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民事法律关系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B、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C、所附条件尚未成就的附条件民事行为D、因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民事行为2、上海某夫妻的儿子在北京读大学,夫妻俩将自己在上海的房屋出租给某人居住。
双方约定,如果该夫妻的儿子毕业后分回上海,则租赁关系终止。
该法律行为属于()的法律行为。
A、附延缓条件B、附解除条件C、附延缓期限D、附解除期限3、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3个月后即2009年5月1日合同生效,该约定属于()。
A、附生效期限的法律行为B、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C、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无效的民事行为4、下列行为中,不构成代理的是()。
A、甲受公司委托,代为处理公司的民事诉讼纠纷B、乙受公司委托,以该公司名义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C、丙受公司委托,代为申请专利D、丁受公司委托,代表公司在宴会上致辞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当由()。
A、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不负责任B、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不负责任C、被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D、先由代理人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无法承担责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6、张某是甲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甲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随时对外签约,后来张某因为收取回扣被甲企业开除,但空白合同书未被收回。
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不知情的李某签订了一份商品买卖合同,该买卖合同的效力是()。
A、不成立B、有效C、无效D、效力待定7、甲将行李寄存于火车站寄存处,提取时被告知该行李丢失。
甲要求寄存处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为()。
A、1年B、2年C、3年D、4年8、1988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
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07年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
民法 跟章习题 第1-5章
第一章民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民法”一词来源于()。
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B.《拿破仑市民法典》C.罗马法的市民法 D.罗马法的万民法2.形式意义的民法是指()。
A.学者所著民法全书B.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法的司法解释C.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事法律法规汇编D.立法机关经立法程序系统编纂的民法典3. 对合同的内容当事人可自由协商,这体现了民法的()。
A.平等原则B.私法自治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4.下列社会关系中,应由民法调整的是()。
A.某国有企业和其职工形成的劳动合同关系B.甲男和乙女之间的恋爱关系C.专利局对李某发明专利予以宣告无效D.甲、乙两村对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5.民法调整的财产流转关系的特点是()。
A.非营利无偿的 B.营利性有偿的C.大部分是营利性的,一般是有偿的 D.全部为营利性,一般为有偿的6.下列可以作为我国民法渊源的是()。
A.习惯 B.判例 C.法理 D.司法解释7.《民法通则》中关于公民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
A.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B.可以参照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C.依据对等原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D.不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8.下列领域内发生的民事关系不应该适用我国民法调整的是()。
A.公海上航行的中国籍货轮B飞往伦敦的中国籍客机C.中国驻日本大使馆D.中国开往鹿特丹的国际列车9.下列哪一个选项属于“私法”范畴?( )A.行政法 B.组织法 C.婚姻家庭法 D.刑法,程序法10.简单商品生产时期民法最典型的代表是()。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日本民法典 D.罗马法11.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A.指导功能B.约束功能C.补充功能D.惩罚功能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平等原则内容的是()。
A.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B.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C.民事主体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其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D.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律平等13.甲知其房屋南边邻地将建一层楼房,但是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
民事法律关系(14)
2021/7/28
1
2006年司法考试单选考题
• 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
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
2021/7/28
2
