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评苏格拉底问答法
评苏格拉底问答法一、反讽与助产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称为反讽和助产术,是其哲学教育的重要手段。
反讽是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真理,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助产术则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
这种教育方法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即真理是内在的,需要通过思考和探究才能发现。
二、问答法的实施步骤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通过对话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其次是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最后是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这种问答法的实施过程中,苏格拉底始终保持中立和客观,不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真理。
三、问答法的目的与效果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道德品质。
通过对话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无知和局限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批判精神。
同时,这种教育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自我修养。
实践证明,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在哲学教育和道德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四、问答法的实践应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在当今的教育中仍然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在哲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思想体系。
在道德教育中,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自我修养。
此外,在学术研究和创新领域中,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五、问答法在哲学教育中的价值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在哲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这种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哲学思考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哲学素养和批判精神。
其次,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问答法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通过其问答法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为后世哲学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六、问答法在当代教育中的启示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对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
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
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是一种哲学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是通过提问、回答和反思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在现代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一、提问环节
在提问环节中,老师要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同时,这些问题还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且寻找答案。
二、回答环节
在回答环节中,学生需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者通过查阅资料来回答这些问题。
在回答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反思环节
在反思环节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并且回顾整个过程。
他们需要总结自己所得到的新知识和经验,并且
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老师也需要对整个过
程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总之,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帮助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
自主性。
因此,在现代教育中,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已经成为了一种
非常流行的教学工具。
言传身教的古今中外经典例子
言传身教的古今中外经典例子言传身教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教育方法。
在古今中外,有很多经典例子可以说明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其中一些在以下的文档中进行了探讨。
一、古代中国:孔子的行为模范古代中国的孔子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是一位很好的行为模范,他的行为常常被人们效仿。
例如,他常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他的一个行为准则,他自己也努力做到这一点。
他对自己的学生也很严格,要求他们要有纪律、有礼貌、有耐性和有诚信等。
孔子的言传身教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中世纪欧洲:圣公会神职人员的行为准则在中世纪欧洲,圣公会的神职人员特别重视言传身教。
他们认为神职人员应该是行为模范,他们应该忠于上帝并且遵循上帝的道义。
为此,圣公会神职人员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包括要勤奋工作、要有责任感、要保守职业秘密以及要尊重所有人。
这些行为准则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中世纪欧洲的一种道德规范。
三、现代美国:马丁·路德·金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美国,马丁·路德·金是一个很好的言传身教的例子。
他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黑人民权领袖,他在美国南部进行了许多反歧视行动。
他的行为非常恬静和理智,这得到了他的支持者的尊重和赞赏。
他的言行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为宣扬非暴力抗议运动树立了新的范例。
他的言传身教有助于加强人们的信仰和勇气,并激励他们去追求公正和平等。
四、现代日本: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在现代日本,很多公司都非常注重言传身教。
例如,许多公司都遵循着“Kaizen”(不断改善)的原则,这就要求员工们要保持高度的工作和技能水平。
此外,日本公司还有许多其他的行为准则,如遵守规章制度、尊重上级和同事、努力工作、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等。
这些行为准则不仅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更是日本传统文化的延续。
