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7章:循环系统
动物的循环系统与体温调节
动物的循环系统与体温调节循环系统与体温调节在动物身体的正常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机体各个部分,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体温调节则是使动物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保持恒定的内部体温。
本文将重点介绍动物的循环系统和体温调节机制。
一、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的流动。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血管网络。
动物的循环系统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循环系统存在于一些低等动物中,血液直接从心脏涌入体腔,通过器官和组织的间隙流动,最后回到心脏。
而封闭式循环系统则存在于大多数高等动物中,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不与体腔直接接触。
循环系统的功能在于输送和运输。
心脏通过收缩将氧气和养分丰富的血液推送到全身组织和器官,同时收集二氧化碳和废物,将其运送至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进行处理和清除。
血液在这个过程中还发挥了传递信号、维持酸碱平衡和调节体温的重要作用。
二、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是动物为适应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而采取的措施。
动物体温的调节方法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调节是指动物通过自身的生理过程来维持体温的稳定,而外源性调节则是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温衡是动物体温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温衡是指动物身体内部的温度可以相对独立于外界温度而保持恒定。
温衡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代谢调节和生理调节。
代谢调节是通过调节代谢速率来维持体温稳定。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动物的代谢速率会增加,产生更多的热能来抵消外界的热量。
相反,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代谢速率会降低,以减少热量损失。
代谢调节通常由内分泌系统调控,如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影响代谢速率。
生理调节是通过生物学的适应机制来维持体温稳定。
动物的体温调节可以通过进食、行为活动和身体构造等方面实现。
例如,许多哺乳动物在寒冷的环境中会通过蜷缩或瑟瑟发抖来产生热量,以增加体温。
动物生理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皮肤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繁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3、神经骨骼肌兴奋传导过程:终板前膜→Ca++进入突触轴浆→乙酰胆碱释放→Ach 与终板后膜受体结合后膜Na通道开放内流→终板电位→近终板肌膜去极化→动作电位,胆碱脂酶,Ach 重吸收到突触前膜【电传递(缝隙连接)CNS 、心肌;化学传递:突触神经递质】4、强、弱电的作用:强电:用来攻击敌害和觅食;弱电:只作为电感受器的一部分【第三章血液】2、各血细胞及血小板的功能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消化;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变态反应;淋巴细胞——T细胞-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单核细胞——吞噬、免疫红细胞RBC:通过血红蛋白Hb运输O2和CO2,并对机体所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血小板PLAT: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第四章血液循环】2、等容收缩和舒张相的生理意义室内压变化幅度增大,心脏泵抽吸作用增强。
快速射血和快速充盈相的速度和血量有关。
3、心胀泵血功能的评定指标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出量;射血分数;心力储备4、心肌细胞的分类工作细胞、自律细胞、非收缩非自律细胞5、组织液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6、影响静脉回流:体循环平均压;心肌收缩力;体位改变(直立性低血压);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胸内负压组织液和淋巴液生成的因素:组织液由血浆滤过毛细血管而形成;引起血浆胶渗压减小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的因素,能促进淋巴量的增加。
7、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不同时期离子通道开放时间0期—快Na+通道开放1期— K通道开放,快Na+通道关闭2期—慢Ca++通道,K+通道开放3期— K+通道开放,Ca++通道关闭4期—慢Na+通道开放, K+通道开放, Na-K泵,恢复静息膜电位。
【第五章呼吸】2、呼吸膜的结构:表面活性物质层,肺泡上皮细胞层,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间隙,毛细血管基膜层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3、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保持肺的扩张状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利于呕吐;利于反刍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意义(生理功能)减小吸气阻力;防止肺泡内液体积聚;稳定大小肺泡容积5、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Pco2升高、pH减小、温度升高—使氧离曲线右移,血氧饱和度下降,有利于氧气的释放。
《动物生理学》章节笔记
《动物生理学》章节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研究对象- 动物生理学关注的是动物机体的生命现象,包括生物化学过程、细胞活动、组织功能、器官系统的工作以及整个生物体的行为和生存策略。
- 研究范围涵盖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重点关注动物如何通过各个生理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
2. 研究任务- 揭示生命现象的物理和化学基础:探究动物体内发生的各种生理过程背后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 了解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如何协同工作,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
- 探索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分析动物如何通过生理调整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 应用于实践:将动物生理学知识应用于医学、兽医学、农业、生态保护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二、动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1. 古代阶段-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等文明对动物生理学有所探讨,但多限于观察和哲学思考,缺乏科学实验。
- 我国古代医学家如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对脉搏、呼吸、消化等生理现象有所记载。
2. 中世纪阶段- 欧洲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如伊本·纳菲斯对血液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
- 解剖学的兴起为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近代阶段- 17世纪,哈维发表了《动物心血运动论》,奠定了血液循环理论。
- 18世纪至19世纪,贝尔纳、普尔扎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推动了生理学的发展。
4. 现代阶段- 20世纪,生理学进入分子和细胞水平,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奇金、埃克尔斯对神经传导的研究。
