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组合》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八单元第02课时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认识和解读简单的组合问题。
–能够运用简单的组合方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示例演练,引导学生学习思路。
–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简单的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组合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简单的组合问题示例。
2.实物道具:用于实际情境引入。
3.小组合作材料: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实物道具引入简单的组合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提出一个简单的组合问题,让学生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二步:示范与讲解(15分钟)1.通过课件示例演练简单的组合问题解决方法。
2.讲解组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第三步:小组合作(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解决几个组合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和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收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2.总结组合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意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境引入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2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2组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组合》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组合的概念和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
本章节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组合的意义,学会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组合的定义、组合的计算方法以及简单的组合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简单的数学概念,但对组合的概念和排列组合的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意义,并学会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组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组合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学会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生活实例、游戏和练习题的PPT。
2.教学卡片:准备一些组合问题的卡片,用于小组讨论和练习。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球、积木等,用于展示组合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引出组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组合的定义,示例讲解组合的计算方法。
如给定一组物品,要求从中选出2个,求选法的总数。
通过PPT和实物道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组合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组合问题,如“有5个数字1、2、3、4、5,从中选出2个数字,求选法的总数。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组合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案《组合》教学设计1人教版数学二上(最新)
2 组合一课时教学内容组合。
(教材第9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学具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师:同学们,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数学广角”,你们想去吗?要想进入“数学广角”,首先要买门票。
票价是每人5角,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1张5角、2张2角、5张1角的人民币,你知道有几种付钱方法吗?学生汇报5角钱的付法。
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可以顺利进入“数学广角”了。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游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始,将“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拼音本”改为“买票价5角的门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二合作探究,体验新知1.师:大家在“数学广角”里这么快就学会了一项新本领,老师提议每组的3位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互相加油,争取在下面的活动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1)猜一猜:3人中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2)各小组3个同学互相握一握,验证猜想。
(3)指名演示,感受方法。
(4)小结:3个人握手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分别握一次,剩下的两个人再互相握一次,一共握3次。
【设计意图:让小组3人互相握手,亲身体验组合,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理解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师:上节课我们用1、2、3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而3个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只握了3次,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排数时两个不同的数字交换位置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而握手时两人交换位置还是他们两个人。
师:排数时要考虑数字的排列顺序,而两个人相互握手与顺序无关。
202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2课时 简单的组合】
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排列问题,你们能独立解答这道题吗?试试看。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能组成6个两位数。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题的?全班汇报交流。
师:大家用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有的同学思考的时候还特别有顺序,非常值得大家学习!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简单的组合。
(板书课题:简单的组合)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识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2。
师:请大家读一读,圈一圈,并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若有的学生能够发现此题与上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表扬他们善于观察,并及时将问题聚焦到关键字的理解上。
师:“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是什么意思?“得数有几种可能”又是什么意思?【学情预设】“其中2个”是指从5、7、9中选择2个数;“求和”是将选择的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得数有几种可能”是要求探究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
师:这个题目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指名学生汇报交流。
2.自主探究。
师:这个问题的得数有几种可能?先请大家猜一猜。
【学情预设】这时的猜测应该是多种的,有6种、5种、3种等。
师:到底得数有几种可能呢?下面就请大家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或写一写的方式,探究一下得数到底有几种可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3.交流方法。
师:得数有几种可能?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教师倾听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师:现在,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得数有几种可能?你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方法如下:方法一:列表法。
引导学生观察上表中的数据,发现:像5+7=12和7+5=12只能算一种,因为它们的和都是12。
适当渗透: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的算理。
最终得出下表:方法二:画线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新课标我教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时的内容是《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简单的组合概念,能够用语言表述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组合。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述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小卡片和实物模型等教具,以及练习题和游戏等学具。
第二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组合。
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堆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进行组合,看看能够得到哪些结果。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组合的概念。
第四步,进行课堂练习。
我给学生出示一些组合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习,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第五步,进行课堂小结。
我让学生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组合的概念和组合的方法。
板书设计如下:简单的组合1. 实例引入通过小卡片,让学生看到卡片上的数字,然后将卡片进行组合,比如3和4组合在一起,形成7。
2. 实际操作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堆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进行组合,看看能够得到哪些结果。
4.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组合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作业设计:1. 请用语言描述一下,怎样将数字进行组合,能够得到不同的结果。
答案:比如,将数字3和4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7;将数字2和5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7。
2. 请用数字卡片进行组合,看看能够得到哪些结果。
答案:根据所给的数字卡片,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3和4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7;2和5组合在一起,可以得到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组合的概念。
但在语言表述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用数字卡片进行更复杂的组合,比如三个数字的组合,或者让学生尝试用数字进行创意组合,看看能够得到哪些有趣的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 简单的组合
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况。
预设1:列表法。
预设2:画图法。
加数加数和
5 7 12
5 9 14
7 9 16
(2)小结: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两个加数的和与两个加数的位置无关。
4.回顾思路。
课件演示回顾解题的过程。
5.优化方法。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解决呢?与同桌交流。
二、对比理解
1.今天学习的组合问题和昨天学的排列问题有什么不同?
