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天狗》精编教案
《天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传统民间故事《天狗》的基本情节及其深层寓意。
2.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与阅读能力,加深学生们的文化体验。
3.培养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探究日本传统民间故事《天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学习故事中的语言表现,提升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这个故事,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1.理解《天狗》故事的深层寓意。
2.掌握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阅读故事加深对日本传统文化的领悟。
四、教学过程1.引入首先,让学生们了解日本传统民间故事的概况和特点,以及《天狗》故事的出处和传说背景。
让学生们感受其神秘和美妙,同时渐渐进入到故事中。
2.阅读故事首先,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版《天狗》故事,让学生们领略故事故事中的画面和氛围。
接着,老师可以在讲解故事的同时,逐段解读其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辅导学生们理解故事的深层寓意。
3.语言表现让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研究故事中的语言表现,如对话、描述、象征等手法,期望学生们能够运用或借鉴这些语言表现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为更具有文化底蕴的人。
4.文化讲解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和解释一些与故事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日本神话、天狗信仰、传统饮食等等。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同时也能拓宽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5.提问与交流让学生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总结故事的基础内涵以及领悟,让学生们分工合作分析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形象,同时对故事中的某些情节进行探究,并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增强学生们参与感和多元思考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1.朗读和听说:让学生们在读故事和讲解时朗读和模仿,提高口语表达技能。
2.文化折叠:让学生们在讲解和学习故事中进行文化知识储备。
3.情景模拟:让学生们逐层逐步趋近于故事,通过加强情感体验来提高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能力。
《天狗》教学设计
《天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天狗》的主题和意象。
学会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诗歌的内涵,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的激情与创造力,激发学生对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天狗”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语言和主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营造热烈的氛围。
提问学生:在你们的想象中,天狗是什么样子的?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诗人郭沫若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讲述《天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环境。
3、初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调、重音和停顿。
4、诗歌分析提问:诗歌中的“天狗”具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找出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如“吞”“狂叫”“飞奔”等,体会“天狗”的强大和奔放。
探讨:“天狗”这一意象象征着什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教师总结,指出“天狗”象征着追求个性解放、冲破束缚的精神。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找出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如“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感受诗歌语言的夸张和豪放。
探讨诗歌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如象征、夸张、排比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5、再读诗歌学生再次朗读诗歌,要求读出感情,体会诗人的激情。
6、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
《天狗》教学设计(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天狗》教学设计(简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天狗》教学设计(简案)教案教学设计1《天狗》教学设计(简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日本文化中的“天狗”形象。
2.通过学习天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天狗的形象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天狗的形象和特点。
2.通过绘画表现天狗。
三、教学内容1.教师介绍天狗,并讲解其形象和起源。
2.老师与学生共同查找天狗的相关图像资料,并一起观察、比较不同版本的天狗形象,从中了解天狗的线条、颜色、特征、表情等等。
3.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天狗在不同故事里的形象特点是否有所不同,对于人物发展有何影响,学生应该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天狗的不同特点。
4.讲解天狗形象的绘画技巧,并引导学生练习这一技巧,以便他们后面完成作品的日后使用。
5.学生完成自己的天狗绘画作品,老师为他们介绍作品评价技巧和方法,并根据学生表现和难度等因素给出不同分数的评分标准。
四、教学方法1.以小组形式进行探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让学生们在网络上查找天狗的各种图片和故事,并与老师共同讲解、厘定。
3.引导学生练习您的绘画技巧。
4.以课堂讲解和研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天狗相关的知识,强化他们对于变化和特点的认知。
五、评价方法1.评价学生的天狗绘画作品,根据学生的表现和难度因素及其时间表现和难度等因素给出不同分数的评分标准。
2.评价学生课堂讨论参与度和表现。
3.评价学生掌握天狗知识的程度。
六、课堂思考学生成功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下列思考过程: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最终知道了哪些关于天狗的特点和故事?2.你认为你在绘画天狗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呢?3.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你认为你完成得如何?如何进一步改进?4.同学间有什么互动表现比较出色,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5.你学到了课堂意想不到的内容吗?通过对以上思考的总结和分享,学生将更好地融入这道饱含着岁月长河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中通过学习天狗的故事及特点,我们深入了解了日本民间传说中的神秘生物。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天狗》
《天狗》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搜集背景材料,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本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诗作的艺术魅力。
3、触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感受天狗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了解本诗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一则视频。
Pt1视频当中的现象,我们现在把它叫做日食。
设想一下,千百年前如果出现同样的现象,那时的百姓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他们会把这种现象叫做天狗食日,并且会产生恐慌和惊吓。
这是因为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不懂得日食、月食是天体运行形成的道理。
所以对这些不能解释的天象给了很多奇特的联想和想象,创造了很多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
所以民间就流传着“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传说,课前,我找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t2/3郭沫若的《月蚀》告诉我们救月风俗自古有之第二则材料告诉我们的是日本和我国天狗意象的比较。
天狗这个形象不仅存在于我们中国的传说中,在国外也同样有类似的形象存在。
甚至西方神话传说中也有类似的形象存在。