- 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使动物生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 急性实验:在短时间内对动物进行生理功能的观察和测量,如血压、心率等。
- 慢性实验:长时间跟踪动物生理功能的变化,如植入电极监测神经活动。
- 活体实验:在不影响动物生存的前提下进行的实验,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细胞。
- 离体实验:在体外环境中研究组织、细胞或分子的功能,如器官切片培养。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CABEB ADEDB A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一、选择题1、原尿成分与血浆相比不同的是()。
A.葡萄糖含量 B.钾离子含量 C.蛋白质的含量 D.钠离子的含量2.“Cl-转移”指的是血浆中的Cl-与红细胞哪种离子交换()。
A.HCO B.H+ C.OH- D以上都不是。
3.狭盐性海水软骨鱼保持体内水分动态平衡的主要因子是()。
A.氧化三甲胺 B.尿素 C.氨 D.无机盐4.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全身动脉血压 B.肾动脉血压 C.入球小动脉血压D.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E.出球小动脉血压5.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的直接调节者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B、肾小管毛细血管血压C、肾小球囊内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E、肾血浆流量6. 由肾小球滤过NaCl和水绝大部分在何处重吸收()。
A. 近球小管B. 远近球小管C. 集合管D. 髓袢升支粗段E. 髓袢升支细段7. 目前认为致密斑的主要功能是()。
A. 直接释放肾素颗粒,调节泌尿机能B. 直接感受入球小动脉的血压变化C. 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D. 感受流经远曲小管的NaCl浓度变化E. 以上均不是8.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促进血血浆滤出的直接动力是()。
A. 全身动脉血压B. 肾动脉血压C. 入球小动脉血压D.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E. 出球小动脉血压9. 毁损视上核后,动物的尿液将发生如下变化()。
A. 尿量增加,渗透压升高B. 尿量减少,渗透压升高C. 尿量减少,渗透压降低D. 尿量增加,渗透压降低10.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 +的重吸收主要受( )的调节。
A. ADHB. 醛固酮C. 糖皮质激素D. 肾上腺素11.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主要由于()。
A. ADH分泌减少B. 醛固酮分泌减少C.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DACA DBCD12. 渗透性利尿是直接由于( )所致。
A. 滤过率增加 C.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13.淡水鱼与海水鱼比较,淡水鱼的特点是()A. 体液渗透压与外环境相同B. 肾小球缺乏C. 肾的重吸收作用弱D. 肾小体数目多E. 小管液中含有大量无机盐。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
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
动物生理学循环和消化
70.由单细胞引导的电位是 ( )
2009年
A.神经干动作电位
B
C.微音器电位 D.心电图 B.运动终板电位
五、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
(1、1)每每搏搏输输出出量量和:射一血次分心数搏由一侧心室射出 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量 的百分比。
心脏的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 及其分支。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 自律性 电生理特性 传导性 收缩性 —— 机械特性
细胞工的作类细型胞: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
无自律性(心房肌和心室 肌) 自律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无收缩性(特殊传导系统)
(一)兴奋性
1、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大A回弹 (势能释放)
推血(1/3)流动 + 大A扩张(2/3) (动能消耗) (势能贮存+缓冲力) 推血继续流动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上升到最大值=收缩压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降低到最小值=舒张压
(三)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力↑
血流速↑
↓
↓ SP↑(明显)
↓
1
4 左心房
上、下腔静脉
气肺体静交脉换←肺泡壁毛细血管←各级分支←肺2 右动心脉房
各级静脉
3 右心室
右心:泵血入肺循环 左心: 泵血入体循环
88.血液循环可分为开管式和闭管式循 环,其中开管式循环的血液循环途经是 ( )2009年 A.静脉一心脏一动脉一毛细血管一静脉
C.B动脉一血腔内微血管一静脉一心脏一 动脉 D动B..脉动静脉脉一一血心窦脏内一微动血脉管一一血静窦脉一一静心脉脏一
动物生理学中的呼吸与循环系统
动物生理学中的呼吸与循环系统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与功能的科学领域,其中包括了呼吸与循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呼吸和循环系统是动物体内关键的生理过程,它们负责供应氧气和养分,以及排除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本文将探讨动物生理学中的呼吸与循环系统,并介绍它们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一、呼吸系统1. 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呼吸器官组成。
一般而言,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而呼吸器官则主要包括肺部。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它通过黏膜上的细毛和粘液过滤空气,同时帮助加温和湿化空气。
经过鼻腔后,空气进入喉咙,然后通过气管进入支气管,最后到达肺部。
2. 呼吸系统的功能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供应氧气,以维持细胞呼吸所需的能量代谢。
在肺部中,氧气通过肺泡表面的薄壁吸收,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体内各个组织和器官。
同时,呼吸系统还负责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带回肺部,从而通过呼出气体排出体外。
二、循环系统1. 循环系统的结构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的流动。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将含有氧气和养分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实现气体和物质的交换。
2. 循环系统的功能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养分和其他生理物质。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推送到动脉中,流向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应氧气和养分。
同时,废物和二氧化碳通过静脉带回心脏,再经由肺部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还参与了体温调节、免疫防御和激素传递等重要生理过程。
三、呼吸与循环系统的相互关系呼吸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且相互依赖。
在呼吸过程中,肺部通过气体交换为血液提供氧气,以便运输给全身各处。
同时,血液通过静脉带回肺部,从体内排出二氧化碳,以便进行呼出。
通过这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实现了紧密的合作。
动物的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