2.回顾用5、7、9这3个数字选其中的2个数,组成两位数和求两个数的和的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指定学生汇报,梳理排列问题和组合问题的解题思路。
小结:两类问题都需要有序的思考,做到不重不漏,但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顺序无关。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完成教材P9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用画图法解组合问题。
2.完成教材P98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方法,强调付钱时要有序,不重不漏。
3.完成教材P99页第4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方法,教师适时指导可以按取1枚、2枚、3枚的顺序进行组合。
4.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
简单的组合
组合类问题与顺序无关。
两个数的和与两个加数的位置无关。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组合人教新课标
课题:组合第 2 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区别。
3.在自主尝试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组合的种类。
2.初步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几个?学生汇报师板书(6个:57、59、75、79、95、97)。
师:你在排列这些数的时候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生汇报后总结:有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
二、探究新知,提升认识出示例21.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全班齐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分析题意:“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指的是什么?“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2.独立尝试,初步体会。
学生讨论方法,老师提示:可以摆一摆,也可以写一写、画一画,请你自己动手试一试。
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
3.过程交流,渗透方法。
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和小伙伴说一说。
(1)填表的方法。
生:5加7和7加5都等于12,只能算一种,所以只填一种就可以了。
5加9和9加5也只算一种,9加7和7加9也只能算一种,所以得数有3种可能。
(2)画一画。
4.回顾过程,体会方法。
大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任意选取其中两个数求出了和,得数有3种可能。
但是有的同学为什么有重复的呢?(板书:与顺序无关不重复不遗漏)5.对比分析,提升认识。
提问:观察我们研究过的两道题,为什么都是从5、7、9这三个数中选2个数字,怎么第一题能组成6种,第二题却只有3种可能啊?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排列问题是与数字的排列顺序有关系,而求任意两个数的和与数的位置无关。
【设计意图】通过圈一圈、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找到例2的组合,再通过对比进而体会排列问题与组合问题的差别。
2.组合二-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
组合二-人教版三至四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组合二的含义;2.掌握数的分解方法;3.能够用分解的方法求出组合数;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组合数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数的分解方法;2.理解组合数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做题或者口头问答的形式,先让学生回想学过的排列和组合的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2. 讲解(20分钟)1.首先让学生认识组合二的概念,即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r个元素,不考虑顺序的所有可能性。
2.掌握数的分解方法,即如何将一个数字分解成两个数字的和。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拼图或其他教具等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们能真正理解。
3. 实践演练(25分钟)1.通过实例的形式,让学生体会数的分解、组合数的计算。
比如:从5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有多少种取法?2.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些类似的题目,巩固计算方法。
4. 拓展应用(25分钟)1.将组合数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思考如何用组合数的方法解决某些问题,如从班级里选出一支足球队,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一些拓展的题目,挑战他们的思维和计算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引导式提问,帮助学生回忆今天学习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1.教育者要善于借助教具,让学生在生动的视觉效果中理解抽象概念。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将知识传承下去。
3.教育需要不断的创新,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 组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2课时组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组合。
2. 培养学生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1. 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方法。
2. 能够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组合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组合。
2. 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二、新课讲解1. 讲解组合的概念a.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交通工具等。
b.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出不同的组合吗?c.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组合的特点。
d. 总结:组合就是将几个物品或事物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整体。
2. 讲解组合的方法a. 以水果为例,讲解组合的方法。
b. 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要将这三种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进行组合,有多少种可能的组合方式呢?c.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组合的结果。
d. 总结:组合的方法就是将每个物品或事物分别与其他物品或事物进行搭配,形成新的组合。
3. 讲解组合的应用a.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衣服搭配、食物搭配等。
b.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运用组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吗?c. 引导学生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展示解题过程。
d. 总结:组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能力。
三、课堂练习1.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1.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2.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组合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3.教师强调组合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简单的组合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三个不同的组合现象,并运用组合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要求用文字描述现象,列出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
2.完成教材第14页的练习题1、2、3。请同学们认真审题,规范解答,注意组合的规律和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开放性题目:假设我们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珠子各5颗,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组合问题,并求解。要求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思维。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如:“小华有3个红球和2个蓝球,他想从这些球中选出2个,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关键信息:红球和蓝球的数量,以及需要选出球的个数。
3.教师讲解组合的概念,解释组合中元素的数量关系和组合方式,如: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组合数为C(n,m)。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几道与组合相关的练习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分成3份,每份至少一个,有多少种分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和讲评,指出解答中的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五)总结归。
