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一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遗传变异进化
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
一定吗?
变异变
_改_变_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
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基因重组
不改变 基因的质,一般_不_改_变_基因的量, 但改变基因间的组合方式及改变基因型。 (注:转基因会改变基因的量)
染色体变异 不_改_变_基因的质,__改_变__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 的排列顺序。
D.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探究乙图所 示的复制方式是否为半保留复制
图乙的复制起点在哪里? 有几个复制叉?
真、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
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在核糖 体上进行,两者不同时进行。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 转录和翻译两者同时进行。
辨析:真核细胞中,以上两种过程可以同时发生。(✔ )
5.(2022·河南百校联盟)如图是DNA复制过程的相关示意图,其中甲图是复制时
形成的复制叉,丙图是复制时形成的复制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由丙图可知,DNA复制起点的两 侧都能形成复制叉
B.由丙图可以推知复制环越大,复 制启动的时间越早
C.丙图有一个解旋酶参与催化DNA 分子中氢键的断裂
豌豆的圆粒性状是由R基因控制的,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 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控制皱粒性状的r基因。豌豆 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b过程中,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C. 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D. 该事实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A、均不含有35S,部分含有15N B、均不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C、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15N D、部分含有35S,全部含有15N
高三生物复习课件:专题五 生物变异、育种、进化
不可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
种群
自然选择
生殖隔离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比较项目 基因突变
DNA分子中发生碱 基对的替换、增添 和缺失,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概念
在生物体进行有 因染色体数目或 性生殖的过程中, 结构发生变化而 控制不同性状的 导致生物性状发 基因的重新组合 生变异
发生 时间
光学显微 镜可检出
单倍体育种、多 倍体育种
与进化 的关系
①三种可遗传的变异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②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为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 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基因重组的变异频率高,为进化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材 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人工诱导多倍体有可能快速形成生殖隔离,产生新物 种
中的白化病为常染色体疾病,与性别无关,故 B 项错误;四倍 体的配子与二倍体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发育出来的个体是三倍 体,故 C 项错误;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变异,故 D 项错误。 [答案]A
【典例 2】(2012 年深圳一模)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
中,合理的是(
)
A.含 10 对基因的某个精原细胞可产生 210 种精子 B.基因重组一定能改变 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 C.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是花药的离体培养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可称为突变 [名师点拨]A 项 10 对基因分别位于 10 对同源染色体上,才 可能产生 210 种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
【典例 2】(2012 年深圳一模改编)下表中 P 和 p 表示某地
区某种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表中数据能说明(
年份
)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0.81 0.19 0.64 0.36 0.49 0.51 0.36 0.64 0.25 0.75 0.16 0.84 0.10 0.90
高三生物专题训练: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选择题 1、文字直接陈述类:如3、4、5题
方法:审题,直接排除法(最有效)
2、图表信息分析类 :如1、2、6题
方法:先快速审题,粗读找关键词或特殊点; 后结合选项有针对性的精读找答案。
二、简答题 1、第7、9、10、11题:考查图表信息分析类
关键:①先快速审题,粗读找关键或特殊;
②后结合问题,有针对性的精读
总结:高三生物答题方法
2、非选择题答案: (1)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2)首选教材原文,次用题目原文,最后自编语言; (3)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意思完整; (4)一般应注意根据所给横线长短确定答案字数; (5)答案应写在指定位置; (6)字迹清楚整齐,注意错别字。 三、考试特别注意: 1、碰到难题不纠缠,其它题目做完后再集中力量攻克之, 以保证该拿的分数全部拿到。 2、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要改变第一答案
题干信息找答案。
第7题
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产生过程
第 9题
第(1)问做题方法:据结论,反推结果 请写出W的基因型: ① 基因突变,则W的基因型为: XrXr
② X染色体C区段染色体缺失, rXX 则W的基因型为:
③ 性染色数目变异, 则W的基因型为: XrXrY
1 1 2 2
4红眼雌: 1白眼雌: 4红眼雄: 1白眼雄
第10题
第3问:在人群中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频率是 1.89×10-3,现有一正常女性其父母正常, 其弟 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她与一个男性结婚,生育一 个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的几率 是________。
Aa Aa
精子 aa 1/3 AA 2/3 Aa 卵细胞 1/3 A 即:卵细胞
1.89×10-3 a (1- 1.89×10-3) A
2/3A
高三遗传知识点
高三遗传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着生物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方式。
在高三生物课程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三生物中涉及的主要遗传知识点,包括基因、遗传物质、遗传模式、变异和进化等方面。
一、基因的概念与结构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由DNA分子构成,DNA分子是拥有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
在遗传学中,我们了解到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外显子决定了蛋白质的编码,内含子则在基因表达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
二、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的传递实现的。
其中,通过游离型基因的传递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模式,它是指由单一基因对个体性状产生影响。
对于单基因的遗传模式,我们可以通过遗传图谱等方式进行分析。
三、遗传模式的分类遗传学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遗传性状的表现,得出了不同的遗传模式。
