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_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
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得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d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2、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c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3、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d )A.遗传因素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产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 a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5、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d )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6、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b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7、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b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8、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 c )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9、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的是( c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10、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为自励、自警、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 b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11、在德育过程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a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12、王老师讲话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 c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13、如图所示,这个图形最不是封闭的,但我们知觉它时,通常不会把它知觉成四条分割线段,而把它知觉成完整的图形,这反映的是知觉的哪种特性( a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4、耶克斯和多德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d )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 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低动机强度不同 D.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低动机强度相同15、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
【精品试题】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不属于()。
A.综合实践活动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D.社会实践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
盖上消毒纱布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D.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A.情景教学法B.示范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为()。
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6.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开展组织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A.组织性B.自主性C.趣味性D.创造性7.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A.推理B.判断C.综合D.概念8.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角色是()。
A.决策者B.志愿者C.学习者D.支持者9.《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0.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远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11.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2012年下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下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学校组织机构中,负责全校的行政事务的机构是()A.党支部B.校长室C.教导处D.教务处3.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带领下,班级成员围绕具体问题而组织的集体性教育活动,称之为()A.集体活动B.主题活动C.周会D.主题班会4.全面发展教育“五育”中的灵魂是()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5.激发、维持和指引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与特殊迁移D.顺向与逆向迁移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特点?()A.有意性得到充分发展B.内容逐渐符合客观现实C.还存在一定的直观性和具体性D.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8.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消一个愉快刺激。
这是()方法的运用。
A.代币奖励法B.示范法C.强化法D.惩罚法9.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下列哪种心理效应。
()A.移情B.从众C.心胸豁达D.期望10.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11.“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12.优秀班主任首先应立足于增强()A.教学意识B.育人意识C.成就意识D.创新意识13.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是对()A.时间的管理B.财产的管理C.学生的管理D.信息的管理14.在教学设计(即备课)过程中的反思称为()A.教学前反思B.教学中反思C.教学后反思D.备课反思15.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被称为()A.情景导入B.温故导入C.问题导入D.知新导入16.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A.教师的主导教学B.独立完成作业C.家庭作业D.个别课堂练习17.“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的课堂氛围属于()类型A.专制型B.自由型C.放任型D.民主型18.王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采用画示意图方式来表述、分析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这种方式属于采用下列哪种学习策略()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监控策略19.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教《谜语》这一课时,首先复习了一组过去学过的词:“跃进”、“斗志昂仰”等,原因是新课文中有“笑迎”这一新词。
河北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
河北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总分:189.99,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总题数:20,分数:40.00)1.苟子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解析: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解析: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鸟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解析: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解析: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解析: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解析: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A.决策者B.支持者√C.志愿者D.学习者解析: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
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解析: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解析: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甄别评价解析: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解析:12.小学数学课程中“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出现逐步扩展。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答案解析(4)
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答案解析】:"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他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2.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C】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内部动力【答案解析】: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3.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D】。
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答案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4.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B】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就是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5.“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D】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答案解析】:赫尔巴特提出了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教材中心。
6.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答案解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7.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B】。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疏导原则的定义。
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2012年下半年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真题2012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总题数:29,分数:58.00)1.下列作品不是达·芬奇创作的是()。
A.《向日葵》√B.《最后的晚餐》C.《岩间圣母》D.《蒙娜丽莎》解析:《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
故选A。
2.有人建议朱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朱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朱老师()。
A.乐于奉献B.因材施教C.依法执教√D.廉洁从教解析:朱老师依据依法执教的原则,没有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
故选C。
3.针对已有教学方法不足,李老师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情景教学法,取得良好成效,这充分体现了李老师()。
A.勇于探索创新√B.具有奉献精神C.学科知识扎实D.关心爱护学生解析:李老师的行为是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故选A。
4.针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的现状,张老师带领本组老师编写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学生读本,这突出体现了张老师是()。
A.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B.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C.课堂教学的管理者D.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解析:5.下列现象中,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严重损失的B.违反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C.侮辱、殴打教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D.侵犯学校校舍、场地和其他财产的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章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下列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中,属于满族的一项是()。
√解析:A是回族,B是壮族,C是满族,D是苗族。
故选C。
7.下列人物中,发明地动仪的是()。
A.哥白尼B.毕昇C.张衡√D.布鲁诺解析: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所发明的,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
故选C。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Interet基本功能的一项是()。