4.家长参与作业:请同学们与家长一起探讨生活中的组合现象,选择一个有趣的问题进行解答。要求家长协助孩子理解问题,引导他们运用组合知识进行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组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组合》第二课时《组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研究了排列后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排列问题的同时,明确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排列问题不要发生混淆。
组合问题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研究统计概率知识的基础,为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面做了一些努力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实例呈现出来。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布列题目的解题方法,这节课我们连续研究数学广角中组合的题目。
二、探讨新知1.教学例2。
有3个数,5、7、9,任意拔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师: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要想知道得数有几种可能,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师:为甚么你们汇报的结果有所不同呢?我们应该用甚么方法可以很清楚地找到得数的几种可能呢?学生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引导,可以用列表的方法。
师:我们可以运用列表的方法让这3个数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根据和的大小肯定得数有几种可能。
根据加法中加数+加数=和,列3列,举行填表,学生完成填脸色况。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完成得很好,根据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得数有12、14和16三种可能。
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可以运用连线法。
(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学生独立运用连线的方法完成本题,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 第2课时 组合问题|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组合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八单元第2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组合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组合问题的基本概念,学会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组合问题的概念,掌握组合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组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1. 组合问题的概念理解。
2. 组合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组合问题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学生自备组合问题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实物,如:水果、文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可以怎么组合?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组合方法。
3. 老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刚才用的方法就是组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组合问题。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组合问题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组合问题就是将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
2. 老师通过实例讲解组合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有序组合、无序组合等。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加深对组合方法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组合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完成后,老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四、总结与反思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组合问题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板书设计:第八单元第2课时组合问题一、组合问题的概念二、组合问题的基本方法1. 有序组合2. 无序组合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组合问题的解题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简单的组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02课时简单的组合,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简单的组合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探索和尝试。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组合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逐步理解和掌握组合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组合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组合。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组合的概念。
2.难点:让学生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组合,并理解组合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组合概念。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以便于直观展示组合概念。
2.准备实物模型,如小球、积木等,供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些物品组合在一起,可以组成哪些新的组合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或课件,呈现两个或多个物品的组合,如小球、积木等。
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这些组合。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组合的性质,如组合的数量、形状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实物模型,如小球、积木等。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简单的组合》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八单元_第02课时_简单的组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组合。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排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课时,让学生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组合的定义、组合的方法以及组合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学习简单的排列的基础上,对于组合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掌握组合的方法,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组合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让学生理解组合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组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组合的教具,如小球、小卡片等,以及组合的练习题。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组合的例子,如一套衣服由上衣和裤子组成,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是由哪些部分组合而成的。
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组合的定义和方法。
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并掌握组合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组合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组合的练习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组合知识。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2组合》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2组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2组合》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组合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两个事物的组合,并能用图形表示出来。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组合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
