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杠杆》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1.1《杠杆》word教案

11.1《杠杆》word教案

§11-2 杠杆(第1课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满足什么关系呢?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录F1,L1,F2,L2;
(3)改变数据,再做几次实验,记录数据。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提醒:每个钩码重0.5N,本次实验统一认为左边动力,右边阻力。

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动力
F1
动力臂
L1
动力×动力臂
F1·L1
阻力F2阻力臂L2
阻力×阻力臂
F2·L2
1 1N 0.2m
2
3
4
5、得出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6、评估与交流
(1)为什么该探究活动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平衡呢?
(2)该实验还有什么注意事项?
(3)用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向上拉能否使杠杆平衡呢?
F2
F1。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杠杆(第一课时)课件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杠杆(第一课时)课件 (新版)教科版

小资料 人 体 内 的 杠 杆
当曲肘把重物举起来的 时候,手臂也是一个杠杆(如 图)。肘关节是支点,支点左 右都有肌肉。这是一种费力 杠杆,举起一份的重量,肌 肉要化费6倍以上的力气,虽 然费力,但是可以省距离。
小资料 人 体 内 的 杠 杆
当你把脚尖翘起来的时候,是 脚跟后面的肌肉在起作用,脚尖是 支点,体重落在两者之间。这实际 上是一个省力杠杆(如图),这时肌 肉的拉力比体重要小。
(4)最后用大括号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上字母 L1或L2。
怎样画杠杆的力臂
L1 O
F1
F3 F2
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和箭头
练习
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
F2
L1 O
F1
例题:画出下图杠杆的支点、
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F2
F1
L1 O L2
练习
找出下列各图中动力和阻力,并画出杠杆力臂。
定义归纳
共同特征:
1、受到力的作用 2、绕固定点转动 3、比较坚硬
杠杆定义:
在力 的作用下, 能绕某一固定点 转动的硬棒 ,叫 做杠杆。
议一议:
现实生活中,你还能 举出哪些杠杆的实例 呢?
人体内的杠杆
点一下头或抬一下头是靠杠杆的 作用(如图),杠杆的支点在脊柱之顶, 支点前后各有肌肉,头颅的重量是阻 力。支点前后的肌肉配合起来,有的 收缩有的拉长,就形成低头仰头动作,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低头比仰头要省力。
找一找:自行车的哪些部件可以
看成杠杆?
车把
刹车
车轮
支架
脚踏板摇杆
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示意图:
阻力作用线 支点到阻 力作用线 的距离

第十一章第1节杠杆 - 第一课时

第十一章第1节杠杆 - 第一课时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11.1杠杆第1课时
问题集锦
1.什么是杠杆?
2.它由哪些因素组成?
3.如何画一个杠杆各力对应的力臂?
知识清单
知识点1:杠杆的定义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知识点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练习1】画出下列图中各杠杆的支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练习2】指出下列图中的动力与阻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知识点3:杠杆力臂的画法
杠杆力臂的画法:一找点( ___ 点)、二画线(力的_________ )、三作垂线段
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 O ;
2.画好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练习3】在以下各图中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补画完整。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1 杠杆》课件 (共10张PPT)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1  杠杆》课件 (共10张PPT)

(1)确定支点、动力、阻力(动力与阻力的作用点要
画在杠杆上!)。(2)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3)标出力臂范围
2020/6/12
10
• 作为杠杆的物体形状不限,视使用时的 情况而定,但该物体必须是坚实且不易 发生形变的。
2020/6/12
4
2020/6/12
5
生活中的杠杆
2020/6/12
6
F2(阻力)
L2(阻力臂)
O(支点)
F1(动力) L1(动力臂)
杠 支 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杆 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 咱们这节课的目标是:
1.知道什么是机械,什么是简单机械。 2.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概念,能够识 别生活中的杠杆。 3.知道杠杆的“要素”。 4.能够画出杠杆的“要素”。
2020/6/12
1
杠杆
滑轮 轮轴 斜面 螺旋 其他
2020/6/12
2
2020/6/12
3
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 的坚实物体。
F1
O
L2
F2
2020/6/12
F1
F2
O L2
9
11.1 杠杆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围绕固定点转动的坚实物体。 说明:没有形状限制,但有材质限制,必须坚实。
2、杠杆的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②动力:促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3、如何画“五要素”:
的 五 要
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离,用L1表示。

