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为何以孝命名

合集下载

孝文化研究

孝文化研究

一、继承孝文化弘扬其精华根植于孝感大地的孝文化是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民族特色的华彩篇章。

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其原义为“奉先思孝”,把孝行看成是根本的道德原则,躬行孝道是德行的最高表现。

经历代的弘扬和发展,“孝”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追孝”,尊敬祖先除按时恭敬地祭祀之外,要依照祖制行事,把祖先的事业推向前进。

2.“事亲”,奉事父母对父母既养且敬,使其终生愉悦,“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3.“立身”,显扬父母成家立业,修身行道,效忠君国,扬名后世,被儒家经典《孝经》舆为“孝之终”。

4.“孝行”,治国之本《孝经》把孝视为“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本”,而孝治天下则“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的这些文化内涵,通过一定的思想或物质的形式展示出来,成为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其延伸渗透的部分,则成为东方文明的精神支柱。

孝文化在其演化进程中,第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被大思想家了孔子、孟子所阐释和推祟的孝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反映了父慈子孝、尊老爱幼的科学精神;第二,孝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民间文化,经历代思想家之提倡,经历代统治者之推行,经历代群众之实践,已经成为华人家庭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和最集中的表现,深人民间生活的各个角落;第三,孝文化是中国民间的民俗文化,在节日活动、婚丧嫁娶、民间风情、文艺演出、工艺作品、乡规民约中,无不渗透着孝文化的影响,无不刻上了孝文化的印记。

二、孝感的孝文化资源孝文化对孝感这个地方情有独钟,留下了宝贵的孝文化人文景观和丰厚的孝文化物质资源。

孝感的孝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孝行感天孝感的第一个县名为“孝昌”,其来历不同寻常。

据史记载,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

元嘉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改年号为太初,刘骏率部进行讨伐,讨“逆”成功,取得皇位。

在孝感感悟孝道

在孝感感悟孝道

在孝感感悟孝道人生充满了机缘巧合。

“孝感,这地名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因为我们公司在湖北的孝感市承建了一条市政道路,一到此地,我就对它的名字产生了兴趣,一探究,这名字还真与“孝道”大有关系。

据《史记》载,南朝宋世祖孝武帝刘骏(454—464年在位)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立为武陵王,驻西阳,即今湖北黄冈东。

元嘉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弑父篡位,改年号为太初,刘骏率部讨“逆”成功,就取得了皇位。

为了巩固皇权,刘骏以刘助为反面典型,大力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还下令嘉奖有孝行的人。

随即,刘骏于孝建元年(454年),就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湖北安陆东境、郧县南境设置了一个新县,命名为“孝昌”,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并表明自己以孝治国的决心。

到了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因孝昌县名之“昌”字犯了其祖父名讳,遂根据此地传颂的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衾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等孝子感天动地的故事,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孝感”这个地名由此便沿用到了今天。

难能可贵的是,孝感至今还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地级城市,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孝文化之乡。

在中国古代的24大孝子中,汉代“卖身葬父”的董永和“扇枕温裘”的黄香,三国时“哭竹生笋”的孟宗,均家居孝感,由此可见孝感“孝风”之盛。

其中,“卖身葬父”的董永的孝心更是感人至深。

相传董永少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

不料,正当董永青春年少时父亲却患病身亡,此时,为给父亲治病,董家已一贫如洗。

然而,为换取丧葬费用,无依无靠的董永情愿卖身至傅员外家为奴。

也是好人自有好报,就在上工路上,董永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也就同病相怜,你情我愿结为了夫妇。

这女子也真是奇女子,心灵手巧,且特别勤劳,只用一月时间就织出三百匹锦缎,终于为董永抵债赎身。

夫妻返家途中,又行至大槐树下,女子这才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是奉命帮助董永还债的。

言毕凌空而去。

这个凄婉优美的爱情传奇,后来就被艺人编撰成了流传千古的《天仙配》,直到现在还令人甚为感动。

独具特色的孝感孝文化资源——以《孝感县志》为例

独具特色的孝感孝文化资源——以《孝感县志》为例

文化长廊独具特色的孝感孝文化资源——以《孝感县志》为例李国侠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摘 要:孝感以孝命名,是中国孝文化之乡。

