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论文分析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对应的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分析论文
我国财政政策分析论文在我国实施积极的还是适度的甚至是紧缩的财政政策,绝不是人们随意的取向,而是要考虑一系列因素才能确立。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我国财政政策分析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我国财政政策分析论文篇一我们应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的若干因素分析在我国实施积极的还是适度的甚至是紧缩的财政政策,绝不是人们随意的取向,而是要考虑一系列因素才能确立。
探索这一问题,对于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发展国民经济,调节供求关系,抑制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财政政策取向关键取决于经济是否滞胀还是通胀众所周知,财政政策从来是为实施经济持续发展服务的重要工具。
它取向什么样的座标,主要看计划期内经济是否滞胀或通胀。
如果经济滞胀,就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反之经济通胀,就要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例如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多年推行扩大的财政投资政策即积极的财政政策,决定性因素是由于我国经济滞胀。
无论在我国还是国外都是如此。
因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有着共同的衡量标准,即为了实现抑制通膨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
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在当时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下推行的。
国外,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为了缓解经济危机,有责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帮助有关国家摆脱危机;国内,存在着严重的通货滞胀,这是更重要的因素,更加需要实施极极的财政政策。
实践已证明了这一政策的正确性。
由于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的经济保持了适度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整个经济发展。
例如我国发行的国债,从1998年至2001年4年时间里,共发行5100亿元,用于基本建设,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8、1.44、1.81、1.66个百分点,使我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处于衰退的情况下,仍呈现一枝独秀。
看来,只要有利于抑制通货滞胀,有利于扩大内需,有利于经济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近十年财政支出变化分析
近十年来,中国的财政支出经历了较大的变化。
这一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支出规模也大幅增加,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国财政支出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自2024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
其中,2024年和2024年的增速稍有放缓,主要受到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财政收入下降的影响。
但随着经济的复苏,财政支出增速在2024年以后又逐渐回升。
其次,近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占比逐渐提高,这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注和投入增加。
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出也有所增加,反映了政府加大对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
然而,农业农村领域支出相对较低,仍然面临一些短板和不足。
第三,近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模式发生了一些转变。
财政支出的主要渠道由政府直接投资向公共服务购买转变。
政府职能逐渐向市场调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转变,这就需要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来满足民众的需求。
同时,财政支出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投入为主转变,这是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另外,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使得政府债务压力增大,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财政管理。
其次,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措施,以提高财政支出的效能和质量。
最后,财政支出的转型需要注重资源的配置和范围的选择,以确保支出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近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呈现出总体稳步增长、结构调整、模式转变的特点。
在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支出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我国财政收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一直备受关注,不平衡的财政收支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出发,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提出相关改革对策。
一、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1.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支出持续增加从2016年开始,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2019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率为3.8%,总规模为18.8636万亿元。
而财政支出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需求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加,2019年全国财政支出增长率为8.5%,总规模为24.6548万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与财政支出持续增加之间的差距使得财政收支出现明显的缺口。
2. 地方财政短缺,中央财政压力加大我国财政体制中存在明显的分税制度,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税收。
但是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承担的地方财政收入不足,支出有限,公共服务能力不断下降。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不断增加,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
3. 财政结构失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财政结构存在明显失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一方面,过多的财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不足;由于财政资金分配不均,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以上问题表明我国财政收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在新形势下需要加强改革对策,着力破解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
二、改革对策1. 完善财政政策,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减税降费、优化税收体系、扩大税基等方式提高财政收入。
要加大对非税收入的调控,通过国有资产管理、资源税、财产权交易等方式增加财政非税收入。
2. 改革财政体制,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要改革财政体制,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逐步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我国近五年财政政策
我国近五年财政政策近五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控宏观经济、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我国近五年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促进经济发展近五年来,我国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我国加大了财政支出,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兴产业的投入,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财政政策在鼓励创新创业、扶持中小微企业等方面给予了支持,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此外,我国财政还通过减税降费、引导资金流向民间投资等手段激发了市场活力,提高了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二、调控宏观经济我国的财政政策还在调控宏观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适时的财政收支调节,我国成功地应对了金融危机、经济下行压力等风险挑战。
在保持经济稳定和预防经济金融风险方面,财政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我国财政政策还通过调整税收、货币政策等手段来控制通胀压力,维护了物价稳定。
三、保障民生近五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还注重保障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一方面,我国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了生活水平。