动物的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动物的循环系统是其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循环系统,动物能够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并同时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则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将血液沿着身体各个部分运输,以保证身体的正常功能运作。
一、动物的循环系统在动物中,循环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心脏是一种中空的肌肉器官,能够收缩和放松来推动血液流动。
血管则是连接心脏和各个组织器官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将氧气和养分富集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而静脉则将含有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回输到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微血管,起到交换物质和氧气的作用。
动物的循环系统可以分为开放式循环和闭合式循环。
开放式循环在无脊椎动物中较为常见,血液会从心脏流向身体腔体,然后返回心脏。
而闭合式循环则在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中循环运输。
二、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动物循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血液通过循环系统运输氧气、养分和激素,同时也负责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其主要职责是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部分,并将二氧化碳运回肺部排出。
这得益于红细胞中含有的血红蛋白,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输送到全身。
而在组织器官中,血红蛋白会释放氧气,并接收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在肺部相反地发生,红细胞将二氧化碳交换为氧气,以备下一次氧气输送。
白细胞则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它们负责对抗感染和疾病。
当身体受到伤害或感染时,白细胞会聚集到受伤部位或感染部位,以消灭病原体并促进愈合。
血小板是具有凝血功能的细小细胞片状结构,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形成血栓以防止过多的出血。
这个过程被称为血液凝固,它是保护身体免受进一步损伤的重要机制。
总结起来,动物的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密不可分。
通过心脏、血管和血液的有机组合,动物能够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动物生理学-循环系统
七)心包和心包腔 1.心包 心包是包在心和大血管根部 的膜性囊,分为纤维性心包 和浆膜性心包。 (1)纤维性心包:位于最外层, 厚而无弹性。 (2)浆膜性心包:位于纤维性 心包内面,分脏、壁两层, 脏层即心外膜。 2.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 壁两层间形成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部分。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外观呈圆柱状,壁厚,分 三层;内层菲薄,表面是一层血管内皮细胞,光滑,中层有多 层环状或螺旋状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外层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静脉是把血液从毛细血管送回心脏的管道。管壁较动脉壁薄,也分三层, 中层弹力纤维和平滑肌较少。 毛细血管是体内分布最广,管壁最薄、口径最小的血管。毛细血管有较 高的通透性,使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够通过管壁进入组织, 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也能够通过管壁进入血液,完成血液 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和物质交换。
2.心底 指向右后上方,连有出入心的大血管 。 3.两面 (1)前面: 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称胸肋面。 (2)后面(下面):与膈相邻,称膈面。 4.三缘 (1)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 (2)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 (3)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5.三沟 (1)冠状沟:心表面的环形沟,是心 房和心室的心表分界。 (2)前室间沟:左 、右心室在心前面的分界线。 (3)后室间沟: 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的分界线。
3.左心房 构成心底的大部,主要结构有左心耳等。 (1)入口:共四个,即左、右各二个肺静脉口,分别导入左、右肺的静脉血。 (2)出口:一个,即左房室口,通向左心室。 4.左心室 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 (1)流入道:有一入口,即左房室口,口周有纤维环上附二片瓣膜,称左房室 瓣(二尖瓣)。瓣膜借腱索与乳头肌相连,作用为防止进入左心室的血液再返流 回左心房。 (2)流出道:有一出口为主动脉口,口周纤维环上也附有三个半月形的袋状瓣 膜,称主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进入主动脉的血液再返流回左心室。
动物生理学第七章 血液循环
六、心电图(ECG) : 心电图( ) 用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引导电极测记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 用置于体表一定部位的引导电极测记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 ECG是一次心动周期中整个心脏的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综合效应 是一次心动周期中整个心脏的心肌细胞电活动的综合效应 在体表的反映。 •P波:心房兴奋过程, 波 心房兴奋过程, 0.08--0.11s •QRS波:左右心室去极化, 波 左右心室去极化, 0.06---0.1s (图) •T波:心室复极化过程 波 •P—R间期:P起点到 间期: 起点到 起点到QRS 间期 波开始,心房开始兴奋到 波开始, 心室开始兴奋。 心室开始兴奋。代表房室 之间的传导时间。 之间的传导时间。所需时 间,0.12---0.2s •S—T段:QRS终了到 波开始 终了到T波开始 段 终了到
图 心室功能曲线
3. 心脏的神经体液调节 由交感神经的作用或血液中肾上腺素的作用而引起心室收 缩力加强,从而增加搏出量的调节称----等长调节 等长调节。 缩力加强,从而增加搏出量的调节称 等长调节。 控制心肌收缩力的主要因素是活化横桥数和肌球蛋白的ATP 控制心肌收缩力的主要因素是活化横桥数和肌球蛋白的 酶活性。 酶活性。 活化横桥数取决于心肌兴奋后胞浆Ca 活化横桥数取决于心肌兴奋后胞浆 2+浓度的升高程度和肌 钙蛋白对Ca 的亲和力。 钙离子在心肌收缩中的作用) 钙蛋白对 2+的亲和力。 (钙离子在心肌收缩中的作用) •肾上腺素激活 肾上腺素能受体 → 胞浆 肾上腺素激活β肾上腺素能受体 胞浆cAMP↑→ 型钙通道 ↑→L型钙通道 肾上腺素激活 ↑→ 开放↑ 内流↑→钙诱导钙释放机制→胞浆Ca 浓度↑ ↑→钙诱导钙释放机制 开放↑ → Ca2+内流↑→钙诱导钙释放机制→胞浆 2+浓度↑ 活化横桥数↑→心肌收缩力加强。 ↑→心肌收缩力加强 →活化横桥数↑→心肌收缩力加强。 •茶碱可以增加肌钙蛋白对 2+的亲和力→活化横桥数↑→心肌 茶碱可以增加肌钙蛋白对 ↑→心肌 茶碱可以增加肌钙蛋白对Ca 的亲和力→活化横桥数↑→ 收缩力↑ 收缩力↑ •甲状腺素提高肌球蛋白的 甲状腺素提高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心肌收缩力加强。 酶活性→ 甲状腺素提高肌球蛋白的 酶活性 心肌收缩力加强。
