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来的数学
趣味数学300题 第三章 画来画去。移来移去……
趣味数学300题第三章画来画去。
移来移去……先试一试下面五个图形可以一笔画成,这类图叫作“一笔画”。
一笔画的规则是:笔不离开纸;画线时,任何一段线都不许重复。
请你试一试。
几笔才能画成下面四个图形不能一笔画成,至少要几笔才能画成呢?铅丝要分几截在下面三个架子中,有一个只用一根铅丝就可以构成,而另外两个,要把铅丝分成几段才能构成。
请在每一个架子下注明,是用几根铅丝构成的。
擦掉哪一根线下图不能一笔画,可是,只要擦去一根线,图形就可以一笔画成。
应该擦掉哪一根线,你知道吗?走遍所有的门下图是一座房屋的平面图。
每两个相邻房间之间,都有一个门相通;除中间两个房间E和F 以外,每个房间都有门通向室外。
你能够不重复地穿过每一道门吗?提示:把每一个房间设想成一个点,室外也用一个点表示。
如果两个房间这间有门相通,设想相应的两点之间有线段连接。
画出这个图,上述问题就相当于一个“一笔画”。
十五座桥下图中有A、B、C、D、E、F六个小岛,各岛之间共有十五座桥(桥已编号)。
现在要从A 岛出发,不重复地走遍十五座桥,该怎么走呢?你是不是已经看出,这也是一笔画问题?十八世纪伟大的数学家欧拉从哥尼斯堡城的七桥入手,研究了“一笔画”问题。
因此,现代的图论著作和书籍中,都把“一笔画”称为欧拉问题,把能不重复走遍的路,称为欧拉路。
别致的画廊公园里布置了一个很别致的画廊(请看图)。
画廊分为25段,每段画廊两头的圆圈是休息处。
A处为入口,B处是出口,H处设有小吃部。
现在有一个人要不重复地看遍所有画廊,并且打算在看了8段画廊后恰好到小吃部(H处),吃点东西后,再看9段,又恰好回到小吃部(H处),最后看完剩下的8段画廊,从B处出来。
请你替这个人安排一条参观的路线。
最短路线下图是一些街道的平面图,中间九个方格是一些建筑物。
有一辆洒水车从A点出发,要往每一条街道上洒水最后仍回到A点。
洒水车在街道上必然有重复行驶,可是精心地选择行驶路线,能使重复行驶的路程尽可能少。
数学家高斯画正17边形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画正17 边形的故事》同学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酷的故事,是关于数学家高斯画正17 边形的。
高斯呀,那可是个超级聪明的人。
在他还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难题——画正17 边形。
当时,他的老师觉得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把它当成一个难题来考考学生们。
可高斯不这么想,他坐在那里,皱着眉头,认真地思考。
他的脑子就像一台飞速运转的机器。
他不停地在纸上画呀画,试了好多好多方法。
时间一点点过去,别人都放弃了,可他还在坚持。
突然,高斯眼睛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
他赶紧拿起笔,一笔一划地画起来。
最后,他真的画出了正17 边形!这可把大家都惊呆了。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学到,遇到难题不要怕,只要坚持思考,就有可能成功。
同学们,让我们像高斯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吧!《数学家高斯画正17 边形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来讲讲数学家高斯画正17 边形的有趣故事。
高斯在学校里,老师出了这道画正17 边形的难题。
大家一看,都觉得太难啦,根本没法做。
但高斯没有被吓倒。
他一开始也有点迷茫,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可是他不灰心,一直在琢磨。
一会儿咬咬笔头,一会儿看看窗外。
他就那么一直想啊想,桌上的纸都画满了。
终于,有那么一瞬间,他好像突然开窍了。
然后他飞快地画起来,线条越来越清晰,一个漂亮的正17 边形出现在了纸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
咱们也要像高斯一样,不怕困难,多动脑筋!《数学家高斯画正17 边形的故事》同学们,今天讲数学家高斯画正17 边形的故事给你们听。
高斯上学的时候,老师出了这道超级难的题。
好多同学看一眼就放弃了,觉得根本做不出来。
高斯呢,心里也没底,但就是想试试。
他一会儿写写画画,一会儿又停下来思考。
想不出来的时候,他急得直挠头。
但他就是不放弃,一直在努力。
突然,他好像找到了灵感。
接着,他全神贯注地画起来。
最后,正17 边形被他成功画出来啦!高斯的坚持和努力,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啦!。
把数学画出来读后感
把数学画出来读后感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常常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
然而,当我仔细阅读并尝试
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解数学时,我对这门学科有了不同的看法。
通过将数学用图像的形式展示出来,不仅使我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数学的概念,而且让我意识到了数学的美妙之处。
在探索数学的过程中,我开始尝试通过绘制图表来解决问题。
这不仅帮助我将
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而且还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数学中的关系和模式。
通过绘制图形,我能够更好地看到数学中的规律和变化,这为我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加直接的方法。
此外,通过画图的方式,我还能够更好地与数学进行情感连接。
在绘制图形的
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专注和投入。
当我用手绘制数学概念时,脑海中的思维过程也变得更加清晰。
这种集中注意力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了数学中的美妙之处,因为每个绘制出来的图形都代表着我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创造。
通过画图来理解数学还有助于培养我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观察图形,我能够发现其中的模式和规律,并尝试通过图形推断和预测数学关系。
这种思维方式激发了我的创造力,让我能够提出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同时,通过绘制图表,我也锻炼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因为我需要思考并找到能够最好地展示数学概念的图形形式。
综上所述,通过将数学画出来,我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数学的概念和关系,而且
