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引言概述: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总和,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
从最早的原始宗教信仰到现代科学观,自然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宗教观念、哲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环境意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一、宗教观念1.1 神秘信仰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神秘信仰。
人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强大的神灵力量,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都是神灵的表现。
例如,古埃及的太阳神信仰和古希腊的众神信仰等。
1.2 自然神论随着人类思维的逐渐进步,人们开始从神秘信仰中解放出来,提出了自然神论。
自然神论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位至高无上的神,他创造了自然界并掌控着自然规律。
这种观念在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等宗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 宗教与科学的冲突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宗教观念逐渐与科学观念产生冲突。
科学方法要求实证和验证,而宗教观念往往是基于信仰和权威。
这导致了宗教观念在自然观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科学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二、哲学思想2.1 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自然界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元素学说和地心说等都是古代哲学家们对自然界的解释。
他们试图通过哲学思辨来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2.2 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一切现象和规律都可以通过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来解释。
这种观点在十七世纪的启蒙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伏尔泰和卢梭等思想家都提出了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观点。
2.3 哲学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意识的产物,一切现象和规律都可以通过意识和思维来解释。
康德和黑格尔等哲学家提出了自然界是通过人类的思维活动来构建的观点。
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主观作用。
三、科学方法3.1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验证来获取科学知识。
它要求科学观察和实验结果能够被重复和证实,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2-7(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直观性: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 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单因素 说、多因素说、‚存在‛问题、‚本体 论‛问题。 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种种联系 和过程相互交织起来的画面。 思辩性: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 明自然现象。
二、中世纪神创论自然观
问题:如何理解中世纪是‚黑暗‛的? ‚中世纪‛一词是欧洲人17世纪新创 的,它被用来表达一个漫长而沉闷的 时期,这个时期正处于成就辉煌的古 典希腊、罗马与他们当时所处的‚现 代社会‛之间。 ‚中世纪‛一词被创立当初具有贬意 和偏见; 当代观点:中世纪并非一片漆黑;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中各民族中普遍存 在的最早宗教信仰。图腾(totem),系 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 相信各个氏族 都与某种自然物存在特殊 关系,此物就成为该氏族的图腾,,是 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图腾往往为全族 忌物,禁杀禁食,还举行崇拜仪式。
巫术:是原始人有了类似图腾崇拜的原始意 识之后,加上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感到无 能为力,渐渐出现了巫术。 原始人‚自以为能用对待族人和对待他所猎 获的动物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劝诱和愚弄自 然,以求得到帮助,‛譬如蛙鸣则雨,于是 就学蛙鸣,以祈求的所盼望的雨水。 有巫术产生祭祀。因为祭祀仪式需要解释, 又发明了许多教条和神话。
托马斯· 阿奎那(1224/1225-1274)是 经院哲学的最大代表; 《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是中世 纪经院哲学最重要的哲学和神学著作 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神学的结合, 促成了阿奎那神哲学的形成; 证明上帝的存在是托马斯神哲学的一项 重要的内容。
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第一,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 的另一个运动引起的,推论下去,最后 必然追溯到一个不受其他事物推动的第 一推动者。
自然观的发展
古代自然观
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2)古希腊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赫拉克利特的火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 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 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 按规律熄灭着的活火”,它按一定 尺度燃烧、熄灭,按上升和下降之 路依次往返循环,转化为水、土、 气,从而形成万物,造就有秩序的 宇宙。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 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 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 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 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 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 系统的自然观。
何谓自然观
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1.自然观的定义
广义的自然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由各种物 质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所构成的宇宙世界。它 在时空上是无限的,是一个自组织、自演进的 巨系统。 而狭义的自然是指人类栖居的地球,它是自然 生态状况以及维持地球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 条件的总和。
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2.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自然界是一部精巧的机器 人是一部精巧的机器
法国启蒙思想家拉美特利写过一本有名的书——《人是机 器》。他在书中写道: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的机器:一 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人和动物是自然只用了一种同 样的面粉团子捏出来的。人只不过比动物多几个齿轮,再 多几条弹簧而己,它们之间只是位置的不同和力量程度的 不同,而决没有性质上的不同。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3.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
其一是机械性,把宇宙间—切运 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其二是形而上学性,崇尚“不变 论”和“外力论”。 其三是不彻底性,所以在必然留 有宗教的残余。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3、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3)重大意义: a、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b、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 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c、为科学与技术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 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d、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物质观: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
