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作业

合集下载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3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1、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领略荷塘月色的美。

2、引导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意境美。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1、诵读法2、教师点拨法3、比较阅读法4、自主合作探究法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一)同学们,说到荷花,大家想到的名句有哪些?“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她清新可爱的一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她妩媚多姿的一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她高洁脱俗的一面。

荷,她有淡雅恬静的脸庞,亭亭玉立的身姿,碧绿优雅的罗裙,淡淡醉人的清香。

池塘中,她独自宁静;夜幕下,她细细聆听。

晕染一池灵秀,撩起万般情思。

而在现当代能将荷塘的美写到极致的恐怕非朱自清先生莫属了。

(二)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作为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想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作为民主战士,他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上下求索,但也会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苦闷彷徨。

作为诗人,他常常流露出一种“游丝”般的怅惘和希望幻灭的苦痛;作为散文家,他善于通过典雅清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赏析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

二、明确目标本文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你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4-6)这节课咱们就重点品味其中的第四和第五自然段,通过品读语言领略朱自清先生笔下荷塘月色的美。

三、品读语言(一)首先,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两段,请大家用心感受这幅荷香月色图(配乐朗读)(二)斯人独处,朱自清先生于荷塘暂得于己。

《荷塘月色》教案4篇

《荷塘月色》教案4篇

《荷塘月色》教案4篇《荷塘月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1、背景音乐:(《月光》)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五、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

通过揣摩“景语”,弄清__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荷花[清]曹寅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__的感情基调)三、理清__思路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

(情)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

(景)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

(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㈠问:__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5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5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5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5篇教育教学中还需要注重评估与反馈,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水平。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希望你喜欢。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精选篇1)第二课时重点:1、展示作者的散文意境美;2、品味华美的技法内容:1、回顾上节内容。

月光下的荷塘细腻而静美(比喻,拟人)2、导入本节内容。

我们会熟悉这样的场景:炎阳下,割麦的农民口渴会大口大口地喝水,那是在——喝水;再如,在老舍的笔下,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口渴时,象骡马一样大灌一通。

等等情形,是喝水,好听一点是——豪饮。

再比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等金陵十二钗的用小盖碗小口小口地喝水,是什么,那是——品。

阅读散文,尤其是朱自清的散文,再尤其是象这样的散文,只能象林黛玉喝水那样细细地品,,才能解其高妙之境,才能了解大师的文字魅力。

3、这里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大师的散文的优美。

①荷塘上的月色a、月光——流水(照下来与水流下来相似)叶子和花——轻纱的梦(朦胧、恬静、柔美:特殊——具体→抽象)黑影——鬼(黑,不可捉摸)光与影——名曲(和谐、悠扬)b、灵动的词语:泻——照(写出了接受月光的饱和)浮——升(写出了雾的轻盈,还带出了质地)画——落(写出了无工而工——工巧)c、月光是本段的重点(上段是写荷塘):柔和、静美,让不安的人在这里找到了宁静。

② 荷塘的四周:课外小引: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和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

——苏轼此诗说明理解是需要联系的。

因此,作者写荷塘,不能仅仅写荷塘急、月色,四周也应该写到。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层次感,错落有致,还有绘图美。

比“周围都是树”要好得多;特为——“树”有人情味→“和谐”;树色——烟雾(迷茫、朦胧);丰姿——美好姿态;灯光——瞌睡人的眼(昏暗、没有精神——拟人)蝉声和蛙声——以动写静;不过,作者有点根深蒂固的“不宁静”时常袭上心头。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2. 理解《荷塘月色》的主题和意义;3. 分析《荷塘月色》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朱自清及其代表作介绍;2. 《荷塘月色》的背景和主题;3. 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分析;4. 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朱自清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2. 进修内容呈现:老师讲解《荷塘月色》的背景和主题,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文章中的情节、人物、意义等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 教室练习:老师安置相关阅读和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5. 作业安置: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心得体会或对文章的重新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四、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讨论参与度、思考深度等;2. 作业评定: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评定作业成绩;3. 进修成绩:综合思量平时表现和作业成绩,给予学生综合评判。

五、延伸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朱自清其他作品的阅读和比较分析;2. 鼓励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写作能力;3. 鼓励学生进行朱自清相关的钻研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知识面。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深入了解《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提升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多种评判方式和延伸拓展,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创造力,增进学生全面发展。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通用6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通用6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教学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篇1一、学情分析《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

