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命题陷阱大汇总.doc

合集下载

高考科技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的十大命题陷阱及解题技巧

高考科技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的十大命题陷阱及解题技巧
9
9
例子说明:
【对应文段】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 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 量多少而定……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 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
【试题】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 )(湖北卷第8题)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 汞柱以上。
身的计算能力”的,两者密切相关,而且原文对此用了
“甚至”一词。“甚至”指“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
层的意思)”。而D项却将此判断为“与计算机本身的计
算能力无关”,这就犯了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否定”的错误。
18
18
陷阱九 歪曲、夸大事实
理论指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 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歪 曲、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 和效用。
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可以用笔
画出来,或者作特殊的标志。
2
2
例子说明: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 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 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 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 文意思的一项是( )(湖南卷第8题)
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
杭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
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
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
全。(第二段)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

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大命题陷阱

专题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大命题陷阱

[比对分析]
(答案)选项中“生物电池将肩负起环境
监测和国土安全任务,用在家用电器上也为期不远了” 错,把或然说成了必然。原文说“让蜗牛、蠕虫和昆虫 为环境监测和国土安全服务”仅是一种想法,什么时候 能“用在家用电器上”还是个未知数,而选项却说“为 期不远了”,犯了“混淆时态”的错误。
命题陷阱 4:因果混乱
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 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 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 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 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 原则甚至知 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 ,
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要进行“创造性的转 化” 。 [比对分析] (答案)选项中“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
陷阱 剖析
因果混乱,就是故意弄错因果关系,以此迷惑考生。 因果混乱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①因果颠倒: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文 中的“因(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了 “因(条件)”。 ②强加因果:把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 有因、因此、由于、 因而”等;②关注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 以、就只有”等;③仔细分析选项中有无因果关系, 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原文信息]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 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也涉及一国内部 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在气候变 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 每个 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 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 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 化, 在分配排放空间时, 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 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 同时遏 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高考阅卷老师常挖的10大阅读类陷阱(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高考阅卷老师常挖的10大阅读类陷阱(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高考阅卷老师常挖的10大阅读类陷阱(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01 不识命题陷阱【易错点】不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命题人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法”。

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以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解决对策】精准定位十大雷区1.以偏概全(绝对化)。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3.因果混乱(强加因果)。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常见陷阱有哪些

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常见陷阱有哪些

语文阅读理解题的常见陷阱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常见陷阱类型2、陷阱的表现形式3、应对陷阱的策略11 常见陷阱类型111 偷换概念在阅读理解题中,命题者可能会故意将文中的某些概念进行替换,使考生在理解和答题时产生偏差。

例如,将原文中的“主要原因”偷换成“根本原因”,虽然看似相似,但含义和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112 以偏概全有些题目会根据文中的局部内容得出过于绝对的结论,而忽略了整体的语境和其他相关信息。

比如,文中只是提到某个现象在特定情况下的表现,题目却将其推广为普遍现象。

113 无中生有选项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在原文中根本没有提及的内容,考生若不仔细甄别,很容易被这些凭空捏造的信息所误导。

114 张冠李戴将甲的观点、行为或特征错误地安在乙的身上,导致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出现混乱。

115 强加因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件事硬说成有因果关系,让考生误以为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

12 陷阱的表现形式121 词语表述不准确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可能与原文存在细微的差别,这种差别往往会影响对题意的正确理解。

比如,“大概”“可能”“也许”等模糊性词语的使用,改变了原文的确定性。

122 断章取义只选取文中的某一段落或句子进行命题,而忽略了其前后的相关内容,从而使考生无法全面把握作者的意图。

123 曲解文意对原文的意思进行错误的解读,故意歪曲作者的观点或态度,使考生在答题时陷入误区。

124 混淆时态把原文中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时态混淆,造成对事件发生时间和状态的错误判断。

125 主次不分在选项中强调次要内容,而忽略了文章的重点和关键信息,导致考生答题方向出现偏差。

13 应对陷阱的策略131 仔细审题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圈画出关键词语,避免因粗心大意而掉入陷阱。

132 回归原文遇到拿不准的选项,一定要回到原文中去寻找依据,对照原文进行逐一分析和判断,确保选项与原文的一致性。

133 综合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某个选项,要将其放在整个文章的语境中,结合上下文进行综合考虑,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逻辑关系。

论述类文本八大陷阱和六大命题制式

论述类文本八大陷阱和六大命题制式

论述类文本八大陷阱和六大命题制式八大陷阱1、偷换概念: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2、无中生有: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

