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1)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

属性:相对的稀缺性、绝对的属性、本质表现.2、效用最大化(2)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4)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是什么”)和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4、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5)社会劳动力: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

计算公式: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5、劳动力供给(5—6)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6、供给弹性(6)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7、供给弹性分类(6)8、劳动力需求(7)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

9、劳动力需求弹性(8)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曲线图。

10、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9—10)三个阶段、公式、曲线图。

11、完全竞争市场上:MRP=VMP=MP*P(11)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12、均衡分析(12)局部均衡分析(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瓦尔拉)13、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3)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14、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13)15、均衡价格论(14-1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说明通过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的运动决定商品价格形成的理论。

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亦称为劳动报酬。

16、工资形式(15—18)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基本工资: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基础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基础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基础知识点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内部负责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点,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1. 劳动法律法规:作为雇主,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法等,掌握其中的规定能够保护员工的权益,同时也避免组织因为违法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

2. 招聘与选拔: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之一是招聘与选拔合适的人才。

掌握招聘渠道、面试技巧、背景调查等方法,能够有效地吸引和筛选适合组织的员工。

此外,了解公平、公正的选拔原则也是十分重要的。

3.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工具。

了解常用的绩效评估方法和工具,如KPI(关键绩效指标)、360度反馈等,能够帮助管理者准确衡量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发展机会。

4. 员工关系与沟通:良好的员工关系和有效的沟通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员工满意度。

5. 薪酬福利管理:制定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和福利政策是组织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了解市场行情、薪酬调查方法以及合理的福利方案设计,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激励员工。

6. 培训与发展:持续的员工培训和发展是组织保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掌握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计划设计和评估等基本方法,能够帮助组织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满足其个人发展需求。

以上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组织内的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文档
第一章:招聘流程
招聘流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职位分析、招聘渠道选择、面试技巧等内容。

1.1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是招聘流程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确定公司的招聘需求。

常见的职位分析方法包括:
•工作职责分析:分析工作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关键绩效指标(KPI)分析:分析工作的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

实例:
•我们通过工作职责分析,确定了市场部经理的招聘需求。

•我们通过关键绩效指标(KPI)分析,确定了销售部经理的招聘需求。

1.2招聘渠道选择
招聘渠道选择是招聘流程的第二步,主要目的是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

常见的招聘渠道包括:
•社交媒体招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招聘信息。

•求职网站招聘:通过求职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员工内推:通过现有员工推荐人才。

实例:
•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招聘,吸引了大量的应聘者。

•我们通过求职网站招聘,找到了一位符合公司需求的候选人。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知识点总汇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基础知识知识点总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精要第一章劳动经济学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统计研究证明,在经济衰退时期,附加性劳动力效应与悲观性劳动力效应同时存在,由于两种效应作用方向相反,所以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现为不同的波动状况.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

劳动力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存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3.充分就业。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因此,作为劳动要素均衡价格的工资,亦称为劳动报酬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所谓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1.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在实施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时,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评估和员工关系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其目标是优化员工的利用、提高组织绩效,并以人为本,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发展。

2. 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执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等。

- 招聘与选拔:负责根据组织需求吸引和筛选合适的人才,确保岗位和员工的匹配度。

- 培训与发展:计划和实施员工培训计划,促进员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 绩效管理: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以激励优秀表现和改进工作表现。

- 薪酬与福利:制定薪酬政策和福利方案,根据员工表现和市场情况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 员工关系:建立和维护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良好关系,解决员工的问题和困扰。

3.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人才招聘和选择:通过招聘和选择适合的人才,组织可以获得具备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员工,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 培训与发展:通过培训和发展员工的技能和知识,组织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 绩效管理:通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可以激励员工的表现,提高整体绩效,并帮助员工个人成长。

- 薪酬与福利:提供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员工关系: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可以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流失和纠纷,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效率。

4. 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包括:- 多样性管理:处理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员工,需要制定多样性管理政策和培训计划,以促进员工的包容和合作。

- 变革管理:在组织变革过程中,人力资源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协助员工适应变化,解决变革带来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师知识点一、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1.人力资源管理(HRM)的定义及作用2.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1)综合性:多学科综合运用;(2)动态性: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3)可塑性:能够适应不同组织的需求;(4)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创造和创新;(5)针对性:以员工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