二十四孝中,孝感占有三孝,即人民所熟知的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被和孟宗哭竹生笋。

历代的孝子风范汇聚成丰厚的孝文化资源,培养和感染了数代孝感儿女。

关键词:孝;董永;文化资源作者简介:李国侠(1989.10-),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5-188-02一、历史沿革孝感是中国孝文化之乡,也是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

孝感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夏商时代为古荆州之地。

周为楚、郧、轸等诸侯国割据地,且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

秦属南郡;汉以后属荆州江夏郡;南北朝以后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宋以后属德安府;清分属德安府、汉阳府。

南朝宋孝建元年,为了收揽民心、巩固皇位,宋孝武帝刘骏划安陆以东、都县以南的地区为一新县,取名“孝昌”,即孝子昌盛之地,该县名沿用了470年之久。

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又将 “孝昌”改为“孝感”,孝感之名就此产生。

孝感从建县开始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名也已沿用一千多年之久。

今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北,地处桐柏山、大别山之南,长江以北,汉江以东,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及仙桃市毗邻,北与河南省信阳市交界,西接随州、荆门、天门等市县,东连黄冈市的红安县与武汉市的黄陂区。

二、“孝感”地名由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孝感县应该是因为出了董永这个孝子才设立县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孝感建县是在董永故事发生后四百六十多年的南北朝时期,原县名孝昌。

孝昌建县并不是因董永故事缘故,这或许可以从孝昌的“昌”字得到一些解释,首先,昌代表美好昌盛之意;其次,孝感在汉晋时期为安陆县地,属江夏郡,旧传该地多出孝子,除董永、董黯之外,东汉时还有黄香,三国时有孟宗,一个地方出了好几个孝子,可谓之昌盛,故有名孝昌。

孝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孝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在新“24孝”中,有“爱要说出口”这样人人皆可做到的内容,也 囊括了“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给父母做饭”、“教父母学 会上网”、“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等具体到生活细节的行为标准。
新“24孝”行动标准(简说)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泸州孝文化概要
泸州报恩塔
报恩塔简介:

民谚云:“泸州有座塔,离天三尺八”塔是南宋 报恩塔,系南宋泸南安抚使冯楫为弘佛化、倡导 孝道、报母恩所建。

报恩塔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泸州城区。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 (1148),明弘治年间、清光绪四年、1985年三次维修。塔坐西向东,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大学阶段如何表达孝心?

以新24孝为导向,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一 切人。具体有如下倡议: 要认真听取父母的教导; 精神上多给父母安慰,如过年过节父母生日等。 为父母分忧解难。
三字经讲“孝”: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首孝悌,次见闻。
千字文讲“孝”: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资父事君,曰严曰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孝感:将孝文化刻入城市精神

孝感:将孝文化刻入城市精神

孝感:将孝文化刻入城市精神作者:白起叶卫华来源:《支点》2016年第11期核心提示:孝文化已成为孝感打响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产业、建设孝文化名城、推动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

“百善孝先,内涵宏深,始于事亲,终于立身……”10月12日晚,在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体育馆,一首荡气回肠的诗词《孝道千古》,拉开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文联“送欢乐下基层”暨2016中国孝感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晚会帷幕。

孝感,中国孝文化之乡。

在这座因董永卖身葬父而得名的城市,孝道之风沿袭千年。

长期以来,孝感市自觉汲取孝文化的丰富营养,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中,使孝道内涵与时俱进,催生磅礴激荡的精神力量。

今年孝感孝文化旅游节是2002年以来,孝感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第13届孝文化旅游节。

而孝文化已成为孝感打响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产业、建设孝文化名城,推动城市发展的独特优势。

“因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10月13日,在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报告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城市文化建设交流活动中,来自河北滦平县、山西运城市盐湖区、上海奉贤区、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等地代表,展开了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交流活动的这些地区,都有孝文化的传统。

但纵观全国,唯一一个因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却只有孝感。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首德,而孝感是孝文化发祥地之一,因“孝行感天”而得名,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独占三席,是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城市。

孝感的孝文化,在众多古籍中已有记载。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东北部,桐柏山、大别山的南麓。

