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文白对译
兼爱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兼爱》者,墨子之篇也。
墨子,鲁之贤人也,学于子夏,问于齐太公,博学多才,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为四教,而以兼爱为尤重。
夫兼爱,所以利天下之民也。
夫天下之民,皆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人与人不相害,而天下大治矣。
注释:《兼爱》者,墨子之篇也。
《兼爱》:指墨子的著作之一,主张兼爱之道。
墨子,鲁之贤人也。
墨子:名翟,鲁国(今山东境内)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学于子夏,问于齐太公。
学于子夏:子夏是孔子弟子,此处指墨子曾向孔子弟子子夏学习。
问于齐太公:齐太公即姜太公,周朝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墨子曾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博学多才,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为四教,而以兼爱为尤重。
博学多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兼爱、非攻、节用、尚贤:墨子的四大主张,即主张兼爱所有人、反对无差别攻击、提倡节约使用资源、崇尚贤能之人。
而以兼爱为尤重:其中,兼爱被墨子视为最为重要的教义。
夫兼爱,所以利天下之民也。
夫:发语词,用于句首,引起下文。
所以:表示原因。
利天下之民:对天下的人民都有益处。
夫天下之民,皆相爱,则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人与人不相害,而天下大治矣。
天下之民:指天下所有的人民。
相爱:相互爱护、关爱。
不相攻、不相乱、不相害:表示国家之间、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都不互相攻击、侵扰、伤害。
大治:社会秩序井然,国家治理得很好。
翻译:《兼爱》是墨子的著作之一。
墨子是鲁国的贤人,曾向孔子的弟子子夏学习,并向齐国的太公请教,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他提倡兼爱、非攻、节用、尚贤这四种教义,其中特别重视兼爱。
兼爱之道,是为了让天下的人民得到利益。
如果天下的人民都能相互爱护,那么国家之间就不会相互攻击,家庭之间就不会相互侵扰,人与人之间就不会相互伤害,这样天下就能达到大治之境。
在墨子的思想中,兼爱是一种普遍的爱,不分贵贱、亲疏,是墨子哲学的核心。
他认为,只有通过兼爱,才能消除战争、混乱和仇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文言名篇《兼爱》(上)原文·注释及译文!
墨子文言名篇《兼爱》(上)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1)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所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
墨子认为,不相爱是当时社会混乱最大的原因,只有通过“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
《兼爱》(上、中、下)原文-出自《墨子》卷四资料
《兼爱》(上、中、下)原文-出自《墨子》卷四关键词:墨子兼爱一:《兼爱上》1、兼爱上: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兼爱上: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
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
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
2、兼爱上: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兼爱上: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
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
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
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
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
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
3、兼爱上: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兼爱原文及赏析
兼爱原文及赏析兼爱原文及赏析兼爱墨子〔先秦〕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墨子兼爱中译文
• 第一段:
• 子(第二人称的尊称)墨子言曰:“仁人之 (取独)所以(用来)为事者,必(一定)兴 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用)此为事者 也。”然则(既然如此,那么)天下之利何 (什么)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 “今若国之(补充音节,无义)与国之相攻, 家之与家之相篡(劫夺),人之与人之相贼 (杀害),君臣不惠(名作动,施惠)忠(名 作动,效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 由天下之害也。
• 【译】: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 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害处的缘故。从前晋文公喜欢 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 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绢做的帽子,(用这身 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主,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 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 灵王喜欢细腰的人,所以灵王的臣下都只吃一顿饭来节 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 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 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从前越王勾践 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暗地让人放火烧船, 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 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聚集在一起的人 分开了,队伍乱了,蹈火而死的达一百多人,越王于是 鸣金让他们退下。”
• 【译】: 既然已经认为这些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 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彼此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 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彼此相爱、交互得 利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的国 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 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自己之身。所以诸 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之间相爱, 就不会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 君臣之间相爱,就会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 会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融洽、协调。天 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 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 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举凡 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 因,是因为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兼爱》参考译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兼爱》参考译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兼爱》参考译文先生墨子说:“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兴办有利的方面好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坏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
”既然这样,那么对天下人有利的方面是什么呢?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是什么呢?先生墨子说:“现在如国家跟国家互相攻打,卿大夫的食邑跟卿大夫的食邑互相夺取,人跟人互相贼害,国君对臣下不仁爱臣下对国君不忠诚,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儿子对父亲不孝敬,兄弟之间不融洽不协调,这些都是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
”既然如此,那么就考察一下这些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究竟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吗?先生墨子说:“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