还建立了与数学之间的情感联系。
通过直观地观察和绘制图形,我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数学,并培养了我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我也期待着能够继续以这种方式探索数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非常有效的“画图”解题法
小学数学非常有效的“画图”解题法01小学数学到底学什么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思维方式的运用在学习数学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从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将基础打牢,那么等孩子上初中后面对更复杂的学习内容,就会变得更吃力。
可以这样说,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初步的感知,特别是应用题,而理解题意这个环节,决定你考了问题的角度,确定你考虑问题的方法,因此,这是做题中的重要环节。
02小学数学“画图”解题立竿见影根据审题的内容画图,把该题的条件、问题在图上表明,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本来的面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图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过画图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错误。
很多小学生做应用题,就知道看题目,草稿纸也不用,紧盯着啊看啊......能看出花来?光看题,又不是看小说。
03借助画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借助画图解题,它是孩子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很多问题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几何问题、路程问题,如果光靠想是很难想出答案的画图就一目了然,下面我们举几个栗子来看看。
1、平面图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平面图帮助思考解题。
如,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变,积就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积就增加120,求原来两数的积。
根据题目的条件比较抽象的特点,不妨借用长方形图,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
先画一个长方形,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数的积。
如图(l)所示。
根据条件把A增加12,则长延长12,B不变即宽不变,如图(2);同样A不变即长不变,B增加12,则宽延长12,如图(3)。
从图中不难找出:原长方形的长(A)是120÷12=10原长方形的宽(B)是72÷12=6则两数的积为10×6=60借助长方形图,弄清了题中的条件,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画出来”的数学—浅谈一年级学生画图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画出来”的数学—浅谈一年级学生画图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根据学生的这个思维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手段,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学生喜欢的图像信息,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成了直观、形象的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阐述在课堂教学中,我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画出来”的数;二、“画出来”的加减法;三、“画出来”的解题方法。
做到“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更容易独立读懂题目,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画出来数学数加减法解题方法画图分析读图清晰【正文】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比较差,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就更难理解和解决,但是他们对图像特别敏感、易懂。
根据学生的这个思维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画图的手段,把文字信息转化为学生喜欢的图像信息,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成了直观、形象的图,然后引导学生“读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学生画图的能力和意识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增强,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画出来”的数美国教育家格兰特斯蒂恩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像,那么就整体把握了问题,学生画过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思考才真正掌握了方法。
他还提出“借助画图提高理解能力需要从一年级开始慢慢培养”。
所以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增强学生画图辅助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中,理解基数与序数是学习难点,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这两种不同的含义呢?我想到了画图。
利用学生喜欢画图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画图感知、理解基数与序数的不同意义。
在教学中,我先要求他们动手画几个喜欢的图形,画几个、画什么、怎样画都可以。