答案:C. 解析: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2021/7/28
14
• 1、状态,即某种客观情况的持续,如人的下落不明、权利继续不行使; • 2、事件,即某种客观情况的发生,如人的出生、死亡、战争的爆发; • (二)人的行为 • 指人有意识的活动。无意识的行为一般不能成为民法调整的对象。 • 包括民法上的行为和其他法律上的行为。 • 民法上的行为分为:
•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
2021/7/28
9
答案:C
• 解析: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 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规定严格的条件。但是 这并不是说,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所以 A是错误的,不能选;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 和法人,国家有的时候也直接参与民事活动,但是基于民 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 公法人。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 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所以B的说法太绝 对,错误,不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
16
• 2、违法行为 • 违反民法规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包括侵
权行为与违约行为。 • 甲将乙打伤属于侵权行为,甲借乙钱到期不还属于违约行为。 • 3、其他行为,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
2013年司法考试《民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
2013年司法考试《民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二章 民法 第二章模拟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甲从某厂退休返乡后,决定利用曾在红星公司工作多年的优势,与村民乙、丙商量合伙开办出口台布的加工业务,约定甲出资1万元,负责联系业务,乙、丙各出资4000元,负责组织村民干活并进行技术指导。
三人起草了一份协议,但尚未签字。
当年底,完成多批加工任务,获得利润5万余元,三人按约定比例进行了分配。
次年,因赶上农活忙季,人手少,台布出现质量问题,给购货方红星公司造成3万余元的经济损失。
红星公司要求甲、乙、丙赔偿,乙、丙称自己是受雇于甲,不能承担责任,于是甲向红星公司赔偿了全部损失。
根据以上案情回答:甲、乙、丙三人之间的关系应如何认定? A.因未签订书面协议,不形成合伙关系 B.乙、丙事实上是受雇于甲 C.甲、乙、丙已形成事实上的合伙关系 D.甲、乙、丙是协作关系,不是合伙关系 正确答案:C 2、某合伙组织起字号为“通过商场”(个人合伙),由甲、乙、丙合伙经营,其中甲出资40%,乙、丙各出资30%。
甲被推选为负责人.在与丁的诉讼中,甲放弃“通达商场”对丁的债权5万元。
乙、丙知道后表示反对。
甲的这一行为的效力如何? A.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无效,因为未取得乙、丙的同意 B.甲放弃债权的行为部分无效,即对乙、丙的份额不发生效力 C.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效力未定,即取得乙、丙的同意发生法律效力 D.甲放弃债权的行为有效 正确答案:A 3、合伙合同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外的第三人要求入伙,正确做法是什么? A.合同有约定的依约定处理,无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过半数同意 B.他合伙合同的约定是否允许 C.合伙合同有约定的,依合同处理,无约定的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D.不允许,因为合伙合同是基于合伙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而存在 正确答案:C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民法1-6章练习题2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民事权利不属于形成权的是( )A抵押权B追认权C撤销权D解除权2、债务人根据特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权利是(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3、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A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B物、行为、智力成果C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真实D主体、客体、内容4、依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 )A财产权与人身权B绝对权与相对权C主权利与从权利D请求权与形成权5、甲和乙合伙开办了一个宏亮彩扩部,丙将一卷柯达彩卷送到彩扩部冲洗,交给了正在值班的甲,并向甲交付冲洗费21.8元。
该债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和丙B甲、乙和丙C乙和丙D宏亮彩扩部和丙三、多项选择题1、在我国,必须依法登记注册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是( )A城镇工商个体户B农村承包经营户C公司法人D事业法人E社会团体法人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B民事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C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D民事法律关系的标的E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3、下列组织中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有( )A城镇个体工商户B农村承包经营户C公司法人D社会团体E个人合伙第三章自然人二、单项选择题1、公民被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 )A婚姻关系消灭B民事权利能力终止C为其财产设立代管人D其财产转变为遗产2、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的民事责任属于( )A按份责任B保证责任C补充责任D连带责任3、张家为其孙子张明的出生日期犯愁。