中国五行说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宇宙观——毕达哥拉斯:整个宇宙为球形,中心天体为 “中心火”
托勒密地心说
中国盖天说 浑天说
宣夜说
阿利斯塔克(前310-前230)日心说
(1)贡献
a、抛弃直观性、思辨性
猜测性;
b、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
c、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
(2)局限性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1、辩证的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科学进入理论概括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 “星云说”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 1796年 拉普拉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基本特点: 直观性 思辨性
猜测性
历史地位:
标志人类开始用理性研究自 然;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 史渊源; 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哥白尼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日心说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重力学说天 文 学源自地 质 学物 理 学
化 学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
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开放分类:哲学、社会科学、世界观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
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
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
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
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
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
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
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是: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_图文
2、辩证的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1)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康德:运动、变化与发展谢林: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黑格尔:自然界的演化继承:自然界是一个发展过程的集合(2)马克思恩格斯的继承与批判体黑格尔的辩证法批判:唯心主义,绝对理念
、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1)基本思想: a、自然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 b、运动不灭,时空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c、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e、自然的发展产生了人类及其社会,出现了与一个“纯自然” 不同的“人化自然”。
、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2)基本特征: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c、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d、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3)重大意义: a、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b、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c、为科学与技术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d、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02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对自然的认识从存在深入到演化,试图在存在于演化之间架 起一座桥梁。
◆自然系统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 系统自然观 基本内容
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
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 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他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
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和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尿素的人工合成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成功地用无机物(氰、氨及其化合物) 人工合成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不可逾越的观念。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
1838年,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发表《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一 文,指出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1839年,德国生物学家施旺发表 《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指出动物 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机 制,发现了动植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 事实论证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都 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尔等人通过各自的途径发现,存在于自 然界的热、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现象,实际上是能量之间相互 联系和转化的表现,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关于无机物之间没有联系 的旧观念。
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所谓的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 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 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性的特征。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几种重要形态及其主要观点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几种重要形态及其主要观点前面所说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的两大支柱,当然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而自然观是马克思哲学所必需探讨的,对于自然本身的观点。
1、自然观的历史演变人类的自然观从古至今有三大类型,第一种是古代的有机自然观,第二种是近代机械自然观。
最后一种是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自然观。
有机自然观普遍存在于各种文明之中,是早期人类的直观性思维只能通过表象来把握世界,对于整个自然无法整体把握,于是通过表象进行类比外推的方式得以呈现。
这种自然观有着两个特点,1、他是经验性、直观性2、它具备一种不自觉的的有效性这一点在中国哲学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说中国的中医,他的核心思想就是这种有机自然观的外推。
整个世界被设想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一般来说,天人关系,是由人的特点外推给自然。
整个天人关系被儒家设想为一种道德关系,譬如说春天百木盛开,是为仁。
夏天是为礼。
整个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这种自然观之上。
譬如说,中医认为,红糖性热。
原因在于,红糖像火,但是实际上红糖和白糖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红糖多了一点杂质。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这种很粗疏的认识,并不代表他无用,或者无效。
他仍然是有效的,在那种实践水平下,仍然维持着人类的生存。
因此中西医之争纯属荒唐,因为这并不是民族、地域之争,而是实践水平的不同,两者维持不同的生存状态罢了(就好象重病下猛药,中医之所以没落,恰恰是人所生的病变重,没有必要为现代医学取代中医而沾沾自喜)包括早期西方哲学,泰勒斯的水、甚至恩培多克勒在探讨动力问题,都用爱恨来指代。
