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
流程再造BPR
一、流程再造(BPR)(一)、概念: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也译为:业务流程重组、企业流程再造。
对业务流程进行全然性的再试探和完全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本钱、质量、效劳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
BPR的大体思想在于强调以进程为核心,打破原有的职能界限和任务划分,尽可能将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的不同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环节集合起来,归并成单一任务,由一个人或一个小组来完成。
(二)要紧方式BPR作为一种从头设计工作方式、设计工作流程的思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但在具体做法上,必需依照本企业的实际情形来进行。
美国的许多大企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BPR,其中一些要紧方式有:l、归并相关工作或工作组。
若是一项工作被分成几个部份,而每一部份再细分,别离由不同的人来完成,那么每一个人都会显现不强、效率低劣等现象。
而且,一旦某一环节显现问题,不但不易于查明缘故,更不利整体的工作进展。
在这种情形下,企业能够把相关工作归并或把整项工作都由一个来完成,如此,既提高了,又使工人有了工作成绩感,从而鼓舞了士气。
若是归并后的工作仍需几个人一起担当或工作比较复杂,那么成立团队,由团队成员一起负责一项从头至尾的工作,还能够成立数据库,信息互换中心,来对工作进行指导。
在这种工作流程中,大伙儿一路拥有信息,一路出主意想方法,能够更快更好地做出正确判定。
二、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
在传统的组织中,工作在细分化了的组织单位间流动,一个步骤未完成,下一步骤开始不了,这种直线化的工作流程使得大为加长。
若是依照工作本身的自然顺序,是能够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的。
这种非直线化工作方式可大大加速工作速度。
3、依照同一业务在不同工作中的地位设置不同工作方式。
传统的作法是,对某一业务按同一种工作方式处置,因此要对这项业务设计出在最困难最复杂中的工作中所运用的处置方式,把这种工作方式运用到所有适用于这一业务的工作进程中。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最全名词解释1 原型法: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按照不断寻优的设计思想,通过反复的完善性试验而最终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2 资源生命周期:一项资源从获得到退出所经历的阶段,一般分为产生、获取、服务和归宿四个阶段。
3 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获取企业关键性能指标的巨大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
4 流程图:是掌握现行系统状况、确立系统逻辑模型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系统分析和描述现行系统的重要工具,是业务流程调查结果的图形化表示。
5 数据词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加工、文件和数据项、外部项进行定义的工具。
6 系统的可靠性:指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抗干扰(包括认为和机械故障)和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能力。
7 代码:指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了具体的文字说明。
8 非渐增式测试方法:先分别测试每个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结合在一起测试。
9渐增式测试方法:把下一个要测试模块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测试完以后再结合进来下一个测试的模块继续测试。
10 等价类划分:一种黑盒子测试技术。
该技术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数量的等价类,并假定用一个等价类的典型代表值测试等价于这一类其他值的测试。
1、关系模型关系模型: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2、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定义和说明,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库,是数据流程图的辅助资料。
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六个方面。
3、第三范式第三范式:是指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4、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软件工程方法,其特点是任何程序设计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业务流程重组名词解释
业务流程重组名词解释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它是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需求而进行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的调整。
业务流程重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流程再造: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造和重新设计,以消除浪费和不必要的环节,实现流程的简化和高效化。
流程再造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更高效的业务运营。
2. 流程集成:流程集成是指将不同部门和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流程集成,企业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劳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
3. 流程自动化:流程自动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执行和管理。
通过流程自动化,企业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减少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
常见的流程自动化技术包括工作流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智能设备等。
4. 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通过对现有业务流程的调整和改进,提高流程的质量和效益。
流程优化可以包括减少无效环节、改善信息传递和沟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以实现更高效的业务运作。
5. 流程监控:流程监控是指对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确保流程的正常运转和效果的达到。
通过流程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流程改进:流程改进是指对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市场和业务需求的变化。
流程改进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进行持续的改进和优化,以保持竞争力和适应性。