财政政策在改善收入分配和减少贫困现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近五年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控宏观经济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财政政策的实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等。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并与其他政策相协调,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财政收支状况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
本文将分析目前我国财政收支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一、财政收入问题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但是税收收入存在以下问题:1. 税种结构问题:我国税收收入主要依赖于间接税,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这种税种结构导致税基较窄,征税方式相对单一,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和行业波动的影响,使财政收入不稳定。
2. 高企业税负:我国企业税负较高,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各项附加税费。
这使得一些企业难以承担高额税负,影响企业投资和创新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应提出以下对策:1. 调整税种结构:逐步推进直接税的比重提高,减少间接税的比重。
可以通过减少税率、扩大直接税征收范围等措施来实现。
2. 减轻企业税负: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减少各项附加费用和增值税税率等方式来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刺激企业投资和创新动力。
二、财政支出问题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以下问题:1. 支出结构问题: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和民生支出占比较低,而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支出占比较高。
这导致社会福利和民生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2. 支出效率问题:我国一些投入大、产出低的项目较多,行政成本较高,缺乏有效统筹和管理,导致财政支出效益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民生支出的投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同时减少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2. 提高支出效率: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管理,严格审批流程,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同时加强对项目的评估和考核,确保财政支出的效益最大化。
三、财政改革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
具体对策如下:1. 推进税制改革:在税制改革中,要坚持税收公平原则,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
应体现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激励发展的导向,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政策一直处于调整和优化的过程中。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调整效果分析、重点领域和措施、作用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近五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各种财政政策工具,不断调整政策方向,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中国财政政策在促进投资、扩大内需、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资源配置不够灵活、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未来中国财政政策需要加强改进,更加精准地支持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财政政策在近五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中国、财政政策、近五年、分析、制定、调整、效果、重点领域、措施、作用、经济发展、发展前景、总体趋势、贡献、不足、改进方向1. 引言1.1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近年来,中国的财政政策一直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的状态。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动财政政策的改革和调整,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财政支出的精准性和效率性。
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
在财政政策的调整过程中,中国政府还积极采取了适时的财政去杠杆措施,加强财政风险防控,促进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稳定。
政府还通过改革和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提升国家财政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投入,提升财政支出的效益和效率,推动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正文2.1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制定与调整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制定与调整主要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和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分析
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分析财政收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分析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为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一、财政收入执行情况1、税收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收入情况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增值税收入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税收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产业升级,一些新兴产业的增值税贡献有所增加,但部分传统行业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与企业的盈利状况密切相关。
在经济形势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利润下滑,导致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放缓。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对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综合计征方式的实施以及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个人收入分配,但也使得个人所得税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2、非税收入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同时加强了对非税收入的规范管理。
一些不合理的收费被取消或降低,使得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有所减少。
但随着国有资产的盘活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有所增加。
3、其他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也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性基金收入受土地出让市场和特定项目的影响较大。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土地出让收入可能出现波动。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随着参保人数的增加和缴费基数的调整而稳步增长。
二、财政支出执行情况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能。
这部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一定比例,其增长速度相对稳定。
随着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支出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
2、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民生领域的支出一直是财政支出的重点。
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
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财政情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通过统计分析中国财政情况,探讨中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特点、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中国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国防以及农民收入等方面。
财政支出在过去几年也保持了稳定增长。
例如,在2024年,财政支出达到了2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
这表明中国政府在满足人民基本需求、改善社会福利条件和加强国家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
为刺激经济增长和应对国内外的经济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
例如,通过减税和降费来促进企业发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此外,政府还提高了财政投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为中国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支撑。
然而,中国财政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税收,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随着国内外贸易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行业的税收收入可能会减少,给中国财政收入带来压力。
其次,财政支出压力增大。
