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方法:了解各个时期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及其发展脉 络与变化趋势,将有助于现行目标体系的定位和内部控 制理论体系完善。比较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内部目标设 定的异同点,寻找其普通性与特殊性及其成因,有助于 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
续4
北大有位学者在考察了哲学家黑格尔、狄尔泰、胡塞尔 的观点后,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待事物之间的区 别在于:前者重普遍性规律的追求,后者重个体性的人 生价值意义的追求。从自然物到文化物是一个由以普遍 性为本质到以个体性为本质的转化过程。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本质属性与概念范畴的认识,可以从 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的内部控制的 本质更强调其“个性”。二是内部控制概念应是“个性 ”与“共性”的统一,以“个性”确定内部控制的内涵 和职能;以“共性”确定内部控制的外延和边界范围。
我国一向重视国有资产或集体财产的安全性。
我国的内部控制目标体系模型
战略 发展性
经营 效率性
企业 目标
资产 安全性
报告 可靠性
法律 遵循性
我国内控目标的相互关系
谋士 高参
卫士 保安
企业生存与发展
安
全
目 前提 标
战略目标
分解
经营目标
反映
报告目标
合 规 保证 目 标
四、内部控制建立的原则
含义:内部控制原则是指实施内部控制时 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定和基本要求。
续8:
Turnbull报告,在本质上,确立了内部控制是一个风险 管理的控制系统;在概念范畴上,确立了以风险控制为 导向的、将内部控制嵌入公司治理的、控制范围更为广 泛的、管理控制特性鲜明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目标、保护重要资源,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风险,提高运营效率,防止欺诈行为,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相关的理论进行概述。
首先,内部控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当时,由于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出现,企业面临着许多管理问题,如资源浪费、欺诈行为等。
因此,一些企业开始探索如何建立内部控制系统来管理这些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仅限于财务方面,逐渐发展为覆盖企业整体运营的管理体系。
其次,内部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COSO框架”。
COSO是“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简称,由美国管理会计学会(IMA)于1992年首次提出。
COSO框架包括五个组成部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COSO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内部控制实践,并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内部控制参考模型。
第三,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资产保护、运营效率和法律法规遵从。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一个核心目标,它要求企业能够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以便决策者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资产保护是另一个重要目标,它要求企业采取措施保护企业重要资源,防止被盗窃、损坏或滥用。
运营效率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并确保各部门协调合作,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最后,法律法规遵从是指企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企业的合法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以通过制定制度、建立流程、明确责任和建立监督机制等方式来实现。
制定制度是指企业管理层要为各个部门和岗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流程是指在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中制定一系列流程和步骤,以确保业务的连贯性和规范性。
明确责任是指管理层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目标,并确保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内部控制理论与企业经营管理
内部控制理论与企业经营管理一、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管理体系,旨在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内部控制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
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必须深入分析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从而有效地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和业务稳定。
2、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内部控制的核心。
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流程,保障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市场要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前端风控和后端监控。
3、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保障。
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明确监督职责和权限,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和管理漏洞。
监督管理应涵盖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自我监督,也包括外部监管机构和市场的监督。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密切相关,是企业保持良性运营和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
以下从三个方面介绍企业内部控制与经营管理的关系。
1、控制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面临很多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流程风险等。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并控制这些风险,保障企业的经营活动顺畅进行。
例如,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实时风险监控和数据分析,预警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提高决策水平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决策需要利用大量数据和信息,但如果信息不准确或者不完整,就会导致决策错误。
内部控制可以强化企业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核算、报告,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提高决策水平,降低管理风险。
3、促进内部协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问题,经常会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
通过内部控制的推行和实施,企业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流程与制度,让每一个员工都遵循同一套规范与标准,并不断地完善与改进之,从而保障企业内部各工作的协同性,带来更好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效果。
内部控制理论简介
显的感情关系; ——重视可见资产和短期利益,忽视隐形资产和
长远利益; ——习惯于封闭式管理方式,漠视环境变化的影
响;
31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唯上级的指令和红头文件为管理依据,忽视 客观规律和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
——唯行政隶属关系为管理关系纽带,忽视产权 关系、科学与法制;
12
内部控制基本框架
五、内部控制类型 1、预防性控制:防止错弊和损失的发生 例如:对客户信用进行审核以减少坏帐发生;采用招标
方式选择理想的供应商等。 2、检查性控制:将已经发生或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 例如:核对银行对帐单,检查预防性控制的执行情况等
。 3、纠正性控制:对检查出来的错误进行更正 例如:当计算机检查出输入有误的供应商号码,可以从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1-4 检查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生成的记录和 凭证;