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1. 提高效率:通过整合和优化业务流程,企业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出能力。
2. 降低成本:通过流程重组,企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成本,从而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3. 提高质量: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企业可以实现对质量的控制和改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ERP原理与应用》网考机考形考任务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ERP原理与应用》网考机考形考任务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考试说明: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在易飞ERP系统中,询价后,企业决定从其中一家或几家供应商订货,需要录入()。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请购单题目2品号的采购前置天数等于:()。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固定前置天数+采购量/批量*变动前置天数题目3在易飞ERP系统中,进货单的前置单据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采购单题目4企业向初步选中的供应商发出的请求其提供报价的单据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询价单题目5下列不属于常规补货政策的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定时定量补货题目6下列哪种单据不属于采购管理子系统()。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销货单题目7ERP中制定采购计划中的物料有两种不同来源,其主要来源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MRP库存类型可以按照加工过程中的地位分为三类,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题目9在易飞ERP中,定义了品号不同的材料类型,其中()指一般不需要加工的原料,经采购进货取得。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采购件题目10下列哪种单据不属于销售管理子系统()。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进货单题目11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思想源于()选择一项:正确答案:日本题目12协同商务和云计算是在ERP的()阶段被引入的。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MRP II题目13MRP建立在下面哪两个假设的基础上:()。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生产计划可行,采购计划可行题目14BOM的中文含义是()。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物料清单题目15价值链模型是由谁最早提出。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迈克尔·波特ERP的概念最早是由()的咨询公司提出的。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美国题目17企业运营的主流程不包括下面的那个环节。
()选择一项:正确答案:质量题目18JIT生产中每道工序间的“看板”是为了控制()的库存。
BPR(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1.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BPR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和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其实质是以下几 BPR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和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和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 点: ① 根本性的重新思考: 对长期以来人们已经熟视无睹的经营过 根本性的重新思考 : 组织管理模式重新进行思考, 程 , 组织管理模式重新进行思考 , 以顾客为中心考虑经营目标 和战略方向, 设计全新的企业经营流程, 和战略方向 , 设计全新的企业经营流程 , 并面向经营流程设置 组织机构,实现企业重组。 组织机构,实现企业重组。 BPR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②BPR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如人员 的重组、 技术的重组、组织机构的重组、企业文化的重组等等。 的重组 、 技术的重组 、 组织机构的重组 、 企业文化的重组等等 。 BPR的原则是打破原有的部门和工序限制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的原则是打破原有的部门和工序限制, ③BPR的原则是打破原有的部门和工序限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实行面向经营过程的团队工作方式; 组织机构扁平化; 实行面向经营过程的团队工作方式 ; 组织机构扁平化 ; 权力下 放,激发员工自主性;推行并行工程。 激发员工自主性;推行并行工程。 实施BPR的过程中强调信息技术、 BPR的过程中强调信息技术 ④实施BPR的过程中强调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和组织管理的有效 协调。 协调。
业务流程重组
一、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BPR的基本过程 二、BPR的基本过程 三、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 四、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事项
1.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1.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 reengineering, 业务流程重组 (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简称 BPR) 是美国哈默博士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BPR),是美国哈默博士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生存能力 和发展能力, 20世纪 90年代提出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思 世纪90 和发展能力 , 于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思 想和方法。 想和方法 。 其核心思想就是要不断的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 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组, 从而使时间、 成本、 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组 , 从而使时间 、 成本 、 质量、 服务、 质量 、 服务 、 速度和环境这些反映供需链和企业竞争力的 要素得以戏剧性的改善和提高。 根本性” 要素得以戏剧性的改善和提高 。 “ 根本性 ” 是指企业进行 业务流程重组时, 根本不考虑企业现状, 业务流程重组时 , 根本不考虑企业现状 , 而对问题进行根 本性的思考; 彻底性” 本性的思考 ; “ 彻底性 ” 表明企业对流程的变革不是进行 简单的、 肤浅的改变或修补, 而是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 简单的 、 肤浅的改变或修补 , 而是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 、 毫无意义的或效益低下的作业方式, 创造全新的工作方法; 毫无意义的或效益低下的作业方式 , 创造全新的工作方法 ; 戏剧性” “ 戏剧性 ” 说明业务流程重组追求的是企业效益显著的增 长或极大的飞跃, 而不同略有改善、 长或极大的飞跃 , 而不同略有改善 、 稍有好转或简单提升 这是BPR的标志与特点。 BPR的标志与特点 等,这是BPR的标志与特点。