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1)人力资源规划:预测和确定组织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保证组织拥有合适数量和质量的员工。

(2)招聘与选择:吸引和选拔适合组织要求的人员。

(3)培训与发展: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4)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评价体系,激励和引导员工取得优异业绩。

(5)薪酬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员工发挥潜力。

(6)劳动关系管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满意度。

(7)福利管理:提供多样化的福利待遇,增加员工的福利感和归属感。

(8)员工关怀: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1.管理者的能力与角色(1)管理者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

(2)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沟通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控制者等。

2.组织行为学(1)个体行为:个性、动机、学习与知识等。

(2)团队行为:团队发展阶段、决策与沟通等。

(3)组织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

3.领导与领导力(1)领导的定义与特征;(2)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法;(3)不同领导风格和行为对员工的影响。

4.组织结构与设计(1)组织结构的类型:职能型、事业型、矩阵型等。

(2)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3)组织变革的管理。

5.绩效管理与激励(1)绩效管理的目标和方法;(2)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3)绩效考核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关键议题1.招聘与选择(1)招聘渠道的选择;(2)面试与评估方法;(3)人才测评与背调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重点梳理

第一章劳动法一, 劳动法的概念和作用1, 劳动法可以指: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国家的劳动法典;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2, 劳动法的定义: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及劳动关系有亲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3, 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4, 劳动法及其他法律的关系: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肯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劳动法及民法关系亲密,它是从民法中分别出来的法律部门,它及工厂立法亦有亲密联系,它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及劳动关系亲密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5, 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点:劳动关系发生的缘由是实现劳动的过程,即劳动者要直接参与某种生产物品或供应服务的过程劳动关系是在用人单位录用了劳动者,使劳动者及劳动过程有了联系之后才发生的劳动关系是由职业的有偿的劳动而发生的关系,非职业的劳动, 无偿的劳动, 义务的劳动所发生的关系都不由劳动法调整。

6, 组成劳动法的内容有:就业促进制度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标准制度职业技能开发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监督检查制度7, 劳动法的作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手段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 劳动标准的内容包括: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平安卫生,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

9, 劳动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有:确认劳动者为劳动力全部者,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劳动力供方主体的法律地位通过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劳动力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相互选择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淌供应了法律条件实行统一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险制度,使劳动力在运用和流淌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同时,也使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资源不中断二, 劳动法的发展历程1, 劳动法产生的时间:资本主义开始进入自由竞争阶段的19世纪初2, 劳动立法的开端: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3, 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立法的特点:各国宪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立法方面出现了倒退的状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侧重于改善劳动条件,规定劳动标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劳动法的内容也得到充溢。

人事管理基本知识

人事管理基本知识

人事管理基本知识人事管理基本知识(一)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定义:是指使企业稳定的拥有一定质量的和必要数量的人力,以实现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该组织目标而拟订的一套措施,从而求得人员需求量和人员拥有量之间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匹配。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1、得到和保持一定数量具备特定技能、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员。

2、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3、能够预测企业组织中潜在的人员过剩或人力不足。

4、建设一支训练有素,运作灵活的劳动力队伍,增强企业适应未知环境的能力。

5、减少企业在关键技术环节对外部招聘的依赖性。

人力资源的核查:是指核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

人力资源信息包括:个人自然情况、录用资料、教育资料、工资资料、工作执行评价、工作经历、服务与离职资料、工作态度、工作或职务的历史资料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要素:获取、整合、保持与激励、控制与调整、开发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有:直觉预测方法(定性预测)和数学预测方法(定量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包括:1、内部拥有量预测2、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量(二)员工招聘与配置员工招聘的定义:是指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企业在员工招聘中必须符合的要求: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国利益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目标是让企业HR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和规划。

系统重点是实现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素质管理、薪资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需求。

主要就目前主流的E-HR系统来阐述其主要内容、所管理的方面,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组织管理主要实现对公司组织结构及其变更的管理;对职位信息及职位间工作关系的管理,根据职位的空缺进行人员配备;按照组织结构进行人力规划、并对人事成本进行计算和管理,支持生成机构编制表、组织结构图等。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整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劳动经济学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即资源的有限性。