1-5 实地观察,针对关键控制点; 1-6 对具有代表性业务进行穿行测试; 1-7 调查表法
34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2、 内部控制调查举例:采购业务循环的 内部控制调查
2-1 业务流程描述 采购业务是组织从外部获得商品或劳务并
支付价款的过程。该循环通常包括: (1)提出采购申请,由采购部门或仓库部
29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六、存在的问题: 1、 组织内控制度实务中存在的多种
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 ——无章可循,内控制度不健全; ——有章难循,内控制度脱离企业实际; ——有章不循,缺乏制度执行机制; ——违章不纠,缺乏必要奖惩制约。
30
内部控制要素及评价
2、传统管理观念的负面影响: ——以“家长制”为主的管理构架,缺乏对员工权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理论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并剖析了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接着探讨了内部控制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借鉴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强调了内部控制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同时总结了内部控制理论对企业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理论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企业管理、借鉴意义、未来发展趋势、现实意义、重要性、启示。
1. 引言1.1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起源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过关于内部控制的理论,认为人的内心需要良好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商业开始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管理和控制问题愈发突出。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企业家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纷纷尝试建立起内控制度。
此时,内部控制理论逐渐形成雏形,成为当时企业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
逐渐形成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模式,强调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措施,提前识别和管理各种潜在风险,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起源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引导我们如何更好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对于当前企业管理实践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可以说是当前国内外企业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企业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和深入化的趋势。
在国内,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和企业财务丑闻的频发,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备受关注。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①时间顺序上看,可分为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制度设计
②内容上看,可分为
制度执行 监督评价
内部控制的定义
总结:
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在内部
控制概念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内部控制目标、原则、要素 推演的理论依据和逻辑起点,也是企业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 最基本的要求。只有真正做到了全员控制、全面控制和全程控 制,内部控制的设计才不会出现盲点,内部控制的执行才会合
应当注意的是,内部控制只能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
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这是因为企业目标的实现除 了受制于企业自身限制外,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内 部控制无法作用于外部环境;
内部控制的定义
三、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
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是指内部控制是一个完整的内部控
制体系
事前控制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目标是指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
企业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
为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应做到:
(1)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会计制度如实地核算经济业务、编 制财务报告,满足会计信息的一般质量要求。
(2)应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的内部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的目标
五、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
。战略与企业目标相关联并且支持其实现的基础,是管理者为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而针对环境做出的一种反应和 选择。
内部控制的目标
六、内部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日常信息核对制度、惩罚制度等,来防止提供 虚假会计信息,抑制虚假交易的发生。
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是一种组织内部建立的系统,旨在确保实现组织目标、保护资产、预防欺诈和错误,以及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理论是指解释和理解内部控制的原则、概念和实践方法的一系列学说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内部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和完善。
最早的内部控制理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分工、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来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内部控制是一个更加复杂和综合的概念,不仅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层面,还涉及风险识别、控制活动、信息和通讯、监督和评估等方面。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核心原则内部控制理论的核心原则是明确组织目标、确定风险和建立控制措施。
具体而言,内部控制理论要求组织必须明确其运营和财务目标,对可能对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在实践中,组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建立和改进内部控制体系。
例如,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确保岗位职责和权限的明确和合理分配,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以及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持内部控制活动等。
三、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和组织。
在企业管理中,内部控制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经营流程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
在金融行业中,内部控制理论被广泛应用于风险控制、合规管理和内部审计等方面,以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定和安全运营。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也借鉴内部控制理论来加强组织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政府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监督和管理公共资源的使用,并预防腐败和滥用职权的行为。