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的意义方法
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的意义方法【摘要】:流程优化是企业对各项活动进行梳理的常用方法,但流程优化仅仅是对现有流程的改进,其基于的理念和方法也许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流程再造与流程优化不同,其需要通过新的理念指导,对流程进行本质性的变革。
关于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的意义和方法如下。
流程优化是企业对各项活动进行梳理的常用方法,但流程优化仅仅是对现有流程的改进,其基于的理念和方法也许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流程再造与流程优化不同,其需要通过新的理念指导,对流程进行本质性的变革。
关于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重组的意义和方法如下。
企业的流程管理不是指只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进行梳理与优化,而是要面向整个供应链网络里的所有流程。
企业所在的供应链网络中的流程错综复杂,如何优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这需要在实际操作中集思广益、不断创新敢于颠覆过去,对流程的设计要反复检查讨论,不断试验、实践与改进等。
新流程设计好之后一定要进行模拟检验,观察流程的绩效并不断改进。
另外,鼓励企业在流程管理和分析时多使用流程图工具,这也是业务流程重组( BPR)或业务流程再造(BPR)中的重要手段。
流程图能够清晰地展示各个流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流程图描述清楚了,就知道每一步活动到底该如何去优化。
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再造(重组)(BPR)是美国学者迈克尔·哈默(MichaelHammer)和詹姆斯·钱皮(JamesChampy)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指出:200年来,人们一直遵循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注重把工作分解为最简单和最基本的步骤。
而目前应围绕BPR的概念来建立和管理企业,即把工作任务重新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去。
其中对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定义是:“为了飞跃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基础,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业务流程重组
BPR实施中有关人员的选择
并明确企业中每个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 (2)工程总监:主要负责企业BPR中所有相应的技术工作,作为BPR领导者的
(1)领导者:主要职责是规划企业重组的总目标,进行全局管理和协调工作,
总参谋 。
(3)项目主任 :主要负责企业BPR中某一项目,提供此项目所需的资源,并 与此项目相关的企业各组织机构交涉、协调,以获得必要的支持。项
BPR实施的意义
(一) BPR实施的背景 1.企业根据职能划分部门,人为的设定部门间的界限,使 企业内部形成单独的利益中心。 2.现行的人员结构中,员工的地位、薪酬、前途受制于自 己的上司,每个员工以服务领导为自己的最大任务,而 不是关心消费者。
3.企业将一大部分力量用在起草、撰写、检查各种公文、 报告、表格上,甚至把这些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臵。
BRP应用的步骤
(1)启动:任命领导者并成立专门的重组委员会;获得高层经理人员对业务 重组的支持;准备计划书:定义重组的范围、确定重组的目标、实施的 方法和进度的安排;组建并培训重组团队的成员等。 (2)选择再设计的流程:首先应识别出准备改变的主要业务并评估如果不进 行改变将产生的后果,然后选择需要重组的业务流程。应考虑:迫切性; 重要性;可行性。 (3)流程分析:对需要重新设计的流程进行分析,建立该流程的理想目标。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处理的时间;增进客户的满意度;增强企业 的竞争力等。 (4)重新设计:利用创造性思维建立设计的方案;定义新的流程模型并用流 程图描述这些流程;设计与新流程适应的组织机构模型;定义技术需求, 选择能够支持新流程的平台等。 (5)评估:应用功能经济分析工具建立有关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评估标准评 估各可行方案,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案。 (6)执行:最好先有选择性地建立一个原型系统进行小范围的实验,通过试 运行取得满意成果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 [业务流程重组中流程建模方法]
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 [业务流程重组中流程建模方法]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比以前更加激烈。
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而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
这一思想虽然已经出现了十余年,但迄今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
对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全面改进自身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企业的效益产生飞跃式的提高。
目前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于缺乏对业务流程的定量分析手段,对于流程的简化与集成没有现实可行的方法与工具。
另一方面,对流程进行建模以及如何对已经建立的流程模型进行分析及应用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本文试图从业务流程建模的角度出发,首先对业务流程的分解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活动的表示方法。
并研究了活动的分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然后通过对Meta-Model、UC矩阵、PERT图、GRAI、Petri网模型等建模技术的研究与比较,分析了各种建模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由于这些建模方法都来自其它领域,并非专为业务流程所设计,所以本文以Petri网模型为例,对业务流程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
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系统对业务流程模型进行仿真,在仿真过程中计算流程的各种参数,从而为流程的简化与集成提供依据。
最后,本文对仿真的运行管理和仿真的数据分析进行了研究。