这种粗疏的有机自然观,直到亚里士多德有所改变。
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四因说,把质料和形式严格划分,质料成为一种被动,消极的东西。
而形式决定质料,形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是动因。
而这样的划分,显然有一种把自然设置为某种人工的因素,从而导向了基督教的道成肉身之说,上帝就是这样一个工匠。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可以说支配着整个西方哲学,甚至在西方哲学这个思路上运思,就不得不走向亚里士多德。
自然观发展观轨迹(整理的表格)
发展历程原始宗教自然观古代朴素自然观中世纪神学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定义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盲目崇拜的观点。
古代自然哲学家们以古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它利用哲学来为神学服务,即利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为基督教的教习和教条作论证,使基督变成一个完整的神学体系近代自然哲学家们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主要观点原始宗教自然观是一种自然崇拜,是人们对难以理解的自然界的一种寄托。
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元气、“五行”等是自然界的本原。
2.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是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3.自然界的生成和发展来自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4.人来源自然界,并与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关系5.人类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
6.人类利用“阴阳”、“五行”和“气”等哲学思想和归纳、抽象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1.自然界本原存在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或“某种特殊的东西中”。
2.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永恒地变化和发展着。
3.宇宙是有形的、有限的和运动的;生物是进化的,并在其中分化出了人。
4.人类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及演绎推理等方法认识自然界。
1.它主张上帝是自然界的本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只有信仰上帝才能获得幸福;它反对古希腊人主张非人格神不能成为自然界本原的观点,宣扬唯心主义思想;它通过歪曲篡改和残酷迫害等手段向人们灌输其荒谬思想。
1、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2、自然界具有绝对不变性3、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受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宇宙的过程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式表示4、自然界的安排受到上帝的“目的性”支配5、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6、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他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正文:形成和发展的背景18世纪中叶以来;西欧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但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使思辨的自然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首先是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见星云说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接着英国地质学家 C.赖尔描述了地层的缓慢演化;生物学家 C.R.达尔文又以丰富的事实论证了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的历程..德国的 F.韦勒用无机原料人工合成尿素;证明了无机界同有机界之间的联系;M.J.施莱登和T.施旺分别发现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消除了动物界同植物界之间的壁垒..在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表明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和统一;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见电磁世界图景证明了电、磁、光之间的同一性;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揭示了物理-化学过程的不可逆性等等..自然科学所提供的这些关于自然界自身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材料;大体描绘出了一幅整体的联系和发展的自然图象..整个自然界都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并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经历了从物理科学到生物科学、从理论科学到技术科学的一系列革命;更广泛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所固有的辩证法;从而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自然界的层次结构现代科学表明;自然界具有无穷的连续系列的层次结构;每一层次又是这个系列的不连续的“关节点”;并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物质形态..从微观尺度看;夸克组成了基本粒子;并服从于这一层次的特有规律;如量子色动力学定律..基本粒子;主要是质子和中子;由强相互作用结合为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再通过电磁相互作用结合为原子;并进而结合为分子;如此等等..从量子场论来看;任何微观粒子都是相应的场量子;它们既是间断的粒子;又是连续的波;因而也可以称为“波粒子”..从宏观尺度看;各种物体都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并且靠引力形成各种天体系统..如由太阳和行星组成太阳系;由太阳系一类的恒星组成银河系;由银河系一类的星系组成星系团以至于人们已知的最大宇宙系统──总星系..在地球上;分子不仅组成各种无机的宏观物体;而且还按照不同的复杂性程度组成有机分子、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以至于包含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有机体..因此;任何层次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内部结构;都包含决定其性质的各种要素和它们的相互作用..自然界的层次结构是无穷尽的;人们对它们的认识也不会有终结..自然界的无限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进化和退化、前进运动和后退运动、向上分支和向下分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19世纪统计物理学说明;个别热分子服从于动力学规律;而大量分子所组成的系统则表现一种或然性行为;服从于统计规律..到20世纪;量子力学描写了微观客体的行为它在本质上也是统计理论..而且可以认为量子力学的这种统计特征来自单个粒子的行为方式;来自这些粒子运动的随机性..这样;偶然性就成为任何运动的本质属性;成为必然性所不可缺少的伴侣..现代生物学也证明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仅基因变异是随机的而且自然选择也不完全是定向的;因而进化的方向包含着偶然因素..这一切表明自然界不是某种有目的的预定计划的展现而是新的可能性的不断涌现;从而不断开辟着新的发展方向;并决定了自然界经历着真正的历史..在19世纪;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一次揭示了物理运动的不可逆性;表明孤立系统的增熵是一个退化过程..20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判明;自然事物在本质上都是开放系统;都不断地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减熵的进化过程..因此;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物质系统都是在大量偶然的随机因素中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偶然性减少的进化过程;在另外的条件下则表现为必然性减少的退化过程..这样;自然界总是经历着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真正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些事物瓦解、另一些事物涌现的真正历史..自然界的相互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的整体;也是各种作用过程的集合体..一切自然事物;小到原子、基本粒子;大到银河系、总星系;复杂到人、生物圈以至于社会圈;都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系统..自然界通过这些要素本身相互作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的功能和特性..