非营利组织可以借助内部控制理论来确保捐赠和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透明度和责任度。
总结:内部控制理论是一门研究组织内部控制的学科,通过明确组织目标、识别风险和建立适当的控制措施,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保护资产、预防欺诈和错误,以及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浅析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浅析首先,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主要包括机制理论和代理理论。
机制理论强调通过建立适当的机制,使企业内各部门和个人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相一致,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机制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机制,包括信息披露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这些机制可以规范企业内部各方行为,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
代理理论则强调在现代企业中,存在着代理问题,即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不一致。
代理理论认为通过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可以解决代理问题,强化内部控制。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流程控制和信息技术控制。
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它通过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影响因素,为企业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流程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它通过规范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企业各个环节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信息技术控制则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输和存储,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企业内部控制还可以采用内部审计和内部管制两种方法。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评估和监督方式,它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审核和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管制则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制度约束,对企业内部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保障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制理论和代理理论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风险评估、流程控制和信息技术控制等方法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了实际指导。
此外,内部审计和内部管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摘要】内部控制理论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其在实践中的借鉴意义。
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财务审计到如今的全面风险管理。
其基本内容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
内部控制理论在各行业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防范和减少企业风险,提升经营绩效。
未来,内部控制理论将更加注重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和创新实践。
本文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企业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借鉴意义、历史演变、基本内容、应用领域、发展趋势、意义、前景1. 引言1.1 内部控制理论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理论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内部控制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良好运作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理论有助于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按照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内部控制理论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加强内部监督和控制,有效防范业务风险,提升企业内部运营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与此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内部控制理论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可以说是非常活跃的。
随着企业管理环境日益复杂和风险不断增加,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作用愈发凸显,也促使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目标以及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国际上,美国的《萨巴尼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的实施,对内部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也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提高运营效率 ⚙️
确保流程的顺畅和高效,减少资源的浪费。
4
遵守法律和规定 ⚖️
确保符合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预防错误和欺诈
提高组织的声誉
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减少错误和欺诈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组织的声誉和可靠性。
的发生。
保护投资者利益
满足监管要求
内部控制的实施步骤
1
风险评估
分析和评估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和潜在的威胁。
2
内控设计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设计和实施相应的内控措施和流程。
3
执行和监督
执行和监督内控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和调整。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
进行内部控制评估和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
政策和程序
人员管理制定适当的政策和程序来指Fra bibliotek员工在工作中遵循内
确保有合格、诚信的员工,并通过培训和引导提高
部控制的要求。
他们的意识。
文档和数据管理
财务控制
建立有效的文档和数据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完整
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按照法律和规
性、保密性和可靠性。
定制定实施相应措施。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内部控制是一套组织的政策、流程和措施,旨在确保实现机构目标、提高效
率,并防止错误、欺诈和不当行为。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工具,包括机构采取的行动,以确保业务活动的有效性、
效率、合规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的目标
1
保护资产 ️
2
确保资产的安全,减少遗失或损坏的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概述企业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指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上级部门的要求,有计划地、有组织地、经常性地进行的控制活动,以达到保护企业资产和利益,提高经营效益,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伦理道德、企业文化等因素。
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为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得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地运作。
