制度 (18)8.护理查房制度 (19)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20)10.护理会诊制度 (21)1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2)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23)1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24)14.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25)三、护理工作制度 01.护理部工作制度 02.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1)3.医嘱执行制度 (2)4.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3)5.护理会议制度 (4)6.紧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5)7.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 (6)8.岗前教育 (8)9.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9)10.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10)11.聘用护士管理制度 (12)12.护理执业人员准入制度 (14)— 2 —13.护士注册管理制度 (15)14.护理人员考核制度 (16)15.护理质量考评制度 (17)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灾害性事件” (18)17.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18)18.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20)19.病员管理制度 (22)20.探视、陪伴制度 (23)21.病员座谈会制度 (24)22.患者入院、出院护理制度 (25)23.饮食管理制度 (26)24.病区药品柜管理制度 (27)25.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28)26.临床用药治疗护理规范 (29)27.输液巡视制度 (30)28.物资保管制度 (31)29.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32)30.护士长例会制度 (33)31.护理临床示教室管理制度 (34)32.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35)33.设备、仪器维修制度 (36)四、护理部部门工作制度 (37)1.换药室工作制度 (37)2.抢救室工作制度 (38)3.治疗室工作制度 (39)4.门诊工作制度 (40)5.门诊注射输液室工作制度 (41)6.急诊室工作制度 (42)7.护士工作站微机联网管理制度 (43)五、患者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44)1.医疗护理差错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 (44)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45)3.护理投诉管理制度 (46)4.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47)5.护理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48)6.患者身份标识制度 (50)7.腕带标识管理制度 (52)8.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53)9.危重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54)— 3 —10.急诊室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55)11.急诊室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56)12.病房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57)13.病房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58)14.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59)15.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61)16.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 (63)17.危急值报告制度与管理流程 (65)18.患者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 (68)19.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69)六、护士职业素质管理标准 (70)1.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70)2.护士行为规范 (71)3.护士职业道德规范 (73)七、护理人员岗位任职资格 (74)1.主任、副主任护师任职资格 (74)2.主管护师任职资格 (75)3.护师任职资格 (76)4.护士任职资格 (77)5.护理部主任岗位任职资格 (78)6.病区护士长岗位任职资格 (79)7.急诊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 (80)8.手术室护士岗位任职资格 (81)八、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82)1.主任、副主任护师职责 (82)2.主管护师职责 (83)3.护师职责 (84)4.护士职责 (85)5.护理管理部门职责 (86)6.主管院长(专职副院长)职责 (87)7.护理部主任职责 (88)8.护理部干事职责 (89)9.病区护士长职责 (90)10.急诊室护士职责 (92)11.输液室护士职责 (93)12.病房护士职责 (94)13.病房护理员职责 (99)九、护理质量标准 (100)1.护理部工作质量标准 (100)— 4 —2.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 (101)3.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 (102)4.整体护理病人护理质量标准 (103)5.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标准 (106)十、护理差错的预防措施 (113)1.预防处理医嘱差错 (113)2.预防注射差错 (114)3.预防青霉素注射差错 (116)4.预防服药发生差错 (117)5.预防输血差错 (118)6.预防输液差错 (120)7.预防输液反应 (121)8.预防药物变性、错用或麻醉精神药物丢失 (122)9.预防烫伤 (123)10.预防坠床与跌倒 (124)11.预防褥疮(压疮) (125)12.预防各类导管及各种引流管脱落 (126)13.老年病人护理的防范措施 (127)十一、护理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128)1.住院病人护理服务管理流程 (128)2.危重患者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128)3.围手术期质量关键过程流程 (129)4.护士各班工作流程 (131)5.优质护理服务程序 (134)— 5 —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分管院领导指导下,由护理部以及护士长组成。

