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类自然观的演化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观发展过程进行详细探讨。
一、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1.1 古代自然观主要以神话和宗教解释自然现象
1.2 古代人类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神灵控制的
1.3 古代自然观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表象和现象层面
二、中世纪自然观的演变
2.1 中世纪自然观受到宗教的束缚,以神学为主导
2.2 中世纪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神的杰作,人类应当顺应神的旨意
2.3 中世纪自然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仍然停留在神奇和超自然层面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变革
3.1 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开始向理性和实证转变
3.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开始运用实验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
3.3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奠定了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
四、近代自然观的发展
4.1 近代自然观通过科学方法不断深化对自然界的认识
4.2 近代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规律和现象的理论
4.3 近代自然观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五、当代自然观的趋势
5.1 当代自然观强调跨学科合作和整合,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5.2 当代自然观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5.3 当代自然观将人类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提倡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结:自然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历史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自然观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体观点和观念。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1. 宗教自然观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依赖于宗教信仰。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由神创造的,自然现象是神的意志和力量的表现。
例如,古埃及人相信尼罗河的洪水是由河神所控制的。
2. 哲学自然观阶段随着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理性思量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
古希腊的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观的理论,他认为自然界是由四个元素(地、水、火、气)组成的,并且存在着自然法则和规律。
3. 科学自然观阶段随着科学方法的兴起和实证研究的发展,人们开始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来研究自然现象。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界的理论和定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自然观强调理性思维和客观事实,使人们对自然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4. 环境自然观阶段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环境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温和候变化等问题,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5. 综合自然观阶段当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已经趋于综合和多元化。
综合自然观不仅包括科学知识和环境意识,还融合了人文、社会和文化因素。
人们开始思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宗教自然观、哲学自然观、科学自然观、环境自然观和综合自然观等阶段。
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进程,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观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至今,分五个部份详细阐述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的形成1.1 古代人类对自然的神奇观念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缺乏科学的认知,将自然现象解释为神奇的力量,认为自然界受到神灵的控制。
1.2 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宗教观念宗教信仰在古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们将自然现象与神灵联系起来,认为自然界是神灵的表现和意志。
1.3 古代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描述古代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为了一些关于自然的描述和解释,如《易经》中的天人合一观念。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兴起2.1 古希腊人对自然的理性思量古希腊哲学家开始用理性的方式思量自然现象,提出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理论,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数学观。
2.2 古希腊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实验古希腊人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了更多的关于自然的知识,如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分类学和植物学。
2.3 古希腊自然观的传播和影响古希腊自然观的思想通过学派的传承和学者的交流,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对后世的自然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中世纪的自然观3.1 中世纪的宗教自然观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将自然界视为上帝的创造物,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主要通过宗教的解释。
3.2 中世纪的学院哲学中世纪的学院哲学试图将古希腊的自然观和基督教的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为了一种综合的自然观。
3.3 中世纪的自然观的局限性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宗教和权威的限制,对自然的研究局限于经院哲学的框架内,缺乏创新和发展。
四、启蒙时代的自然观4.1 启蒙思想的兴起启蒙时代的自然观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强调理性和经验,对传统观念进行质疑。
4.2 科学革命的推动科学革命的兴起推动了自然观的发展,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使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4.3 自然观的理性化和实证化启蒙时代的自然观强调理性思维和实证研究,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现象,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简述人类自然观历史演化及特点
1.简述人类自然观历史演化及特点古代朴素自然观(公元前7世纪—前5世纪)→中世纪神学自然观(公元5世纪—15世纪)→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的自然观(16—18世纪末)→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世纪末—19世纪末)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笼统性,直接性,模糊性;埋藏着宗教迷信的种子.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特点:一方面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宗教迷信和唯心论的特点.或者说,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的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论相结合而成的反科学的理论.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它作为总观点,其“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它认为自然界始终如此,如果说变化,也只是物体在空间中扩张,而无时间上的发展历史;只有物体的机械位移和动量转换;上述变化,其原因在物体的外部,即外力推动,而不在事物的内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联系的发展的看待自然界。
