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
201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完整版)
201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完整版)基于不断丰富的临床循证证据结果,第四版“全球心肌梗死定义”横空出世,对心肌梗死这一概念进行了更加全面、完善的阐述。
我国医学工作者“与时俱进”,结合各国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和我国国情,于2019年底发布《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以下简称“新指南”)再灌注治疗更新要点HEART LECTURE 2020(一)在再灌注策略的选择上,新指南强调PCI与溶栓并重发病<3h的STEMI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疗效与直接PCI基本相似;有条件时可在救护车上开始溶栓治疗(Ⅱa,A)。
同时,新指南强调应严格把控院前溶栓指征,患者必须具备以下全部四个条件,即:1、急性胸痛持续30 min以上,但未超过12 h;2、心电图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 mV、胸导联≥0.2 mV或新出现的LBBB或RBBB;3、年龄≤75周岁;4、不能在120 min内完成急诊PCI。
发病3~12h,直接PCI优于溶栓治疗(I,A),优选直接PCI。
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应在溶栓后60~90min内评估溶栓有效性,溶栓失败的患者应立即行紧急补救PCI;溶栓成功的患者应在溶栓后2~24h内常规行直接PCI策略(急诊冠脉造影后,根据病变特点决定是否干预IRA)(I,A)。
初始溶栓成功后缺血症状再发或有证据证实再闭塞,推荐行急诊冠状动冠脉造影和PCI(Ⅰ,B)。
EARLY-MYO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入选的344例症状发作6h内、预计PCI 相关延迟(FMC-to-B减FMC-to-D)60 min的STEMI患者而言,溶栓+侵入策略的完全再灌注成功率高于直接PCI。
基于此证据,新指南新增推荐:对于发病时间<6 h、预计PCI延迟≥60 min或FMC至导丝通过时间≥90 min的STEMI患者应考虑给予半量阿替普酶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对IRA行PCI治疗,相比直接PCI可获得更好的心肌血流灌注(Ⅱa,B)。
201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完整版)
201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完整版)2019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完整版)基于不断丰富的临床循证证据结果,第四版“全球心肌梗死定义”横空出世,对心肌梗死这一概念进行了更加全面、完善的阐述。
我国医学工作者“与时俱进”,结合各国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和我国国情,于2019年底发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以下简称“新指南”)再灌注治疗更新要点HEARTLECTURE2020(一)在再灌注策略的选择上,新指南强调PCI与溶栓并重发病<3h的STEMI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疗效与直接PCI基本相似;有条件时可在救护车上开始溶栓治疗(Ⅱa,A)。
同时,新指南强调应严格把控院前溶栓指征,患者必须具备以下全部四个条件,即:1、急性胸痛持续30min以上,但未超过12h;2、心电图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联≥0.2mV或新出现的LBBB或RBBB;3、年龄≤75周岁;4、不能在120min内完成急诊PCI。
发病3~12h,直接PCI优于溶栓治疗(I,A),优选直接PCI。
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应在溶栓后60~90min内评估溶栓有效性,溶栓失败的患者应立即行紧急补救PCI;溶栓成功的患者应在溶栓后2~24h内常规行直接PCI策略(急诊冠脉造影后,根据病变特点决定是否干预IRA)(I,A)。
初始溶栓成功后缺血症状再发或有证据证实再闭塞,推荐行急诊冠状动冠脉造影和PCI(Ⅰ,B)。
EARLY-MYO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入选的344例症状发作6h内、预计PCI相关延迟(FMC-to-B减FMC-to-D)60min的STEMI患者而言,溶栓+侵入策略的完全再灌注成功率高于直接PCI。
基于此证据,新指南新增推荐:对于发病时间<6h、预计PCI延迟≥60min或FMC 至导丝通过时间≥90min的STEMI患者应考虑给予半量阿替普酶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对IRA行PCI治疗,相比直接PCI可获得更好的心肌血流灌注(Ⅱa,B)。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危重,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详细阐述。
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1.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患者在胸痛发作前会有一系列的心绞痛症状,如胸闷、疼痛、喘憋等,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同时,进行心肺听诊、心电图检查等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2.心电图检查:是诊断STEMI的关键,ST段抬高表明心肌梗死的存在,而T波倒置则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3.血清标志物检查:心肌损伤时,心肌酶与蛋白质在体内释放,如肌酸激酶、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检测,可以用于判断心肌梗死的程度和范围。
4.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观察心血管系统的影像,确定梗死的部位和血管状况。
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1.紧急处理:一旦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给予患者氧气吸入、镇痛、抗凝等治疗。
2.溶栓疗法:在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时间窗口内,可以采用静脉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梗死血管的通畅,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扩展。
3.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如果溶栓治疗无效或存在禁忌证,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支架等器械的植入恢复血管通畅,减少心肌损伤和改善预后。
4.抗血小板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次发生血栓形成。
