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民俗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民居民俗

中国传统民居民俗
土楼是客家民居独有的建筑形 式。它是用集合住宅的方式, 将居住、贮藏、商店、集市、 祭祀、公共娱乐等功能集中于 一个建筑体量,具有巨大凝聚 力。将土楼作为当前解决低收 入住宅问题的方法,不只是形 式上的承袭。土楼和现代宿舍 建筑类似,但又具有现代走廊 式宿舍所缺少的亲和力,有助 于保持低收入社区中的邻里感。 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的 典型地段,与城市空地、绿地、 立交桥、高速公路、社区等等 典型地段拼贴。这些试验都是 在探讨如何用土楼这种建筑类 型去消化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 遗留下来的不便使用的闲置土 地。由于获得这些土地的成本 极低,从而使低收入住宅的开 发成为可能。土楼外部的封闭 性可将周边恶劣的环境予以屏 蔽,内部的向心性同时又创造 出温馨的小社会。将传统客家 土楼的居住文化与低收入住宅 结合在一起,更标志着低收入 人群的居住状况开始进入大众 的视野。
磁器口
巴渝民居
文化村镇/ 人造旅游 景点
开平 镇北堡
广东省江 门市 宁夏银川
侨乡 军事要塞
开平碉楼 月亮门等
岭南民居 西北民居
世界文化 遗产 影视城/人 造旅游景 点
一、 传统汉族村镇的民居保护及村镇发展
• • • • •
优秀的传统汉族民居,完整、典型、可观 在继承中保护民居古建 展现民居建筑之精巧,地方文化之丰富 地方政府大力整治 典型案例:同里 /甪直/周庄,苏州,江苏省
客家民居
世界文化遗 产
名称 乌镇
位置 浙江省嘉 兴市桐庐 市 浙江省东 阳市横店 镇 安徽省黄 山市黟县 江西省上 饶市婺源 县 湖南省岳 阳市岳阳 县 湖南省湘 西州永顺 县
村落类型 汉族水乡 村镇 汉族村镇
民俗
民居
民居类型 江南民居
现状性质 文保单位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

江南民俗文化探秘江南地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域,一直以来都是文化繁荣的地方。

在这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秘江南民俗文化的奥秘。

一、走进民居江南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景线。

江南民居的外围常常是高墙深院,被篱笆、院门、门楼等结构所围。

院门是江南民居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特点。

江南民居一般都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花园错落有致,非常漂亮。

二、闻香识茶江南人向来喜欢喝茶。

夏日,江南地区的艳阳天里,闲逛街头巷尾,不难找到口感醇厚、芳香四溢的茶馆。

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茶叶,还可以体验到江南人的生活方式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茶艺表演、品茗、买茶、品茶配菜等环节,为江南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三、赏花品月江南四季如春,景色怡人。

春天,桃花、梅花的盛开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夏天,荷花与睡莲错落有致,不失清新与雅致;秋天,金秋时节,菊花绽放、牵牛花盛开,美不胜收;冬天,梅花孤零零地在冰雪中含苞待放,为大自然增添一份韧性和美丽。

四、欣赏表演江南人生活情趣丰富多样,包括有音乐、舞蹈、民间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如苏州最有名的园林——拙政园内,不仅有着美不胜收的景点和建筑,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

从民间说唱到盛大的音乐演出,无不深深地捕获人们的心灵。

五、品尝美食江南风味也是独特的。

无论是苏州的小笼包、杭州的龙井虾仁、南京的盐水鸭、无锡的锡兰酥油茶、浙江的乌龙面包,都是值得品尝的。

在江南的小街小巷里,总有一些小店饱含了家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小店里的美食,让人回味无穷。