唯物论,辩证法,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9.谈谈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基本关系:1)人不能离开自然,又可以能动的改造自然界2)人在自然面前具有能动性,也有受动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3)能动以受动为基础,后者制约着前者,特定实践的能动性都以特定受动性为依据4)能动又主导受动,人通过自觉活动来完善和发展自己,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调控恩格斯说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它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在于做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当代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的发展的基础和能力为代价的发展,做到可持续发展要做好以下三个协调:a.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协调b.经济的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协调c.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10.简述科学哲学及其性质内容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的哲学研究,以作为认识现象的科学为对象.科学哲学的性质:科学哲学是处于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层次的边缘学科,是比一般哲学层次低的哲学学科.科学哲学的内容:1)对各门学科的逻辑结构和经验内容的分析2)对科学知识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分析3)对科学知识与科学家的关系的分析.科学哲学的内容是科学中以方法论为核心的哲学问题.11.简述科学与非科学分界标准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的发展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首要与基本问题.由于不同时期的不同学派对科学的理解不同,导致在科学与非科学的划借问题上纷争迭起,壁垒森严.1)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确实可靠性标准即“任何理论要成为科学,必须放弃一切未经证明的东西;只要是被人的感觉或思想证明了的就可以归之于科学行列;反之则属于巫术,迷信之类.”2)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性标准即任何命题只要能被经验证实的才是有意义的,科学的;否则就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或形而上学的.3)波普尔的证伪性标准一个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就其划借问踢理论而言,仍然未能突破逻辑实证主义的窠臼.4)库恩的“范式”标准即“拥有了一个范式,有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种更深奥的研究,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任何一个学科在未形成一个共同的范式之前,只能处于前科学时期,而不配称为科学.5)拉卡托斯的理论进步标准他的划界标准在于理论是否产生新的事实或是否具备预见能力.6)费耶阿本德的虚无标准费耶阿本德宣科: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事业,它没有普遍的规范性方法可言.他否认了科学与宗教迷信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取消了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的讨论.他的见解无疑是十分错误的,也是近乎荒谬的.7)新历史主义的划界标准新历史主义学派以夏佩尔,劳丹,麦克斯韦和格丁等为代表,新历史主义者继续坚持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相结合的历史主义传统,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非理性主义的错误倾向.其中劳丹与夏佩尔分别代表了其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劳丹坚持以实用主义的观点“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理论,其实质是继续坚持非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夏佩尔则坚持以科学实在论观点批判老历史主义学派的非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从而把新历史主义理论引向了唯物主义.8)后现代主义的划界标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范·弗拉森与罗蒂等.后现代主义者通过对“客观”“真理”“实在”“理性”等概念的解构,彻底摧毁了科学作为知识典范的地位,从而根本取消了科学与文学艺术宗教神话等非科学文化的界限而走向彻底的相对主义.12.谈谈你对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的理解通过阅读对于划界标准的历史演变,我觉得要解决划界问题,全面揭示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辩证的综合分析。
简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演化规律
简述人类自然观的发展演化规律一、人类自然观的初期形成人类自然观的初期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
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只能通过肉眼观察和简单的经验总结来了解自然界。
在这个阶段,人们认为自然界是神灵所创造的,存在着超自然力量支配着世界。
二、古希腊哲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于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理论,并将其系统化整合成为一种科学体系。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性思想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两个层次组成:物质层和理念层。
而亚里士多德则主张通过感性经验来认识世界,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和科学化的结论。
三、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对于人类自然观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当时,基督教教义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而人类则是上帝的代表。
因此,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仍然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人们相信自然界存在着一种神圣秩序,而科学研究则被视为一种亵渎行为。
四、启蒙运动对于自然观的影响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动了人类自然观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重视理性和科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对于自然界的研究中。
启蒙运动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并反对传统信仰和迷信。
这些思想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也开创了新时代下更加准确、科学和理性化的自然观。
五、现代科学对于自然观的影响现代科学以其严谨性和精确性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最重要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通过现代科学方法,人们已经深入研究了宇宙、地球、生命等方面,并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
现代科学方法强调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论,这些思想为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提供了更为准确和科学化的基础。
六、人类自然观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深入,人们对于自然观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宇宙、地球和生命等方面,并通过新技术手段来获取更为准确、全面和深入的信息。
