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C )。
A、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B、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C、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齿数时,则( C )。
A、提高了轮齿的弯曲强度B、提高了齿面的接触强度C、降低了轮齿的弯曲强度D、降低了齿面的接触强度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度较差、速度较高的两轴之间宜选用( A )。
A.弹性柱销联轴器 B.凸缘联轴器C. 十字滑块联轴器 D.万向联轴器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C )。
A.进入大带轮处 B.离开大带轮处C. 进入小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 A )为好。
A.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B.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C.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D.链传动带传动齿轮传动6.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C )。
A、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B、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C、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D、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的螺纹联接类型应是( A )。
A.螺栓联接 B. 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 D. 紧定螺钉联接8.齿面硬度HB≤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 B )。
A.齿面磨损 B.齿面点蚀C.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9.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pvA. 过度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劳点蚀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 A )。
A.两端固定 B.两端游动C.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D.A,B,C均可以11、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d1取标准,其目的是( B )。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完整]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52ae2fc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3.png)
(完整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完整]机械制造技术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定尺寸刀具法、调整法及自动控制法。
2.获得位置精度的方法有直接找正法、划线找正法、夹具定位法。
3.机床几何误差主要由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传动链误差组成。
4.产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新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制造阶段、产品销售阶段和售后服务阶段。
5.机械加工顺序安排:基面先行、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等。
7.基准指零件上用来确定其他点、线、面位置的几何要素.分为两大类: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8.主轴的回转误差的三种基本形式:径向跳动、轴向窜动和角度摆动。
9. 夹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夹具体和其他装置或元件组成。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1.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视( A )。
A、保护刀具.增大实际前角B、积屑瘤硬度高C、提高加工表面质量D、加大切削深度2.与高速钢的刀具耐热度相比.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热性( C )。
A、较低B、不确定C、较高D、相等3.车削时直接与切屑接触的刀面称为( B )。
A、基面B、前刀面C、主后刀面D、副后刀面4.在每一工序中确定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B )。
A、设计基准B、工序基准C、定位基准D、测量基准5. 在工艺尺寸链中.最后形成的也时间接得到保证的那一环( C )。
A、增环B、减环C、封闭环D、组成环6.属于成形法加工齿形的是( C )。
A、剃齿B、插齿C、铣齿D、滚齿7.车削细长轴时.由于工件刚度不足造成工件轴向截面的形状为( C )。
A、矩形B、梯形C、鼓形D、鞍形8.机械加工时.工件表面产生波纹的原因有( C )。
A、塑性变形B、残余应力C、切削过程中的振动D、工件表面有裂纹9. 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一般是( B )。
A、刀具材料B、进给量C、背吃刀量D、工件材料10.采用隔振措施可以有效去除的是( B )。
A、自由振动B、强迫振动C、颤振D、自激振动1.详细叙述工序粗精分开的理由。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得三个表面就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与待加工表面。
2。
工件与刀具之间得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
在磨削过程中,磨料得脱落与破碎露出新得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得磨削能力得特性称为砂轮得自锐性.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与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与离合器不同得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得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与靠模法。
7.外圆车刀得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
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得前角与后角。
10。
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得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与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得就是切深抗力.11。
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就是金刚石得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得化学亲与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
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得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得位置精度。