3、张冠李戴:把甲的观点、发现、发明等说成乙的观点、发现、发明等。

4、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

5、混淆时态: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主要是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

6、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

7、混淆是非:选项将文中应肯定的而否定了,或应否定的而肯定了。

8、曲解文意:选项将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说法进行遗漏,或更改从而背离了原文意思,重曲作者的观点。

六大命题制1、删:删减。

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造成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等现象。

4、改:改变。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高考命题中的13个陷阱

高考命题中的13个陷阱

高考命题中的13个陷阱1.有关细胞分子组成的八个“不一定”(1)含有还原糖的植物组织不一定能用于还原糖鉴定西瓜、葡萄等含色素的植物组织不能,因01有颜色干扰。

(2)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分子量减少的不一定只有形成肽键时脱去水的相对分子量,还可能有肽链间形成02二硫键时脱去“H”的相对分子量。

(3)字母A不一定代表腺嘌呤在DNA和RNA中可分别代表03腺嘌吟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吟核糖核苷酸,在ATP中则代表04腺苷。

(4)DNA不一定在细胞核中且不一定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体)真核细胞05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及细菌06拟核、质粒含的DNA均不属此类。

(5)DNA不一定呈链状细菌的质粒为环状DNA O(6)糖类不一定都能作能源物质07脱氧核糖、核糖、纤维素属结构糖类。

(7)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纤维素、淀粉。

(8)激素不一定都是蛋白质08性激素为脂质,甲状腺激素是09氨基酸衍生物。

2.与细胞结构有关的“不一定”(1)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植物根尖细胞也不含叶绿体。

(2)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植物01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

(3)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就是动物细胞,如02低等植物细胞也含有中心体。

(4)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洋葱根尖细胞无叶绿体。

(5)同一细胞的不同发育时期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一定相同,如03哺乳动物红细胞随着不断成熟,细胞器逐渐退化。

(6)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高等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一定在04叶绿体上进行。

(7)真核细胞不一定只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2个、人的05骨骼肌细胞有几百个细胞核。

(8)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06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虽无细胞核但属真核细胞。

(9)真核细胞不一定都有线粒体,如蛔虫的体细胞。

(10)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不一定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还有07核糖体(含rRNA)。

(11)生物膜中的脂质不一定只有磷脂,还含有08胆固醇。

识破病句命题者的十个“陷阱”红树主人

识破病句命题者的十个“陷阱”红树主人

识破病句命题者的十个“陷阱”高考考查病句辨析的试题,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命题者往往在那些具有迷惑性的地方设置“陷阱”。

只要我们能注意并识破命题者设置的这些“陷阱”,疑难就会迎刃而解。

本文特将常见的十类“陷阱”列举出来,以利大家慧眼识语病。

[陷阱一]故意误用介宾短语(1)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包藏祸心的。

(2)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例(1)用了介词结构“从……中”,从而隐藏了主语,使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时应去掉“从”和“中”。

例(2)介词“针对”后面有很长的宾语,命题者有意识地把中心词“情况”给丢弃了,因而出现宾语的残缺。

修改时也应在“攀升”后添上“的情况”。

此外,对于“和”等特殊词语也要留意其词性。

例如:“上课时张义和王强说话。

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了。

”如果“和”做连词,就表示两个人上课都说话了,被叫到办公室的是两个人:如果“和”为介词,则表明张义上课说话,叫到办公室的也应该是一个人。

所以该句有歧义。

[陷阱二]故意误用“否则”一类词语(3)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4)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例(3)中“否则”表示“如果不是这样”的意思,既表示假设,又表示否定,和“拿不出新软件”构成重复;要保留“否则”,就应去掉句中的“拿不出新软件”几个字。

例(4)中,“否认”加上“不”成了双重否定表肯定,这一肯定的意思,又被套在反问句式里,结果构成了对“学习雷锋”的否定,应删去句中的“就不”和“了”等三字。

[陷阱三]故意误用“能否”一类词语(5)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6)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