但是,对于组合这一概念,他们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知道组合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两个事物的组合,并能用图形表示出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两个事物的组合,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组合的意义。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两个事物的组合。
3.采用图形表示法,让学生用图形表示两个事物的组合。
4.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组合想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可以两两组合,从而引出组合的概念。
2.新课导入:出示两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它们进行组合。
如出示苹果和香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组合,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3.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组合想法,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两个事物的组合,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4.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组合成果,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5.练习巩固:出示一些组合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组合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组合学习的感受,引导他们发现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2组合》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2组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2组合》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组合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符号表示组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的组合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组合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但是对于组合的规律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活动来逐步培养。
学生对于组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能还存在模糊的地方,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进行引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符号表示组合。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组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组合的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通过生动的例子、实际操作和团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组合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黑板。
2.教学素材,如图片、卡片等。
3.学生活动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片可以怎么组合。
例如,苹果和香蕉可以怎么组合,猫和狗可以怎么组合。
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出来。
通过这个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组合的例子,如1+1=2,1+2=3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组合的规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组合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学生活动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练习组合。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请你用3个卡片组成一个组合”,“请你用2个苹果和1个香蕉组成一个组合”等,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任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八单元第2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第八单元的第二课时,简单的组合。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组合的意义,并学会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来表示简单的组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的意义,能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简单的组合。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组合的意义,学会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简单的组合。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组合的特点,并用正确的语言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铅笔、练习本、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有不同颜色的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些颜色的球可以组合在一起。
2. 讲解组合的意义:我会通过实例来解释组合的意义,例如从篮子中取出红球和蓝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颜色。
3.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几种颜色的球,尝试不同的组合,并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记录下来。
4. 举例讲解:我会选取几个学生的组合,进行讲解和展示,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组合过程和结果。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组合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他们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组合的定义和举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出五种不同的组合。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出五种不同的组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组合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用图示或列举的方法表示简单的组合。
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组合创意。
但在个别学生的答案中,我发现他们对组合的描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组合题目,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组合的概念应用到生活中,例如在购物时选择不同的商品组合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二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二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第二课时简单的组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第8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简单的组合。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子来引入组合的概念,并学习如何用加法来表示两个集合的组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组合的概念,学会用加法来表示两个集合的组合,并能够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组合的概念,并学会用加法来表示两个集合的组合。
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组合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卡片,上面有不同数量的物品,以及一些加法算式。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图片,上面有不同的物品,比如苹果和橘子。
我会问同学们,如果我们要把所有的苹果和橘子都放在一起,我们应该怎么做?2. 例题讲解:我会给同学们展示一张卡片,上面有3个苹果和2个橘子。
我会问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三个苹果和两个橘子的组合呢?然后我会引导同学们使用加法来表示这个组合,比如3+2=5。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尝试用加法来表示不同的组合。
比如,如果有4个苹果和3个橘子,我们应该怎么做?4. 组合的游戏:我会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组合的游戏。