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手册

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手册
二、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存在问题:
1
三、整改措施:
时间: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内容:
第四周护理质量监控重点及讲评分析
时间: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内容:
1
本月成绩统计表
考核
项目
身份识别沟通
安全用药管理
跌倒坠床管理
抢救车管理
一级护理质量
围手术期管理
护理文书书写
压疮管理
满意度调查
病区管理
成绩
时间: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内容:
一、本月护理部、大科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存在问题见护理质量整改意见书:
一、本月定期质量检查安排:按病区护理质量监控计划项目执行。
二、本月不定期质量检查安排:根据上月存在问题及本月工作计划重点安排检查项目。
第一周护理质量监控重点及讲评分析
时间: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内容:
第二周:
内容:
第三周护理质量监控重点及讲评分析
南充市中心医院
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手册
第三版
科室:
年度: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计划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成员:
质控员: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质量控员职责
1
时间:地点:
主持人:
会议主题:
质控小组人员:
会议内容:

护理安全管理指导手册

护理安全管理指导手册

护理安全管理指导手册概述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形象。

护理安全管理包括多方面内容,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患者的接诊、护理计划的制定、医疗器械的使用、药品的管理、手卫生和感染控制等等。

本手册旨在为医院护理单位提供一份全面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指导手册,以帮助护理人员掌握相关内容和规范要求,并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服务质量。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接诊和初诊•科室接诊前应及时通知患者到达时间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过敏史、基础疾病情况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和健康宣教方案;•接诊时应主动了解患者的膳食偏好,并根据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初诊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护理计划制定•护理计划制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和反馈工作,如患者病情变化、药物使用情况等;•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执行护理计划,并对护理工作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药剂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协作,做好患者的医疗护理工作。

医疗器械的使用•护理人员应熟悉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发现医疗器械故障或失效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械,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定期销毁。

药品管理•护理人员应熟悉相关药品的使用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护士自备药品应按照规定使用,并进行记录;•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定使用药品;•对于过期药品、未使用完的药品和已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清理销毁。

手卫生和感染控制•护理人员应依据“五手卫生”规范做好手部卫生;•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和接触不同患者前需要及时更换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进行手部卫生;•抽血、注射等操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需要采用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一、引言本手册为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旨在规范和提高天津市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本手册适用于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二、管理原则1.规范: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进行编写,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安全:护理管理工作必须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确保医疗机构内的护理工作环境安全,并防止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3.效果:护理管理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与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疗效。

4.人性化:护理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三、组织架构1.护理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和护理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推动和监督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护理质量管理团队:由护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护理管理的实施、监督和评估。

四、工作流程1.护理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评估。

2.护理计划: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3.护理实施: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计划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和护理技术操作,保证护理质量和效果。

4.护理评估: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

5.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护理效果,为医疗决策和患者随访提供参考。

五、质量控制1.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护理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技能和专业素质。

2.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

3.感染控制:护理部门应制定科学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护理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4.质量评估:护理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改进措施1.改进流程: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护理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化操作。

(完整word版)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完整word版)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护理管理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在主管院长指导下,由护理部以及护士长组成。

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工作制度、职责、程序及考核标准定期对病区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总结及反馈。

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二、实行三级级护理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即:护理部——病区三、充分发挥二级护理质控组织的作用,护理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检查讨论会,根据检查情况,护理部分析、全面总结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

护理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优质高效的服务,安全温馨的环境,精益求精的追求。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在护理部的管理下,制定和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为主要任务。

二、负责检查落实护理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考核标准,每月对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护理教育培训等进行考核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协助各科室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三、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院病区、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急诊科等护理质量控制。

四、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五、定期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六、每季度由质量管理委员会将理论、操作考核及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重点分析评价,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及时总结反馈到各科室,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医院护理质量控制;负责制定、修改和完善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护理各项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和质量标准;制订护理质量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

二、开展全院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教育,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负责检查落实护理质量管理的执行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做认真地分析、总结,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到各科室,以便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城矿务局第二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手册韩局二院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一、组织结构主任: 惠小芹委员:马雪毅贺燕雷月娥李燕娥高芳琴杜艳胥桂增孙桂英薛晓莲二、委员会工作制度1、建立完善二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加强对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质量教育及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2、由护理部组织质量管理委员会,不断创新护理管理理论,修订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及工作程序。

3、为了确保病人护理效果,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定期对全院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实行科学量化管理。

4、落实以病人效果为依据的质量评价标准。

质量管理委员会将护理质量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及时反馈到各科室,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为了不断改善各级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质量管理委员会应定期调查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实行公平、公开和激励的原则。