五、古代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
苏格拉底
1)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西方称孔子为“西方的苏格拉底”,可见苏格拉底在西方的地位。
2)苏格拉底很喜欢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等等。
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3)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
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4)苏格拉底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探讨的是伦理道德问题。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心灵的转向苏格拉底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灵魂不灭说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苏格拉底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
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
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式问话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苏格拉底式问话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格拉底式问话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患者思考和自我反省,帮助患者发现内心深处的问题并解决。
这种技术的运用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以问答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从而达到理性启发和自我思考的目的。
在现代心理治疗中,苏格拉底式问话被广泛运用,有效地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并实现自我成长。
苏格拉底式问话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患者自我反省。
通过提出开放性和深入的问题,心理治疗师可以引导患者自我反省,深入探讨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
这种自我反省有助于患者对自己的情绪和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激发患者内在智慧。
苏格拉底式问话的核心在于启发患者的内在智慧,帮助他们通过自我思考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心理治疗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患者自己找到答案,从而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患者自我修正。
在苏格拉底式问话中,心理治疗师会通过问题的提出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并引导患者自行思考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自我修正的建议。
这种自我修正有助于患者改变不健康的心理行为,提升生活质量。
第四,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
苏格拉底式问话要求心理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这种关系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耐心地倾听和提问,心理治疗师可以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尊重,增强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信任,有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第二篇示例:苏格拉底式问话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在探索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被称为苏格拉底式问话的思维方法。
苏格拉底式问话强调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来引导他人自我探索和思考,从而达到认知和心理改变的目的。
在心理治疗领域中,苏格拉底式问话被广泛应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惑,促进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苏格拉底式问话的基本原则在于倡导开放性、探究性和非判断性的对话。
苏格拉底辩证法例子
苏格拉底辩证法例子苏格拉底的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通过对话和问答的形式,探讨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苏格拉底辩证法的例子如下: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讨论道德问题。
苏格拉底问这位青年:“人人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道德呢?”这位青年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都公认的道德行为。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你说道德就是不能欺骗人,那么在和敌人交战的时候,我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和迷惑敌人,这种欺骗是不是道德的呢?”这位青年回答道:“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德的了。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我军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
我军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马上就到,大家努力突围出去。
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
你能说将军欺骗自己的士兵是不道德的吗?”这位青年回答说:“那是在战争的情况下,战争情况是一种特殊的情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欺骗。
”苏格拉底接着问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
于是,父亲就欺骗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好吃的东西,儿子吃了药病就好了。
你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这位青年只好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才是道德呢?”这位青年回答说:“你把我弄糊涂了,以前我还知道什么是道德,我现在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了。
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才是道德呢?”苏格拉底笑着回答道:“其实,道德就是道德本身。
”有一次,苏格拉底与一位年轻人正在向众人宣讲美德。
苏格拉底就向年轻人去请教:“请问,什么是美德?”年轻人不屑地看着苏格拉底说:“不偷盗、不欺骗等品德就是美德啊!”苏格拉底又问:“不偷盗就是美德吗?”年轻人肯定地回答:“那当然了,偷盗肯定是一种恶德。
”苏格拉底不紧不慢地说:“有一次,我在军队当兵,接受指挥官的命令深夜潜入敌人的营地,把他们的兵力部署图偷了出来。
苏格拉底式提问
苏格拉底式提问所谓苏格拉底的提问法,就是在和竞争对手的争辩也经过一连串的提问和陈述,使对方的回答前后出现矛盾,这时再加以反驳,揭穿对方的荒谬之处,或者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主管只负责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与challenge之下,不断地修正观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须由同仁自己提出来。