2024年高考备考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者挖的“十大陷阱

2024年高考备考 现代文阅读Ⅰ(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者挖的“十大陷阱

答案 选项张冠李戴。把“美国人和欧洲人”说成“当地人”。这道题十分简 单,考生在原文找到比对区域后,将选项与之比对,答案很明显。具体分析:
“藜麦的大面积种植……改变了当地人对藜麦带有歧视的看法”错误。根 据原文“之前,秘鲁城里人往往认为他们这片区域吃藜麦的人‘很土’。现在, 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的重视,食用藜麦被视作一种时尚”可知,应是“美国人 和欧洲人的重视”改变了当地人对黎麦带有歧视的看法,不是本地人。
边练边悟4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 (2023·新高考Ⅰ卷,T2-D)从藜麦事件可以发现,一组片面的事实 编织在一起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而这场良心危机对玻利维亚和秘鲁当地的 居民造成了真正的伤害。 [找原文] 乍一看,这一关于食物热潮、全球贸易和消费者忧虑的事件讲述了 谎言被揭穿的过程。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 成真正的伤害。 解 析 未然变已然。原文最后一段第二句:不过,这些受到错误解读的真相 可能会对当地的人们造成真正的伤害。根据文本信息“可能会”推断,选项 “造成了”表述过于绝对化。
边练边悟5 请指出并分析选项的命题陷阱。 [审选项] (2020·全国Ⅱ卷,T1-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 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找原文]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 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 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 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 “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 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聪明人能避免的66个逻辑陷阱主要内容

聪明人能避免的66个逻辑陷阱主要内容

聪明人能避免的66个逻辑陷阱主要内容一、前言逻辑陷阱是我们在思考和表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它们可能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策。

因此,了解逻辑陷阱并学会避免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66个常见的逻辑陷阱,并提供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避免这些问题。

二、66个逻辑陷阱1. 常识偏见2. 无效比较3. 诉诸情感4. 谬误中的谬误5. 假设先验性质6. 非黑即白思维7. 非凭证性推理8. 虚假二选一法9. 以小概全谬误10. 红鞋效应11. 确认偏误12. 避免承认错误谬误13. 拒绝承认矛盾谬误14. 选择性关注谬误15. 遗漏相关因素谬误16. 后果归因谬误17. 沉没成本谬误18. 不当引用权威19. 相信不可靠来源20. 莫须有证据21. 真正原因未知22. 诉诸难度谬误23. 不当概括24. 非常规思维25. 假设逆向思维26. 假设因果关系27. 转移错位谬误28. 非因即果谬误29. 非必然因果关系谬误30. 逆向因果关系谬误31. 相关不等于因果谬误32. 反向相关谬误33. 事后归纳谬误34. 线性归纳法谬误35. 漏洞辩论法36. 形式逻辑错误37. 形式化歧义38. 量词混淆谬误39. 非形式化歧义40. 同义反复错误41. 歧义和模糊性问题42. 并列和复合命题问题43. 调用不恰当的前提条件44. 基于偏见的推理45. 理解错误问题46、非常规语言使用问题47、语言依赖性问题48、语言歧义问题49、多重否定问题50、无限循环论证问题51、抽象概念混淆问题52、概率迷思53、随机事件迷思54、统计陷阱55、小概率事件迷思56、平均数陷阱57、回归到平均值谬误58、样本偏差问题59、样本选择偏差问题60、相互矛盾的证据问题61、数据干扰问题62、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的混淆问题63、统计显著性与实际重要性的区别问题64、不同人群之间比较偏差问题65、过度自信谬误66、后知后觉谬误三、避免逻辑陷阱的方法1. 学习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了解逻辑原理和常见逻辑错误。

论述类文本阅读七大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七大命题陷阱
[原文]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 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 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设题陷阱:偷__换__概__念__
原文“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 期”中是货币信用迅速发展,不是信用迅速发展。
二、无中生有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七大命题陷阱
一、偷换概念
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暗中将 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 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
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 的现象,尤其注意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 文的是否一致。
[2015·安徽省卷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 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 有些偏狭。
六、因果混乱
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 加因果,三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一致,但 选项把原因给换了。
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 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 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 倒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 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 特点。
设题陷阱:混__淆__时__态__
把文中的“未然”,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 清洁的角逐”转述为“已然”,即“化解了龌龊 与清洁的冲突”。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 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原文]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 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 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 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 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

初中数学命题老师最爱出的32个陷阱

初中数学命题老师最爱出的32个陷阱

初中数学命题老师最爱出的32个陷阱函数陷阱1:关于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埋设陷阱。

注意:①分母≠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0,0指数幂的底数≠0;②实际问题中许多自变量的取值不能为负数。

陷阱2: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或者实际问题、动点问题等)判断函数的图象出错,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k、b之间的关系掌握不到位。