风险评估是指企业对内外部环境中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威胁进行识别、评估和处理的过程。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确定重要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控制活动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来管理和控制各种风险,确保企业的目标和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控制活动包括控制策略的制定、控制程序的设计、控制手段的选择以及具体的控制措施的执行。
信息和沟通是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各种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通过有效的信息和沟通,可以使企业管理层及时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和风险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监督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过程。
监督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机制,如内部审计、监事会、独立性审计、监管机构等。
通过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缺陷,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首先,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通过风险评估和控制活动,可以及时识别、评估和处理风险,减少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其次,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措施,可以规范和优化企业的运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再次,可以保护企业的资产和利益。
通过控制活动和监督机制,可以有效管理和保护企业的资产,避免财务舞弊和不当利益输送。
最后,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信息和沟通的有效运作,可以及时获取和传递各种重要信息,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基础和保障。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摘要】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理论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特点、理论基础、原则和要素、分类以及发展趋势。
内部控制的定义是指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其特点在于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风险、保护资产和确保信息准确性。
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理论、行为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
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包括有效的风险评估、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
根据内部控制的不同对象和目的,可以分为财务内部控制和运营内部控制两大类。
未来,企业内部控制将更加注重信息科技的应用、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持续改进的推动。
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定义、特点、理论基础、原则、要素、分类、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概述企业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利益、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遵循法规规定的一种管理实践。
其相关理论涉及管理学、会计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包括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特点、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素、内部控制的分类、以及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理论不仅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为企业持续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和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规范管理制度,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还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
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和应用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不断完善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特点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措施和制度安排。
内部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设计的。
内部控制理论
内部控制理论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目录内部控制的涵义什么是内部控制?理论界存在各种观点。
由于表述众多,本文仅选择几个权威定义进行分析。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
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我国1997年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上述三个定义具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都将内部控制解释为一种政策或程序(过程);二是都在定义中说明了内部控制的目标;三是都是从审计的角度做出的定义。
笔者认为,这些定义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定义出发点过于狭隘。
控制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有生产控制、人口控制、经济控制、军事控制等,从不同的角度(学科)出发,会给出不同的控制概念。
虽然内部控制与审计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不论从内部控制的产生,还是内部控制的现实需要来看,内部控制都应该属于管理范畴。
“可以肯定地说,内部控制最初是在组织中内生的,而不是外力(外部管制、规范的要求;审计)催生的。
”(方红星,2002)并且,我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直接目的也不是为了审计需要,而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迫切要求。
内部控制理论
2.2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2:2.1控制论控制论(Cybernetics)是由美国的数学家维纳(Norbert Wiener)创立的,是关于动态系统控制调节的机理和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基本观点是:一切控制系统所共有的基本特性是信息的交换和反馈过程,利用这些特征可以达到对系统的认识、分析和控制的目的。
控制论学者列尔内尔认为控制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加于该对象上的作用。
控制论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运用形成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所研究的组织,同样是一个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辅之以专门的施控方法,达到控制的目的。
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就是使企业能按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管理过程,是在一个单位内部形成的具有控制效果的反馈一一前馈系统,采用相应的施控方式,如: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实物保护控制、职工素质控制、计划预算控制、业绩报告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从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最终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保证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可见,控制论为内部控制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从控制论角度,企业内控制度可以描述为:股东作为最终控制主体,董事会、经理层、各职能部门和企业全体员工作为不同层级的控制主体与受控对象,通过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之间的信息耦合,使系统朝着企业整体目标运行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具体表现为两个层次,即公司治理结构层次和公司管理制度层次。