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在没有科学解释的情况下的一些举动,郭沫若说:我是一条天狗,作为一个新时代了解日食,月食真相的人,他要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天狗》这首诗歌的意味。
Pt4标题二、自由诵读,探讨形象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在诵读的过程中,概括诗歌中的形象特征。
问:找到诗歌当中的具体形象了吗?t5答:我引导学生分节探讨“我”这个形象的具体特点。
1、我是一条气吞日月,雄视宇宙的天狗—有着极其豪放的气概。
2、我由天狗变身为各种光,成为一切能量的总和—我的身体里有着蓄势待发的极强的气势。
3、我在不断地剥食自己—我毁灭自己的过程,极其的坚决和一往无前。
4、我要爆了。
—爆裂的是过去的那个自己,过去自己的爆裂也意味着将有新的自己到来。
总结:作者在诗歌当中塑造了一个“我”的形象,这个我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一条天狗,化作能量,剥食自己引爆自己。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恰当的朗读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恰当的朗读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 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恰当的朗读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分享学习心得。
3. 朗读表达: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表达。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5.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提高思考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4. 朗读表达:学生进行朗读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表达。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天狗》的作者、时代背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天狗的形象,理解课文的主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天狗的形象,体会课文主题。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天狗》。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知天狗的形象。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天狗的形象,探讨课文的象征意义。
3.4 成果展示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评价。
3.5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6 情感体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分享自己的感悟。
3.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天狗的形象及课文主题。
第四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第五章: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对天狗形象的理解。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作者爱国情怀的短文。
3. 收集有关爱国诗篇,进行阅读分享。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环节,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6.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天狗形象和课文主题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的培养情况。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涵。
7.2 情感教学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元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同。
7.3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第二课《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并掌握郭沫若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学习并鉴赏《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象征意义;分析《天狗》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习《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分析《天狗》诗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天狗》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分析《天狗》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天狗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郭沫若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天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诗歌解析:a. 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
b. 学习诗歌的艺术特色。
5. 例题讲解:讲解《天狗》诗歌中的重点句子,并进行随堂练习。
6.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所表现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狗》2. 板书内容:a. 作者:郭沫若b. 背景介绍c. 诗歌象征意义d. 艺术特色e.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天狗》诗歌的象征意义。
b. 请举例说明《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
2. 答案:a. 《天狗》诗歌通过描绘天狗的形象,象征了民族觉醒的力量。
b. 《天狗》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雄浑、豪放、激昂的风格和强烈的节奏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天狗》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2024年《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2024年《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章《生命的追问》,具体内容为郑愁予的《天狗》。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深层内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狗》的生字词、句式结构及诗歌背景。
2. 分析并感悟诗歌的意象、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探究诗人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生命、自由等主题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天狗》的意象、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难点:理解诗人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生命、自由等主题的思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天狗》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诗歌,了解诗歌背景,查找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介绍郑愁予及其创作背景。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3)讲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我是天狗,我是狂犬”中的象征意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诗句,分析其意象、意境及象征意义。
6. 小组讨论:探讨诗歌主题,分享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天狗》2. 诗人:郑愁予3. 诗歌背景:现代诗歌,象征手法4. 重点:意象、意境,象征手法5. 难点:生命、自由等主题的思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意境及象征手法,谈谈你的感悟。
2. 答案示例:分析诗句“我是天狗,我是狂犬”中的意象、意境及象征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郑愁予的其他作品,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的意象、意境分析。
2. 象征手法的运用。
3. 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探讨和感悟。
4. 作业设计与答案示例。
一、诗歌的意象、意境分析1. 天狗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天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神秘、狂放的形象,诗人借此象征追求自由、不屈的精神。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散文”,具体内容为郭沫若的《天狗》。