我会给同学们一些卡片,上面有不同的物品,比如苹果、橘子和香蕉。
同学们需要将卡片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放在一起,并使用加法来表示。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写下组合的定义,以及我们如何用加法来表示两个集合的组合。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如果有5个苹果和2个橘子,请用加法来表示这个组合。
答案:5+2=72. 题目:如果有3个香蕉和4个草莓,请用加法来表示这个组合。
答案:3+4=7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组合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加法来表示不同的组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组合-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组合-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单元。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理解组合的概念,学会将不同的物品或数字进行组合,并能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如何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组合的概念,知道组合是将不同的物品或数字进行有序或无序的搭配。
2. 学会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组合的概念,区分有序组合和无序组合。
2. 学会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组合图片、PPT课件、组合游戏道具。
2. 学具:学生自备组合图片、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组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组合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组合吗?请举例说明。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组合的概念,区分有序组合和无序组合。
2. 通过PPT课件,展示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组合的意义。
3. 讲解如何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用数字卡片组合成不同的数,用字母卡片组合成不同的单词等。
三、课堂练习1. 发放组合游戏道具,让学生分组进行组合游戏,巩固组合的概念。
2. 让学生用自备的组合图片进行创意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组合的理解。
2. 教师点评学生的组合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组合-人教新课标2. 板书内容:组合的概念、有序组合与无序组合、组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数字卡片组合成不同的数,并用这些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2. 请学生用字母卡片组合成不同的单词,并用这些单词编写小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组合的概念、区分有序组合与无序组合,以及运用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了组合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组合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组合。
(教材第98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 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具学具
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师:同学们,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数学广角”,你们想去吗?要想进入“数学广角”,首先要买门票。
票价是每人5角,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1张5角、2张2角、5张1角的人民币,你知道有几种付钱方法吗?
学生汇报5角钱的付法。
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可以顺利进入“数学广角”了。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游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始,将“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拼音本”改为“买票价5角的门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5角钱的几种不同组合方式】
二合作探究,体验新知
1.师:大家在“数学广角”里这么快就学会了一项新本领,老师提议每组的3位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互相加油,争取在下面的活动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1)猜一猜:3人中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各小组3个同学互相握一握,验证猜想。
(3)指名演示,感受方法。
(4)小结:3个人握手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分别握一次,剩下的两个人再互相握一次,一共握3次。
【设计意图:让小组3人互相握手,亲身体验组合,有助于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理解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师:上节课我们用1、2、3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而3个同学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只握了3次,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排数时两个不同的数字交换位置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而握手时两人交换位置还是他们两个人。
师:排数时要考虑数字的排列顺序,而两个人相互握手与顺序无关。
2.师:同学们用1、2、3组数有6种可能,那么我们再来看这组数字。
(出示教材第98页例2)
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交流。
生1:5+7=12,5+9=14,7+9=16,7+5=12,9+5=14,9+7=16。
而5+7=12与7+5=12、5+9=14与
9+5=14、7+9=16与9+7=16的结果一样,所以得数有3种可能。
生2:我们用的填表法。
(课件出示表格)
生3:有3种可能。
因为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是本节课的难点。
引导学生对排数个数和握手次数进行比较,引发讨论,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集思广益得出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从而得出排列与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三回顾总结,自我评价
师: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游玩“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除了开心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师: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有时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如摆数,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
有时却不需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只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如握手、搭配事物、凑钱等。
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时要认真思考,做出准确判断。
【设计意图:师生总结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新知识理清了思路,有利于学生建构新知】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组合
凑钱、握手、搭配事物
教学反思
首先是将“数学广角”中的各项内容创设成类似公园游玩的情境,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游戏的整体。
其次是灵活应用教材。
将教材安排的“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5角钱的票价”,这样就将5角钱的不同组合与到数学广角游玩联系到了一起,恰到好处。
最后,从整个教学设计看,学生始终在玩中体会组合的含义,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尝试了排列与组合的不同及怎样全面地看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选择。
儿童节3个好朋友互相赠送礼物,他们一共赠送了( )件礼物;每两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 )次电话。
A.3
B.4
C.5
D.6
(考查知识点: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能力要求: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B类
1. 有5个同学参加象棋比赛,每个学生要和其他4个学生各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2. 你能在生活中找出一两个组合的例子吗?
(考查知识点: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要求:能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D A
B类:1. 4+3+2+1=10(场) 答:一共要比赛10场。
2. 略
教材习题
第98页“做一做”
1. 3次
2. 1张伍角;2张贰角和1个壹角;1张贰角和3个壹角;5个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