A.实时监控√B.远程登录C.电子邮件D.文件传输解析:Internet三大基本功能是远程登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单选题]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参考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意为:没有听说过的不如听说过的,听说过的不如亲眼见过的。
"闻之""见之"说明了直接感知事物的重要性,正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故本题选D。
2[单选题]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关键点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符合疏导原则的特点,疏导原则指的是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故选D。
3[单选题]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参考解析: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概念。
[点拨]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综合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
4[单选题]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参考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总分:150.02,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当师生、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属于______。
∙ A.组建阶段∙ B.自主活动阶段∙ C.核心形成阶段∙ D.成熟阶段A.B.C. √D.解析:在班集体的核心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尽管学生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
而在班集体的成熟阶段,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2.教师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这一教育原则是______。
∙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原则∙ C.疏导原则∙ D.启发原则A.B.C. √D.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题干所指即德育原则中的疏导原则。
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雨水的美景,为学生创设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他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______。
∙ A.现场教学法∙ B.情境教学法∙ C.演示教学法∙ D.示范教学法A.B. √C.D.解析:情境教学法是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一种,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以具体形象为主的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体验情感的教学方法。
4.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______。
∙ A.目标导向模式∙ B.过程导向模式∙ C.工作分析模式∙ D.任务分析模式A. √B.C.D.解析: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目标导向模式。
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不属于()。
A.综合实践活动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D.社会实践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点,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
盖上消毒纱布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D.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A.情景教学法B.示范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为()。
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布置等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6.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开展组织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A.组织性B.自主性C.趣味性D.创造性7.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A.推理B.判断C.综合D.概念8.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角色是()。
A.决策者B.志愿者C.学习者D.支持者9.《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0.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性动机B.间接的远景性动机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11.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2012年下半年(总分:38.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总题数:30,分数:30.00)1.课外活动不包括()。
A.群众活动B.文娱活动C.自习课√D.科技活动解析:2.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A.鸽子B.猩猩C.狗√D.白鼠解析:3.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
这种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概括思维D.间接思维解析:4.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指导实践法D.陶冶政治法解析:5.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是()。
A.课外活动√B.课余活动C.群众活动D.文娱活动解析:6.教学大纲具体化的表现形式是()。
A.教学计划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教科书√解析:7.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领会知识√B.巩固知识C.运用知识D.检查知识解析:8.学生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内部求知欲解析:9.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B.1898年C.1902年D.1922年解析:10.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A.校长B.教育主任C.班主任√D.科任教师解析:11.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A.100%B.80%~90% √C.70%D.50%解析: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解析:13.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学的论点是()。
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
答案A,综合实践活动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D,社会实践考点: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分值:2 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出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教师应采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答案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D,用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考点: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分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用纸巾盖上伤口容易感染,C项和D项都是处理严重出血的措施。
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答案A,情景教学法B,示范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考点: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分值:2 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练时间为()。
答案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考点:课程内容分值:2 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要求各地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规定。
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布置都属于()答案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考点:课程的类型分值:2 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和校园环境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解析)1本题考查对小学课外活动内容的识记情况。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或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
其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故C项正确,B项排除。
A项: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其包括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实践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本题考查对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识记情况。
题干中小学生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需要清理伤口。
故B项正确。
A项:仅用纸巾盖上,不能达到清理伤口的作用,且不必打电话通知家长引起恐慌。
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处理比较严重的情况时可以用止血带和送医院,膝盖擦伤且有少量出血并不严重,一般不需要使用止血带和送医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本题考查对情境教学法的识记情况。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
故A项正确。
B项:示范法是指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或榜样,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等。
示范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尤为重要,如给学生范读、示范书写、示范演唱、示范体操动作等,它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技巧、习惯的重要形式。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培养》D.《理想国》2.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3.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4.“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5.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B.目标一致的原则C.可接受性原则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6.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7.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
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8.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9.实施义务教育()。
①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②是学生对家庭的义务③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④是公民应尽的一项基本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现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B.逆向工作法C.手段一目的分析法D.尝试错误法1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
A.一B.二C.三D.四12.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答案及解析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小学课外活动的识记。
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活动。
1986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之后,将课外活动纳入课程标准之中,课外活动便被法定在教学计划之内。
因此,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B项正确。
A项: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更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通过学生身体力行的亲身实践,达到知识整合、能力训练、人格养成等多方面目标。
题干中的表述只能部分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所以选择“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更加对应题干表述。
并且,如果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话,D选项社会实践也应当选择,两个正确答案显然不符合单选题的做题逻辑。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课外活动属于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社会实践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对小学生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识记情况。