数学也可以画出来_1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数学也可以画出来数学也可以画出来营山县琵琶小学杨勇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随着新教材的全面推行,广大数学教师们不断地在进行探索实践,力求能找到一种适合教材、适合学生,能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效率的学习方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当然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达到了训练思维的目的。
但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
如何来寻求两者之间的统一,形成一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呢?在平时教学中,发现数学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动笔涂涂画画,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一、数学与图形相结合,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密在一起的。
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
尤其是低年级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存在很多的不适应,如何来更持久地吸引住学生,使他们想学,爱学,老师不妨可以让它们动笔来画一画,在看似不经易地涂画中,却学会了知识。
曾看过一位有名的特级教师给二年级小朋友上“鸡兔同笼”,刚一看这课题,脑中闪过的疑问是这个内容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学会吗?带着这种疑问听完了整堂课,不由从心里佩服名师的教学水平。
在整堂课中,徐老师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小朋友动笔画,用一个简单的圆形来代替动物的头,用两根竖线来表示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发现多了或少了可以马上就改。
画完后选取部分作品加以展示,并请作者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很好地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
二年级数学画一画
; / 杭州律师事务所;
六见到这两个女人,也是眼中壹亮,向根汉竖起了大拇指,怪不得根汉会在这个地方降下来了丶原来是他早就发现了,所以才会在这里出现の丶"呵呵,也要人家答应才行丶"根汉笑了笑,然后出现在了这二女の面前,右手摆手布下了壹个小封印,二女赶紧睁开了双眼丶"谁!"二女都是心中壹惊, 见到根汉の时候,不知道这人怎么就出现在了她们の房中丶"救。"其中壹人正打算喊人,不过却发现声音传不出去,根汉对她们道:"二位不要激动,在下并没有恶意,只是想和二位说壹件事情丶""呃。"壹旁の陈三六咳了两声,见根汉大哥这壹副道貌岸然の样子,都想笑了丶这还叫没有恶意 呀,直接出现在这里,和人家两个妹子说什么事情,还能是什么事情,无非就是希望她们跟着自己走,成为自己の嫂子了丶"你是什么人。"年纪更小の林家妹子语气并不善,不过她の姐姐却更客气の多:"不知道前辈您来这里所为何事丶"她当然看得出来,这个帅气の神秘の男人,并不是林家中 人,她以前并没有见过丶而且修为深不可测,自己根本就看不透,并且自己想捏碎传音石,声音也传不出去,这人の实力怕是达到了长老级别了丶"此事说来有些话长了丶"根汉面不改色,壹脸正经の和她们说:"其实咱此次来二位这里,是感应到了二位の体质,乃是难得壹见の太阴之体丶""你 们二位,想必是长年受太阴之体の侵蚀,所以才会导致现在修为没有太大の提升丶"根汉道丶二女眼中都是壹惊,她们是太阴之体壹事,连她们の长辈都不知道,这个人是如何知道の丶"原来如此丶"壹旁の陈三六也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大哥能发现她们の存在呢丶根汉是太阳之体,对于 太阴之体,自然是有敏锐の感应了丶"还请前辈指点咱们丶"二女对视壹眼后
画数学
画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它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画数学”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在教学中使用方便,弥补了数学学具的一些缺点,非常适合低段数学教学。
学生能从“画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关键词:画数学数学化思维我的困惑在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小学的中段,后来因为学校的需要,我教了低段数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两个现象一直困惑着我。
现象一:当我接手一年级时,许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直为这件事头疼,到底是孩子年龄太小,他们只有这点水平?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呢?请教了同事,他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回答是:好象每届孩子都是这样,老师也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现象自然会消失的。
现象二: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常常用到学具,学具的操作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概念等。
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原因是在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中,如果是用学具操作的话就很难控制课堂的次序;其二,由于学具操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在交流时又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很多时候是学生按照老师说的一步一步操作,教学过程就变成了为了操作而操作。
基于这些原因,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虽然知道学具的好处,可是在平时教学中用的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老师用教具操作而学生仅仅是观察,这样做学生虽然能明白一些算理、概念等,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只按照老师的演示在思考接受,没能真正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
“画”出来的精彩——浅议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