同时,我们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以确保人类与自然界共存共荣。
自然观的演变过程
自然观的演变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然观不断地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神话、迷信到现在的科学世界观。
以下将从史前时期、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和现代社会六个阶段来介绍自然观的演变过程。
史前时期:自然和神秘是不可分离的史前时期人们还没有文化,很少有可靠的书面记录,自然观大多取决于神话和传说。
古人们相信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是由神祇创造的,他们赋予各种自然现象超自然的力量。
例如,太阳是由太阳神掌控,雷电是由闪电神制造的,大海是由海神掌管的。
人类的生与死也跟神祇的决定有关。
古代:人类开始探索自然的规律古代是自然观经历了第一个转折点的时期。
人类开始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神话和迷信走向了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探索。
在古代,土著人民获得了对生命和世界的基本认识,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自然观。
在古代,人们开始探究天文学、地理学和医学等自然科学。
中世纪:自然观再度被神化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神权主义的影响,自然被视为上帝的创造,宇宙万物由上帝掌控。
人类自身的问题、自然界的现象,都被解读为上帝是在强迫人类做出某些选择。
这种自然观持续了上千年之久,对于科学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文艺复兴:科学的奠基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人类逐渐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欧洲学术界发生了从教会到自然的重大转变。
伟大的自然学家如可杜珂、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开创了逐步解放自然的科学时代,认识到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力和实验力掌握自然规律。
启蒙时期:人类完全摆脱宗教束缚的时期启蒙时期为自然观带来了重大改变,人们开始从以往的神秘主义和迷信想法中走出来。
自然科学成为这个时期发展的基础。
这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是伏尔泰和卢梭,他们不再相信基督教的神灵约束,完全摆脱了宗教式的自然观。
人们开始相信理性和实证主义的价值,重视追求自由和个人尊严。
现代社会:自然观的综合时期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观念在继承从前发展的基础上也发生了改变。
浅谈人类自然观的演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浅谈人类自然观的演进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摘要本文简述了自然观的有关概念,并对其产生、发展、变革过程做了简要梳理。
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与科技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科技的不断进步使我们能够加深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通过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又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协调才能生存和进步。
关键词自然观科学技术演进发展1、自然观概述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体。
人类从自然界动物群中“提升”出来以后,作为社会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联系。
自然观即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和最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
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
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
因此,自然观既不像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像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
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自然观是由生产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按照他们那个时代的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水平来描绘自然界的图景。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2、人类自然观的演进历程概括地讲,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臣服于自然,自然完全主宰人类的命运。
史前时期,人类尚处在蒙昧的状态,人类由于经验的稀少和大脑发育的不完善,自身始终不能从自然中分离出来。
2)“去魅化”阶段,即人类意识的觉醒,自然不断人化。
随着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技术不断成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的情况便不断的减弱,随着技术(此时还只是简单的工具,还是物化的自然)的发展人类踏上了“去魅化”的发展道路,自然不断的被人类了解,由服从于对自然不可知的恐惧之中渐渐的走出来,“去魅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化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动因则来自技术的介入。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的演变过程。
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演进。
以下是自然观发展过程的详细描述:1.原始自然观:在人类文明起步阶段,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基于直观的感知和经验。
他们通过观察动植物的行为、天象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形成了一些关于自然界的简单认知。
原始人类的自然观念主要是基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2.宗教自然观:随着宗教的兴起,人类开始将自然界与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联系起来。
宗教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神灵的创造和支配,自然现象是神灵的表达和意愿的体现。
人们开始通过祭祀、祈祷和仪式来与自然界进行交流,并寻求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3.哲学自然观:随着哲学的兴起,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逐渐转向理性思考。
哲学家开始提出关于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并试图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来解释自然现象。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四元素理论,认为自然界由地、水、火、气四种元素组成,并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来解释自然现象。
4.科学自然观:科学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重大突破。
科学自然观强调通过实证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真相和规律。
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理论和模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科学自然观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深入和扩展。
5.生态学自然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关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和环境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自然观的兴起促进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和实践。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从原始的感性认知到宗教的超自然解释,再到哲学的理性思考,最后到科学的实证研究和生态学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过程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不断深化和演进,也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变迁和发展。