是相对的、绝对的稀缺性,其本质表现是花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功效最大化: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拘束条件下,使个人需乞降梦想获取最大限度的知足。

三、劳动力市场是生产因素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

(商品市场、生产因素市场)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和规范研究法。

1、实证研究法的特色:①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己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它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拥有客观性,并可依据经验和事实进行考证。

2、规范研究法的特色:①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研究对象自己是好仍是坏。

对社会有踊跃仍是悲观意义;②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拟订经济政策服务。

五、劳动力与劳动力供应1、社会劳动力:在必定年纪以内,拥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所有人口,包含就业者和失业者。

2、劳动力参加率是劳动力在必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权衡、测度人口参加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 供应无弹性Es = 0,供应有无穷弹性Es→∞,单位供应弹性Es =1,供应富裕弹性 Es﹥1,供应缺少弹性 Es﹤1。

3、劳动力供应:在必定的市场薪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应的决议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劳动时间。

4、劳动力参加率的生命周期的改动趋向:15-19岁年纪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降落;女性劳参率上涨;老年人口劳参率降落;25-55岁年纪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六、劳动力需求:公司在某一特准期间内,在某种薪资率下愿意并能够聘用的劳动量。

劳动力需求是公司聘企图向和支付能力的一致。

需求无弹性Ed =0需求有无穷弹性Ed→∞单位需求弹性Ed =1供应富裕弹性 Ed﹥1供应缺少弹性 Ed﹤1八、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因素的公司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表现的、反应社会经济特色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指市场体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和形式。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即: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

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深受经济竞争环境、技术发展环境和国家法律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它作为近20年来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管理学领域,远远超出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

具体说来,存在以下一些区别:1.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注重产出和开发。

是“工具”,你可以随意控制它、使用它,是“资源”,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你就得小心保护它、引导它、开发它。

难怪有学者提出:重视人的资源性的管理,并且认为21世纪的管理哲学是“只有真正解放了被管理者,才能最终解放管理者自己”。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3.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人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4.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5.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6.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7.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其公式为:Es=△S/S/△w/w;通常在考察市场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值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81供给无弹性,即Es=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9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103单位供给弹性,即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114供给富有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125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1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Ed=△D/D/△w/w;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五类:141需求无弹性,即Ed=015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16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174需求富有弹性,即Ed﹥1185需求缺乏弹性,即Ed﹤119.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20.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分为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两类;2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22.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23.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劳动标准制度4职业培训制度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24.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25.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劳动法律事件;26.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27.所谓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28.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所具有的特征有社会性、互济性和补偿性;29.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30.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31.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32.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33.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34.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35.一般竞争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36.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37.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38.PDCA循环法是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39.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40.商标是指己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下个品牌或下个品牌的一部分;41.企业实力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42.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43.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学化;44.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更富于参与性、强调自我控制、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45.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一种肯定或否定心里倾向;46.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保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定的态度;47.归因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48.稳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因素,如行为者的能力、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和规范等;49.团队的有效性构成的四个要素为绩效、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外人的满意度;50.在权变理论中,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这一理论是领导情景理论;51.心理测量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解释过程;心理测量是心理测验的工具;52.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人格测验;53.信度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54.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55.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策略选择的种类有:择优策略、淘汰策略、轮廓匹配策略;56.测量方法在培训与开发中的作用: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57.人本管理的原则:1人的管理第一;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5和谐的人际关系;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58.人本管理的机制:1动力机制;2约束机制;3压力机制;4保障机制;5环境优化机制;6选择机制59.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是通过费用支出投资于人力资源,而形成和凝结于人力资源体系中,并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及体能的总和;60.人力资本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2人力资本直接由投资费用转化而来,没有费用投入于劳动者,就没有人力资本的形成;3人力资本独特的本质功能是,与物质资源要素相结合,转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新的价值增值;4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61.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发掘、培养、利用和发展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62.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所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它是开展各项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依据和动力;63.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64.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有三个部分:1创新能力开发体系2创新能力激励体系3创新能力配置体系65.人力资源的特点:时间性、消费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66.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采用计划、组织、领导、监督、激励、协调、控制等有效措施和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组织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6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1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2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动态管理;3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4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管理;5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与艺术性;6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主动开发型;7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计算机为主;8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决策层;6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测量技术: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的技能开发的三大基石和工作岗位研究、人员素质测评两种测量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知识点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

