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2分)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火树银花B.丹桂飘香C.滴水成冰D.木已成舟2.(2分)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硬水、水B.石墨、冰水混合物、干冰C.氮气、空气、氯化钾D.冰、不锈钢、乙醇3.(2分)下列有关化学知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开窗通风,可减弱雾霾天气造成的危害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C.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由图书馆资料着的大火D.用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4.(2分)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5.(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分别浸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B除去CO中少量的CO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实验室制取CO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D区分黄金和黄铜片灼烧A.A B.B C.C D.D6.(2分)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保持不变7.(2分)推理是化学学科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铁是较活泼金属较易生锈,铜是不活泼金属所以不会生锈B.不锈钢、青铜、焊锡、24K黄金、白银、水银都属于合金C.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氧化物中一定有一种元素不是氧元素D.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是同一种物质8.(2分)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3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酿酒B.菜刀生锈C.湿衣服晾干D.食物腐败2.(3分)化学上研究任何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必须取用纯净物.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不锈钢B.干冰C.碘酒D.石灰石3.(3分)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阴离子的是()A.B.C.D.4.(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B.用酒精灯内焰给物质加热C.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D.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5.(3分)不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是()A.汽车排放的废气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6.(3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7.(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D.用二氧化碳灭火8.(3分)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飞行试验成功,运载“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2D.偏二甲肼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4:19.(3分)已知金属元素M(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A.MCl2B.MCl3C.M2Cl3D.MCl10.(3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有质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1.(3分)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4题;共94分)1. (2分)(2017·昌平模拟)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 . 碳酸钙B . 氯化钠C . 浓盐酸D . 氢氧化钠2. (2分) (2016九上·无锡期中) 薄荷醇(C10H20O)可用于糖果、饮料的香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薄荷醇不属于化合物B . 薄荷醇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 薄荷醇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4D . 薄荷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3. (2分) (2015九上·盐亭期中)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 农业上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危机而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B . 将垃圾分类回收后用于发电,并将尾气无害化处理后排放C . 设计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中的原子100%转移到产物中,达到零排放D . 提高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4. (2分)(2016·桂林)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 . 溶剂一定是水C . 溶质一定是固体D . 溶液一定是无色5. (2分)汽车碰撞后安全气囊中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 . 氧气B . 氮气C . 二氧化碳D . 稀有气体6. (2分)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B . 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C . 铝在空气中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铝制品性质不稳定D .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7. (2分) (2018九上·桥东期末)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安徽芜湖无为县联考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安徽芜湖无为县联考2019年化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区别白醋和白酒﹣闻味B.区别N2、CO2﹣燃着的木条C.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D.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Zn粉2.某兴趣小组在研究Zn-Cu合金、Zn-Fe合金、Fe-Al合金、Fe-Cu合金时,发现其中一种合金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了0.5g气体,该合金可能是A.Zn-Cu合金 B.Zn-Fe 合金 C.Fe-Al合金 D.Fe-Cu合金3.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4.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若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镁和硝酸锌B.若反应后所得滤液是无色的,则滤渣中一定有锌、铁、银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可能有硝酸亚铁D.若反应前锌粉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5.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一定含有氧元素6.“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争做文明巴南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投放B.骑单车出行,节能减排C.喷雾车巡回喷雾降尘D.生活污水集中排入长江7.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C.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D.贵重设备失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8.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9.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等正确的是( )10.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共场所应张贴的标志是()A.B.C.D.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①③⑤D.④①②⑤③12.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3.下列除杂方法中正确的是()14.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个B.3 个C.2 个D.1 个15.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读取液体体积 D.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二、多选题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O和CO 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比是7:11A.质量相等的2O多B.31.6g高锰酸钾和24.5g氯酸钾分别充分加热分解制氧气,则高锰酸钾放出的2C.某化合物 3.2g与氧气点燃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g二氧化碳和 3.6g水,该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取一定量铁与铜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是 5.6g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固体溶质粉碎、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B.铁制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C.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转移等步骤三、推断题18.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安徽省无为县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无为县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三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N-14 Ca -40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中。
)1.“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高铁高速运行B.物联网信息交互C.无人机电池充电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高铁高速运行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物联网信息交互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无人机电池充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今年要下降3%.下列做法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冬季用燃煤发电取暖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植树造林,加大城市绿化面积 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回答本题。
