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配液室操作规程范本(2篇)
配液室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配液室是实验室中进行溶液配制的重要场所,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明确配液室操作的具体要求,规范配液室内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流程,降低实验误差和安全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配液室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验人员。
三、配液室内安全要求1. 配液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和嚼口香糖等行为。
2.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质进入配液室。
3. 配液室内使用的试剂和器皿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并配备相应的安全措施和防护设施。
4. 配液室内应配备紧急应急设施,如紧急眼镜冲洗器、防毒面具等。
四、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进入配液室前,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装、手套、实验镜和防护面具等。
2. 操作前应检查工作台面的清洁程度和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并确保所有所需的试剂和器皿已妥善摆放。
3. 操作人员应按照实验操作要求准备所需试剂,遵守正确的配比比例和操作顺序,严禁随意更改实验方案。
4. 操作人员应使用干净的瓶子和容器装载试剂,严禁使用被污染的容器,确保配液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5. 操作人员在配液过程中应小心操作,避免试剂的泼洒和溅出,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穿戴护目镜等。
6. 配液过程中禁止将试剂直接接触皮肤和口腔,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穿戴手套和使用移液枪等。
7. 操作人员完成配液后,应仔细清理工作台面和仪器设备,确保没有残留的试剂和污垢。
8. 操作人员在操作完成后应关好实验室门窗,关闭所有电源和仪器设备,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五、配液室内设备和器材管理1. 配液室内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应按照管理要求进行登记和归档,定期检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配液室内的试剂和标准品应按照规定存放,标明存放位置和有效期,并定期检查其存放情况和有效性。
3. 配液室内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应有专人负责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
实验室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〇〇八年九月修订目录一、细菌培养系统(责任人:郑子峥)二、DNA操作系统(责任人:罗文新、陈瑛炜)三、蛋白质操作系统(责任人:李少伟、顾颖、潘晖榕)四、细胞培养相关(责任人:程通、张涛)五、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责任人:陈毅歆、)六、EIA系统(责任人:葛胜祥、熊君辉)一、细菌培养系统1、LB培养基: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7.4(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1.5%,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
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2.5%(g/V)硫酸卡那霉素(Kan)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内含0.5g卡那霉素。
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培养采用标记试管),无菌牙签挑取单克隆至试管中,于37℃,220rpm 培养。
剩余培养基做好抗性和日期标记,置于4℃保存。
6、化学感受态制备:1)原理::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叫感受态,这时的菌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实验室配制无菌生理盐水的操作规程
实验室配制无菌生理盐水的操作规程实验室配制无菌生理盐水的操作规程在实验室环境中,配制无菌生理盐水是一项常见而重要的操作。
无菌生理盐水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细胞培养、生物化学实验、动物手术等。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您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无菌生理盐水的配制过程。
一、实验室准备1. 环境准备:确保实验室工作台面及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无杂物和灰尘。
使用无菌操作罩或无菌柜进行操作,以减少外界细菌的污染。
2. 器具准备:准备以下器具和试剂:- 烧杯:用于装取所需体积的生理盐水。
- 秤量纸:用于称量需要的重量。
- 秤量仪器:用于准确称量试剂。
- 灭菌培养皿:用于储存制备好的无菌生理盐水。
- 灭菌针筒:用于吸取无菌生理盐水。
二、试剂准备1. 生理盐水的配制:按照以下步骤配制无菌生理盐水:步骤一:称取适量的生理盐粉(约为0.9g),放入已称重过的烧杯中。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约为1000ml),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步骤三:将混合液装入无菌培养皿,用锡箔纸或无菌膜覆盖,并使用灭菌器或高压蒸汽灭菌器对其进行灭菌处理。