动物生理学第7章:循环系统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A 收缩期开始B 收缩期中期C 舒张期早期D 舒张期结束【正确答案】 C2. 肺循环和体循环,基本相同的()×A 收缩压B 脉压C 每博输出量D 外周阻力E 舒张压【正确答案】 C3. 肌肉运动时,其血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动脉血压升高B 未活动的肌肉内血管收缩C 肌肉收缩时,局部代谢产物增多D 交感缩血管纤维活动减弱E 心输出量增加【正确答案】 C4. 生理情况下,影响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A 毛细血管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静水压C 毛绷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E 组织液和血浆的晶体渗透压【正确答案】 C5. CO2过多引起脑血管舒张的中介物是(注:选项中H+=H+)()×A 乳酸B H+C AchD NEE 5-HT【正确答案】 B6. 下列哪种情况下,血流阻力会减小()×A 血流粘滞度增加B 由层流变成湍流C 红细胞比容增大D 血管收缩E 血液温度升高【正确答案】 E7. 肾小球病变时或慢性肝病时,发生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 静脉回流受阻【正确答案】 B8. 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血管升压素D 谷氨酸E γ-氨基丁酸【正确答案】 A9. 下列各类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A 主动脉B 微动脉C 毛细血管D 微静脉E 大静脉【正确答案】 B10. 下列各器官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A 冠状动脉B 脑血管C 肾血管D 骨骼肌血管E 皮肤血管【正确答案】 E11. 下列哪种物质主要在局部血循环中起作用()×A 心房钠尿肽B 内皮素C 醛固酮D 组胺E 血管升压素【正确答案】 D12. 夹闭两侧颈总动脉时可使()×A 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B 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C 股动脉血压升高D 交感舒血管活动增强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活动加强【正确答案】 C13. 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A 心房肌B 房室交界C 左右束支D 浦肯野纤维E 心室肌【正确答案】 B14. 下列哪种物质可使心功能曲线左上移(注:选项中H+=H+)()×A 肾上腺素B H+浓度升高C 乙酰胆碱D 血管升压素E 腺苷【正确答案】 A15. 对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影响最大是()×A 阈电位水平B 静息电位水平C 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D 2期长短E 钠泵功能【正确答案】 D16. 下列哪一项减少静脉回流()×A 交感神经兴奋B 由立位转为卧位C 由吸气转为呼气D 由立位转为慢走E 心脏射血能力增强【正确答案】 C17. 下列有紧张性神经元活动的神经纤维是()×A 心迷走神经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C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D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正确答案】 A18. 参与防御反应时心血管活动调节中枢主要位于()×A 脊髓B 延髓C 丘脑D 下丘脑E 大脑皮层【正确答案】 D19. 甲状腺激素在体内能引起冠脉舒张的主要原因是()×A 增强血管升压素缩血管效应B 增强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效应C 减弱冠状动脉的肌源性收缩D 发挥激素缩血管物质的允许作用E 使心肌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正确答案】 E20. 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搏动()×A 心率加快B 每搏输出量降低C 主动瓣关闭不全D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增强E 左心衰【正确答案】 C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 窦房结细胞()×A 0期去极化速度慢B 动作电位幅度小C 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较小D 4期自动去极化较慢E 属慢反应自律细胞【正确答案】 A, B, C, E2. 使自律性增高的因素是()×A 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减小B 阈电位水平上移C 4期自动去极速度增快D 复极3期K+外流增加E 心迷走神经兴奋【正确答案】 A, C3. 在典型心电图中()×A P波反映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B QRS波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C 在不同导联中QRS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D QT间期的时程与心率呈反变关系E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终点之间的时程【正确答案】 A, C, D4. 同肾上腺素相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特点是()×A 与不同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于肾上腺素B 对α受体作用小于β受体C 对心脏的效应不如肾上腺素D 可反射性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增强E 在整体中,可引起心率加快【正确答案】 A, C, D5. 机体发生防御反应时的心血管反应包括()×A 骨骼肌血管收缩B 胃肠道血管收缩C 血压下降D 心输出量增加E 根据机体需要使各器官血流重分配【正确答案】 B, D, E6. 正常心动周期中()×A 心房舒张期处在心室收缩期之内B 心室收缩期处在心房舒张期之内C 心房收缩期处在心室舒张期之内D 心室舒张期处在心房收缩期之内E 心室收缩在心房收缩之前【正确答案】 B, C7. 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A 导致第一心音产生B 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C 房室瓣和半月瓣都关闭D 心室内压高于动脉压E 心室容积最大,保持不变【正确答案】 A, C, E8.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轻度增高时,心肌生物电活动将发生的变化是(注:选项中K+=K+)()×A 膜内外K+浓度梯度减小B 阈电位上移C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 心肌兴奋性增高E 兴奋的传导速度减慢【正确答案】 A, C, D, E9. 减压反射的特点()×A 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B 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C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D 切断缓冲神经,反射中断E 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正确答案】 B, D, E10. 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功能,正确的是()×A 可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B 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升高引起的心率减慢效应明显减弱C 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D 促进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E 可导致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正确答案】 A, B, C, D, E三. 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 填空题(每空3分)1. 如图所示为微循环示意图,其中A所指的通路称为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第七章 能量用(动物生理学 新版)
(二)间接测热法
C6H1206 + 6 02 → 6 C02 + 6 H20 +热量 原理:定比定律。
是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二氧化碳 排出量来计算机体的产热量。
1、与间接测热法有关的几个概念
热价——1g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的热量。
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时每消耗1L氧所
产生的热量。 呼的吸商(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与消耗
氧的比值。 非蛋白呼吸商(NPRQ)——能源物质除去蛋白质外的 RQ:呼糖:1.0 蛋白质吸:商0。.8 脂肪:0.71 混合食物:0.85
2 间接测热法一般步骤:
(1). 测出机体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和CO2产量,测 出尿氮排出量。
(2).据尿氮排出量计算蛋白质氧化产热量和NPRQ。 (1g尿氮相当于氧化分解 6.25g蛋白质,查表计算 蛋白质的产热量、耗氧量、CO2产生量)
380C(最高) 2)体表温度要低于体核温度,由表及里,存在比较明 显的温度梯度。体表最外层皮肤各部位的温度差也大。