为业务流程模型仿真在流程简化和集成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BPR;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重组;流程建模Abstract With our country joining WTO, domestic enterprises are facing further fiercer market competition than before. Under this kind of condition, enterprises need urgently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And it is the effective way that enterprises improve management, increase the benefi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ed. this thought, Though has already been presented more than ten years, is still at the starting stage so far, and have not been formed a ripe theory and method system yet. To study the theory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 will help enterprises improve one"s own managementall-side. Improve synthesize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 enable benefit of enterprises to improveat a leap type .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n one hand lie in lack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ans of business process, having no available methods to simplify and integrate the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blem to model the process and to analyses and use the existing model efficiently still existing. This paper attempt to proceed from angle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modeling, first to study the method of resolving business process, present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the activity, and studied the contents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tivit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activities, etc. Then by studying and comparing of modeling technology, such as Meta-Model, UC matrix, PERT chart, GRAI, Petri network model, etc, we can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kinds of modeling method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Because the modeling methods all come from other fields, which are not designed for business process specially, this paper takes Petri network model as an example to improve the process modeling method of the business.On this basis, we carry on emulation to the process model of the business with the emulation system, calculate various kinds of parameters of the procedure in the course of emulation, thus offer basis on which procedure simplifies and integrates. Finally, this paper has studied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data analysis of emulation. The application while the process is simplified and integrated of emulation of model of procedure of the business has offered the method that can be drawn lessons from. Keywords BPR; Business Process;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Process Modeling 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目录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1 1.1 课题背景 1 1.1.1 时代的需要 1 1.1.2 基于传统分工体制的业务流程的缺点 2 1.2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产生的背景 2 1.2.1 历史背景 3 1.2.2 时代背景 4 1.2.3 技术背景 5 1.3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1 国外研究现状 6 1.3.2 国内研究现状 7 1.4 业务流程重组的反思与发展 8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9 第2章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基本理论 11 2.1 业务流程的概念 11 2.1.1 业务流程的定义 11 2.1.2 业务流程的特点 11 2.2 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思想 13 2.2.1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14 2.2.2 业务流程重组的特征 14 2.2.3 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 172.2.4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质 19 2.3 实施业务流程重组的条件 21 2.4 现代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的关系 22 2.5 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 23 2.5.1 结果分析 23 2.5.2 技术分析(IT能力) 23 2.5.3 活动去除 24 2.5.4 代理基准法 24 2.5.5 流程简化 24 2.6 本章小结 25 第3章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研究 26 3.1 概述 26 3.1.1 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的目的 26 3.1.2 业务流程模型的特征 27 3.1.3 业务流程的建模方法概述 27 3.2 流程分解 28 3.2.1 流程的结构 28 3.2.2 活动的表示 29 3.2.3 活动的分类 31 3.2.4 活动之间的关系 32 3.2.5 业务流程图 32 3.3 业务流程的结构模型 34 3.3.1 业务流程的Meta模型 34 3.3.2 利用UC矩阵对流程的结构建模 38 3.4 业务流程的状态模型 40 3.4.1 PERT模型 40 3.4.2 GRAI模型 41 3.4.3 Petri网 433.5 业务流程中信息流的建模方法 44 3.5.1 数据流程图(DFD图) 44 3.5.2 IDEF0模型 45 3.6 本章小结 46 第4章业务流程建模方法改进与模型仿真研究 474.1 各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47 4.1.1 业务流程的结构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47 4.1.2 业务流程的状态建模方法的优缺点 48 4.2 流程建模方法的改进研究 49 4.2.1 扩展的Petri网模型 494.2.2 对流程进行建模 51 4.3 流程模型仿真研究 524.3.1 对业务流程模型的仿真 52 4.3.2 仿真运行管理 55 4.3.3 仿真数据分析 55 4.4 本章小结 56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8 致谢 61 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
