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学案含答案.docx

合集下载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细胞增殖》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细胞增殖》学案含答案

细胞增殖班级 姓名 学号【夯实基础】1.理清细胞周期中的“3”种变化(1)纺锤体的变化: 期形成, 期解体。

(2)核膜、核仁的变化: 期解体, 期重建。

(3)染色体行为变化2.把握识别同源染色体的关键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判断依据是染色体形态、大小 ,颜色不同表示 。

3.掌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发生特殊行为变化的三大时期(1)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 。

(2)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 两侧。

(3)后期: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

4.记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数目加倍、减半的时期(1)DNA 数目加倍: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

(2)染色体数目加倍: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

(3)DNA 减半: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

(4)染色体数目减半: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

5.“三看法”判断细胞图像分裂方式6.把握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作流程的“5”个步骤取材→7.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步骤基本相同,仅在以下3点存在差异:【题组练习】1.细胞分裂的相关判断(1)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2015·浙江,2A)()(2)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2015·浙江,2C)()(3)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2011·山东,5B)()(4)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2014·大纲,1D)()(5)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2013·海南,5A)()(6)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2011·海南,25D)()(7)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2010·海南,3D改编)()(8)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2009·广东,23A)()(9)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2013·新课标Ⅰ,2C改编)()2.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实验分析(1)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2014·重庆,1B)()(2)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2014·山东,4B)()(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2012·天津,4A)()(4)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溶液染色创造酸性环境(2013·山东,4A)()(5)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2014·四川,4A)()(6)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2014·山东,4C)()3.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尖成熟区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长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4条脱氧核苷酸链C.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分裂后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4.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定会进行基因的复制B.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C.一定有赤道板的出现D.可能有纺锤丝的出现5.雌兔的某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至少有两条X染色体B.该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C.该细胞内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D.该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卵细胞6.(2014·江苏,12)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7.(2013·新课标全国Ⅰ,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8.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Ⅰ、Ⅱ表示染色体片段。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增殖习题及答案 done

细胞生物学第十一章细胞增殖习题及答案 done

第11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1.高等生物内所有细胞依繁殖状态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答:大体可以分为四类:(1)G1期细胞(DNA合成前期):细胞代谢活跃,细胞生长、体积增大,主要进行大部分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工作。

(2)S期细胞(DNA合成期):此阶段细胞内完成DNA的复制,以及组蛋白、非组蛋白合成与核小体结构的复制。

(3)G2期细胞(DNA合成后期):此阶段的细胞做分列前的最后准备,合成周期蛋白、微管蛋白等。

(4)M期:细胞进入分裂过程,分裂中,细胞内生化合成活动减弱,例如:RNA合成停止,蛋白质合成减少,此期仍有少量非组蛋白合成。

又分前、中、后、末四个状态。

(a)前期主要事件:染色体凝缩,分裂极确定,核仁解体和核膜消失。

(b)中期此期染色体全部移到赤道板位置排列“染色体列队”,是由于以两极对染色体牵引为动态平衡所致。

(c)后期此期主要事件:染色体着丝粒粒区纵向断裂,一分为二。

两姐妹染色单体分别趋向两极。

(d)末期此期的主要事件:子核形成的胞质分裂。

胞质分裂是指核分裂以外的细胞质部分分裂。

动物细胞是以中部缢缩方式,而植物细胞是以形成细胞壁方式进行胞质分裂的。

2.运用3H—TdR的脉冲标况技术如何测定推测细胞周期?答:此内容不考,飘过。

P.S.要看看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内容。

3.简述细胞周期中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合成概况。

答:见习题1。

4.细胞周期中有哪几个重要的检验点,各有何作用?答:所熟知的有3个检验点:(1)G1->S的检验点:检查G1期的蛋白质、RNA合成工作是否完成。

细胞增殖行为会在G1期之后发生分歧,分为周期细胞和G0期细胞或终端分化细胞。

(2)G2->M期的检验点:检查M期之前的物质、能量准备工作,并进行G2向M期的转变。

该过程由CDK激酶进行调控,CDK1使组蛋白H1磷酸化,促进染色质凝集;使核纤层蛋白磷酸化,使核纤层解聚;核仁蛋白磷酸化,促使核仁解体等等。

高三人教版生物总复习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真题)Word版

高三人教版生物总复习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真题)Word版

第四单元第11讲1.(2013·江苏高考)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解析:选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进行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另外,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中心体的参与,在分裂间期,一个中心体复制为两个中心体,A 正确;染色体复制并没有使染色体加倍,而是形成染色单体,B、D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