3)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体核与体表两者相 对的比例可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3 体温:生理学所说的体温是指体核温度。
(二)体温的测定
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窝温度
表 6-3 健康动物的体温(直肠内测定)
炎热环境
3、发 汗
(1)汗腺的分类 1)大汗腺——腋窝、乳头、阴部 2)小汗腺
——全身皮肤 交感胆碱能神经 ——(一些)掌心、足底 肾上腺素能神经 (2)温热性发汗
——小汗腺分泌——蒸发散热、调节体温 精神性发汗
——交感胆碱能——与体温调节无关 肾上腺素能神经
(3)成分:水——99% 固体成分——不到1%(大部分为NaCl)
动物生理学慕课课后作业与测试整理
2、下列物质中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是盐酸
3、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的物质是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4、在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中,以下哪种形式的吸收效率最高二肽
5、下列关于胃肠平滑肌慢波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有可控制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可使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
正常情况下,动物小血管受损引起的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停止,其生理过程包括:(1)受损伤局部的血管收缩。当小血管受损时,首先由于神经调节反射性引起局部血管收缩,继之血管因内皮细胞和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缩血管物质,使血管进一步收缩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口。
(2)血栓的形成。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内膜下组织,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迅速黏附、聚集,形成松软的止血栓堵住伤口,实现初步止血。
(2)迂回通路,指血液流经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后汇集到微静脉的通路。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为营养通路。
(3)动-静脉短路,指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进入微静脉的通路。是非营养通路。皮肤中的动-静脉短路在体温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7周 呼吸系统
为什么体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而当保持人工脑脊液的
简述神经
运动神经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内流,接头前膜内囊泡迁移、破裂、释放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经过接头间隙,扩散到终板膜,与位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终板电位,通过电紧张性扩布引起临近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兴奋。
第5周
正常情况下,动物小血管受损引起的出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停止,简述这样一现象所包含的生理过程。
动物生理学 第7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图文
2)囊内压: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等 3)血浆胶体渗透压:
快速大量静脉 注射生理盐水
血浆 胶渗压
有效 率过压
尿量
(3)肾血浆流量: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
只有从入球小动脉端到滤过平衡这一段才有 滤过作用。滤过平衡越靠近入球小动脉端, 有效滤过面积就越小,肾小球滤过率就低。
肾血浆流量加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上升速度减慢,滤 过平衡就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 滤过率将随之增加。
第七章 排泄与渗透压调节
排泄:机体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和进入
体内的异物以及过剩的物质,经血液 循环由相应的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途径:
➢ 呼吸器官:CO2 、 H2O ➢ 大肠:胆色素、无机盐 ➢ 皮肤:水、汗腺分泌 ➢ 肾脏:尿液
第1节 肾脏结构特点及血液循环 第2节 尿的生成 第3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第4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比较尿液形成与组织液的形成
*组织液的生成和影响因素: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 + 组织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静压力)。
有效滤过压>0时则有组织液生成, 否则组织液被重吸收。
3.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 肾小球滤过率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收集多个肾单位远曲小管的尿液,
将尿液输送至肾盂。
二、肾血液循环特点
1. 肾的血供特点
① 血液供应极丰富:1200ml/min 占心输出量的1/5-1/4 左右。
② 血液分布不均: 皮质 94%;外髓 5-6%;内髓 1%
③ 形成两次毛细血管网: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肾动脉
肾静脉
动物生理学中的呼吸与循环系统
动物生理学中的呼吸与循环系统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身体功能及其机制的科学领域。
动物的呼吸与循环系统是其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呼吸与循环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以及适应性特点。
一、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动物体内用于气体交换的系统。
它包括呼吸道、肺(或鳃)、呼吸肌肉等组成部分。
动物的呼吸方式根据其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各异。
1. 肺式呼吸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采用肺式呼吸。
它们通过呼吸道将空气引入肺部,然后通过肺泡与血液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
哺乳动物的肺具有高度分支的气管和肺泡,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以便更有效地获取氧气。
2. 鱼类的鳃式呼吸鱼类的鳃式呼吸利用鳃排除体内二氧化碳,并吸收水中的氧气。
当水通过鳃的时候,氧气通过鳃裂进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到水中。
鱼类的鳃结构通常高度分化,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以实现高效的气体交换。
3. 皮肤式呼吸某些动物,如两栖动物和一些无脊椎动物,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这些动物有多层薄而透气的皮肤,可以通过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尽管皮肤呼吸相对较慢,但在保持水分平衡和氧气供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是动物体内输送氧气、养分和代谢废物的系统。
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根据循环方式的不同,动物的循环系统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
1. 开放式循环开放式循环主要存在于一些低等无脊椎动物,如昆虫和软体动物。
这种循环系统包括一个简单的心脏和通过体腔或血窦将血液和体液混合,直接从心脏泵出的血液会在组织间腔中流动和扩散。
2. 封闭式循环封闭式循环存在于高等动物,如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
这种循环系统通过血管将血液流动限制在封闭的循环系统内。