这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物质系统可能通过负反馈调节输入而保持相对的稳态;也可能通过正反馈打破旧的稳态;建立新的稳态或趋于毁灭..因此;在这种动态作用过程中;每一层次的系统都会突现新的组合方式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形成不同层次的物质形态..但是不同层次的系统又有同构性..事物作为开放系统处于内部和外部作用中;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自我组织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它们之间的不同仅仅是组织水平高低的问题;通常所谓的“目的性”无非是这种组织性的表现..不同的物质形态之间;首先是无机物同有机物之间、非生命同生命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不存在神秘的“隐德莱希”、“活力”等等..物质结构每一层次的整体功能;也意味着趋向于更高层次的潜在可能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确实会导致新的层次的突现..正因为如此;物质结构的无限层次;正好对应于发展过程的无穷系列;宇宙的空间结构图式;正好对应于宇宙在时间中的进化图景..人和自然的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同自然的关系;即人不是作为自然现象的单纯旁观者;而是自然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不仅自然界到处打上了人的烙印;而且人也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己..新的技术革命延长了人脑;使人类有可能预见到自己活动更远的社会后果;更自觉地调节人同自然的关系..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对自然的态度: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而必须不断调节自己同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并在这个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和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只能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的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何时诞生的这不仅是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的一大研究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很多学者认为;自然辩证法其中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诞生的;因为恩格斯的有关思想和主要论文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所有手稿;包括其中最完整的论文都没有资格充当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代表作..笔者认为;足以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的就是恩格斯于1877年公开发表的欧根-杜林先生在哲学中实行的变革;即大家所熟知的反杜林论哲学篇..反杜林论是否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的标志”这种资格;一方面取决于它的内容;即它是否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就是创立者--恩格斯本人是否赋予它这个权利..仅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来说;反杜林论与自然辩证法手稿相比;有许多方面论述很简单;但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着作相比;则是再全面;再简单不过了..第一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新的自然观能否克服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十九世纪初黑格尔的局限性;除了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外;关键就在于能否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理论基础..恩格斯正是首先抓住并解决了这个问题..早在1875年的一段自然辩证法札记中;恩格斯就指出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在反杜林论的概论中;恩格斯论证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明确提出;只有唯物辩证法才是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内..恩格斯还特别指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金石;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因此;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就只有用辩证的方法;只有经常注意产生和消失之间、前进的变化和后退的变化之间的普遍的相互作用才能做到”..有了唯物辩证法就会准确、迅速地抓住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核心;从而与一切旧自然观划清本质界限..第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所谓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即它与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根本区别点..1875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准备稿中曾经详细的探讨过形而上学自然观“这个总观点的中心”;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个“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把两种自然观作了对比;概括了它们各自的基本点:“无论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人那里;还是在黑格尔那里;占统治地位的自然观都是:自然界是一个在狭小的循环中运动的、永远不变的整体;其中有牛顿所说的、永恒的天体和林奈所说的不变的有机物种..和这个自然观相反;现代唯物主义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从这些成就看来;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天体和在适宜条件下存在于天体上的有机物种一样是有生有灭的;至于循环;即使它能够存在;也具有无限加大的规模”..在1885年为反杜林论第二版写序言时;又重新对自然科学的成果进行了高度概括;并直接提出了“辩证自然观的核心”这一科学命题..恩格斯在这里强调指出:整个自然界是统一的;其中各个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是普遍联系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对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变动的..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都处于永恒的变化和转变过程之中..--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既然这部分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那就理所当然地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部分..第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对象和任务确定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对象和任务不仅涉及到自然观本身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而且也涉及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任务是“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即人类历史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通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时间上的历史”;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任务就是: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探索自然界历史的依次发展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自然界演化过程的内在规律性..显然;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对象和任务也是相当明确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特定的对象和任务;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物辩证法;以及同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严格区别开来;并以此保持它们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从上述分析可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自然界演化的一般规律..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第四.