具体内容:以体能和智力为基础,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特质等。

特征:资本性(投入收益风险),时效性,生物性,主观能动性,内耗型,持续性,再生性.2.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舒尔茨创立人力资本理论。

以人为载体,可用货币计量的价值要素。

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

3.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为实现其战略目标,运用各种管理技术与方法,以影响员工的行为、能力和态度,从而改善其工作绩效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实践,包括为之建立的管理制度、政策以及实施的活动过程。

人与事的匹配。

做到事得其才,人尽其用,有效使用。

人与人的协调合作。

工作与工作的协调合作。

人的需求与工作报酬的匹配。

使得酬适其需,人尽其力,最大奉献。

4.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战略伙伴,行政管理专家,员工激励者,变革推动者,文化管理者,政策制定者。

5.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战略转变:以成本为导向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转向以顾客服务为导向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6.人力资源战略的含义:是根据企业战略而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纲领性的长远规划,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实现企业的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职能:人力资源战略要和企业战略相匹配,并服务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推动人力资源的职能转变,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为主逐步过度到战略合作伙伴。

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任人唯贤,注重实绩原则,激励原则,竞争原则,精干原则,民主监督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获取功能,整合功能,奖酬功能(激励和凝聚),调控功能7.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过程8.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包括: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现有人力资源供给;设计并评价平衡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各种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是指在组织中负责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它涵盖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工资福利、员工关系等各个方面内容。

以下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点:一、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和目标: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目标和战略,对未来需求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预测和规划,以保证组织能够拥有适合的、合格的和满足需求的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人力资源供给分析、人力资源缺口分析、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等。

3.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确定战略目标、分析内外环境、确定人力需求、确定人力供给、比较需求与供给的差距、制定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执行和监控。

二、招聘与选拔1.招聘的定义和目标:招聘是指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吸引适合岗位的候选人,并以正式的程序选择和录用合适的人才。

2.招聘的方法:包括内部招聘、外部招聘和第三方招聘。

3.选拔的步骤和方法:简历筛选、面试、笔试、综合评价、背景调查等。

三、培训与发展1.培训与发展的定义和目标:培训是指组织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发展是指为了适应组织发展需要,提高员工职业能力和素质,从而为员工提供晋升、发展的机会。

2.培训与发展的方法: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职业发展规划、导师制度、轮岗等。

四、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的定义和目标: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绩效目标和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和管理,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达到组织目标。

2.绩效管理的步骤:目标设定、绩效记录、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改进。

五、工资福利1.工资福利的定义和目标:工资福利是指组织向员工提供的报酬和福利,以满足员工的经济和心理需求,激励员工展现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工资福利的构成: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

六、员工关系1.员工关系的定义和目标:员工关系是指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以及管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促进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_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点1.招聘与选择:招聘是指根据组织的需求吸引和筛选合适的人才,选择是从候选人中选择最适合岗位的人。

招聘与选择的目标是确保组织能够招聘到具备所需技能和才能的员工。

2.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提升员工能力和技能的过程。

通过培训,员工能够适应新的岗位要求,提高工作表现,同时也能够为员工的发展提供机会。

3.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过程,以确定员工在组织中的贡献和奖励。

通过绩效管理,组织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4.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涉及到制定薪酬策略、确定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

通过合理的薪酬管理,组织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5.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指的是组织内部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员工关系有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

6.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求,预测和确定未来所需的员工数量和能力。

它可以帮助组织解决人力资源的供需失衡问题。

7.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方式和规范。

良好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态度。

8.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劳动法是保护员工权益的法律和规定,劳动关系是指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关系,能够帮助组织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

9.员工福利与福利管理:员工福利是指组织提供给员工的非直接报酬,包括福利制度、保险福利、职业发展支持等。

福利管理包括制定福利政策和管理福利计划。

10.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团队建设是培养和发展团队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领导力是指影响他人并引导他人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团队建设和领导力能够提高团队的绩效和效能。