【解答】解:A、冬季用燃煤发电取暖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炭,可吸入颗粒物等,A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故A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所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故B 错;C、植树造林,加大城市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故C错;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故D错。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墨导电B. 钢铁生锈C. 蔗糖脱色D. 石油炼制2.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属于氧化物B. 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C.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D.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闻气体气味B. 加热液体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的性质实验4.下列方法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是()A.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B. 通入澄清石灰水C.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B. 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D. 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6.下列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 只饮用纯净水,才有利于人体健康B.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 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D. 将煤粉碎,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7.学习化学时可用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8.“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C. 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D. 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9.工业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化,冷却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根据下表所列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其他条件均与满足),判断不合金合金合金合金10.为验证Fe、Cu、Ag 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不做其他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1.在家中泡茶时,要想将所用的硬度较大的井水转化成软水的简单方法是______,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原理类似化学实验操作中的______。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分)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诗句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诗句()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身碎骨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2.(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给液体加热C.过滤浑浊的水D.检查气密性3.(2分)下列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度较小C.蜡烛火焰被吹灭,说明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4.(2分)如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熄灭后,应立即打开弹簧夹B.反应后,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C.实验时,红磷取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D.将红磷点燃放入瓶内塞紧胶塞后,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5.(2分)2016年6月1日生效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制条例,香烟中的烟气所含量的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对人体的毒害作用非常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7B.尼古丁中含有氮气C.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6.(2分)下列有关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中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2分)2015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8.(2分)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运动C.液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分子9.(2分)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此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2:2:3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D.反应后该密闭体系中有单质存在10.(2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是()A.B.C.D.11.(2分)LiCoO2(钴酸锂)主要用于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12.(2分)寒假伊始,春节临近,街头各种烟花鞭炮销售点场面火爆,但根据往年经验,燃放烟花鞭炮产生大量粉尘和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燃放鞭炮对空气造成污染是因为鞭炮中使用的黑火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木炭粉、硫磺粉等,点燃时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是()A.N2B.NO2C.NO D.N2O13.(2分)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83050反应后质量/g20待测4616A.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待测值为0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8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4.(2分)如图所示的“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它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重复使用B.“碳海绵”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C.“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CO15.(2分)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6.(2分)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③试管内溶液变红④试管内溶液变蓝.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7.(2分)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大量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D.反应能降低温度,可燃物达不到着火点18.(2分)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陶瓷烧制B.火药使用C.粮食酿酒D.甲骨刻字2.(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氧气用于登山,潜水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D.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3.(2分)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B.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标志C.冬天,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查天然气是否漏气D.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试验4.(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过滤5.(2分)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A B C DX氧化物纯净物分子化石燃料Y化合物混合物原子天然气A.A B.B C.C D.D6.(2分)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性能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石墨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石墨烯可用作散热材料C.石墨烯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极D.石墨烯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7.(2分)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说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的排放8.(2分)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9.(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异味物质10.(2分)下列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B.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辩证观:塑料薄膜可用于大棚蔬菜的生产,同时也会造成“白色污染”11.(2分)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混合物、冰、氮气B.可乐饮料、氢气、水银C.矿泉水、食醋、稀有气体D.结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12.(2分)下列火灾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B.直立身体冲过烟火封锁的楼道C.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D.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13.(2分)“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家庭等的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0C.+1D.+214.(2分)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018-2019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表格内)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墨导电B.钢铁生锈C.蔗糖脱色D.石油炼制2.