2. 质量控制检测:为确保配制好的无菌生理盐水质量符合要求,可以进行以下检测:- 使用无菌培养基接种无菌生理盐水样品,观察培养基中是否出现细菌或真菌的生长。
- 使用无菌手套操作,将无菌生理盐水注射到琼脂瓶中,观察琼脂瓶内是否有菌落生成。
三、操作规程1. 身穿实验室防护服,戴上无菌手套,进入无菌操作区域。
2. 将所需的器具和试剂放置在无菌操作台上。
3. 点燃酒精灯,对实验器具进行灭菌处理。
4. 使用称量仪器准确称取所需重量的生理盐粉。
5. 将生理盐粉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
6. 使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生理盐粉完全溶解。
7. 将混合液装入灭菌培养皿中。
8. 用无菌包装材料,如锡箔纸或无菌膜,覆盖培养皿,并封好。
9. 将培养皿放入灭菌器或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10. 等待灭菌处理完成后,将制备好的无菌生理盐水取出。
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
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doc滴定液(标准液)配制、标定、使用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确保实验室滴定液(标准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管理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滴定液(标准液)的配制、标定及使用管理。
第三条管理原则滴定液(标准液)的配制、标定及使用应遵循准确性、稳定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原则。
第二章配制管理第四条配制环境配制滴定液(标准液)应在清洁、干燥、无尘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第五条配制设备使用校准合格的量器、天平、磁力搅拌器等设备进行配制。
第六条配制材料使用分析纯或更高纯度的化学试剂,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第七条配制方法按照标准操作程序(SOP)进行配制,确保配制过程的准确性。
第八条配制记录详细记录配制日期、试剂批号、配制浓度、配制人等信息。
第三章标定管理第九条标定目的通过标定确保滴定液(标准液)的准确浓度。
第十条标定方法采用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标定。
第十一条标定频率根据使用频率和稳定性要求,定期进行标定。
第十二条标定记录记录标定日期、标定结果、标定人等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
第四章使用管理第十三条使用条件滴定液(标准液)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和使用。
第十四条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滴定液(标准液),避免污染和误差。
第十五条使用记录记录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人等信息。
第十六条异常处理发现滴定液(标准液)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五章储存管理第十七条储存条件滴定液(标准液)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
第十八条储存期限根据滴定液(标准液)的稳定性,设定合理的储存期限。
第十九条储存记录记录储存日期、储存条件、有效期等信息。
第六章质量控制第二十条质量标准制定滴定液(标准液)的质量标准,并进行定期审核。
第二十一条质量检测定期对滴定液(标准液)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二条质量记录记录质量检测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滴定液及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滴定液及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
适用范围:滴定液及标准溶液。
责任:配制、标定及复核人。
内容:1.配制:滴定液是用来滴定被测物质的溶液,标准溶液是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限度的标准物质,溶液制备由专人管理具体操作参照中国药典。
1.1直接法:根据所需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出基准物质的重量,准确称取并溶解后,置于量瓶中稀释至一定的体积。
1.2间接法:根据所需滴定液的浓度,计算并称取一定重量试剂,溶解或稀释成一定体积,并进行标定,计算滴定液的浓度。
2.标定:用间接法配制好的滴定液,必须由专人进行滴定度测定。
标定份数是指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用同一测定方法对同一滴定液,在正常和正确的分析操作下进行测定的份数,不得少于3份。
3.复标:滴定液经第一人标定后,必须由第二人进行重复标定,其标定份数也不得少于3份。
4.计算:WF=V×T式中:F为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W为基准物的取样量。
T为该滴定液的滴定度。
V为该滴定液的体积。
4.1标定和复标计算的相对偏差均不得超过0.1%。
4.2误差限度:以标定计算所得的平均值和复标计算所得平均值为各自测定值,计算二者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得超过0.15%,否则应重新标定。
4.3计算结果:如果标定与复标结果满足误差限度的要求,则将二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
5.使用期限:滴定液必须规定使用期,除特殊情况另有规定外,一般规定为一到三个月,过期必须复标,出现异常情况必须重新配制及标定。