其中,常见的遗传模式有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共显性遗传和性联遗传等。
这些遗传模式不仅仅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其他生物。
四、基因变异与突变基因变异是指基因在个体的后代中发生的改变,它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基因变异可以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也可以是基因重组或基因倒位等过程中发生的。
通过基因变异,个体的遗传特征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其后代。
五、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基因的遗传变异和选择,生物种群可以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而产生进化。
这个过程中,优势基因会被保留下来,劣势基因则可能会被淘汰。
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
六、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是遗传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通过遗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对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从而创造出具有特定性状的生物体。
这种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医学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结语高三生物中的遗传知识点贯穿了整个生物学的学习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遗传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探索生物多样性的奥秘。
高三生物《遗传和进化》高考常见考点归纳 人教版
《遗传和进化》高考常见考点归纳惠安嘉惠中学曾伟东一.选择题部分知识点:考点1.经典实验例(07某某).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D)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同类考题:(06某某)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培养噬菌体,②35s和32P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④③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2、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考点2 DNA的结构例(某某高考)含有2000个碱基的DNA,每条链上的碱基排列方式有(B)A.42000个B.41000个C.22000个D.21000个同类考题:1、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与A(腺嘌呤)配对的碱基是:A.G(鸟嘌呤) B.C(胞嘧啶) C.A(腺嘌呤) D.T(胸腺嘧啶)2、一段原核生物的m 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 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 RNA个数,依次为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3、(07某某)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4、(08某某)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分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考点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例(05·全国卷Ⅰ)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D)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D.信使RNA不同同类考题:1、(06·全国卷Ⅰ)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羊。
高三生物知识遗传机制
高三生物知识遗传机制遗传机制是指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规律。
在高三生物学习中,遗传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高三生物知识中的遗传机制。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生物体的DNA分子中。
DNA分子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形成双螺旋结构。
每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序列。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主要包括复制、转录和翻译。
在复制过程中,DNA双链分离,每条链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mRNA(信使RNA),mRNA携带遗传信息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与核糖体结合,tRNA(转运RNA)将氨基酸带到核糖体上,根据mRNA上的密码子序列合成蛋白质。
二、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分为两类: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突变的原因有:自然辐射、化学物质、生物体内发生的错误等。
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有:有利、有害、中性。
2.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染色体片段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如个别染色体的增减、染色体组数目改变)。
三、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指生物体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规律性。
遗传规律主要分为两大类: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染色体遗传规律。
1.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分离规律是指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规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7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强化训练训练7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和进化一、选择题1.(2022·湖南高三模拟)正常的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能使大肠杆菌裂解,当T4噬菌体的任何一个位点的DNA片段发生突变,单独侵染大肠杆菌时均丧失产生子代的能力,不能使大肠杆菌裂解。
为了研究基因与DNA的关系,研究者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利用DNA片段中仅一个位点突变的两种T4噬菌体同时侵染大肠杆菌。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乙噬菌体同时侵染大肠杆菌使之裂解,说明二者突变基因可能不同B.若甲、丙噬菌体同时侵染大肠杆菌大多数不能使之裂解,说明二者突变基因一定不同C.若甲、乙噬菌体同时侵染大肠杆菌能使之裂解,原因可能是突变的两个基因之间发生了片段交换D.综合上述所有实验结果推测基因是有一定长度的,而不是一个不能再分割的颗粒2.(2022·厦门高三模拟)1966年,科学家提出了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片段后再进行连接(如图1),为验证该假说,进行如下实验;用3H标记T4噬菌体,在培养噬菌体的不同时刻,分离出噬菌体DNA并加热使其变性,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60秒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短链片段连接形成长片段B.DNA的半不连续复制保证了DNA的两条链能够同时作为模板进行复制C.该实验可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代替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标记DNAD.若以DNA连接缺陷的T4噬菌体为材料,则图2中的曲线峰值将右移3.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部分组成。
如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的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