关于自然界的基本演化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是否包括自然界的基本演化过程;即自然发展简史;这在当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应该承认;自然观的最终目的是揭示自然界演化的一般规律;但是如果连自然界的基本演化阶段都不明确;那何谈规律呢如果我们把自然观和历史观再作一下对照就可以看出:划分自然界演化阶段与划分社会发展形态是一样重要的..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不仅承认物质统一性是自然界的本质;而且承认永恒的普遍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但是他们却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于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黑格尔虽然深刻地阐明了辩证法的规律;但他认为:自然界这个体系并不存在着一个阶段产生出另一个阶段的自然历史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要克服旧自然观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就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根据各门自然科学提供的材料;首先按照内在的联系把整个人类已知的自然界综合为一个统一的历史演化过程;并且指明这个过程的依次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从自然辩证法的准备材料上看;恩格斯在1876年初已经形成了关于我们小宇宙--银河系各个主要物质形态的基本演化过程的思想;并且系统地排列了这些物质形态先后分化的历史顺序..恩格斯在那里着重是从性质上;从内在联系上指出了各个主要物质形态渐次分化的历史序列和根本机制;而分化、进化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等;则没有详细论述..在天体演化问题上;恩格斯指出了“原始星云”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和它的局限性:“它只是我们迄今所能追溯的最早的物质形式”;同时指出;“物质在原始星云之前已经经过了其它形式的无限序列”..在地球的演化问题上;恩格斯提出:地球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是分子间以排斥为主转化为以吸引为主的物质聚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热能的大量释放;物质不断冷却;经过三个主要阶段--气体阶段、液体阶段、固体阶段的演化;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地球..“关于生命的起源;自然科学到目前为止所能肯定的只是: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恩格斯详细地分析了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论的贡献之后指出:“最近;特别是由于海克尔;自然选择的观念扩大了;物种变异被看作适应和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适应被认为是过程中引起变异的方面;遗传被认为是过程中保存物种的方面”..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恩格斯指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第五.关于自然界演化的一般规律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这不仅是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恩格斯揭示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因为整个宇宙的演化规律在人类生存活动的短暂时间和狭小空间内是不能依靠经验的方法获得的;它只能运用理论思维的方法;从我们所在的小宇宙--银河系演化的特殊过程中;把宇宙的一般演化规律抽象和概括出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中;正是这样做的..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某一种物质形态总是具有一种主要的运动方式;“宇宙空间的运动;各个天体上较小的物体的机械运动;热、电流或磁流这些分子振动;化学的分解和化合;有机生命--宇宙中每一个物质原子在每一瞬间总是处在这些运动形式的一种或另一种中;或者同时处在数种中..物质和运动之间除了这种“静态”的关系以外;还有一种“动态”的关系;即运动形式的转化必然带来物质形态的变化..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恩格斯不是抽象地和孤立地谈论物质和运动..因为“要不研究个别的实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就根本不能认识物质和运动;而由于认识个别的实物和个别的运动形式;我们也才认识物质和运动本身”..恩格斯的这个思想不仅超过了十八世纪唯物主义者;而且远远高于黑格尔..黑格尔只是从逻辑上建立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而恩格斯则不但从现实的逻辑上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从历史上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发展过程..恩格斯提出了自然观的两个重要范畴;即:运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关于自然界基本演化过程的思想就是这两个范畴组成的发展序列..恩格斯关于这两个范畴的关系以及这个发展序列无论是在自然辩证法手稿中还是在反杜林论中都是一致的..1885年在反杜林论第二版序言中;恩格斯又明确指出:“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恩格斯认为转化的规律不是循环的规律;不仅运动形式的转化;而且包括随之而来的物质形态的转化规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正像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一样;在自然界中;运动形式决定物质形态;任何一种物质形态都有一种主要的决定其本质的运动形式;当主要的运动形式发生转化时;物质形态也发生相应地变化;当旧有的运动形式中产生出新的运动形式时;一种新的物质形态也随之从旧的物质形态中分化出来..整个银河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运动形式不断转化;物质形态不断分化的演化史..对于整个宇宙来说;这个规律也是适用的..各种运动形式的不断转化决定着各种物质形态的不断分化和依次更替;这就是自然界演化的一般和基本规律..第六.关于自然界的基本矛盾恩格斯在1875年研讨黑格尔哲学全书时留下的一个札记中;就曾经试图用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来说明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化;从而揭示自然界演化的根源..在反杜林论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运动的本质;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运动形式之中;具有普遍性;二是矛盾是一切运动形式的根源;它不仅决定一种运动形式的全过程;而且决定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转化..1880年;在运动的基本形式这篇着名的论文中;恩格斯全面展开了这个问题..一方面由于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运动形式之中;另一方面是由于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还制约着任何一种运动形式向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转化..所以恩格斯作出:“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一句话;是吸引和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这一着名论断..现代科学所提供的材料证明:在自然界中;正是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制约着具体运动形式之间的转化;而各种运动形式的连续转化又推动着各种物质形态的不断分化;从而决定着整个自然界的历史演化过程..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给吸引和排斥这对矛盾赋予自然界的基本矛盾这个概念..有的学者提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与唯物辩证法一起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并且列举若干论述作为佐证..不言而喻;唯物辩证法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确实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就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出来了..在这个时期;他们也不能不对某些自然科学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但是;直到该世纪六十年代;自然科学才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各个领域内的诸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初步揭示了自然界各领域之间的诸种联系..与此同时;恩格斯也才从繁杂的商务活动中解脱出来;正式投入系统理论研究..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恩格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洞察到一切旧自然观的根本缺陷;在综合该世纪大量自然科学材料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新自然观的核心;终于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体系建立起来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间公开发表的全部着作中;只有反杜林论才第一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原理;也是恩格斯唯一宣称在这里已经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了“概述”着作..