6.滴定液、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完毕,应在贮液瓶贴上标签,标示其品名、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人等。
配制及标定时应做好记录,并安善保存。
记录内容应有品名、浓度、标化时温度、日期、标化人及复核人签名。
7.注意事项:滴定液浓度的标定值应与名义值相一致,若不一致时,其最大与最小标定值应在名义值的±5%之间。
标准溶液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分析实验室标准溶液管理规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药品分析用标准溶液。
责任人:标准溶液配制人、复标人员、QC负责人等对本规程的执行负责。
内容:1 标准溶液的配制1.1 标准溶液实验室要求1.1.1 应该设在避免阳光直射房间,室内阴凉、干燥、通风良好。
1.1.2 室内温湿度保持恒定,一般控制在温度10-30℃、湿度45-65%,有防尘设施。
在使用时温度应与标定时一致。
1.2 配制前准备工作1.2.1 所有品种均有标准的标准溶液配制操作规程1.2.2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1.2.3 配制前首先检查所领试剂瓶签完好,包装完整封口严密,无污染,在规定的使用期内,符合其规格要求。
1.2.4 试剂恒重:为防止基准试剂在存放后可能吸湿,配制前必须严格执行恒重操作规程。
1.3 称重1.3.1 称重是决定所配试剂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无误。
1.3.2 标准液所用天平的称量范围及精度必须与所称样品要求相符,必须有计量部门签发的计量合格证,且在规定的期限内。
1.3.3 称量样品所放的容器及所有操作过程所用容器均须洁净、无痕迹、无残留物。
1.4 配制1.4.1 所有使用的玻璃量器,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均选用一等(A级)品并经过校正。
1.4.2 严格按配制方法进行操作,实验操作规范,符合要求。
室内温湿度不符合要求时不得进行标定和复标。
1.4.3 配好的标准溶液须放在与溶液性质相适应的洁净瓶中,贴好状态标记。
1.4.4 按规定程序进行标定,初标者(一般为配制者)和复标者在相同条件下各自标定三次,三份平行实验结果的相对偏差,除另有规定外,不得大于0.1%;标定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的相对偏差也不得大于0.1%,标定结果按标定、复标的平均值计算,取4位有效数字。
1.4.5 所有标定和复标必须记录在试验记录上,并复核。
将最终浓度,标定时间和复标日期标示在外部标签上。
1.4.6 标定合格的标准液须贴签。
内容:品名、温度、配制时间、标定日期、标定浓度、标定者、校正因子、复标者、有效期。
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
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
1、PRMI 1640HT培养基(10L):
PRMI 1640干粉10包(103.9g/10L),称取丙酮酸钠(Sodium Pyruvate,S)1.1g/10L,适量ddH2O溶解后加入。
称取黄嘌呤(hypoxanthn,H) 136.1mg/10L+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T)38.8mg/10L +谷氨酰胺(L-Glutamine,L-Glu)3.48g/10L,置适量ddH2O 中在45~50℃条件下溶解后加入。
加ddH2O至10L,补加NaHCO3 20g/10L。
用1mol/L HCl调节pH至6.8~7.0(经验值是3ml/10L)。
过滤除菌。
取少量的培养液置培养瓶中并放入CO2培养箱中,一周后,如培养中未长菌,同一期配制的基础培养液方可使用。
2、PRMI 1640培养基:
PRMI 1640HT培养基配制时不加H(黄嘌呤)和T (胸腺嘧啶核苷)即可。
3、过氧乙酸:
100ml的H2O2加入到200ml的乙酸中,再加入6ml浓H2SO4,放置过夜即可。
4、细胞冻存液:
90mL胎牛血清+10mL DMSO(二甲亚砜),4℃冻存。
EIA系统。
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一、前言为了保证实验室化学试剂的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验室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每一次实验都能够取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溶液配制的标准操作规程,希望对广大实验室工作者有所帮助。
二、实验室安全1. 在进行任何实验前,必须先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并严格遵守。
实验室必须配备消防器材、急救箱等应急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 在进行化学试验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同时,还要注意实验室内的通风情况,保持空气流通。
3. 在进行化学试验时,必须注意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如有毒气体产生,必须立即停止实验并撤离实验室。
三、溶液配制前的准备工作1. 在进行溶液配制前,必须先了解所需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并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
2. 在进行溶液配制前,必须检查所需试剂的纯度和浓度,并选择适当的试剂。
3. 在进行溶液配制前,必须清洗容器,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4. 在进行溶液配制前,必须称量所需试剂,并记录下称量数据。
四、溶液配制步骤1. 将所需的试剂按照比例称量好,并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2.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如果需要调节pH值,则可以使用酸或碱来调节。
在加入酸或碱时,必须慢慢滴加,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到达到所需的pH值为止。