有时候,只需要到江南一处小餐馆坐坐,品尝当地的小吃美食,就能领略到江南人的热情和友善。

江南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是不少人心目中的美好记忆。

当人们沉浸在丹青妙手、飘逸曲舞、喝着香甜的茶,品尝着美味佳肴之中时,那才是真正的江南。

《中国居住民俗》课件

《中国居住民俗》课件

东北草房
总结词
东北草房是中国东北地区传统民居的特色建筑形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 文化气息。
详细描述
草房是一种以草为主要建材的建筑形式,通常建造在东北地区的草原和森林地带 。草房的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草层,墙体则由草和泥土混合而成。东北草房的建筑 风格独特,反映了当地的多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
03
现代居住民俗的创新方向
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现代居住民俗应注重功能性和舒适 性,同时融入现代科技和设计理念,提升居住品质。
现代居住民俗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居住民俗的创 新与发展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
居住民俗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居住民俗与现代设计各有优劣,将二者融合可以取长 补短,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 居住环境。
风水学说中有很多具体的操 作方法,如“寻龙点穴”、 “三元九运”等,这些方法 被广泛应用于民居、村落和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
虽然风水学说带有一定的迷 信色彩,但在实际应用中, 它也包含了一些科学道理, 如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等, 因此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至 今。
装饰文化
装饰是中国居住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美化居住环境 的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融合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深入研究传统居住民俗的特点和现代设计的趋势,寻 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材料技术,实 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融合的实践案例
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传统居住民俗与现 代设计的融合,创造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传承 和发展中国居住民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05
居住民俗的历史与发展

中国旅游民俗第六章 居住民俗

中国旅游民俗第六章 居住民俗

天井窑又称“地坑院”、“地阴坑”、“地 窖”,是在平坦的岗地上所凿的窑洞。
在庭院四周的人工崖面上开挖崖面窑洞,和 靠崖窑相似。
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 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是农民生 活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 中国建筑工艺的伟大创举,是人类居住史的 “活化石”。
北方民宅以大院为主,建筑气势威严,其高大华贵, 粗犷中不失细腻,平面而又立体的表现形式,彰显 出四平八稳的姿态,处处是以礼为本的建筑特色。
其代表为北京四合院、山西大院等。 在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四合院的庭院空间相
对扩大,以引纳阳光,演化为东北大院。
四合院是汉、满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北京、天津等 地,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最为久远的住宅形式。
靠崖窑是在垂直的崖面上开挖的土窑,可以 向纵深发展,也可以向两侧发展,形成并列 的窑洞。
靠崖窑还可以向上发展形成层叠的窑洞,在 上的窑洞称为“天窑”。层与层之间,由木 梯上下。
在靠崖窑前加地面建筑和围墙,形成庭院, 是最普遍的窑居形式。
拱式窑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砖石砌筑的房顶 为拱形的窑洞,其布局可以像其他房屋一样 展开,有一层的,有两层的,也可以构成四 合院。
求吉保平安的镇宅
厌胜
稳居
在我国居住民俗中,一般情况在屋后不能挨着再起 屋,民间谓之“停丧”,损人口。
如果人在此屋居住则不吉利。在人们的观念中,一 般前下后上,前卑后尊。如果屋后再起屋,则势必 打乱已有的尊卑关系,为礼教所禁。在此观念下, 同样认为在三合式、四合式庭院内,厢房不得高于 正房,前房不得高于后房,谓之“奴不欺主”。
(2)居室的辅助性建筑:
在我国调解室内寒暑、干湿、阴暗的部位, 因地方民族习惯不同而各有差异。窗户的形 式、采光的方法、炉灶的类型、火塘的部位 等多种多样。如东北地区卧室以火炕为标志, 火炕直通炉灶取暖。尤其是满族的“口袋 房”,最能代表当地冬季御寒的居住特点。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居风格:
1.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等地区,以砖木结构为主,外观典雅大方,多采用深宅大院的形式,有马头墙、小青瓦等特色元素。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就地取材、保暖隔热等特点。

3. 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的优点,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4. 傣族竹楼:傣族竹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呈人字形,通风透气,适合热带雨林气候。

5. 藏族碉房:藏族碉房是一种石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具有厚重的墙体、高矮错落的屋顶等特点,是藏族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之一。

6. 苗族吊脚楼:苗族吊脚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木结构为主,悬于山腰或坡地,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