现在诸侯仅仅知道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因此不忌惮发动自己的国家来攻打别人的国家。
现在卿大夫仅仅知道爱自己的食邑,而不爱别人的食邑,因此不忌惮发动自己的食邑来攻打别人的食邑。
现在人们仅仅知道爱自己之身,不爱别人之身,因此不忌惮运用自身的力量来贼害别人之身。
因此,诸侯和诸侯不相爱就一定会在郊野里打仗,卿大夫和卿大夫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夺取,人和人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贼害,国君和臣子不相爱那么国君对臣子就不会仁爱、臣子对国君就不会忠诚,父与子不相爱那么父亲对儿子就不会慈爱、儿子对父亲就不会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会不和睦、不协调。
全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力量大的就一定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一定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一定会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就一定会轻视地位低的,不诚实的就一定会欺骗敦厚的。
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
”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先生墨子说:“用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互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即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来改变它。
”既然这样,那么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互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将如何实践呢?先生墨子说:“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他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食邑就像看待他自己的食邑,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他自己之身。
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
墨子·兼爱原文及翻译墨子名翟,是宋国人,从小喜欢讲学。
有一天,他的弟子禽滑厘和他辩论起来,互相批评对方的学说不正确,又都很固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们争吵到深夜,互不相让,难以结束,墨子就把它记下来,写成《非命》篇,作为自己的著作,从此,墨子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原文:今人主之患,不在于人臣之不信,在于人主之不明;不明则赏罚不信矣。
故人主必有鉴也,必有见也,有以自知。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矣。
夫赏罚不信,禁令不行,此乱之所由生也。
君上,一国之本也。
国将亡,必先亡其君上。
何谓爱民?曰:必知其所利,必知其所恶。
二者,知而爱之,利而知之,可谓爱民矣。
爱民者,能得其利也;得其利者,能用其力也;用其力者,能爱其民也;爱其民者,能用其威也。
何谓恶民?曰:必知其所害,必知其所利。
二者,知而恶之,恶而知之,可谓恶民矣。
恶民者,能除其害也;除其害者,能用其力也;用其力者,能恶其民也;恶其民者,能用其威也。
及其身死国亡而后悔之,可谓晚已!爱民之道:务在博爱,必得其志。
博爱之人,谓之好善。
好善者,必以其道还诸天。
天之爱民,何厚于君上?凡兼相爱,交相利,必得其利,爱利之交,天下无不爱者。
爱民之道,在兼相爱;交相利。
利人者爱己,利己者利人。
此天之道,人之行也。
若夫爱人利人之义,未尽行也,天下之事有不可者三,可以言者一,可以行者二,而不可言者三。
古者圣王以为天下,非利之也;以为民,非害之也;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故圣王之立法度,设赏罚,所以利人也;所以利己也;所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非以害人也。
故圣王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而天下治;不敢专为天下之大利,而天下大害。
故曰:“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此之谓也。
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而天下治;不敢专为天下之大利,而天下大害。
故曰:“不务为不利,不求为不害”,此之谓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也,必无信也,此物奚宜至哉?自反而忠矣,自反而有信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孝也,必无义也,此物奚宜至哉?自反而孝矣,自反而有义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弟也,必无勇也,此物奚宜至哉?。
墨子兼爱中译文
• 【译】: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旳原则, 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 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旳利是什么 呢?天下旳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目 前假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 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 臣之间不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慈爱、 孝敬,弟兄之间不融洽、协调,这些都是
• 第四段:然而今日下之士君子曰:“然,
乃若(假如)兼则善(好旳)矣。虽 然,天下之难物于(对于…来说)故 (迂腐)也。
• 【译】:然而目前天下旳士 君子们说:“对!假如能兼 爱当然是好旳。 虽然如此,
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 旳事。
• 第四段:
•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只是)不识其(指兼 爱)利(益处),辩其害故(缘故)也。昔者晋文公好 (喜欢)士之恶(è破旧或粗劣之衣)衣,故文公之臣皆牂 (zāng母羊)羊之裘,韦(熟牛皮,此指围着牛皮 带)以(用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省略“之”, 以:凭借)见于(到)君,出以践(行走)于(在) 朝。是(这)其故何也?君说(同“悦”,喜欢)之,故 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把)一饭 为(看成)节,胁息(屏住气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比(等到)期年(一年),朝有黧黑(面容焦黑)之色,
• (补)今日下之君子,忠(内心)实(确实)欲 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 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大治) 道(途径)也,不可不务(努力)为(做)也。”
• 【译】: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破衣、 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旳事。假如 君主喜欢这么,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彼此相 爱、交互得利是与此不同旳(好事)。爱别人旳 人,别人也跟着爱他;有利于别人旳人,别人也 跟着做有利于他旳事;憎恶别人旳人,别人也跟 着憎恶他;损害别人旳人,别人也跟着损害他。 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但是是君王不用这么旳措施 施政而士人不用这么旳措施行事旳缘故。
墨子兼爱中翻译译文
%墨子兼爱中翻译译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班,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由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昔者楚屡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士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
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译文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
”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
墨子兼爱中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兼爱中文言文及翻译原文兼爱中作者:墨者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1)?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2),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行者非之(3)。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4)。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若君说之(5),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6),韦以带剑(7),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兼爱》文白对译
《兼爱》文白对译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墨子说:“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兴办有利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禾U 何也?天下之害何为自己的事业的。