本文通过对“天狗”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渴望,以及对旧道德、旧传统的彻底否定。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天狗》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2. 分析《天狗》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天狗》的象征意义,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重点:分析《天狗》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天狗”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兴趣,进而导入课文。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课文:a. 分析“天狗”形象:让学生找出文中描绘“天狗”的语句,分析其特点,理解其象征意义。
b. 赏析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课堂讨论: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形成共识。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一道关于《天狗》的阅读理解题。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一道关于《天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内容:a. 天狗形象:自由、解放b. 艺术特色:意象、语言、结构c. 创作意图:否定旧道德、旧传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象征手法,谈谈你对自由、解放的理解。
2. 答案要求:a. 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象征手法的作用。
b. 结合实际生活,表达对自由、解放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b. 组织一次关于“自由、解放”的主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天狗形象的理解2. 艺术特色的赏析3. 创作意图的把握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要求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天狗形象的理解1. 天狗的形态:文中描绘的天狗“目光如炬,毛发直立”,展现出其勇猛、不屈的精神。
《天狗》教学教案
《天狗》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生命的花朵》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郭沫若《天狗》诗歌的背景、主题、意境、艺术特色等,分析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感悟作者对生命、自由、创造力的颂扬。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狗》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郭沫若的文学成就。
2. 领悟诗歌所表达的自由、创造力等主题,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会运用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感悟作者对生命、自由、创造力的颂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月亮、太阳等自然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诗歌,了解作者郭沫若及创作背景。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4. 例题讲解:以诗歌中的典型意象为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意象表达情感。
5. 随堂练习:学生选取诗歌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分析,并分享感受。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8.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郭沫若的其他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诗歌主题:生命、自由、创造力4. 艺术特色:意象、象征、夸张5. 名句:我是一条天狗啊,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诗歌中的“天狗”形象,象征着诗人对自由、创造力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2. 作业题目: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花朵”主题的理解。
答案示例:诗歌通过描绘天狗吞日月、星辰等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天狗》,让学生了解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背景,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中表现的爱国主义激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中的情感。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和评价现代诗歌。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4. 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天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1.2 简介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查阅生字词,理解诗意。
2.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中的难点。
3. 课堂讲解3.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2 解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
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欣赏与评价5.1 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分享欣赏心得。
5.2 师生共同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6.2 学生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7.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和作业,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欣赏与评价:评估学生在诗歌欣赏和评价方面的能力,了解他们的审美观点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天狗》原文及注释。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朗读、理解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及作品背景。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解读。
(2)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天狗》的基本内容,分析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进行思考和分析。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天狗》,理解基本内容。
3. 讲解与分析: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诗歌鉴赏论文: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的理解、分析、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阐述、交流和合作能力。
2024年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2024年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诗歌:抒发激情与思考哲理》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郭沫若的诗歌《天狗》全诗解析,通过对诗中描绘的“天狗”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天狗》的文学形象,体会其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解读现代诗歌的能力,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形式美和内涵美。
3. 引导学生通过诗歌学习,思考个性解放和民族精神觉醒的深刻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天狗》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节奏、韵律、意象等方面深入体会诗歌的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天狗的画作,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好奇,从而导入新课。
2. 诗歌朗读(5分钟):全班同学齐读《天狗》,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解析(20分钟):教师逐句讲解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分析“天狗”的象征意义。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例如:“‘我是天狗,/我是万物的主宰。