陷阱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位置和参数a,b,c的关系。

常在选择题中的压轴题来考查。

陷阱4:在有些函数或方程的表述形式上埋设陷阱,如表述为“函数y=ax2+bx+c”,这里因为没有特别注明是二次函数,所以一定要注意当a=0的情况,如表述为“方程ax2+bx+c=0”,则该方程不一定为一元二次方程,故还要考虑当a=0的情况。

陷阱5:在关于二次函数的应用题中,常见陷阱是当y取得最值时,自变量x不在其范围内。

陷阱6: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比较大小时,要注意看两点是否在同一分支上,若不在同一分支上,则直接利用正负情况比较大小;若在同一分支上,则利用增减性判断;若末明确点所在象限,要分类讨论。

4三角形陷阱1: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

最短距离的方法。

陷阱2:在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问题时,对应点或者对应边容易出错。

注意边边角(SSA)不能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陷阱3:关于等腰三角形的陷阱比较多,并且几乎每年必考,如在解决仅告诉某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而没有具体说明哪两条边是腰、那两个角是底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时,注意需分类讨论。

陷阱4: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时,注意先确定直角或者斜边,如不能确定,需分类讨论。

陷阱5:涉及三角形面积时,确定底边对应的高容易出错(特别拿钝角三角形为陷阱诱导考生出错)。

5四边形陷阱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如何灵活、恰当地应用。

如利用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注意“同一组对边”这个关键词。

细节理解型题目常设的七大命题陷阱

细节理解型题目常设的七大命题陷阱

“细节”是指文段中那些容易被人忽略、混淆的细小信息。

细节理解型题目考查的是考生按照材料查找关键信息及重要细节、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材料原意是不是一致等能力。

细节理解型题目常设的七大命题陷阱为:无中生有、混淆黑白、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时态、逻辑混乱、推断错误。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为考生一一讲解。

一、“无中生有”陷阱表现:选项涉及的某个概念、问题或结论在原文中并无提及,尤其是被选项出现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时,一般原文并未对它们进行比较。

纠错对策: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不是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应依据或可否按照原文推断出来。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认真审读原文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找出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严防相似信息的干扰。

例题1: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的追求。

过去他以为人们很快就可以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而此刻他以为,人们永远都取得不了这样的理论;因为按照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

按照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B.“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万有理论”加倍接近事物的真相C.追求真理的道路并非老是一帆风顺的D.霍金过往对“万有理论”的追求显示了人们不竭的探索精神中公解析:B项属于无中生有。

作者并无将“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万有理论”做比较,就更谈不上何种理论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二、“混淆黑白”陷阱表现:利用材料信息错综复杂的特点,在选项中将材料明确表示正确(错误)的信息予以否定(肯定)。

纠错对策:对于此类陷阱,关键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原文中的信息,着重研读某一段落,准确寻觅与选项对应的原文或相关信息。

注意用词的肯定性、可能性、推测性,关注语句中出现的条件关系,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方能避开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命题陷阱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命题陷阱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常见命题陷阱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必考的热点之一,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不仅要求明确基本概念,而且其知识涵盖面广,且常会设置一些陷阱,用以考查学生知识的广泛程度和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对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常设置如下陷阱:【陷阱一】温度和压强。

(1)22.4l/mol是指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用22.4l/mol进行换算,误入陷阱。

(2)在给出非标准状况条件的同时给出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此时气体所含有的微粒数目就与其状态无关了。

例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b.常温常压下,1mol乙烯中c-h键数为4nac.常温常压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d.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谜底:d解析:a、b、c选项中的物质的量和质量与温度和压强无关,所以均正确,而d选项为非标准状况,不可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来换算,故其是错误的。

【陷阱二】物质的状态。

22.4l/mol适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常常以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为陷阱,让考生误当成气体而落入陷阱,常考查的物质有水、四氯化碳、三氧化硫、溴单质、碳原子数大于四的烃及其衍生物。

例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甲苯所含的分子数为nab.尺度状态下,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分子数为8nac.尺度状态下,22.4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22.4lso2所含分子数为na解析:尺度状态下,甲苯、辛烷、水均为非气态物质。

答案:d【陷阱三】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

粒子一般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1mol粒子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的数目。

