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一章第二章总结

合集下载

统计学重点

统计学重点

第一章1、数据类型: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我们将数据分为:分类数据(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ex:血型),顺序数据(有序类别的非数据型数据,ex:喜好,产品等级),数值型数据(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2、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是样本的函数,样本统计量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若存在未知变量就不是统计量。

第二章1、概率抽样(随机抽样):(1)特点: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抽取样本时使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

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2)简单随机抽样:体现在每一个样本点的选取上(简单直观方便,但是效率低)(3)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差距大,体现在每一层样本点选取上(精度最高)(4)系统抽样:第一个样本点的选取是随机的(简单,提高精度,但是方差估计难)(5)整群抽样:要求:群集间互斥且周延,群集与群集间差异小,群集内类似总体每一群的选取是随机的(简单,相对集中,方便,但是精度较差)(6)多阶段抽样:先抽取群,但并不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是再进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查。

2、非概率抽样(1)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2)有方便抽样、判断抽样、自愿样本、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等方式3、比较:4、抽样误差: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影响因素:样本量的大小、总体的变异性第三章1、数据审核:(1)原始数据:完整性,准确性;(2)二手数据:适用性,时效性,确认是否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加工整理2、分类数据的图示:(1)条形图:主要反映分类数据的频数分布(2)帕累托图:各类别数据出现的频数多少排序的柱形图,用于展示分类数据分布。

(3)饼图:主要用于表示样本或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用于研究结构性问题。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统计—总括地计算;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统计学概括地说统计就是用数字作为语言表述事实。

它有三层含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2统计资料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或科学技术内容的统计数字和相联系的文字分析报告。

3统计工作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方法搜集、处理统计资料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过程。

3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

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为什么?)。

P8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统计的基本问题1.统计的作用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治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P42.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综合性)具体性3.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结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对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分类目录、资料搜集整理方法、分析要求及有关组织工作等方面所作出的整体规划。

5、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所确定的统计指标,把研究对象中各总体单位的某些必须了解的特征记录下来。

6、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将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科学加工处理的过程,以便清晰地反映研究总体的综合特征。

7、统计分析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根据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节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1、总体: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简言之总体是同质个体所组成的整体。

商务统计章节知识点总结

商务统计章节知识点总结

商务统计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统计学基础概念1.1 统计学的概念和作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以便做出科学决策。

在商务领域,统计学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市场、预测销售和制定营销策略。

1.2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总体和样本、变量、数据类型、测度尺度等内容。

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对于进行商务统计分析非常重要。

1.3 统计学的应用范围统计学在商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市场调研、销售预测、风险评估、财务分析等方面。

第二章:数据类型和数据收集2.1 数据的类型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可以进一步分为禺式数据和顺序数据,定性数据可以进一步分为名义数据和区间数据。

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于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非常重要。

2.2 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记录和外部数据收集等。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对于数据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三章:统计描述与概率分布3.1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总结和展示的过程,包括中心位置测度、离散程度测度、分布形态测度等内容。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描述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3.2 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及其对应的概率,包括离散型概率分布和连续型概率分布。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概率分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第四章:抽样与估计4.1 抽样方法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过程,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对于大规模数据的分析非常重要。

4.2 估计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过程,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在商务统计分析中,通过估计可以得到总体参数的近似值,用于制定决策和预测。

第五章:假设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5.1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来检验统计结论的正确性的方法,包括参数假设检验和非参数假设检验两种方法。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统计学知识点(完整)

基本统计方法第一章概论1•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集合) ;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参数(Parameter ):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等,用希腊字母表示,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Statistic ):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等,采用拉丁字字母表示,是在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3.统计资料分类:定量(计量)资料、定性(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二章计量资料统计描述1.集中趋势:均数(算术、几何)、中位数、众数2.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间距( QR=P75-P25)、标准差(或方差)、变异系数(CV)3.正态分布特征:①X轴上方关于X= 对称的钟形曲线;②X= 时,f(X)取得最大值;③ 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和形态参数;④曲线下面积为1,区间土的面积为68.27% ,区间±1.96 的面积为95.00%,区间±2.58 的面积为99.00%。

4.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近似法:X U /2 S ;百分位数法:P2.5-P 97.5。

第三章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1.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

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

2.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 SEM):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计算公式:八n。