主管用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去激发同仁们思考,铺成一条探求真理之路(the way of truth)。
苏格拉底式提问:1、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2、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三步:1、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2、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3、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苏格拉底自比产婆,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轶事: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苏格拉底问答法
苏格拉底创立的问答法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
其原则是:与人辩论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歧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完全一致后,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
具体的做法和特点是:开头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连连说:“是”,同时,尽力避免让他说不。
一开始就说“是”字,会使整个心理趋向于肯定的一面。
这时全身的组织都呈放松状态。
情绪轻松,可以保持谈话间的和谐气氛。
在这种方法中,谈判者开始所问的问题,都是反对者所赞同的。
在谈判者机智而巧妙的发问中,获得无数“是”的反应,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诱导到我方在谈判中所希望得到的结沦中。
它是著名的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妙用。
让人作出“是”的反应,并非容易。
所以,对提出的问题要经过思考,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以从对方的需要出发,从对方的角度提问;可以提出常识范围以内的问题;也可以巧妙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
所以,有三步:开始,不要讨论分歧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
取得完全一致后,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同时,尽力避免让他说不。
巧妙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
.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又叫做“产婆术”式的教学对话.2.色诺芬在其《回忆录》中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苏格拉底与青年欧谛德漠有关正义的“产婆术”式的教学对话,其教学情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不乏启迪。
欧谛德漠想当一名政治家,于是苏格拉底便向他提出了有关:“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
为使欧谛德漠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问题,苏格拉底与他进行了如下问答:问:虚伪应当归于哪一行?。
答: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一行。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归于哪一行?答:应归于非正义一行。
这时苏格拉底洁问道: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地损害了自家利益的敌人,并对其采取了奴役的手段,这能说是非正义吗?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该如何断定?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听到这里,苏格拉底说:好吧,那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
倘若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进攻的勇气,如果他欺骗士兵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士气,取得了最后胜利,这种行为应怎样理解?答:也应算是正义的。
简述苏格拉底询问法
简述苏格拉底询问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他以其深刻的思辨能力和对人类智慧的关注而闻名于世。
苏格拉底的思考方法对今天的哲学和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方法就是苏格拉底询问法。
苏格拉底询问法是一种基于对话的探求真理的方法。
苏格拉底经常与人们进行对话,通过问问题来引导他人思考,并让他们自己思考和发现真理。
他并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来帮助对方澄清和思考观点,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的目的并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激发人们思考和追求真理的欲望。
苏格拉底的探究方式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让我们假设有一个对某个道德问题有不同观点的团队。
苏格拉底会逐一询问每个成员的观点,并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引导他们思考。
比如,苏格拉底可能会问:“你认为什么是道德的基础?”、“你觉得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等等。
而对方的回答可能会引发苏格拉底进一步的问题,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答案并不完全或存在矛盾之处。
苏格拉底的询问法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他相信,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会有动力去寻找真理和智慧。
通过对话和探询,苏格拉底试图揭示人类精神中的真理和价值,并帮助人们通过思考和研究,获得对自己和世界的更深刻的理解。
苏格拉底的询问法并不是简单地问问题,而是一种深入挖掘问题本质的方法。
他善于从表面观点下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并通过问题的多个层次来推动对话。
苏格拉底询问法要求被询问者思考并自己找到答案,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度。
苏格拉底的询问法对今天的教育和思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中,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真理。
它帮助学生培养思考问题、分析观点和推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接受教师的答案。
在思维方法上,苏格拉底的询问法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需要持怀疑态度,不断追问和挖掘问题的本质,以获得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总之,苏格拉底询问法是一种基于对话和问题的探寻真理的方法。
苏格拉底提问法
点滴12 Array与心境,一目了然。
顾况立刻回敬一首:“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里断肠时。
君畴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予谁?”顾况找到进入上阳宫的水道,投入红叶。