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课件
BPR的实施通常包括对现有业务流程的调研和分析、设计 新流程、实施新流程以及持续改进等步骤。
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 业需要关注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通过应用新技术和创新业务模式 ,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
化。
可持续发展
企业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通过 业务流程的绿色化和环保化,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Chapter
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
•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一种全面、彻底 地重新设计和构造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思 想和方法。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以 关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对企业 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 新设计,并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现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 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
03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过程
Chapter
诊断现有业务流程
识别现有业务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
01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现有业务流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
收集业务数据和信息
02
收集相关的业务数据和信息,包括流程时间、成本、质量、效
率等方面的数据,以便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评估。
确定重组范围和目标
03
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业务流程重组的范围和目标,明确需要改
进和优化的环节。
设计新的业务流程
制定业务流程重组方案
根据诊断结果和目标,制定详细的业 务流程重组方案,包括流程设计、组 织结构调整、职责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
优化流程环节和操作
引入信息技术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自动化、智能 化技术,提高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智 能化水平,降低人为干预和错误率。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目的的管理行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业务流程重组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流程、人员、技术和资源进行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确定需要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这一过程需要全面的数据支持,包括业务数据、流程数据、人员数据等,以便更准确地了解业务流程的运行情况。
其次,业务流程重组需要明确目标和规划。
根据对业务流程的分析评估,确定重组的目标和方向,明确需要达到的效果和改进的重点。
同时,制定详细的重组方案和实施计划,包括调整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确保重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和影响。
业务流程重组可能会对现有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技术支持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重组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和各方利益的平衡。
同时,需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培训,确保人员能够顺利适应新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业务流程重组需要进行效果评估和持续优化。
重组工作完成后,需要对重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改善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重组目标的实现。
同时,需要建立持续的优化机制,对业务流程进行动态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
总之,业务流程重组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全面的分析评估、明确的目标规划、充分的沟通协调和持续的优化改进,可以实现业务流程的重组,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业务流程重组的概念过程及体会
主动的变革管理
寻找合适的高层支持者
要点16:
项目最高负责人可以扮演“项目大使”的角色,这有助于项目获取资源、减少阻力、并保证在外部机构离开后项目仍能推进。项目的成败应与其个人目标直接挂钩
营造紧迫感
要点17:
在组织内部营造紧迫感是实施组织变革的重要技巧之一,它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关注和参与程度
充分激励项目成员
要点6:
应该选择能够从业务流程重组中获益最大的部门/领域作为第一波的实施部门
避免采用过分理想化的方案
要点7:
过分理想化方案其实施难度往往超过一般的想象。要敢于挑战专家提出的需求和特点要求,因为许多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解决
慎重评价实施方法
要点8:
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之前应慎重评价实施方法,并详细计划实施的进程
密切跟踪项目进展
要点13:
拖期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仔细制定计划、而后严格按计划执行是保证项目如期完成的关键
注意基础数据的准备
要点14:
基础数据的重要性和困难往往被估计不足,事实上,这极大的影响业务流程重组的进展,因此及早进行这方面的准备
鼓励员工广泛参与
要点15:
员工是业务流程的最终执行者,员工的参与有助于及早适应和改进系统。实践表明,1/3以上员工不同程度的参与才有可能达到最佳效果
*
什么是业务流程重组(BPR)?