(★)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 2H 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氧化物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4.(★★★)下列方法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是()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B.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伸入带火星的木条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B.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8gC.锂元素和氢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D.锂元素和氢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6.(★★)下列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不合理的是()A.只饮用纯净水,才有利于人体健康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D.将煤粉碎,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7.(★)学习化学时可用如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 B.B C.C D.D8.(★)“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9.(★★)工业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化,冷却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根据下表所列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其他条件均与满足),判断不能制得的合金是()A.K-Na合金B.K-Fe合金C.Na-Al合金D.Fe-Cu合金10.(★)为验证Fe、Cu、Ag 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不做其他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B .C.D.二、填空题:(共34分)11.(★)在家中泡茶时,要想将所用的硬度较大的井水转化成软水的简单方法是加热煮沸,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原理类似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将石油进行分馏B . 用海水晒盐C . 切割大理石作建筑材料D . 用乙醇汽油作燃料驱动汽车2. (2分)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 OB . 2OC . O2D . O2﹣3. (2分)用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 ④、⑤、②、③、⑤、①、⑥B . ④、⑤、②、③、①、⑥、⑤C . ⑤、②、③、⑥、④、①、⑤D . ④、①、⑤、②、③、⑥、⑤4. (2分) (2018九上·江都期中) 二氧化氮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X,X的化学式为()A . N2OB . NOC . N2O2D . N2O55. (2分) (2019九上·腾冲期末)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
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A . 亮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 .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C .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D . 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46. (2分)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 . 若某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显酸性C . 若某气体燃烧的火焰是淡蓝色,则该气体一定是氢气D . 若某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7.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0B . 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C . 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易失去电子D .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8. (2分)(2020·龙华模拟) 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2:1B . 图中甲表示的是化合物C . 变化Ⅰ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 . 变化Ⅰ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变化Ⅱ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9. (2分) (2019九上·湛江期中)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B .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C . 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D . 吸入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0. (2分) (2018九下·巴南开学考) 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分解生成CaO和CO2。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巢湖市无为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 如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B. 燃料燃烧C. 菠萝榨汁D. 品红扩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未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B、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物,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C、将其中的液体成分分离出来,未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D、未品红分子的运动,未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考点:物质的变化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炼钢B. 焦炭用于炼铁C. 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D. 干冰用作制冷剂【答案】D【解析】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项错误;C、氢气用作高能洁净的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干冰用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正确。
故选D。
点睛: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3. 家用LED台灯常用到砷化镓(GaAs),已知砷化镓中Ga的化合价为+3价,则As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砷化镓的化学式是GaAs,Ga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3)+x=0,则x=﹣3价,故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的知识。
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B. 闻药品的气味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案】A【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正确;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word ,含解析) 1 / 17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 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陶瓷烧制B. 火药使用C. 粮食酿酒D. 甲骨刻字【答案】D【解析】解:A 、陶瓷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 、火药使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 、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甲骨刻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氧气用于登山,潜水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 木炭使红墨水褪色D.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答案】C【解析】解:A 、氧气用于登山,潜水,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C 、木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木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了色素,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3. 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安徽省芜湖无为县联考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安徽省芜湖无为县联考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
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水和冰混合;合金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D.氯化钾;液氧3.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中含O3分子B.过氧乙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C.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4.有一个密封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所有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后Q物质的质量为9g5.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钉生锈B.剪纸成花C.大豆磨浆D.车胎爆炸6.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7.下列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60B.H C.S D.NaCl8.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9.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中.)1.(2分)“一路一带”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高铁高速运行B.物联网信息交互C.无人机电池充电D.手机扫二维码支付2.(2分)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今年要下降3%.下列做法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冬季用燃煤发电取暖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植树造林,加大城市绿化面积D.控制污染物的排放3.(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点燃酒精灯C.闻气味D.倾倒液体4.(2分)有一次上课时,小丽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控制变量D.归纳5.(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6.(2分)据2014﹣11﹣27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阿育吠陀”养生潮流,然而有专家研究发现,20%的“阿育吠陀”药物中含有超标的铅、汞、砷等有毒元素,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中毒.相关铅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B.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C.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gD.铅属于非金属元素7.(2分)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安全B.性质与用途煤气泄漏一关闭气阀、严禁烟火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O2可燃性﹣气焊切割金属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C.化学中常见的“三”D.化学与环保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燃烧匙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A.A B.B C.C D.D8.(2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5月18日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9.(2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色彩艳丽且常年不褪色,其中用到了很多矿物颜料。