高三生物分子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
高三生物分子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一、引言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分子遗传与进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它不仅涉及到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联系着生物进化的根本规律。
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奥秘,也为学习后续的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子遗传学基础2.1 基因与DNA基因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是由DNA序列组成的。
DNA 是双螺旋结构,负责储存和传递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2.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两个过程:转录和翻译。
转录是指DNA序列转化为mRNA序列的过程,而翻译是指mRNA序列转化为蛋白质序列的过程。
2.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复制或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主要有三种类型:突变、重组和基因流。
三、分子进化3.1 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是指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通过自然选择、基因流、突变和重组等过程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3.2 分子钟分子钟是一种通过比较生物体内特定分子的序列差异来推断生物种群分化时间的方法。
3.3 生物地理分布与进化生物地理分布与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及其进化历程。
四、进化的分子机制4.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生物个体在生存和繁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得有利基因在种群中逐渐积累。
4.2 基因流与基因漂变基因流是指生物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而基因漂变是指生物种群内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
4.3 非随机交配非随机交配是指生物个体在繁殖过程中,不是所有的配对都是等可能的,这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五、实例分析以人类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的变异和重组,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
同时,通过比较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基因序列,我们还可以推断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六、总结分子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的奥秘,也为学习后续的生物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知识点梳理,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三生物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高三生物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高三生物: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逐渐改变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存在证据和机制被广泛地研究和讨论,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证据和机制。
证据一:化石记录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之一。
化石是生物在地层中的遗存,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可以获得生物进化的线索。
例如,不同地层中的化石显示了生物种类的变化。
较古老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种类较为不同,而较新的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种类更为相似。
这表明生物种类在地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了变化,进化出了新的形态。
证据二:同源结构生物的解剖结构中存在许多相似或相同的器官,这些器官被称为同源结构。
尽管这些同源结构在功能上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却有相似的结构和发育起源。
例如,人类的手臂、鲸鱼的鳍和蝙蝠的翅膀,它们的骨骼结构非常相似,说明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同源结构的存在证明了生物的演化和亲缘关系。
证据三:胚胎发育胚胎是生物进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证据。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许多生物的外貌非常相似,它们共享着相同的胚胎特征。
随着发育的进行,这些胚胎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物种,这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起源。
例如,人类和鱼类在早期胚胎发育的阶段都具有鱼鳃,这表明人类与鱼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证据四: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是生物进化的遗传证据。
通过对基因组的研究,科学家可以追踪生物进化的轨迹。
例如,在不同物种中发现相同的基因序列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起源。
此外,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这些变异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并通过适应性选择在种群中传递下去。
机制一: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根据达尔文的理论,个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变异,而适应环境的程度决定了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
适应性更强的个体具有更大的生存和繁殖机会,因此它们的基因更有可能传递给下一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利基因会在种群中逐渐累积,导致物种的适应性改变。
机制二:基因流基因流是生物进化中的一种机制,指的是基因在不同种群之间的交流。
人教版生物必修1《遗传与进化》知识清单
人教版生物必修1《遗传与进化》知识清
单
本文档为《人教版生物必修1》中的《遗传与进化》知识清单。
下面将列出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供学生参考。
遗传基础
- 遗传的概念和发现历程
- 遗传变异的原因与类型
-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DNA的结构和功能
-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规律
-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 单因素遗传
- 双因素遗传
- 三因素遗传
- 组合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基因型和表现型
- 基因互作和基因的复合进化论
- 进化的概念和起源
- 天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 进化的证据
- 古生物化石
- 比较解剖学
- 比较胚胎学
- 生物地理学
- 分子生物学
进化机制
- 突变和遗传漂变
- 基因流动和基因频率
-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 适应与进化
- 物种形成和演化
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
- 遗传工程的概念和应用
- DNA重组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 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利用生物技术的风险与伦理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中《遗传与进化》知识清单的主要内容。