7.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防御功能和聚族而居的特点。

这些民居风格各具特色,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安化传统民居中的民俗文化

浅析安化传统民居中的民俗文化
空 间, 增 加 空 间 的沟 通 : 二是可 以防雨 , 以免雨水打湿墙面 : 三 是 可 以作 为休 息 空 间 使 用 , 方便 邻 里 闲聊 、 路人避雨。
区 的地 理 环 境 、 气 候 特 征 等 进行 一 个 简 要 的阐 明。
安 化 位 于 湖 南 省 中部 , 境 内崇山峻岭 , 绵 延 起伏 。 资 水 由
呈 现 出 丰 富 多彩 的 民 居 形 象 。


”字 式 平 面 : “ 一 ”字 式 平 面 是 最 基 本 的 民居 形 式 , 常
见 于 农 村 住 宅 。 一 般 为三 开 间 或 五开 间 , 中间 为堂 屋 , 两 则 为
主” 、 “ 梅 山开 山始 祖 ”以及 “ 家主 ” , 在 梅 山人 生 活 的 多 个 方面 都 留有蚩 尤崇拜 的遗迹。例 如梅 山巫师 以蚩尤旗 为法杖 , 梅 山人 将 与 蚩 尤 相 关 的 枫 树 敬 为 枫 神 , 梅 山 地 区 建 筑 在 屋 脊 两
1 . 自然环 境 对 一 个 地 区传 统 民居 和 民俗 文 化 形 成 产 生 最 直 接 影 响 的 是 当 地 的 自然 环 境 , 因而 , 在 研究开 始之前 , 需 要 先 对 梅 山地
用 木板做 成隔问 , 有 的 则 是 整 个 二 层 作 为开 敞 式 仓 库 。 安 化 地 区 降 雨较 多 , 空气潮 湿 , 仓库 布置在 二层既防潮 又防 鼠, 利 于 粮 食 谷 物 的储 存 。 廊: 安 化 民居 前 后 多 设 廊 , 一 是 可 以连 接 建 筑 内部 和 外 部
厢房: 厢 房 多布 置 于 堂 屋 两 侧 , 作 卧 房使 用 。 安 化 地 区 民

十大特色民居介绍及图片

十大特色民居介绍及图片

NO.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

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

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NO.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中国民居的风俗简介

中国民居的风俗简介

中国民居的风俗简介
中国民居的风俗多种多样,与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和民族传统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中国民居常见的风俗简介:1.四合院:北京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为坐北朝南,四面建房,中间围合成一个庭院。

按照风水学说,这种布局有利于采光和纳气,也有利于家庭兴旺。

北京四合院多为砖木结构,屋顶采用硬山或悬山式,有些会在院落中种植花草树木,寓意吉祥如意。

2.土楼:福建、广东等地的传统民居,主要为了防御外敌和自然灾害而建。

土楼多为圆形或方形,采用夯土或混凝土建造,通常有两层或三层,屋顶采用悬山或硬山式。

土楼内部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房间大小和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定。

3.窑洞: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利用黄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凿而成。

窑洞一般分为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内部有火炕,可以烧火取暖。

窑洞一般比较朴素,不施过多的装饰,以实用为主。

4.吊脚楼: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通常依山傍水而建,采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屋顶为悬山或硬山式。

吊脚楼内部布局灵活多变,但以堂屋为中心,设有火塘或灶台,是家庭活动的重要场所。

5.碉房: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一般为石木结构,以平顶为主,墙体厚实。

碉房多为多层建筑,第一层通常设有畜圈,第二层以上为住房。

由于高原地区气候干燥,碉房内部通常比较
宽敞明亮,设有火塘或铁炉用于取暖和做饭。

这些是中国民居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风俗和特色。

不同地区的民居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历史传统。

第六章 居住民俗

第六章   居住民俗

第六章居住民俗一、建筑居住民俗概述▪1、居住民俗定义:在文明进程中,某种共同体(民族、阶层、同一地域的人们)在选址、建房、迁入、居住这四方面形成一定的规则和惯例,世代因袭,构成了这一共同体的居住民俗。

▪从居住行为的一般流程来看,选址的规则、建房和迁入的礼仪或禁忌、定居生活的惯例,都属于居住民俗。

2、中国居住文化的发展历程穴居《易·系辞》说:“上古入居顺野处”风篱、巢居风篱人类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