但是,内宫深似海,没想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醒了皇帝的霓裳美梦,也促成了顾况的红叶传情。
洛阳城破之日,有情人双双出逃,美满终生。
在苦难中发现美,这是成人的成熟美。
最终,唐朝葬送在黄巢之手。
对,就是这位黄巢,不知道为什么,看上去那么与众不同。
或许,他是失败的理想者?他说过,他起兵是为了“讨国奸臣,洗濯朝廷”。
他曾发表公告,指出朝廷宦官专权、贿赂公行以及铨贡失才。
后来的史学家根本反对黄巢,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切中时弊。
从来,造反者不都是因为活不下去吗?有谁是为了改善国家?或许,因为他写得一手好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如此有气魄、有才情、有魅力的起义领袖,是不是也是唐朝特有?唐朝过后的中国,当然不是一无是处。
聪明的人越来越多,朝廷上下充满美文式的算计。
宋朝的殿堂,几乎是文学家的聚会,文章风流潇洒,可是政治总是阳刚不振。
每到关键时刻,一定会有很多大臣主张妥协,算来算去,最后放弃的总是一个国家应有的精神。
拼死一搏的念头在宋朝永远居于下风,以至于“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只能出自女子之口。
“恐辽症”比辽朝存在的时间还长,这也恐惧,那也恐惧,这不就是垂垂老矣的症状吗?唐代崇尚优雅,任何报告都需要文学式的书写,即使是军队的胜利捷报,也一定很文学。
那是一个唯美主义的时代。
看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知道唐代的艺术成就,一些普通的边地画师,也能让后世叹为观止。
更不要说唐代的书法了,那个高度一直让后人仰视。
《论语·雍也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是观察个人精神气质的标准,可不可以用来衡量一个时代呢?还是孔子,在《礼记·表记篇》中留下一段语录:“虞夏之文,不胜其质。
殷周之质,不胜其文。
演讲中的苏格拉底说服方法
演讲中的苏格拉底说服方法苏格拉底说服方法是一种基于问答的辩论技巧,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式辩论”或“苏格拉底对话”。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问和回答来揭示真理,而不是通过直接的论证或说服。
以下是苏格拉底说服方法的一些主要特点:1. 提问和回答的互动:苏格拉底说服方法依赖于提问和回答的互动,通过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对方思考并发现真理。
这些问题通常都是开放性的,旨在引导对方深入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
2. 避免直接说服:苏格拉底认为,直接说服容易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而通过问答引导对方自己得出结论,更容易使人接受真理。
因此,他主张通过提问和回答来让对方自己发现真理。
3. 揭示对方观点的矛盾:苏格拉底常常通过提问和回答揭示对方观点的矛盾,使对方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这有助于使对方转变观念,接受真理。
4. 强调普遍认可的真理:苏格拉底认为,普遍认可的真理是存在的,而且这些真理是可以通过问答和思考被发现的。
因此,他的说服方法通常都是基于普遍认可的真理,通过提问和回答来引导对方思考。
在演讲中应用苏格拉底说服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 提出问题:在演讲中提出问题,引导听众思考问题。
这些问题应该都是开放性的,而且与演讲主题密切相关。
2. 倾听回答:认真倾听听众的回答,了解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对于有逻辑问题的答案,可以进行适当的质疑和挑战。
3. 引导思考:通过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听众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事实,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问题。
4. 得出结论:最后,通过提问和回答引导听众得出结论。
这个结论应该是基于普遍认可的真理,而且是通过听众自己的思考得出的。
总之,苏格拉底说服方法是一种基于提问和回答的辩论技巧,它通过引导对方思考来揭示真理。
在演讲中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问题,发现真理,并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苏格拉底式对话
苏格拉底式对话“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
苏氏认为透过对话可使学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谈论的课题清晰。
尤其他认为只要一直更正不完全、不正确的观念,便可使人寻找到“真理”。
这种对话模式,犹如戏剧,拥有无比的张力。
尤其穿插轻松、诙谐的语调,屡屡让人陷入推理的自我矛盾中,达致澄清的效果。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
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爱利亚的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的。
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
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谈话是藉助於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
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於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
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
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Socratic irony)。
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式自我提问
学会用“苏格拉底”式自我提问做自我调节所谓“苏格拉底”式提问,指的是一种通过问答式的对话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那么自我提问自然就是自问自答啦。
这种方式在受到抑郁、焦虑情绪困扰时尤其管用,其他不良情绪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根据我在咨询中的实践,效果最佳时能够完全消除不良情绪体验。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试着学习这种方法吧!这种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你在感受到情绪变化时(比如突然感到很低落)依次问自己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当然,这里只是一些比较适合自我调节时使用的问题,真正的咨询中使用的问题会比这要更多而且更灵活,但那些问题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使用会更好哦!问题1:我刚才在想什么?原因:我们的不良情绪往往是一些自动思维导致的,所谓自动思维,就是一些迅速且隐蔽地在我们脑海中出现、掠过的想法。
它可能是一句话、几个词语或者一个画面。
它通常并不是客观真实的,或者说不是完全真实的,但我们往往会不假思索地信以为真,进而引发不良情绪。
这个问题的目的就在于帮助我们识别出不良情绪背后的自动思维,进而在后续问题中评估它。
自动思维的描述需要遵循特定的方式,通常是对某种想法的陈述句式描述。
示例:“我永远也学不好这门课。
”“他不会想要和我交朋友的。
”问题2:我对这种想法的相信程度是多少?原因:这个问题的目的在帮助我们评估目前相信这种自动思维的程度,这也是后续评估和效果分析的基础。
通常0代表完全不信,100%表示完全相信。
问题3:这样的思维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严重程度是多少?原因:这个问题的目的与问题2相同。
严重程度的表述同样采用0—100%分级,0是完全没影响,100%是与至今体验过最严重的不良情绪影响相当。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容易混淆“自动思维”和“不良情绪”的描述,可以在示例中与问题1进行比较。
示例:“我感到非常难过和沮丧。