4. 如果需要加热或冷却,则可以使用加热器或冷却器来进行控制。
在加热或冷却时,必须注意温度的控制,并避免过度加热或过度冷却。
5. 在配制好溶液后,必须进行浓度和纯度的检测,并记录下检测数据。
五、实验后的清理工作1. 在进行溶液配制后,必须清洗容器和仪器设备,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
2. 在进行化学试验后,必须将废弃物和废液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在进行化学试验后,必须将实验室清洁干净,并将仪器设备归位。
六、注意事项1. 在进行化学试验时,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配制硫酸溶液操作方法
配制硫酸溶液操作方法硫酸(H2SO4)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中应用广泛。
它是一种有毒的无色液体,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
硫酸溶液可以用于许多实验和工业应用,如酸碱中和、金属清洗、石油精炼等。
下面是硫酸溶液的配制操作方法。
实验室中配制硫酸溶液的一般步骤如下:1. 安全措施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鞋。
同时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以便排除产生的有毒气体。
2. 原料准备硫酸通常以浓硫酸或稀硫酸的形式购买。
如果使用浓硫酸,应先用蒸馏水将其稀释到所需浓度。
如果使用稀硫酸,可以直接开始下一步。
3. 加水冷却将适量的蒸馏水倒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再将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
此时应该务必小心,因为在加入水时会产生热量,有可能造成水溅出或者溶液猛烈沸腾,引起危险。
所以一定要缓慢地倒入硫酸,并用玻璃棒或搅拌棒缓慢搅拌以加快稀释和降低温度。
同时还可以将容器放入冰水中以帮助冷却。
4. 酸碱滴定测定在加入水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或甲基橙)和标准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测定。
当溶液变色并保持稳定时,滴定即可停止。
滴定过程中,要注意记录所需的滴定体积,以便计算所得溶液的浓度。
5. 标签和储存准备好的硫酸溶液应用标签标明溶液浓度、配制日期和安全警示信息。
硫酸溶液应储存在有标示的容器中,并保存在通风良好、避光和干燥的地方。
请务必将硫酸溶液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防意外发生。
6. 清洗操作区域硫酸是一种强酸,配制完硫酸溶液后,绝对不要直接将残余的硫酸倒入水槽中,以防止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蒸汽引起溅射。
可以用大量的蒸馏水冲洗操作区域,最好使用碱性溶液清洗以中和任何残余的硫酸。
总之,配制硫酸溶液是一项需要谨慎操作的实验任务。
要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正确配制所需浓度的硫酸溶液。
此外,应将配制好的硫酸溶液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在储存和处理废液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化学溶液配置标准
化学溶液配置标准
化学溶液配置标准指的是配置的溶液应符合规定的浓度和质量,以确保实验或生产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化学溶液配置的一般步骤:
1. 计算:根据需要确定所需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 称量和量取:使用天平称量所需的溶质质量,并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溶剂体积。
3. 溶解:将溶质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溶解。
4. 装瓶贴标签: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试剂瓶中,并在瓶上注明溶液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所使用的化学药品来确定具体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同时,还需要注意溶液的存储和使用条件,以确保溶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细胞培养相关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
细胞培养相关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一)胰酶的配制:(浓度为1‰,1L)1、认真清洗配制容器,自来水20遍,去离子水5遍,超纯水润洗3遍。
2、称取牛胰蛋白酶1.0g;EDTA 2 g;3、用超纯水溶解;4、磁力搅拌器搅拌至胰酶完全溶解,溶液变得澄清;5、超纯水定容至1L;6、不锈钢滤器加0.22um滤纸两张高温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过滤;7、在血清瓶中加入少量滤好的胰酶,置于细胞培养箱中检测是否染菌,其余置于4℃待用;8、过滤后洗净滤器再次灭菌,避免残留的胰酶降解蛋白。
(二)DMEM配制:1、所需试剂及材料:试剂:DMEM干粉(GIBCO 10L)、超纯水(Milli-Q)、Na2CO3 (Sigma)材料:10L玻璃瓶、500ml盐水瓶(灭菌)、0.22um滤膜、滤器(事先放好两层滤膜并高压灭菌)、磁力搅拌器大号搅拌子蠕动泵胶塞2、操作步骤:(1)10L玻璃瓶洗涤,自来水20遍,去离子水5遍,超纯水润洗3遍。
(2)在10L玻璃瓶中加入超纯水9.5L,将DMEM干粉倒入,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溶解。
(3)按照3.7g/L 加入Na2CO3 。
(4)调节pH值至7.2~7.4。
(5)过滤分装,并注明名称及配制日期。
此过程注意无菌操作!(6)最后用血清瓶取10ml左右置于细胞培养箱中检测是否染菌。
(7)清洗滤器,10L玻璃瓶,软管,将所有实验器具归位。