北边与河南接壤,南边与武汉相邻,自古就是南北交通要道,最初县名为“孝昌”。

据史料记载,南朝宋元嘉三年(公元453年),文帝刘义隆的长子刘助篡夺帝位杀死文帝,将年号改为太初。

文帝的第三子武陵王刘骏,率部讨伐篡逆的刘助获得成功,登基称帝,即宋世祖。

为巩固皇权,刘骏积极倡导孝行,并将年号改为孝建。

郑树成闲话“黄陂到孝感,县过县”

郑树成闲话“黄陂到孝感,县过县”

郑树成闲话“黄陂到孝感,县过县”黄陂和孝感民间流传着一条民间谚语——“黄陂到孝感,县过县”,没有深刻语意仅有地域特点。

这通俗易懂的谚语后来演变发展成一条歇后语,即“黄陂到孝感——现过现”。

真谓历久弥新!这歇后语也赋予民谚全新的人文内涵,也许只有湖北人才理解并运用于现实中,其意为交易过程中,双方货物、钱帀交割清楚完整,现钱现货,双方互不相欠。

民谚也好,歇后语也罢,黄陂和孝感都是真实的存在。

这话语起源于何年无从考证,似乎没有典籍记载过它(也许我陋闻不曾了解到),但可以肯定的是,必然是在两个地名都出现,且都设为县制之后才有此说。

语言有生命有市场,能够历经长时间的检验得以流传,并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人们认同,必有它产生和传播的道理。

史上,黄陂和孝感两地设县制和成名都很久,均处于湖北中东部。

黄陂一名有多种说法,其一说是黄陂之境在西周到春秋(属东周的一个时期)时为黄国(含辖今黄州、黄梅等)地域,且处武湖之滨,先人因怀念故国而将此地取名“黄陂”。

比较能被黄陂后人接受的另一种说法是黄城和武湖的合称。

“陂”此时此处读pi,不读bei,也不读po,已无湖或水圹之意。

但,现今三里桥周边仍被称为黄陂“锅底”(三里桥有救命寺,据传与水域相关),地势低洼,古时是泽域。

今黄陂在大禹建立夏朝时全境属荆州之地(全国分为九州),春秋时属黄国(嬴姓诸侯国),战国时楚成王于公元前648年夏天东进灭黄国归楚。

秦朝统一中国后,分楚为四郡,黄陂属南郡安陆县(今云梦)管辖。

西汉时黄陂分属江夏郡西陵县和安陆县,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为防范东吴北进,派江夏太守黄祖修筑黄城(在今六指店寨上湾)镇守,并在城南湖泊(今武湖)屯军抗击东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孙权派兵攻陷黄城镇,改立石阳镇(属江夏郡)。

三国到南北朝,黄陂全境分属滠阳县(位于滠水之阳,晋惠帝永兴二年即公元305年设置)、西陵县(今前川西陵村、谌家墩一带)等。

隋初改县为镇,后复为县。

唐贞观年间(623年)改属黄州。

部编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含解析(1)

部编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含解析(1)

部编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含解析(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一切生活皆语文”,春日róng róng,;夏日炎炎,语文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丽;秋日高远,语文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豪情;冬日浪漫,语文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高洁。

语文就在你身边,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妖饶的装扮,它是那种“小桥流水”的静谧,是那种“大江东去”的浩荡……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的风铃敲开了我们的心扉,让我们一起去踏寻语文的足迹吧!(1)给划线字注意,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róng róng________________绚丽(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3)模仿文中划线句,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句子。

【答案】(1)融融;xuàn(2)宵;霄;饶;娆(3)语文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生机;语文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语文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润。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此题要注意“绚”读四声。

(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宵”指入夜时段,大概在晚饭后的八、九点钟。

“霄”是云霄的意思。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此题应该选择学过的古诗句,并且用两个字来概括出诗句的内涵。

故答案为:(1)融融 xuàn(2)宵霄饶娆(3)语文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生机;语文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语文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润。

董永在湖北孝感的民间故事传说

董永在湖北孝感的民间故事传说

董永在湖北孝感的民间故事传说董永在湖北孝感的民间故事传说李守义孝感地名的由来孝感始名孝昌。

史载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刘劭弑父篡位,改元太初。

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刘骏,举“孝”字旗,笼络人心,起兵讨伐,打败刘劭,做了皇帝并用“孝”为帝号,称孝武帝。