心脏将血液从身体的一部分泵送到肺部或鳃器官进行氧合,然后再将富含氧的血液分发到全身供应给各个组织和器官。
如此循环不断进行。
三、呼吸与循环的适应性特点动物的呼吸与循环系统具有多种适应性特点,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主要讲授人体各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的组织及器官结构、生理功能、调节机制;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规律,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
本课程涉及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大部分,是为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学生的继续深造及将来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并着力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 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的学习,具备珍爱生命的意识和孝道意识。
2. 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获得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教育工作或科研工作。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获得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终生学习和发展意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并在学习机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之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达到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全面认识,并能运用本课程知识继续深入地工作、学习和研究。
三、先修课程动物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程难点:人体生理现象的基本机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3D教学软件六、课程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人体生理机能的稳态调节。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稳态的反馈调节。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学时)1.教学内容(1)细胞的化学、结构和功能;(2)基本组织的定义;(3)基本组织的分类。
动物生理学 第7章 感觉器官
第二节 眼和视觉 感受光的波长范围370—740nm之间
一:眼的折光成像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结构 从外到内三层膜(从外到内):
巩膜和角膜:巩膜控制眼运动;角膜不含血管,故移植没有免疫反应。 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
晶状体被虹膜分为前房后房,充满房水; 房水循环障碍出现青光眼;晶状体之后为玻璃体,其浑浊导致飞蚊症;晶状 体透光度下降则为白内障。 视网膜
(二)声音在耳内的传递 1.气传导(正常听力):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外淋巴-内淋巴(耳蜗)-基底膜; 鼓膜-圆窗-鼓阶外淋巴-基底膜(少见) 2.骨传导(不经外耳道,中耳):可用以诊断耳聋 声波-颅骨振动-耳蜗内淋巴-基底膜
耳聋: 1.传音性耳聋:传音途径出现问题,测试骨传导 2.感音性耳聋:气传导骨传导均不能用 耳蜗感受器问题;中枢神经问题
(二)眼对光强度变化的反应 虹膜:中央为瞳孔,虹膜肌受植物性神经支配控制眼球运动; 强光下,瞳孔缩小,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三)眼的折光成像系统 折射发生在不同密度的介质之间,空气—角膜(85%);房水—晶状体;晶
状体—玻璃体 通过设置简化眼模型计算眼成像原理 AB(物大小) 1.鼓膜面积>前庭窗膜面积,收集较多能量,扩大17倍 2.听骨链杠杆长臂与短臂比1.3:1,扩大1.3倍 共扩大17×1.3=22倍
三:耳蜗对声音的感受和分析 (一)耳蜗的结构和传递过程 耳蜗传递过程:
鼓室-圆窗膜外淋巴-耳蜗内淋巴-基底膜(上科尔蒂器Corti)-毛细胞弯曲-动作电位
(三)毛细胞换能及耳蜗生物电现象 1.毛细胞的兴奋与换能
毛细胞顶部有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动作电位由毛细胞运动控制 向动纤毛弯曲:产生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K+离子通道开放 向静纤毛弯曲:关闭静息时开放的K+通道,引起超极化
动物生理学4血液与血液循环-PPT课件
凝血酶原 纤维蛋 白原
凝血酶
血小板 的聚集
Ca2+
纤维蛋 白
血凝块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经常有少量的纤 维蛋白形成,覆盖在毛细血管内皮的表面, 维持毛细血管正常的通透性。同时血液内还 存在纤维蛋白分解、溶解的对立过程。这两 个过程同时进行,相互协调,使血管内膜不 会由于缺少纤维蛋白而造成渗透性失常引起 出血或渗血现象,也不会因为纤维蛋白过多 而造成血管栓塞。
血型
血型 O A 红细胞凝集原 无 A 血清凝集素 抗A、抗B 抗B
B
AB
B
AB
抗A
无
是否凝集
受检者血型
抗A血清
– +
抗B血清
+ – B A
–
+
–
+
O
AB
四、血液的凝固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1、小血管损 伤的止血机制
1)血管收缩封闭 受伤的小血管 2)形成血小板栓 塞,堵塞小血管
血管收缩 血管损伤
爬行动物的心脏进一步发展,动脉圆锥中出现了 纵隔,将动脉圆锥的一部分与大动脉相连,另一 部分与肺动脉相连。心室中也出现纵隔,但并不 完整,血液在心室中仍有一些混合。高等爬行动 物中的鳄鱼的纵隔是完整的,出现了四个腔的心 脏和完全独立的大、小循环。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心房和心室都完全分为左 右两个,肺动脉与大动脉完全分开;肺动脉与右 心室相连,大动脉与左心室相连,两种血液不再 混合。所以,大动脉中全是含氧量高的血,各种 组织能得到更多的氧,代谢活动的水平提高。鸟 类和哺乳动物大多数是恒温动物,这也与血液循 环系统更为完善有关。
一、 血液循环的发现
血液循环是英国人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 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
大学动物生理学第07章 排泄与渗透调节
三 鱼类的肾脏
胚胎期:前肾;
成体:中肾。鱼类的中肾块状,无髓质和皮质 之分。有泌尿和渗透调节作用的是肾的后部。
硬骨鱼类的肾小管较简单,典型的肾小管可分 为颈节、近节、远节和集合管等部分。许多集 合管最后汇集到中肾管,左右中肾管汇合形成 膀胱,从膀胱发出的管开口于泄殖孔。
四 尿的理化性质
尿液的成分中,主要是水分。占95%以上,其 它为固体物,固体物中又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 物两大类。哺乳动物尿中有机物绝大部分是肌 酸酐、尿酸、马尿酸、尿色素等。无机盐中以 氯化钠为最多,其余有硫酸盐、铵等。
体液因素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促 进肾血管收缩的主要激素。
(二)肾小管活动的调节
1.自身调节(P218-219)
(1)小管液的溶质浓度(P219):小管液的溶质 所形成的渗透压是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 致使尿量增多(渗透性利尿);
(2)球管平衡(P219):肾小管重吸收率与肾小 球滤过率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二)排泄的途径
1.呼吸器官(肺、鳃):氨、二氧化碳和某些离 子;
2.消化道:胆色素;一些无机盐,如Ca2+、Mg2+、 硫酸盐等;
3.皮肤:主要为水分及多种盐分; 4.肾:尿,可根据机体情况调节尿的质和量。
二 肾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P205-207)
肾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是肾单位。一般结构: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 小球和包围肾小球的肾小囊组成;肾小管由近 球小管、髓袢和远球小管组成。
各种鱼类适应外界环境渗透压变化的能力差别 很大,有些鱼类只能适应极小范围内(狭盐性 鱼类,P228),而有些鱼类能适应很大盐度范 围(广盐性鱼类,P228)。