13。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得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得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15。
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得主要区别就是,没有_尾座与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 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 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得几何要素就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3、铣床夹具上得定位键就是用来( B ).A、使工件在夹具上定位B、使夹具在机床上定位C、使刀具对夹具定位D、使夹具在机床上夹紧4、下列机床中,只有主运动,没有进给运动得机床就是( A )A、拉床 B、插床C、滚齿机 D、钻床5、车削外圆时哪个切削分力消耗功率为零? ( B )A、主切削力;B、背向力;C、进给力; D、摩擦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1.机床误差是由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使用中的磨损引起的,其中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三种几何误差是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和传动误差。
2.典型的刀具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正常磨损和急剧磨损阶段。
3.精加工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遵循如下原则:统一基准、基准重合、互为基准和自为基准等原则。
4.工件的装夹过程就是定位和夹紧的综合过程。
5.在切削加工中,用于描述切削机理的指标是切削层及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参数包括切削层公称厚度h D、切削层公称宽度b D和切削面积,其中切削面积=h D×b D。
6.由于工件材料以及切削条件的不同,切削的变形程度也不同,因而所产生的切屑也不同,切屑的可分为带状切屑、节状切屑、粒状切屑和崩碎切屑四大类。
其中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极低,刀具前角较小时,往往产生节状切屑。
7.切削变形程度有三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即变形系数、相对滑移和剪切角。
8.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力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和崩碎切屑2.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相对滑移(剪应变)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系数精确些。
3. 利用自然热电偶法可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平均温度。
4. 刀具一次刃磨之后,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称为磨钝标准。
5. 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安装。
6.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第二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7. 系统性误差可以分为常值性系统性误差和变值性系统性误差两种1.刀具后角是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题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5.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组织砂轮。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Tc与Tp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字母与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
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螺旋机构,动作最快的是圆偏心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1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4 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
(8分)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六个基本角度是:r o、αo、kr、kr’、λs、αo’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变形规律:r o↑,Λh↓;Vc↑,Λh↓;f↑, Λh↓; HB↑, Λh↓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Λh↓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
(8分)最高转速约1400r/min,最低转速约10r/min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刚度是指切削力在加工表面法向分力,Fr与法向的变形Y的比值。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234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3、铣床夹具上的定位键是用来( B B )。
A、使工件在夹具上定位B、使夹具在机床上定位C、使刀具对夹具定位D、使夹具在机床上夹紧4、下列机床中,只有主运动,没有进给运动的机床是( A )A、拉床B、插床C、滚齿机D、钻床5、车削外圆时哪个切削分力消耗功率为零?( B )A、主切削力;B、背向力;C、进给力;D、摩擦力。
6、在金属切削机加工中,下述哪一种运动是主运动( C )A、铣削时工件的移动B、钻削时钻头直线运动C、磨削时砂轮的旋转运动D、牛头刨 5床工作台的水平移动7、控制积屑瘤生长的最有效途径是( A )A、改变切削速度B、改变切削深度C、改变进给速度D、使用切削液8、由车削普通米制螺纹改变为车削英制螺纹,应( A )。
A、用同一组挂轮,但要改变基本组传动方向;B、基本组传动方向不变,但要改变挂轮;C、既要改变挂轮,又要改变基本组传动方向。
9、在CA6140型卧式车床上车削英制螺纹,当导程确定后,若改变主轴转速,这时螺纹导程将( C )。
A、增大;B、减小;C、不变; B、不能确定。
10、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是a vf p c)。
C (最 B、最小A、最大、次之、avff pc大、次之、最小av pc最、C最大、、最小次之、D a vvf p cc最小大、次之、af p 611、在( B )上都能方便地实现外圆的加工。
A、C6140、X6132、T6120 B、C6140、M1420C、C6140、B6050、X6132D、X6132、Y315012、在CA6140车床主轴箱中,控制主轴正转和反转的离合器是( B )A 、齿轮式离合器; B、摩擦离合器;C、安全离合器;D、超越离合器13、摇臂钻床和立式钻床相比,最重要的特点是( B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

一、名词解释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2.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3.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
5.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