他由于巩固其皇权帝位的政治需要,实行以孝治国。

其时,安陆县地属江夏郡,出了董永、董黯等孝子,孝道昌隆,民风醇厚,故将安陆出孝子的东部,析置为孝昌县。

至五代后唐,同光年间(公元924年),后唐皇帝庄宗李存勖,为避祖父国昌“昌”字的“国讳”而改名孝感。

在民间,还有“孝感”因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上的仙女下凡,与之婚配和出孝子多,民风醇厚而得名的传说。

正所谓“纯孝感天地,至情传古今”。

董永故里,孝感动天。

董永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早在宋代,山东省嘉祥县武宅山就发现了东汉晚期的武氏墓群石室画像。

其中的武梁祠石室后壁第二石第三层刻有六幅孝义故事画,第三幅即董永故事。

中线上还刻有“董永千乘人也”。

千乘即今之山东博兴县。

晋干宝撰《搜神记》中云:“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

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

我市原党史办主任宋焕文先生80年代初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并于1998年编著出版了经过他多年积累、科学考证所获得的成果《董永故事探源》。

书中以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论证了董永乃是西汉末年的一个真实历史人物。

董永故事发生在刘向写《孝子(图)传》的西汉王朝晚期。

孝感是“董永与七仙女”神话故事传说的原地据藏励和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所载:“董永,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徙德安(古安陆,今孝感)”。

这与清光绪五年《孝感县志·艺文志》中转录的明代正统(1436—1449)孝感知县黄巩的《修董孝子墓记》一文中所曰“孝感县旧为汉安陆地、后置县,以孝子董永名”。

顺治《孝感县志人物志》中关于“董永、青州千乘人、早丧母、汉灵帝中平黄巾起义、渤海骚动、永奉父来徙”的记载相符。

孝感最有名的典故

孝感最有名的典故

孝感最有名的典故
孝感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在孝感,有一个最有名的典故,那就是“董永与七仙女”。

这个故事相传发生在汉代,讲述了一个叫做董永的年轻人,他因为家境贫困,无法娶妻生子,于是向玉帝的七仙女求婚。

七仙女被董永的真情所感动,于是与他结为夫妻,并帮助他还清了债务。

这个故事在中国广为传颂,被誉为“天下第一孝”。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诚信、勤劳、勇敢等核心价值观。

它也是孝感市的象征,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和文化传承。

除了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孝感市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黄鹤楼、古琴台、武汉长江大桥、洪山广场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孝感市也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出了许多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和探索。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孝感市的象征和文化品牌。

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诚信、勤劳、勇敢等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感名孝子与孝文化

孝感名孝子与孝文化

孝感名孝子与孝文化陈宇【摘要】孝感素来以孝闻名,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独占三席,又是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城市.孝感以"孝"为名,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昔日孝子的嘉奖赞许,更是中华孝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孝在今天仍然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基础.【期刊名称】《湖北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1)003【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孝感;孝子;孝文化【作者】陈宇【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7一、孝及孝感的命名“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

儒家思想认为“孝”是百善之首,孝悌是为人之本。

《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孝”就是尊敬长辈,侍老奉亲。

《礼记·礼运》也说:“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天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十者谓仁义。

”因此,“孝”是一种社会道德原则,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间关系的准则。

孝悌观念既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也是儒学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亦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

[1]307若不认识中国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继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众多关于孝的记载和阐释 ,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仁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2]13《大学》中写道:“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3]11孝在儒家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湖北省孝感市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董永、孟宗、黄香等三位人间至孝均名列古代第一部孝子集《二十四孝》中。

孝感最有名的典故

孝感最有名的典故

孝感最有名的典故一、现象 - 孝感名闻天下孝感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这个城市因为其中的一个典故而闻名中外,被誉为“中国孝文化之城”。

孝感的名声源自于一个千古传世的典故,这个典故不仅让孝感名扬天下,也使人们对孝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二、起因 - 孝感典故的来源孝感典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时期。

当时,在孝感周边有一位名叫许氏的妇人,她年轻时嫁给了孝感这个地方的一位富商,婚后育有一子。

然而,许氏儿子的出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他患有先天性疾病,双目失明,四肢畸形。