其母记得是8月27日傍晚出生,医院的接生记录簿上记载的8月28日,医院的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其户口簿上记载的是8月30日。
依法张明的出生日期应为( ) A8月27日B8月28日C8月29日D8月30日4、甲、乙为亲兄弟,父母双亡。
甲在县城工作,乙年满14岁,弱智。
乙在父母死后一年内住叔父丙家。
民事诉讼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 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进行哪方面的监督?()A.只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B.既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也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C.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进行全面监督D.只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2.有关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 正确的是:()A.民事诉讼中的处分, 是指当事人对实体权利的支配B.我国处分原则是建立在“私法自治”基础上的诉讼原则, 当事人完全可以自由处分C.当事人处分应该受人民法院依法监督D.不同当事人的处分权是完全相同的3.中国公民在某国法院进行民事诉讼, 其申请回避的权利受到限制, 中国法院于是也对该国公民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权利加以限制, 这是什么原则的体现?()A.同等原则B.平等原则C.相对原则D.对等原则4.某市法院为了提高法院的案件受理总数, 从而降低二审改判率, 让法院干警主动下乡动员乡镇企业起诉债务人, 这种做法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什么原则?()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B.支持起诉原则C.处分原则D.法院调解原则5.二公司因购销合同纠纷诉至法院, 在审理过程中, 双方均同意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达成协议, 并制作了调解书, 但在送达前, 一方反悔, 此时, 人民法院应:()A.不予理睬B.根据另一方当事人的申请, 予以强制执行C.及时判决D.重新进行调解6.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指的是: ()A.当事人诉讼权利相同B.当事人诉讼义务相同C.诉讼权利的同一性和对等性D.当事人诉讼地位相同7.根据检察监督原则, 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依据法定的事实和理由实行监督的方式是:()A.上级人民法院宣布无效B.审判委员会宣布无效C.由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D.由检察长提出质询8.有关公开审判制变, 正确的是:()A.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必开庭审理B.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应当公开C.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是否公开审理, 由当事人申请法院决定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法律明文规定不公开审理9.有关合议制度, 正确的是:()A.一审、二审案件既可适用合议制, 又可适用独任制B.实行合议制一定事事要由合议庭研究决定C.陪审员参加组成合议庭, 可以由法院邀请, 而不必采用选举的方式产生D.合议庭由3个以上的单数的审判员组成10.二审人民法院在对上诉案件审理过程中, 发现该案一审陪审员李某是原告王某的弟弟, 而李某并未自行回避.双方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回避。
Ch2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事实
事件
行为
事实构成
【案情】王家村有两户养鱼专业户,甲家和乙家, 其鱼池相邻。一年夏天,因天气变化,甲家鱼池 中的鱼跃入乙家鱼池,当场有村人所见,一共跃 入了23条鱼。甲家要求乙家返还该23条鱼,乙家 认为,该鱼是自己跃入其鱼池之中,拒绝返还。 为此双方发生纠纷 【问题】 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本案中,因天气变化,甲家鱼池的鱼跃入 乙家的鱼池之中,为民法上的事件,此事件引 起了甲家和乙家的财产关系变化,构成民法上 的不当得利之债,因此,乙家应返还甲家因此 所受的损失。
[08-51]关于民事权利,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 的? A.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乙对甲享 有的要求其还款的权利不具有排他性 B.丙公司与丁公司协议,丙不在丁建筑的某 楼前建造高于该楼的建筑,丁对丙享有的此项 权利具有支配性 C.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以债权人 未对主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为由拒绝履 行,保证人的此项权利是抗辩权 D.债权人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赠与合同的 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ABCD
【案情】某甲在某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在甲 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甲即 找公司经理要求赔偿。该公司的保安人员认 为甲在购货中有盗窃行为,就强行将甲带入 办公室。试析: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何法律事 实发生何法律关系?
【析】本案中,甲与百货公司之间因三个法律 事实发生三种法律关系:一是因买卖服装而发 生的买卖合同关系;二是甲因百货公司的地面 太滑受伤而发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三是保 安人员误认为甲盗窃而强行将其带入办公室这 一侵权行为而发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
【案情】李某见邻居王某殴打一女青年张某。 当李某看到王某举起棍子欲打张某时,就用 手臂去挡,棍子砸在了李某的手腕上,使李 某右手挠骨骨折,经治疗花费医疗费和营养 费359元。当李某要求王某赔偿损失时,王 某说:“我打张某与你无关,你自己伸手挡 棍,我没有责任。” 请问:王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李某损失的民 事责任?