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说明抽样误差的大小。

3.降低抽样误差的途径有:①通过增加样本含量n;②通过设计减少S。

4.t分布特征:①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②形态取决于自由度,越小,t值越分散,t分布的峰部越矮而尾部翘得越高;③当逼近a ,S X逼近X, t分布逼近u分布,故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

5.置信区间(Con fide nee In terval , CI ):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确定的包含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计算公式:X t /2, S X或X U /2, S X。

统计学

统计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通常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的总称;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即是通过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种数字资料及与之相关的其它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一门系统地论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统计工作的成果便是统计资料。

二、统计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中叶有: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国势学派(记述学派){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

配第为了让人们知道和确信“英国的事业和各种问题,并非处于可悲的状态”,在他的代表作《政治算术》(1671-1676年间写成)中用数字比较分析了英、荷、法三国的经济实力和造成这种实力差异的原因,并从贸易、税别、分工、资本和利用闲散劳动力等多方面提出了英国的强盛之道。

19世纪后半叶有:数理统计学派{代表人物:凯特勒}、社会统计学派。

第二节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的性质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四层含义:社会经济统计是一种武器,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它是一种认识武器,是用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运动、发展、变化的武器;它是一种认识社会的武器,即它是一门研究社会经济的科学;它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

二、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总体性、社会性第三节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统计工作过程一、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有两条:一是服务,二是监督。

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统计分组法二、统计工作过程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可分为传统的三阶段:统计调查即根据统计任务所确定的指标体系,拟订调查纲要,搜集被研究对象的准确材料;统计整理就是对调查资料加以汇总综合,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统计分析就是将加工整理好的统计资料加以分析研究,采用各种分析方法,计算各种分析指标,揭示被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的规律性,必要时还要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李洁明著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李洁明著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统计包含三种涵义(1)统计工作:一种调查研究活动。

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

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工作成果。

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2)统计资料: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原始资料:直接从各调查单位搜集的用来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资料次级资料:由原始资料加工得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资料(3)统计学:是研究总体一定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的方法论学科统计学的性质:统计学是通用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使用大量观察和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对事物总体的综合认识;统计学结合现象的“质”研究现象的“量”特点:数量性(统计研究过程是从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从数量上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总体性(统计所研究的是由同类事物构成的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具体性、社会性2、统计学的分类理论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统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研究的内容是运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统计问题,国民经济统计学、社会统计学、人口统计学3、统计研究方法(1)方法论——大数定律(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是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它可以使影响个体的偶然因素相互抵消,显示出现象的一般特征。

其数理依据是反映随机现象基本规律的大数定律。

诸如,各种基本的、必要的统计报表、普查、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等。

统计描述法:指通过对客观实际的调查了解,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从而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借以反映现象总体的总量规模、结构比例、速度快慢等实际状况。

统计描述的内容包括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统计模型法。

统计推断法:是以一定的置信标准要求,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的方法。

概率与统计学总结

概率与统计学总结

设 A, B,C 为事件,则有 交换律: A ∪ B = B ∪ A; A ∩ B = B ∩ A. 结合律: A∪ (B ∪ C) = (A∪ B) ∪C; A∩ (B ∩ C) = (A∩ B) ∩C. 分配律: A ∪ (B ∩ C) = (A ∪ B) ∩ (A ∪ C); A ∩ (B ∪ C) = (A ∩ B) ∪ (A ∩ C). 德·摩根律: A∪ B = A ∩B; A∩ B = A ∪ B.
乘法定理: 设 P(A)>0,则有 P(AB)=P(B|A)P(A) 一般,设 A1, A2, … , An 为 n 个事件,n≥2,且 P( A1A2 ^ An−1) >0,则有
P( A1 A2 ^ An ) = P( An | A1 A2 ^ An−1)P( An−1 | A1A2 ^ An−2 )^ P( A2 | A1)P( A1)
设 A,B,C 是三个事件,如果满足等式: P( AB) = P( A)P(B) P( AC) = P( A)P(C) P(BC) = P(B)P(C) P( ABC) = P(A)P(B)P(C) 则称事件 A,B,C 相互独立。
一般,设 A1, A2, … , An 是 n(n≥2)个事件,如果对于其中任意 2 个,任意 3 个,……,
划分: 设 S 为试验 E 的样本空间, B1, B2, ^ Bn 为 E 的一组事件,若 1. Bi Bj = φ,i ≠ j,i, j = 1,2, ^ , n 2. B1 ∪ B2 ∪^ Bn = S , 则称 B1, B2, ^ Bn 为样本空间 S 的一个划分
全概率公式: 设 试验 E 的 样本空间 为 S , A 为 E 的 事件, B1, B2, ^ Bn 为 S 的 一个划分 ,且 P(Bi ) > 0(i = 1,2, ^ , n) ,则 P( A) = P( A | B1)P(B1) + P( A | B2 )P(B2 )+^+P( A | Bn )P(Bn )