杠杆(第1课时)课件

杠杆(第1课时)课件
F1l1= F2l2
300N
F=?
1.如图,杠杆上每两点间的距离均为1m, 若在A点挂一个重300N的箱子,手需要
施加 100 N竖直向下的拉力才能使杠杆
在水平位置平衡?
2.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杠杆必须是直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中间 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D.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五要素】
A、支点(O) B、动力(F1) C、阻力(F2) D、动力臂(l1) E、阻力臂(l2)
二、杠杆的平衡
1、杠杆的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 匀速转动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②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③实验中,使杠杆在哪个位置平衡便于操作
和测量?如果杠杆左端下沉应该怎么调节?
根据老师提供的器材完成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 次数
1 2 3 4
动力 F1/N
动力臂 l1 /m
动力×动力臂 F1l1/N·m
阻力 F2/N
阻力臂 阻力×阻力臂
l2 /m
F2l2/N·m
每次杠杆平衡时,两边的力是否相等?力臂是否相等?力与力臂的乘积 是否相等?分析你的实验数据,你能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吗?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F1 L1 = F2 L2
课堂小结: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坚实物体。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 杠杆围绕转动的点。 (2)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 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杠杆教案(第一课时)

杠杆教案(第一课时)

杠杆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想法:先带一些生活中的工具让学生对机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对工具的操作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杠杆,然后直接告诉杠杆的五要素并以习题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杠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是杠杆,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2、认识杠杆的五要素,并会在实物上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器材:起子,图钉,开瓶扳手,夹子,木块
重点:理解杠杆的五要素
难点:画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在有力臂让画力的情况。

教学过程:
教后记:。

杠杆(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杠杆(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静止状态 匀速转动状态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实验器材:
1.实验前,为什么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如何方便地提供动力和阻力? 3.实验中,为什么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方便地提供动力和阻力---
3.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
F1 O
F2
一、杠杆 大小相同的力,力的作用位置不同,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吗?
原因分析:杠杆转动的效果跟力到支点的距离有关系?
一、杠杆
2.杠杆的 五 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让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 的距离L1。
L2
F1
O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F2 L2。
②连接力的作用点A和支点O,让OA成为力臂。
F1
F1
L2 L1
Go
课上练习:6.如图所示,张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
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作出:
(1)杠杆的支点;(2)最省力
的动力臂;(3)最小动力的 方向.
最小力问题:
课上练习:7.中国人独创的杆秤“戥子”可以起到“四两拨 千斤的功效”,从本质上,杆秤就是一个简单的杠杆,如图所示 ,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杠杆的五要素。
L2
➢ 定垂足,标力臂
课上练习:1.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F1
O
L2 F2
O
F2
L1
L2
F1
课上练习:2.如图所示,是使用铁锹时作用在铁锹上的力 F1、F2 . 请作出图中力F1、F2的力臂L1、L2 .

教学案1 杠杆

教学案1 杠杆

教学案(1)课题:杠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简单机械的一种,理解杠杆的五要素 2.会画力臂3.能探究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加以应用 教学重点:力臂的画法以及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 引入新课活动11.1图钉:木板上钉了一枚图钉,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请一位同学试一试 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拔出图钉。

(学生手边的器具和教师提供的工具), 二、新课教学1.讨论一下刚才学生拔出图钉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得出杠杆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右框中画出利用起子撬出图钉的示意图2.根据示意图学生结合课本理解杠杆的五要素理解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阻力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橇图钉的示意图上标出杠杆的五个要素并加以分析 3.学生完成练习上的作图题a c ,4.学生总结画力臂的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作力臂的一般方法完成作图题中的b和d6.学生根据所画的力臂总结:什么时候力臂在杠杆上?什么时候力臂为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动11.2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什么是杠杆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猜想杠杆的平衡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设计实验: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力臂如何测量最简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实验:记录实验测量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验证猜想(1)调节杠杆使杠杆在__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本要求测量实验数据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3)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例题1: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那么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倍学生练习1:用动力臂是阻力臂12倍的撬棒撬重为1800N的石头,所用动力至少是_______ N.练习2.用一根杠杆撬重物,当物重1000N时,手至少要用200N的力才能撬动.若此时阻力臂长20cm,则动力臂的长度应为()A.20cm B.1m C.2m D.5m例题2:一人挑担子,扁担长1.2m,在A端挂上400N的重物,B端挂上200N的重物,欲使扁担平衡此人肩膀距B端多少m?若两端各减100N重物,欲使扁担平衡,肩膀应距B端多少m?练习3:一根1m 长的杠杆,左端挂80N 的物体,右端挂20N 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离左端多远(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端各增加10N 的物体,要使杠杆平衡,则支点应往那端移动?移动多长?三、课后巩固: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支点总位于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 B .动力臂越长,总是越省力C .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越大,就越省力D .动力作用方向总是与阻力作用方向相反 2.一根轻质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已经平衡,现在对杠杆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 ( )A .杠杆不可能再保持平衡B .杠杆有可能再保持平衡C .杠杆一定能保持平衡D .要根据力的大小才能做出判断 3.请画出下图中各力的力臂.4.如图11-2,工人师傅用吊车搬运集装箱.集装箱重为G,支撑杆对吊车臂的支持力为F.在图中画出集装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支持力F 对转动点O 的力臂. 5.如图11-3所示,O 为支点,请画出力F 1和F 2的力臂6.撬棒在撬道钉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15倍,当撬道钉时用力20N 恰能将道钉撬起,则道钉受到的阻力为 N 。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课件1