(三)1640、MEM培养基的配制同上,Na2CO3的用量见包装说明(四)细胞间100×双抗(青霉素、链霉素)的配制青霉素及链霉素配制的终浓度为1万单位/毫升。
配制的步骤以400ml为例:1.认真清洗配制容器,自来水20遍,去离子水5遍,超纯水润洗3遍。
2.准备5瓶青霉素(80万单位/瓶)、4瓶链霉素(100万单位/瓶)。
3.加入1-2ml细胞间专用PBS进入青霉素、链霉素的瓶子内,浸泡后吹吸数次至全部溶解,溶解后的液体吸入配制容器内。
实验室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操作规程
实验室无菌生理盐水配制操作规程一、前言无菌生理盐水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溶液,用于细胞培养、生物化学实验等多种场合。
正确的配制方法和操作规程可以保证无菌生理盐水的质量,避免污染和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配制前准备1.准备所需材料:生理盐水粉末、蒸馏水、滤纸、无菌烧杯、无菌移液器、无菌手套等。
2.检查仪器设备:检查天平、pH计等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消毒操作区域:将操作台面、手套箱等消毒干净,并使用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以上。
三、配制步骤1.称量生理盐水粉末:使用天平将所需量的生理盐水粉末称取出来,并放入一个干净无菌烧杯中。
2.加入蒸馏水:使用滤纸过滤蒸馏水并加入到烧杯中,注意不要超过标记线。
3.搅拌均匀:使用无菌移液器将溶液搅拌均匀,确保生理盐水粉末完全溶解。
4.调节pH值:使用pH计检测溶液的pH值,如果不在7.0-7.4范围内,则需要加入适量的NaOH或HCl调节pH值。
5.滤过消毒:使用滤纸过滤无菌生理盐水,并将其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消毒处理。
6.存储:将消毒后的无菌生理盐水装入无菌瓶中,标明配制日期和有效期,并存放在冰箱中。
四、质量控制1.检查外观:无菌生理盐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没有沉淀和杂质。
2.pH值检测:使用pH计对配制好的无菌生理盐水进行pH值检测,确保其在7.0-7.4之间。
3.微生物检测:可以通过接种细胞培养、细菌培养等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其为无菌状态。
五、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误差和污染。
2.所有材料和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并在操作区域内进行操作。
3.避免使用已过期的生理盐水粉末,否则可能会影响配制质量。
4.在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总结无菌生理盐水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溶液,正确的配制方法和操作规程可以保证其质量和准确性。
在配制前需要进行仔细的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同时,需要注意质量控制和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细菌培养系统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
细菌培养系统常用液体配制标准SOP操作规程样本1、LB培养基: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7.4(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1.5%,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
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2.5%(g/V)硫酸卡那霉素(Kan)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内含0.5g卡那霉素。
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培养采用标记试管),无菌牙签挑取单克隆至试管中,于37℃,220rpm 培养。
剩余培养基做好抗性和日期标记,置于4℃保存。
6、化学感受态制备:1)原理::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叫感受态,这时的菌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将细菌置于0℃,低渗CaCl2 溶液中时,菌细胞壁和膜的通透性增强,菌体膨胀成球型。
外源DNA与Ca2+形成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黏附于细胞表面,在经42℃短暂的热冲击处理(一般热休克90s)后能促进细胞吸收外源DNA 复合物。
2)仪器、材料与试剂:①超净工作台、低温离心机、摇床、-80℃冰箱,装液氮的泡沫盒及液氮、50ml的离心管2个,50ml的注射器及0.22um小过滤器各1个。
0.01M PBS (pH 7.4)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YF-001 实验室PBS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版次:第一版/0 第1页/共1页
0.01M PBS (pH 7.4)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实验室PBS缓冲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溶液的配制准确
2.适用范围
0.01M PBS pH7.4缓冲液配制。
3.溶液配制前
3.1 配制前确认药品是否足够,不足的按名称、编号、规格、数量等填写限额领料单给领料员到仓库领料。
3.2 领取的药品需具有合格标签,并在有效期内。
3.3 准备配制所用的试剂瓶、烧杯和烧瓶等,检查是否已清洁并且干燥。
4. 溶液配制(以1000mL为例)
4.1 称量:用电子分析天平按下表称取药品并做好记录,倒入1000ml烧杯中。
4.2 溶解:用量筒量取800mL纯化水倒入烧杯中,放入搅拌转子,并放到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4.3 pH调节:用校准后的pH计测量上述溶液的pH,用0.1M的HCl或NaOH调整pH=7.40±0.05。