6.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7.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
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8.生产过程:从原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称工厂的生产过程。
9.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0.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
11.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
12.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13.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次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例如:在一次安装中进行车端面,倒角属于2个工位。
14.走刀:在一个工步中,若金属分几次切削,则切削一次,称一次走刀。
例如:粗车外圆分几次走刀。
15.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16.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17.安装:工件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就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2者的区别:安装是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

一、名词解释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2.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3.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准: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是作为参考的其他点线面。
19.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20.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
包括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误差复映:指工件加工后仍然具有类似毛坯误差的现象(形状误差、尺寸误差、位置误差)措施:多次走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2.什么是磨削烧伤?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哪些?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时,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降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
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磨削用量;工件材料;正确选择砂轮;改善冷却条件。
3.什么是传动链误差?提高传动链传动精度的措施有哪些?传动链误差: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传动的误差。
措施:缩短传动链;降速传动,末节大降速比;提高传动元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误差补偿装置。
4.5.6.7.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8.什么叫加工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表面层影响因素: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中没有包括的上工序留下的空间位置误差本工序的装夹误差9.什么叫时间定额?组成部分?时间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组成部分: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10.夹具的工作原理?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
(完整word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

均方根偏差为0.04mm,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品率。
X-X
1.20
1.25
1.30
1.5
F
0.3849
0.3944
0.4032
0.4332
试题1参考答案
15.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
格零件的过程
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安装是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装夹是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基准 :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是作为参考的其他点线面。
19.设计基准 :在零件图上,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20.工艺基准 :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包括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 误差复映:指工件加工后仍然具有类似毛坯误差的现象(形状误差、尺寸误差、位置误差) 措施:多次走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工艺规程 :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 艺规程。
工序 :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 ,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 完成的工艺过程。
工步 :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工位 :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次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速度提高时,切削变
形(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
最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要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要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p 减少,进给力Ff 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 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切削方式有哪些?A. 车削、铣削、磨削B. 车削、铣削、钻削C. 车削、钻削、磨削D. 铣削、钻削、磨削2. 机械加工中的“三要素”是指什么?A. 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B. 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角度C. 切削速度、切削角度、切削深度D. 切削角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3. 以下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制造轴承?A. 铸铁B. 不锈钢C. 铝合金D. 铜合金4. 机械加工中,工件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什么?A. 