自然观演变轨迹
自然观演变轨迹人类自然观的演变轨迹(一)依赖自然人类最初从自然界中分化出,就是由于不容畏惧的自然力量,而非人类有意识的自觉犯罪行为。
当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摆到人类祖先面前时,他们并没把自身作为从自然界中瓦解出并与之矛盾的存在物对待。
他们指出,人与自然就是处在浑然一体的状态。
早期人类只是本能地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生活,主要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与环境抗争,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获得自然界现成的产品。
人类自身能力的低下与社会关系的单纯和狭隘,使人无法从自然界中真正独立出来并与自然力抗衡。
那时,人类对于外界自然,就像幼儿对于母亲一样,视之为自身不可缺少的肉体的一部分,对自然充满神秘感和恐惧感,由此形成了以自然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拜物观念。
(二)发展自然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后,学会了有目的的生存手段,如耕种、驯养等。
以此作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食物来源有了保障,人口出现大幅增长是必然现象。
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当时的人们主要通过扩大耕种面积来增加粮食收成。
不断地毁林开荒,刀耕火种,造成水土流失,使大片肥沃的土地逐步变成了不毛之地。
这种生态的破坏,是农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的主要表现,它反过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三)打败自然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从对神秘的自然力的敬畏与迷信中解脱出来,主体的能动性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日益显现出来。
工业革命以后,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理性的光辉大放异彩,人对自然的主动地位充分显现。
人类也就由崇拜自然转而崇拜自身,认为人类能够挣脱自然对人类的束缚,以自己的需要为中轴去认识、改造、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
这种思想的形成与近代科学有内在的联系。
在牛顿力学看来,自然界不过是在外力作用下按因果规律运动着的机器。
培根和笛卡儿把这种理论提升为哲学观念,他们把人类和自然严苛区分为主体和客体,把自然全盘客体化、外部化,指出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淡定观测、实验去把握住自然,从而同时实现对自然的压低和支配。
浅谈人类自然观的演化
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整个自然观的演化史,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科学技术,一直在加速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时至今日,已经成了改变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主要推动力。
纵观整个世界史,最早的,被公认的高度发展的文明,就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我们的中华文明。
这四大古文明都代表了那个时期,世界各个地域的最先进的,最具代表性的思想。
任何的文明,任何的哲学都必然面临三个终极的问题。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何处。
高度的文明,就是人和动物的本质的区别。
下面我们先罗列四大古文明的创世观观,再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古埃及人人文最初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的原始之水“努恩”,后来在水中升出第一块陆地,原始之丘。
其上荒凉晦暗,长满原始植物。
就在这晦暗的土丘上,诞生了“阿图姆”神。
之后,阿图姆神生下空气之神“殊”和潮气之神“特弗努特”这对兄妹,这对兄妹神结合生下天后“努特”与地父“盖伯”。
天地诞生,世界出现。
“奔奔石”模仿的就是世界创造之初的原始之丘,法老的陵墓之所以修建成金字塔的形状,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都是对创世的模仿。
古埃及人认为,永恒是一个不断的循环,但这个循环不是原封不动的重复,而是再生,是突破了旧的束缚的创造。
古印度人的创世观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们认为在地面之下,有力大无穷的四只大象支撑著,大象则站在象征力量的乌龟的背上,乌龟又趴在首尾相衔的眼镜蛇背上。
一些印度民间神话也这样描述:蛇神舍沙环绕着龟神俱利摩,支撑起负责背负整个世界的四头(或称八头)大象。
著名的奇幻小说作家Terry Pratchett 巧妙的借鉴了这个创世观的设定,创作了“碟形世界”这个著名的系列小说。
古巴比伦人认为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
海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祗。
然后众神大战,最后的胜利者建立了伟大的巴比伦王国。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称,是人类对于自然现象、规律和原理的观察、思量和总结的结果。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和完善。
1. 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依靠观察和经验。
古代的自然观主要包括神话观、宗教观和哲学观。
在神话观中,人们将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灵的行为,认为自然界是由神灵创造和掌控的。
在宗教观中,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神圣的存在,认为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
而哲学观则通过思辨和推理,试图解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2.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和实证主义思想的兴起,科学自然观逐渐取代了古代的自然观。
科学自然观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客观事实,并通过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
3. 自然观的革命自然观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多次革命。
其中最重要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证明了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而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为后来的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的演化和自然选择的理论,对生物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现代自然观的特点现代自然观以科学为基础,强调客观事实和实证证据。
现代自然观的特点包括:(1)实证主义: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客观事实,拒绝主观臆断和信仰。
(2)理论构建:通过理论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建立科学体系。
(3)综合性: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融合,形成综合性的自然观。
(4)不断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总结: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过程,从古代的神话观、宗教观和哲学观,到科学自然观的兴起和自然观的革命,再到现代自然观的特点,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体观点和观念。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演变。
以下是自然观发展过程的详细描述。
1. 古代自然观: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主要基于观察和经验。
古代自然观主要包括奇妙主义和神话观念。
人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神灵和超自然力量,自然现象是神灵的表现。
例如,古代埃及人认为太阳是太阳神的化身,希腊人认为雷电是宙斯的愤怒之举。
2. 宗教自然观:随着宗教的兴起,宗教自然观开始占主导地位。
宗教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神的创造,人类应该尊重和崇拜自然。
例如,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并赋予人类管理自然的责任。
3. 人文自然观:人文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自然的观念。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份,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4. 科学自然观:科学自然观是现代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份。