’这两句诗表现了天狗怎样的精神特质?”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模仿《天狗》的写作手法,创作一首短诗。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分享各自的见解。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天狗》2. 诗歌结构:象征、抒情、哲理3. 重点词汇:天狗、万物、主宰、自由、觉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象征手法,并谈谈你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答案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2. 拓展阅读:阅读郭沫若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散文天下”中的《天狗》。
文章详细描绘了一只威风凛凛的天狗在山间自由奔跑的壮观画面,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领悟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表达的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大自然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等。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6. 随堂练习:要求学生仿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文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课文内容概括:描绘天狗形象,赞美大自然力量4. 艺术特色:象征手法、生动形象的语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天狗的形象;(2)运用象征手法,仿写一段描绘大自然景象的文字。
2. 答案示例:(1)天狗形象:威风凛凛、自由奔跑;(2)仿写: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大地上,如同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宽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天狗》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天狗》的主题和寓意。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文学作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保护的关注和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天狗》的作者、背景和故事情节。
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和寓意的思考和兴趣。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发展。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课文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课文的深层含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4.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天狗》的文本材料,包括作者信息和背景资料。
5.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5.3 讨论材料: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天狗》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诗歌》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歌的背景介绍,对诗歌内容的详细解读,对诗歌形式的分析以及对作者郭沫若创作风格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天狗》的诗歌内容,领会其象征意义。
2. 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
3. 了解郭沫若的创作背景和风格,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诗歌朗诵录音。
2. 学生准备:教材,《天狗》预习笔记,诗歌鉴赏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诗歌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天狗》的兴趣。
2. 背景介绍:介绍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打下基础。
3. 诗歌解读:详细解读诗歌内容,分析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
4. 形式分析:讲解诗歌的形式美,如韵律、节奏等。
5.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6.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诗歌。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天狗》2. 作者:郭沫若3. 背景介绍:创造社,象征主义4. 诗歌内容:天狗形象的象征意义5. 诗歌形式:韵律、节奏6. 鉴赏方法:意象分析、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写出自己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内容解读中的象征意义。
2. 诗歌形式美的分析。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内容解读中的象征意义1. 天狗吞噬日月、星辰,象征着诗人对权威的挑战和破坏。
《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天狗》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传说》中的《天狗》。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旨思想领悟、修辞手法赏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结构。
3. 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结构的分析,主旨思想的领悟。
难点:修辞手法的赏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天狗》。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加深对字词的理解。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背景、结构、主旨思想,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5. 赏析修辞手法: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天狗2. 生字词:若干个(按实际情况填写)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精彩段落。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天狗》的故事。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2. 答案:(1)略(2)略(3)例:课文中的“天狗吞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天狗的威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生字词、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2
《天狗》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天狗》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诗歌的结构和意义,详细内容涉及诗歌的第一至第三节,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天狗》的诗歌特点和价值。
2. 掌握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意义。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形象、情感和主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现代诗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天狗》。
2. 初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初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3. 分析诗歌:详细讲解诗歌的每一节,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隐喻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
a. 第一节:介绍“天狗”形象的来源,分析“天狗”所象征的破坏力和创造力。
b. 第二节:解读“我”与“天狗”的关系,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这一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c. 第三节:理解“天狗”吞噬一切的意义,揭示诗歌的主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天狗》的鉴赏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完成一道类似的鉴赏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狗》2. 内容:a. 作者:郭沫若b. 诗歌背景:创造社、现代诗歌c. 诗歌结构:三节d. 诗歌主旨:破坏与创造、自由与解放3. 教学重点:象征手法、隐喻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天狗》中“天狗”形象的意义,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天狗教学设计