机床的精度B. 刀具的精度C. 夹具的精度D.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5. 什么是数控加工?A. 数字控制加工B. 数字化加工C. 计算机辅助设计D. 计算机辅助制造6. 金属切削过程中,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切削力B. 切削速度C. 切削摩擦D. 切削深度7. 机械加工中,表面粗糙度的单位是什么?A. 毫米(mm)B. 微米(μm)C. 纳米(nm)D. 米(m)8. 什么是热处理?A.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冷却的过程B.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的过程C.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淬火的过程D. 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回火的过程9. 以下哪种焊接方法属于熔化焊接?A. 电弧焊B. 气体保护焊C. 激光焊D. 摩擦焊10. 机械制造中,什么是“五轴加工”?A.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方向的机床B.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面的机床C.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角度的机床D. 一种可以加工五个零件的机床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机械加工中,工件的定位基准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
12. 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切削液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3. 金属材料的硬度通常用______、______和______来表示。
14. 机械加工中,刀具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______、______和______。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

一、名词解释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2.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3.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原始误差: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成的工艺系统的误差。
5.误差敏感方向:过切削刃上的一点并且垂直于加工表面的方向。
6.主轴回转误差:指主轴瞬间的实际回转轴线相对其平均回转轴线的变动量。
7.表面质量:通过加工方法的控制,使零件获得不受损伤甚至有所增强的表面状态。
包括表面的几何形状特征和表面的物理力学性能状态。
8.生产过程:从原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和统称工厂的生产过程。
9.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10.工艺规程:人们把合理工艺过程的有关内容写成工艺文件的形式,用以指导生产这些工艺文件即为工艺规程。
11.工序:一个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
12.工步:在加工表面不变,加工刀具不变,切削用量不变的条件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13.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后,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次占据一个确切位置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例如:在一次安装中进行车端面,倒角属于2个工位。
14.走刀:在一个工步中,若金属分几次切削,则切削一次,称一次走刀。
例如:粗车外圆分几次走刀。
15.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的位置。
16.夹紧:在工件夹紧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17.安装:工件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就是定位和夹紧过程的总和。
2者的区别:安装是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可由装夹次数衡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解

一、名词解释1.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支承点,并保持与工件定位基准面的接触,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位置完全确定的方法。
2.过定位:也叫重复定位,指工件的某个自由度同时被一个以上的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
3.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参数和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基准:零件上用来确定点线面位置是作为参考的其他点线面。
19.设计基准:在零件图上,确定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20.工艺基准:在加工和装配中使用的基准。
包括定位基准、度量基准、装配基准。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误差复映:指工件加工后仍然具有类似毛坯误差的现象(形状误差、尺寸误差、位置误差)措施:多次走刀;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2.什么是磨削烧伤?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哪些?磨削烧伤:当被磨工件的表面层的温度达到相变温度以上时,表面金属发生金相组织的变化,使表面层金属强度硬度降低,并伴随有残余应力的产生,甚至出现微观裂纹的现象。
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磨削用量;工件材料;正确选择砂轮;改善冷却条件。
3.什么是传动链误差?提高传动链传动精度的措施有哪些?传动链误差:指传动链始末两端传动元件间相对传动的误差。
措施:缩短传动链;降速传动,末节大降速比;提高传动元件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误差补偿装置。
4.5.6.7.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8.什么叫加工余量?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加工余量: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表面层影响因素: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深度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尺寸公差中没有包括的上工序留下的空间位置误差本工序的装夹误差9.什么叫时间定额?组成部分?时间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
组成部分: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准备与终结时间10.夹具的工作原理?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加工位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属于成形法加工齿形的是。
A. 剃齿B. 插齿C. 铣齿D. 滚齿2.与高速钢的刀具耐热度相比,硬质合金刀具的耐热性。
A. 较低B. 不确定C. 较高D. 相等3.车削时直接与切屑接触的刀面称为。