民法练习题集
民法练习题集一.单项选择1.下列社会关系中,应由民法调整的是A. 某国有企业和其职工形成的劳动合同关系B. 专利局对李某发明专利予以宣告无效C. 甲乙两村对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D.甲乙两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关系 1. C民法的调整对象:我国民法调整平等民事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劳动合同及专利确权皆非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分别属于劳动法和行政法的调整对象。
C为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2.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A.经立法程序系统编纂的民法典B.由民法专家编写的著作C.最高司法机关关于民法的解释性文件D.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法大百科2. A形式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这是按一定逻辑顺序编纂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实质上的民法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如民法典以及各种民事单行法。
3.下列领域内发生的民事关系不应该适用我国民法调整的是A. 公海上航行的中国籍货轮B. 飞往伦敦的中国籍客机C. 中国驻日本的大使馆D. 中国开往鹿特丹的国际列车. D我国民法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一般而言,民法适用于我国的领土、领空、领海,包括驻外使馆以及我国领域外航行的我国船舶、航空器。
但是法律规定只适用于局部地区的地方性法律除外。
列车不存在国籍问题,其适用所在地法律。
二.多项选择1.对于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身关系都具有固有性B. 等价有偿原则不适用于人身关系C.侵害人身利益的情形下刑罚保护手段更严厉,所以可以代替民法保护手段D.人身关系具有非财产性,所与财产关系没有联系 1. ACD本题考查民法调整对象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民法调整的身份关系不一定具有固有性,比如说配偶身份关系就只能因婚姻行为方可以产生。
特殊的人格权可以有偿转让如法人的名称权,人身权的实现可以使民事主体获得经济利益,所以人身关系并非与财产关系毫无关系。
侵害人身关系一般情形可以由民法处理,只有严重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那一部分才可以处以刑罚,但是仍然不排斥附带的民事赔偿诉讼2.关于民法的特点,下列何种说法正确A.民法是权利法,它只是保护法律加以确认过的权利B. 民法是司法的核心部分,民事立法特别是合同法中药尽量扩大任意性规范的数量C.民法既是行为规范又是裁判规范,但以前者为主 D.民法奉行私法自治2.BC本题考查我国民法的特点。
民事法律关系习题及答案
民事法律关系习题及答案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第2章民事法律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B)。
A、塘中的鱼B、夜空中的星星C、不作为D、企业的名称权2、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属于财产法律关系的是(C)A、所有权B、债权C、人格权D、继承权3、下列对于民事法律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A、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B、以权利义务为内容C、均以法律明文规定而发生D、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4、依据我国民法,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A、胎儿与死者B、植物人C、触犯刑法正被执行刑期的人D、被宣告死亡但实际未死亡的人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BCD)。
A、聋哑人B、合伙企业C、机关法人D、个体工商户2.下列民事法律关系属于绝对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D)A、物权关系有形B、债权关系C、人身权关系D、知识产权关系无形绝对特定的3.公民甲生前立有遗嘱,指明其全部财产归女儿乙继承,则该遗嘱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有赖于下列哪些事件和行为(AD)A、被继承人甲的死亡B、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C、乙尚未出嫁D、甲所立遗嘱的合法有效4.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BCD)。
A、自然人B、物C、智力成果D、行为5、民事法律关系是(ABC)A、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B、由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C、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关系D、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6、下列属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A、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B、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C、甲养的鱼因鱼场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D、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7、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BCD)A、自然人B、法人C、其他组织D、国家8、下列关系中能成为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ABCD)A、与某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某行政机关B、故意打碎他人贵重花瓶的某中学生C、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纷的某日本留学生D、接收他人遗赠的5岁孩童9、下列行为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是(AD)A、甲酗酒开车行为。
民法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C)A 指导功能B 补充功能C 惩罚功能D 约束功能2、下列现象违反民法平等原则的是:( D)A 甲公民(年满25周岁)可以结婚,而乙公民(13周岁)不能结婚B 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从事证券经济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房产公司)则不能从事证券经济业务C 国家税务机关可在税收征收法律关系中适用强制手段,无视纳税人的意志而依法进行税收征收D 某市合同管理干部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市委领导亲戚具有有限的订立合同的权利3、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一栋大楼即将建设,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一想得到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