6、加强对全院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及考核,组织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提高护士长科学管理水平及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7、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医疗安全教育,杜绝护理差错事故隐患。

8、按照国家规定,加强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及一次性医疗用物处理管理工作。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案一、管理组织:1、包括医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科质量安全控制组织。

2、实行二级质量安全管理。

二、管理措施:1、制定护理管理服务理念。

2、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考评细则,制定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3、制定院科两级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及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重点措施。

4、制定质量考评制度,院科两级定期进行质量考评、分析和评价。

5、院科两级定期进行安全工作检查、不良事件分析、安全教育活动。

6、制定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挺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保证护理质量。

三、奖惩办法:1、质量考评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年度评比、奖励相结合。

2、按具体的考评办法进行奖罚措施兑现。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计划根据二级甲等医院质量管理要求,护理部在总结历年度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本年度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安排如下:一、实行院科两级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二、确定本年度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管理目标如下:(1)特护、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0%(2)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3)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合格率≧95%(4)急救物品器材完好情况合格率100%(5)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合格率100%(6)入院评估符合率合格率≧80% (7)健康教育实施率合格率100%(8)健康教育知晓率合格率≧95%(9)病人满意度合格率≧90%(10)年褥疮发生率0(11)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率100%(12)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率0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考评制度和措施(1)、护理部每季度组织院质控成员进行全院质量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召集质量委员会成员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通报并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改进工作,对改进结果随时进行通报。

(2)、科室将护理质量检查项目分解到每个成员,并要求做好质量自查和互查工作,每月组织本科质控人员进行本科质量全面检查,月底召开质量分析会,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护士长监督质量整改情况。

(3)、各科于本月初将上月质量检查情况汇报护理部,护理部对不达标项目进行跟踪督查。

(4)、护理部不定时对日常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对存在问题当场指正并反馈于护士长,要求其限期整改,护理部检查整改情况。

(5)、通过对住院患者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查找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四、做好各级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1、按分级培训计划对所有人员进行培训。

2、护理部抽查科室培训效果。

3、科室人员培训考核情况与个人的收入挂钩并记入技术档案。

4、护理部根据情况全年组织1-2次护理业务技能竞赛。

五、抓好新上岗护士、实习护士、带教工作,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1、科室抓好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管理工作,带教老师必需具备一定条件,学生必须遵守医院管理规定。

2、护理部对新上岗护士、实习进修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平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护理部质控组织一、组织机构:组长: 惠小琴组员:马雪毅贺燕雷月娥李燕娥高芳琴杜艳胥桂增孙桂英薛晓莲二、工作职责:组长职责:1、负责质控小组领导工作,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组织检查工作开展。

2、制定修改质控标准、考评细则、检查方法、进行质控分析。

3、健全护理管理制度4、建立各种护理工作制度5、制定各级人员培训计划6、制定护理教学、科研计划组员职责:1、掌握质量标准检查方法。

2、积极参与护理部组织的质量检查工作,并按标准要求进行准确评价,确保检查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3、对检查项目进行情况汇总、统计,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反馈,当面指正并上报护理部备案4、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分工:将院质控成员组合成3个质控小组,每个小组2-3人负责监控全院某些项目的护理工作质量,根据检查内容及要求, 对护理单元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评分、汇总后反馈至护理部。

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组:整体护理质量、皮肤评估小组组长:惠小琴组员:马雪毅负责项目:1、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2、入院/住院评估符合率3、健康教育知晓率、覆盖率4、全院压疮会诊与确诊,治疗指导。

第二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质量监督小组;护理文件书写达标小组;病区质量管理达标小组人员:孙桂英李燕娥胥桂增贺燕负责项目:1、手术室工作质量2、供应室工作质量3、急救物品、器材管理4、病区管理5、病区消毒隔离6、护理文件书写达标率7、规章制度执行第三组: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达标小组、三基培训达标小组人员:雷月娥高芳琴杜艳薛晓莲负责项目:1、特护、一级护理达标率2、基础护理质量达标检查3、检查护理人员学习笔记。