5.抗凝治疗:在急性期内给予低分子肝素、肝素等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管内再狭窄、微栓子的形成等并发症。
6.液体复苏:在患者出现低血压和心力衰竭时,进行液体复苏,维持循环稳定。
7.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在患者稳定后,可进行心脏再血管化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降低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
2024中国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4中国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急性冠脉事件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
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为了指导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中国心血管病学会于2024年发布了《中国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以下是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一、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典型的心绞痛,通常是剧烈的胸痛、憋气和出汗。
2. 心电图表现:持续ST段抬高≥1mm,出现在两个连续导联,并伴有持续性的动态变化。
3.血清生化标记:肌钙蛋白T及I的升高。
二、治疗原则:1.急性期治疗:早期介入治疗是关键,包括溶栓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
对于患者的溶栓治疗,一般选择溶栓药物尽早静脉输入。
冠脉介入治疗是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恢复冠状动脉通畅,减少心肌坏死范围。
2.慢性期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三、溶栓治疗:1.适应症:在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的早期(发病6小时内)可以考虑溶栓治疗。
2.禁忌证: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包括颅内出血、胃肠道出血、视网膜出血、近期创伤、手术等。
四、冠脉介入治疗:1.适应症: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高危的患者应尽早接受冠脉介入治疗。
2.介入时间窗口:冠脉介入治疗应在发病后的2小时内进行。
3.支架类型:DES支架比BMS支架更适合急性ST段提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五、抗血小板治疗:1. 阿司匹林: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剂量为300mg。
2. 氯吡格雷:常规使用氯吡格雷,剂量为300mg。
3.贝那普利:适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
六、抗凝治疗:1.低分子肝素: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剂量根据体重调整。
2.依诺肝素:适用于PCI术后的抗凝治疗。
3.华法林:适用于长期抗凝治疗。
七、抗心律失常治疗:1.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腺苷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
应注意非典型疼痛部位、无痛性心肌梗死和 其他不典型的表现,特别是女性、老年、糖 尿病及高血压患者。既往史包括冠心病史(心 绞痛、心肌梗死、CABG或PCI),未控制的严 重高血压,糖尿病,外科手术或拔牙,出血 性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脑血管意外、大出 血、不明原因贫血或黑便),脑血管疾病(缺血 性卒中、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 应用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药物。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以及 治疗指南
1.心脏生物标志物(最好是肌钙蛋白)增高或 增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数值超过参考值上限 的99百分位(即正常上限),并有以下至少l项 心肌缺血的证据: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以及 治疗指南
(1)心肌缺血临床症状;
(2)心电图出现新的心肌缺血变化,即新的sT段改 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按心电图是否有sT段抬高, 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EMI;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以及 治疗指南
(二)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对疑似STEMI胸痛患者,应在到 达急诊室后10 min内完成心电图检查(下壁心 肌梗死时需加做V3R—V5R和V7—V9)。如 早期心电图不能确诊时,需5—10 min重复 测定。T波高尖可出现在STEMI超急性期。与 既往心电图进行比较,有助于诊断。左束支 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诊断 困难,需结合临床情况仔细判断。强调尽早 开始心电监测,以发现恶性心律失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以及 治疗指南
(四)危险分层
危险分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根据临床情况不断更新最初 的评估。高龄、女性、Killip分级Ⅱ~Ⅳ级、既往心肌梗死 史、心房颤动(房颤)、前壁心肌梗死、肺部I罗音、血压 <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00次/min、 糖尿病、肌钙蛋白明显升高等独立危险因素使STEMI患者死 亡风险增加。另外,溶栓治疗失败(胸痛不缓解、ST段持续 抬高)或伴有右心室梗死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的下壁STEMI患 者病死率高。STEMI新发生心脏杂音时,提示可能有室间隔 穿孔或二尖瓣反流,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确诊,这些患者 死亡风险增大,需尽早外科手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作者:沈卫峰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44期2010年8月,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指南》强调,对STEMI的诊治原则必须贯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应早期、持续、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有效的心肌灌注。