“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进行战略性重构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建立面向顾客的业务流程
-Hammer & Champy
ERP原理与应用课后题答案 第 1 章 习题解答
第 1 章ERP的理论发展思考与练习题解答1.什么是ERP?请结合教材及相关网站的评论,阐述对你对ERP 的理解。
答:ERP定义:ERP是一种企业内部所有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交换和分享信息的系统;是集成供应链管理的工具、技术和流程,是管理决策和供应链流程优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它有助于实现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
对ERP的理解:(1)ERP 是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实质是在MRPII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2)ERP 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
(3)ERP 是一个解决方案。
企业面对竞争,必须不断获得新的企业管理需求和提出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借助ERP 管理思想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满足企业需求的ERP 软件产品,并逐步构建以此为核心的数字企业,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2.ERP 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答:ERP 系统起源于制造业的信息计划与管理,其形成发展大致经过了5 个阶段:20 世纪40 年代的库存控制订货点法20 世纪60 年代的时段MRP20 世纪70 年代的闭环MRP20 世纪80 年代的MRPⅡ20 世纪90 年代的ERP各阶段的特点(1)订货点法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库存物料随时间推移而被使用和消耗的规律的研究,提出了订货点的方法和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企业的库存计划管理中。
①订货点法主要解决库存的缺货和积压货物问题。
②订货点法涉及5 个量值:安全库存量、最大库存量、订货提前期、单位时区需求量和订货点,其量值均为经验值。
③订货点法的局限性订货点法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不能反映物料的实际需求,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不断提高定货点的数量,而造成库存数量和库存物料资金占用的数量增加,产品的成本升高,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ERP原理与应用》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ERP原理与应用》判断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考试说明: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题目1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是ERP。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ERP发展到现在经历了订货点法、MRP、MRP II、ERP、ERP II等过程。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计划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它统一指导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MRPⅡ与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了经济学的概念。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在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业务流程重组结构应该以任务为中心。
选择一项:对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企业物流、人流、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企业经营中,管理一般包括生产控制、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三方面的内容。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为了避免物料短缺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应该适时、适量的增加物料库存量,而增加物料库存量所需要的提前时间就称为提前期。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ERP只用于传统制造业。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在ERP系统中,采购计划中的物料需求有两个不同的来源,MRP和核价单。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物流管理由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组成。
选择一项:供应链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4请购业务处理包括录入请购单、维护请购信息、请购单生成采购单以及打印请购单等业务处理。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5库存盘点时系统计算出实际盘点数量和账面数量的差异,生成相应的盈亏汇总表,然后系统对库存进行盘点调整,生成盘点调整单记录调整信息。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6询价和洽谈的过程比较复杂,可以通过询价单和报价单的方式完成。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7在易飞ERP存货管理子系统中,“存货月底成本计价”模块和“存货结转”模块提供库存品号的库存成本等信息给财务部门。
业务流程重组及风险管理
业务流程重组及风险管理业务流程重组及风险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业务流程重组成为了一项必要的管理工作。
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绩效。
同时,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重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确定需要进行改进的方面。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新的业务流程,并进行实施和监控。
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同时也要进行风险管理,以确保重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风险管理是通过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各种风险,以最小化潜在损失的管理方法。
在业务流程重组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战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首先,技术风险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比较常见的一种风险。