”问题4: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问题5:反对这个想法的证据是什么?原因:这两个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你对自己的自动思维进行评估。
苏格拉底问答法例子
苏格拉底问答法例子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苏格拉底问答法被认为是一种思考和推理的重要工具。
它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和追问,引导对方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观点。
下面我们将通过举一个例子来解释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应用。
假设有一个关于正义的讨论。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坐在一起,尝试找到正义的定义。
苏格拉底:你认为什么是正义呢?学生:正义就是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和公平的行为。
苏格拉底:那么,如果一个法律是不公正的,我们应该遵守吗?学生:不,如果一个法律违背了公正原则,我们应该去改变它。
苏格拉底:那么,公正原则是什么呢?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法律是否公正呢?学生:公正原则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和社会公平的原则。
我们可以通过评估法律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来判断其是否公正。
苏格拉底继续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苏格拉底:那么,你是否认为一个法律可以同时对不同群体产生公正的影响?学生:不,每个群体的利益和需求是不同的。
苏格拉底:那么,如果一个法律对一个群体有利,对另一个群体不利,它是否是公正的呢?学生:好像不太公正,因为它会导致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结果。
苏格拉底:那么,我们是否要考虑权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并寻找一种真正公正的解决方案呢?这个例子展示了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过程。
苏格拉底通过提出问题和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挑战自己的观点。
他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对话来推动思维的深入。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偏见和错误,并激发出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苏格拉底问答法在哲学、教育和辩论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帮助人们培养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通过追问和质疑,我们可以挑战现有观念、拓宽思维边界,并逐步接近真理。
总而言之,苏格拉底问答法是一种强大的思考工具,通过发问和追问引导对话参与者思考和反思。
它能够帮助我们挖掘隐藏的观点、挑战现有观念,并以这种动态互动的方式推动思考的深入。
这种方法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非常有效,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中的辩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名词解释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名词解释苏格拉底问答法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其目的是通过逐步提问和反思,引导他人思考和发现真理。
这种方法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引入,成为学术探讨和教育中重要的思维工具。
苏格拉底问答法以对话为基础,模拟了苏格拉底在雅典广场上与他的学生进行交流的场景。
苏格拉底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发现。
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有两个阶段:提问和探索。
首先是提问阶段。
苏格拉底会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对方思考。
这些问题常常是简单的,以短暂的回答来引发深入的思考。
例如,他会问一个概念的定义,如“什么是美德?”而后,他会逐渐扩大触及其他相关议题,引发更深层次的探索。
他的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旨在激发被问者的质疑和自省。
然后是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苏格拉底通过对被问者的回答进行进一步追问,将问题变得更加具体。
这些追问可以是:“为什么你这样认为?”、“有没有可能是另一种解释?”、“你的观点有哪些局限性?”等等。
通过不断探索和质疑,苏格拉底试图揭示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度,让被问者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思考问题的多面性。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核心是引导他人自主地思考和发现真理。
它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和思考的质量,而不仅仅关注问题的正确答案。
这种方式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苏格拉底问答法促进了学生和学者的深入思考。
通过刺激他人的思维,扩展了对问题的理解。
思考的过程会带来新的发现和认识,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思想。
其次,苏格拉底问答法鼓励了批判性思维。
通过不断追问和质疑,学生被训练出具有辩证思维和分析能力。
他们会思考问题的不同方面,了解问题的复杂性,避免关注单一的答案。
此外,苏格拉底问答法还强调合作和对话。
在这种对话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互动和合作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他人的观点和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理解,避免陷入个人的偏见和片面的观点。
然而,苏格拉底问答法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苏格拉底追问法
苏格拉底追问法
苏格拉底追问法(Socratic Questioning)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对话技巧,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
这种方法通过提出一系列深入的问题,引导对方或自己更深层次地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对观点和假设的清晰理解和评估。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类型的问题:
1.概念澄清问题:这类问题旨在澄清对方的观点和概
念。
例如:“你说的‘公正’是什么意思?”或者
“我们如何定义‘成功’?”
2.探索假设:这些问题探讨对方观点背后的假设。
例
如:“你的观点是基于什么假设?”或者“如果我们
改变这个假设,你的观点会变吗?”
3.理由和证据:这类问题要求对方提供支持其观点的
理由和证据。
例如:“你为什么这么认为?”或者
“你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4.探索观点和影响:这些问题探讨一个观点的可能后
果。
例如:“如果这是真的,会有什么后果?”或者
“这个观点的实际影响是什么?”
5.观点和观察的后果:这类问题探讨如果一个观点是
正确的,那么可能产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如果我
们按照你的观点行事,会发生什么情况?”
6.问题的本质:这些问题探讨问题的更深层次含义。
例如:“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这
个问题重要?”
