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教案
四下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全册
四下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全册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阅读有关自然景观、动植物的篇文章,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单元目标-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动植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海上日出》、《鸟的天堂》和《花钟》。
- 《海上日出》:描绘了海上日出时的壮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鸟的天堂》:描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鸟的天堂”,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 《花钟》:以花钟为线索,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穷。
2.2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动植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策略3.1 朗读与表达-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美。
- 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2 学习生字词-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生字词,巩固学习成果。
3.3 写作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 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检查学生的写作成果,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周,每天1课时。
六、教学资源- 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教学课件等。
七、教学建议-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轻叩诗歌大门(Word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范文:轻叩诗歌大门一、阅读神秘的诗歌我们学习了很多的诗歌,有的诗歌宛如明亮的彩虹,显露出宝贵的人生真谛。
有的诗歌像清晨的晨光,给心灵带来清新的感觉。
有的诗歌像在夏天清爽的河里嬉戏,徜徉其中自由自在。
然而,也有一些诗歌,让我们觉得神秘而莫测,就像是加了锁的一扇门,引人好奇又困惑。
但是,只要轻轻敲打诗歌这扇门,它就会缓缓地开启,展示它的精彩与魅力。
二、轻叩诗歌大门我曾经读过一首神秘的诗歌,它让我觉得非常养眼又神秘。
诗歌的内容十分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让人想要深究的。
诗歌春天的仙子,举起娇嫩的手,轻轻地撒下一把魔法的沙。
于是,枯萎的大地上,一棵棵嫩芽竞相生长。
我读了这首诗歌之后,心里充满了疑问。
春天的仙子究竟是什么呢?为何有了她的魔法,大地上的生灵才开始舒展呢?通过仔细的品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之处。
春天的仙子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自然的力量。
春天的来临就像一种魔法一样,让大地恢复生机。
三、通过观察自然创作诗歌自然界是我们最好的启示者。
在自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充满生机和魅力的气息,也可以看到那些神秘的奥妙和诗意。
因此,在创作诗歌时,我们可以从自然中寻找灵感,从自然中挖掘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
在这里,我分享了一组描写生命力的诗句:绿色的生命草地上的小草,伸展着绿色的身躯,扎根大地,汲取着生命的能量。
绿色的叶片,随风起舞,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生命的韵律春天的花朵,舞蹈在绿草地上,轻轻跳跃,流动着甜美的香气。
它们在阳光下,鲜艳夺目,像是在唱着生命的韵律。
生命之美秋天的树叶,变幻着千姿百态,挂在枝头,如同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秋风的吹拂下,它们飞舞着,充满着生命的美丽。
四、结语轻叩诗歌的大门,进入它神秘的世界,去感受每一位诗人的情感和魅力。
在平凡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的力量、生命的力量,以及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内心最深的情感,让我们共同感受到美的力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外读物》中所给诗句。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诗句所传达的意义。
3.能够完成分组共读《课外读物》的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分组共读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课外读物》中的诗句。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的意义。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分组共读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 第一部分: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语文园地三》中的主要内容。
•利用音频资源播放《课外读物》中的其中一首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2. 第二部分:整体呈现•讲解诗歌的意义与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每个小组分别选择一首诗进行共读,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与讨论,理解诗歌背后的更深意义。
3. 第三部分: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课外读物》中的诗歌,通过表演的方式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生展示表演成果,相互欣赏与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整理《课外读物》中所有的诗句。
•播放《课外读物》中的音频资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妙之处。
2. 拓展阅读•鼓励学生寻找并阅读《课外读物》中其他诗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外读物》中的诗句意义,还能够通过分组共读的形式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诗歌的表演形式,更深入地理解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意境和语感。
2.使学生能够朗读古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
3.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4.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朗读古诗词,理解其中的基本意境。
2.了解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2.掌握古代诗人生平和作品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三》2.精心准备的古诗词材料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言(5分钟)–介绍古诗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习古诗词(15分钟)–教师传授古诗词知识,让学生听写、朗读。
3.情感体验(15分钟)–分组讨论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4.诗歌赏析(10分钟)–教师或学生朗读古诗词,让学生体会其中情感。
5.总结(5分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重点。
第二课时1.复习(5分钟)–复习上次学习的古诗词内容。
2.讲解古代诗人(10分钟)–介绍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3.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分享对古代诗人的理解和感悟。
4.情感表达(15分钟)–分组朗读古代诗人的作品,体会其中的情感。
5.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答问题。
六、课堂作业1.默写所学古诗词。
2.回家后查阅更多关于古代诗人的信息。