对于这样一个残疾孩子,富商家庭的亲人无法接受,纷纷散去,许氏和她的丈夫双双被家人唾弃。

三、奇迹 - 孝感的伟大母爱然而,许氏对她的儿子充满了母爱和奇迹般的毅力。

她没有选择放弃,相反,她坚决决定照顾并抚养自己的残疾儿子。

许氏将她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儿子,毫不犹豫地照顾他的起居、饮食和日常生活。

她用尽了所有的精力和爱心,希望能够帮助儿子摆脱病痛的困扰。

四、感动 - 孝感的奇迹这个妇人的母爱行为感动了整个孝感城市。

整个城市的人们都被许氏的孝心所打动,看到了母爱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

大家纷纷感叹:许氏是一个真正的孝子,她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庭的力量和爱的伟大之处。

自此之后,孝感成为了“中国孝文化之城”。

五、影响 - 孝感典故的传承这个孝感的典故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广泛传承和宣扬。

许氏的英勇事迹以及她对家庭、家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全国各地的赞美和推崇。

孝感典故成为了许多家庭教育的典范,无论是书面记载还是口头传承,都在尽可能地弘扬孝文化,培养后人的孝顺之心。

六、教育 - 孝感典故的教育意义孝感典故寓意深远,给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智慧。

从这个孝顺的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爱是无私的,母爱是无私的,家人是无私的。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困境,我们都应该像许氏一样,坚定地扛起责任和义务,奉献我们的爱和关心。

二十四孝湖北三孝

二十四孝湖北三孝

二十四孝之湖北三孝
一、董永卖身葬父: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湖北孝感市下面的县级市)。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二、黄香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三、孟宗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

湖北孝感的丧事风俗

湖北孝感的丧事风俗

湖北孝感的丧事风俗
湖北孝感地区的丧事风俗,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推崇,几乎每一位老百姓都熟悉其中的细节。

今天,我们将就湖北孝感地区特有的丧事风俗做一个深入的研究。

首先,湖北孝感地区的丧事风俗很古老,一般丧事分为“二十四节”,既有常规节日(如七月初七,众多节日),也有特殊节日(如九月初九、九月初十日)。

在湖北孝感地区,凡有死者者,凡有宾客者,皆应具备:主人为慰问死者家属,客人则为门庭报喜,储藏宴席。

一般情况下,家属会在家里举行“二十四节”的活动,表达悼念,犒赏宾客,并将产品(如糖、盆栽等)作为礼物送给宾客。

此外,湖北孝感地区的丧事风俗中还有一些宗教元素,比如摆放神位,和奉祀先祖。

在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中,祭祀先祖被认为是一种虔诚的表现,是对先人的尊敬和孝道,也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方式。

因此,这种丧事风俗在湖北孝感地区一直深受人们的推崇,被视为孝道的象征。

此外,湖北孝感地区的丧事风俗还有一些其他的特色,比如,祭祀死者,会在丧事上设置祭坛,供奉死者的遗物(如衣服、鞋子、酒桶等),有时还会设置殉葬的灵堂;以及祭祀后,家属会穿上红色的衣服,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此外,湖北孝感地区的丧事风俗还有一些传统习俗,比如让死者安息之地更加安宁、镇定,以及为死者扫墓等。

湖北孝感地区的丧事风俗不仅是一种传统,也体现了人们对死者的尊重和孝道,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情感。

它不仅让人看到了湖北孝感
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启发了人们在丧事上坚持自己的信念,尊重他人,不忘记孝道的重要性。

湖北孝感地区的丧事风俗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传统,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守护。