传说中的“有巢氏”时代定型期房子▪主要有五种风格各异的类型:半穴居、井干式、石室、干栏式和竹木结构的草屋。

二、建筑居住民俗表现(一)民居类型:(二)建筑结构(三)居住惯例(一)民居类型1、庭院式2、窑洞3、干栏式4、碉房5、帐篷6、阿以旺1、庭院住宅(1)四合院、三合院、东北大院(2)南方的天井院(3)一颗印和三房一照壁(4)塞北堡子和客家土楼四合院▪所谓四合院,是指出东、西、南、北四面房子称为正房(北屋)、倒坐房(南屋)、东厢房、西厢房围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

长期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特点,房子都有堂室、庭院、院墙、院门、拦厩、厕所等。

乔家大院(华丽舒适)山西天井房山西平遥苏州园林玲珑精致苏州民居▪江南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与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都是封闭式院落,但相对紧凑一些。

住宅的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房子是用来接待客人和举行典礼的大厅,后面院内多有二层小楼,为了通风采光,院墙上都开有漏窗,房屋也前后开窗。

▪南方炎热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对江南的建筑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防潮避湿气,江南民居的墙一般较高达,开间也大,设前后门,便于通风。

同时,为了隔绝地上地上的湿气,一般为两层建筑,二层做卧室。

底层多为砖墙,上层为木结构。

安徽民居青瓦、白墙,朴素淡雅、马头墙造型。

安徽宏村徽州民居▪徽州民居最突出的特点是马头墙和青瓦。

马头墙高人,能把屋顶都遮挡起来,起到防火的作用。

门楼用石雕和砖雕进行装饰,装饰纹样富有生活气息。

春节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四合院土楼等民俗建筑特色

春节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四合院土楼等民俗建筑特色

春节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四合院土楼等民俗建筑特色春节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四合院、土楼等民俗建筑特色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与春节紧密相连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重点介绍春节期间常见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四合院、土楼等民俗建筑,并探讨其特色与魅力。

一、四合院——传统中国家庭的象征四合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民居建筑,其设计理念以及建筑结构代表着中国古代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和观念。

四合院的布局呈正方形,四面围合一庭院,形成一个稳固的结构。

庭院作为四合院的核心,是家庭成员活动交流的场所。

四合院里的房屋通常是分门进屋,分别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隔开不同的功能区域。

四合院建筑的特点是明窗通透,室内采光良好,庭院绿树成荫,让人感受到宁静和舒适。

在春节期间,四合院常常被用作家庭聚会、拜年和庆祝活动的场所。

二、土楼——独特的山区民俗建筑土楼是中国闽南、客家地区的一种特色民俗建筑,被誉为“土木之精华”。

土楼建筑多见于山区,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结构而闻名。

土楼采用石块、土土夯筑而成,具有极强的抗震和保温性能。

土楼多为圆形或方形,分为几层,可以容纳上百个家庭。

每个楼层都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包括厨房、卧室、客厅等。

楼内的庭院绿树成荫,使人们感受到自然和谐的氛围。

春节期间,土楼里的村民会举行各种传统活动,包括舞狮、放鞭炮等庆祝仪式,给人们带来喜庆和热闹的氛围。

三、传统民居建筑的独特特色除了四合院和土楼,中国还有许多其他传统民居建筑,如藏式的雪域民居、江南水乡的水墨建筑等等。

这些民居建筑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色。

例如,雪域民居以其结实耐用、耐寒保温的特点而闻名,常见于青藏高原地区。

水墨建筑则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和精心雕刻的门窗装饰而受到推崇。

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反映了中国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艺术价值。

总结:春节期间,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给人们带来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教案(七下)

《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教案(七下)

第七课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四川特色的民居和民俗;2.知道民居的特点和特别的用处,体会其独特的美感,学习并运用学到的民居民俗介绍给家人朋友。

感悟四川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川西民居、桃坪羌寨、丹巴碉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四川民居去参观领略一番。