七、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和古代诗人的生平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三单元写作《 议论要言之有据》教案(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1.理解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据类型.2.学会做到言之有据的方法.一、导入新课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什么是有据?有据就是要有论据,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一)明确 "言之有据〞的概念.1.什么是言之有据?明确:言之有据就是要有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 ,这些材料就是论据.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2.什么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明确:(1)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2)道理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 ,名人名言 ,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那么、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 ,以及众人皆知并为人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理等.(二)怎样使用好议论文中的论据?明确: ,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 ,经得起推敲.列举的事例或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在写作时 ,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可靠 ,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 ,要注意核对原文 ,保证引述准确.2.使用材料时 ,还应保证材料与观点的一致.大家也许都积累了不少名言警句和事例素材 ,但是有些并不能与你的观点相对应 ,如果选择它们来做材料 ,就起不到支撑观点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 ,使用事实论据时 ,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 ,而要通过概括表达和对论据的分析 ,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3.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 ,比方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 ,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 ,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目标导学二:结合例文 ,指导技法1.明确内容论语·为政中说: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诚信 ,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 ,写一篇议论文.2.提出要求(1)关于 "诚信〞 ,可说的角度很多 ,要深入思考 ,多方开掘 ,选定一个角度 ,形成一个明确的观点.(2)关于 "诚信〞的材料很多 ,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 ,选取恰当的材料.3.例文导航谈诚信老实 ,就是忠诚正直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守信 ,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言必信 ,行必果〞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 ,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老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人们不但为老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 ,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老实.在学习中 ,知道的就说知道 ,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也是个非常老实守信的人.有一次 ,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 ,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 ,你不要去了 ,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 ,看见曾子真要杀猪 ,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 ,你欺骗了孩子 ,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 ,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 ,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秦朝末年有个叫季布的人 ,一向重诺言 ,讲信用.人们都说 "得黄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 ,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 ,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 ,还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 ,最|终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老实有信 ,自然能获得大家的信任与尊重.旧时中|国店铺的门口 ,一般都写有 "货真价实 ,童叟无欺〞八个大字.自古在商品买卖中 ,就提倡公平交易、老实待客、不欺诈、不作假的行业道德.在当代中|国 ,老实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发扬光大.这种美德表现在工作和学习上 ,就是专心致志 ,认真踏实 ,实事求是;表现在与人交往中 ,就是真诚待人 ,互相信赖;表现在对待国|家和集体的态度上 ,就是奉公守法 ,忠诚老实.【名师点评】作者选取了两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引用名言警句做道理论据,充分阐释了 "诚信〞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可行性.能围绕自己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有理有据,行文流畅.4.限时当堂作文.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1.佳作推荐.2.美文共赏.(1)作者朗读.(2)小组评:推荐组说出推荐理由.(3)自由评:听众点评.(4)自评.(5)老师评:如果学生点评不到位,老师补充.3.反复锤炼,达成目标.修改自己的本次习作并做成电子稿,然后将各组推荐的佳作打印出来在班级|作文园地展览,其余同学把电子稿传到班级|QQ群,供大家欣赏交流.范进中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腆〞 "作揖〞 "盘缠〞等字词的音形义 .2.通读课文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过程与方法1.感知艺术形象 ,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手法 .2.品味小说语言 ,领会挖苦艺术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 ,从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变化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了解范进这一形象的典型性 ,了解作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的语言 ,领略古代小说的挖苦艺术的魅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在我国封建社会 ,要改变个人命运 ,大多数人只有凭借参加科举考试 ,凭 "四书五经〞才能敲开仕途的大门 .可惜有人中举了 ,却疯了 ,他就是范进 .今天 ,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 ,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感受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吴敬梓 ,清代文学家 ,字敏轩 ,号粒民 ,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安徽全淑人 .代表作<儒林外史> .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 ,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 ,共出了六名进士 ,包括一名榜眼 ,一名探花 .由于家族的影响 ,吴少时曾热衷于科举 ,早年入学为秀才 ,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 ,却因 "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 .他虽曾发奋制艺 ,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 .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 .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 ,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 ,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 .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 ,放浪形骸 ,大肆挥霍遗产 ,不到十年 ,就将遗产消耗一空 .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 ,他饱尝了世态炎凉 ,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 .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 .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 ,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故写下了著名的挖苦小说<儒林外史> .2.