我的家乡孝感

我的家乡孝感

孝感历史变革
孝感市历史悠久,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据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 这里就有人类活动。30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已形成了强大的荆楚部落。南 北朝时社会动荡,大量人口涌入,使本地得到发展。刘宋初,孝武帝孝建元 年(公元454年),将安陆县东境分割置孝昌县(今孝南、孝昌)、南境分割 置应城县;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又在南境汉江之滨置甑山县(今 汉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再分割安陆南境置云梦县;公元 1933年,割孝感、黄陂、黄安、罗山4县接壤区域置礼山县(今大悟)。为施 政管辖之便,公元454年,分江夏郡立安陆郡,郡治在今安陆;唐代改称安州; 北宋末年升安州为德安府,后至元明清各朝代,行政区划范围基本未变。公 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设道,辖区属江汉道。1927年废道,1932年设 行政督察区,孝感、安陆、云梦、应城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称第三区), 大悟属第四区,汉川属第六区。同时,在鄂豫这区苏维埃政权时期,从1931 年起,先后划分为陂孝北县、安应县、云孝县、汉孝陂县、礼山县。
孝感历史变革
1949年4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 府决定,在礼山县河口镇成立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员会(简称孝感地委)、孝 感行政区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同年5月,孝感所属各县全境解放。自 1949年5月设置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以来,其辖区行政区域历经9次变更,境域面 积亦多次调整,最大时为35598平方公里,最小时为8910平方公里。1949年5月~ 1951年6月,辖孝感(今孝南区、孝昌县)、礼山(今大悟县)、应山(今广水 市)、安陆、云梦、应城、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黄安(今红安县)、随县 (今随州市曾都区)等9县和应城矿区。国土面积20971平方公里。1951年7月,原 沔阳专署所辖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属孝感专署。国土面积23728平方公里。1952年 1月,原大冶专署所辖的咸宁(今咸宁市咸安区)、武昌(今武汉市江夏区)、 蒲圻(今赤壁市)、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7县划属孝感专署。是年6月,随 县划属襄阳专署。同年8月,撤销应城矿区人民政府,其行政区域并入应城县。9 月,黄安县划属黄冈专署。此间,孝感专署共辖16个县。国土面积26977平方公 里。

孝感名孝子与孝文化

孝感名孝子与孝文化
文化 是 十分 必要 的 甲 骨 文 , 今 已 有 孝 字 距
40 0 0多 年 的历 史 , 原 义 为 奉 先 思 孝 。儒 家 思 想 其
认 为 “ ” 百 善 之 首 , 悌 是 为 人 之 本 。 《 文 解 孝 是 孝 说
字 》 : 孝 , 事 父 母 者 。从 老 省 从 子 , 承 老 说 “ 善 子

也是 相 当深 刻 的 。在 当 时 的社 会 背景 下 , 出现 像 董永 这样 的孝子 , 完全 可能 的 , 是 也是可 信的 。
三 国时期 , 曹 植 在《 芝 篇 》 魏 灵 中也 写 了董 永 的故事 :董永 遭家 贫 , 老财无 遗 。举 假 以供养 , “ 父 佣作致 甘 肥 。债 家填 门至 , 知 何用 归 。天灵 感 不 至德 , 神女 为 秉 机 。[a 这 是 我 国最 早 取 材 于董 .  ̄6 6z 永故事 、 署 名 的 文 艺 作 品 。可 见 , 在 三 国时 有 远
也 。“ ” 是 尊 敬 长 辈 , 老 奉 亲 。 《 记 ・礼 ”孝 就 侍 礼
我 国古 代 的 文 献 中 , 众 多 关 于孝 的记 载 和 有
阐释 , : 如
运 》 说 : 何 为 人 义 ?父 慈 、 孝 、 良 、 也 “ 子 兄 弟悌 、 天
义 、 听、 惠 、 妇 长 幼顺 、 仁 、 君 臣忠 , 十者 谓 仁 义 。 因 ” 此 ,孝 ” 一种 社会 道德 原则 , “ 是 是处 理 家庭 中长 辈
国传 统 主流 文化 精神 的根源 。历 史 学 家钱 穆 先生
称 中 国文 化 为 “ 的 文 化 ” 梁 漱 溟 先 生 亦 认 为 , 孝 , “ 中国文化 是 ‘ 的文 化 ’ 白是 没 错 ”。1∞若 说 孝 , [3 ] 不认 识 中 国的 孝 文 化 , 么 便 永 远 不 能 了解 中 国 那 传统 文 化 。为 了继 续 传 承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 究 孝 研