九年级物理上册 11.1 杠杆课件1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jiǎndānjīxiè) 和功
【机械】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 装置,统称(tǒngchēng)“机械”。利用机 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 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 而且比较复杂。
• 【简单机械(jiǎndānjīxiè)】杠杆、滑轮 、斜面、轮 轴等
第一页,共九页。
活动 :拔钉 (huódòng)
F1
托盘天平
F2
F1 跷跷板
杠杆在使用时有两个力影响其转动,我们把使杠杆转动的力称为动力,用符号F1表 示(biǎoshì),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称为阻力,用符号F2表示
常见杠杆在使用时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近似静止,我们把杠杆处于静止
或匀速转动称为平衡状态(匀速转动比较少见),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杠杆静止时的平衡, 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镊子
(nièzi)
钳子(qián
zi)
夹子
核桃夹
剪刀
剪刀
指甲剪刀
以上物品使用时符合杠杆工作的特征(tèzhēng), 都可以看成是组合型杠杆
第七页,共九页。
学到了什么(shén me)
• 什么是杠杆,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看成是杠 杆
• 杠杆的平衡(pínghéng)状态和影响杠杆平衡(pínghéng) 的因素
• 初步理解力臂并会画动力臂和阻力臂 • 杠杆的五要素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机械】凡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的。起子(qǐ zi)和羊角锤在拔出钉子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杠杆】在物理学中,将一根
No 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杠杆在使用时有两个力影响其转动,我们把

一、杠杆(第一课时)课件

一、杠杆(第一课时)课件
O●

l1


F2
跷跷板O L1 L2 来自2F1夹子O L2 F2 L1
F1
剪刀
O F1 L1 L2
F2
1 、杠杆一定是直的吗?
想一想?
答:不是。例如抽水机手柄 2、 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 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 否改变? 答:要改变
定义: 杠 杆 的 五 要 素 力臂 作法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3.画力臂
(1)找支点; (2)画出力的作用线; (3)从支点作力作用线 的垂线。
l1
l2
F2
O
F1
力臂的作法
F1
O
动力臂L1
阻力臂L2
F2
阻力臂l2

支点O 动力臂l1

动力F1
阻力F2
杠杆示意图的作法
O ● l2

l1
F2

F1
1.找支点
2.作力的作用线
F1l1=F2l2
∆F1l1=∆F2l2
六、杠杆原理的应用
【动态平衡的分析】 例、如图所示,一个轻质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 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动力F, 将直杆从右下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 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 固定点转动的一根硬棒
杠 杆
支 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 力(F1):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 力(F2):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动力臂(L1):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

《杠杆》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杠杆》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具
木板、木块、图钉、羊脚锤、尖嘴钳、螺丝刀
铁架台、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互动与反馈
一、初步认识杠杆
1、提出问题:
(1)展示木板上的图钉,想出办法怎样可以将其把出来?
(2)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3)指出用上述方法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2、得出杠杆的定义:
并发出了“给我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的豪言壮语。
三、杠杆的应用和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小于阻力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大于阻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
以上诸条先让学生归纳总结,再举出应用的实例。
练习:对课本P5的常见器具进行杠杆分类,并说出分类原则。
先找支点O;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交待判断动力、阻力方向的方法。
说明力臂的画法有两种:一种用带箭头的细线表示,另一种用虚线加大括号表示。
指出什么是力的作用线。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介绍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杠杆。
2、讲清:
¢Å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Æ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调
筷子、理发剪刀等
天平
最省力的方式是力臂最长。
¢Ç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4、让学生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补充实验:让动力和阻力位居同侧,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和斜向上拉动杠杆,比较拉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为什么?
5、指出: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总结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杠杆 第1课时 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 教科版(2021学年)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1 杠杆 第1课时 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 教科版(2021学年)

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杠杆第1课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杠杆第1课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八年级物理下册11.1 杠杆第1课时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本章内容概述本章是在前面学习过力学的基础上,研究杠杆、滑轮、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认识力与功,理解做功有快慢之分,并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应该对力学知识获得进一步理解:能从常见工具和器械中识别出杠杆和滑轮,知道杠杆、滑轮的特点和应用,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能正确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本章共分5节:1.第1节“杠杆”,本节讲述了杠杆的概念和分类,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本节有一个重要的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2.第2节“滑轮”,本节讲述了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特点和实质,并进一步学习了滑轮组的特点和组装。