知识链接<儒林外史>简介"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 .<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 ,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书中人物 ,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 ,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 ,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 ,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 ,挖苦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 .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 ,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 ,在中|国文学史上 ,尤其是挖苦小说中 ,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1〕订正字音中.举〔 zhòng 〕作揖.〔 yī〕商酌.〔zhuó〕拙.病〔zhuō〕相.公〔 xiàng〕带挈.〔 qiè〕名讳.〔 huì〕桑梓.〔zǐ〕啐.在脸上〔 cuì〕倒.〔dǎo〕运不省.〔xǐng〕人事攥.〔zuàn〕紧解.〔jiè〕元腆.〔tiǎn〕着妥帖(tiē〕挣扎(zhēng)请帖(tiě) 挣钱(zhèng)字帖(tiè)(2)词语释义唯唯连声:连连容许 .唯唯 ,容许的声音 .拙病:难治的病 .不省人事:不明白人事;昏迷 .不由分说:不容人分辩白释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答案例如:全文分成两个局部 .第|一局部〔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一层〔1段〕:写范进进学回家 ,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 .第二层〔2段〕:写范进向胡屠户借盘缠应乡试 ,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局部〔3~11段〕: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第|一层〔3~5段〕:写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 .第二层〔6~9段〕:写胡屠户治疯 .第三层2021~11〕:张乡绅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2.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答案例如: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 .用 "看〞 "念〞 "拍〞 "笑〞写范进喜极的动作 ,用 "往后一交跌倒 ,牙关咬紧 ,不省人事〞写范进昏厥的动作神态 .语言描写中 "噫 ,写出惊喜过望的心情 ,说 "好了〞是因几十年追求功名 ,一旦实现 ,富贵荣华滚滚而来 .第二层写疯跑 .用 "爬将起来〞 "拍着手大笑〞 "飞跑〞这些动作描写 ,写足了范进的疯劲 .用重复的语言 ,写狂喜的心情 .第三层写跌倒 .用富有挖苦性的外貌描写 ,写范进一脚端在塘里的丑态 , "头发都跌散了 ,两手黄泥 ,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包含了极其强烈的挖苦意味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 . "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 ,写尽范进的疯态 .〔二〕研读分析1.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答案例如:在封建社会 ,读书人一旦中举 ,那就平步青云 .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 , 受尽屈辱 .中举后 ,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 ,从此将身价百倍 ,富贵荣华 .因此 ,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 ,一旦到手 ,竟喜极而疯 .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 ,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2.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 ,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答案例如: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 ,大半生穷困潦倒 ,到54岁才考进秀才 .他中举之前 ,穷得揭不开锅 ,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 .他地位卑微 ,受人歧视 ,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 .他中了秀才 ,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 ,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 ,臭骂他 ,训斥他 ,他总是习惯的 "唯唯连声〞 ,逆来顺受 ,甘受屈辱 .范进中了举 ,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 ,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 ,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政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 ,他回忆疯中的情景 ,别的都 "昏昏沉沉〞记不得 ,唯独 "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四、课堂小结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描述了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 ,深刻揭露并辛辣地挖苦了封建科举制度 ,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上节课 ,我们分析了范进的形象以及这个人物所表达的主题 .这节课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课本描写的胡屠户等另一些人物的形象 ,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二、合作探究〔1〕范进中举前后 ,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课文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些变化 ?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例如:小说运用比照手法 ,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形成鲜明的比照 ,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 ,跃然纸上 .〔2〕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 ,范进中举后 ,张乡绅为什么来拜会 ,又送银又送房 ?答案例如:他结交新贵 ,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 ,来稳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 .〔3〕范进未中举前 ,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 ?中举后乡邻有拿鸡蛋来的 ,有拿白酒来的 ,也有背了斗米来的 ,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助 .这表现了什么 ?答案例如:没有 .表现了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滔媚 ,对不幸者冷酷无情 ,表达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4〕挖苦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 ,作者以挖苦的笔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 ,想一想在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答案例如:在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 ,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 ,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文中多处引人发笑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案例如:挖苦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挖苦艺术 .挖苦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比照、夸张、反语以及直接写实等 .本文主要用了比照、夸张和细节描写直接写实三种 .①比照: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在人物关系上是 "冷〞和 "热〞的鲜明比照 ,以及范进本人从唯唯诺诺到圆滑世故的变化 .②夸张:范进喜极而疯 ,胡屠户一巴掌居然能治疯 .③细节描写直接写实:白描式的细节描写 ,如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 ,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 ,把拳头舒过来〞 .前后比照的细节描写 ,如范进中举前 ,胡屠户离开范进家时 "屠户横披了衣服 ,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 ,胡屠户离开范进家 "说了一会 ,千恩万谢 ,低着头 ,笑迷迷地去了 .