”然而天下的利是什么呢?天下的害又是什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么呢?墨子这样说:“现在,像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攻打,卿大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夫的食邑与卿大夫的食邑之间相互抢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损害,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国君对臣下不仁慈,臣下对国君不忠诚,父对子不慈爱,子对父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不孝敬,兄弟之间不和睦,这都是天下的有害的方面了。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考察这些害是因为什么生成的呢?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相爱而导致的?墨子说:“是由于人不相爱而产生的。
现在的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诸侯仅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他人的国家,所以不惧怕用全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国的力量,去攻打别国。
现在的卿大夫只知道爱自己的食邑,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不爱别人的食邑,所以不惧怕用全家的力量去抢夺别人的食邑。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身,不爱他人之身,因此不惜用全身的力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量去损害他人之身。
因此诸侯不相爱,必定在郊野发动战争,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卿大夫之间不相爱,就一定相互抢夺,人与人不相爱,就一定互相损害,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君臣不相爱,那么国君对臣子就不会仁慈,臣子对国君就不会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诚,父子不相爱,就没有慈爱和孝敬,兄弟不相爱,就不会和睦。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力量大的就一定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就•定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 定会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必敖贱,诈必欺愚。
《兼爱》参考译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兼爱》参考译文先生墨子说:“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兴办有利的方面好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坏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
”既然这样,那么对天下人有利的方面是什么呢?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是什么呢?先生墨子说:“现在如国家跟国家互相攻打,卿大夫的食邑跟卿大夫的食邑互相夺取,人跟人互相贼害,国君对臣下不仁爱臣下对国君不忠诚,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儿子对父亲不孝敬,兄弟之间不融洽不协调,这些都是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
”既然如此,那么就考察一下这些对天下人有害的方面究竟是因为什么产生的呢?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吗?先生墨子说:“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
现在诸侯仅仅知道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因此不忌惮发动自己的国家来攻打别人的国家。
现在卿大夫仅仅知道爱自己的食邑,而不爱别人的食邑,因此不忌惮发动自己的食邑来攻打别人的食邑。
现在人们仅仅知道爱自己之身,不爱别人之身,因此不忌惮运用自身的力量来贼害别人之身。
因此,诸侯和诸侯不相爱就一定会在郊野里打仗,卿大夫和卿大夫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夺取,人和人不相爱就一定会互相贼害,国君和臣子不相爱那么国君对臣子就不会仁爱、臣子对国君就不会忠诚,父与子不相爱那么父亲对儿子就不会慈爱、儿子对父亲就不会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会不和睦、不协调。
全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力量大的就一定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一定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一定会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就一定会轻视地位低的,不诚实的就一定会欺骗敦厚的。
天下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
”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先生墨子说:“用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互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即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来改变它。
”既然这样,那么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互相爱、互相使对方得利的方法将如何实践呢?先生墨子说:“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他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食邑就像看待他自己的食邑,看待别人之身就像看待他自己之身。
兼爱文言文翻译
兼爱文言文翻译兼爱文言文翻译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
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以下是兼爱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兼爱作者:墨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1)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XXX《兼爱》。译文
XXX《兼爱》。
译文
圣人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了解动乱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治理。
类比医生治疗疾病,必须先了解疾病的起因,否则就无法治疗。
同样,治理天下的混乱也需要了解其起因,否则就无法有效治理。
因此,圣人从事治理天下的工作,必须深入研究动乱的起因。
那么,动乱的起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
臣子不孝,子女不顺,兄弟不和,这些都是导致动乱的原因。
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这就是所谓的乱。
即使是盗贼,也是因为爱自己的家人而不爱其他人,所以才会偷窃他人的财物。
大夫互相攻击家族,诸侯互相攻击国家,也是因为各自爱自己的家族和国家,而不爱其他家族和国家,所以才会发生互相攻击的情况。
总之,动乱的根源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
因此,治理天下的关键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动乱。
圣人治理天下的目标就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爱,让天下和平安定。
《兼爱》文意理解与知识归纳
《兼爱》文意理解与知识归纳一、课文再现兼爱〔先秦〕墨子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墨子《兼爱》原文和译文(全篇)
原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1]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1)?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2),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行者非之(3)。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4)。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
若君说之(5),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6),韦以带剑(7),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
兼爱文言文翻译
兼爱文言文翻译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
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以下是兼爱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兼爱作者:墨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2)?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3)?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4)。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注释](1)兼爱是墨家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墨子文言名篇《兼爱》(下)原文·注释及译文!