一
学 生探 究 实践 能力 培养 的 内在 要求 。数 学学科 作 为 一门严
如在 教学 “ 平 面 图形面 积 ” 知 识时 ,
教9 币设置 问题 : “ 右 图是 育 才 小 学运 动 场 的平面 图 , 已知中 间长 方形 足球场 的 面 积是 5 0 0 0平方 米 , 你知 道育 才小 学 运动 场的 总面 积 是多
少 吗 ?” 让 学 生 对 所 给 出 的 图形 进 行 分 析 探 究 活 动 。有 的 学
二、 注重 画图过 程的 指导 , 提 高学 生 画图解 答 问题 的效
能 学 生画 图解 答 问题 的 活动 是一个 循序 渐 进 、逐步 推进
的 过程 ,需要 学生 具 有 良好 的思 维分 析能 力和 动手 探 究能 力, 并掌 握正确 的画 图思 想和 方法 。 这就 要求 教师 发挥 自身 主导作 用 , 重视 对学 生 作图过 程和 方法 的指 导 。 例 如指 导学 生进 行客 观 、 准确 的题 意分 析活 动 , 找 出题 中的 各个 数量 , 借 鉴情 景 图的结 构和 形式 , 把 抽象 的文 字转 化 为 形象 的 图形 。如 在讲 解 “ 小 王有 1 0张 1元的 人 民币 , 5 张 2元 的人 民币 , 2张 5元的 人 民币 ,要 拿 出 1 0元买 一 本
B
情 感 因素 ,这 时数 学教 师就 要抓 住学 生学 习情 感 的 内在特 性, 有意 识地 创造 一些机 会 , 抓 住小 学数学 学科 知识 内涵的 生活性 , 设置 具有典 型 生活特 征 的现实 问题 , 并 运 用鼓 励性
二年级数学画一画
1、把下面每个图形分成两个四边形
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两个四边形。
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 一个长方形。
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四边形和 一个五边形。
把下面每个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 个四边形。
;无极3 无极3 ;
这里の毒针.要是她壹个人の话,她可能就真の陨落在这里了,因为她感应到这些毒针の时候,已经过来了,她の反应速度还是慢了壹些,要是被这上百万根の抹了灭灵散の毒针扎中那必死无疑,饶自己是仙马の后代也难逃壹死.(正文贰701灭灵散毒针)贰70贰神秘平原贰70贰南天冰云在这 样の情况下,没有还手の能力,只能紧紧の抱着根汉の雄腰,由根汉带着她不断の瞬移,避开这里の毒针.要是她壹个人の话,她可能就真の陨落在这里了,因为她感应到这些毒针の时候,已经过来了,她の反应速度还是慢了壹些,要是被这上百万根の抹了灭灵散の毒针扎中那必死无疑,饶自己 是仙马の后代也难逃壹死.刚刚还没在新の地方落脚,马上就又有上百万根の毒针跟过来了,根汉又背着南天冰云瞬移出去了几百米,闪进了另壹个分叉口中."你怎么不瞬移远壹些呀?"南天冰云贴在根汉耳边大声说."先不要说话."根汉传音给她,他觉得这个东西是有灵の,如果他们说话の话, 肯定是可以听到の.这东西虽然从来也没见过,但是这机关阵,确实是很恐怖,若是金娃娃和欧奕遇到了,根汉还真是为他们有些担心起来,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中招了.若是他们遇到の话,还真有点为他们担心.根汉壹直和这些毒针周旋,壹直你来咱往の进行了上百次之后,根汉终于是这里の破 绽,他直接打出了金光圣拳,轰向了壹个分叉口の拐角处.那里正好是两个墙壁の接角处,那里有壹道缝.他壹拳轰了过去,墙角处突然就涌出来了恐怖の,遮天蔽地の无数の黑麻麻の毒针,全
六年数学“七桥问题”中一笔画能画
六年数学“七桥问题”中一笔画能画摘要:科学家欧拉在研究七桥问题,将其转化为一笔画,能画出的条件是:1、图是连通的。
2、画中的顶点为奇点(与顶点相连的线的条数为奇数)个数为0到2。
经本人研究,原来一笔画需要满足的2个条件不存在了,建立了理论:无条件原理。
“七桥问题”中的一笔画,用新理论,能画出,用欧拉理论也能画出。
关键词:欧拉;图论;一笔画可画;无条件原理(剪对论或李忠福原理)18世纪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是有关图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18世纪初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联系起来(如上图上)。
有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最后回到出发点。
1736年,在经过一年的研究之后,29岁的欧拉提交了《哥尼斯堡七桥》的论文,开创了数学新一分支---图论。
在论文中,欧拉将七桥问题抽象出来,把每一块陆地考虑成一个点,连接两块陆地的桥以线表示。
并由此得到了如图一样的几何图形。
若我们分别用a、b、c、d四个点表示为哥尼斯堡的四个区域。
这样著名的“七桥问题”便转化为是否能够用一笔不重复的画出过此七条线的问题了(如上图下)。
若可以画出来,则图形中必有终点和起点,并且起点和终点应该是同一点,由于对称性可知由a或c为起点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若假设以a为起点和终点,则必有一离开线和对应的进入线,若我们定义进入a的线的条数为入度,离开线的条数为出度,与a有关的线的条数为a的度,则a的出度和入度是相等的,即a的度应该为偶数。
即要使得从a出发有解则a的度数应该为偶数,而实际上a的度数是3为奇数,于是可知从a出发是无解的。
同时若从b或d出发,由于b、d的度数分别是5、3,都是奇数,即以之为起点都是无解的。
欧拉由此得到一笔画的规律:由此可知要使得一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 图形必须是连通的。
2. 图中的“奇点”个数是0到2。
后来人们就依此来检验图形是不是可一笔画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画出美丽的图案》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多边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2.了解正多边形的构造方法;
3.学会用规律画正多边形。
二、教学内容
1.正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
2.正多边形的构造方法;
3.用规律画正多边形。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正多边形的特征;
2.学生能够掌握正多边形的构造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规律画出具有几何美的图形。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1.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生成学习口号:“用规律画出美丽的图案”。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正多边形?有哪些特征?以及正多边形有哪些构造方法?
2. 讲授新知
1.讲解正多边形的定义及特征,引导学生对正多边形的特征进行理解和记忆;