2.(2013·海南高考)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解析:选B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而是一个假想的平面,A错误;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Ⅰ中期已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

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解析:选C解离的目的是便于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它是通过压片操作使细胞分散的前提;观察装片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只有分裂期细胞中才出现染色体形态,但因分裂期时间较短,处于此期的细胞数较少;探究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可以选择在细胞分裂较旺盛期取材,保证较好的实验效果。

高考生物《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D.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答案:D解析: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C正确;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B正确,D错误。

2.[2024·九省联考安徽]某种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细胞周期如图所示,包括G1期(8 h)、S期(8 h)、G2期(6 h)和M期(2 h)。

现有该种细胞若干,为使所有细胞处于细胞周期同一时相,需按如下步骤操作:①在培养液中添加过量TdR(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培养细胞足够时间;②去除TdR,培养细胞10 h;③再次添加过量TdR,培养细胞足够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①后,原处于S期的细胞停滞于S/G2交界处B.操作①后,原处于M期的细胞停滞于G1/S交界处C.操作②后,培养液中没有处于S期的细胞D.操作③后,所有细胞都停滞于G1/S交界处答案:A解析:操作①:在培养液中添加过量TdR(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培养细胞足够时间后,原处于S期细胞被抑制,A错误;操作①:在培养液中添加过量TdR(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原处于M期的细胞沿着细胞周期运转,最后停在G1/S交界处,B正确;操作②:去除TdR,培养细胞10h,使所有被积累在G1/S期和停留在S期(8h)的细胞都通过S期,C 正确;操作③后,再次添加过量TdR,培养细胞足够时间,细胞群体通过G2、M和G1期的运转,最终被阻滞在G1/S交界处,D正确。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A.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纺锤体B.分裂中期,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C.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核DNA数和染色体数都加倍D.分裂末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方式不相同答案:D解析: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A错误;赤道板是假想的,表示细胞内的某个“位置”,而不是某个结构,B错误;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核DNA数不加倍,C错误;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D正确。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学案含答案可编辑.doc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学案含答案可编辑.doc

第11讲细胞的增殖[考纲要求]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n)。

2.细胞的有丝分裂(n)。

3.细胞的无丝分裂(I )。

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考点一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毎化翌点------------------------------------------------------------- 0 -----------1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①实验原理a .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____b .用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的比值模拟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a .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

b.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说昨脂块的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相对表面积的制约: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②受核质比的制约: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其能够控制的细胞质的范围有限。

2 .细胞增殖(1) 概念: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⑵方式真核生物: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原核生物:二分裂。

(3) 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 .细胞周期(1) 范围: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 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3)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⑷细胞周期的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一定相同。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十堰高三统考)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B.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这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C.可以用14C标记法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基本规律D.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分裂前期形成,分裂末期消失2.(2022·辽宁,8)二甲基亚砜(DMSO)易与水分子结合,常用作细胞冻存的渗透性保护剂。

干细胞冻存复苏后指标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细胞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DNA复制期)和G2期。

A.冻存复苏后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人类某些疾病B.G1期细胞数百分比上升,导致更多干细胞直接进入分裂期C.血清中的天然成分影响G1期,增加干细胞复苏后的活细胞数百分比D.DMSO的作用是使干细胞中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3.(2021·海南,7)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B. 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C. Ⅲ时期,核膜组装完毕,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D.组装完毕后的核膜允许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核孔4.(2023·湖北,13)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内会积累较高浓度的乳酸。

研究发现,乳酸与锌离子结合可以抑制蛋白甲的活性,甲活性下降导致蛋白乙的SUMO化修饰加强,进而加快有丝分裂后期的进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可以促进DNA的复制B.较高浓度乳酸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C.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在线粒体中产生大量乳酸D.敲除蛋白甲基因可升高细胞内蛋白乙的SUMO化水平5.(2021·全国乙,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6.(2024·江苏南京第九中学高三模拟)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主要是确保周期每一时相事件有序、全部完成,并与外界环境因素相联系。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1讲 细胞的增殖(word含解析)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1讲 细胞的增殖(word含解析)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11讲细胞的增殖1.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后,细胞核中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C.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分别发生在前期、末期D.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中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解析: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使母细胞细胞核中的DNA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而细胞质中的DNA不一定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D错误。

答案:D2.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

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能提前复制B.融合细胞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D.融合以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解析:融合的细胞由于分裂期细胞中相应物质的作用,染色质凝集,无法进入S期进行DNA的复制,所以染色质不再复制,A错误;分裂期细胞中核DNA含量是G1期的2倍,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形成的细胞中核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3倍,B错误;当分裂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后,题述物质就会促进G1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C正确;融合后G1期细胞中的染色质凝集,无法进行染色质的复制,因此不会进入分裂状态,D错误。

