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021/3/7
1
【引导案例】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
提出: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
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
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
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Leabharlann Baidu展那些具
这一理论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以约翰逊提出 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 专有性,即企业对信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 为代表;二是以凯夫斯为代表的“产品差异能力 论”,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 的能力。
这些优势中,最关键的是营销优势和技术 优势,其他优势则只起配合作用。
2021/3/7
12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1、核心资产论
在对外投资者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中,最重要的是 技术和知识,即核心资产。对外投资者通过对核 心资产的占有,形成垄断优势,并发展对外投资, 在东道国获取高额利润,此即核心资产论。
略;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
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
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
2021/3/7
2
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
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
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
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
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
20世纪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
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的对外
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迅
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
2021/3/7
10
1、资本优势
2、货币优势
3、管理优势
4、技术优势
5、营销优势
6、获取资源能力方面的优势
7、规模经济优势
8、政治力量优势
2021/3/7
11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垄断优势理论强调,企业只有在具备一些 特有的优势,足以抵消企业对外经营的明 显不利条件时,才可能对外直接投资。
西方学者常将金德尔伯格和海默并列为垄断优势理 论的创建者,并将这一理论称之为“海默-金德尔 伯格学派”。
2021/3/7
7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首先,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海默指出,现 实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 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根本原因。
海默认为,至少存在4种类型的市场不完全: 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由规模经济导 致的市场不完全、由政府干预经济而导致的
较强的时代特色。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仅是国际直接
投资理论中的一种,各国进行对外投资以及接受国外直接
投资都应该根据各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投资理论。
2021/3/7
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国际 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 象,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 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可以称之为对外直接投资 的理论。
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
的发展。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
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
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
出以下三方面内容: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
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
6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 究的先驱者。
1960年,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 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垄断 优势理论。
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 Berger) 的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并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 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重点由对外直接投资转向 研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因此可称之为跨国 公司的理论,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 展促使理论研究的重点从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机制转向解释 发展机制。除了对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局部修正以 外,更多的研究围绕着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而 展开。此外,许多学者还另辟蹊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和特点,纷纷提出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如“小 规模技术理论”等。
2021/3/7
4
本章主要内容:
垄断优势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其他直接投资理论
2021/3/7
5
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2021/3/7
市场不完全以及由税赋和关税导致的市场不 完全。
2021/3/7
8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其次,海默指出,投资者去东道国办企业,相对
当地企业具有先天上的困难,它主要表现在经济、 政策、法律环境的不同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 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将可能会增加企业在当地 经营的成本。
此外,投资者还要承担“距离上的成本”,这种 成本包括国际差旅费、通讯费以及信息传递费用 及决策所需要多耗费的时间等。
上述种种,可以归纳为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要承 担的海外风险。因此,只有当投资者有能力在东 道国赚取比在母国企业更高的收益率和利润率时, 才可能去在该东道国投资。
2021/3/7
9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再次,通过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的实证分析,海默认为,进入东道国的投 资者不采取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等 进行间接投资,而是通过办企业进行直接 投资,其原因是在非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投资者拥有东道国当地竞争者没有的企业 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保证投资者获得高于 在母国企业的收益率和利润率。这些优势 表现在以下方面:
2021/3/7
1
【引导案例】 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
提出: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
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
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
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Leabharlann Baidu展那些具
这一理论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以约翰逊提出 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 专有性,即企业对信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 为代表;二是以凯夫斯为代表的“产品差异能力 论”,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 的能力。
这些优势中,最关键的是营销优势和技术 优势,其他优势则只起配合作用。
2021/3/7
12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1、核心资产论
在对外投资者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中,最重要的是 技术和知识,即核心资产。对外投资者通过对核 心资产的占有,形成垄断优势,并发展对外投资, 在东道国获取高额利润,此即核心资产论。
略;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
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
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
2021/3/7
2
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
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
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
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
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
20世纪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
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的对外
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迅
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
2021/3/7
10
1、资本优势
2、货币优势
3、管理优势
4、技术优势
5、营销优势
6、获取资源能力方面的优势
7、规模经济优势
8、政治力量优势
2021/3/7
11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垄断优势理论强调,企业只有在具备一些 特有的优势,足以抵消企业对外经营的明 显不利条件时,才可能对外直接投资。
西方学者常将金德尔伯格和海默并列为垄断优势理 论的创建者,并将这一理论称之为“海默-金德尔 伯格学派”。
2021/3/7
7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首先,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海默指出,现 实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 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根本原因。
海默认为,至少存在4种类型的市场不完全: 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由规模经济导 致的市场不完全、由政府干预经济而导致的
较强的时代特色。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仅是国际直接
投资理论中的一种,各国进行对外投资以及接受国外直接
投资都应该根据各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投资理论。
2021/3/7
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国际 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 象,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 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可以称之为对外直接投资 的理论。
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
的发展。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
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
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
出以下三方面内容: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
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
6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 究的先驱者。
1960年,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 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垄断 优势理论。
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 Berger) 的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并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 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重点由对外直接投资转向 研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因此可称之为跨国 公司的理论,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 展促使理论研究的重点从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机制转向解释 发展机制。除了对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局部修正以 外,更多的研究围绕着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而 展开。此外,许多学者还另辟蹊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和特点,纷纷提出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如“小 规模技术理论”等。
2021/3/7
4
本章主要内容:
垄断优势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其他直接投资理论
2021/3/7
5
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
2021/3/7
市场不完全以及由税赋和关税导致的市场不 完全。
2021/3/7
8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其次,海默指出,投资者去东道国办企业,相对
当地企业具有先天上的困难,它主要表现在经济、 政策、法律环境的不同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 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将可能会增加企业在当地 经营的成本。
此外,投资者还要承担“距离上的成本”,这种 成本包括国际差旅费、通讯费以及信息传递费用 及决策所需要多耗费的时间等。
上述种种,可以归纳为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要承 担的海外风险。因此,只有当投资者有能力在东 道国赚取比在母国企业更高的收益率和利润率时, 才可能去在该东道国投资。
2021/3/7
9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再次,通过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的实证分析,海默认为,进入东道国的投 资者不采取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等 进行间接投资,而是通过办企业进行直接 投资,其原因是在非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投资者拥有东道国当地竞争者没有的企业 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保证投资者获得高于 在母国企业的收益率和利润率。这些优势 表现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