2.列出构造正三角形的步骤,讲解正多边形的构造方法;
3.讲解“画正多边形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规律画正多边形。
3. 练习与拓展
1.练习:由教师举例提出几道用规律画正多边形的小问题,可以自主发挥,例如画正五边形、画正六边形等等。
2.拓展:以自由画正多边形为骨架,在图形中填充颜色,创造出具有几何美的画作。
可以通过展示作品、评选出最佳作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正多边形的特征和构造方法,并掌握了用规律画正多边形的方法。
通过练习和拓展,在课堂上形成了学生们对于正多边形的深度了解和创造性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之“画图”法
小学数学解题技巧之“画图”法小学数学到底学什么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思维方式的运用在学习数学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从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将基础打牢,那么等孩子上初中后面对更复杂的学习内容,就会变得更吃力。
可以这样说,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初步的感知,特别是应用题,而理解题意这个环节,决定你考了问题的角度,确定你考虑问题的方法,因此,这是做题中的重要环节。
小学数学“画图”解题立竿见影!根据审题的内容画图,把该题的条件、问题在图上表明,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本来的面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图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过画图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错误。
很多小学生做应用题,就知道看题目,草稿纸也不用,紧盯着啊看啊......能看出花来?光看题,又不是看小说。
借助画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借助画图解题,它是孩子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很多问题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几何问题、路程问题,如果光靠想是很难想出答案的画图就一目了然,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看。
1、平面图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平面图帮助思考解题。
如,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变,积就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积就增加120,求原来两数的积。
根据题目的条件比较抽象的特点,不妨借用长方形图,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
先画一个长方形,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数的积。
如图(l)所示。
根据条件把A增加12,则长延长12,B不变即宽不变,如图(2);同样A不变即长不变,B增加12,则宽延长12,如图(3)。
从图中不难找出:原长方形的长(A)是120÷12=10原长方形的宽(B)是72÷12=6则两数的积为10×6=60借助长方形图,弄清了题中的条件,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数学也可以画出来(1)
数学也可以画出来作者:范艳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17期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何让学生快乐、主动的学习,这是我们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浅述了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从激发兴趣、突出重点、体现美感等方面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画一画;兴趣;重点;美感;关系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7-045-01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们不断地在进行教学探索和实践,希望能找到一种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然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直观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
如何来寻求两者之间的统一,形成一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
在平时教学中,发现数学课堂中也可以让学生动笔涂涂画画,把抽象的数学用具体的图形表示出来,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画一画”让数学学习妙趣横生兴趣是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主动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
作为小学生,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驱力。
在新授知识时,“画一画”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那么在有了理性认识之后,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画”同样在贡献它的力量,使他们想学、爱学。
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时,可这样设计一个练习:将图中得数为“6”的涂上绿色,得数为“8”的涂上红色。
学生争先恐后地拿出彩笔,积极主动地边算边涂。
大约一分钟后,学生惊讶地叫起来了,“哎呀,是朵荷花!”有些动作较慢的学生开始加速,因为他们也想看看那朵荷花是个什么样。
“你这漏了一块花瓣没涂,5+3也等于8。
”有学生热情地指导着同桌。
把数学画出来——小学画数学教学实践手册
“小家伙就是不画!” “啊,一画我就懂了呢!” “画数学,就是画画吗?”
明晰画图断层,搭建生长框架 立足思维品质,养成思考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强化专项能力 厘清思维路径,夯实画图技能 剖析年段差异,探寻操作要点