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三、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仔细思考文章的文眼、线索及全文的感情脉络②重点分析课文四五六自然段,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②限时做《导学和同步训练》上的有关题目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内容:1、自读课文,准确认读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背景3、全文写景状物的特点导入新课1、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背影》、《匆匆》、《春》2、理清脉络,整体感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受明确:线索:作者的行踪变化+情感变化3、文眼:颇不宁静为什么?——结合背景文眼:心里颇不宁静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分析思想感情: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4、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5、行文线索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5篇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5篇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5篇《荷塘月色》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建议:一、__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结构安排、写景的层次和运用语言的技巧上。

二、__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__的韵味。

__语言朴素、典型,充满诗意,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解决办法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__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辞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可以结合练习题讲一点知识,必要时可扩展一些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要点:讲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写作的缘起及描绘月色下的荷塘的特点,环境描写与抒发感情的关系。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解题:荷塘月色(加点部分板书,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

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是__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

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

__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及反思(精选6篇)《荷塘月色》优秀教案及反思篇1《荷塘月色》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荷塘月色》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荷塘月色》教案板块分析:“一花一世界”板块的重点是——感受写景散文的意境美。

《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

围绕“荷塘”“月色”创造意境,抒发情感。

此文上过多遍了,在新课程引导下,还用老办法来教?我比较赞同从诗歌鉴赏中学到的“意境美”出发,重点在学生的个体感受与体验上,在朗读的基础上梳理由哪些“意(情)”构成了哪些“境(景)”。

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由此体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美,“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主题。

我不主张老教材上对“颇不宁静”的统一解读,把“憎恶黑暗现实”当作唯一答案,作为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有自己内心烦闷与家庭情况,在主题探讨活动中可让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理解这哀愁背后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彷徨和爱国良知。

教学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

通过美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味。

2.把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通过具体的鉴赏活动,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3.通过主题的多元解读,理解作者矛盾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第四专题有哪几篇课文? 归类后明确学习的重点《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鉴赏写景散文的意境美《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鉴赏写人散文的细节美《祝福》《边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与环境美《林黛玉进贾府》——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2、同学介绍对朱自清的了解,老师总结4、抽查学生朗读《导、析、练》上的字词与解释。

5、学生朗读:要求第一步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

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提示: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

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第二单元 二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 二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仔细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请简要描述课文中荷塘的景色。

(2)作者在描述荷塘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手法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何作用?(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场景,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文学鉴赏:学生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课文中的某一处景色或情感表达进行赏析,字数不少于200字。

3. 创作任务:学生可以尝试模仿课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写一篇短文,描述一处你心目中的美景,字数不少于300字。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并由教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2. 学生应认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3. 鼓励学生在创作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可能地展现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4. 作业完成后,学生应将答案和自己的理解写在作业本上,以便教师进行批改和评价。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作业质量进行评价,包括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文学鉴赏题的赏析是否准确、创作任务的风格是否符合要求等。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3. 对于作业完成情况不佳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和评价,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以便更好地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业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荷塘月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通用11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通用11篇)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优秀教案(通用11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比喻和通感的表达效果。

2、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4、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二、教学重点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三、教学难点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

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二)品读课文1.讲读第一自然段(1)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散步?[解析]因为“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通过宁静的环境衬托并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解析]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唯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优秀6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优秀6篇)语文教案-《荷塘月色》篇一一单元课文特点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

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

“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

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

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

”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

《荷塘月色》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荷塘月色》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荷塘月色》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荷塘月色》的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清全文结构,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认识通感到修辞方法,体会__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关键语句理解__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预习案】(一)、学法指导通过听朗读、学生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学生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预习内容1、走近作者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

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

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时代背景:__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

《荷塘月色》教案3篇

《荷塘月色》教案3篇

《荷塘月色》教案3篇《荷塘月色》教案篇1【教学目的】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描绘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__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学生课下分组在网上查阅的资料实物投影文字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前背景:在屏幕上投影一张清华园中月下荷塘的照片,并播放《荷塘月色》的范文朗读录音。

1、提问:在上节课的阅读中,我们一起走近了朱自清,走近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走近了清华园中的月下荷塘。

而散文的优美的韵味应怎样更好地来品味呢?回答:通过朗读来体会。

2、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写景重点段落四、五、六3节。

二、质疑1、提问:在朗读中,大家有没有感受到荷塘月色的美,有怎样的特点?回答:一种朦胧的美。

2、点拨:很好。

那大家读过几遍后,而有没有想过文中的朦胧感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大家预习过课文,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呢,现在可以提出来。