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可能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或系统,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技术选型不合适、技术实施不成功等。
为了有效管理技术风险,企业应进行充分的规划和测试,确保新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战略风险也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需要关注的一种风险。
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并根据这些目标进行业务流程的设计和重构。
然而,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企业的战略可能需要适时调整和变更。
为了有效管理战略风险,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和评估战略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最后,人力资源风险也是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需要注意的一种风险。
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时,可能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调整,以适应新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
然而,员工的变动和不适应程度可能会影响到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效果。
为了有效管理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培训和管理机制,并进行积极的沟通和组织变更。
企业流程管理与业务流程的术语
企业业务流程概述
典型组织结构图:现状分析总经理Fra bibliotek财务副总
人事副总
销售副总 生产副总 采购副总
财务部 资金 成本 核算
人力资源 部
市场部 销售一部 销售二部
生产部 工艺部
物料部 质量部 技术服务 部
企业业务流程概述
❖ 问题多多: ❖ 对外多点接触,横向缺乏协调,形成管理
企业业务流程概述
柳暗花明又一村(应对策略):
※一个转变
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两种途径
IT应用 管理变革
※两种阻力
IT黑洞 变革的反弹
※一个结合
管理变革与IT技术的结合
BPR概述
★ 1990年管理学博士Michael Harmer 哈默发表文章 《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Obliterate》 (重新设计工作,不是搞自动化)
BPR概述
技术方法(定量): 价值链分析法 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
把为顾客提供价值的业务活动链称做价值 链,他认为企业的活动分为两类:为企业 增加价值的基本活动和支持目前和未来的 基本活动的辅助活动。价值链分析法将企 业活动细分,发现与顾客无关的增值活动, 从而去除这些活动。取消这些活动不仅可 以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快 的服务,提高企业业务流程的运行质量。
一种约束,要提高一个系统的效能, 必须要打破系统的约束。在企业流 程运行过程中,流程的效率取决于 其中最慢的一环,而不是最快的一 环。要提高流程质量,必须首先改 善最慢的一环,才能使流程优化。
BPR概述
定性方法:目标业务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ESIA • 清除——Eliminate • 简化——Simply • 整合——Integrate • 自动化——Automate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第一章:MRPⅡ(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规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egement):客户关系管理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征的反映;信息是可通信的,通过传输工具获得信息;信息形成知识,信息进入大脑留下的痕迹。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管理: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信息的是时效性: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时效性愈强。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安东尼金字塔模型: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
业务流程重组
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实现更高 效的业务协作。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某金融机构的客户服务流程优化
总结词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客户服务质 量和效率。
详细描述
该金融机构重新设计了客户服务流程,整合 了不同部门和渠道的资源,简化了客户办理 业务的流程。同时,通过采用智能客服和在 线服务平台,提高了客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和 满意度。这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还降低了 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
转换实施
逐步将现有流程切换到新流程,确保平滑过渡,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
监控与调整
对新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评估与反馈
设定评估指标
根据新流程的特点和目标,设定合理的评估指 标,如效率、质量、成本等。
进行评估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观察,对新流程的执行效 果进行评估。
数据分析和预测
人工智能可以对业务流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测 潜在问题和风险,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化处理大量重复性工 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个性化服务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 进行个性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云计算对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02
业务流程重组的核心概念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是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工 具,它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进行分析,识别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和非核心竞争力,从而确定需要重组 的业务流程。
价值链分析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优 势和劣势,以及在行业中的定位,为 企业制定战略和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提 供决策依据。