4.4 定容:将上述完全溶解的溶液到入1000ml容量瓶,并用少量纯化水冲洗烧杯后,倒入容量瓶,重复3次,将容量瓶中的液体用纯化水补充至刻度线,塞上盖子后上下颠倒10次,确保溶液充分混匀。
4.6 过滤:
4.7 移瓶:将定容后的溶液倒入洁净蓝色盖子的玻璃瓶,在瓶身上标明品名、体积、日期、有效期、操作者等信息。
4.8 存储:该溶液于(4~30)℃,可保存6个月。
5.溶液配制完成后
5.1 按要求填写溶液配制记录。
5.2 关闭仪器,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5.3 清理实验场地,清洗烧杯、容量瓶、转子等。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操作规程
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3一般规定3.1除另有规定外,本规程所用试剂的级别应在分析纯(含分析纯)以上,所用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3的规定制备,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3.2本规程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除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盐酸-乙醇标准滴定溶液、)=0.5mol/L]外,均指20℃时的浓度;在标准滴定溶液标亚硝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NO2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若温度不为20℃时,应对标准滴定溶液体积进行补正。
规定“临用前标定”的标准滴定溶液,若标定和使用时的温度差异不大时,可以不进行补正。
标准滴定溶液标定、直接制备和使用时所用分析天平、滴定管、单标线容量瓶、单标线吸管等按相关检定规程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3.3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滴定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应保持在6-8mL/min。
3.4称量工作基准试剂的质量小于或等于0.5g时,按精确至0.01mg称量;大于0.5g时,按精确至0.1mg称量。
3.5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应在规定浓度的±5%范围以内。
3.6除另有规定外,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时,需两人进行实验,分别做四平行,每人四平行标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4)r=0.15%],两人共八平行标0.95(8)r=0.18%]。
在运算过程中保留5位定结果相对极差不得大于相对重复性临界极差[CR0.95有效数字,取两人八平行标定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定结果,报出结果取4位有效数字。
3.7本规程中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2%(k=2)。
3.8本规程使用工作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当对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度有更高要求时,可使用标准物质(扩展不确定度应小于0.05%)代替工作基准试剂进行标定或直接制备,并在计算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将其质量分数代入计算式中。
实验室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室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实验室操作,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实验设备和试剂- 称量器:用于准确测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 烧杯或容量瓶:用于容纳和混合溶质和溶剂。
- 搅拌棒或磁力搅拌器:用于混合溶质和溶剂。
- 试剂: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溶质和溶剂。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试剂。
2. 使用称量器准确测量所需溶质的质量。
3. 将溶质加入烧杯或容量瓶中。
4. 使用称量器准确测量所需溶剂的质量。
5. 将溶剂加入烧杯或容量瓶中。
6. 使用搅拌棒或磁力搅拌器将溶质和溶剂充分混合直至完全溶解。
7.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温度调节或pH调节等操作。
8. 完成溶液配制后,可进行进一步的实验或分析。
注意事项1.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溶剂的飞溅或溶质的接触。
2. 按照实验要求准确测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以保证溶液配制的准确性。
3. 在混合溶质和溶剂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搅拌速度和时间,以确保充分混合和溶解。
4. 根据需要,可以调节溶液的温度或pH值,但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
5. 完成溶液配制后,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并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废弃物处理。