第四章上课要 画
第五章下课也 画
画线段图(含直条图)相关教学设计 画概念图相关教学设计 画格子图相关教学设计 画数学绘本(含四格漫画)相关教学设计 画思维导图(含知识树)相关教学设计 画解题路径图(含步骤式草图)相关教学设计
21年年底读完。读专业能借鉴许多特级教师的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更 新和自我的审视,即“他们原来是这样理解教材和学习的”,“为什么他们能设计出这样简单高效的环节,背后 是什么思想在引领他们?”。
目录分析
第二章画有何用?
第一章画是什么?
第三章怎么去画?
画是数学思维的“黄背心” 画是数学学习的“脚手架”
把数学画出来——小学画数学教学实 践手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学
画
小学生 设计
教学
画图
相关
数学
数学
学生 思维
路径
实践
画 设计 数学
养成 思考 图
内容摘要
由于年龄和思维特点,小学生在认识概念、理解计算、解决问题等数学学习中都离不开直观的支撑,而直观 和形象的“画”就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当前一线教师多明白提升学生画图分析能力 的重要性,却苦于如何突破现状。本书作者积极尝试将“画”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让“画”不再是散布在教学中 的直观运用,而成为可操作性强的专题设计,变成学生的自发行为,而这样的“画”必将助推后续学习。本书具 体从画数学的意义与价值、设计与实施途径,结合学生实例分年级阐释,读来活泼生动又可操作性强。
画个圈圈诅咒法数学算式
画个圈圈诅咒法数学算式
1、两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的乘法不用笔计算很困难,但拿98*97=950来说,其实只要拿100减乘数与被乘数,把答案分别相乘与相加,把乘出来的答案摆在后面,用100减加出来的总和后摆在前面,答案竟然神奇的和传统算法一模一样。
2、任何二位数和11相乘
任何二位数和11相乘,只要把十位数和个位数拆开,中间再插入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总和,就不用麻烦地乘来乘去啦。
3、蝴蝶式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以往会找出两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计算。
但其实只要在算式上画只蝴蝶就解决了。
把蝴蝶翅膀圈在一起的部分相乘写在触角里面,彼此相加就是答案的分子,再把分母彼此相乘,就是答案的分母。
减法也是一样的方式,只要把触角里的数字改成相减即可。
WPS中画出数学中表示交集的图
WPS中画出数学中表示交集的图
在数学中常用两个或多个圆重叠起来的图来表示集合中的交集,也有用重叠的图来更加直观地表示某些条件或事物的叠加。
图1所示便是用来表示交集与重叠的图。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WPS中画出图1所示的图呢?下面我以在WPS文字中画出这样的图为例来介绍,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WPS表格和WPS演示中。
首先,我们点选“画图”工具栏上的“椭圆”工具,然后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在WPS文字中画我们所需大小的圆。
见图2:
画好一个圆后,再复制另一个圆出来。
把两个圆需要的重叠部分大小大致弄好。
然后选中他们,对其进行对齐,这里我们进行“垂直居中”对齐。
具体操作方法见图3:
之后,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上选择“设置对象格式”。
见图4:
选择“设置对象格式”菜单项后,会弹出“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
在“设置对象格式”对话框中,把“填充”项里的颜色设置为“无填充颜色”或把透明度设为“0%”。
见图5:
之后,单击对话框上的“确定”按钮,如图1所示的图就画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出来的数学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画”出来的数学————“画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妙用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北小学沈国元[文章摘要] “画数学”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简单的图形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画”的方法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它能帮助学生很好地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画数学”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在教学中使用方便,弥补了数学学具的一些缺点,非常适合低段数学教学。
学生能从“画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关键词:画数学数学化思维我的困惑在我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小学的中段,后来因为学校的需要,我教了低段数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两个现象一直困惑着我。
现象一:当我接手一年级时,许多孩子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一直为这件事头疼,到底是孩子年龄太小,他们只有这点水平还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呢请教了同事,他们也有这样的困惑,回答是:好象每届孩子都是这样,老师也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现象自然会消失的。
现象二: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常常用到学具,学具的操作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概念等。
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有很多困难,原因是在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中,如果是用学具操作的话就很难控制课堂的次序;其二,由于学具操作需要较多的时间,在交流时又不容易进行比较,因此很多时候是学生按照老师说的一步一步操作,教学过程就变成了为了操作而操作。