4、检查培训落实情况。

5、实习、新上岗人员培训。

第二篇护理安全管理护理紧急风险预案为配合医院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和保障院内医疗安全,护理部特制订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如下:(一)、组织结构及职责组长: 惠小琴组员:马雪毅贺燕雷月娥李燕娥高芳琴杜艳胥桂增孙桂英薛晓莲职责:1、在院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下,负责组织、协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院内医疗紧急事件的处理工作。

2.负责急救工作护理人员的通讯联络。

3.紧急动员本科室急救小组护理人员参与急救行动。

4.参加急救工作,具体布置与协调护理工作。

5.负责全院各护理单元科间的相互协调、病员安置。

(二)急救物品、药品准备1.各护理单元保证急救物品、药品配备充足,保持相对固定数目,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固定位置,确保有效性。

2.急诊科应常备充足的急救物品和药品,并配备便携式急救箱。

(三)人力资源调配1.护理部及各护理单元根据上级“预案”的要求,制定本单元预案,并备案。

2.人员组织:各护理单元以护士长为组长,选出3~5名骨干护士组成护理单元应急小组,名单和联系方式应在各护理单元和护理部备案。

3、小组成员必须保证联系方式24小时开通,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到位。

4、根据发生事件性质及程度不同,护理部调遣相关小组成员。

(四)信息处理一旦接到重大疫情、重大灾害性事件通知和急救电话,或科内发生危急情况,必须上报。

保证事件处理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

1.保证参与应急处理人员的信息通畅。

2.保证疫情、重大灾害性事件、科内突发事件报告通畅。

(1)各护理单元发生、发现危急情况,接到重大疫情、重大灾害性事件报告,应立即向医院相关部门或总值班报告,由院方指挥调动相关部门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2)每日应将疫情、灾情及治疗进展随时向医院报告。

(五)护理人员执业道德要求: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规定: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及其他严重威胁人群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护士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医疗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

2.在重大的急救任务面前,时间就是生命,疫情、灾害伤员就是命令,无论工作时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一旦接到命令,工作人员都要迅速到岗。

3.凡在急救救治时畏缩不前、临阵脱逃、借故回避、拈轻怕重、抗拒不服从指挥,袖手旁观者按情节轻重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事故的客观需要,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护理安全防范工作。

一、健全院科安全管理小组,合理分工,职责明确。

组长:惠小琴组员:各科护士长内科:雷月娥五官科:胥桂增急诊科:孙桂英手术室:杜艳外科:李燕娥高芳琴薛晓莲人员职责:组长:1、负责制定全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2、组织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工作检查。

3、组织召开安全分析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差错事故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组员:1、参与安全工作检查。

2、督促安全措施执行3、制定好本科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分工:孙桂英、高芳琴:1、负责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工作督查及护理人员安全教育考核工作2、负责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掌握和执行情况督查雷月娥、杜艳:1、负责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工作督查2、负责消毒隔离措施执行检查及无菌物品质量督查。

李燕娥、胥桂增、薛晓莲:1、负责病员安全知识掌握及住院期间的制度执行情况督查2、负责各护理单元水电暖消防器材设施完好情况督查通过成立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使医院安全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护理部主任负责、科护士长协助、科室选择责任心强,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护理骨干为成员共同做好全院安全管理工作。

二、确定我院安全管理的重点及安全管理目标(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确定我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为以下几方面:1、人员的安全思想素质教育2、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3、手术室、供应室、急诊科风险较大科室工作监督4、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演练(二)、护理安全管理目标目标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2:提高用药安全目标3:提高安全意识,及时观察病情,及时汇报值班大夫、护士长、院领导。

目标4: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目标5:严格执行手卫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目标6: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目标7:防止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目标8:鼓励报告护理安全事件。

目标9:鼓励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目标10:严防过期包、不合格无菌包、不合格一次性医疗用品发放和使用。

(三)、安全管理措施:执行院科安全管理措施。

四、护理安全工作检查与考评护理部定期进行安全工作大检查,每季度对各科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召开安全分析会议或在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培训时进行通报,提出解决方法,定时检查整改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科室安全管理组织每月对科室存在的隐患进行汇总分析,召开科室安全分析会,讨论整改措施,学习安全知识,对属于全院的安全隐患护士长及时汇报告知各科引以为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