回答1:作者的笔下景物的朦胧美与作者的心境有一定联系,因为情景是相交融的。

回答2:这篇散文除了写景很美外,有些语句不太明白。

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白天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三、资料交流1、提问: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些语句,它们有什么特点?大家是否想过为何不理解呢?而这些语句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我们一起对写作背景不了解。

大家课下已经分组查找了资料,现在根据大家在网上查找的资料,先体会一下这些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和结论?(大家集体交流讨论。

)(由同学上来展示资料。

)2、讨论:《一封信》“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

《荷塘月色》教案优秀8篇荷塘月色课堂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教学方法:分析、鉴赏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三、写作背景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1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1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课文《荷塘月色》的文学特点,了解朱自清的写作风格。

2. 深化对文本的解读,通过文本细读和课堂讨论,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文本细读学生需对《荷塘月色》进行细致的阅读,标注出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意象描写等文学元素,并尝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文中“荷塘”与“月色”两个主题,探讨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并就文中情感色彩的渲染和变化进行交流。

3. 摘录与感想从文中选择几处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摘录下来,同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描述这些内容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触动。

4.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个人课堂笔记,以便于后续复习。

三、作业要求1. 文本细读部分要求细致入微,标注准确,理解深刻。

2. 主题探讨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观点,并尊重他人意见。

3. 摘录与感想需真实表达个人感受,字数不少于300字。

4. 课堂笔记整理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包含课堂要点。

5.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1. 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和准确性。

2. 摘录与感想的真实性和独特性。

3. 课堂笔记的完整性和条理性。

4. 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独到性。

5. 作业的按时提交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反馈。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指导,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荷塘月色》中作者通过描绘荷塘与月色所抒发的情感与心境。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对文本的文学特色、艺术手法及表达技巧进行深入分析。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1 荷塘月色 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阅读,深入理解作者描绘的景色及情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文章中重要段落和句子的背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3.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作业:学生需仔细阅读《荷塘月色》,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文章中对荷塘和月色的描绘。

完成以下任务:a. 圈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解释原因;b. 找出你认为重要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2. 背诵作业:学生需背诵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和句子,增强对文学的热爱。

具体要求如下:a. 背诵文章中描写荷塘和月色的段落;b. 尝试背诵文章中的过渡段落,加深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a. 你认为文章中最美的句子或段落是什么?为什么?b. 你觉得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c. 你如何理解“这几天颇不宁静”这句话?d.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荷塘月色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将在课堂上通知。

3. 小组讨论需积极参与,确保每个组员都有发言机会。

4. 课堂分享时,请尊重其他同学的发言,积极倾听并给予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答案准确性、讨论和分享的质量。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

3. 评价结果反馈:将及时公布作业评价结果,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对需要改进的作业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中的问题和错误,积极寻求帮助,寻求解答。

2. 教师应在批改作业后及时将反馈信息传达给学生,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 学生应积极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指导,并在下次作业中改进和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增强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二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第二单元二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荷塘月色》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情感基调,能够复述课文情节和描绘景物的能力。

2. 理解作者通过荷塘月色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自然美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学生需对《荷塘月色》全文进行反复朗读,并尝试背诵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精彩段落。

2. 词语积累与运用:收集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成语等,并造句练习,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主题思想探讨: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撰写一篇关于“自然与心境”的短文。

4. 艺术特色分析:分析文章在语言、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并挑选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赏析。

5. 课堂小组展示:分组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荷塘月色》全文,仔细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方式。

2. 对生僻字词等及时查证并理解其含义,在造句练习中确保准确使用。

3. 在主题思想探讨中,要结合个人经历和感受,表达真实情感,避免抄袭。

4. 艺术特色分析要结合具体段落进行详细阐述,注意使用文学术语。

5. 课堂小组展示时,要准备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流畅。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详细评价,对完成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2. 对学生提交的短文、赏析等进行阅读并给出反馈意见,鼓励学生发扬长处,改正不足。

3. 对于学生在小组展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及需改进之处。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下一课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3.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对今后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此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荷塘月色》的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自然美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荷塘月色-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荷塘月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情感表达,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深入品味作者的情感表达,运用文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