急性STEMI的诊断在STEMI的诊断方面,《指南》强调了肌钙蛋白的价值,同时指出,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仍然是特异性诊断指标,而单纯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对诊断STEMI特异性差,不再推荐用于诊断。
必须指出,临床上不应该因等待血清生化标志物测定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延迟STEMI治疗。
早期分诊,缩短时间延迟STEMI发病机制主要为冠脉血栓性完全阻塞,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治疗的关键。
发病12小时内、持续ST段抬高或新发生左束支阻滞患者,早期药物或机械性再灌注治疗获益明确。
而且,应尽量缩短发病至入院和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延迟。
对于没有条件行急诊PCI的医院,应将适于转运的高危STEMI患者,溶栓治疗出血风险高、症状发作4小时后就诊的患者,低危但溶栓后症状持续、怀疑溶栓失败的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应尽快转运至可行急诊PCI的医院。
在转运至导管室之前,可考虑进行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对某些有PCI硬件条件但缺乏急诊PCI资质医生的医院,也可应用转运医生的方法。
掌握急救处理方法,包括持续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和使用急救药物,必要时给予除颤和心肺复苏。
普及心肌再灌注治疗知识,以减少签署手术同意书时的犹豫和延误。
建立急诊科与心血管专科的密切协作,配备每天24小时和每周7天待命的急诊PCI团队,力争在STEMI患者到达医院10 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90 分钟内完成球囊扩张[即从就诊至血管开通(D2B)时间再灌注治疗溶栓疗法 STEMI时,不论选用何种溶栓剂,也不论性别、糖尿病、血压、心率或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获益大小主要取决于治疗时间和达到的TIMI血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第5期第380页-第393页正文近年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已公布[1,2],欧洲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对STEMI治疗指南作了修订[3,4],欧洲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也已发表[5]。
同时,国内外又完成了多个相关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组织专家对2010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6]作一更新。
本指南对治疗的推荐以国际通用方式表示:Ⅰ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有益、有效,应该采用;Ⅱ类推荐指某治疗措施或操作的有效性尚有争论,其中Ⅱa类推荐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效,应用该治疗措施或操作是适当的,Ⅱb类推荐指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效,需进一步研究;Ⅲ类推荐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某治疗措施或操作无用和(或)无效,并对某些病例可能有害,不推荐使用。
证据水平A级指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B级指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大规模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指资料来源于专家共识和(或)小型临床试验、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登记。
一、心肌梗死分型我国推荐使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1,2],将心肌梗死分为5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裂纹、糜烂或夹层,引起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血流减少或远端血小板栓塞伴心肌坏死。
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患者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狭窄甚至正常。
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
除冠状动脉病变外的其他情形引起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平衡,导致心肌损伤和坏死,例如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心动过速/过缓性心律失常、贫血、呼吸衰竭、低血压、高血压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解读前言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性也十分显著。
因此针对STEMI的治疗,有一系列的指南可供参考。
本文将对STEMI指南的相关内容进行解析,以便医学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并指导临床治疗。
STEMI指南STEMI指南通常由一系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做法组成,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STEMI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存活率。
从总体上来看,STEMI指南的主要目标包括快速、准确地诊断STEMI,迅速地实施相关治疗和实现恢复。
以下是STEMI指南的主要内容:1. 诊断诊断STEMI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心电图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ST段抬高,且伴随有临床症状,就可以诊断为STEMI。
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后,还可以进行必要的血液检查等非侵入性检查以了解病情。
2. 治疗在治疗STEMI时,应该尽快实施相关治疗以避免心肌损伤的增加。
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
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手段来减轻病情和预防并发症。
主要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助于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患者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抗凝剂。