颜料的制作常常用到铬酸钠(化学式Na2CrO4),铬酸钠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2B.+3C.+5D.+610.(2分)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A.C4H6S B.C4H4S C.C4H4S2D.C8H8S11.(2分)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是()A.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C.金属:铁、铜、汞D.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海水、空气12.(2分)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称龙葵碱,它对人体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并有溶血及麻痹呼吸中枢的作用。
发芽土豆的芽眼芽根和变绿的部位含量更高,人吃了会有咽喉痒、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会死亡。
龙葵碱的化学式为C45H73O15N,下列有关龙葵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龙葵碱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67 gB.龙葵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龙葵碱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D.龙葵碱是由45个碳原子、73个氢原子、15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13.(2分)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排风扇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D.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14.(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
容器内红磷足量)。
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20 mL处B.15 mL处C.10 mL处D.5 mL处15.(2分)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碳原子和氧原子B.属于分解反应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增加了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16.(2分)下列有关实验作“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气体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后用玻璃片盖在瓶口B.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取出,后停止加热C.CO2与水反应:先往试管的水中通入足量的CO2,再加热,最后滴入石蕊溶液D.木炭在纯氧中燃烧:先在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再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瓶中17.(2分)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1所示.图2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18.(2分)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19.(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B.原子核是有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部含有质子和中子C.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20.(2分)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物质W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二、非选择题21.(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2)人们常说“高空缺氧”中的氧是;(3)2个铁离子;(4)硫的+6价氧化物;(5)硝酸根离子;(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22.(6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其水域的海水及海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
(1)某渔民从钓鱼岛附近水域带回一瓶海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了大量泡沫。
则该海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图1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从微观角度解释水变成水蒸气的原因:。
(3)河水同海水一样也不能直接饮用,要经过净化才能成为饮用水。
自来水厂净化水采取的操作方法有(填字母序号)。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4)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实验中得到氢气的试管是(填“A”或“B”)。
23.(9分)实验科学探究的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1实验完成后可得出的结论是;该实验红磷能否用木炭代替;(2)图2实验中的一处错误是;漏斗下端管口靠紧烧杯内壁目的是;(3)图3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的化学性质是;(4)图4实验观察到紫色纸花放入二氧化碳瓶中会变成色,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24.(8分)如图1所示是燃气热水器示意图。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
①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当“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燃烧将产生有毒气体M,M的化学式为。
(2)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表所示。
燃料燃烧产物质量/gCO2SO2汽油2900 5.0天然气25000.1煤250011.0①其中较清洁的燃料是。
使用作燃料时最易形成酸雨。
②酸雨形成过程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
25.(11分)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I的名称:。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另外一种物质来制取氧气,则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其作用;B装置也可以用于制取O2,其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E来收集气体,要等到时,才能开始收集,待收集满时,应用玻璃片的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为防止在使用排水法收集O2时操作错误导致倒吸,而影响发生装置,需在A与E装置之间连接一种称为“安全瓶”的装置,如图2所示,可用作“安全瓶”的装置是(填序号①或②)。
(4)若用F装置收集CO2时,发生装置应连接在(填“a“或“b”)端,若使用注射器来代替仪器Ⅰ,则优点是。
26.(10分)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2)A、B、C、D四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个数:⑥原子的质量(3)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
(4)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
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实验D中燃烧化学方程式,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
(5)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装置中进行实验。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7.(10分)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现将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g 盐酸(HCl的水溶液)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
(1)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
(3)该品牌补钙剂每片含的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栏中.)1.C;2.A;3.C;4.D;5.B;6.A;7.B;8.D;9.D;10.B;11.D;12.B;13.A;14.C;15.C;16.B;17.A;18.B;19.D;20.D;二、非选择题21.He;O2;2Fe3+;SO3;NO3﹣;Al2O3;22.软水;分子间的间隙变大;ABC;2H2O2H2↑+O2↑;;A;2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否;没有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滴飞溅;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红;CO2+H2O═H2CO3;24.CH4+2O2CO2+2H2O;CO;天然气;煤;2SO2+O22SO3;1:5;25.长颈漏斗;2KClO32KCl+3O2↑;防止高锰酸钾的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2H2O22H2O+O2↑;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磨砂面;②;a;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26.先膨胀后缩小;白磷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增大,白磷完全反应后消耗氧气,并且温度降低;①③⑤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2Mg+O22MgO;氧气参加了反应;密封;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7.40%;4.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