(完整版)统计学贾俊平考研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统计学贾俊平考研知识点总结

统计学重点笔记第一章导论一、比较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数据分析是通过统计方法研究数据,其所用的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1)描述性统计:研究一组数据的组织、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是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统计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内容包括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所研究现象的一般性特征。

(2)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者所关心的是总体的某些特征,但许多总体太大,无法对每个个体进行测量,有时我们得到的数据往往需要破坏性试验,这就需要抽取部分个体即样本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样本数据对所研究的总体特征进行推断,这就是推断统计所要解决的问题。

其内容包括抽样分布理论,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等。

(3)两者的关系:描述统计是基础,推断统计是主体二、比较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根据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1)分类数据是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达的,它是由分类尺度计量形成的。

(2)顺序数量是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也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但这些类别是有顺序的,它是由顺序尺度计量形成的。

(3)数值型数据是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现实中我们所处理的大多数都是数值型数据。

总之,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通常是用文字来表达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而也统称为定型数据或品质数据;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数量特征,通常是用数值来表现的,因此可称为定量数据或数量数据。

三、比较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和变量:(1)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

通常是我们所关心的一些个体组成,如由多个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多个居民户所构成的集合。

医学统计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

医学统计学_总结_重点_笔记_复习资料

第一章2选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研究对象)的全体,实际上是某一变量值的集合。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

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得的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3选1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P 值即概率,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统计学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到的P 值反应结果真实程度,一般以P ≤ 0.05 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认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其含义是样本间的差异由抽样误差所致的概率等于或小于0.05 或0.01。

P值是:1) 一种概率,一种在原假设为真的前提下出现观察样本以及更极端情况的概率。

2) 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显著性水平。

3) 观察到的(实例的) 显著性水平。

4) 表示对原假设的支持程度,是用于确定是否应该拒绝原假设的另一种方法。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际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也称为小概率的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

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

.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定量资料quantitative data数值变量资料numerical variable为观测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的大小,而获得的资料。

社会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数据与统计学数据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推断统计),描述统计主要是利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展示,或通过计算一些简单的统计量(诸如:比例、比率、平均数、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推断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

变量:是描述观察对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其特点是从一次观察到下一次观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1、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变量?( )A. 民族B. 智商C. 衣服的尺寸D. 女性答案:C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 )A. 工资收入B. 产品等级C. 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D. 企业的类型答案:A解析:3、社会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和( )A. 统计描述B. 统计推导C. 统计推论D. 统计分析答案:C4、能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的必须是哪种变量( )A. 自变量B. 因变量C. 数值型变量D. 字符串型变量答案:C5、在SPSS中最多可以设置几个独立的缺失值?( )A. 3B. 4C. 5D. 8答案:A6、描述统计可以最恰当地表述为( )A.数据作概括性的表达B.对总体所作的结论C.测量操作的应用D.原始数据到标准分的转变答案:A解析:描述统计主要是利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展示,或通过计算一些简单的统计量(诸如:比例、比率、平均数、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分析。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图表展示1、欲以图形显示两变量X和Y的关系,最好创建( )。

A. 直方图B. 圆形图C. 柱形图D. 散点图答案:D第三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概括性度量1、下列统计指标中,对极端值的变化最不敏感的是( )。

A. 众值B. 中位值C. 四分位差D. 均值答案:A2、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A. 50%的数据B. 68%的数据C. 95%的数据D. 99%的数据答案:B解析:根据标准得分可以判断一组数据中是否存在离群点。

统计学原理简答 前四章

统计学原理简答 前四章

第一章概论一、统计学研究的对象1、广义的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关系。

2、狭义是指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以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

二、统计研究的一般认识方法我们要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统计研究的特点和一般规律性。

1、统计研究要在质和量的辩证统一中,认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统计研究须注意到现象发展由个别到一般、由偶然到必然、由普遍联系到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三、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贯穿于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研究,其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四、流量与存量的区别与联系1、流量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或劳务)而取得的收入或支出的总量。