A. 基面B. 前刀面C. 主后刀面D. 副后刀面4.切削脆性材料时,容易产生切屑。
A 带状B节状 C 崩碎 D 粒状5.切削过程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切削速度B 进给量C 背吃刀量6.在大批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方法应采用。
A.直接找正装夹B.按画线找正装夹C.专用夹具装夹D.组合夹具装夹7.下列刀具材料中,强度和韧性最好的是。
A. 高速钢B. YG类硬质合金C. YT类硬质合金D. 立方氮化硼8.影响刀头强度和切屑流出方向的刀具角度是。
A.主偏角B. 前角C. 副偏角D. 刃倾角9.机械加工安排工序时,应首先安排加工。
A. 主要加工表面B.质量要求最高的表面C.主要加工表面的精基准D.主要加工表面的粗基准10.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的原因视是。
B.保护刀具,增大实际前角 B. 积屑瘤硬度高C.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D. 加大切削深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C6140型机床是最大工件回转直径为40mm的普通车床。
2.轴类零件加工时,往往先加工两端面和中心孔,并以此为定位基准加工所有外圆表面,这样既满足了基准重合原则,又满足基准统一原则。
3.欠定位在加工过程中是允许存在的。
4.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工位组成。
5.展成法加工齿轮是利用齿轮刀具与被切齿轮保持一对齿轮啮合运动关系而切出齿形的方法。
6.切削变形系数大于1。
7.后角的作用是为了减少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8.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背吃刀量。
9.砂轮端面上的标志“1-300x30x75-A60L5V-35m/s”,“1”表示该砂轮为平行砂轮。
10.插齿时让插齿刀作让刀运动的原因是避免空程擦伤齿面和减少磨损。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复习题第一篇工程材料一、填空题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2、金属材料的常用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屈服强度σs 和抗拉强度σb 。
3、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态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4、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主要有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两种。
5、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一般可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
6、常用的硬度测量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7、常用的洛氏硬度测量标尺有 HRA 、 HRB 、 HRC 。
8、金属材料常用的冲击韧性指标是冲击韧性值ak9.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10。
控制金属结晶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和搅拌。
11.按照几何形态特征,晶体缺陷分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12。
在铁碳合金相图上,按含碳量和室温平衡组织的不同,将铁碳合金分为六种,即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亚共晶白口铁、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 .13.奥氏体是碳在γ—Fe 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
14。
铁素体是碳在α-Fe 中的固溶体,它的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
15。
各种热处理工艺过程都是由加热、保温、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16。
普通热处理分为_ 退火、正火、_淬火_和回火。
17.钢的淬火方法包括_单液淬火_、双液淬火 _、分级淬火 _和等温淬火。
18。
钢常用的回火方法有_高温回火_、_中温回火_和_低温回火_等.19。
常见钢的退火种类有完全退火、_球化退火_和_去应力退火(或低温退火)_。
20。
钢的淬硬性是指钢经过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它取决于马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
二、选择题1。
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B).A. 屈服点B. 抗拉强度 C。
弹性极限 D.疲劳极限2。
锉刀的硬度测定,应用(D)硬度测定法。
A。
HBS; B.HBW; C.HRB; D.HRC。
3.纯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则实际结晶温度将( B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三个表面是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2.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其中主运动消耗功率最大。
3.在磨削过程中,磨料的脱落和破碎露出新的锋利磨粒,使砂轮保持良好的磨削能力的特性称为砂轮的自锐性。
4.按照切削性能,高速钢可分为普通性能高速钢和高性能高速钢两种,超硬刀具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三种5.在CA6140车床上加工不同标准螺纹时,可以通过改变挂轮和离合器不同的离合状态来实现。
6.CA6140上车圆锥面的方法有小滑板转位法、_尾座偏移法和靠模法。
7.外圆车刀的主偏角增加,背向力F p减少,进给力F f增大。
8.切削用量要素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量、切削速度三个。
9.加工脆性材料时,刀具切削力集中在刀尖附近,宜取较小的前角和后角。
10.在车削外圆时,切削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垂直方向的分力,即主切削力,进给抗力和切深抗力,其中在切削过程中不作功的是切深抗力。
11.金刚石刀具不适合加工铁族金属材料,原因是金刚石的碳元素与铁原子有很强的化学亲和作用,使之转化成石墨,失去切削性能。
12.研磨可降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但不能提高加工精度中的位置精度。
13.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范成运动。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14.为了防止机床运动发生干涉,在机床传动机构中,应设置互锁装置。
15.回转,转塔车床与车床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尾座和丝杠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安装外车槽刀时,刀尖低于工件回转中心时,与其标注角度相比。
其工作角度将会:(C )A、前角不变,后角减小;B、前角变大,后角变小;C、前角变小,后角变大;D、前、后角均不变。
2、车外圆时,能使切屑流向工件待加工表面的几何要素是:(A )A、刃倾角大于0°;B、刃倾角小于0°;C、前角大于0°;D、前角小于0°。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机械制造的基础工艺?a) 铣削b) 焊接c) 涂装d) 组装答案:a) 铣削2. 机械制造中的数控加工属于:a) 传统加工b) 精密加工c) 非传统加工d) 手工加工答案:c) 非传统加工3. 以下哪个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直径、厚度等尺寸?a) 游标卡尺b) 双针卡尺c) 深度尺d) 表观答案:a) 游标卡尺4. 在机械制造中,以下哪个工艺可用于连接两个金属零件?a) 铆接b) 切割c) 钻孔d) 铣削答案:a) 铆接5.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工艺可用于加工内螺纹?a) 铣削b) 钻孔c) 切割d) 镗削答案:d) 镗削二、填空题1. 数控机床是利用()来控制机床的加工过程。