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可以预防血液凝块在狭窄的血管中形成。
•溶栓药物。
溶栓药物可以溶解血液中的凝块,从而增加血流量并缓解心肌缺血症状。
2.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指通过介入手段来改善血液流动情况,降低心肌损伤的程度。
主要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两种方法。
3. 护理在STEMI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检测和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确保患者的临床状况稳定。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疼痛,保证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治疗。
后记STEMI指南的存在为医学工作者在抢救STEMI时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使医疗人员更加有效地处理STEMI的相关问题,缓解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提高治愈的成功率。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解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解读
第32页
Ⅱa类
1.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对症状发生时间小于12 小时而且12导ECG结果符合真后壁心肌梗死 STEMI病人,能够给予纤溶治疗。(证据级 别: C)
2.在过去24小时内因治疗勃起功效障碍 而使用过磷酸二酯酶抑制剂(48小时内 曾用过他达拉非)病人不能使用硝酸酯。 (证据级别: B)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解读
第23页
c.镇痛剂
Ⅰ类 硫酸吗啡(静脉注射2~4 mg,每5~ 15分钟递增2~8 mg)是治疗STE MI相关疼痛首选药品。(证据级别: C)。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 TEMI)治疗指南
ACC/AHA
Circulation(2004, 110∶588)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解读
第1页
• 该指南主要介绍了自1999年以来ST EMI诊疗和治疗进展, 依据临床证据和教 授意见提出了STEMI病人进行各种诊 疗检验、特殊治疗或干预适应证提议。该 指南内容按照病人从发病、院前治疗、急 诊室治疗、住院治疗和出院后治疗次序编 排。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治疗指南解读
第2页
一.STEMI前治疗
A.识别有STEMI危险病人
Ⅰ类:
1.评定全部病人是否存在冠心病(CHD)主要 危险原因,以及这些危险原因控制情况。(证据 级别: C)
2.对全部存在≥2种主要危险原因病人,都要计 算发生症状性CHD10年发病危险,以评定是 否需要一级预防治疗。(证据级别: B)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版更新解读PPT
PPT
目录
CONTENTS
• 指南更新背景与意义 • 诊断方法与标准更新 •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调整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改进 • 患者教育与康复指导加强 • 总结与展望
01 指南更新背景与意义
CHAPTER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现状
诊断标准
根据最新的指南,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缺血性胸痛 的临床病史;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细化标准
指南对诊断标准的细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例如对心电图ST段抬高的程度和形态 进行了详细描述,以及对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变化的解读。
鉴别诊断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方案优化建议
强化降脂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应强化降脂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更低水平。
合理应用β受体拮抗剂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β受体拮抗剂,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对于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或糖尿病的患者,应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改善心室重 构和预后。
CHAPTER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症状
典型表现为胸痛,可能伴有呼吸 困难、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
体征
可能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心音低钝等体征。
辅助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 肌梗死的关键,特征性表现为ST 段抬高。此外,心肌酶学检查( 如肌钙蛋白、CK-MB等)也有助
于诊断。
诊断标准调整与细化
发病率和死亡率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 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对患者生命 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病因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缺血时间短、范围小、块状心肌梗死少,且易于被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临床表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
胸痛通常为持续性、剧烈钝痛或压迫感,常常向左上肢放射。
另外,患者的脉搏和血压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诊断对于具有急性胸痛症状的患者,应该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
如果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应该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此外,心肌酶谱检查和心脏彩超等辅助检查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治疗可以缩短缺血时间、减少心肌梗死的程度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具体治疗方案如下:急救处理急救处理非常关键,包括口服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肝素的应用,可以缩小梗死面积、减轻疼痛和改善预后。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恢复血流并恢复心肌功能。