一 狭盐性鱼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第7章:循环系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持续到()×A 收缩期开始B 收缩期中期C 舒张期早期D 舒张期结束【正确答案】 C2. 肺循环和体循环,基本相同的()×A 收缩压B 脉压C 每博输出量D 外周阻力E 舒张压【正确答案】 C3. 肌肉运动时,其血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动脉血压升高B 未活动的肌肉内血管收缩C 肌肉收缩时,局部代谢产物增多D 交感缩血管纤维活动减弱E 心输出量增加【正确答案】 C4. 生理情况下,影响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A 毛细血管压和血浆晶体渗透压B 毛细血管压和组织液静水压C 毛绷血管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静水压E 组织液和血浆的晶体渗透压【正确答案】 C5. CO2过多引起脑血管舒张的中介物是(注:选项中H+=H+)()×A 乳酸B H+C AchD NEE 5-HT【正确答案】 B6. 下列哪种情况下,血流阻力会减小()×A 血流粘滞度增加B 由层流变成湍流C 红细胞比容增大D 血管收缩E 血液温度升高【正确答案】 E7. 肾小球病变时或慢性肝病时,发生组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 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 静脉回流受阻【正确答案】 B8. 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血管升压素D 谷氨酸E γ-氨基丁酸【正确答案】 A9. 下列各类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A 主动脉B 微动脉C 毛细血管D 微静脉E 大静脉【正确答案】 B10. 下列各器官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A 冠状动脉B 脑血管C 肾血管D 骨骼肌血管E 皮肤血管【正确答案】 E11. 下列哪种物质主要在局部血循环中起作用()×A 心房钠尿肽B 内皮素C 醛固酮D 组胺E 血管升压素【正确答案】 D12. 夹闭两侧颈总动脉时可使()×A 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B 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C 股动脉血压升高D 交感舒血管活动增强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活动加强【正确答案】 C13. 心内兴奋传导最易发生阻滞的部位是()×A 心房肌B 房室交界C 左右束支D 浦肯野纤维E 心室肌【正确答案】 B14. 下列哪种物质可使心功能曲线左上移(注:选项中H+=H+)()×A 肾上腺素B H+浓度升高C 乙酰胆碱D 血管升压素E 腺苷【正确答案】 A15. 对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影响最大是()×A 阈电位水平B 静息电位水平C 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D 2期长短E 钠泵功能【正确答案】 D16. 下列哪一项减少静脉回流()×A 交感神经兴奋B 由立位转为卧位C 由吸气转为呼气D 由立位转为慢走E 心脏射血能力增强【正确答案】 C17. 下列有紧张性神经元活动的神经纤维是()×A 心迷走神经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C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D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正确答案】 A18. 参与防御反应时心血管活动调节中枢主要位于()×A 脊髓B 延髓C 丘脑D 下丘脑E 大脑皮层【正确答案】 D19. 甲状腺激素在体内能引起冠脉舒张的主要原因是()×A 增强血管升压素缩血管效应B 增强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效应C 减弱冠状动脉的肌源性收缩D 发挥激素缩血管物质的允许作用E 使心肌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正确答案】 E20. 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可观察到毛细血管搏动()×A 心率加快B 每搏输出量降低C 主动瓣关闭不全D 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增强E 左心衰【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 窦房结细胞()×A 0期去极化速度慢B 动作电位幅度小C 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较小D 4期自动去极化较慢E 属慢反应自律细胞【正确答案】 A, B, C, E2. 使自律性增高的因素是()×A 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减小B 阈电位水平上移C 4期自动去极速度增快D 复极3期K+外流增加E 心迷走神经兴奋【正确答案】 A, C3. 在典型心电图中()×A P波反映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B QRS波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C 在不同导联中QRS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D QT间期的时程与心率呈反变关系E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终点之间的时程【正确答案】 A, C, D4. 同肾上腺素相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特点是()×A 与不同受体结合的能力不同于肾上腺素B 对α受体作用小于β受体C 对心脏的效应不如肾上腺素D 可反射性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增强E 在整体中,可引起心率加快【正确答案】 A, C, D5. 机体发生防御反应时的心血管反应包括()×A 骨骼肌血管收缩B 胃肠道血管收缩C 血压下降D 心输出量增加E 根据机体需要使各器官血流重分配【正确答案】 B, D, E6. 正常心动周期中()×A 心房舒张期处在心室收缩期之内B 心室收缩期处在心房舒张期之内C 心房收缩期处在心室舒张期之内D 心室舒张期处在心房收缩期之内E 心室收缩在心房收缩之前【正确答案】 B, C7. 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A 导致第一心音产生B 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C 房室瓣和半月瓣都关闭D 心室内压高于动脉压E 心室容积最大,保持不变【正确答案】 A, C, E8. 细胞外钾离子浓度轻度增高时,心肌生物电活动将发生的变化是(注:选项中K+=K+)()×A 膜内外K+浓度梯度减小B 阈电位上移C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 心肌兴奋性增高E 兴奋的传导速度减慢【正确答案】 A, C, D, E9. 减压反射的特点()×A 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B 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C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D 切断缓冲神经,反射中断E 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正确答案】 B, D, E10. 关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功能,正确的是()×A 可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B 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升高引起的心率减慢效应明显减弱C 强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释放醛固酮D 促进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E 可导致交感缩血管紧张增强【正确答案】 A, B, C, D, E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3分)1. 如图所示为微循环示意图,其中A所指的通路称为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
A 直捷通路()×B 加速血液回流心脏#加速血液回流#加速血液回心()×2. 冠脉循环的血流量主要取决于_______的高低和_______的长短。
A 舒张压()×B 心室舒张期()×3. 从传导速度看,心脏的传导系中,_______传导速度快,而______传导速度最慢,在此产生传导__________。
A 末梢蒲肯野纤维()×B 房室交界()×C 延搁()×4. 心肌__________期很长,相当于收缩期,所以心肌不会出现___________。
A 有效不应()×B 强直收缩()×5. 夹闭二侧颈总动脉,反射性地引起动脉血压___________,原因是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降低,减压反射减弱。