以上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领域,还包括众多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将人力资源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以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知识点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与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3.利润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人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

4.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5.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6.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7.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其公式为:=(△S/S)/(△w/w)。

通常在考察市场劳动力供给时,劳动力供给弹性值分布在0到无限大之间。

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8(1)供给无弹性,即0。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在劳动力市场分析的实际可能范围内),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9(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

这时工资率给定,而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10(3)单位供给弹性,即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11(4)供给富有弹性,即>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12(5)供给缺乏弹性,即<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

13.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
程度。

其公式为:=(△D/D)/(△w/w)。

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分为五类:
14(1)需求无弹性,即=0
15(2)需求有无限弹性,即→∞
16(3)单位需求弹性,即=1
17(4)需求富有弹性,即﹥1
18(5)需求缺乏弹性,即﹤1
19.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20.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

福利的支付方式大体分为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两类。

2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即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和指导思想。

22.劳动法的体系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3.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
(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24.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25.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劳动法律事件。

26.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27.所谓全面保护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

28.社会保险作为物质帮助权实现的主要方式所具有的特征有社会性、互济性和补偿性。

29.集体合同是通过工会与雇主或雇主协会按照合法的程序,经过集体谈判达成的关于一般劳动条件的协议。

30.劳动标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与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31. 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2. 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3.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34.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35.一般竞争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

36.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

37.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

38.循环法是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式。

39.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

40.商标是指己获得专用权并受法律保护的下个品牌或下个品牌的一部分。

41.企业实力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42.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

43.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包括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学化。

44.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明确完整的目标体系、
更富于参与性、强调自我控制、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45. 态度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一种肯定或否定心里倾向。

46. 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保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定的态度。

47. 归因就是利用有关的信息资料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48.稳因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因素,如行为者的能力、人格、品质、工作难度、职业要求、法律、制度和规范等。

49. 团队的有效性构成的四个要素为绩效、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外人的满意度。

50.在权变理论中,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即认为下属的成熟水平是选择领导风格的依赖条件,这一理论是领导情景理论。

51. 心理测量是将人的智力、人格、兴趣、情绪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规则表示成数字,并赋予这些数字一定解释过程。

心理测量是心理测验的工具。

52.心理测验按测验的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力测验,另一类是人格测验。

53. 信度又称稳定性或可信性,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心理测量中几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54.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的测验结果与被测验者行为的公认标准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一个测验希望测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55.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策略选择的种类有:择优策略、淘汰策略、轮廓匹配策略。

56.测量方法在培训与开发中的作用:是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工具、为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是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步骤。

57.人本管理的原则:
(1)人的管理第一。

(2)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

(3)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

(4)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

(5)和谐的人际关系。

(6)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58.人本管理的机制:
(1)动力机制。

(2)约束机制。

(3)压力机制。

(4)保障机制。

(5)环境优化机制。

(6)选择机制
59.人力资本概念,人力资本是通过费用支出(投资)于人力资源,而形成和凝结于人力资源体系中,并能带来价值增值的智力、知识、技能与体能的总和。

60.人力资本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
(2)人力资本直接由投资费用转化而来,没有费用投入于劳动者,就没有人力资本的形成。

(3)人力资本独特的本质功能是,与物质资源要素相结合,转移价值、创造价值并产生新的价值增值。

(4)人力资本内含一定的经济关系。

61.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发掘、培养、利用和发展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

62. 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活动所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它是开展各项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63.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64.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有三个部分:
(1)创新能力开发体系
(2)创新能力激励体系
(3)创新能力配置体系
65.人力资源的特点:时间性、消费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

66.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采用计划、组织、领导、监督、激励、协调、控制等有效措施和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组织系统中的人力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67.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1)在管理内容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中心。

(2)在管理形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动态管理。

(3)在管理方式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采取人性化管理。

(4)在管理策略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管理。

(5)在管理技术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追求科学性与艺术性。

(6)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主动开发型。

(7)在管理手段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计算机为主。

(8)在管理层次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处于决策层。

68.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和两种测量技术: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的技能开发的三大基石和工作岗位研究、人员素质测评两种测量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