答案:计算机程序2. 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制图软件是()。
答案:AutoCAD3. 焊接是通过将两个或更多金属材料加热至()而使其熔合在一起。
答案:熔点以上4. 表面喷砂可以提高金属零件的()性能。
答案:表面5. 机械制造工艺中,CNC是()数字控制的缩写。
答案:计算机三、计算题1. 已知铸件的理论体积为5000cm³,其成型缩水率为7%,请计算其实际体积是多少?答案:实际体积 = 理论体积 × (1 - 缩水率/100) = 5000 × (1 - 7/100) = 4650 cm³2. 一根直径为20mm的圆钢材料,要通过车削工艺加工成直径为15mm的轴,车削切削量为每次0.2mm,请问需进行几次车削操作才能完成加工?答案:总车削量 = 起始直径 - 目标直径 = 20 - 15 = 5mm车削操作次数 = 总车削量 / 切削量 = 5 / 0.2 = 25次四、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的主要区别。
答案: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加工过程的控制方式不同。
传统机床通过人工操作实现加工过程控制,而数控机床通过预先编写好的加工程序,由计算机来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行业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机械制造的基础学科,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机械制造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学习该课程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选择题1. 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是指()。
A. 机械加工B. 电子制造C. 化学加工D. 传统手工艺答案:A解析: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是指通过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过程。
2. 下列哪种工艺是非机械加工工艺?A. 铣削B. 钻削C. 锻造D. 焊接答案:C解析:锻造是通过对金属进行加热和变形来改变其形状和性能的工艺,属于非机械加工工艺。
3. 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设计和制造B. 加工和装配C. 锻造和铸造D. 焊接和切割答案:B解析:机械制造的基本方法包括加工和装配两个方面,通过对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来完成整体产品的制造。
第二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机械制造工艺路线?答案:机械制造工艺路线是指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工艺性能,确定各个工序的先后顺序、工艺参数和工艺设备的选择,以及加工方法和工艺控制要求等。
2. 什么是机械加工?答案: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削、钻削、铣削、车削等加工方法,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过程。
第三部分:计算题1. 设计一台车床,加工一根直径为50mm、长度为100mm的轴,要求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μm。
车床的进给速度为0.2mm/r,主轴转速为1000r/min。
请计算加工该轴的时间。
答案:轴的加工长度为100mm,进给速度为0.2mm/r,所以加工时间为100mm / 0.2mm/r = 500r。
主轴转速为1000r/min,所以加工时间为500r /1000r/min = 0.5min = 30s。
2. 设计一台铣床,加工一块尺寸为100mm × 100mm × 20mm的工件,要求其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1)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后角是指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切削温度增加。
5.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组织砂轮。
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Tc与Tp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字母与数字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
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螺旋机构,动作最快的是圆偏心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1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4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角度。
(8分)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六个基本角度是:r o、αo、kr、kr’、λs、αo’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变形规律:r o↑,Λh↓;Vc↑,Λh↓;f↑,Λh↓;HB↑,Λh↓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Λh↓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
(8分)最高转速约1400r/min,最低转速约10r/min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刚度是指切削力在加工表面法向分力,Fr与法向的变形Y的比值。
机床刚度曲线特点:刚度曲线不是直线;加载与卸载曲线不重合;载荷去除后,变形恢复不到起点。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
(8分)L=00.1mm七、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34.8-0.16mm,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
(8分)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φ18+0.03mm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Φ17.979mm,均方根偏差为0.04mm,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品率。
°Δ定=0.022mm,定位装置可行。
八、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
(12分)°工序1:粗车各外圆、端面、Φ60圆孔;精车Φ200外圆与端面,精镗Φ60孔;精车Φ96外圆、端面B与端面C(车床)工序2:插槽(插床)工序3:钻6-Φ20孔(钻床)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0.08废品率:17.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2)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工序是指一个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或多个)零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