二、川西民居典范——成都大邑安仁古镇1.川西民居的特点?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材以木头、石灰、青砖、青瓦为主,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协调一致,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种相互映衬的质感美和自然美。

2.安仁古镇的特点和构成位于成都平原以西,距成都市城区约40千米的大邑安仁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620)就建制安仁县。

民国时期修建的建筑群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被誉为“川西建筑文化精品”安仁古镇著名景点有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聚落、民国公馆老街、巴蜀画派画院、老电影博物馆等。

安仁古镇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闹元宵烧龙灯、迎神会、川剧表演、讲评书、打金钱板、传统手工艺中的石缸和木家具制作、传统婚庆仪式、以物换物节等。

三、活动一:说说四川民居一般屋顶呈大坡度状,屋檐前倾面积大的特点?安仁建筑群为何被誉为“川西建筑文化精品”?四、活动二:为安仁古镇的开发和保护提一条合理的建议?1.小组先收集对于特色民居的现有保护措施。

2.你小组探讨提出合理的开发保护建议。

(开展旅游接待、特色节日宣传活动、加强立法、专项资金的维护等)3.分享交流自己的开发保护建议。

五、活动五:小班合作------设计四川安仁古镇研学旅行方案六、观看纪录片:四川民居民俗的宣传片(各地文旅局的宣传片如:网红甘孜的局长)第七课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四川特色的民居和民俗;2.知道民居的特点和特别的用处,体会其独特的美感,学习并运用学到的民居民俗介绍给家人朋友。

沈阳民居,民俗特色介绍

沈阳民居,民俗特色介绍

沈阳民居,民俗特色介绍
沈阳的民居和民俗特色独具魅力,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详细介绍:
1. 民居特色:
沈阳的民居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满族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硬山两面坡的砖木结构建筑形式。

这种建筑方式注重墙体垒砌技术,青砖砌墙,黑瓦盖顶,显得古朴典雅。

此外,沈阳的民居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细节,比如房门多为两层,内为两扇门板,有木制插销,外为单扇花格门,外糊以纸。

火炕是满族民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称为“万字炕”、“拐弯炕”、“转圈炕”,由南、西、北相连的三面组成,长度与住室的宽相等。

烟囱建在屋侧,高过屋檐数尺,通过孔道与炕灶相通。

2. 民俗特色:
沈阳的民俗文化同样丰富多彩。

沈阳秧歌是流传于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每年都举办秧歌节。

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

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得热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犷,令人振奋。

此外,满族的舞蹈也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风格。

莽式舞是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分男莽式和女莽式。

这种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

另外,满族八角鼓也是满族最富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说唱艺术。

八角鼓的鼓身为八角形,框用檀木、乌木等硬木制作,宽约17厘米,单面蒙以蟒皮。

鼓框镶银边,边上开有梅花孔,孔内穿有小铜钹。

演奏时,用手指击打鼓面发出鼓声。

八角鼓既是舞具,又是击节领弦的指挥。

总的来说,沈阳的民居和民俗特色是中国多元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体现,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

中国居住民俗解读

中国居住民俗解读
中国居住民俗

.四合院 二 .干栏 三 .土楼 四 .黄土窑洞 五. 毡房
110205118
刘慧芸
居住民俗
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
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 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 的摆设,家庭成员住房的分配以及住房之间 的相互协调等等。
土楼文化内涵


第一、蕴含着客家同宗血缘凝聚力,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 的凝聚中心。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强烈的家族伦 理制度。 第二、 八卦土楼包蕴了道家深刻的哲学思想。在客家土楼 建造中,不仅八卦土楼完全以八卦精髓为建楼指南,亦多用 八卦择地定位,镇宅禳邪,出煞保安。
第三、 土楼内设学堂、题对联诗文,使土楼深具浓厚的文 化性。 第四、 土楼由封闭式向半封闭开放再到开放式的转变,反 映了客家人作为一个民系由弱而强,反客为主的历史变化。
四. 黄土窑洞
有诗赞曰: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 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
黄河中游是世界上黄土最发育的地区,为中国传统 窑洞建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 黄土窑居取之自然且融于自然,具有因地制宜、就 地取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适应气候、可再生 性强等特点,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热能和覆土的 储热能力,是天然的节能建筑。