2、存量是在一定时点上,以往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等的结存数量。

3、流量与存量的关系①有相当多的经济现象,其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有流量必然出现存量。

②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

一方面,流量来自存量,存量越多,流量就越多;另一方面,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存量的大小。

③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期初存量加流量之和等于期末存量。

④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

⑤流量与存量是对总量指标而言。

五、统计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统计有三种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和统计理论。

统计工作就是统计的实践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是工作成果与工作过程的关系,统计理论或称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统计理论与统计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第二章统计调查和整理一、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确定统计调查目的确定统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定调查提纲设计调查表规定调查时间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二、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统计调查登记资料的方法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搜集调查答案的方法。

其主要方法有调查和业务记录等。

统计学原理

统计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统计三种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两重关系:统计工作是统计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深化,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

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

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二、统计学的对象和特点(一)从研究对象看,它研究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其对象具有:①总体性:统计研究虽然是从个别入手,对个别单位的具体事实进行观察研究,但其目的是为了达到认识总体数量特征。

(个体与总体)②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通过数据以测度事物的类型、量的顺序、量的大小和量的关系。

(定量与定性)③变异性:统计研究的是同质总体的数量特征,其前提是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不是由某些特定的原因事先给定的。

(同质与变异)(二)从方法核心看,它强调对客观总体进行大量观察,通过归纳推理以获得总体数量方面的综合性认识。

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相关分析法抽样推断法(三)从学科体系看,它是一门多科性的学科“家族”。

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或元素),是各项统计数字的原始承担者。

总体既可以指客观事物本身,也可以是反映该事物某重要数量特征的一组数据的集合。

该集合中的每个元素就是总体单位。

无限总体:含无限多个单位。

有限总体:含有限个单位。

样本定义: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一)标志1、定义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的名称。

(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一)指标1、定义及构成要素⏹综合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指标 = 指标名称 + 指标数值时期指标(一段时期累计总量及据此计算的相对、平均指标)时点指标(瞬间的总量及据此计算的相对、平均指标)①数量指标(外延指标): 它是说明总体外延范围大小的统计指标。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统计学 (第8版) 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1. 简介
本文档为《统计学》第8版的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2. 章节概述
第一章:统计学导论
该章节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定义和应用领域,以及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二章:数据描述
该章节重点介绍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描述方法,包括数据的图形展示、数据的中心趋势和数据的离散程度等。

第三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该章节讲解了概率的概念和性质,以及常见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

第四章: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
该章节介绍了统计推断的基本原理,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第五章:单因素方差分析
该章节讲解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一些统计学中常见的假设检验方法。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该章节重点介绍了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线性回归和多元回归等内容。

3. 课后题详解
本文档还包含了每章的课后题详解,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针对题中的难点和常见错误,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和解题思路。

4. 结语
通过阅读本文档的《统计学》笔记和课后题详解,读者将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

以上是《统计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的概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统计学原理全

统计学原理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统计学原理第一章基础第一节统计的定义统计是从数据中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主要统计概念一、总体总体就是统计工作者研究对象的全体。

对总体的描述性测度称为参数,如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二、样本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若干数据的集合。

对样本的描述性测度量是统计量。

三、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运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估计、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可靠性测度共有两种:置信水平和显著性水平。

三个例子:企业多元化战略: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的绩效差异。

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就业和收入差异。

男生和女生:成绩差异。

第三节:数据的类型一、定距数据定距数据是实数:如身高、距离、收入等二、定性数据定性数据的取值是类别:如男性、女性。

三、定序数据定序数据也表现为定性的,但是取值是有顺序的。

例如,不好、一般、好、很好、优秀。

定性数据和定序数据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取值是有顺序的。

第四节数据的描述方法一、图表描述方法计算机命令1.将数据输入或导入列中。

2.选择数据列。

3.单击图表向导(Chart Wizard)、线图(Line)和完成(Finish)。

4.如果想做某些改变,则鼠标右键单击图表,选择图表选项。

二、数字描述方法1.中心位置的测度(1)算术平均数求和:SUM平均值:average(2)中位数:中位数是通过把观测值按顺序排列而计算得到的。

处于中间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

中值:median,如果数据有n个,若n为单数,取值为中间的数值;若n为偶数,取值为中间两个数的均值。

众数:mode 。

注意:在不只有一个众数的情况下,Exce 只显示最小的,不显示是否有其它众数。

最大值:max ;最小值:min ;平方根:sqrt数据分析:分析工具库是Excel 所附的一组统计函数,它可以通过菜单栏找到。

单击工具,找到“数据分析”;如果“数据分析”不存在,点击“加载宏”,然后选择分析工具库。

找一台安装有数据分析的电脑,进入excel 安装目录(一般是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进入OFFICE10文件夹拷贝Library 文件夹到你的电脑同名文件夹里,然后执行前面的加载宏步骤就可以了。