3.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CA6140车床可加工公制英制模数、径节等四种螺纹。
-X-Xσ1.20 1.25 1.30 1.5F0.38490.39440.40320.433260φ 12请分析改工序的加工质量。
如何加以改进。
(8 分) 废品率等于 5.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 互换法.6.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 减少 ,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 减少 。
7.在四种车刀中,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 最好 ;粗磨时应选择 软 砂轮。
8.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 尺寸、 运动 、 动力。
9.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 成形运动 。
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 附加运动 传动链。
10.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表面层几何形状特征,表面层物理机械性能 。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 基准位置 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 基准位 置 误差。
12.测量误差是属于 随机 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 误差敏感方向。
13.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相同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 靠近 工件加工表面。
14.辅助支承可以消除 0 个自由度,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称 过定位 。
15.磨削加工时,应选择 乳化液 ,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不锈钢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二、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减少金属切削变形?(8 分)被切金属在刀刃的挤压作用下,产生剪切滑移变形,并转变为切屑的过程。
要减少切削变形,可增大前角, 提高速度,增大进给量,适当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三、列出切削英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 CA6140 车床进给箱中增倍变速组的四种传动比。
(8 分)u1 = 18/45×15/48, u2 =28/35×15/48 u3 = 18/45×35/28 u4 = 28/35×35/28 四、加工下述零件,要求保证孔的尺寸 B =30+0.2,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工序尺寸 L 。
(8 分)L = -0.04-0.08 mm 六、磨一批 d =-0.016 -0.043mm 销轴,工件尺寸呈正态分布,工件的平均尺寸 X =11.974,均方根偏差 σ=0.005,Δ=0.0035mm 。
七、滚斜齿时需要多少种运动?列出每条运动链的首末端元件及计算位移。
(8 分)滚齿时需要四种运动: 1.主运动 电动机(n 电)- 滚刀(n 刀)2.范成运动 滚刀(1/k r )- 工件(1/Z k ) 3.进给运动 工件(1 r ) - 刀架(f ) 4.差动运动 刀架(L ) - 工件(1 r )- X - X σ 1.00 2.00 2.503.00 F 0.3413 0.4772 0.4938 0.4987八、制订下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体条件:45钢,圆料ф70,单件生产。
(12分)其余工序1:粗测各外圆、端面、钻Φ14孔,精车Φ40外圆及端面;以Φ40为基准面,精镗Φ30孔,精车Φ60及端面(车床)。
工序2:铣键槽(铣床)工序3:钻4-Φ6孔(钻床)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3)一、填空选择题(30分)1.刀具前角是指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用符号ro表示。
2.当工件材料硬度提高时,切削力增加;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减少。
3.制造复杂刀具宜选用高速钢;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4.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采取退火处理;对不锈钢调质处理。
5.粗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粗磨时,应选择软砂轮。
6.精基准的选择原则是基准重合、统一、自为、互为、可靠原则7.进给量越大,表面粗糙度愈高;精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刀具。
8.机床的运动按其功用可分为成型运动与辅助运动两大类。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附加运动传动链。
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10.在CA6140车床上加工公制螺纹时,所用挂轮是63/100×100/75,11.夹紧力作用点应靠近工件的加工表面;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位置误差。
12.完全互换法适用于大量生产,所有零件公差之和应小于装配公差。
13.工艺系统刚度等于Fy/y工艺系统刚度大,误差复映小。
14.一个支承钉可以消除1个自由度,消除六个自由度的定位称完全定位15.生产类型通常分为单件、成批、大量生产三种。
三、量度切削变形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能否全面衡量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8分)量度方法有两种:1.变形系数(简单,直观但结果近似,从塑性压缩方面分析)。
2.滑移系数(复杂,结果较精确,从剪切变形考虑)。
两种方法都有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金属切削过程的物理本质。
四、列出切削公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基本变速组的八种传动比。
u1=26/28u2=28/28u3=32/28u4=36/28u5=19/14u6=20/14u7=33/21u8=36/21X =30五、 在热平衡条件下,磨一批 Φ18-0.035 的光轴,工件尺寸呈正态分布,现测得平均尺寸六、 加工下述零件,以 B 面定位,加工表面 A ,保证尺寸 10+0.2mm ,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AB寸 L 及公差。
(8 分)±0.05L =+0.1+0.05mm七、 根据所学知识,列出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措施。
(10 分)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减少误差,误差补偿,误差分组,误差转移,就地加工,误差平均,误差控制。
提高表面质量措施:采用合理的切削用量与刀具参数,采用冷压强化与光整工艺,采用良好的切削液,减少 积屑瘤、鳞刺和震动。
八、 图示拨叉零件,材料 HT300,单件小批生产(12 分)1.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 制订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余余工序 1: 粗精铣尺寸 40 左右端面(铣A±工序 5: 去毛刺(钳工台)床)工序 2: 钻绞 Φ24 孔(车床)工序 3: 粗精铣尺寸 12 左右端面、R25圆弧面(铣床)工序 4: 钻攻 M8 螺纹孔(钻床)-X - Xσ1.002.002.503.00 A0.34130.47720.49380.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