中国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需要加大养老、医疗等社会福利的支出。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需要也需要更多财政支持。
另外,财政管理和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财政投资审批、财政资金使用监管等方面的能力和机制建设,对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非常重要。
总之,中国财政情况的统计分析显示了其稳定增长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政府需要继续加大财政力度,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收入的多样性和财政支出的效益,以适应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变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政策的论文三篇
财政政策的论文三篇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的变动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财政政策的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财政政策的论文篇一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摘要] 1998 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走向稳健,又从稳健走向积极,经历了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探索历程。
本文通过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察了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具体内容、政策效果,并就政策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期能从中汲取经验。
[关键词] 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政策效果[论文正文]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一、亚洲金融危机后的积极财政政策。
(一)政策背景。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中国经济出现外贸负增长、通货紧缩现象。
国内,较全面的买方市场造成商品库存积压;“软着陆”后社会总需求疲软。
虽然央行先后七次降低存贷款率,以期用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贷款需求、刺激投资,但消费和投资需求均缺乏弹性,政策失灵。
(二)政策内容及成效。
1998 年,针对上述背景,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增发1000 亿元国债用于农田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 亿元特别国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
2.调整税收政策:对涉及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给予减免;就增值税、营业税、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科研机构转制政策等做新规定;对涉外税收政策做适当调整,鼓励外商投资;恢复征收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拉动居民即期消费需求。
3. 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社会保障“三条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离退休人员待遇;解决国有企业养老金拖欠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各项财政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各项财政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我国各项财政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这一问题。
在首先介绍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方面,然后分析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构成,接着深入探讨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分析。
讨论影响财政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的因素。
结论部分将总结实证分析的结果,并提出建议和展望,最后阐述研究结论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财政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家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实证分析、关系、构成、因素、影响、建议、展望、研究结论、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经济规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财政支出和国家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大。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资金支出,主要包括民生支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加快,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
国家财政收入是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主要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国债等。
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税收,其中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我国还通过发行国债和各种政府基金来融资。
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如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影响国家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来合理安排和管理财政支出和国家财政收入。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各项财政支出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深入了解我国财政运作的基本情况,揭示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主要方面和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及构成,探讨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这种关系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改进我国财政运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
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个国家财政状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通过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可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详细的分析。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途径获得的资金,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税收的征收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能够有效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实现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而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事业收入和奖励收入等,作为税收的补充,可以为财政收入增加一定的多样性。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收入为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提供资金支持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财政支出已经广泛涉及到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
通过适度的财政支出,政府可以引导和调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然而,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平衡并不总是容易实现的。
一方面,如果财政收入过少,政府将难以为公共事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影响社会福利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如果财政支出过大,将导致财政赤字的发生,增加国家债务压力,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因此,保持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合理调配财政资源,是每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分析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时,还需要考虑到国家具体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阶段。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很大,不同国家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方面的情况也存在差异。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收入比较低,主要依赖外国援助和国际借款;而一些发达国家则能够通过税收和投资收益等多种途径获得丰厚的财政收入。
类似地,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则更强调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是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途径。