何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的( D)A 自愿原则B 等价有偿原则C 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4、违反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不包括(B )A 家庭暴力B 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C 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D 串通投标的行为5、下列各项中,违反民法自愿原则的有(A )A 赵某在服装市场上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要其购买的行为B 钱某与孙某自愿达成的移转抵押物占有的抵押合同不能产生抵押权设定的法律效果C 李某申请安装电话被要求在一份已经拟好的格式合同上签字D 周某(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花10元钱从小贩吴某的手中购得红塔山香烟一条,经查,该烟为假烟6、下列行为中,不违反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有(B )A 甲将自己废弃不用的汽车置于马路中央的行为B 乙拒绝接受丁遗赠给其一台电脑的行为C 丙于下午在自己的房间里唱卡拉OK直到凌晨影响邻居休息的行为D 丁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建坟的行为7、孙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商业门面房,李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
当孙某得知即将兴建的平安大道将从自己的房屋位置通过,就将该房转让给李某。
孙某的行为违反了下列民法的哪一基本原则?( A)A 诚实信用原则B 等价有偿原则C 公序良俗原则D 自愿原则8、甲知其新房屋南面临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佯装不知,将房屋售与乙。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其他。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
1、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 关系的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现象。 2、民事法律事实的特点
1)客观性 2)法律性
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三、民事权利的行使
– –
1、民事权利行使的界定:权利主体为实现民事权 利的内容而实施一定的行为。 2、方式: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
四、民事权利的保护
– –
1、私力救济 2、公力救济
第五节 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一、民事义务
–
–
1、民事义务的概念: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人为满足 他人的利益需要必须为一定行为或部位一定行为的 拘束。 2、民事义务的分类
–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包括主体、客体、内容 要素。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国家。民 事法律关系课题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权 利。民事法律关系内容包括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3、民事法律事实
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根据与人的意志是否有关分为事件和行为。
– – – –
1、自然事实: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民 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2、人的行为:是指与人的意识有关,直接体现人 的意志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种类 1)事实行为:是指不易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 但却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2)民事行为:是指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 民事行为。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概述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1.界定: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的、符合民事法律规范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对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加以调整的结果。
2.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几层含义:1)~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结果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部分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关系的主体是人,人之外的任何物都不能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体。
人对物有绝对的权利▲人不能成为的法律关系客体▲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3)~是以法律上权利义务为其内容的社会关系人——关系——权利★民法是法律关系就是权利义务关系★研究民事法律关系就是为了把握权利和义务。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意义(略)1.事实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与规范意义上的民事法律关系人——特定的人一般的关系——特定的关系抽象的——具体的法律得不到贯彻就是一纸空文2.民事法律关系的体系价值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民事法律关系就是人在民事社会中(或者说民事社会中的人。
)关系是现实的人,是法律体系的砖瓦。
主体——内容立法体系理论体系司法实践二、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1.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任意(自治)性指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效力等主要有民事主体自己决定,国家原则上不得介入。
理解:私法自治原则的贯彻权利的自由本质——但是他人的自由就是你的自由的限制立法层面上的——任意性规范为主司法层面上的——当事人自由处分法律适用层面上的——一般民事活动中的自由约定优先——第一百四十二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地位平等平等原则3.民事法律关系以权利义务为(核心)要素私法权利义务私权三、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一)主体1.主体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人2)类型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国家2.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1)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中既有权利主体又有义务主体。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3、分类
(1)财产权与人身权 根据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分为: • 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权利,如物 权、债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 • 人身权是以人身利益为内容,与权利主体 不可分离的权利,如人格权、身份权。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 根据权利的作用划分: 支配权,是指权利人对权利客体可以直接支配,并享受其 利益的权利。 具有排他性,其行使不需要他人的配合。如物权、知 识产权、人身权。 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他方为一定行为或不行为的权利。 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 形成权,是指依照权利人的单方面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 生、变更和消灭的权利。 如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继承权的抛弃权等 都属于形成权。 抗辩权,是指权利人所享有的对抗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权 利。 抗辩权可分为永久性抗辩权和延期性抗辩权,前者如 诉讼时效届满时的抗辩,后者如同时履行抗辩权。