基于这些原因,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虽然知道学具的好处,可是在平时教学中用的却很少,很多时候是老师用教具操作而学生仅仅是观察,这样做学生虽然能明白一些算理、概念等,但是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只按照老师的演示在思考接受,没能真正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来。
偶然发现:自己通过培训学习教学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级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多了,课堂也变得越来越民主,可是这样的问题还是存在。
有一次,请一个学生说想法,他说着说着就跑到黑板前边画边讲起来,他的画很稚嫩可是却能把他的想法形象地表示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了这个意外的插曲,我不禁思考——能否让学生用“画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我的困惑呢因为把数学画出来不仅直观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而且刚好可以弥补用数学学具的缺点。
我开始研究——在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画数学”如何才能让“画数学”发挥更大的功效我的行动“画数学”就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把题目的意思用简单的图形画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
那么“画数学”到底应该怎样画又在什么时候“画”呢一、在学生理解困难时[案例]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我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
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练习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求一共有多少就是用加法,所以当他们拿到这一题时,想当然地列出了算式“9+5=14”。
教学时,我问了孩子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这个“我”有没有包括到到9和5中去,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最后汇报讲解。
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只有十几个孩子理解,后来我又讲了两遍,理解的孩子虽然多了,可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从前数起我排在第9个,从后数起我排在第5个。
这列队伍一共有几个大部分学生又习惯地用9+5+1=15。
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我想到了“画一画”这一方法,就提出“你能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表示‘我’和其它人,把这两列队伍画出来吗”学生们很快地就画出类似了这样的图:9人我 5人9人 5人汇报时,我让学生把两副图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明白了什么时候“我”是没有数的,什么时候“我”是重复数的。
最后我还告诉学生“画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当我们看不懂题目时可以用画画的方法把题目画出来。
后来学生再碰到例如排队、间隔等难理解的题时,都能主动地用画画来分析题目的意思。
[我的思考]荷兰着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经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
低年级的小朋友由于词汇量较少,他们的思维又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虽然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生活经验提炼到数学题时却往往难以理解。
这时候,“画数学”在这里就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它能很好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即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生在创造出自己看得懂的“数学画”的同时,他的头脑中也正在不断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二、在学生学习枯燥时[案例]课间,我走进教室,见一位学生正得意洋洋地给小朋友欣赏他的画作。
“哇,真漂亮!你知道这里面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吗”我顺口问了一句。
话音刚落,周围同学都纷纷说开了。
“我知道左边有5朵白云,右边有1朵,总共有6朵。
”“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有2只。
”“房子上面有太阳、白云、小鸟。
”……“这个周末就让学生画美丽的数学画”一个念头一闪而过。
周一交来的作业让我有了一份惊喜:学生有的用数字画出小动物;有的画出了去商场购物的情景,还写上商品价格计算的算式;有的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成蜻蜓、房子、树……;还有的画了一个数学的小故事等。
通过这次的作业,我发现学生写数字的热情高了,写作业的兴趣也高了。
[我的思考]数学是一门思维容量较高的学科,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思维活动,与语文相比,缺少了一些趣味性。
虽然教学中老师也采用了一些活动或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毕竟没有语文课文那样让学生觉得有兴趣。
再则数学的作业一般也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
让学生把数学画出来,并及时地进行交流,学生非常地喜欢,从而也喜欢上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三、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案例]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维题:有9棵树,要求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怎么种学生读了题后,马上就嚷嚷开了,“老师,这道题错了,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是12棵,9棵是不够的”“是吗”我故意看看了书上,“没错呀。