希望对学生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如有不明之处,请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它发病率比较高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C.每个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基因是不断变化的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答案】A【解析】B错误,只增加一个碱基会导致移码突变,突变位点后所有氨基酸都会改变;C错误,在生长过程中,基因本身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基因的表达状态;D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只有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
2.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
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 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D.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答案】D【解析】H基因经Bcl I酶切后可产生99bp和43bp二个片段,而h基因经Bcl I酶切后只产生142bp的一个片段,说明h基因中没有Bcl I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说明其只有h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说明其既有H基因又有h 基因,基因型应为X H X h;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X H Y,II-3的基因型为1/2X H X H和1/2X H X h,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即基因型为X h Y)的概率为1/4。
高三生物“遗传、变异与进化”专题复习:第1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
D [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要足够长,以使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步 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 错误;步骤④中,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C错误;S 型细菌有荚膜,菌落光滑,R型细菌无荚膜,菌落粗糙。步骤⑤中,通过涂 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出现S型细菌,D正确。]
20.除了DNA甲基化外,构成染色体的 组蛋白发生甲基化 、 乙酰化 等修饰 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必修2 P74相关信息)
[真题易错·辨析清] 1.判断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的正误 (1)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021·广东卷)(√) (2)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021·全国Ⅱ 卷)(√) (3)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2020·全国卷Ⅱ)(×) (4)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DNA复制的场所。(2019·天津卷)(√) (5)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噬菌体DNA的合成 原料来自大肠杆菌。(2019·江苏卷)(√)
4.从控制自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每个实验组中 特异性地除去某一种物质 ,从而鉴定出 DNA 是遗传物质。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必修2 P46思考·讨 论2)
5.艾弗里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 细菌培养技术 、物质的 提纯和鉴 定技术 等。赫尔希采用的技术手段有 噬菌体培养技术 、 同位素标记技 术 ,以及 物质的分离和提取技术 等。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作 为保证,技术的发展需要以科学原理为基础。(必修2 P46思考·讨论3)
17.囊性纤维化机理:编码CFTR蛋白(一种转运蛋白)的基因 缺失了3 个碱基 ,导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 苯丙氨酸 ,进而影响了CFTR蛋 白的空间结构,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 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必修2 P72正文)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2:考点11 变异、育种及进化(解析版)
高三生物新题专项汇编2考点11 变异、育种及进化1.(2020·重庆市开州区铁桥中学月考)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①中有两个四分体,发生过交叉互换B.细胞②有四个染色体组,可来自于细胞①C.细胞③中有同源染色体,也有等位基因分离D.细胞③、④可以来自于同一个卵原细胞【答案】D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②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③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④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A、a基因,而其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可见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而是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细胞②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②不可能自于细胞①,B错误;细胞③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等位基因A、a分离,C错误;细胞④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而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细胞③、④可以来自于同一个卵原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
细胞分裂图像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要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2.(2020·商河县第一中学月考)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未发生改变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答案】A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等,生物性状是由蛋白质决定的,而蛋白质由基因决定,一种蛋白质可以由几种碱基对决定,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3讲 生物变异与进化
答案:C
类型2 全国卷真题体验寻共性 4.[2020·全国卷Ⅱ,4]关于高等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二倍体植物的配子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C.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D.每个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不同
状分离的植株
长句专练 强素养 1.深挖教材类 (1)(必修2 P84“与社会的联系”)现在我们家庭养殖的色彩斑斓、形 态各异的金鱼,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人工选择产生的
(2)(必修2 P85“拓展应用”)镰状细胞贫血主要流行于非洲的疟疾高 发地区。具有一个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个体(即杂合子)在氧含量 正常的情况下,并不表现出镰状细胞贫血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 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些地区 具有镰状细胞贫血突变基因的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较其他地区的高,为 什么?