答案:C3.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人类胚胎第一次有丝分裂时是由一套纺锤体负责将染色体分离到两个细胞中,而最新研究表明实际上有两套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分离过程,其中一套分离父本染色体,一套分离母本染色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套纺锤体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不同步,可能会导致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增加B.根据资料推测,人类受精卵中应存在四个中心粒,两两成对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该研究成果有可能颠覆人类对个体发育起点的认知D.两套纺锤体牵引着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解析:两套纺锤体在时间或空间上的不同步,容易导致染色体分配异常,使早期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比例增加,A正确;受精卵中有两套纺锤体,需要四个中心体,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则中心粒的个数为8个,B错误;根据资料分析,受精卵的第一次有丝分裂实际上有两套纺锤体参与染色体的分离过程,来自父方的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染色体并没有真正融合到一起,这有可能颠覆人类对个体发育起点的认知,C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1)细胞的增殖(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1)细胞的增殖(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1)细胞的增殖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1)细胞的增殖)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11)细胞的增殖的全部内容。

课时作业(十一)第11讲细胞的增殖时间 / 30分钟基础巩固1。

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

其剖面如图K11-1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则()图K11—1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

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2.[2017·广西五市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分布可判断细胞分裂时期B。

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C.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受温度和细胞器的影响D。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碱基T和U3.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含量加倍B.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D。

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4.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裂过程中核膜不会消失B.不会出现纺锤丝,但会出现星射线C。

细胞核缢裂为两个核时,细胞也一分为二D.只有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5.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择2~3 mm的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该区域多数细胞处于分裂期B.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纤维素分解,使根尖细胞容易分开C.可观察到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在细胞中央D。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考高三生物总复习第11讲(细胞的增殖学案含答案)-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案例包含答案第11讲细胞增殖[考试要求] 1。

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二)。

2.细胞有丝分裂(二)。

3.无丝细胞有丝分裂(ⅰ)。

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模拟和探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试验点一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1.细胞不能无限期生长(1)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①实验原理A.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

b .用琼脂块中氢氧化钠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来模拟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2)实验结果和结论同一时间内,氢氧化钠在各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基本相同,表明氢氧化钠在各琼脂块中的扩散速率相同。

随着琼脂块体积的增加,氢氧化钠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的比值减小,表明琼脂块的尺寸越大,材料运输的效率越低。

(2)细胞不能无限期生长的原因(1)受相对表面积的限制: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2)受核质比的限制: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它能控制的细胞质范围是有限的。

2.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包括材料制备和细胞分裂的整个连续过程。

(2)模式真核生物: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减数分裂。

原核生物:二元裂变。

(3)意义:它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1)范围:只有持续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概念:细胞持续分裂始于一次分裂的完成,止于下一次分裂的完成,这是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完成了DNA 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好了物质准备,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12019年高考生物复习案例包含答案(3)细胞周期表达法名称表达法细胞周期扇形图线图坐标图A→B→C→A是细胞周期a+b或c+d是细胞周期a+b+c+d+e是细胞周期群B细胞处于间期,DNA复制正在进行,C条形图(4)细胞周期特征: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分裂间期的比例也不一定相同。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11-细胞的增殖(含解析)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11-细胞的增殖(含解析)

课时提升练(十一) 细胞的增殖(参考时间:45分钟)A基础层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

生殖细胞是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产生后不再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整个细胞周期的准备时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答案】 D2.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解析】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前期、间期和中期,故选C。

【答案】 C3.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时期特征。

赤道板是一个虚拟的平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染色质螺旋化成染色体,且出现纺锤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看不到核膜,但可以看到染色体和纺锤体。

【答案】 C4.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C.该细胞图②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D.该细胞图①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解析】图示仅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期,不包括分裂间期,不能代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由图可知,①为分裂前期、②为分裂末期,③为分裂后期,④为分裂中期,则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③→②;该细胞图②中无中心体参与活动;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配对,无基因重组。

生物必修一第十一课时 细胞增殖(含答案)

生物必修一第十一课时  细胞增殖(含答案)

第十二课时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姓名班级得分
一、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细胞增殖方式: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三、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生物体细胞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1、细胞周期:
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其中: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间期长,分裂期短
2、有丝分裂的过程(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相同点)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有 2 条染色单体)(2)分裂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最清晰)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②核膜、核仁重现
4、有丝分裂的意义
亲代细胞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子细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形态、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
遗传的稳定性。