”“那是怎幺回事呢”学生被难住了,这时我提示他们:“你们试着画一画,看看秘密藏在哪里了,好吗”学生四人小组边讨论边画,经过了议议画画,很快就有学生举起手,并且大叫“我知道了。
”我没有急着让他们回答,而是让他们在小组里把画的过程再一次进行交流。
汇报时,学生用自己画出来的画进行了解释说明,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我的思考]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敏捷的、灵活的、深刻的和独创的,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习惯的影响,从而导致了思维的定势。
另外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
这时,就必须改弦易辙,另辟蹊径,调整思路,另行出击。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所以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议一议。
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并通过与同伴的相互协作,在不断的尝试和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也扩散自己的数学思维。
我的收获一、从“枯燥”走向“生动”“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
”的确,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学习是有趣的。
但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种对学习的兴趣最长将持续到上学前。
上学后,许多孩子都会逐渐地对学习、对在学校的学习产生厌恶感,他们认为在学校学的知识很枯燥,没有意思。
而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
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素材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课堂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同时,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解题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喜欢上了数学。
二、从“接受”走向“探究”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从独立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学习。
“画数学”就是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让学生边画图边编口诀并写出乘法算式。
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了解了乘法口诀的意义,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知道了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哪些数学问题等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探究与掌握知识的过程,实现了从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的转变,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发展了智力。
三、从“单向”走向“多向”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发展数学能力的突破口。
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思维的方法比较单一。
而运用“画数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
其一:“画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生活用语转换成数学语言,而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是数学思维的关键。
同时,“画数学”也能提高学生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的能力,其实这也就是数学的抽象概括。
其二:“画数学”能较好地把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展示出来。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画法,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学生在交流比较中掌握了不同的思维方法;即使同一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也能激起思维的火花,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了发散。
四、从“模仿”走向“创造”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种模仿学习,学生缺少创造力。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运用“画数学”这一方法时,能让具有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都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
从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于别人不同的见解等。
总之,学生能从“画数学”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学生在“画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画数学”以后,我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看着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越来越喜欢数学,我的心也被幸福所充满,所以——让我们勇敢地“画数学”吧!参考文献:1、孔企平、胡松林《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小学数学》2、郭思乐《思维与数学教学》3、《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