首先,企业内控制度的产生与公司治理是与生俱来的。
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表现为一个契约控制权的授权过程,即股东作为所有者只保留了选举董事、企业兼并与发行新股的少数权利,而将大部分权利授予了董事会;董事会也只保留了聘用与解聘总经理、重大投资等战略性决策的控制权,而将日常生产、销售、人事等管理权授予公司经理层。
由于职业管理者取代业主控制企业经营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代理人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使得公司治理机制表现为股东、董事会、总经理之间的责、权、利安排和相互制衡机制,这是企业内控制度的第一层次。
内部控制思考的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内部控制思考的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及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实施,为实现一系列的控制目标而施行的过程。
这种控制的有效运行可以保证公司保持高效运转的基础上实现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等等。
二、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控制能够建立并且其内部控制能得到执行的影响因素。
一家公司的内部环境是其内部控制能否建立并且实施的保证。
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公司内部控制能否得到执行,企业文化为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内部控制的一系列流程都要依赖于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识别和分析可能存在的阻碍内部控制的目标实现的不利影响因素。
识别这些不利影响因素之后还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合理的应对。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起点,一切的内部控制都是以风险评估为出发点的。
3.内部控制活动控制活动通俗地讲就是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章程,内部控制制度经过自上而下地讨论并有专门的内部控制制定人员起草,经公司管理层集体商讨批准。
一家公司的内部控制活动大体包括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授权和审批制度等。
内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一切的内部控制都是以内部控制活动为主体的。
4.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和传递信息。
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是公司内部控制得以运行的重要保障。
企业处理的信息来源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企业内部的信息包括公司采购、销售和生产等流程中产生的信息。
企业外部的信息包括竞争对手情况,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现状,消费者的消费反馈信息等等。
5.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是对公司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持续反馈,内控的监督按照实施频率的高低可以分为日常监督、非日常监督(即专项监督)。
日常监督是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常规性的监督。
非日常监督是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是进行的对内控的某一方面的专项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内部控制策划书企业内部控制理论2013级会计七班组长:李新茜(2443)组员:田泽珂(13)、刘紫琳(14)、姚正文(27)、付璐璐(5761)、盘清扬(4430)、梁婷(31)、胡悦(23)内部控制理论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对内部控制首次作了权威性定义:“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内部控制的涵义什么是内部控制?理论界存在各种观点。
由于表述众多,本文仅选择几个权威定义进行分析。
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
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目的在于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规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
我国1997年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上述三个定义具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都将内部控制解释为一种政策或程序(过程);二是都在定义中说明了内部控制的目标;三是都是从审计的角度做出的定义。
笔者认为,这些定义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定义出发点过于狭隘。
控制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有生产控制、人口控制、经济控制、军事控制等,从不同的角度(学科)出发,会给出不同的控制概念。
虽然内部控制与审计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不论从内部控制的产生,还是内部控制的现实需要来看,内部控制都应该属于管理范畴。
“可以肯定地说,内部控制最初是在组织中内生的,而不是外力(外部管制、规范的要求;审计)催生的。
”(方红星,2002)并且,我国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直接目的也不是为了审计需要,而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迫切要求。
过去,由于一直把内部控制与审计相联系,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
如果我们从管理学的角度重新认识内部控制,把它作为单位内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相信内部控制必然会得到各单位的高度重视,从而自觉地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2、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
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既应该有施控主体,也应该有受控对象(客体)。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的客体是人、财、物及其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
这一点几乎没有争论。
存在争论的主要是内部控制的主体问题,第一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主体是单位经营者。
但是,经营者如何界定,又存在五种观点:①包括董事长、总经理;②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③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党员班子;④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党委班子、监事会成员;⑤包括董事会成员、总经理班子、党委班子、监事会成员、工会主席。
第二种观点认为,单位内部经营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群众在内的所有员工都构成内部控制的主体,单位中每一个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同时又是内部控制的客体(课题组,2001);第三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主体既包括所有者(股东),也包括经营者,分为两个层次(阎达五、宋建波,2002)。
但有的学者将董事会纳入所有者范畴,有的学者则将董事会作为经营者;第四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股东、经营者、管理者和职工四个层次(郑石桥等,2000)。
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主体,首先必须区分单位内部控制主体和单位外部控制主体。
我们可以借鉴财务会计(外部会计)和管理会计(内部会计)的划分方法,股东(或股东大会)属于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只能作为单位外部的控制主体。
股东、监事会、董事会和经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加以解决。
不能混淆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的关系,不能把内部控制的范围无限扩大化。
监事会作为股东监督企业的代表,属于外部监督,也不应纳入单位内部控制主体。
董事会虽然是所有者的代表,但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者,是企业的法人权力机构和法人代表机构,因此董事会应该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主体。
另外,企业的经理人、管理者和广大职工也都是内部控制主体。