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明确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科学地确定了我们所在的自然界历史整体的演化序列和发展方向;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同时还精辟地分析了一系列自然观的范畴..这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唯物辩证法这个唯一正确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应用于自然领域;对旧的自然观进行了一场彻底的革命;从而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是恩格斯继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之后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另一重大贡献..恩格斯不仅公开宣布:他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已经在反杜林论中作了“概述”;同时他还认为上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原理随着反杜林论的出版和传播“已经深入科学界和工人阶级的社会意识中;--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在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国家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批判当时自然科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潮;扞卫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然我们不应回避这样的事实:在1925年自然辩证法手稿发表以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获得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影响..特别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已经毫无疑问地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但这与反杜林论宣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这一事实并不矛盾..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定;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由恩格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创立的;诞生的标志或代表作就是1877年公开发表的欧根-杜林先生在哲学中实行的变革;即反杜林论哲学篇..。
唯物辩证自然观的起源
唯物辩证自然观的起源
唯物辩证自然观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时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后确立。
这一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张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统一整体。
在这个体系中,物质是世界的基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遵循辩证法规律,如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研究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中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强调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和内在矛盾。
这种自然观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更是对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理解,它认为自然界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过程。
唯物辩证自然观的建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辩证法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对自然界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通过这一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解释了自然现象,还指导人们如何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从而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1。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发展:生态自然观
所谓自然,是指非人 工的物理世界(包括 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 界)
除了外部自然还包括 人类携带的内部自然 如肉体、感性、情意、无 意识等。
自然还有 本性、本来 就有的东 西之意思
(三)主要著作与基本思想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恩格斯:反杜林论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主要著作与基本思想
(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 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之外,什么也没有;运动在量上 和质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 人脑的属性和技能;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 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 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 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一切事物处在普遍联系和相 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 和转化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 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 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 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 类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 哲学思想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唯心主义和费尔巴 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4 ) 功能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表现出来, 中表现出来,系统总存在是一定环境中
环境: 环境 : 与系统的组成元素发生相互作用而不 属于该系统的事物。 属于该系统的事物。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是自然系统赖以生 存的条件;环境对系统( 存在、 演化、功能等 ) 存的条件;环境对系统 ( 存在、 演化 、功能等) 进行选择和控制。 进行选择和控制。
第三章 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 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
一、马、恩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二、基本特征
1.基本观点 1.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5 )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 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系统由一定的要素构成, 系统由一定的要素构成 , 要 素则是由更小的其它要素构成子系统, 素则是由更小的其它要素构成子系统 , 系统自 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拉兹洛:“自然界的组织结构就像一座复杂的、 拉兹洛:“自然界的组织结构就像一座复杂的、 多层的金字塔,——在它的底部是许多相对简单 多层的金字塔,——在它的底部是许多相对简单 的系统,在它的顶部是几个(极顶是一个) 的系统,在它的顶部是几个(极顶是一个)复杂 的系统。 的系统。所有自然的系统占据了这些界限之间的 位置;它们同上面和下面的层次连接在一起。 位置;它们同上面和下面的层次连接在一起。就 它们的组成部分来说,它们是整体, 它们的组成部分来说,它们是整体,但就更高层 次的整体来说,它们又是部分。 次的整体来说,它们又是部分。”
唯物主义自然观
复杂性问题
可逆与不可逆。 无序与有序。 进化和退化。 自组织与混沌理论。 复杂性与随机性。 非线性与线性。
二. 各分支科学的演化
(一) 粒子物理学 –夸克、基本粒子; –物质的“可分性”,相互作用的统一性 ; –物理学理论的终极。
(二)现代宇宙学
爱因斯坦,开创现代宇宙学,提出静态 宇宙模型:自己认为:“是一生中犯的最 大错误”。 上半叶的演化宇宙的预言,60年代得到 观测支持——红移现象、微波背景辐射 等。 宇宙:我们的(观测)的宇宙;开宇宙 ,闭宇宙,有界无限,150亿光年。 有限和无限。