5、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装片的制作步骤及目的:解离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漂洗(洗去解离液)、染色(使染色体着色)、制片(细胞相互分开。


观察:先找到分生区,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整齐,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四、无丝分裂: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但有 DNA复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第11讲细胞增殖『考纲要求解读』『考点梳理深化』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体积越大,其①__________越小,细胞的物质②__________就越低。

2.细胞核占细胞体积的相对比值限制了细胞长大,细胞核中的③__________不会随细胞体积扩大而增加。

二、有丝分裂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①____________。

3.有丝分裂的过程(以植物细胞为例)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植物细胞⑲______________发出纺锤丝细胞板形成⑳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21______________发出星射线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三、无丝分裂1.特点:没有出现①__________的变化。

2.实例:②__________的无丝分裂。

自我校对一、①相对表面积②运输效率③DNA二、①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②连续分裂③一次分裂完成时④下一次分裂完成时⑤分裂间期⑥DNA分子的复制⑦蛋白质⑧染色体⑨核仁⑩核膜⑪细胞两极⑫着丝点⑬赤道板⑭数目⑮着丝点⑯姐妹染色单体⑰染色质⑱核膜和核仁⑲细胞两极⑳细胞壁21中心粒三、①纺锤丝和染色体②蛙的红细胞『要点归纳探究』一、细胞周期1.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有细胞周期;已分化的细胞及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

2.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下一次分裂完成结束。

3.图解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①扇形图②直线图③曲线图(2)柱形图表示法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 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

4.变化(1)分裂间期:(时间为周期的90%~95%)①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

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的增多而增大。

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特点是DNA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另外还合成一些蛋白质,供组成新的染色质所利用。

2019届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2019届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四单元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高 考 总 复 习
人教生物
析考点层级突破
悟真题揭密高考
练规范课时冲关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
第四单元
析考点层级突破
悟真题揭密高考
练规范课时冲关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Ⅰ)。2.细胞的有丝分裂(Ⅱ)。3.细 胞的无丝分裂(Ⅰ)。 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 积的关系。
第四单元
析考点层级突破
悟真题揭密高考
练规范课时冲关
线段图
a+ b 胞周期

c+d
为一个细
坐标图
a+b+c+d+e 为一个细胞周期 B 组 DNA 含量的变化说明处于 DNA 的复制 时期;C 组 DNA
柱形图
已经加倍说明处于分裂期;分裂 间期时间长, A 组细胞数目最多, 处于分裂间期
第四单元
析考点层级突破
练规范课时冲关
6.如图所示,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第四单元
析考点层级突破
悟真题揭密高考
练规范课时冲关
A.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 e B.在 b 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 DNA 和染色体的加倍 C.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 c→e→a→b→d D.观察和计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e
第四单元
析考点层级突破
第四单元
析考点层级突破
悟真题揭密高考
练规范课时冲关
A.I~M 段变化的原因是 DNA 分子复制 B.N~P 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在减数分裂中 N~P 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的变化趋势为 0~4N~0
第四单元
析考点层级突破
悟真题揭密高考
练规范课时冲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第 11 讲细胞的增殖[ 考纲要求 ] 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Ⅱ) 。

2. 细胞的有丝分裂 ( Ⅱ) 。

3. 细胞的无丝分裂( Ⅰ) 。

4. 实验: (1)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考点一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周期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①实验原理a.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

b.用 NaOH在琼脂块中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的比值模拟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a.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NaOH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

b.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说明琼脂块的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①受相对表面积的制约: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②受核质比的制约:细胞核中的DNA是有限的,其能够控制的细胞质的范围有限。

2.细胞增殖(1)概念: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2)方式真核生物: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原核生物:二分裂。

(3)意义: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细胞周期(1)范围: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 b 或 c+ d 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 b+ c+ d+ e 为一个细胞周期B 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正在进行DNA复制,C柱形图组细胞多数处于分裂期, A 组细胞为细胞分裂末期和未进行DNA复制的细胞(4)细胞周期的特点:不同种类的细胞,其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分裂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一定相同。

知识拓展(1) 间期又分为G1期、 S 期、 G2期G1期:又称 DNA合成前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 期 DNA的复制做准备。

S 期:又称DNA合成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

G2期:又称DNA合成后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

(2)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向①持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如部分造血干细胞、卵裂期细胞、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芽生长点细胞。

②暂不分裂: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但仍具有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回到细胞周期中,如肝脏细胞、 T细胞、 B 细胞、记忆细胞。

③永不分裂:永远脱离细胞周期,处于分化状态直到死亡,如肌纤维细胞、神经细胞、浆细胞,叶肉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根尖成熟区细胞。