三. 土楼
福 建 土 楼

土楼的历史源远流长,它产生于11—13世纪(宋元时期),经过14—16世纪 (明代的早、中期)的发展,至17—20世纪上半叶(明末、清代、民国时期) 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而这一过程又与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迁密切相 关,福建尤为明显。
土楼的建筑工艺

苗族民居与文化习俗

苗族民居与文化习俗

苗族民居与文化习俗【摘要】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民居和文化习俗。

苗族民居特点包括建筑结构简单而实用,多采用木质材料;苗族传统文化习俗包括各种节日、婚嫁礼仪等,传承至今;苗族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山区生活和耕作方式;苗族服饰文化以绣花为主要特点,色彩丰富多样;苗族音乐舞蹈具有独特风格,常常伴随着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

保护和传承苗族民居与文化习俗对于维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对苗族民居与文化习俗的研究与保护,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这一民族的独特魅力,也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苗族、民居、文化习俗、特点、传统、地域特色、服饰文化、音乐舞蹈、保护、传承。

1. 引言1.1 苗族民居与文化习俗概述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拥有独特的民居和文化习俗。

苗族民居特点突出,建筑风格独特,大多建在山间、河畔、溪谷等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

苗族传统文化习俗丰富多彩,包括祭祀、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婚俗习惯等,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传统产业等方面,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包容的品质。

苗族服饰文化精致多彩,色彩斑斓,图案独特,体现出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音乐舞蹈活泼欢快,节奏明快,激情四溢,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保护和传承苗族民居与文化习俗,是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 正文2.1 苗族民居特点苗族民居是苗族人民居住的房屋,一般分为木楼和土楼两种类型。

木楼是苗族人民传统的居住形式,多为三层或四层建筑,底层为牛栏和厨房,中层为起居室和卧室,顶层为仓库。

木楼建筑结构严谨,多采用榫卯结构,给人一种稳固耐用的感觉。

而土楼是苗族人民的独特建筑形式,多分布在山区或丘陵地带。

土楼采用厚实的土墙和石块建造,墙体坚实耐久,有着良好的防护作用。

传统民居与民俗建筑

传统民居与民俗建筑

传统民居与民俗建筑传统民居与民俗建筑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地域风情,还承载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传统民居与民俗建筑的特点、意义以及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一、传统民居的特点传统民居是指历史悠久、具有独特风格的居住建筑,其特点体现了地域文化、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存在较大差异,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建筑结构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使用的材料环保耐久;造型简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内部装饰充满艺术感和文化符号。

除了功能性的考虑,传统民居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阳光、空气、水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营造出宜居的环境。

此外,传统民居还通常具有强烈的社会互动性,建筑内外的空间划分和布局形成了不同亲属关系和社交关系的框架,促进了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

二、民俗建筑的意义民俗建筑是特定地域群体特有的宗教、传统节日、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建筑,它们是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和精神象征。

不同于传统民居,民俗建筑更注重仪式性、宗教性和艺术性。

它们通常用于举办祭祀、庆典、婚丧嫁娶等重大社会活动。

民俗建筑的存在使得宗教、传统节日等文化活动得以持续举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加深了地域文化的认同感。

同时,民俗建筑也是对社会关系和居住环境的一种集体记忆,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和价值观念。

三、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传统民居和民俗建筑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压力,许多传统民居被拆除或改建,大量民俗建筑也岌岌可危。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现代建筑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民居的功能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保护意识的不足。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与民俗建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复和维护,保持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点。

村风民俗内容

村风民俗内容

村风民俗内容
村风民俗通常指的是乡村地区传统的风俗文化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村风民俗内容:
1. 节庆活动:乡村地区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村民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祭祀仪式和民俗表演。

2. 传统手工艺:乡村地区保留着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如编织、染色、木雕等,这些手工艺在村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农事活动:农村地区的村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他们的生活和节奏通常与季节性的农事活动密切相关,如耕种、播种、收割等。