孝感简介

孝感简介

孝感地形
孝感市地势北高南低,由大别山、桐柏山向 江汉平原过渡呈坡状地貌。大体上一成低山、 三成平原、六成丘陵孝感市位于长江以北,大 别山、桐柏山脉以南。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 域,其中长江流域8438.12平方公里,淮河流域 471.88平方公里。桐柏山余脉和大别山余脉分 别由西北向东南、东北向西南伸向北部,为长 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总体地势走向为 北高南低,其中淮河流域在境内呈西南高东北 低的地势分布;长江流域在境内呈北高南低分 布。
孝感在地图上的位置
位置的详细介绍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中部,地处 桐柏山、大别山之南,长江以北,汉江 以东,南与武汉市东西湖区及仙桃市毗 邻,北与河南省信阳市交界,西接随州、 荆门、天门等市县,东连黄冈市的红安 县与武汉市的黄陂区。地理位置北纬 30°23′—31°52′分,东经 113°19′—114°35'。其中大悟县 是我的家乡。
孝感的风景
大洪山 董永公园
观音湖
孝感文化
孝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有门板湾、夏家寨、 禹王城、楚王城等古遗址460多处,古墓葬200多处,古建筑40 多处,古塞堡180多处,还有许多古景观。出土的古文物中,国 家一级品100余件,二、三级品1000余件。云梦县睡虎地秦墓 出土的秦代竹简,1000多枚,近4万字,内容涉及从战国晚期到 秦始皇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史学界 称之“具有划时代意义”。研究云梦秦简的中、英、韩、日文字 著述达400余种。云梦县周田村出土的东汉陶楼,是一件陪葬冥 器,仿死者生前“重楼高阁”式居室制作而成,也是一件精巧的 古代建筑模型工艺品,为研究古代建筑学、社会学和民俗学提供 了实物资料,被载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应城市城北街道办事处新 石器时代的门板湾遗址,距今5000多年, 是二十世纪中国文物 考古重大发现之一,是研究长江流域城市建设和房屋建筑的重要 实物资料。

董永故里与孝感建县由来

董永故里与孝感建县由来

董永故里与孝感建县由来董永故里与孝感建县由来现在的人们一般都认为孝感县是因为出董永这个孝子才建县的,其实并非如此。

孝感建县是在董永故事发生后四百六十多年的南北朝时期,原县名孝昌,当时这地方属安陆县管辖。

一、清代学者认为“孝感”因董永得名前面我们考证了董永故事是发生在西汉晚期的,至于他是怎样迁徒到孝感来的,古书没有明确记载,眼下在孝感县很难查到证实的材料。

近年来孝感编篡新县志,我们考察了现在居民姓氏,绝大部分都是明代初年从江西和本省麻城迁入的。

其中也有董姓者,但族谱均未涉及董永事,自然不是董永后代了。

目前能见到的古代文献资料明确地说到董永南来孝感的就是明末清初人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该书卷77孝感县云:“汉安陆县地,刘宋置孝昌县,以孝子董永名也。

”另一位清代史地专家徐文范的《南北朝郡县表》在安陆郡下也说:“孝武帝(刘宋)孝建元年,因孝子董永析置孝昌,而立安陆郡。

”徐氏又在重城郡下说:“重城郡属安州,引《舆地纪胜》旧经云,吉阳(今孝感县西北)县城,本名董城,因孝子董黯得名。

”近代学者藏励和等人编的《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第1311页中记:“董永,后汉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后徒安陆……”这条记载虽未注明出处,资料当有所本,决不会是编者杜撰。

但是这条资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因为它明确地说出了“汝南”、“安陆”这两个古老地名。

汝南郡为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所置,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的颖河、淮河之间的地区,东汉移治所于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晋代移治悬瓠(今汝南县),南北朝时期,其治所辖地屡有变更。

北魏占领时治所仍在悬瓠。

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兵灾,许多士族和劳动人民逃迁到南方,他们难忘故土,因此东晋王朝和以后的宋、齐、梁等王朝常在其统治区内侨置中原州郡,汝南郡也曾侨置于今武昌县的金口镇,到刘宋元徽年间(公元477年左右)又在今河南信阳、罗山与今湖北大悟、应山的接壤处建过南汝南郡;梁天监年间也在这一带建过西汝南郡。

孝感三孝的介绍

孝感三孝的介绍

孝感三孝的介绍
孝感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湖北省的地级市。

这个地方因为其在封神榜中居住过三位著名的孝子而得名为“三孝”。

下面是对这三位孝子的简要介绍:
1. 伍子胥:伍子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孝子之一。