题干中小学生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需要清理伤口。
故B项正确。
A项:仅用纸巾盖上,不能达到清理伤口的作用,且不必打电话通知家长引起恐慌。
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处理比较严重的情况时可以用止血带和送医院,膝盖擦伤且有少量出血并不严重,一般不需要使用止血带和送医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解析本题考查对情境教学法的识记情况。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境之中进行的一种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
故A项正确。
B项:示范法是指观察、模仿教师呈现的范例或榜样,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
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教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等。
2012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2年下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2.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
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疏导原则3.小学生从认识燕子、麻雀、乌鸦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
这一思维方式是()。
A.综合B.推理C.判断D.概念4.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学帮扶课外教育活动,不属于()。
A.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B.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C.综合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5.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讲解B.观察C.练习D.示范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
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B.支持者C.志愿者D.学习者8.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班集体发展处于()阶段,A.成熟B.组建C.核心形成D.自主活动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10.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方面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甄别评价11.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2.小学数学课程中“概率与统计”这一部分的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以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并逐步扩展。
2012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试卷及答案解析(5)
一、单项选择题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答案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孑L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2.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答案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不同的身心发展的特征及主要矛盾。
3.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C】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初期【答案解析】:小学阶段相当于身心发展中的童年期(6。
12岁)。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D】。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答案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
5.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A】。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B.维持班级秩序C.形成良好的班风D.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答案解析】:班级管理对于班级活动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主要的功能在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以利于更有效地开展实施教学活动。
6.“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答案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刚好体现教师的示范性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注意事项: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满分为150分。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
A.综合实践活动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D.社会实践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教师应采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D.用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A.情景教学法B.示范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练时间为()。
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布置都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6.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开展组织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A.组织性B.自主性C.趣味性D.创造性7.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A.推理B.判断C.综合D.概念8.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B.志愿者C.学习者D.支持者9.《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10.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性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D.远景的直接性动机11.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A.绝对性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甄别评价D.相对评价12.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处于()。
A.自主活动阶段B.核心形成阶段C.组建阶段D.成熟阶段13.一位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该老师处于由美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A.关注情景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14.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课描”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
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
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叙事研究D.行动研究15.在小学教学教科书中,将“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
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A.单一式B.直线式C.螺旋式D.活动式16.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7.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是()。
A.辅导学生B.指导学生C.教导学生D.研究学生18.教师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这一教育过程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B.启发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导向原则19.美国课程专家Ty1er在《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
A.任务分析模式B.过程导向C.工作分析D.目标导向20.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观察B.讲解C.示范D.练习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奥苏贝尔(Ausube1)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0分)22.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10分)23.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0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20分。
共40分)24.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的头上擦过。
同学呆了,心想:惹大祸了!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回身捡球,然后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中,得分!不过要练射门功夫,上操场。
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踢球,红牌,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
就这样,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开始上课。
(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策略。
(8分)(2)试说明教师在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2分)25.观看小学低年级《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登过长城吗?登过的说说你登过哪座长城?生:十三陵水库旁的长城。
生:我登的是八达岭长城。
师:同学们登过的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建于我们历史上的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的古长城。
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两千多岁了。
我们出发之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什么叫戈壁滩?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张图片。
这个地方全是沙子和石块,因为缺水,所以那很少有植物。
那么,戈壁滩上的古长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习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
打开课文,用心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不懂的句子,在旁边画个小问号。
学生自由读全篇课文。
师出示本课生词的幻灯片。
师:这是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读吗?会读哪个读哪个?学生自由读。
教师抽个别学生轮读。
还有不会读的生字词,怎么办?生:可以借助书上的拼音读。
生:请教爸爸妈妈。
生:查字典,或问老师。
师: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法,以最快的时间读这些词。
全会读了请坐正。
学生开火车读生词(教师检查的手段),两个两个地轮读生词。
师:会读了,词的意思都懂了吗?问一问自己。
生:“嘶鸣”是什么意思?师:不明白可以把这个词放到句子当中读读,看看嘶鸣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喊叫。
师:谁嘶鸣?生:马嘶鸣,就是马喊叫。
师:马是怎么嘶鸣的?想听听马的嘶鸣声吗?师播放录音。
生:“慢悠悠”是什么意思?生1解:很慢很慢的意思。
生:“乐滋滋”我不知道。
师:谁能用你们的表情试一试?(全体学生脸上笑盈盈的。
)生:“挎着”是什么意思?师: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包,谁来挎一挎这个包?(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用单肩挎起包,一个斜过身体挎在身后)师:他俩真了不起。
挎篮子的动作谁来做做?老师挎起一个学生的手说:“大家看看,这叫挎什么?”课文里说挎着什么?(弓箭)做这个动作试试?(学生练) 生:什么叫“土墙墩”?生解:土做的一堆墙。
师:平时听说过“小胖墩”这个词吧,“墩”就有矮的意思,土墙墩是怎样的墙呢?生:就是矮矮的墙的意思。
师:你真会理解。
大家再看看书上的图。
生:“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师:看看老师黑板上画的算不算“断断续续”?老师画了一条直线。
(学生摇摇头。
)谁来画一画?一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虚线,时连时断。
师:大家理解了吗?(学生点点头)生:“清脆”是什么意思?师:课文里是清脆的什么声音?(生:清脆的笛声飘来。
)师:火车鸣笛“嗬!……”能算清脆吗?地雷暴炸“轰!”能算清脆吗?什么声音能飘过来?生:琴声、二胡声、小提琴声。
师:这些都是些什么样的声音?生:悠扬而响亮的声音。
(1)谈谈你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
(10分)(2)试说明教师在教学对话中的角色定位。
(10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
请任选1小题作答。
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
40分) 26.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请分析文本景物描写的特点。
(10分)(2)如指导中段小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数学目标和重点。
(8分)(3)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调整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2分)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
(1)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