让该隐性突变个体分别与各种单体杂交,若某种单体的子代中出现隐性突变类 型,则该基因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出现该性状即可。
类研真题 明考向 类型1 等级考真题体验寻趋势 1.[2022·浙江6月]猫叫综合征的病因是人类第五号染色体短臂上的 部分片段丢失。这种变异属于( ) A.倒位 B.缺失 C.重复 D.易位
答案:B 解析:染色体片段丢失属于染色体畸变中的缺失。
2.[2022·湖南卷]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
经60Co γ射线照射产生的含B基因染色体破片的精子参与受精,受精卵进行第一 次卵裂后该破片在其中一个子细胞中丢失
若用实验检验上述推测,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高中科学研究生物遗传与进化的过程
高中科学研究生物遗传与进化的过程在高中科学课程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生物遗传与进化探讨了生物种群如何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的过程来演化和进化。
本文将介绍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遗传变异的来源以及进化的推动力。
一、基本概念生物遗传与进化的过程是指生物个体通过基因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适应环境的选择而产生演化和进化的过程。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基因是通过DNA分子来传递的。
每个个体的基因组都是由一对来自父母的基因所组成。
基因的组合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二、遗传变异的来源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生物个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突变: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突然而不可逆转的改变。
突变可以导致一个基因的改变或消失,也可以引起新基因的产生。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2. 重组: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基因组合发生重新组合。
这种重新组合可以导致新的遗传特征的出现。
3. 基因交流:基因交流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换。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物通过基因的交换与结合来增加遗传变异。
三、进化的推动力生物进化是由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的机制。
自然选择对于个体的适应能力起到筛选作用,将适应环境的基因更多地传递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不同个体之间会因为生存资源的有限性而发生竞争。
竞争能够筛选出更适应环境的个体。
2. 适应力:适应力指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适应力强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将适应环境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3. 繁殖成功率:繁殖成功率是指个体繁殖后代的能力。
繁殖成功率高的个体更容易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总结起来,生物遗传与进化的过程是由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变异为生物种群提供了遗传多样性,而自然选择则通过筛选适应环境的个体来推动进化的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生物遗传与进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演化。
高三生物遗传变异进化
遗传、变异与进化专题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的间期可能发生的是( )A .DNA 聚合酶大量增加B .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 .存在等位基因D .DNA 数目和体细胞相同 2.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A .甲B .乙C .丙D .丁3.(2011·滨海模拟)如图表示DNA 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DNA 放在含15N 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4N 的DNA 单链占总链的7/8B .DNA 连接酶、DNA 聚合酶可作用于甲图①部位,乙图中④为RNA 聚合酶C .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NA 中碱基对C —G 所占的比例越大,热稳定性就越高D .甲图(A +T)/(C +G)的比例可体现DNA 分子的特异性,乙图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 4.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 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再将第一代(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 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Ⅲ),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 的结果。
则Ⅱ代和Ⅲ代大肠杆菌DNA 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是()5.有关真核细胞DNA 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 .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 .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 .两种过程都以DNA 为模板6.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 ,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 .父方减Ⅰ中B .母方减Ⅰ中C .父方减Ⅱ中D .母方减Ⅱ中 7.(2011·盐城模拟)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
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二、非选择题(共3个大题,共40分)14.(12分)(2011·南宁测试)紫茉莉的花色(白色、红色和紫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 和a 、B 和b)控制。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课件4专题四 遗传、变异、进化
3种 1:2 :1 9 (1:2:1)2
2种 3:1 4 9:3:3:1
2对
n对
等位基因 分离,非 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2n 种 (1:1)n
3n 种 (1:2 :1)n
2n 种 (3:1)n
各 2 n种 (1:1)n
3、基因和染色体数的有关计算
(1)不同细胞中的基因数目 (2)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数(1或多个) 某男子是色盲兼外耳道多毛症患者,则这男子的次级精母细 胞中有 0或2 个色盲基因,有 0或2 个外耳道多毛基因。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 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 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20、20 ;40、20 。
判断原则:通过正交和反交实验判断。如果正交和反交实验 结果性状一致,则该生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如果 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不一致且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则该生 物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伴性遗传正反交的结果也不相同,但没有母系遗传的特点。 (2006年江苏42题)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 现型。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 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
A A C T G A
6:3:1
乙链 DNA 丙链 RNA
甲链
丁链
蛋白质
DNA分子的种类计算
设一个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这些碱基对可能的 排列方式就有4n种。
2、遗传基本规律的计算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多对基因遗传情况计算