结论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这个实验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准确测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并进行充分混合即可。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完成实验后,及时清理设备并进行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〇〇八年九月修订目录一、细菌培养系统(责任人:子峥)二、DNA操作系统(责任人:罗文新、瑛炜)三、蛋白质操作系统(责任人:少伟、顾颖、晖榕)四、细胞培养相关(责任人:程通、涛)五、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责任人:毅歆、)六、EIA系统(责任人:胜祥、熊君辉)一、细菌培养系统1、LB培养基: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7.4(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1.5%,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
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2.5%(g/V)硫酸卡那霉素(Kan)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含0.5g卡那霉素。
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0.22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培养采用标记试管),无菌牙签挑取单克隆至试管中,于37℃,220rpm 培养。
剩余培养基做好抗性和日期标记,置于4℃保存。
6、化学感受态制备:1)原理::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叫感受态,这时的菌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0 可编辑可修改常用液体配制标准操作规程(SOP)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〇〇八年九月修订目录一、细菌培养系统(责任人:郑子峥)二、DNA操作系统(责任人:罗文新、陈瑛炜)三、蛋白质操作系统(责任人:李少伟、顾颖、潘晖榕)四、细胞培养相关(责任人:程通、张涛)五、单克隆抗体制备系统(责任人:陈毅歆、)六、EIA系统(责任人:葛胜祥、熊君辉)一、细菌培养系统1、LB培养基:每1000mL加分析纯NaCl 10g ,蛋白胨 10g,酵母粉5g,用ddH2O 配制,再用10M NaOH调pH至(1000mL一般加450ul),高压蒸汽灭菌15min冷却后使用。
2、固体培养基:LB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至%,高压蒸汽灭菌15min后使用。
3、10%(g/V) 氨苄青霉素钠(Ap):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粉末)50g溶于500ml无菌去离子水中,溶解后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氨苄青霉素粉末不是无菌包装的,溶解后需用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4、%(g/V)硫酸卡那霉素(Kan)注射用硫酸卡那霉素(液体)通常是2ml/支,内含卡那霉素。
取25支药剂(50ml),加入450ml无菌去离子水中,分装入4ml灭菌的EP管,全程超净工作台内操作,避免染菌,分装后-20度保存,培养细菌时做1000×使用。
注:如果购买的卡那霉素是粉末状的非无菌包装,溶解后需用滤膜过滤除菌后再分装。
5、细菌培养:配制相应抗性培养基,每试管倒入3~4ml培养基(卡那霉素抗性培养采用标记试管),无菌牙签挑取单克隆至试管中,于37℃,220rpm 培养。
剩余培养基做好抗性和日期标记,置于4℃保存。
6、化学感受态制备:1)原理::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叫感受态,这时的菌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将细菌置于0℃,低渗CaCl2 溶液中时,菌细胞壁和膜的通透性增强,菌体膨胀成球型。
外源DNA与Ca2+形成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黏附于细胞表面,在经42℃短暂的热冲击处理(一般热休克90s)后能促进细胞吸收外源DNA复合物。
2)仪器、材料与试剂:①超净工作台、低温离心机、摇床、-80℃冰箱,装液氮的泡沫盒及液氮、50ml的离心管2个,50ml的注射器及小过滤器各1个。
高压灭菌的纸张、透气膜、的EP管约350-500个,两块10cm的平皿板及接种环。
②TB缓冲液:每200ml液体中含、、Kcl、PIPES。
(注:在电子天平上的误差<50mg,因在PH=易溶故先将其它药品用超纯水溶解,并用KOH及HCL调PH至。
在加入溶解后用超纯水定溶至相应的量,采用50ml的注射器及小过滤器过滤,一般储存在-20℃,时间<25天,否则易被氧化颜色呈粉红。
)③LB液体培养基:参见前面介绍。
④LB固体培养基:参见前面介绍。
⑤1管DH5α的菌种3)步骤:①倒无抗性的固体培养板,用接种环沾取感受态甘油菌画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过夜。
②在超净台里采用小枪尖挑取培养板中的单克隆菌(菌落的大小约2~3mm)转接于200~250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盖上透气膜。
③置于摇床上,18℃、200- 250rpm速度摇约需3~5天,使OD600=~(对数生长期或对数生长前期)时开始制备。
④取出TB缓冲液及无菌的50ml离心管置于4℃冰浴中,预冷低温高速离心机(4℃、2500rpm、10min)。
⑤在50ml的离心管中加入约35ml-45ml的菌液,在4℃中冰浴10min。
⑥取出后放置于离心机上离心4℃、2500rpm、10min。
⑦弃上清液,在灭过菌的吸水纸上扣干(可重复多次收集菌体),先用约5~15ml的TB缓冲液重悬,再加至35ml的量(在冰上操作)冰浴10min。
⑧重复⑥+⑦的步骤一次。
⑨在35ml的TB缓冲液重悬后缓慢加入终浓度为7%的DMSO,混匀后在冰上冰浴10min。
⑩分装成100-150ul/管(的EP管)浸入液氮中速冻,分装约300多管后转移放置于-80℃冰箱保存。
4)转化效率的评估:①采用小量质粒快转(冰浴10min→42℃热休克90s→冰浴2min →加无抗性LB液体培养基200ul→37℃摇床复温培养30min)。