一般认为控制仅指上级对下级的控制,这其实是误解。
控制是相互的,上级控制下级,下级(职工)也可以控制上级(经营者和管理者)。
中国企业提倡的民主理财、群众监督就是一种很好的、以职工作为控制主体的内部控制方式。
3、忽视了控制主体不同,内部控制目标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
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主体不同,控制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并且,控制目标还要受到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即使控制主体相同,控制环境发生变化,内部控制目标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例如以董事会作为控制主体的内部目标和以一般职工作为控制主体的控制目标显然是不同的。
在目前所流行的内部控制定义中,都把内部控制目标固定地、不分控制主体地加以笼统表述,似不科学。
综上分析,笔者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内部控制主体为了达到其特定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的目标目前会计界对内部控制目标的研究缺乏针对性。
一般都在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对内部控制目标加以笼统阐述。
在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董事会、经理人、管理者和广大职工。
内部控制目标应该针对控制主体不同存在差异。
1、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既是股东代表,也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因此,其内部控制的目标既包括对外目标,也包括对内目标,对外目标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如英国和美国)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如日本、德国)。
对内目标是保证公司经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由于董事会的双重身份,两个目标时常会发生冲突,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结构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经营者实质上控制了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的控制目标很难实现,损害广大股东的利益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应该对董事会的职责和人员组成进行改革。
2、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经理人受聘于董事会,是经营执行者,是法人之代理人。
因此,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董事会的各项受托责任,包括:保证公司经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该内容与董事会的内部控制目标基本一致。
3、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管理者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的负责人,是经营者的受托人。
其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完成各项责任目标。
4、以职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职工是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最后一层,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其岗位责任。
总之,内部控制体系由上述四个层次共同构成。
在四个层次中,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处于最高层次,同时,由于董事会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机构,董事会的内部控制目标代表着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也是其他控制主体的直接或终极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的基本假设目前会计界尚未提出内部控制假设这一命题。
笔者认为,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些假设包括单位实体假设、可控假设、复杂人性假设和不串通假设。
离开了这些假设,内部控制就不能存在。
控制实体假设控制实体是指内部控制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部门。
控制实体假设是对内部控制活动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它要求内部控制应当以特定单位或部门的人、财、物及其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组合关系和组合形式进行控制。
控制实体由于控制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单位内部某个部门。
可控性假设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对控制客体所实施的控制。
相对于控制主体而言,控制客体必须是可以控制的。
否则,内部控制将形同虚设。
在确定各级控制主体的控制范围时,只有主体能够控制的对象,才能够纳入内部控制体系。
各项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人性假设内部控制的实质是对人进行约束和激励的一种机制。
这种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
人性假设就是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假设。
1965年,薛恩(E.H.Sein)将此前关于人性方面的观点归为三类,即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假设。
薛恩在分析了这些人性假设理论之后提出复杂人性假设,他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会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动而不断改变。
不串通假设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即不相容职务恰当分离。
这样可以避免或减少一人单独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的机会。
但是,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人串通舞弊,则可以逃避控制,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这既是内部控制的局限之一,也是其建立的基本前提或假设。
离开了这一假设,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牵制)根本无法建立。
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一)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包括《公司法》、《会计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等。
例如《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其具体内容作出了规定。
各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当符合法定要求。
否则,便会被视为违法,这样既有损企业经济利益(被给予处罚),而且也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相互牵制原则就是指对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必须分配给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或人员分别完成,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其理论依据在于,几个人发生同一错弊而不被发现的概率是每个人发生该项错弊的概率的连乘积,因而将降低误差率。
《会计法》规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这就体现了相互牵制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全过程。
(三)程式定位原则是指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该根据各岗位业务性质和人员要求,相应地赋予作业任务和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和处理手续,明确纪律规则和检查标准,以使职、责,权、利相结合。
岗位工作程式化,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奖罚,以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系统全面原则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其内容涉及单位的各个部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系统全面原则要求,一方面,内部控制的内容应当全面,不能遗漏,否则便会被不法份子“趁虚而入”: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各部分内容应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