无效民事行为
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事 实 行 为 (非表意行 为) 侵权行为 违约行为 无因管理行为 拾得遗失物行为
(三)分类
1、事件 • 事件又称自然现象,指与当事人的意志无 关、能够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 灭的客观现象。 • 如,人的自然死亡、自然灾害等。
(三)分类
2、行为 • 行为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民 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 此为最经常发生作用的法律事实。
案例分析二
某甲在上班路上被乙骑自行车撞倒,乙跑掉,某丙 恰好路过,见状即将甲送往医院治疗,丙交给医院各 种费用计1000元甲经治疗清醒后,丙让甲还给其垫付 的款项,甲向丙表示,感谢丙将其送医院治疗,但提 出自己没有钱还给丙,丙应向乙要钱,因该费用是因 乙的行为造成的损失,但乙不同意支付。其后,丙诉 至法院,请求甲偿还100元。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
4.抗辩权,是指权益人所享有的对立对方当事人 央求权的权益。抗辩权可分为永世性抗辩权和延 期性抗辩权,前者如诉讼时效届满时的抗辩,后 者似乎时实行抗辩权、先实行抗辩权、不安抗辩 权、先诉抗辩权。
〔五〕主权益与从权益
二、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1.违犯民事义务的法律结果 2.以财富责任为主 3.补偿性 4.协商性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1.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 2.过失责任、无过失责任与公允责任 3.财富责任与非财富责任 4.一人责任与多人责任 5.双方责任与双方责任 6.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 7.有限责任与有限责任 〔三〕民事责任方式
〔三〕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 〔四〕可分物与不可分物 区分的意义: 1.便于共有财富的联系; 2.便于明白少数人之债的债务债务,例如是按份 之债还是连带之债。 〔五〕主物与从物 从物的条件〔1〕不是主物的组成局部;〔2〕须 对主物发扬辅佐作用;〔3〕须与主物同属一人。 区分的意义: 确定主物转让时从物的归属
第四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
一、物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可以满足人们
的社会需求,而又能为人们所实践控制或支配的 物质客体。
1.必需是权益客体 2.物以有体物为限 3.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求 4.能为人力所支配和控制
二、物的分类 〔一〕动产与不动产 区分的意义: 1.得以设定物权类型不同; 2.物权变化要件不同; 3.诉讼管辖不同。 〔二〕种类物与特定物 区分的意义: 1.有些法律关系只能以特定物为客体或标的物; 2.物不测灭失的法律结果不同,如特定物灭失只 能要求赔偿。
B.效能待定合同中相对人的催告权并 非构成权 C.债务人撤销权属构成权
第2章民事法律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2章民事法律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B)。
A、塘中的鱼B、夜空中的星星C、不作为D、企业的名称权2、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属于财产法律关系的是(C)A、所有权B、债权C、人格权D、继承权3、下列对于民事法律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A、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B、以权利义务为内容C、均以法律明文规定而发生D、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4、依据我国民法,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A、胎儿与死者B、植物人C、触犯刑法正被执行刑期的人D、被宣告死亡但实际未死亡的人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BCD )。
A、聋哑人B、合伙企业C、机关法人D、个体工商户2.下列民事法律关系属于绝对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D)A、物权关系有形B、债权关系C、人身权关系D、知识产权关系无形绝对特定的3.公民甲生前立有遗嘱,指明其全部财产归女儿乙继承,则该遗嘱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有赖于下列哪些事件和行为?(AD)A、被继承人甲的死亡B、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C、乙尚未出嫁D、甲所立遗嘱的合法有效4.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BCD)。
A、自然人B、物C、智力成果D、行为5、民事法律关系是(ABC)A、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B、由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C、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关系D、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6、下列属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A、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B、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C、甲养的鱼因鱼场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D、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7、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BCD)A、自然人B、法人C、其他组织D、国家8、下列关系中能成为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ABCD)A、与某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某行政机关B、故意打碎他人贵重花瓶的某中学生C、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纷的某日本留学生D、接收他人遗赠的5岁孩童9、下列行为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是( AD )A、甲酗酒开车行为。
民商法:第二讲 民事法律关系练习题参考答案
务主体 D、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
以是多人
5、下列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D )。 A、甲对所种果树之果实的收获行为 B、甲入乙果园擅自摘取果实的行为 C、甲为避免乙的果实受损而擅入乙果园所为的摘取行为 D、甲与乙约定以一定报酬为条件由甲帮乙收果实的行为
张某于15岁上高中时,其父为他买了一辆高级摩托车,价 值2万元。张某自高中二年级起,因迷上网吧,消费过大 ,先后向同学借钱,不得已将摩托车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 刘某。张父发现张某不骑车上学,经追问才知道张某将该 车卖给刘某,于是,张父找到刘某,提出张某尚未成年, 不能擅自出卖摩托车,要求刘某将车返还。刘某认为,买 卖摩托车为双方自愿,且价格公平合理,买卖有效。为此 ,双方发生争执。张父诉至法院,主张买卖无效,要求刘 某返还摩托车。本案中,张某与刘某之间的摩托车买卖合 同效力如何?