主要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一些基 本观点,以及科学分类的基础。
从系统观点看世界。世界是一个大系统, 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 方面。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世界。世界是一个过 程集合体,是永恒的物质性循环。
④数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内容的辩证性质
《潮汐摩擦。康德和汤姆生台特》《热》 《电》[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 学][生物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久的产生和
《<反杜林论>旧序》和[自然科学和哲学 ],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德国哲学 界的混乱局面,从理论上说明自然科学家总 是受哲学支配的,以及正确的哲学思想对自 然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指明了自然科 学工作者自觉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 维的重要性。
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19世纪科学发展对机械论自然观的突破
近代后期科学发展的总体格局虽然仍以牛 顿经典力学为主流,但研究领域开始超出 机械运动的范围。
从18世纪下半叶起,尤其是在19世纪,5 个科学领域中的新进展带来的对机械论自 然观的突破尤为值得重视
§1. 天文学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发表了其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译宇宙发展 史概论),在僵死的机械论自然观上打 开了第一道缺口。这对“宇宙神创论”是 一个有力的批判,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基础。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概述
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3)重大意义:
a、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b、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
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c、为科学与技术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
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d、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
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别人得到的 ,切莫 妒忌。 。2022 年3月下 午8时1 1分22. 3.2320: 11March 23, 2022
•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休。 。2022 年3月23 日星期 三8时1 1分33 秒20:11: 3323 March 2022
•
质量赢得顾客,信誉创造效益。。下 午8时11 分33秒 下午8 时11分2 0:11:33 22.3.23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四个阶段:
古代 朴素的 自然观
近代 机械的 自然观
现代
辩证的 自然观
当代 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基本特点: 直观性 思辨性 猜测性
历史地位:
标志人类开始用理性研究自 然;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 史渊源;
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简述唯物主义自然观演变与发展的过程
1、简述唯物主义自然观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为什么说生态自然观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2.对钱学森之问的看法?答:何谓杰出人才?钱老生前曾明确指出:“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想到中国的长远发展,最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该问题中的“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1、基础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人才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包括高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
坚持能力为重。
坚持全面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降低课程标准减轻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基础上有闲暇全面发展,有闲暇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配置鼓励创新的学校文化。
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
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3、大学教育的去行政化目前大学的管理体制,各级管理人员从科级到部级,都有行政级别,正如朱清时院士所言:“如果中国的大学中都用级别代表权力,用官印掌权,就没有人追求学术卓越了。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P1)22,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P3)2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P12)-24,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2第一编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P23)3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P23)33,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27)34,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评述?(P31)35,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P39)36*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37,阐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P38)3 第二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前提。
(P44)2,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P49)3,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P52)4,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P53)5,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阐释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P65)7,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P67)第三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76)4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P70)3,生态危机的概念及其表现。
(P76)4,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P80)5,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P84)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的构成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P91)2,科学理论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P97)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谈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
谈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一种关于自然界本质和运行规律的理论观点。
它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自然界的基本实体,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结果。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唯物主义自然观也在不断演变。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很多现象都无法解释和理解。
在这个时期,人们普遍持有一种神秘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神灵的意志所决定的。
例如,雷电是神灵的怒火,风雨是神灵的哭泣等等。