科学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现象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解释。
科学自然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例如,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了行星的运动,达尔文通过研究物种的演化提出了进化论。
5. 环境自然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自然观成为了重要的自然观之一。
环境自然观认为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应该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
例如,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 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强调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份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系统自然观认为人类不能将自然界的各个问题孤立看待,而是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例如,生态学家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7. 综合自然观:综合自然观是对以上各种自然观的综合和完善。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整体,人类应该全面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自然观强调科学、环境、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观点的综合运用。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观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1.1 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基于观察和经验。
1.2 古代自然观受到宗教和神话的影响,认为自然现象是神灵的表现。
1.3 古代自然观存在着迷信和神奇主义的色采,科学性较低。
二、中世纪自然观2.1 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的束缚,认为自然界是上帝创造的。
2.2 中世纪自然观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和控制,主张人类处于自然的中心地位。
2.3 中世纪自然观存在着对自然规律的误解和片面理解,科学发展受到限制。
三、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3.1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开始注重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实验。
3.2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强调人类的理性和科学方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3.3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为现代科学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人类对自然的新认识。
四、近现代自然观4.1 近现代自然观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4.2 近现代自然观重视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摒弃了迷信和神奇主义。
4.3 近现代自然观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五、现代自然观5.1 现代自然观强调系统性和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成为主流。
5.2 现代自然观关注全球性问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全球合作和共享责任。
5.3 现代自然观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心的统一,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结语: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我们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自然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共处贡献力量。
人类自然观的变迁
二、 近代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特别是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
(一)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16——18世纪,出现了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大生产,人类的生
存方式从古代的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自然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从古代朴素辩证法转向形而上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早期,科学家一般采用孤立、静止的方 法来研究自然界。他们的认识程序一般是:先分别独立 地认识对象,然后在考虑它同别物的联系;先认识事物 的静态,在认识事物的动态;科学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 的过程。
恩格斯在概括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时候 说:“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 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 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近400年来在认识自然 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这种做法也 给我们留下了一种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 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 把它们看作运动的东西弗兰西斯·培根和 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 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1819页)
11
(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2、对机械论的早期哲学概括: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 是早期机械论哲学的代表人物 。
笛卡儿以量的特征定义物质,认为物质的唯一 特性是广延性。笛卡儿的运动观是机械论的, 他只承认一种运动形式,即机械运动形式。笛 卡儿将机械论引入生物界,他将动物看作是各 种生理功能的自动机器。甚至提出人体本身也 是一种“尘世间的机器” 。
14
3、牛顿力学的影响与机械论哲学的成熟
洛克认为自然事物的一切特殊性都 由物质微粒的量的机械的组合而决定的。 用物质微粒的这些机械的量的特征可以 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现象。
人类自然观的演进历程
人类自然观的演进历程人类的自然观是随着时间不断演进的。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阶段,人们对自然现象并没有深入的认识,往往将自然现象直接归结为神的意志或者恶魔的行动。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步认知自然现象,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
古代的自然观古代的自然观主要是基于神学或宗教信仰的。
在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中,人们将自然现象视为神的力量所造成的,例如水系、植物和动物的形成与运作、天文现象等都被认为是神所支配和掌控的表现。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们的科学研究往往是建立在神秘主义的基础上,很难有理性和科学上的切实拓展。
中世纪的自然观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古代的神秘主义思想,但同时也有更为合理和具体的科学研究成果。
中世纪在欧洲的历史阶段,基督教占据了主要的影响力,这时候的文化和科学活动往往被封建教廷控制。
在这种环境下,教士经常运用逻辑和哲学的方法处理有关自然现象的问题。
虽然这时候的科学研究往往缺乏实验依据和实体概念,但是一些重要的思想贡献,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维特鲁威的气象学研究,还有阿拉伯翻译的医学经书的传播都在这个时期开始了。