D、甲拾得野果而取得该果的所有权
10、甲杀害乙,乙的继承人因乙死亡而继承其遗产。引起该 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 A)。
A、乙的死亡 B、甲的违法行为 C、甲的事实行为 D、乙的死亡和甲的违法行为
13、下列事实中,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C )。 A、刘某将电脑送给好友 B、老张因病去世 C、小李每天坚持跑步 D、王某将许某打伤
A 按无效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B 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C 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解
D 按有效合同处理
详解】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68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 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 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据此,本题中手表厂的虚假宣传 行为可认定为是欺诈行为。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下列合同 ,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 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 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 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 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民事法律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B)。
A、塘中的鱼
B、夜空中的星星
C、不作为
D、企业的名称权
2、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属于财产法律关系的是(C)
A、所有权
B、债权
C、人格权
D、继承权
3、下列对于民事法律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主要根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
B、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C、均以法律明文规定而发生
D、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
4、依据我国民法,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
A、胎儿与死者
B、植物人
C、触犯刑法正被执行刑期的人
D、被宣告死亡但实际未死亡的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ABCD )。
A、聋哑人
B、合伙企业
C、机关法人
D、个体工商户
2.下列民事法律关系属于绝对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D)
A、物权关系有形
B、债权关系
C、人身权关系
D、知识产权关系无形绝对特定的
3.公民甲生前立有遗嘱,指明其全部财产归女儿乙继承,则该遗嘱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有赖于下列哪些事件和行为?(AD)
A、被继承人甲的死亡
B、乙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C、乙尚未出嫁
D、甲所立遗嘱的合法有效
4.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 BCD)。
A、自然人
B、物
C、智力成果
D、行为
5、民事法律关系是(ABC)
A、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B、由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C、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关系
D、当事人均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下列属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
A、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
B、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
C、甲养的鱼因鱼场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D、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
7、下列选项中,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ABCD)A、自然人
B、法人
C、其他组织
D、国家
8、下列关系中能成为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ABCD)
A、与某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某行政机关
B、故意打碎他人贵重花瓶的某中学生
C、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纷的某日本留学生
D、接收他人遗赠的5岁孩童
9、下列行为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是( AD )
A、甲酗酒开车行为。
B、甲酗酒开车撞人行为。
C、邮递员甲因将88号看成83号而为错投行为。
D、邮递员甲因错投而被公司扣除当月奖金的行为。
10、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是由事件引起(AC)
A、甲死,甲子继承其遗产
B、精神病患者甲打伤乙而产生的求偿关系
C、甲因年满18周岁而丧失对其父的抚养费请求权D、甲拾得野果而取得该果的所有权
11、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是由行为引起(BCD )A、海啸致甲的渔船覆没
B、甲与乙签订买卖房屋的合同
C、甲收养乙为养子
D、甲在非禁渔区钓得大鲤鱼一条
单选
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