A 升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题)1. 室性期前收缩产生的原因是额外阈上刺激落在心室的()×A 收缩初期B 收缩末期C 舒张期D 有效不应期【正确答案】 C2. 在心室等容舒张期()×A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B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C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D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E 房内压= 室内压> 主动脉压【正确答案】 B3. 心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动作电位的()×A 0期除极化速度快慢B 1期复极化的快慢C 2期复极时程长短D 3期复极时程长短E 4期自动除极速度快慢【正确答案】 E4. 在下列指标中可间接表示心室前负荷的是()×A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压力)B 心室等容收缩期容积(压力)C 心室等容舒张期容积(压力)D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压力)E 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压力)【正确答案】 D5. 当血液流经血管系统时,血压降落最显著的部位是()×A 毛细血管B 微动脉C 微静脉D 大动脉E 大静脉【正确答案】 B6. 房室瓣开放见于()×A 等容收缩期末B 心室收缩期初C 等容舒张期初D 等容收缩期初E 等容舒张期末【正确答案】 E7. 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那一项指标明显增高()×A 每搏输出量B 心输出量C 心脏做功量D 心指数E 射血分数【正确答案】 C8. 静脉注射乙酰胆碱后,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心肌细胞传导速度减慢B 心肌收缩力减弱C 心率减慢D 静脉回流减慢E 后负荷增大【正确答案】 C9. 下列关于淋巴管及淋巴回流的描述,错误的是()×A 毛细淋巴管以盲端起始于组织B 组织液中颗粒可进入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倒流C 组织液静水压升高时,淋巴回流将减少D 组织液中的红细胞,细菌可经淋巴回流重吸收E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淋巴回流量约120ml/h【正确答案】 C10.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A 减慢心率B 增加冠脉流量C 降低平均动脉压D 重新分配各器官血流量E 稳定快速波动的血压【正确答案】 E11. 动脉血压升高时,下列哪项不是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A 心交感紧张性减弱B 心迷走紧张性加强C 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减弱D 交感舒血管紧张性加强E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正确答案】 D12.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A 高K+饮食B 大量饮清水C 刺激颈动脉窦D 刺激颈动脉体E 大量出汗【正确答案】 E13. 下列关于肺循环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 血流阻力低B 平均动脉压低C 循环血量少D 血容量变化范围大E 有效过滤压为负值【正确答案】 C14. 房室交界处传导速度较慢的生理意义在于()×A 有利于增强心室肌收缩能力B 有利于心房或心室同步收缩C 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期的交替D 有效避免出现完全强制收缩E 有效防止出现期前收缩【正确答案】 C15. 能使动脉血压波幅度增大的原因是()×A 心动过速B 房室瓣狭窄C 主动瓣狭窄D 大动脉硬化E 小动脉硬化【正确答案】 D16. 下列有紧张性神经元活动的神经纤维是()×A 心迷走神经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C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D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正确答案】 A17. 在I f电流中最重要的跨膜离子流是(注:选项中Na+、K+、Ca2+=Na+、K+、Ca2+)()×A 逐渐减弱的外向K+电流B 逐渐增强的内向Na+电流C 通过T形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D 通过L形Ca2+通道的内向Ca2+电流E 通过由ACh控制的K+通道的外向K+电流【正确答案】 B18. 下列关于NO对心血管活动调节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 降低延髓交感缩血管紧张性B 激动冠脉β受体,引起血管舒张C 抑制外周交感末梢释放NAD 介导Ach的舒血管效应E 阻断NA的缩血管效应【正确答案】 E19. 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与正常人相比()×A 心率明显加快B 每搏输出量明显降低C 搏功明显增大D 静息心指数明显降低E 心力储备明显降低【正确答案】 E20. 在交感缩纤维末梢释放递质过程中起抑制性调剂作用的是()×A 心房钠尿肽B 组胺C 前列腺素D 内皮素E 肾素【正确答案】 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1. 心动周期中()×A 心房收缩期比心室收缩期长B 心室收缩期比心房收缩期长C 快速射血期左心室压力最高D 等容收缩期初,推动半月瓣关闭E 等容舒张期末,引起房室瓣开放【正确答案】 B, C, E2. 在典型心电图中()×A P波反映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B QRS波反映两心室复极化过程C 在不同导联中QRS三个波不一定都出现D QT间期的时程与心率呈反变关系E PR间期是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终点之间的时程【正确答案】 A, C, D3. 有关血压,正确的是()×A 人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约为0.933kPa(7mmHg)B 血量减少或血管容量增大,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降低C 心室收缩时释放两部分能量即动能与势能D 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性的所以动脉血流也是间断性的E 血压在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中降落的幅度最大【正确答案】 A, B4. 关于减压反射,正确的是()×A 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血压对动脉管壁的机械牵张B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对非搏动性压力变化更加敏感C 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D 在安静状态下,因动脉血压低于压力感受器的阈值而不起作用E 反射中枢在延髓【正确答案】 A, C, E5. 关于肺循环()×A 肺动脉的可扩张性高,对血流的阻力小B 肺动脉压远较主动脉压为低C 肺循环血管可以起贮血库作用D 低氧时,肺泡周围的微动脉舒张E 吸气开始时动脉血压下降【正确答案】 A, B, C, E6. 心肌收缩力量增强,可由下述情况引起()×A 心交感神经兴奋B 血钙升高C 静脉回心血量增多D 参与收缩的肌细胞数目增多E 心室余血量增多【正确答案】 A, B, C, E7. 心室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取决于()×A 心室容积缩小的程度B 心肌纤维缩短的速度C 心肌收缩产生张力的速度D 后负荷的大小E 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正确答案】 A, B, C, D, E8. 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是()×A 在心缩期贮存血液B 维持较高的舒张压C 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D 维持正常血压E 使血液连续流动【正确答案】 A, B, C, D, E9. 减压反射的特点()×A 是一种正反馈调节机制B 在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C 当动脉血压下降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D 切断缓冲神经,反射中断E 它的生理意义在于使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正确答案】 B, D, E10. 使脑血流量增加的因素是(注:选项中CO2、O2=CO2、O2)()×A CO2分压升高B O2分压降低C 颈动脉压升高D 过度通气E 局部脑组织代谢增强【正确答案】 A, B, C, E三.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填空题(每空3分)1. 如图所示为微循环示意图,其中A所指的通路称为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