通过合理调配财政资源、平衡收入与支出的关系,每个国家都可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近五年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对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并就其对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的财政政策致力于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首先,通过降低企业税负和社会保险费率,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其次,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提高产能和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此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提高消费能力和居民收入水平,为内需的增长提供动力。
二、社会保障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政策着重于加大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面。
一方面,加强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养老、教育和医疗保障,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度。
另一方面,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确保全体公民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待遇。
三、产业升级中国的财政政策旨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方面,通过减税、减费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环境保护中国的财政政策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在减少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中国政府通过提高环保投入,加大对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治理的支持,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
此外,财政政策还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业的壮大。
总结起来,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紧密围绕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引导,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然而,财政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如何平衡财政收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
因此,未来中国的财政政策仍需持续创新和完善,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摘要】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财政收支变化、主要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也存在财政政策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应着重优化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对于全球经济,我国的财政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需与国际接轨,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将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引言、背景、目的、意义、正文、宏观调控、财政收入、支出、变化、主要措施、影响、不足、改进方向、结论、总体成效、未来发展方向、建议、全球经济、启示1. 引言1.1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财政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财政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也对我国的财政政策提出了巨大挑战。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必须通过财政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之间寻求平衡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有效引导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的总量和结构,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包括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财政政策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国内经济稳定增长,还在于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有关财政学的论文
有关财政学的论文财政学的多元化特点要求财政学教学方法必须更加多样化,并且不断革新,与时俱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财政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财政学的论文范文一: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政策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在国际新形势下,发展战略性产业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低的提高,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企业要想顺利完成转型,就需要有效的财政政策的支持,而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的支持和引导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有些产业有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不少成就,有效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核心问题就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所进步,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技术创新并没有跟上脚步,这一环节的落后直接影响新兴产业迈上新台阶,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
而且有很多企业盲目投资新兴产品,没有对其合理评估,造成各方面的浪费。
因此,在欢呼新兴产业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不足,政府也要引起注意,积极力量鼓励科技创新。
二.我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政策(一)财政支出政策1.财政直接投资我国对于新兴产品的投入大部分是通过拨款给相关企业实现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甚至是依赖于科技创新,而技术创新往往在有其前沿性的同时也有风险性,导致这样的产品在研制前和投入生产时集资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出面提供相应资金保证产品顺利研发。
2.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针对个人和企业的一项政策,主要包括相对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等,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通过补贴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通过补贴鼓励公司坚持发展新兴产品,投入更先进的技术,逐渐调整资源配置结构,使新兴产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国财政政策论文
我国财政政策论文浅析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本文正是通过回顾我国近十年来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的历程,以及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实施合理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货币;政策;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
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
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
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21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
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
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
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21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
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一、引言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税收、财政支出和借款等手段。
财政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调节经济波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进行分析。
二、中国财政政策概述中国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扩大财政支出、降低税收负担、加强财政监管等方面。
自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各种挑战。
其主要措施为:加大财政支出,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加强财政监管等。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三、加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支出是政府融资和投资的主要方式。
近五年来,中国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环保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资一直保持着高位运行。
据数据显示,2016-2020年中国政府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财政支出达到了2.825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是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数字化技术建设、5G技术建设等领域的投资逐渐加大。
同时,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支出也明显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四、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为了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中国自2018年起先后出台了多项减税降费政策。