4. 乡土美食:乡村地区还有许多传统的乡土美食,这些美食通常由当地特色食材制成,口味纯正,体现了地方文化和风味。

5. 民间传说和故事:乡村地区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智慧和生活态度。

6. 民间艺术表演:乡村地区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
如舞蹈、戏曲、杂技等,这些艺术形式代表了当地文化和精神风貌。

村风民俗是乡村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的风俗文化不仅丰富了乡村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民俗
•一、居住民俗概述
•居住民俗就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的广大民众在居住活动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属于本群体的独特的民俗习惯模式。

如居所新建时的一系列仪式,居所内部物品的摆设以及住房之间的相互协调等等。

•1、居住民俗的形成
分期居住方式特点
创始期穴居、巢居原始群居生死分居、不稳定
过渡期风篱、原始帐篷住所逐渐稳定化、出现火塘
形成期帐篷窑洞庭院式等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居住民俗的多样化•2、居住的惯制
•指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们在居住中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风俗习惯,是由家庭关系、房屋结构、传统习惯等诸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
•(1)火与火塘的突出作用
•火塘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火塘边座次、睡次的区别瑶族男尚左,女尚右,长者坐上首,晚辈坐下首。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例如在火塘的上方一侧,是供家神、祖先神的地方,任何人不许触动。

•(2)住房的分配
•住房的分配是居住惯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体现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长幼关系,不同辈分的人,占据着不同的住室和位置。

•(3)公房公房其实是另一种特殊形式的住房分配,这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它保持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

•(4)人畜分居,人神有别。

畜圈的修建因地而异,牧业民族修大型畜圈,围养牲畜。

人神之间也有明显的界线限制。

由于住所对人的重大意义,因此为达到保安祈福的目的,于是在每家每户中都有一个专供神灵‘“居住”的场所。

•二、中国汉族居住民俗
•1、风水与民居
•从东汉后期形成的“风水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风水术”利用中国传统的易经哲学,论述了上至天象,下至地理,中贯人文的驳杂内容。

它的核心内容则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

•(l)宅基选址居住点一旦确定,很可能终生不移,而选址时的优劣将会决定主家以后兴衰安危问题。

靠山面水是一般的建房规则。

忌讳房屋建在干燥无水处,或背阴潮湿的地方,同时也避免选择那些草木不生及正当流水的地方。

•(2)住宅布局指住宅与周围环境的相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住宅与水。

东有流水达江海”,这才是一种理想的水道,风水谓此水道为“青龙”。

②住宅与路。

道路位于住宅的右边为最贵,③住宅与山。

理想的山形是北面的主峰,西东为次峰,既有靠又有延。

•2、建房与入住
•(l)建房
•——择地。

建房立宅,需要选好地基。

选地基要根据地理、气候的环境选择迎风向阳而且有水的地势。

•——开工。

地基择好之后,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破土动工。

•——上梁。

上梁亦称“升梁”,流行于中国大多数地区。

上梁顺利与否和建宅后的生活相关联,时间一般以“月圆”“涨潮”为吉利时辰,取其合家团圆,钱财如水涨进之意。

•——立门。

立门对住宅来说,具有许多象征意义。

河西走廊地区的汉族在立大门时,于门楼下挂筷子一双、古书一卷、内装五谷的红布袋一个,寓意招财进宝和文运兴旺。

•(2)入住仪式
•——择日入住,同开工、上梁一样,也需选有一个“黄道吉日”。

•——祖宗神位,如江浙一带人搬家时,主人手捧祖宗牌位,进入新居后安放停当,然后再去应付其他事务。

•3、居住类型。

我国各族人民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及生产水平不同,不同民族的居住习俗各具特色。

•⑴帐篷式民居
•帐篷式民居是以牧业为主地区最普遍、最古老的一种民居形式,具有可随时拆卸、搬运的特点,以适应牧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

如蒙古包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帐蓬等。

•(2)木构架庭院式民居
•它是中国传统住宅的主要形式,南北向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与东西厢房组成“四合院”、“三合院”,较大的住宅可以沿纵轴线设置几个这样的院子。