一个等位基因影响身体的 一部分,另一个等位基因 则影响身体的另一部分, 而在杂合体中两个部分都 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镶嵌 显性。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7单元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4.(2021·湖南选择性考试)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 apoB-100 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 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 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9 基因可 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 PCSK9 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 LDL 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 LDL 受体减少。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SLC 基因编码锰转运蛋白。研究发现该基因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 DNA 链中的碱基序列由 CGT 变为 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的丙氨酸突 变为苏氨酸,使组织中锰元素严重缺乏,引发炎性肠病等多种疾病。下列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推测患者 SLC 基因内部发生了碱基的替换 B.SLC 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功能改变 C.突变的 SLC 基因相应 mRNA 中的变化为 CGU→UGU D.识别并转运丙氨酸和苏氨酸的 tRNA 不同
1.用辐射方法处理大豆,可选育出含油量高的大豆品种。而由 玉米品种甲高秆抗病(AABB)和乙矮秆易感病(aabb)来培育 aaBB 品 种时,一般不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请表述其原因。(答出两点)(必 修 2 P83“相关信息”)
提示: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诱变的方向不能控制),多害少利 性(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2.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细胞癌变,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致癌病毒含有病毒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 们通过感染人或动物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人或动物的基因 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C [根据题干信息“基因作为转录模板的一条 DNA 链中的碱 基序列由 CGT 变为 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 酸”,说明该病是由于碱基对发生替换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A 正确;SLC 基因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氨基酸的种类发 生改变,所以相应的功能改变,B 正确;由于转录模板的基因序列由 CGT 变为 TGT,所以编码的 mRNA 序列由 GCA 变为 ACA,C 错 误;tRNA 上的反密码子和密码子配对,所以识别并转运丙氨酸和苏 氨酸的 tRNA 不同,D 正确。]
高三生物总复习可遗传变异教案
一、课堂导入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变异,可传给下一代。
可遗传变异来源主要分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
本节课就详细来讲授可遗传变异类型与各类型特点及应用。
二、复习预习变数目变异原因DNA复制〔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过程出现过失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穿插互换内外因素影响使染色体构造出现异常,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开出现异常实质产生新基因〔改变基因质,不改变基因量〕产生新基因型〔不改变基因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量〕基因数目或基因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改变基因质〕关系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根本来源,为基因重组提供原始材料。
三种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三、知识讲解考点1 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替换、增添与缺失,而引起基因构造改变。
2.部位:假设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假设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3.原因: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
4.特点: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不定向;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5.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途径,是生物变异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原始材料。
〔一〕基因突变分子机制〔二〕基因突变结果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质〞改变,产生了原基因等位基因,改变了基因表现形式,如由A→a(隐性突变)或a→A(显性突变),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数量与位置。
(1)基因突变与氨基酸改变对应关系碱基对影响范围对氨基酸影响对蛋白质构造影响①替换小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②增添大不影响插入位置前序列,影响插入位置后序列假设开场增添1个碱基对,那么再增添2个,5个即3n+2或减少1个、4个即3n+1(n≥0,且为整数)对蛋白质构造影响就会小一些碱基对影响范围对氨基酸影响对蛋白质构造影响③缺失大不影响缺失位置前序列,影响缺失位置后序列假设开场缺失1个碱基对,那么再减少2个,5个即3n+2或增添1个、4个即(2)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当控制某性状基因发生突变时,其性状未必改变,其原因如下:①假设突变发生于真核生物基因构造内含子内,此基因转录信使RNA仍未改变(但前体RNA改变),因而合成蛋白质也不发生改变,此时性状不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变异与进化(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肺炎双球菌的S型活菌中提出DNA,将S型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中有少量S型菌体,这些S型菌体后代均为S型菌体。
这项实验说明()A.DN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B.DNA能够自我复制C.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DNA是主要遗传物质2.把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外壳分离后分别接种到正常烟草叶片上,那么发生烟草花叶病的应是()A.接种RNA的植株B.接种蛋白质的植株C.A或B D.A和B3.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为()A.4、4、4 B.5、4、4 C.4、5、4 D.5、4、54.某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是嘌呤占49%、嘧啶占50%,此生物最可能是()A.大肠杆菌B.蛔虫C.变形虫D.脊髓灰质炎病毒5.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内在原因是()A.DNA的多样性B.环境的多样性C.核酸的多样性D.蛋白质的多样性6.一个DNA片段有10个碱基对,该片段有游离的磷酸基()A.2个B.8个C.10个D.18个7.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某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 B.24% C.14% D.11%8.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两次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1浓度使DNA析出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9.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可以决定性状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基因控制状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控制性状10.在如下的图示中有核苷酸()A —G—CA.6种B.8种C.20种D.2种U —C—G11.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要有碱基()A.3000个和3000个B.1000个和2000个C.2000个和4000个D.3000个和6000个12.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的比例为20%,由该DNA转录出来的RNA,其胞嘧啶的比例是()A.10% B.20% C.40% D.无法确定13.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