他为了报答母亲被迫自尽的牺牲行为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孝子之一。

2.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之一,以其深深的孝心而著名。

她在小说中表现出对父亲的极度孝顺,十分崇拜和依恋他。

3. 陆小凤:陆小凤是金庸先生创作的侠义小说《陆小凤传奇》中的主人公。

他以孝顺父母、尊重长辈而闻名。

在小说中,他经常为了救父母而冒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这些孝子以其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品质,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被广泛传颂。

他们的故事向人们传递了尊重和孝顺家长的文化价值观。

孝感地名的由来

孝感地名的由来

孝感地名的由来孝感因董永孝行感天得名,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的城市。

孝感的前身名孝昌,以“孝道昌盛”而得名。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孝武帝刘骏(430-464年)为弘扬孝道,析安陆东境置县,治今孝昌县花园镇中胡村北(澴河边)。

据史载,刘骏是宋文帝刘义隆(唯一被正史记载与生母乱伦的皇帝)第三子,字休龙,小字道民。

初立为武陵王,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

先后任湘、豫、雍、徐、兖、江等州刺史职。

元嘉十三年(453年)文帝长子刘助杀父篡位,刘骏率部讨“逆”成功即位。

为了巩固皇权,倡导孝行,改年号为孝建,并于孝建元年(454年)置孝昌县,以褒扬此地孝行之昌盛。

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舆地纪胜》云:“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分安陆东境建孝昌县,因孝子董黯立名”。

清康熙《孝感县志》载:句章(浙江慈溪县)董黯,亦尝流寓孝感,墓在邑北百二十里,唐吏部尚书徐浩题其碣曰:“汉孝子董黯之墓”;《湖北通志》亦载有“(董黯)后侨寓孝感,今邑北百三十里有黯墓”。

及至五代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的名讳,于同光二年(924年)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取董永、孟宗行孝感动天地之义(据孟宗哭竹“至孝之所致感”和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的传说),并一直沿用至今。

孝感历史悠久。

周为楚、郧、贰、轸等国地,且贰国、轸国、郧国均建都于此;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南北朝属安陆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属安州;宋建炎四年(1130年)属德安府;元、明因之,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汉阳府;1914年属江汉道。

1949年后属孝感专区,期间1959年一度属武汉市。

1966年9月曾一度改名为东风县;1969年2月复名孝感县。

1970年属孝感地区。

1983年撤县设市。

1993年6月成立地级孝感市,并设县级孝南区和孝昌县。

有意思的是,孝感为古驿道,重要地段均设有驿站,十里一铺,五里一店,因而得名的有:丰山铺、周巷铺、西河铺、永安铺、陡山铺、白沙铺、小河驿、杨店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感为何以“孝”命名?
湖北省孝感市市长、全国人大代表滕刚主张:弘扬孝德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孝感这座城市为何以‘孝’命名?”滕刚先生刚到孝感工作的时候,对这个问题颇有兴趣。

通过了解,他得知这里的孝德文化底蕴深厚:古代“二十四孝”中有三大孝子出自孝感,他们分别是董永、黄香、孟宗;孝感还走出了50多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这里还是全国孝亲敬老楷模最多的中等城市,共有40多人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或“全国孝亲敬老之星”。

“仅去年,孝感就涌现出4个国家级模范典型,这在市州一级是不多见的。

”滕刚一一数来:“最美社区民警”吴和平、“最美农技干部”周小贺、不拿信仰做交易的“铁面水官”蒋志刚、干部情况“活档案”涂红刚。

滕刚发现,孝感特有的孝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共同的道德规范,可以结合起来培育和弘扬。

“弘扬孝德文化,就要在精神境界上大爱为民,”滕刚说,“我们坚持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坚持每年办一些实事。

比如,我们把3800亩城区地段最好的地块,分三期建设槐荫公园,让老百姓有一个好的健身活动场所。

他介绍,去年,孝感以建市2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道德模范讲述心路历程、百名最美孝感系列人物评选、为百名孝子画像等活动,鼓励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再立新功,为建设魅力孝感作贡献。

根据孝感的实践,滕刚建议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视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鼓励各地把地方特色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延续历史文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