木构架庭院式民居随各地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形式。

四合院大多分布在我国的北方,以北京为代表。

正房布置在南北纵轴线上,东西厢房在轴线两侧对称分布。

大门内建影壁,进大门的南房,做客厅和杂用。

坐北朝南的正房,供家长居住。

东西厢房供晚辈居住或作饭厅书房用,正房后面的后罩房供老年妇女居住或存放东西用。

大门不开在轴线上,而是开在八卦的“乾”为或“巽”位,因此路北住宅的大门开在住宅的东南角上,路南的住宅大门开在住宅的西北角。

“四水归堂”式建筑这是江南的一种民居形式,各屋内侧屋顶坡面的雨水都流入天井。

建筑平面布局与北方的四合院大体一致,院子较小,称为天井,仅供采光,排水之用。

大门开在中轴线上,第一进院常为大厅,院子开阔,厅多敞口,与天井内外相连。

屋顶铺小青瓦,室内以石板或方砖铺地,适合江南温湿气候。

皖南徽派民居和苏州的江南水乡民居颇有地方特色。

一颗印式住宅又称印子房,主要分布在云南。

住宅布局原则上与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房屋转角处互相连接,但成一颗印章状。

平面布局单调,但多为楼房,正房与厢房大小高低变化颇有变化,其单体建筑为木构架,土坯墙,多绘有彩画。

客家土楼福建西部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环形楼房,又称大土楼。

一般为3-5层,直径最大的可达70米,住50多户人家。

中间为庭院,有厅堂、仓库、水井等公用房屋,楼房外墙夯土厚度1-1.5米。

结构为木架构,内檐装饰讲究,瓦屋顶。

底层和二层朝外不开窗,多用作仓库;三层以上开小窗,多为居室。

只有一个大门,防卫性很强。

客家围楼围楼是当地人的俗称,为土木、砖木、方木结构建筑。

从其形式看,是模仿古代城堡建筑演变而来的。

主要标志是,四面建有高大厚实的围墙环绕,四角建角楼,又称箭楼、炮楼。

墙壁上下布满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各瞭望孔和射击孔,用于监视围楼内外动态和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器抗击敢于围攻者。

围屋由门厅、天井、正堂、走廊、侧厅等组成,围屋的后部由一二排或三排半圆形围屋环绕,俗称“围龙屋”。

⑶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是我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住宅,竹楼与吊脚楼均属干栏
式住宅建筑形式。

这些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山峦重叠,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植物生长旺盛,但平地少,湿度大,蛇兽多。

因此需要将居室架空,底层养牲畜或放置农具,人居二楼。

⑷、窑洞式民居
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陇东、豫西和晋东南等地区,广泛分布着窑洞式住宅。

窑洞住宅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靠崖窑,二是地坑院,三是窑。

窑洞住宅具有冬暖夏凉、省工省料等优点。

•窑洞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的黄土高原上,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豫西、晋中、陕北和陇东。

•窑洞有靠崖窑和地坑院、锢窑之分。

靠崖窑是在垂直的崖面上开挖的土窑
•地坑院,又称“天井窑”、“地阴坑”、“地窑”,是在平坦的岗地上所凿的窑洞。

在没有垂直崖面的地区,选取黄土高岗向下挖掘深坑,坑平面为方形、长方形、丁字形等多种。

•锢窑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砖石砌筑的拱顶房屋,锢窑的室内房顶为拱形,与窑洞相似。

(5)、碉房式民居
它是青藏高原的住宅形式。

因用土或石砌筑,形似碉堡,故称碉房。

一般为2-3层,底层养牲畜,楼上住人。

外墙下宽上窄,有明显收分。

碉房善于结合地形,房屋高低错落,富于变化。

南北民居的异同
•南方的民居精雕细凿。

北方民居粗犷简朴。

•南方的民居多用竹、木。

北方民居多用土、石。

•南方的民居天井较小,以便避日晒。

北方民居有较大的院落,以便吸纳阳光。

•南方民居的屋顶多用坡形,便于排水。

北方屋顶多是平顶,利于防止风沙。

•南方民居有火塘。

北方民居有火炕。

•南方民居与北方民居最大的不同点是南巢北穴。

a、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是现
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

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

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b、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

丽江
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

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