现对毛桃的雌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A.光桃B.毛桃C.光桃的概率为13D.毛桃的概率为1314.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A.只有胰岛素基因B.无血红蛋白基因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没有血红蛋白基因15.已知黑尿症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几率是()A.12.5% B.25% C.50% D.75%1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D.近亲婚配其后代必然有隐性遗传病17.1905年,法国一生物学家在贵传实验中发现一种显性致病基因,他饲养的黄色皮毛的老鼠品种不能纯种传代,而灰色皮毛的老鼠能够纯种传代,黄色老鼠与黄色老鼠交配,其后代总要出现灰色皮毛的老鼠,而且黄色与灰色的比例为2∶1,此交配中致死个体出现的机率是()A.25% B.33% C.66.7% D.75%18.采用下列A、B、C、D、中哪一套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合体;②在一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的纯度;④检查杂种F1的基因型。
( )A.测交、杂交、自交、测交B.杂交、测交、自交、测交C.自交、测交、测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19.人的黑发对金黄色为显性,一对夫妇全为杂合体黑发,他们的两个孩子中,一个为黑发,另一个为金黄色发的概率为()A.3/16 B.9/16 C.6/16 D.1/1620.一株黄粒玉米(Rr)的植株接受一株白粒玉米(rr)的花粉,则植株上所结种子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分别为()A.RR和RRr B.Rr和rrr C.rr和Rrr D.Rr和RRr21.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从理论上算,第n代中杂合体出现的概率应为()A.1/2n B.1-1/2n C.(2n+1)/2n+1 D.(2n-1)/2n+122.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碗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14B.18C.116D.023.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若绿色圆粒亲本与黄色皱粒亲本杂交,后代的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的数目分别是82和80,据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24.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含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是()A.12B.14C.18D.11625.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14B.38C.58D.3426.分别用A和a、B和b、C和c代表三对等位基因,它们独立遗传。
下列各组表示精子内基因组成,其中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是()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27.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
现有虎班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三只虎斑色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一半28.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F1中,雌果蝇眼色与亲代雄果蝇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A.X a X a、X A Y、X A X a、X a Y、B.X A X a 、X a Y、X A X a、X A YC.X a X a、X a Y、X A X A、X A Y D.X A X A、X A Y 、X a X a、X a Y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44分。
)1.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
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
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机构破坏。
以下是1928年英人Grffth所做的实验,据图回答:(1)从D组实验中的老鼠体内可分离出(2)A、B、C、D四组实验中,组为对照实验。
(3)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年艾弗里科学家从S型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型菌一起培养。
结果发现: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温合,将混合物注入老鼠体内,可使老鼠致死,这说明。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型活菌温合并注人老鼠体内,老鼠,老鼠体内只能分离出。
(4)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老鼠致死,原因。
(5)艾弗里实验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所谓转化即从甲细菌中提出转化因素来处理乙细菌,使乙使细菌获得甲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
这里的转化因素即指。
实验证明,从S型菌中提取的某一化学成分越纯,转化频率越高,可见该实验的转化效率取决于。
(6)实验中可看出S型和R型菌的均可代代稳定遗传。
(7)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
2.已知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但也有个别生物的DNA是单链的,有人从3种生物上述事实表明:(1)生物的核酸是(2)生物的核酸是双链DNA。
(3)从碱基比例上看,双链DNA的特点是。
3.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 比31P质量大。
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
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
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
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
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G1G2 。
(2)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条带②。
(4)上述实验结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保持相对稳定。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美国“9·11”事件使4000多人罹难,事后的尸体辨认只能借助于DNA杂交技术。
该方法是从尸体和死者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在一定温度下,水浴共热,使DNA氢键断裂,双链打开。
若两份DNA样本来自同一个体,在温度降低时,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键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若不是来自同一个体,则在两份样本中的DNA单链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互补。
DNA杂交技术就是通过这一过程对面目全非的尸体进行辨认。
(1)人体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人的所有体细胞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原因是。
(2)若已知DNA的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为ATCCGAT,则与它互补的另一条单链的碱基组成为;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用较多的DNA样品,这可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一个DNA 分子中,腺嘌呤含量为15%,复制所有的原料均为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经四次复制后,不含3H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键的子代DNA分子中胞嘧啶的比例为。
(3)DNA杂交技术同样可用于两物种亲缘关系的判断,若两个物种的DNA样本经处理后形成的杂合DNA区段越少,则两物种的亲缘关系越。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依图回答:(1)三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甲;乙;丙。
(2)用图示表示它们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甲、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