苏格拉底追问法强调通过问答不断探索,从而促进对话者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方法在教育、心理咨询、辩论和日常对话中都非常有用。
简述苏格拉底问答法
简述苏格拉底问答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Socrates' Method of Question and Answer)是先以提出质疑为主导,以提问和互动作为手段,来推动思维发展,从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建筑教育中应用苏格拉底问答法,主要是为了帮助建筑学生学习思考建筑知识,提升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潜力。
苏格拉底问答法历史久远,在帮助教师让学生学习思考的作用上特别有效。
建筑教育中,教师根据课程形式和内容,利用苏格拉底问答法,使学生根据提出的质疑,通过思考查找个人理解和启发性,发挥分析思考能力。
其次,它还可以提醒学生批判性思考,并让他们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使他们对专业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用苏格拉底问答法辅助建筑教学,可以激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比较、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知识。
它还可以有效抑制学生的非理性行为,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在建筑教育方面的理论素养和能力。
总之,苏格拉底问答法可以作为有效的建筑教育辅助工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掌握建筑知识,推动建筑教育发展。
苏格拉底教奴隶几何的故事
苏格拉底教奴隶几何的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以发明了“苏格拉底式问答法”而闻名于世。
在古代,几何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苏格拉底就曾经有一位故事中传承了他的几何知识的奴隶。
据说,苏格拉底曾经遇到了一个几何学知识很差的富有奴隶。
这个奴隶被主人交给苏格拉底教育,希望可以让他学会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
苏格拉底在这个奴隶身上看到了极大的潜力,于是决定用他的问答法来帮助这位奴隶。
苏格拉底开始和奴隶进行对话,他先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一个矩形的长和宽之比是多少?”等等。
虽然这些问题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难,但是这位奴隶却连这些基本几何知识都不懂。
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奴隶开始逐渐思考问题,慢慢地找到了答案。
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通过反复的提问和引导,让奴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奴隶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他开始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了。
通过苏格拉底的指导,这位奴隶的几何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不仅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还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最终,他在主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主人也感到非常惊讶和满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并不仅仅适用于哲学领域,同时也可以用来教育其他学科的知识。
通过提问和引导,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苏格拉底教奴隶几何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潜力,只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就能够取得进步。
第二篇示例: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探索人生价值和道德价值为主要关注点,被誉为哲学之父。
在苏格拉底的一生中,有一段关于他教导一个奴隶几何的故事被广为传颂。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格拉底对自己的认识和人类智慧的探索中,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据史书记载,当时有一位富有的雅典人请苏格拉底前来教导他家中的一个年轻奴隶几何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说明苏格拉底的问答法【篇一:举例说明苏格拉底的问答法】问答法,又称“产婆术”。
此方法的依据是:感觉印象不如概念可靠。
在知识的获得上,不能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
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
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产婆”,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
在实施这一教学方法时,先就某些感兴趣的道德或人生问题与学生攀谈。
谈话时,他佯装自己一无所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从而促其积极思索,然后再利用各种有关事物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学生一步步地接近正确的结论。
他创立的问答法至今还是被世界公认为“最聪明的劝诱法”。
其原则是:与人论辩时,开始不要讨论分析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观点,取得完全一致后,自然地转向自己的主张。
具体的作法和特点是:开头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让他说“不”。
这背后的原理是,因为人在说话时,一开始就说“是”字,会使整个心理趋向于肯定的一面。
这时全身的组织——内分泌腺、神经和肌肉,都呈放松状态。
情绪轻松,保持谈话间的和谐气氛。
相反,说“否”字容易造成情绪对立,致使全身组织紧张,聚集在一起成为拒绝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直接影响心理。
一位研究心理学的美国教授欧非斯托说:“一个‘否’字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障碍。
当一个说‘不’字时,所有他的都需要他坚持到底。
过后他也许自觉说‘不’字是错了,然而他的尊严当时绝不允许他改变,只能一味坚持。
因此说服一个人的时候,开头就让他不反对,是实在要紧不过的事。
”这种“是”字的反应,其实是一种最简单的论辩技术,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却忽略了它。
有的人喜欢用执拗来显示自己的聪明,有的人则动不动就质问别人,凡此种种,只能引起别人的不快。
假若这种态度仅为出一口气,求得自己内心的舒服,尚说得过去;但假若要希望办成一件事,那简直是一种愚蠢。
举个例子:美国一家电器公司推销员普所经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到一家不久前才发展的新客户去,企图再推销一批新型的电机。