墨子文言名篇《兼爱》(下)原文·注释及译文!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
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
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
《墨子》中有《兼爱》三篇,阐述其主张。
《荀子·成相》亦有:'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兼爱,不羞执鞭。
'兼爱(下)【原文】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不孝也,此又天下之害也。
又与今人之贱人,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此又天下之害也。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
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
”必曰:“从恶人、贼人生。
”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即必曰:“别也。
”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是故别非也。
子墨子曰:“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譬之犹以水救火也(1),其说将必无可矣。
”是故子墨子曰:“兼以易别。
”然即兼之可以易别之故何也?曰:藉为人之国,若为其国,夫虽独举其国以攻人之国者哉(2)?为彼者,由为己也。
为人之都,若为其都,夫谁独举其都以伐人之都者哉?为彼犹为己也。
为人之家,若为其家,夫谁独举其家以乱人之家者哉?为彼犹为己也。
然即国都不相攻伐,人家不相乱贼,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
姑尝本原若众利之所自生。
此胡自生?此自恶人贼人生与?即必曰:“非然也。
”必曰:“从爱人利人生。
”分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即必曰:“兼也。
”然即之交兼者,果生天下之大利者与?是故子墨子曰:“兼是也。
”且乡吾本言曰(3):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兼爱的译文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就不能进行治理。
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
如果不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就不能医治。
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
如果不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
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
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
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
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
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
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
即使是天下做盗贼的也是这样。
盗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盗别人家而自得利益。
贼只爱自身而不爱他人。
所以抢夺他人身上东西而自得利益。
这是什么原故呢?都是起于不相爱的缘故啊!即使是大夫互相侵扰其家,诸侯互相攻打其国也是这样的。
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扰乱他人的家而使自家得利。
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
天下混乱的事,全都在这里了。
细察它们的起因,都起于不相爱。
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看待父亲、兄弟和君上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还会有不慈爱的吗?看待弟弟、儿子与臣下像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的事呢?所以不孝不慈都没有了。
还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像自己的家一样,谁会盗窃?看待别人就像自己一样,谁会害人?所以盗贼没有了。
还有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谁会侵犯?看待别人的封国就像自己的封国,谁会攻伐?所以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都没有了。
《墨子·兼 爱(上)》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墨子·兼爱(上)》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作品:《墨子》简介《墨子》,是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原书共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墨子》记录了墨家的哲学、社会政治学说、伦理思想、逻辑学说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发现,是墨家著作总集,也是研究墨家思想的主要资料。
墨子,名翟,鲁国人,生卒年不能确考,大约生活在战国前期,春秋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在先秦思想界、学术界地位仅次于孔子。
他一生主张兼爱,反对侵略战争。
兼爱(上)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①;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②,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③,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④?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兼爱》文白对译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
墨子说:“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
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
兴办有利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
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
为自己的事业的。
”然而天下的利是什么呢?天下的害又是什
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
么呢?墨子这样说:“现在,像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攻打,卿大
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
夫的食邑与卿大夫的食邑之间相互抢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损害,
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
国君对臣下不仁慈,臣下对国君不忠诚,父对子不慈爱,子对父
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
不孝敬,兄弟之间不和睦,这都是天下的有害的方面了。
”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
考察这些害是因为什么生成的呢?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
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
今
相爱而导致的?墨子说:“是由于人不相爱而产生的。
现在的
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
诸侯仅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他人的国家,所以不惧怕用全
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
国的力量,去攻打别国。
现在的卿大夫只知道爱自己的食邑,
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不爱别人的食邑,所以不惧怕用全家的力量去抢夺别人的食邑。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