近代的自然观源于15世纪后期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反叛封建教廷的宗教控制,并且思考人类自身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揭示了日心说,瑞士医生帕慕斯发表了《人类解剖学》,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力学原理,这些重大的突破为近代自然学的奠定奠定了基启示。
以物理、化学、生物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开始逐渐成熟,人类开始透过实验和各种物理现象来解释自然的种种奥秘,并得出很多的科学成果。
现代的自然观不仅得到了自然科学的长足支持,而且从哲学的角度也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视野。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透过望远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观察自然现象。
这时候的自然观更为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提倡人类与自然协调和谐共处,遵循自然的规律和节律,以保证人类和自然的长远性及稳定性。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开始观察和思量自然现象,并试图解释它们的原因和规律。
在古代文明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基于直观经验和神话传说。
他们相信自然界的现象和事件是由神灵或者超自然力量所控制和决定的。
例如,古埃及人认为尼罗河的洪水是由河神所引起的,而古希腊人则相信雷电是众神之间的战争所产生的结果。
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理性和实证的方式来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
科学方法的核心是观察、实验和推理。
科学家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些假设。
通过实验的结果,科学家可以得出结论,并进一步完善对自然界的认识。
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兴起为自然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使人们开始相信自然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和物理定律来描述和解释。
这种观念被称为机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可以类比于机械装置的运动。
然而,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兴起使人们开始关注生命的起源、地球的演化以及宇宙的神奇。
这些学科的发展推动了自然观的演变,从机械自然观转变为有机自然观。
有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份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它强调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关注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和原则,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观测和测量自然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从地球到宇宙,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入。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从神话和直观经验到科学方法的转变,从机械自然观到有机自然观的演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的总和,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影响因素。
1. 原始自然观:原始人类的自然观主要基于直接的感知和经验。
他们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原始自然观的特点是简单和直观,主要集中在生存和繁衍的需求上。
2. 神秘主义自然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神秘主义自然观逐渐出现。
人们开始将自然界的现象与超自然力量联系起来,相信自然界受到神灵或神秘力量的支配。
这种观念在宗教和神话传说中得到了广泛的表达。
3. 古代哲学自然观:古代哲学家开始提出关于自然的理性思考和观点。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界的四元素理论,认为自然界由土、火、水和空气组成。
这种自然观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界本质和结构的探索。
4. 科学自然观的兴起:科学自然观的发展是现代自然观的重要里程碑。
科学方法的兴起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实证和实验来研究自然现象,从而深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机制。
科学自然观的核心是基于观察、实验和理论的客观分析。
5. 环境主义自然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利用引起了环境意识的觉醒。
环境主义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6. 系统自然观:近年来,系统自然观逐渐兴起。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
系统自然观的核心是综合和整体性的思维,将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然观的发展是人类认知的历史进程,受到科学、文化、宗教、哲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自然观反映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解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思维的不断深化,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我们应该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称,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介绍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自然观的形成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基于观察和经验,缺乏科学方法和理论。
早期的自然观主要是神话和宗教观念的体现,人们将自然现象解释为神灵的意志和力量。
例如,古代埃及人认为尼罗河的泛滥是河神的愤怒,而古希腊人则将天气现象归因于众神的行为。
二、古希腊自然观的发展古希腊是自然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哲学家们开始通过理性思量和观察来解释自然现象。
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万物皆水”的观点,认为水是宇宙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四元素说,认为宇宙由地、水、火、气四种元素构成。
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中世纪的自然观中世纪的自然观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宇宙被看做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类只是上帝的仆人。
科学研究受到限制,人们更多地依赖宗教解释自然现象。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研究逐渐恢复。
伽利略提出了地心说的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这一观点挑战了天主教教义,引起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
同时,伽利略的观察和实验方法也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启蒙时期的自然观启蒙时期,科学方法的兴起推动了自然观的发展。
伏尔泰、牛顿等思想家提出了机械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是由物质和力量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科学研究,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现代自然观的形成现代自然观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它强调观察、实验和理论的相互作用。
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解释自然现象,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总结起来,自然观的发展是一个由神话和宗教观念到科学方法和理论的演变过程。
古代的自然观主要是基于观察和经验,受到神话和宗教的影响。
希腊哲学家的理性思量推动了自然观的发展,而中世纪的宗教观念限制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谈一谈自然观演变历程对你的启示作文