一到这家公司,总工程师劈头就说:“,你还指望我们要能多买你的电机吗?”一了解,原来公司认为刚刚从那里购买的电机发热超过正常标准。
阿里森知道强行争辩没有任何好处,决定采取问答法来和对方论理并说服对方,即决意取得对方作“是”的反应。
他了解情况后,先故意说:“好吧,斯宾斯先生!我的意见和你的相同,假如那电机发热过高,别说再买,就是买了的也要退货,是吗?”“是的!”总工程师果然作出其预料的反应。
“自然,电机是会发热的,但你当然不希望它的热度超过全国电工协会规定的标准,是吗?”“是的。
”对方又说了一次。
然后,阿里森开始讨论具体问题了,他问道:“按标准,电机的温度可比室温高72度法,是吗?”“是的,”总工程师说“但你们的产品却比这高得多,简直叫人没法摸,难道这不是事实吗?”阿里森也不与他争辩,反问说:“你们车间的温度是多少?”总工程师略为思索,回答说:“大约75度法。
”阿里森兴奋起来,拍拍对方肩膀说:“好极了啦!车间是75度法,加上应有的72度法,一共是140度法左右。
如果你把手放进140度法的热水里,是否会把手烫伤呢?”工程师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结果,不但说服了对方,消除了对方的偏见,而且又作成了又一笔生意。
阿里森开始所问的问题,都是反对者所赞同的。
在他机智而巧妙的发问中,获得无数“是”的反应,使反对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包围在数分钟之前还在否认的结论中。
【篇二:举例说明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话题:休闲阅读科学知识苏格拉底要】本文通过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问答分析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环节、特点、逻辑特征、积极作用和不足。
【关键词】苏格拉底;问答法;道德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 399)被世人称为伟大的思想家和老师,一生中却没有任何著述。
他的思想都是在与别人的对话中表达,今人主要通过他的两个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著作来了解他。
苏格拉底最著名的一句话就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一无所知。
因此,他从不灌输任何知识给别人。
一、苏格拉底问答法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名“知识的产婆”,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
在教学的方法上,苏格拉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则称之为“助产术”。
苏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终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他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时,不是直接向学生讲解各种道理或传授各种知识,而是与学生谈话或向他们提出问题,让他们作出回答。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也不批驳,而是将学生的话题进一步引向错误的方向,使学生自己明白答案的荒谬,然后再进行多方启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接近正确的结论。
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
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
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谢您!”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达到“自知我无知”。
“归纳”是助产术中引导方向的重要步骤。
它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
“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助产术。
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
“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
二、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特点从苏格拉底和他人关于道德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不批驳对方,先认同对方观点,站在对方立场上将其引向错误的结果,令其自己认识到错误。
第二,不直接灌输答案,而是通过不断提问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第三,准确的设问。
苏格拉底对自己谈话的对象,谈话的内容,都有明确的出发点和目的性,有自己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和要求。
所提每一个问题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性,最终都引向苏格拉底预期的结论。
但是,对于回答者来说,在回答过程中对于这种目的性毫无察觉。
第四,具有层次的教育内容。
苏格拉底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并使对方接受它时,非常注重内容的层层递进,提问题都是基于常识即可回答,一步一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逐步接触到问题核心并得到最后答案。
三、苏格拉底助产术的逻辑特征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要获得真理,尤其是概念的定义。
由于所讨论的概念都是一些最普遍的概念,其目的就注定了这种方法的总体性质是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苏格拉底寻求事物的本质是很自然的;因为他正在寻求推理,而本质是推理的出发点。
……可以把两件事情公平地归于苏格拉底,即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
这两者都涉及科学知识的出发点。
”2、这是一种以假设—反驳—再假设—再反驳为模式的归纳论证。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反驳指出第一次给出的假设不是定义而是实例。
方法是提出其他实例来表明所谓的“定义”没有包括这些实例,因此根本不是普遍的定义。
这一阶段其实属于归纳法中的收集正面例子和明确概念运用范围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通过反驳指出第二次给出的假设不恰当。
方法是给出反例。
其逻辑形式是,假如p 蕴涵非p 并且非p 是真的,那么p 则上说,上述两个阶段都可以无限地重复进行下去。
因此这种论证往往没有最终的结果,而只有暂时的结论。
四、对苏格拉底问答法的评价“问答法”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逐渐深入,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
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能形成一种自由的氛围,很好地调动对话者的兴趣。
每次谈话,苏格拉底总是一脸谦虚地表示自己对所谈的话题一无所知,希望能够聆听对话者的真知灼见。
这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很乐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辩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允许争执。
其次,苏格拉底的问答法能够帮助打破定势,促进新思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