医学统计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统计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 绪言研究设计、资料分析、结论定量资料:以定量值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血脂心率等。

定性资料:以定性方式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血型性别等。

等级资料:以等级方式表达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观察指标,如疗效分级等。

总体:是指按研究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某项指标取值的集合。

样本:是指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某项指标取值的集合。

(以上均可能考名解)描述某总体特征的指标称为总体参数,简称参数;描述某样本特征的指标称为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通常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涵义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其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此即为小概率原理。

定量资料的统计指标(大题):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同质性与异质性:同质是指观察单位具有相同的性质,是构成研究总体的必备条件;异质性是指性质不同,研究内容不同,对同质性的要求不同。

第二章 个体变异与变量分布变异(名解):是以具有同质性的观察单位为载体,某项观察指标在观察单位之间显示的差别。

【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正偏态与负偏态【2.3节为重点,尤其是统计指标与图的关系】几何均数应用于比值数据,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离散趋势指标(重点简答):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其中常用的是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名解):亦称离散系数,是标准差s 与均数x 之比,即XS CV X100%,变异系数常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度、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度。

如何正确使用相对数(选择或简答):1,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

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3,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率(或称总率)。

4,计算率时要注意资料的同质性,对比分析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统计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统计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核心在、统计调查的各种形式: 1、普查: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主要用
以搜集某些不能或不宜用报表搜集的统计 资料。对国情国力的调查一般用普查,如人口、工业和
农业普查。
❖ 普查的特点:全面调查;非经常性调查。
❖ 我国的普查制度:
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 “1”或“6”的年份基本统计单位普查;“逢3、逢8的年份经济普查; “5”的年份工业普查;“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
❖ 本报告研究的内容较敏感,在调查过程中,由于涉及标会 运作中的核心内容,实践小组受到当地标会保护势力的威 胁,几度要求收缴所有调研资料,但我们依靠勇敢和智慧 将大量的调查结果保留了下来,即本文所用到的珍贵数据 及图片材料。
❖ 数据整理分析……(统计分组、统计表、统计图)
统计研究的过程
统计设计
实际问题
3. 调查项目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 汇总总和,降低资料质量。
❖ 普查的组织形式:
▪ 专门组织普查机构并配普查人员直接登记(人口普查); ▪ 利用原始资料由调查单位自填表格(物资库存普查)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
三、统计调查的各种形式:2、统计报表制度:
❖ 统计报表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 国统计法》),自上而下的统一布置,以一定的 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 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地 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是搜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统计数据的主要方式。
❖主要特点:
① 资料来源建立在基层单位的各种原始记录的基础 上,基层单位可利用其资料;
② 逐级上报和汇总,各级领导能了解其辖区的情况 ③ 属于经常性调查,项目相对稳定,利于积累资料,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统计学第一章整理

第一章、总论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的含义与本质:用数字说明现象的本质1•统计活动2•统计数据3•统计学厂政府统计统计的含义及关系单位统计经营性统计匕其他原始数据:未加工价值更大-次级数据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古典统计学时期(萌芽——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描述为主国势学派:德国的康令和阿亨瓦尔偏重事物性质的解释而不注重数量分析有名无实政治算数学派:英国的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主张以数字、重量和尺度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有实无名2•近代统计学时期(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统计推断方法体系基本确立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的凯特莱主张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正式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并最先用大数定律论证了社会生活中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还提出了“误差理论”和“平均人”思想奠定统计学理论基础社会统计学派:德国的克尼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其显著特点是强调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来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德国恩格尔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英国经济学家斯通等人研究的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3•现代统计学时期(19世纪末到现在)统计方法与应用全面发展显著特点:数理统计学由于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紧密结合及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获得迅速发展,各种新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尤其是推断统计理论与方法得以大量涌现。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1•研究对象:数量性(用数字说明现象本质,包括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规律)、总体性(统计只研究总体不研究个体)、差异性(构成总体的个体必须存在差异) 2•学科范畴: 方法性、层次性、通用性 3•研究方式: 描述性、推断性统计学的作用――统计学的职能:信息职能(提供各种信息资料) 、咨询职能(提供信息整理)、监督职能(监督经济运行状况)、服务职能(服务社会) 1•统计学为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提供了必须的方法和途径 2•统计学在指导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更为显著 4•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1•计量尺度不同: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型数据: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 —定类数据:对事物属性进行平行分类或分组 特点:只测度量事物类别差异,各类别地位相等。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本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知识。