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身,不爱他人之身,因此不惜用全身的力
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量去损害他人之身。
因此诸侯不相爱,必定在郊野发动战争,
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
卿大夫之间不相爱,就一定相互抢夺,人与人不相爱,就一定互相损害,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
君臣不相爱,那么国君对臣子就不会仁慈,臣子对国君就不会忠
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诚,父子不相爱,就没有慈爱和孝敬,兄弟不相爱,就不会和睦。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
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力量大的就一定会控制力量小的,人多的
必劫寡,富必侮贫,贵
就一定会抢夺人少的,富有的就一定会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
必敖贱,诈必欺愚。
凡天
就一定会轻视地位低的,不诚实的就一定会欺骗敦厚的。
天下
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
所有的祸害、篡夺、仇怨、憎恨,它们所以发生,都是因为人跟人
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
不相爱,因此有仁德的人反对它。
”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既然已经反对它,那么用什么改变它呢?墨子说: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然则
“用相互爱、相互使对方得利的办法改变它。
”既然这样,那么
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
“兼相爱、交相利”的方法将如何实践呢?墨子说:“看待别人
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
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食邑就像看待自己的
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是故诸侯相爱则
食邑,看待别人的身体就像看待自己的身体。
所以诸侯相爱就
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
不会在郊野发动战争,卿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争夺,人人相爱就不会互
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
相损害,君臣相爱必定上惠下忠,父子相爱就会上慈下孝,兄弟
相爱则和调。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
相爱就必定和睦相处。
天下的人都相爱,力量大的不控制力
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
量小的,人多的不抢夺人少的,富有的不欺负贫穷的,地位高的
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
不欺侮地位低的,不诚实的就不会欺骗敦厚的。
所有天下的祸
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
害、篡夺、仇怨、憎恨,都可以让它不发生,这是相爱的缘故,所以有仁德
誉之。
”
的人称赞它。
”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
虽然,
但现在天下的士君子都说:“对,兼爱当然很好。
虽然这样,
天下之难物于故
但是兼相爱、交相利却是天下最难做的事情,也是迂远不切实
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
际的事情。
”墨子说:“天下的士君子只是不懂得兼相爱交相利
利、辩其故也。
今若夫攻城野
的好处,分不清那些事情(的得失)啊。
现在要是攻打城池在野外
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
打仗、为了名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才是天下百姓最难办的
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
况于兼相
事呢,如果国君喜欢,那么他的部下也能够做得到。
况且兼相
爱、交相利,则与此异!
爱、交相利,就和这“攻城野战,杀身为名”之类的事情不同了!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
凡是爱别人的,别人也定跟着爱他;给人利益的人,别人一定跟
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
着给他利益;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也定跟着憎恨他;损害别人的
者,人必从而害之。
此何难之有?特
人,别人也定跟着损害他。
兼相爱交相利有什么难办呢?只是
上弗以为政、士不以国君不按照兼相爱交相利的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
为行故也。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
准则的缘故。
从前晋文公喜欢人家穿不好的衣服,于是他的臣
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
下都穿母羊皮的袄,用简单的皮带子来带剑,戴用熟绢做的帽子,
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
以这样的打扮进去朝见国君,出来在朝廷上站立或行走。
这是
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昔者楚灵王好
什么缘故呢?国君喜欢这样,臣下就能够做到。
从前楚灵王喜
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
欢臣下腰细,所以臣下都每天只吃一顿饭,吐完气后才系上腰
带,扶墙然后起。
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带,扶着墙才能起来。
到了一年,满朝臣子,又黑又瘦。
这是什
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昔越王句践好士
么缘故呢?国君喜欢这样,臣下就能够做到。
从前越王勾践喜欢
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
士兵勇敢,教育训练他的臣下时,私下让人放火烧船,试验他的
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
士兵说:‘越国的财宝都在这船上!’于是越王亲自击鼓,令他的
士而进之。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
士兵前进。
勇士们听到鼓声,分散了人群,混乱了行列,踩着大
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火,烧死的有一百多人,越王才敲锣叫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
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说:“少吃饭、穿不好的衣服、为空名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都是天
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
下百姓认为很难的事,但是假如君上喜欢,众人也就能做到,何
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
况兼相爱、交相利与这不同。
凡是爱人的人,人也跟着爱他;给
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
人利益的人,人也跟着给他利益;憎恨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
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此
恨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损害他。
兼相爱,交相利做起
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
来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
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
(《墨子·兼爱中》)
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