政策主要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居民,包括降低增值税税率、减免社保费用等方面。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全口径税收收入为21.8万亿元,同比增长4.5%,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了减税规模的高位运行。
五、加强财政监管加强财政监管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不限制财政支出,而是要在高效地计划、执行和管理财政支出,并平衡各方面之间的利益。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财政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督,制定财政预算方案和经济政策时,更加谨慎,保证了财政支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六、结论中国实行的财政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众多的经济和财政数据表明,近五年来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符合总体层面的要求,支持了区域发展和推动了经济增长。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财政收支的现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压力增大,财政运行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
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财政收支的现状问题,探讨改革对策,以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改革对策。
一、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的分析1. 财政收入增长放缓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财政收入增速逐渐放缓。
数据显示,2019年财政收入增速为3.8%,较2018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财政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
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等因素。
2. 财政支出压力增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特别是在保障民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支出急剧增长,给财政支出带来了巨大压力。
3. 财政赤字问题突出《中央预算单位本级财政预算表》显示,2019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3.58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84.57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已经达到71亿元。
财政赤字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
4. 财政体制改革缺乏实质性突破尽管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实质性改革上仍然存在一些瓶颈和障碍。
比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政府间财政关系不够协调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和改革。
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要解决财政支出过大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就必须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要加强对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的监督和管理,遏制不合理的支出行为,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我国财政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我国财政现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我国财政政策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本文旨在对我国财政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连续数十年实现了可观的经济增长,这无疑为我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动力。
然而,随着经济增长逐渐趋缓,财政收入的增长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现代化进程所需的高额投资和社会福利改善导致了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导致财政收入增速下降。
这种情况下,我国财政面临着巨大压力。
财政收入结构的问题我国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
然而,当前我国的财政收入结构并不合理,存在以下问题:1. 高度依赖税收收入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收入,占比接近80%。
这种高度依赖税收的情况,使得我国财政非常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旦经济增长放缓,税收收入的下降就会对财政造成严重冲击。
2. 非税收入缺乏多样性我国的非税收入主要包括利润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和其他行政性收费。
这种非税收入结构的单一性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度依赖利润收入的地区或企业,一旦遇到不利的市场环境,非税收入会大大减少。
3. 政府性基金乱象政府性基金是指由政府投资、管理的涉及特定领域的资金,如社会保障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
然而,目前政府性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着不透明、效益不显著、流动性不足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财政收入的合理化分配,也会浪费资源。
财政支出结构的问题我国的财政支出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经济支出和社会事务支出。
然而,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也存在许多问题: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不足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建设等。
然而,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这导致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问题及改革对策20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的年份,面对新冠疫情影响和国际环境变化,我国财政收支现状面临较大压力。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一、财政收支状况剖析1.财政收入状况疫情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困难,导致税收收入大幅下降。
同时,去年底财政部门还宣布了扩大减税和降费的措施,也导致财政收入的短期减少。
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3.66万亿元,同比下降14.9%。
为了应对疫情冲击,我国财政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使得财政支出大幅增加。
另外,今年还适时出台了一些逆周期调节措施,如增强基层医疗、老年护理服务能力等,也增加了财政支出。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4万亿元,同比增长5.3%。
2020年一季度,我国财政赤字达到844.63亿元,同比增长了4030.2%。
而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赤字率被控制在3.6%左右。
二、改革对策1.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当前国民经济复苏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减税降费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企业盈利。
例如继续推进“全口径”营改增,优化增值税税制结构等。
2.扩大有效投资政府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以推动经济增长。
但是,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投资项目,并且加强投资管控,防止资金被浪费。
例如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等。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政府需要加强财政支出的定向、精准性,确保财政支出的高效性。
同时,需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对赤字状况进行有效控制。
如加强对创新科技、生态环保、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支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
4.加强政府财政监管政府需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控,遏制财政资金滥用和浪费现象。
另外,需要推动政府预算和账目公开,促进政府财务透明度,增强市场信心。
5.加强风险防控政府需要加强风险防控,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
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蛋糕”继续增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
但是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增幅放缓至12.8%,较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但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经济增速放缓、物价尤其是PPI下行、进口增速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四大因素,导致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虽然在四季度出现反弹,但全年经济增速回落至7.8%。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度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财政收入中的主体—税收的增长放缓符合预期。
一些税种的税基与物价密切相关。