谈一谈自然观演变历程对你的启示作文自然观的演变历程,就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古至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也让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个过程,既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喜悦,也有挫折和困惑的时刻。
但正是这些曲折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热爱这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他们把自然界的一切都归于神灵的庇佑,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比如,古人认为雷电是天神在发怒,风雨则是他们在哭泣。
这种自然观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却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渐深入。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等众多科学理论的出现,让我们开始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
我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并非神秘莫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可循。
这种认识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智慧的一大飞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掠夺也愈发严重。
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动物被捕杀......这些行为让我们不禁要反思:我们真的懂得尊重自然吗?我们真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吗?这些问题提醒我们,自然观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人定胜天”,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我们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那么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谦逊和敬畏的心态,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奥妙。
我们还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自然观的演变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它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生命;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关注环境保护、共建美好家园。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书写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篇章!。
谈一谈自然观演变历程对你的启示作文
谈一谈自然观演变历程对你的启示作文哎呀,这题目可真是让我头疼啊!不过,既然是关于自然观演变历程的启示,那我就得好好想想了。
话说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可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呢,从最初的神秘崇拜,到后来的科学探索,再到现在的环保意识,这个过程可是跌宕起伏啊!我们得说说古代人们对自然的认识。
那时候嘛,人们相信自然是神灵的化身,所以对他们充满了敬畏之心。
比如说,古埃及人就认为尼罗河是他们的母亲河,他们每年都要在河边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感谢河水的滋润和庇护。
而古希腊神话中,自然界的各种元素都被赋予了人格和情感,比如风神艾俄洛斯就是个喜欢到处乱跑的淘气鬼。
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从神秘崇拜转向了科学探索。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牛顿。
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地球和其他天体之间的运动规律,让我们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当然了,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其他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比如达尔文、华生等等。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让我们对自然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现在的人们开始关注环保问题了。
这是因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
比如说,全球变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必须保护自然,否则我们的后代将无法生存下去。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推行环保政策,提倡绿色生活。
通过观察自然观的演变历程,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道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所以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骑自行车出行等等。
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够共同守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整个自然观的演化史,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科学技术,一直在加速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时至今日,已经成了改变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主要推动力。
纵观整个世界史,最早的,被公认的高度发展的文明,就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我们的中华文明。
这四大古文明都代表了那个时期,世界各个地域的最先进的,最具代表性的思想。
任何的文明,任何的哲学都必然面临三个终极的问题。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要去何处。
高度的文明,就是人和动物的本质的区别。
下面我们先罗列四大古文明的创世观观,再对其进行分析。
首先古埃及人人文最初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的原始之水“努恩”,后来在水中升出第一块陆地,原始之丘。
其上荒凉晦暗,长满原始植物。
就在这晦暗的土丘上,诞生了“阿图姆”神。
之后,阿图姆神生下空气之神“殊”和潮气之神“特弗努特”这对兄妹,这对兄妹神结合生下天后“努特”与地父“盖伯”。
天地诞生,世界出现。
“奔奔石”模仿的就是世界创造之初的原始之丘,法老的陵墓之所以修建成金字塔的形状,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都是对创世的模仿。
古埃及人认为,永恒是一个不断的循环,但这个循环不是原封不动的重复,而是再生,是突破了旧的束缚的创造。
古印度人的创世观也是很有意思的。
他们认为在地面之下,有力大无穷的四只大象支撑著,大象则站在象征力量的乌龟的背上,乌龟又趴在首尾相衔的眼镜蛇背上。
一些印度民间神话也这样描述:蛇神舍沙环绕着龟神俱利摩,支撑起负责背负整个世界的四头(或称八头)大象。
著名的奇幻小说作家Terry Pratchett 巧妙的借鉴了这个创世观的设定,创作了“碟形世界”这个著名的系列小说。
古巴比伦人认为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
海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还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它们分别代表阴阳两性,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几个神祗。
然后众神大战,最后的胜利者建立了伟大的巴比伦王国。
对于我们中国的创世观,大家都非常熟悉,天圆地方,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但是中国后来的自然观,受到了儒道佛三家的相互影响,这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
公元之前的几千年,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那个时候的自然观都是非常的朴素。
大多深受当地的气候,地域的影响。
例如古埃及,我们可以看出,循环与永恒的‘彼岸说’,是深受尼罗河的影响。
这种创世观,深深的影响了古埃及的文化,政治,艺术等各个方面。
两河文明则让我们看到了波斯湾和淡水对于中东地区产生的重要影响。
而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印度,大象和乌龟则直接被古印度人用来理解并解释世界。
后来的佛教则发展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果论”“轮回说”则深深的影响到了后来的中国。
这个时期,人们对天和地,生和死,都是具有一种出于未知恐惧的敬畏。
所以“彼岸说”,“轮回说”是当时的主流普世价值观。
科学技术对于人们的影响太小,人们只能靠着自己对周围见闻的理解,做出最朴素的解释。
公元标志着一个新的纪元的来到,西方的哲学与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