常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等。
保守治疗除了急救处理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溶栓药物、负性变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预防对于高危人群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可以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危重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医生应该熟知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并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一、急性STEMI 的诊断在STEMI 的诊断方面,《指南》强调了肌钙蛋白的价值。
同时指出,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仍然是特异性诊断指标;而单纯CK 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功酶对诊断STEMI 特异性差,不再推荐用于诊断。
必须指出,临床上不应该因等待血清生化标志物测定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而延迟STEMI 治疗。
二、早期分诊、缩短时间延迟STEMI 发病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冠脉)血栓性完全阻塞,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治疗的关键。
发病12h 内、持续ST 段抬高或新发生左束支阻滞的患者,早期药物或机械性再灌注治疗获益明确。
而且,应尽量缩短发病至入院和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延迟。
对于没有条件行急诊PCI 的医院,应将适于转运的高危STEMI 患者、溶栓治疗出血风险高、症状发作4h 后就诊的患者、低危但溶栓后症状持续、怀疑溶栓失败的患者,在静脉溶栓后应尽快转运至可行急诊PCI 的医院。
在转运至导管室之前,可考虑进行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对某些有PCI 硬件条件但缺乏急诊PCI 资质医生的医院,也可应用转运医生的方法。
掌握急救处理方法,包括持续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和使用急救药物,必要时给予除颤和心肺复苏。
普及心肌再灌注治疗知识,以减少签署手术同意书时的犹豫和延误。
建立急诊科与心血管专科的密切协作,配备每天24h 和每周7 天待命的急诊PCI 团队,力争在STEMI 患者到达医院10min 内完成首份心电图,90min 内完成球囊扩张[ 即从就诊至血管开通(door to balloon,D2B)时间<90min]。
通过与接收医院进行密切配合,形成院前(救护车)和院内紧密衔接的绿色通道;提前电话通知或经远程无线传输系统将12导联心电图传输到医院内,提前启动STEMI 治疗措施。
三、再灌注治疗(一)溶栓疗法:STEMI 时,不论选用何种溶栓剂,也不论性别、糖尿病、血压、心率或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获益大小主要取决于治疗时间和达到的TIMI 血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一份重要的医学指南,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准确诊断和科学治疗提供了指导。
下面将对该指南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该指南的目的是指导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准确和迅速地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指南的依据包括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并根据医学实践经验进行修
订和更新。
首先,该指南明确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
对
于心绞痛发作并伴有动态心电图(ECG)改变的患者,若出现持续的ST段
抬高,即可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疑似患者中,必须进行进
一步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如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心肌肌钙蛋白T (cTnT)等血清标志物。
其次,该指南详细描述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和策略。
对于首次诊断的患者,应立即实施急救措施,包括给予氧气、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以及紧急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
段之一,可以通过介入血管成形术(PTCA)或冠脉搭桥术(CABG)恢复梗
死区血流。
此外,指南还对其他药物治疗、再灌注治疗和后续管理等方面
进行了详细说明。
指南还强调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
治疗。
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常用的药物包括肝素和低分子
肝素。
抗血小板治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和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常用的药
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等。
此外,该指南还对特殊人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例如老年患者、女性患者、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疾病的患者。
指南中还提到了配
套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如心电图监测、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测和介入治疗
设备等。
综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一份权
威且实用的指南,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临床医生在诊断时应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辅
助检查结果,遵循指南中的建议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指南还需要根据实际临床情况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以保持其
指导意义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