这种观点是基于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拜,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自然观。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逐渐摒弃神秘主义观点,转向对自然界的理性认识。
启蒙时期,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开始提出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雏形。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结果。
例如,牛顿通过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提出了经典力学的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19世纪,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他认为生物的变异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进化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自然科学,并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以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规律,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结构和相互关系。
这些新的科学理论挑战了经典物理学的观点,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复杂和深刻。
生态学的兴起也为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新的视角。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影响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这一新的科学领域使人们更加关注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唯物主义自然观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而不断演变。
从古代的神秘主义观点到启蒙时期的理性认识,再到达尔文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渐成为一种基于实证和实践的科学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
“先王以土与
金、木、水、
土
水
火杂,以成百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左传》)
火
木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宇宙观——毕达哥拉斯:整个宇宙为球形,中心天体为 “中心火”
阿利斯塔克(前310-前230)日心说
(2)宇宙观—— 托勒密地心说
(2)宇宙观——中国盖天说:天如斗笠,地如棋盘,相距8万里
古代理论体系
哈维
三灵气论 重力学说
伽利略
地心说
开普勒
哥白尼
理论挑战者
哥白尼日心说的理论 (1)地球有公转和自转 (2)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3) 。
哥白尼体现各行星的位置:太阳—水星—金星—地球带着月 球—火星—木星—土星——不动的恒星天层
太阳系9大行星运行图
海王星
冥王星
太阳
水星
地球 火星_2卫星
(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牛顿力学 ——168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世界是一部机器;
物体运动原因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自然界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
经典力学的建立——牛顿(1642-1727)
1661年,19岁剑桥大学学习,阅读了一系列科学书籍 。 1669年,27岁为剑桥大学数学教授。 1687年,35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1690 年,48岁开始研究《圣经》 1703年,为皇家学会主席 1727年逝世,85岁
土星
金星 木星卫星系
天王星
日心说——哥白尼。椭圆轨道——开普勒
爱因斯坦说:
“哥白尼对于西方摆脱教权统治和 学术统治枷锁的精神解放所做的贡 献几乎比谁都要大”。
“哥白尼的这个伟大的成就,不仅 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 且也帮助人们在宇宙观上引起了决 定性的变革。一旦认识到地球不是 世界的中心,而只是较小的行星之 一,以人类为中心的妄想也就站不 住脚了。” ——《爱因斯坦文集》 第一卷第60l页
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辩证的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2、辩证的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3、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四、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略)
二、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哥白尼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辩证的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2、辩证的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3、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四、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略)
基本特点: 直观性 思辨性 猜测性
历史地位:
标志人类开始用理性研究自 然;
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 史渊源;
孕育了许多天才预见。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伽利略挑战
?
亚里士多德重力学说
伽俐略落体定律的证实
伽俐略——斜面实验发现惯性定律,并计算落体定律
爱因斯坦说
“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运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 人类思想史上的 伟大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 开始。 ”
二、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的科学基础
(2)宇宙观——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天体 圆如弹丸,地如鸡中 黄,孤居于内,天大 而地小,天表里有水, 天地各乘气而立,载 水而浮”
张衡—— 浑天仪
(2)宇宙观——宣夜说:宇宙处于无边无涯的气体中,日 月星辰在其中漂浮游动。——杞人忧天
地球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物质观
朴素唯物主义
朴素辩证法
万物之本原在“物”: 联系、变化、发展
泰勒斯——“水”
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奠基人
阿那克西米尼——“气”
“一切皆流,物无常住”;
赫拉克利特——“火”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人不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
研究范围:力学、光学、数学、化学和神学。 牛顿的工作是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超一流的科学家
v
引力
地球
上帝第一推动力
二、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1)贡献
a、抛弃直观性、思辨性 b、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
猜测性;
c、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的和实证的方法
思培多克勒——水、气、火、土
“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四元素”“四性质”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物质观: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
土
水
冷
干 火
湿 热
气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物质观: 中国五行说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历程
四个阶段:
古代 朴素的 自然观
近代 机械的 自然观
现代
辩证的 自然观
当代 生态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2)局限性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第二章 历史上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及其形成 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和局限性
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辩证的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2、辩证的自然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3、辩证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和重大意义
四、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略)
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