天狗教学设计【天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狗的形象特征和传说背景;2. 学习天狗的生活习性和传统作用;3. 理解天狗在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天狗的形象特征和传说背景;2. 天狗的生活习性和传统作用;3. 天狗在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天狗的短视频或图片,提问学生对于天狗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概念解释与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狗的形象特征,例如:长鼻子、尖牙、红面具、浓密的毛发等,解释天狗在传统民间文化中的形象。
教师介绍天狗的传说背景,例如:天狗原为日本神话中的一种妖怪,被称为山神的使者,相传天狗有神通广大的力量。
3. 生活习性和传统作用的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天狗的生活习性,例如:喜欢在山野间活动,擅长飞行和使用魔法,寿命长,可通过吃人肉延续寿命等。
教师讲解天狗在传统上的作用,例如:天狗被认为是山中的守护神,可以保护山野间的生物和环境;天狗在民间故事中常被描绘为正义的形象,去惩治邪恶和捍卫公理;天狗在日本文化中的影响力很大,被描绘在书籍、音乐和艺术作品中,是文化传统中重要的元素之一。
4. 视频欣赏与讨论(20分钟)教师播放相关的天狗传说的视频,并与学生一起观看。
观看完毕后,教师与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于视频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天狗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5. 分组小组活动(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段关于天狗的故事。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来讲述自己小组编写的故事,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分享。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进行讲述。
学生和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讨论,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小组活动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
2. 小组作品评价:评价每个小组讲述的天狗故事的内容丰富程度、创意度和逻辑性。
天狗 精品教案
天狗【教学目标】1.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
3.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教学重难点】1.感受“天狗”的形象和象征意义。
2.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设计:这一环节建立在学生对“天狗食日月”这一民间传说“考据”的基础上,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上请同学讲故事,意在激发学生兴趣。
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不懂得日食、月食是天体运行形成的道理,所以对这些不能解释的天象给与了很多奇特的联想和想象,创造出了很多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我国民间就流传着“天狗吞日”“天狗吞月”的传说,我课前让大家查找一下有关材料,下面看哪位同学能给我们做一些介绍。
备选材料(备选材料可摘其精要制作幻灯片):郭沫若《月蚀》: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甚么灾难的一样。
全村的寺院都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
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食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驱赶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
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
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在没有科学解释的情况下的一些举动,郭沫若说“我是一条天狗”,那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了解日食、月食真相的人,他要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呢?我们来一起了解这首诗。
二、写作背景《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狗》教案
教学参考
0929 1840
《天狗》教案
学习要点
1. 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 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
3. 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作品背景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
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
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虽身处异国他乡,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五四运动的消息,给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己久的爱国热情,那压抑多时的争取个性解放、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强烈欲望,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
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〇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
《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匪徒颂》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都是在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诞生的。
《天狗》也正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
天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
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
“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什么灾难的一样。
全村的寺院都要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
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吃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
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
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庭氏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
《谷梁传》上也说是天子救日陈五兵五鼓,诸侯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
这可见救日月蚀的风俗自古已然。
北欧人也有和这绝相类似的神话,他们说:天上有二狼,一名黑蹄(Hati),一名马纳瓜母(Managarm),黑蹄食日,马纳瓜母食月,民间作声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
”
思想内容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色
本诗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1. 比喻新颖生动。
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偶像。
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
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既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又在诗歌意象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外,诗人将“我”比作是“X光线的光”、“如电气一样地飞跑”等,也都体现着当时崇尚科学的时代特点。
2. 想象大胆奇特。
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我”的形象。
他一会儿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一会儿成为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一会儿又飞奔、狂叫、燃烧,而且在神经上飞跑、在脊髓上飞跑、在脑筋上飞跑,这都表现了诗人想象的大胆奇特。
3. 感情奔放激越。
诗中全篇都以“我”的口吻来写,诗人以天狗自喻,通过天狗气吞宇宙的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
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4. 讲究韵律和节奏感。
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也极有特点,诗人多采用简短的句式,并将其与叠句、排比等手法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节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气势。
此外,诗的语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韵,可以看出诗人对韵律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