法庭辩论中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法庭辩论中常见的陷阱有哪些

法庭辩论中常见的陷阱有哪些今天为你带来法庭辩论中常见的陷阱,希望能够帮到你。

法庭辩论中常见的陷阱一、虚假条件例如,“法律并没禁止境内机构向境外机构在境外贷款上提供担保。

该担保是有效的。

"这个论断,大前提虚假,因为法律没有禁止的民事行为不一定都是有效行为。

因此,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法庭辩论中常见的陷阱二、滥用析取例如:法官:“你竟敢在大白天闯入人家行窃!被告:“法官先生,您前次审判我时,指责我说:‘你竟敢在深更半夜潜入民宅行窃!'今天你又指责我:‘你竞敢在大白天闯入人家行窃!’请问法官,我究竟应该是在什么时候行窃呢?一个析取命题是真的,就必须要求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是真的;如果各个析取情况均假,该析取命题就是虚假的。

这个窃贼,列举了这么一个命题要求对方选择“我或是在白天行窃,或是在夜间行窃",可这二个析取情况都是假的,因为无论在白天还是在晚上都根本不应该行窃。

法庭辩论中常见的陷阱三、两难误推有这样一个例子:老师招收了一名学生学法律,师徒订立合同,规定学费分两期交付,毕业时交一半,另一半学费在学生第一次打赢官司时交付。

可是学生毕业后,一直没有替人打官司。

老师便向法庭起诉,要求支付另一半学费。

在法庭上,老师提出这样一个两难推理:如果学生这次官司打赢了,那么按合同,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学生这次官司打输了,那么按法庭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这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他都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学生针对上面的两难推理,颠倒了一下标准,也提出一个相反的两难推理:如果这次官司我打赢了,那么按法庭判决,我不应该付另一半学费,如果这次官司我打输了,那么按合同规定,我也不应该付另一半学费;总之,这次官司或者打赢,或者打输,我都不应付另一半学费。

上述两难推理,由于诉讼双方在各自的推理过程中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前提标准,即老师是将合同规定而学生是将法庭判决作为前提条件的,当然无法保证结论同一。

高考语文选择题常见的出题陷阱

高考语文选择题常见的出题陷阱
• 5.语言风格总结不准 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朴素平实,华丽生动,含蓄 隽永,沉郁顿挫。要熟练掌握每一种语言风格的内涵,作答时一句句地分析诗歌到底符 合哪种语言风格,然后再判断选项。
• 解题策略:
• 考查点
应对第略
• 语句含意 把诗句作为平常的文言语句进行翻译,同时进行相关联想在头脑中复现诗句所说景物或事,件, 由此确定句意到底是什么,进而判断选项中对词语的解释或对句意的理解正确与否。
是绝对的情况。 • 3.断章取义
命题者故意把某一个限制条件漏掉,孤立地截取某一个意思来表达,造成对 某个意思的片面理解。
• 4.答非Leabharlann 问• 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问题。常表现为“下列不属于······的一项是”。
尽管选项表述完全符合原文,但选项并没有回答题干所探讨的问题。要注意题干中“原 因”“根据”“证据”“表现”“实质”“目的”等关键字眼,要特别注意辨析选项是否 符合题干要求。
• 3.思想情感总结不当
• 诗歌的情感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情感基调是指其思想感情属于哪一种类型。 命题人有时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分析评价,在这些分析 评价中设置干扰信息。
• 4.表达技巧理解不准
• 命题人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如把动态说成静态, 把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
• 高考链接:[2020全国卷ⅢT12]C项,“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 错误,由原文中的“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和“百官多列家疾, 不入”可知,官员们并非不愿到任办公,而是不符合朝廷要求。
• (4)事件先后设错。 • 高考链接:[2019·全国卷ⅠT12]C项,根据原文,“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在前,

新高考信息性文本阅读8种命题陷阱

新高考信息性文本阅读8种命题陷阱

信息性阅读:8种命题陷阱(误区)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中错误选项的设置是有规律的,命题者常常通过对原文某些信息的重组、变形、转述、概括、解说等来命制题目选项。

了解命题者常用命题陷阱,能够提高解题效率。

常见陷阱有一下8类:1.以偏概全警惕:增删/改动范围(程度)、修饰与限制词说明:设置选项时,命题人故意增删、改动原文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以次要代主要(或相反)等形式,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2.无中生有警惕:有无根据、有无凭据说明:命题人设置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凭空捏造的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

3.偷换概念警惕:弄错、调换、改变、混淆说明:两种情况:一是命题人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二是命题人暗中把两个概念的内涵(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调换、改变或混淆,乍一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4.曲解文意警惕:仔细对照原文、背离/歪曲文意说明:命题人设置选项时故意更换个别字词或说法,有时一字、一之差或说法相异,从而背离原文意思,歪曲作者观点。