〞夸张性的细节描写 ,如屠户打了一巴掌后 ,手掌弯不过来;对范进的细节描写 ,卖鸡时和发疯时的表现 ,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 .三、拓展延伸<儒林外史>中还有哪些儒生和范进同类 ?这类儒生的存在反映了什么 ?答案例如:如周进 ,薛家集的老塾师 ,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 ,常受他人的轻蔑、侮辱 .在他别无出路不得不与商人为伍之时 ,一见到贡院号板 ,便满腹委屈 ,当着众商人的面 ,撞头痛哭 ,遍地打滚 , "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听到几个商人要凑钱为他捐个监生 ,他就爬在地上磕头: "假设得如此 ,便是重生父母 ,我周进变牛变马也要报效 !〞他与范进均是大半生穷途潦倒 ,受尽冷遇和歧视 ,最|终爬了上去 .而且一个喜疯 ,一个哭死 ,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类人的大批存在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作者对之的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家借一个报录人之口 ,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 ,表现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 ,作家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这样的人物形象的价值在于反映了如下的生活:①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 ,使及第者飞黄腾达 .②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 ,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 .③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 ,而且贪污腐败 ,读书人一旦爬上去 ,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 .四、课堂小结小说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 ,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进行了比照刻画 ,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和他周围的人 ,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 ,在范进 "中举前〞和范进 "中举后〞的不同表现的刻画 ,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世态和人心 ,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五、练习设计请完本钱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习作:轻叩诗歌的大门(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作文(部编版)
习作思路
1.开头:以疑问句开头,引起下文。
圆圆的是什么呢?
2.正文:连用四个形式相同的比喻句,让诗歌更有节奏。
春风说:“它是大自然未来的歌星。” 大树说:“它是果树明天的卫天。” 种子说:“它是将来的播种能手。” 太阳说:“它是蓝天会飞的眼睛。”
3.结尾:用“零”巧妙揭示爱护鸟蛋这一主旨。
创作诗歌的基础上,能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用不同的方式展开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1)可以收集的诗和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 (2)最大程度地表现出想象之美,你可以让石头说话,让小鸟唱歌,把苹果想象成胖娃娃,把
老房屋想象成老人……一个好的想象,本身就是一首诗。 (3)从生活中找到能打动自己的东西,然后再以诗的语言,诗的形式去抒写它。这样才能让人
习作 我的奇思妙想
四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目标导航
1.能多渠道收集喜欢的诗歌并摘抄,通过阶段性交流,进一步丰富现代诗 收集的渠道和类型,加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验。
2.结合本单元学习,尝试通过续写、仿写等方式写一写诗,表达自己的感 受,并和同学交流。
3.能对自己收集的诗歌进行整理,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与同学合作 编小诗集。
但在梦里, 她也能听到, 上课的铃儿在摇…… 在黑夜和黎明之间, 老师是一支红烛在燃烧。
每天,老师—— 来得最早, 走得最晚, 这,第一缕晨曦知道, 漫天的斗星知道。 她用慈爱, 激起我心中的热潮,
让红领巾和红旗一起飘扬, 让理想的风帆和篝火一起燃烧 ; 她引导我们攀上一座座高峰, 向着光辉的未来远眺。 她站在今天, 想着明天。 春风化雨, 哺育着一代代新苗。 当我们长成苍天大树, 就去把未来创造! 老师是一座宏伟的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指导篇1教学目标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
2、画路线图。
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例如,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习作思路示例:开头:可以总体介绍你所要写的地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小兔快跑》。
2.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
3.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4.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相关的阅读与默写。
教学重点1.课文《小兔快跑》的朗读和理解。
2.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3.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能够自主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准备1.课文《小兔快跑》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音响设备及相关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兔快跑》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教学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变化。
3. 情感细读(1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兔会害怕、骄傲和最终感到感动。
4. 形象描述(10分钟)•让学生形象描述小兔奔跑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默读与默写(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文默读,并进行相关练习。
•在黑板上逐句写出课文,学生进行默写。
第二课时:巩固与拓展1. 课文复述(10分钟)•让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情况。
2. 课文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讨论其中的原因。
3.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讨论交流。
•带出课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兔快跑》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朗读、分析、形象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在情感细读和课文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3.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展示的情感。
2.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
2.教学PPT。
3.黑板、粉笔。
4.单词卡片。
5.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图片和简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园地》的主题。
第二步:课文学习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词语,理解意义。
4.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词语。
第三步:课文理解1.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意义。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小组展示表达成果。
第四步: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组织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对话中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课堂作业1.默写生词词语及其意义。
2.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篇课文段落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同步作文第三单元 当个“小诗人”写写诗(第一课时)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 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Hale Waihona Puke 在天晴了的时候在天晴了的时候,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在天晴了的时候:
给雨润过的泥路,
曝着阳光一开一 收。
。
没有刻意追求押韵。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句式相同 的三个反问句 表达出强烈的 感情。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 华。
押“ɑ” 韵,具有节奏 感和音乐感。
在天晴了的时候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 柔;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时候 : 赤着脚,携着手,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
比喻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 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 想象。
。
饱含深情,以情动人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 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 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
诗歌特点 形式自由,富有韵律 饱含深情,以情动人 想象丰富,感受独特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部编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一、单元内容概述1.1 单元主题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关爱”为主题,通过一组生动的故事和散文,引导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2 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5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小燕子》、《荷叶母亲》、《乌鸦喝水》和《触摸春天》。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诗的韵味,又有生动的故事,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合作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策略与方法2.1 教学策略- 以情境教学为主线,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思维能力。
-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2.2 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培养语感。
-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歌曲等方式,引出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5. 总结与拓展: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习空间。
3.2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5分钟- 自主学习:15分钟- 课堂讲解:20分钟- 实践活动:10分钟- 总结与拓展:5分钟四、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参考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参考第一单元: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3. 学会生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包括《草原》、《为人民服务》、《桂林山水》、《鲸》等。
2. 生词与短语:如“草原”、“为人民服务”、“桂林”、“鲸”等。
3. 语法与写作:如比较级、最高级的使用,以及如何写说明文。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自然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然环境的看法。
3.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二单元:故事王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学会生词,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3. 理解故事的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包括《乌鸦喝水》、《狐狸和葡萄》、《刻舟求剑》等。
2. 生词与短语:如“乌鸦”、“狐狸”、“刻舟求剑”等。
3. 语法与写作:如过去时态的使用,以及如何写故事。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
3.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 学会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包括《古对今》、《春日》、《忆江南》等。
2. 生词与短语:如“古对今”、“春日”、“忆江南”等。
3. 语法与写作:如古诗的韵律、对仗等,以及如何写诗歌。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化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3.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并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简单而连贯的短文。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学习:通过学习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语言运用:通过练习朗读、模仿、对话等活动,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观察与表达: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述所见所闻。
4. 写作训练:通过练习写简单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5.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小组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课文主题和与学生相关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2. 课文学习: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解释生词和句型,进行问答互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语言运用:组织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对话练习等活动,让学生熟悉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 观察与表达: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描述,引导他们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5.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简单而连贯的短文,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6.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学会协作,共同完成一些小组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梳理重点知识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形式;2.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3.提高诗歌欣赏和鉴赏能力;4.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感受。
二、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意义;•通过欣赏多首诗歌,提升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相关诗歌的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课堂环境:整洁明亮的课堂环境;3.学生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诗歌,做好预习。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诗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打开新课的序幕。
2.学习新诗歌(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情感内涵。
3.诗歌欣赏(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欣赏活动,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展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对诗歌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进行深入思考。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诗歌欣赏和解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部分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较为肤浅。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对诗歌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同时,我还需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继续阅读相关诗歌,总结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八、扩展阅读1.鲁迅《雨巷》2.李白《静夜思》以上就是本文对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希望能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认读并正确书写本单元的所有生字词。