几何学,代数学的诞生为以后的数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学技术渐渐的展示了它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性。
但是这个时候对人们自然观和世界观起决定性影响的仍旧不是科学技术,而是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三个世界上最大的宗教都在公元前后诞生。
这三个宗教都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淬炼的产物。
三者都有自己各自的价值观体系,互相独立,但是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基督教笃信的是上帝,相信人类是亚当夏娃的后代,行善者死后去往天堂,作恶者死后去往地狱。
伊斯兰教则更强调的是现世,真主安拉则是一切的本源。
佛教讲求的是修行和因缘,功德圆满,立地成佛,生平作恶,则要下地狱,六道轮回,不生不灭。
这个时候人们的自然观更多的是被统治者以宗教的形式进行引导。
宗教成了最基本的人们都乐于接受的一种共识,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接下来的这个千年(公元500至文艺复兴末期)是科学技术与宗教进行激烈斗争的一个千年。
人们对于万物的溯源有了更有力的工具——科学。
于是神权就感到了被触动。
到了公元1500年,这个斗争达到了顶峰。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哥白尼(1473-1543)到布鲁诺(1548-1600),从达芬奇(1452-1519)到伽利略(1564-1642),无数人为了捍卫科学而誓死斗争,只为了回答我们是谁,来自哪里,去向何处。
宗教为了捍卫自己,坚定的站在了科学的对立面。
而当时的人们,也开始第一次动摇,我们究竟是谁。
牛顿的出现是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凭借过人的数学能力,奠定了他在高等数学,经典物理学上的地位。
他是一位划时代的科学巨匠。
这个时候,科学已经开始大跨步的发展。
基本的高等数学的框架已经被搭建完成,经典物理学的牛顿三大定律似乎已经可以解释出万事万物的规律。
人们第一次有了一种感觉,似乎已经开始接触到了最根本的终极问题的答案。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告诉自己,上帝可以彻底的成为一种灵魂的寄托。
但是上帝真的就不存在了吗?经典的物理学几个小小的不完美,竟然撼动了整个物理学的大厦。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原来的认识,给我们的思想重新洗牌。
海森堡和薛定谔是两个对量子力学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其中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和薛定谔的猫,更是对传统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我们先来讨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1927年,海森堡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后提出了测不准原理。
他对此原理的解释是:设想一个电子,要观测到它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则须用波长较短、分辨性好的光子照射它,但光子有动量,它与波长成正比,故光子波长越短,光子动量越大,对电子动量的影响也越大;反之若提高对动量的测量精度,则须用波长较长的光子,而这又会引起位置不确定度的增加。
因而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一个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原因是被测物体与测量仪器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相互作用。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应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按理说它在任一时刻都具有客观存在的位置和动量。
而现在为什么由于人的因素(即人的测量)而变得没有了?难道人的意识竟能改变物质原本的状态吗?我们先抛下这些问题,看一下薛定谔的猫。
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和一个装有有毒气体的容器的实验装置。
设想这个放射性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
如果发生衰变,它将会发射出一个粒子,而发射出的这个粒子将会触发这个实验装置,打开装有毒气的容器,从而杀死这只猫。
根据量子力学,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但是,如果在一个小时后把盒子打开,实验者只能看到“衰变的原子核和死猫”或者“未衰变的原子核和活猫”两种情况。
薛定谔在1935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量子力学的现状》,在论文的第5节,薛定谔描述了那个常被视为恶梦的猫实验:哥本哈根派说,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
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
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会随机的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
这个理想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检测器-锤子-毒药瓶”这条因果链,似乎将铀原子的“衰变-未衰变叠加态”与猫的“死-活叠加态”联系在一起,使量子力学的微观不确定性变为宏观不确定性;微观的混沌变为宏观的荒谬——猫要么死了,要么活着,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既死又活。
一只猫同时又是死的又是活的?它处在不死不活的叠加态?这未免和常识太过冲突,同时在生物学角度来讲也是奇谈怪论。
薛定谔猫佯谬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什么是量子力学的观测?观察或测量都与人的主观有关,而人在箱外,所以必须打开箱子才能决定猫的死活。
谁都知道箱中猫的死活是由铀的衰变决定的——衰变前猫是活的,衰变后猫就死了,这与是否有人打开箱子进行观察毫不相干。
所以毛病出在观测的主观性上,应该朝这个方向寻根究底。
微观的观测与宏观的观测有所不同。
宏观的观测对被观测对象没有什么影响。
俗话说:“看一眼总行吧。
”意思是对所看之物并无影响,用不着担心。
微观的观测对被观测对象有影响,会引起变化。
以观测电子为例,要用光照才能看见,光的最小单位光子的能量虽小但不是零,光子照到被观测的电子上,对电子的影响很大。
所以,在微观世界中看一眼也会惹祸!量子力学认为,观测的结果使得被观测对象的状态改变了:一个确定态从原先不确定的叠加态中蹦了出来。
再追究下去,观测无非是观测手段(如光子)与被观测对象(如电子)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并不一定与观测者联系起来,后者可以用检测器之类的仪器代替。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物理学家终于认识到:在由叠加态到确定态的转变中,观测曾经扮演的角色应该以相互作用来代替,这样不仅更普遍而且更客观。
具体到薛定谔猫佯谬,就能将人的主观因素完全排除——猫的死活不是由人开箱看猫一眼所决定的。
薛定谔猫佯谬衍生出更深刻的问题:大量原子、分子所构成的生物与这些微观粒子遵从的量子力学规律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自我意识的机制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有人认为可能与量子力学或者更深层次的微观规律有关。
再如思维过程中的“顿悟”,会不会与前述之“一个确定态就从原先不确定的叠加态中蹦了出来”有关呢?我们再从微观来到宏观。
宇宙论现在的主流的观点是,我们的宇宙源自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在那之前,没有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因为那是时间与空间的起点。
那我们的宇宙将去向何处呢?现在,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的膨胀下去,但是它会一直膨胀下去吗?大爆炸后的膨胀过程是一种引力和斥力之争,爆炸产生的动力是一种斥力,它使宇宙中的天体不断远离;天体间又存在万有引力,它会阻止天体远离,甚至力图使其互相靠近。
引力的大小与天体的质量有关,因而大爆炸后宇宙的最终归宿是不断膨胀,还是最终会停止膨胀并反过来收缩变小,这完全取决于宇宙中物质密度的大小。
理论上存在某种临界密度。
如果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密度,宇宙就会一直膨胀下去,称为开宇宙;要是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密度,膨胀过程迟早会停下来,并随之出现收缩,称为闭宇宙。
问题似乎变得很简单,但实则不然。
种种证据表明,宇宙中还存在着尚未观测到的所谓的暗物质,其数量可能远超过可见物质,这给平均密度的测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宇宙的平均密度是否真的小于临界密度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不过,就目前来看,开宇宙的可能性大一些。
也就是说,宇宙将会无限制的膨胀下去。
最后宇宙将归于一片黑暗。
这也许就是开宇宙末日到来时的景象,但它仍然在不断地、缓慢地膨胀着。
这也许就是基督教中的“doom day”。
也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说的“热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