论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基础
论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理论基础【摘要】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是指对企业内部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优化的过程,其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精确度,减少成本和风险。
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性,其定义涉及了业务流程重组的本质和目的。
然后从动因、目的、方法、实施步骤和实际案例五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通过总结理论基础、展望未来发展和提出启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从而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基础、重要性、定义、动因、目的、方法、实施步骤、实际案例、总结、未来发展、启示1. 引言1.1 介绍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性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优势。
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进行的重要举措。
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重新设计和优化会计业务流程,可以简化操作步骤,消除重复工作和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这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决策效率。
通过重新规划会计流程,可以更好地规范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和权责关系,减少决策层级,加快决策速度,提高管理效率。
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抓住商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还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适应市场变化,迅速反应。
企业需要重视会计业务流程重组,不断优化和完善会计流程,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2 论述会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定义会计业务流程重组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会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的一种管理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业务流程重组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Dramatic)改善”。
“根本性”: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以回归零点的新观念和思考方式,对现有流程与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与统筹考虑,避免将思维局限于现有的作业流程、系统结构与知识框架中去,以取得目标流程设计的最优。
“彻底性”:抛弃所有的陈规陋习创造全新的业务处理流程,而非对既存的事物进行肤浅的改良、增强或调整。
“戏剧性”: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企业的整体运作效果达到一个质的飞跃,体现高效益与高回报。
主要思想: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转变注重整体流程最优的系统思想组织为流程而定,而不是流程为组织而定充分发挥每个人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客户与供应商是企业整体流程的一部分信息资源的一次性获取与共享使用特点人员精简,实现“一人包办式”服务员工拥有自我决策权打破连续的作业安排方式新流程的生产和服务功能多样化新流程可以超越组织界限来完成工作企业对各流程的管理,享有集权与分权的好处Hammer用于指导BPR的七条原则组织机构设计围绕企业的产出,而不是一项项任务由使用过程输出的人来执行过程操作将信息处理工作结合到该信息产生的实际过程中去对地理上分散的资源看作是集中的来处理平行活动的连接更紧密将决策点下放到基层活动中,并建立对过程的控制将在信息的源头一次性获取信息,保持信息的一致性
二、定义: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在一定时间内双方一起工作的承诺,为了双方的效应,分担相关信息、风险和奖励。
这种关系需要对未来的预期有清晰的理解、开放的交流和信息交换、相互信任和共同的发展方针。
驱动因素1、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业务,维持和增强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2、不断变化且要求越来越高的顾客期望。
(个性化的产品、更为广泛的产品选择、优异的质量和可靠性、对顾客的快速响应、更高的服务水平)。
3、外包战略的出现,使得全球资源的有效整合。
1对于制造商或买主降低成本实现数量折扣、稳定而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库存水平改善时间管理交货提前期的缩短和可靠性的提高提高面向工艺的企业规划更好的产品设计和对产品变化更快的反应速度强化数据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控制2、对于供应商或卖主保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对用户需求更好地了解/理解提高运作质量提高零部件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买主交货期改变的反应速度和柔性获得更高的利润(比非战略合作关系供应商3、对于双方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共同参与产品和工艺开发,实现相互之间的工艺集成、技术和物理集成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投机思想和投机几率增强矛盾冲突解决能力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三、定义:“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而把其他业务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原因:从长远来看,有以下原因促使企业实施业务外包。
1.释放企业资源2.分担风险3.加速重构优势从短期来看,业务外包有以下主要原因。
1.企业难以管理和控制的辅助业务职能2.使用企业没有的资源3.降低和控制成本4.节约资本资金缺憾成功的业务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业务能力、改善质量、提高利润率和生产率。
但是它同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业务外包一般可以减少企业对业务的监控,企业必须不断监控外企业的行为并与之建立稳定长期的联系。
另一个问题来自职工本身。
随着更多业务外包,他们会担心失去工作。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被外包只是时间问题的话,这可能会使职工的业绩下降,因为他们会失去对企业的信心,失去努力工作的动力,导致更低的业绩水平和生产率。
方式1.临时服务和临时工2.子网3.与竞争者合作4.除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完全业务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