(1) 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也越小,这有利于提高物质交换效率(×)(2)琼脂块越小, NaOH扩散到琼脂块的速度越快 ( × )(3)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4)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 )(5)洋葱的表皮细胞比分生区细胞的增殖周期长( × )(6)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赖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增殖( √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下表是几种细胞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 t /h) ,据表分析:细胞类型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15.3 2.017.3小鼠十二指肠上皮细胞13.5 1.815.3人的肝细胞21122人的宫颈癌细胞20.5 1.522(1)这些细胞有什么共同特点?提示都是能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

(2)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提示都不一定相同。

(3)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为什么?提示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因此观察细胞所处时期时,大部分都处于间期。

命题点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分析1.将一块 3 cm×3 cm×6 cm 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 1 cm、2 cm、 3 cm 的正方体。

将 3 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 分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C.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答案C解析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中,用含酚酞的不同琼脂块模拟大小不同的细胞,用变红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的总体积比模拟物质运输的速率,但各琼脂块中NaOH扩散速率相同, A 项错误;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 B 项错误;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C 项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 D 项错误。

2.以下有关细胞大小和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原核细胞只能通过无丝分裂增加数目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答案D解析细胞体积越小,表面积也越小,但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A 项错误;原核细胞可通过二分裂的方式增加细胞数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B 项错误;人的成熟红细胞在分化形成过程中失去细胞核,不能再进行分裂, C 项错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这是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 D项正确。

命题点二细胞周期的判断与分析3.下列据图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S期位于丙图中的a→b段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中的a+ b 段或 b+ c 段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a→b段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 b、 d 或 a→b段答案C解析甲图中的S 期属于间期,而丙图中的a→b段是分裂期, A 项错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中的a+ b 段或 c+ d 段, B 项错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丙细胞分裂停留在a→b段, C项正确;图中M或 b、 d 或 a→b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的后期和末期无染色单体,间期的G2期已形成染色单体,D项错误。

4.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S 期内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活性较高,处于G0期的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4 hB. S 期应为染色体复制及加倍的时期C.记忆 B 细胞所处时期应为G0期D. M期是染色单体出现和消失的时期答案B解析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为分裂期用时与间期用时之和, A 项正确;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属于M期, B 项错误;记忆 B 细胞受特定抗原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和分化,可见记忆 B 细胞属于暂不分裂的细胞,即处于G0期的细胞, C 项正确;染色单体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消失在有丝分裂后期,这两个时期均属于M期, D 项正确。

与细胞周期相联系的知识(1)联系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的 S 期, DNA 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联系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 联系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在分裂间期,DNA 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4) 联系免疫: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抗原刺激后的 B 细胞将进入细胞周期迅速分裂,使细胞周期缩短。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考点二细胞的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连线 )巧记间期:生长复制合成蛋;前期:膜仁消失两体现;中期:着丝点排在赤道板;后期:单体分开向两极;末期:两消两现一重建( 重建指植物细胞重建细胞壁) 。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项目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前期 )细胞分裂方式不同( 末期 )植物细胞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分隔成两部分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由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3.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名称生物类型作用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物、植物主要是间期合成相关蛋白质线粒体动物、植物整个细胞周期提供能量高尔基体植物末期与细胞壁 ( 板 ) 的形成有关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前期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4.有丝分裂中细胞结构或物质的周期性变化(1)染色体行为变化①当有染色单体 ( 间期的 G2期、前期、中期) 时,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1∶2∶2。

②当无染色单体 ( 间期的 G1期、后期、末期) 时,染色体∶ DNA=1∶1。

(2) 核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 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项目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核 DNA 2 →44n 4n44→2n n n n n 染色体2n2n2n4n4n→2n染色单体0→4n4n4n005.有丝分裂的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细胞的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间期细胞核的主要变化是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 )(2)前期随着染色质逐渐螺旋化形成了染色单体( ×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 × )(4)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DNA的数目是染色单体数目的两倍 ( ×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体现在前期和后期(× )(6)大肠杆菌和人的红细胞均不能进行无丝分裂(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曲线和图像(1)PQ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 RS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2)乙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丙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2019 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3)乙图位于甲图中的 QR段,丙图位于甲图中的 ST段。

1.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含量变化曲线分析(1)曲线模型(2)曲线解读项目上升段的变化原因下降段的变化原因核 DNA间期 (S 期 )DNA复制, DNA数目加倍末期细胞一分为二, DNA数目减半染色体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间期 (S 期 )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单体染色单体消失2.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图中 ef(BC) 段表示S 期 DNA的复制,染色单体形成,fg(CD) 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即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gh(DE)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