•能够理解文本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能够模仿故事情节,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回顾。
教学难点
•故事情节的把握和理解。
•课文中的生字词认读和应用。
教学准备
•教材: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素材:故事插图、生字词卡片、教学PPT等。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师生互动,呈现故事插图,引出本单元主题。
2.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为本课内容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25分钟)
1.听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生字词意思和读音,并进行示范。
3.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学习。
三、活动设计(15分钟)
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情节,展示小短剧。
2.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价值观念,引发思考。
四、作业布置(5分钟)
1.完成课后习题。
2.默写本课生字词,并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课外阅读指导,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下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策划
四下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策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表达。
5.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我是一只小虫子》、《童年的水墨画》和《语文园地》。
三、教学时间预计2周完成本单元的教学(每周5天,每天2节课,共20节课时)。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学习: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朗读训练: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6. 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朗读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写作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练习纸。
七、教学步骤第一周第1-2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单元学习目标。
2. 学习课文《古诗二首》,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熟练朗读课文。
第3-4课时1. 学习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熟练朗读课文。
第5-6课时1. 学习课文《童年的水墨画》,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
计
一、课程背景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内容进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三单元内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的理解及运用。
2.复习第四单元内容,包括课文内容、实践能力的培养。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第三单元:生字词的理解及运用
•第四单元: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复习教材和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第三、第四单元课本和笔记
3.教室环境整洁,确保音响设备正常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第三单元内容
1.通过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
2.带领学生进行词语解释和造句练习。
第二部分:复习第四单元内容
1.进行小组讨论,复习第四单元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
1.布置练习题,包括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检验学生对第三、第四单元
内容的掌握情况。
2.带领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练习答案。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课的设计,学生在课后应该能够较好地掌握第三、第四单元的内容,提高语文水平,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习作精品课件大自然的启示
示
结尾:再次点明大自然的神奇,首尾呼应。
写法指导
总评:小作者按一定顺序的描写了
对蝗虫的观察,得到蝗虫后腿结实有 劲儿的结论,并通过查找资料证明自 己的结论,从而联想到跳高运动使用 的辅助工具,来写出自己对大自然其 实的收获。首尾呼应,点明中心,立 意积极。
写法指导
方法一:查阅资料,巧揭“启示”
方法二:留心观察,选取“启示”故 事
第三单元习作精品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习作精品课件
情境导入
从蝙蝠身上, 我们得到什么 启示?
从蜻蜓身上, 我们得到的启示 是什么?
从鲸身上,我们又得到什么启示呢?
本组课文中,我们从 动植物身上的到许多启 示?我们身边是否也有 这样的现象存在呢?
筛选素材
情境导入
小组合作
1.说一说你知道的大自然的启示。 2.说清楚你印象最深刻,你最感兴趣的地方。 3.小组成员认真倾听,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产生质疑,共同探讨,派小组代表发言。
方法三:利用“启示”,创新生活
写法指导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
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黄
河在近2000年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选自《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方法一:查阅资料,巧揭“启示”
写法指导
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
习作要求
1.收集大自然的启示的相关资料,将自己 的体会和感受写下来。
2.可以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观察、对发明创 造中得到的启示写下来;
3.观察过程写清楚,将自己得到的启示写 清楚。
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具体自然物: 《蝗虫的启示》 《蚂蚁搬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作文一、习作内容解读(1)武老师:老师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活动经过或心得。
“习作”既可写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老师:老师们,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ü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ü也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2)武老师:老师们,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1.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三、习作备课准备青年教师朋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老师: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ü了解过渡和照应的方法ü了解叙述的顺序ü理解如何由物及人的感悟2.关于口语交际课: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前,教师可简单地创设情境,如,请擅长书画的同学在黑板上题写活动主题:“‘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配上简单的背景图画;自荐或推荐学生主持人,准备开场白与串联词等。
“口语交际”交流时,先分小组人人发言,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不善于说的同学,并请能说会道的同学当好“小老师”,作好示范。