第一部分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和第二章数据收集部分。

第二部分描述统计第二章统计数据整理部分(表格与图形法)、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静态数据描述法)和动态数据描述法,即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和第八章统计指数。

第三部分推断统计第四章抽样估计和第五章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一章绪论。

本章介绍统计学及相关概念,勾勒了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是统计的三层含义,总体、样本及指标等概念。

统计的三层含义及相互关系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一)统计工作(统计的基本含义)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活动的总称。

(二)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三)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事物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四)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三个主要的统计学派1、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约翰·格朗特(1620-1674)等。

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 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

他们开创了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先例。

可以说,威廉·配第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2、记述学派(国势学派〕代表人物:德国的康令(1606-1681)阿亨瓦尔(1719-1772;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他们在大学中开设“ 国势学”课程,采用记述性材料,讲述国家“ 显著事项”,籍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大学统计学考试重点(考试必备)

第一章统计总论1.统计三种不同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总体性、数量性、具体性、社会性)2.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总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统计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对统计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最初是以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这个客体独立存在于人们的主管意识之外。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关系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4.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界限),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5.统计学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方法论科学。

.6.统计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7.统计的基本任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8.统计的基本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9.统计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提供和管理。

10.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

(客观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11.总体单位(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别事物,简称单位。

12.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13.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六要素:指标名称、计算方法、计量单位、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体数值)14.区别与联系:说明的对象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表示方法不同。

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时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有些统计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一定条件下变换干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统计和统计学的定义;统计的三个涵义(具体解释)及其关系;统计的作用;统计工作四阶段划分。

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统计学是统计活动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是经过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目的在于探索数据的内在规律性,科学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活动、实践):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活动统计资料(数据):统计活动的成果。

包括通过搜集取得的统计数据和运用统计数据整理、分析的成果。

对统计数据有三点要求: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

统计学(理论):搜集、处理、分析研究统计数据的方法和理论关系:统计工作是统计实践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深化,统计学形成以后,又反过来指导统计工作实践,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统计的作用:1.从整体上反映和分析事物数量特征,观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

2.从宏观上看,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3.从微观上看,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

4.日常生活中,统计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

5.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方面的数量特征,以便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正因如此,统计信息越来越多地和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

而诸如此类信息,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可利用程度大为提高。

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1)统计设计:是指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安排。

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

其结果表现为各种设计方案。

(2)统计调查:取得统计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

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如何取得所需的统计数据是统计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3)统计整理:对统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使统计数据系统化、条理化,符合统计分析的需要。

数据整理是介于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之间的一个必要环节。

(4)统计分析:统计的核心内容,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的方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

2、统计指标的涵义及其特点;统计指标体系的涵义。

统计指标: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具体数值的统一体。

统计指标的特点:(1)数量性(2)综合性(3)客观性(4)具体性(1)数量性。

统计指标反映客观现象数量特征,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来表现的。

这一特征决定了统计指标与统计总体的区别。

例如,“学生”可以是一个总体,而“学生人数”却是一个统计指标。

(2)综合性。

统计指标说明的对象是总体而不是总体单位,其数值是许多个体现象数量综合的结果。

例如,某工人年龄32岁、月工资1619元等都不是统计指标,而某工厂工人平均年龄28岁,月工资总额12万元才可能是统计指标,这些指标数值是许多总体单位标志值综合的结果。

(3)客观性。

统计指标反映已经存在的客观事实的数量特征。

这一特点把统计指标与其他有关学科所应用的指标区分开来了,例如与计划指标、预测指标的区别。

(4)具体性。

统计指标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数字,它是具体现象量的反映。

统计指标体系: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3、正确区分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与指标、标志与指标、变量与变量值、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数量标志与品质标志、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以及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1)统计总体:是在一定研究目的下,由客观存在的某方面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个别事物(或个体)。