三、教学内容:1. 课文解读:分析《荷塘月色》的主题及情感表达,解读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2.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3. 创作写作: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对荷塘月色的感悟和表达。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播放荷塘月色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情境。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

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解读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4. 情感体验:学生朗读课文,讨论自己对荷塘月色的感受和理解。

5.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写出自己对荷塘月色的感悟和表达。

6. 总结回顾: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教室内容,反思进修收获和不足。

五、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 写作表达题: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荷塘月色的感悟文章,发表在班级文学刊物上。

3. 课外拓展: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宁其他作品,写一篇相关文章分享给同砚。

六、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包括阅读理解、讨论和写作表达等方面。

2. 作业评定:评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质量,包括阅读理解题和写作表达题。

3. 进修态度:考察学生对文学进修的态度和热情,包括教室参与、作业完成和课外拓展等方面。

《第二单元二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第二单元二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中职语文高教版23基础模块上册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荷塘月色》的第一课时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理解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情感表达和描写手法,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学生需在课前预习《荷塘月色》课文,标出生词和长句,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网上资源了解生词、长句的意思,并完成课后生字词的书写和读音自查。

2. 课文朗读:学生需自行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模仿文章中描写荷塘月色的语言风格,并尝试用朗读软件录制自己的朗读作品。

3. 文本理解:学生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归纳文章主旨,概括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情感态度;(2)分析文章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手法和技巧;(3)结合个人感受,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阅读:学生需阅读与《荷塘月色》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片段或短文,并完成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想。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准确无误地自查生字词,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2. 课文朗读要求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尽量模仿原文的语言风格;3. 文本理解部分需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个人感受和理解完成读后感和主旨归纳;4. 拓展阅读要求选择与《荷塘月色》主题相关的优秀文学作品,并认真做好阅读笔记;5. 所有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2. 教师通过听取学生的课文朗读录音,评价学生的语速、语调和朗读技巧;3. 教师根据学生的文本理解作业,评价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读后感的深度;4. 对于拓展阅读部分,教师可通过学生的阅读笔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5. 综合四、作业反馈根据以上作业要求,教师应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

1. 作业批改:教师应对每一份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加以指导。

2. 反馈与指导:教师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第二单元 二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 二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

《荷塘月色》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及思想情感;2. 理解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 培养阅读欣赏现代散文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二、作业内容1. 抄写并背诵课文中的经典段落,如描写荷塘月色的部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仿照课文,选取校园或身边的一处景色,进行一篇以情景交融为主的散文创作,锻炼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3. 观看一部经典散文电影或电视剧,如《边城》、《围城》等,并写一篇观后感,了解散文在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表现特点。

4. 结合实际生活,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描写,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业,字迹工整,格式规范;2. 作业内容应围绕课文主题,积极思考,深入探究;3. 鼓励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作业应符合语文课程要求,符合学术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作业完成情况(50分),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主题及思想情感(30分),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或分析(20分);2.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3. 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

五、作业反馈1. 请学生认真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点评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2. 学生可以在作业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3. 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到创作和点评中,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作业设计方案课程名称:中职语文课程《荷塘月色》课时: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通过荷塘月色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007212940 康芹芹教学设计一
用作者的心情变化为线索串联整篇文章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
2、分析、掌握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掌握细致描绘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进程:
第1课时
一、导入用学生曾经学过的《背影》进行导入。

二、初步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词语,找出作者心情变化的语句。

三、梳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线索,结合课文写作背景分析作者“不宁静”的原因。

第2课时
一、听写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赏析课文中的写景段落,分析其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三、运用课文中的写景手法仿写一些句子。

教学设计二
用欣赏文章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为线索分析整篇课文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通感等修辞手法
2、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3、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4、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进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疏通文句与词语。

三、听录音,学生谈谈自己有感触的句子段落。

四、学生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这些景物描写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作者高超
的语言运用技巧。

第2课时
一、请学生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理出文章的感情变化思路。

二、分析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三、学生自读文章的写景段落,熟读成诵。

四、运用通感、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景物描写。

教学设计三
以品味文章的语言为中心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语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感情的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
二、学生自读课文多遍,由疏通文句到有感情的朗读。

三、请学生读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赏析语段,品味语言。

继续让学生找出自己有体会的段落句子,感受文章
的语言美,重点分析文章的四、五、六段。

五、找出文章的文眼,并分析作者“不宁静”的原因。

六、背诵课文四、五、六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