在汇报中,听的人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①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②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四、备课策略思考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老师:策略预设如下: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ü开始上课时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指导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猜一猜”、“看一看”、采访等环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写作的热情。
ü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是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并把这次活动进行了习作指导。
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应该安排哪些教学环节呢?老师: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思路3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鲁班,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带有边齿的叶片划伤了手,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奥秘,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拥抱大自然,同学们一定都有收获吧。
2.展示图片资料,了解美丽的大自然。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媒体课件。
)3.下面,老师给大家我讲述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
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
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
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
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停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同学们议论纷)师:(简单小结)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读一读下面的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子喜欢哪一个。
风流云散风起云涌风调雨顺风雨飘摇风云变幻乱云飞渡黑云压城乌云翻滚天高云淡浮云飘悠云海茫茫云浪滚滚乌云密布阴云密布彤云密布密云不雨千姿万态雷声隆隆电闪雷鸣晴天霹雳闷雷低沉一声春雷春雷滚滚金蛇狂舞电似金箭电如火龙雷霆万钧平地惊雷迅雷不及掩耳淅淅沥沥雨声沙沙大雨淋漓大雨倾泻骤雨大作雨帘悬挂雨过天晴雨声滴答雨声哗啦哗啦哗啦倾盆大雨飘泼大雨雨丝风面雨花纷扬大雨倾泻半圆彩弧长虹贯空七色彩带彩虹飞架空中仙桥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体验一下诗中的山水,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句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敖》设计意图:引导了学生了解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的成语,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词汇;引导学生诵读描述山水的古诗,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思。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小游戏:猜一猜、连一连。
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考考大家,看这些设计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请连线。
日光灯雷达迷彩服衣服上拉链锯子蝴蝶苍耳籽萤火虫蝙蝠有齿的叶子设计意图:小游戏以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启迪学生热爱科学,积累写作素材。
一、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师:大自然魅力无穷,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乐于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能得到很多启示。
现在,“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正式开始。
1.同学们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2.“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惊喜吗?说说你的发现、发现的过程或者你的感受,来和大家共享。
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进行介绍。
比一比,谁的发现最有吸引力,谁的资料最全面,谁的点子最新奇。
△我国上海一家医院里的一个大夫,偶然发现一个病人在小便之后,很多蚂蚁都来吃,深受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他的尿是甜的,后来发明了今天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我觉得拱形桥梁特点很奇怪。
上网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力学原理。
△我觉得大自然太神奇了。
当我们满世界去寻找,原来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受大自然的启发。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的体会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去寻找答案,一定会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3.你有什么不明白吗?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
4.怎样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汇报得更精彩呢?根据学生回答,启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小结。
(1)说我最感兴趣的,(2)说我观察实验的,(3)说出我的真实体验,(4)说我的思考分析,(5)说我的收获和启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回报交流来打开行文的思路,引导学生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篇小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佳作,较好地写出了大自然的启发。
请大家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1)展佳作一: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我和汪强、汪诚都喜欢玩小动物,也喜欢解剖动物。
有一次,一位农民老伯伯把几只蚌用砖头戳碎后吃,我看见从敲碎的蚌壳里流出一种淡蓝色液体,就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伯伯说:“是蚌的血。
”我听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红的呀,蚌的血怎么会是淡蓝的呢?”这天下午,我们到河里去摸蚌,不一会儿,就摸到了许多。
我们选了一只最大的,决定做一次实验。
我们把蚌养在脸盆里,等它张开了蚌壳,就把一根木棍插进去,使两片蚌壳之间留有一条缝隙;然后我看到一颗轻轻跳动的浅蓝色的心脏。
我们就用锋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开,看到从里面流出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这时,我们相信了那们农民伯伯的话、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这说明,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2)师生共评析,找出有点供学习:△这篇作文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很真实。
△先写一次偶然的事件引起“我”对蚌的血液颜色的兴趣;接着写实验的经过和观察到的结果;最后,找出规律性,得出结论:“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作者把这个过程写清楚了,写得很生动。
别人看了一目了然。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很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值得我们学习。
结论来自对事实的分析,科学可靠。
△作者把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引人入胜。
读这样的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在活动中的快乐呢。
(2)展佳作二:蝉发音的秘密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
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
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
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
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
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
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
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