②涂Kn、AP抗性板并做阴性对照(采用ddH20代替鉴定用的大提标准质粒),可以评价出是否有染菌、突变、转化效率。
③可以用Er2566等感受态做平行对照,评估其的生长快慢情况及转化效率的高低。
转化效率=转化子总数/质粒DNA加入量(1ug/ul),标准质粒为大提用的N31-EGFP。
5)注意事项:①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步骤,整个操作过程要注意温度(4℃冰上操作)且洁净的超净台环境防止污染。
②直接从-80℃取出的菌株培养致敏后比连续使用或4℃短期保存的细菌的转化率要高,一般是受体菌应处于对数生长期或生长前期即OD600=~。
③转化鉴定时,42℃准确热休克90s不要振荡,迅速置于冰上2min,按照标准操作步骤进行评估。
一般是感受态制备好在-80℃冰箱冻存2天后再做鉴定,更准确评估。
④质粒分子量的大小对转化效率也有影响,一般来说,随着质粒分子量的增大,其转化效率会相应地降低。
但当质粒在~时,所得的转化率基本一致。
7、电转感受态制备:1)准备工作:(提前一天)1、250ml LB液体盛于1L三角瓶中;2、1L超纯水;500mL离心管两支;10%甘油400mL;3、离心管和200ul枪头若干以上物品,120℃灭菌20分钟后置于4℃保存备用4、电转杯经纯水洗净后这置于75%乙醇浸泡5、挑ER2738菌单克隆,接种于4mlTet抗性的LB中,于37℃190rpm过夜振荡培养。
2)感受态制备:1、取前一夜扩增的菌液3ml接种于 250mlTet抗性LB中,37℃240rpm振荡培养,约2-3小时OD值可达(其间每1小时测一次OD,其值在之间均可,但在时效率最好);2、将菌液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冷浴30分钟。
同时将前一夜置于4℃保存的物品取出,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冷浴30分钟,同时将离心机预冷到4℃;3、将菌液全部转入500ml离心管中,2500rpm,4℃离心10分钟;4、弃上清,向离心管中加入约100ml预冷的无菌水,在冰水混合物中摇晃瓶身,使沉淀充分悬起,然后再补加200ml无菌水,与离心机中4000rpm,4℃下离心10分钟;5、重复步骤4两次;6、以10%甘油代替无菌水重复步骤4一次;在离心的过程中将离心管插入冰中预冷;7、充分弃上清,加入200ul10%甘油,要换瓶身,使沉淀充分悬起,用预冷的枪头按100ul/支分装细胞于离心管中;8、将分装好的细胞放入-80℃保存。
3)质量控制:将电转杯从乙醇中取出,置于超净台中,用无菌风吹4小时从-80℃取出一支感受态,立即放入冰盒里;取1ul标准质粒(1ug/ml)加入感受态中,混匀后,加入预冷的电转杯中;将电转条件设为,电击2-3秒,立即加入1mlSOC培养基并混匀;将混合物转入离心管中于37℃,200rpm振荡恢复半小时;用LB将培养物稀释至103涂于Amp固体培养基上,倒置于37℃温箱中,过夜培养。
计算效率:效率=菌落数×103×103。
二、DNA操作系统1、溶液 I:葡萄糖50mmol/L,EDTA 10mmol/L,Tris-HCl 25mmol/L,。
2、溶液 II:NaOH L,SDS 1%,用ddH2O现配现用。
3、溶液Ⅲ:取5mol/L NaAc 60mL,冰乙酸,混合后加ddH2O至100mL。
4、酚-氯仿-异戊醇(25:24:1)以25:24:1的比例混匀平衡酚、氯仿、异戊醇,保存于棕色玻璃瓶中,上覆一层Tris-Cl水相,4℃储存备用。
5、TE缓冲液:10mmol/L Tris-Cl ,1mmol/L EDTA ,灭菌后使用。
实验室中配有100×的TE母液,用时可用ddH2O稀释成1×使用液,灭菌后使用。
6、L CaCl2:在适量纯水中溶解54g ,定容至100mL,高压除菌后保存于4℃备用。
7、10×DNA上样buffer:母液:以500ml为例:蔗糖:200g,溴酚蓝:,取去离子水定容至500ml,完全溶解后放置于4℃保存。
*该母液配制完正常颜色为棕红色,颜色与pH值有关;存储时间较长,每次使用时需摇匀,并注意是否长菌。
染料:SYBER Green I(Molecular Probe)10,000×每次取50ul染料加入50ml母液中,充分摇匀。
分装于避光管中,即为10×DNA上样buffer,配制好的buffer均需避光4℃保存。
*配制者需督促使用者及时将避光管放回4℃,并经常检查溶液存量,染料需提前订购。
8、RNase A(DNase free):RNase A干粉(Ameresco)溶解于L的CH3COONa(pH )中,使终浓度为1mg/ml,加热至100℃,15min,室温冷却。
用体积的1M Tris-Cl 调pH至后,分装,于-20℃冻存。
*500ul/管分装,供分子克隆实验使用;3ml/管分装,供大提质粒使用。
RNase A干粉需提前订购,及时检查使用情况。
三、蛋白质操作系统(一)、电泳1、30%丙烯酰胺将29g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 的水中,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完全溶解。
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
以μm孔径过滤溶液,去除不溶性杂质。
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
注意事项: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具。
可认为聚丙烯酰胺无毒,但也应谨慎操作,因为它还可能会含有少量未聚合材料。
2、 Tris-HCl400ml 水中溶解Tris-Base , 浓盐酸调PH至后定容至500ml3、 Tris-HCI400ml 水中溶解Tris-Base , 浓盐酸调PH至后定容至500ml4、10%SDS900ml水中溶解100g电泳级SDS,加热至68℃助溶,加入几滴浓盐酸调节pH值至,加水定容至1L,分装备用。
5、10%过硫酸铵称取过硫酸铵2g,适量水溶解后,定容至20mL,分装成1mL/管,于-20℃保存备用。
6、蛋白上样Buffer(6×蛋白加样缓冲液)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12g、溴酚蓝,1M Tris-Cl (pH= 30ml、甘油60ml、β-巯基乙醇5ml,定容至100ml。
7、蛋白质电泳buffer(5×)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甘氨酸、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水中溶解并定容至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