2012年我国物价总体在低位温和运行,尤其是PPI 同比大多在负增长区间运行,相应地增值税、消费税增幅出现回落。
近年来,我国进口环节税收的增长在税收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一般来讲,进口环节中一般贸易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税收增收较多。
然而,去年国内需求放缓,致使我国进口增速减速,一般贸易规模增长放缓,对税收的影响较大。
我国实施的诸多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在去年得到充分释放。
除了备受关注的个税之外,增值税转型是长期的减税措施,其减税政策效应明显。
此外,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效果继续释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不少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
企业负担减轻了,相应地我国税收收入减少。
此外,出口退税舒缓外贸企业压力,受到外需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更强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在去年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为舒缓外贸企业的过重负担,我国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相应增加退税数额,对出口退税的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主要是增强对小型外贸企业的支持。
数据显示,2012年出口退税10429亿元,比2011年多退1224亿元。
总体来看,结构性减税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中初见成效。
2013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态势将会走向何方?是否已经告别20%以上的高速增长时代?从目前来看,出于经济增长小幅增长的预期,多地下调了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目标。
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再加上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都将减少2013年的财政收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仍然面临压力,难以重现高速增长态势。
有学者认为,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总体趋势可能相对平稳。
从目前经济走势以及政策取向来看,2013年财政收入增速很有可能不会低于2012年。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落实政府规划的关键期,我国结构调整进入新的时期,我国经济走势将会继续朝向好的方向前行,为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提供支撑。
在2012年全年经济数据中,消费的稳定增长是一大亮点。
消费扩张势头没有减弱,对税收的支撑度越来越强。
2013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以及“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将有望进一步带动消费性需求的上升,从而拉动税收的增长。
重要的是,现在税收结构发生了变化,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双主体”特征越来越明显,企业所得税与国内增值税的差距缩小。
同时,税收中也体现出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比如金融业对税收的贡献度越来越大。
税收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税收增长产生深远影响,而非短期影响。
当然,财政收入增长面临的压力也不容忽视,财政收入增速仍会较低。
同时2013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等都需要加大财政投入,财政支出压力也较大。
分析人士指出,这就需要继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把钱花在刀刃上,放大资金的杠杆效应,发挥财政资金“一两拨千金”的作用。
同时,不该花的钱不能花,杜绝资金的浪费。
二.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分析: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财政支出结构,以下是2012和2013年财政支出的各类项目分析,由此,中央的财政政策和支出结构现状可见一斑.具体数据如下:单位:亿元中央本级支出585.68 626.61 109.8 107.0 对地方转移支付5168.05 5924.20 114.4 114.6 九、医疗卫生2048.20 2602.53 127.9 127.1 中央本级支出74.28 81.30 97.6 109.5 对地方转移支付1973.92 2521.23 129.2 127.7 十、节能环保1998.43 2101.27 118.8 105.1 中央本级支出63.65 93.70 147.7 147.2 对地方转移支付1934.78 2007.57 117.7 103.8 十一、城乡社区事务445.43 193.83 222.2 43.5 中央本级支出18.19 5.83 83.9 32.1 对地方转移支付427.24 188.00 234.1 44.0 十二、农林水事务5995.98 6195.88 112.8 103.3 中央本级支出502.49 471.87 110.4 93.9 对地方转移支付5493.49 5724.01 113.0 104.2 十三、交通运输3969.22 3973.86 111.4 100.1 中央本级支出863.57 486.44 111.9 56.3 对地方转移支付3105.65 3487.42 111.4 112.3 十四、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957.45 898.99 102.5 93.9 中央本级支出473.15 383.59 85.1 81.1 对地方转移支付484.30 515.40 120.8 106.4 十五、商业服务业等事务470.85 487.97 102.8 103.6 中央本级支出20.09 13.06 56.4 65.0 对地方转移支付450.76 474.91 105.2 105.4 十六、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56.39 215.41 47.6 84.0 中央本级支出209.59 215.41 54.2 102.8 对地方转移支付46.80十七、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46.87中央本级支出对地方转移支付46.87注:本表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小于“2013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中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主要是“2013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中列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工商部门停征两费等转移支付、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基本养老金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村级公益事业奖补等转移支付,在本表中分别列入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科目。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还有待改善,财政支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
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
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
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
2011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
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
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
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
但在“十一五”期间,仍达到38.5%,高居各项支出之首,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看,其比重仍然偏高。
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
近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为年均17.7%,与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出5.4个百分点。
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
197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为2015万人,到2008年增长至5802万人,增长88.7%。
如果把办公设施和公费医疗、离退休保障的因素考虑进去,财政负担更重。
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成了“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员工资,有的甚至收不敷出,连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4.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我国社会文教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27.6%,到2011年教育支出2989.82亿元,总体呈增长态势,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
其中教育费占GDP的3.66%,而世界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 的4%以上。
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有缓慢下降的趋势。
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
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
社会文教事业大多数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应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因此,提高社会文教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势在必行。
5.管理水平不高,总体效益不佳财政支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行政管理必须付出的成本,但由于我国管理水平不高,行政管理中又缺少成本意识,加上人为的腐败因素,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和实际运行中存在许多混乱现象和严重的低效率。
从近几年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审计报告中可看出问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