3.第3节“功、功率",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大小的计算,然后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到做功的快慢问题,再用速度的方法类比得到功率的概念,结合速度的公式、单位,讲述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再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最后认识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一切机械都不省功.4。

第4节“机械效率”,本节是在学习了功、功率的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有用功、总功的概念并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知道实际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杠杆第一课

杠杆第一课

《杠杆》第一课时学案
【想一想】
(1)撬棒在撬石头时做什么运动?生
活中还有类似的工具吗?
(2)你能说出物理学中杠杆的特点吗?说说看。

杠杆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使杠杆发生转动,这种效果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呢?
可能的因素有:
【自学、提高】
自学课文P
1-5自然段内容讨论回答:
3
①动力、阻力方向相同吗?相对于支点的转动方向一致吗?
②你对“力的作用线”是如何认识的?“力臂”与数学中学习过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有何关系?
【动手作、你能行】
1、试在右图中作出撬石头时的杠杆示意图(即作出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试试看。

2、你能画出以下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吗?
【友情提示】作图时突出三点:虚线、垂足、大括号!
3、请画出起瓶盖和钉锤撬铁钉力臂的示意图
4、请作出课本P5
图11-6中(b)、
(c)杠杆力臂的
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2
L1
O
L2
17、指甲钳,画ABC杠杆五要素 F2
O
L2
F1
18、指甲钳,画OBD杠杆五要素
F2
L2
L1
19、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
L2
F1
F2
L1
20、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F2
L1
O
F1
L2
L1
L2
21.汽车刹车踢板
各种工具的动力点、阻力点及支点
筷子
动力点
支点
開瓶器 阻力点
支点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作用点都在 杠杆上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转动方向相反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力的作用线: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
例1:找出下列支点
支点 F2
F1
例2:在下图中找出力的作用线
F2 F1
支点 F1
“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整个地 球。”
认识杠杆
认识杠杆
思考:现实生活还有哪些杠杆的实例呢?
我国古代的杠杆 捣谷的舂
汲水的桔槔
2、杠杆的五个要素:
F1 动 力
L1
动力臂
支点
O
L2 阻力臂
阻 力 F2
这些概念很重要
2、杠杆的五个要素:
o 支 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阻力

绳AC使装置保持静止状态
9、起重机吊臂
F1
L2 L1
F1
O
L2
F2
L2
10、钓鱼竿
11、镊子
L2
O
F1
L1
12、扫帚
O
L1
F1
L2
F2
13、修枝剪刀
F1
L2 L1
F2
14、杠杆AOB 2.画出Fl、F2的力臂.
L1
F1
L2
F2
15、杠杆AOB
L1
AO
B
L2
F2
16、手握哑铃,前臂向上转动
思考:假如有一大石头挡道。我们用手搬不
动,手边只有一根木棒,你们有没有办法将它 搬走呢?
撬钉子
F F
撬钉子
F
这些用具有什 么共同特点
举例
这些用具有什 么共同特点
共同点:
①都是硬的.(不太软,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都是饶着 一点在转动.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阻力点
鑷子 支点
动力点 阻力点
指甲剪
动力点 动力点
支点
阻力点
画出各力和力臂
L1 O
L2
F2
F1
L1 O
L2 B F1
G F2 A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杠 杆的实例呢?
现实生活中的杠杆
用虚线
(4)四标(标垂足---直角符号、标力臂--
-支点到垂足的距离 )
想一想
画出图中杠杆各力的力臂
L1
F1
O
L2 F2
O
F2
L1
L2
F1
重点提示
1.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
所以: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都在
杠_பைடு நூலகம்杆__上!
• 2.正确判断阻力的方向! • 3.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_垂__直__距
离!
1、铡刀
L1 L2
2、独轮车
L1 L2
3、缝纫机踏板 l2 l1
4、抽水机手柄
L2
L1
F2
5、起子撬钉子
F1
L2 O
L1 F2
6、羊角锤撬钉子
C
A
FAF1
L1
L1
D B
O
F2
7、瓶盖起子

L1

O


F1
L2
F2
动力、阻力
作用点都在
杠杆上
F1
c
A
B
L2 O
F2
G
8、重物G挂在AB杆上,人拉细
F1
L1 O
F1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
F3 F2
一找支点 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作垂涎(力臂)四定 距离(力臂的长)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F1 A
B
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
F2
F1
B
O
(1)一找找准支点的位置 L1 (2)二画沿动力、阻力的作
A F2
用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
延长线用虚线
O
(3)三引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L2垂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