总体和单位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总体范围不同而相互变换。

总体单位构成了统计总体,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统计总体。

(2)总体:整体指标:整体特征(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统计指标: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具体数值的统一体。

主要区别: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二者的联系: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4)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值(标志值):变量所取的具体数值就是变量值。

变量值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不同取值。

(5)连续型变量:是指其取值可以连续不断,相邻两个整数变量值之间可以作多次分割的变量。

连续型变量的数值靠测量或计算取得,表现为整数或小数。

离散型变量:是指只能取整数值的变量,它的取值是一一可数的,离散型变量的数值只能用计数的方法取得。

(6)品质标志:表示事物质的特征,用文字表述属性;数量标志:表示事物量的特征,用数值表示特征。

(7)数量指标:总体单位数目或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总量数量指标所反映的是总体的绝对数量,其指标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变化而成同向的增减变化。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对比关系和总体单位标志值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

4、总体的性质;样本及其特点。

总体的性质:(1)同质性:构成总体的各总体单位必须在某一个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

(2)差异性:同一个总体在某一方面必须是有差异的。

(3)大量性:统计总体是由许多单位组成的。

(4)客观性: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实物。

样本:是指从总体抽取出的、作为总体的代表,由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样本也是由一定数量的单位构成,样本所包含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

样本特点:(1)样本的单位必须取自总体的内部,不许总体外部单位参加;(2)从一个总体可以抽取许多种样本;(3)样本是总体的代表体;(4)从总体中抽出样本进行调查,目的是为了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

5、统计调查的分类: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统计报表的分类、四种专门调查(定义、特点、适用条件、目的等)。

什么是重点单位。

(1(2②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单位中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范围不同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而言的。

(3)统计报表:它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的统一布置,自下而上的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分类:按调查范围不同:分为全面的和非全面的统计报表按报送时间不同: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

按报表内容和报送范围不同:国家报表、部门报表和地方报表。

(4)一、重点调查(一)重点调查的概念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重点调查主要适用于那些反映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的调查。

(二)重点单位的选取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通常是指在调查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能够代表总体的情况、特征和主要发展变化趋势的那些样本单位。

这些单位可能数目不多,但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基本情况。

选取重点单位,应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要根据调查任务的要求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而确定选取的重点单位及数量。

一般来讲,要求重点单位应尽可能少,而其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应尽可能大,以保证有足够的代表性;二是要注意选取那些管理比较健全、业务力量较强、统计工作基础较好的单位作为重点单位。

(三)重点调查的特点重点调查的主要特点是: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四)重点调查的作用根据重点调查的特点,重点调查的主要作用在于反映调查总体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

因此,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二、典型调查(一)典型调查的概念典型调查也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众多的调查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周密、系统地调查研究。

进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二)典型调查的优缺点典型调查的优点在于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灵活机动、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等。

其不足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而且还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可能会导致调查的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典型调查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不易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三)典型调查的类型一般来说,典型调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一般的典型调查,即对个别典型单位的调查研究。

在这种典型调查中,只需在总体中选出少数几个典型单位,通过对这几个典型单位的调查研究,用以说明事物的一般情况或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种是具有统计特征的划类选点典型调查,即将调查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类,再从每类中选择若干个典型进行调查,以说明各类的情况。

(四)典型调查的作用典型调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1、在特定的条件下用于对数据的质量检查;2、了解与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三、抽样调查(一)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

在我国,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抽样调查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1、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2、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中;3、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四、普查普查一般是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以调查某些时期现象的总量,乃至调查一些并非总量的指标。

普查的特点:(1)不连续的定期调查(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避免重复或遗漏。

(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4)适用范围比较狭窄6、统计数据搜集方案的具体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调查时间的解释;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的区别;调查表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1)统计数据搜集方案的具体内容;一、询问调查法它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主要包括:1)访问调查2)邮寄调查3)电话调查4)计算机辅助调查5)座谈会和个别深度访谈二、观察法:观察法是观察者深入现场或进入一定情境,运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或间接地观察调查对象,以获得调查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可替代直接发问的方法。

三、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特殊的观察调查方法,它是在所设定的特殊实验场所、特殊状态下,对调查对象进行实验以取得所需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它是指在既定条件下,通过实验对比,对实验对象中某些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加以观察分析的一种调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