5.张冠李戴警惕:此人、此物、彼人、彼物、这个、那个说明:设置选项时,命题人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把此人表述成彼人,把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把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如把某一时间、地点,说成另一时间、地点。

6.混淆时态警惕:未然(还没发生)、已然(已发生)、一定、必须、可能、或许说明:设置选项时,命题人故意把“未然”(尚未发生或还没实现)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将“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说成“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

也可能反过来说。

7.颠倒是非(混淆是非)警惕:是、非、肯定、否定说明:设置选项时,故意把材料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把否定事物加以肯定。

8.关系混乱警惕:原因与后果、条件与结果、关联词搭配⑴必要充分混乱必要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有……才……”表示,充分条件一般用关联词“只要……就……”来表示,切勿搭配错误造成语意混乱。

要注意!数学命题陷阱大集合

要注意!数学命题陷阱大集合

要注意!数学命题陷阱大集合一、数与式1、有理数、在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相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杂。

以及相对值与数的分类。

每年选择必考。

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敏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留意运算顺序或许不合理运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填空题必考。

4、求分式值为零时先生易疏忽分母不能为零。

5、分式运算时要留意运算法那么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留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必考。

6、非正数的性质:几个非正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全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7、计算第一题必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相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8、迷信记数法。

准确度,有效数字。

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留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需要留意不能为O 的状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主要圈套是消弭了一个带X公因式要回头检验!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遗忘改不变号的方向而招致结果出错。

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标题易无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招致出错。

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无视相等的状况。

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遗忘根检验,招致运算结果出错。

7、不等式〔组〕的解得效果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8、应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三、函数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3、应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应用图像性质确定增减性。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一洞悉命题九大陷阱

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一洞悉命题九大陷阱
12/13/2021
[答案] 混淆是非。原文提出,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 要以超拔姿态确立人与科技之间的合理关系;选项中则认为“科 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显然两者 是截然相反的观点。
12/13/2021
12/13/2021
【典例 3】 (2018·全国卷ⅢT3-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 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文本信息]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 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 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3/2021
核心方法突破
12/13/2021
命题人常用的五大命题手段:“删”,删定语,删条件; “添”,添限制,添结果;“调”,调顺序,调因果;“改”, 改说法,换词语;“凑”,乱搭配,错嫁接。
12/13/2021
12/13/2021
【典例 1】 (2018·天津卷 T6-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 信息带来的快感。
比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强加关系。原文只是将空间弹性、制度弹性和意义 弹性并列分别来谈其各自对城市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的,而选项 却把前两者跟后者硬说成是条件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命题陷阱大汇总
中考数学是最能拉分的科目,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认真复习,为了帮助大家做好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下面为大家带来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常见命题陷阱大汇总,希望能够使大家取得好的数学复习效果。

一、数与式
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

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

每年选择必考。

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

填空题必考。

4、求分式值为零时学生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

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填空题必考。

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7、计算第一题必考。

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8、科学记数法。

精确度,有效数字。

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

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
注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O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X公因式要回头检验!
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去分母,分数相相当于括号,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7、不等式(组)的解得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三、函数
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的意义。

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3、利用图像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组)的解,利用图像性质确定增减性。

4、两个变量利用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注意区别方程、函数、不等式模型解决不等领域的问题。

5、利用函数图象进行分类(平行四边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分类的求解方法。

6、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一定要会求。

面积最大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和的最小值的求解方法,距离之差最大值的求解方法。

7、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还应注意结合图像性质解题。

函数图象与图形结合学会从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图形的方法,图形为图像提供数据或者图像为图形提供数据。

8、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式的分母不为0,0指数底数不为0,其它都是全体实数。

四、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特征与区别。

2、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注意其中的任何两边。

最短距离的方法。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与三角形内外角性质,特别关注外角性质中的不相邻。

4、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

着重学会论证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与全等的综合运用以及线段相等是全等的特征,线段的倍分是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与三角函数的结合。

边边角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5、两个角相等和平行经常是相似的基本构成要素,以及相似三角形
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对应线段成比例,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6、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以及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运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有关计算与证明问题,这里需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渗入。

7、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计算线段的长,证明线段的数量关系,解决与面积有关的问题以及简单的实际问题。

8、中点,中线,中位线,一半定理的归纳以及各自的性质。

9、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三角形面积的确定与底上的高(特别是钝角三角形)。

10、三角函数的定义中对应线段的比经常出错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常见命题陷阱大汇总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中考数学的复习,这样大家就能在中考数学考试中轻松取得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