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分区及转移特征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PPT参考课件
![颈部淋巴结详细分区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242b1a453610661ed9f43e.png)
下颌下腺后缘、二腹 颈内静脉后缘 肌后腹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内面、颈 同IIA 阔肌、腮腺、二腹肌 后腹
颈内动脉内缘、斜角 同IIA 肌
12
III区 颈内静脉中组(舌骨体下缘-环状软骨下缘)
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和喉部肿瘤
13
IV区 颈内静脉下组(环状软骨下缘-胸骨柄上缘)
14
颈部淋巴结分区
1
概述
颈部淋巴结引流十分丰富,全身约有800枚淋 巴结,其中约300枚位于颈部。
正常颈部淋巴结直径多为0.2-0.5cm,其不仅 接受头颈部器官的淋巴引流,也接受胸、腹、 盆腔及四肢的淋巴引流。
颈部淋巴结肿大主要见于转移瘤、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和淋巴结结核等。
2
3
1991年颈部淋巴结分区
XB(枕淋巴结)
枕外隆突
V区上界(舌骨体上 缘)
乳突前缘、外耳道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外侧缘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
头颊肌、颞骨
头颊肌
25
26
IX 面颊淋巴结
27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
28
VIII 腮腺淋巴结
29
VIIB 茎突后淋巴结
30
XB 枕淋巴结
31
VIIA 咽后淋巴结
32
VII 椎前淋巴组: VIIA 咽后淋巴结;VIIB 茎突后淋巴结
VIII 腮腺淋巴组
IX 面颊淋巴组
X 颅底后组: XA 耳后、耳下淋巴结;XB 枕淋巴结
5
I区 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位于舌骨体、下颌舌骨肌、下颌下腺后缘 以二腹肌为界内下方为IA区,外上方为IB区
颈部淋巴结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a0cd1a67ec102de3bd8929.png)
颈侧及胸壁淋巴结,腋 下淋巴结,纵膈淋巴结 胸导管。
为全身淋巴汇流最后集中 处,注入血循环。
分析上表可得出如下淋巴引流方向
耳后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
2
3
颈内 静脉
4
咽后淋巴结
6
7
血液 10
5 9
颏下淋巴结
喉、气管食管 淋巴结
副神经及 枕后三角
8
1
枕淋 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 颈淋巴引流自上而下,通常一站一站淋巴结循序 流向颈根部,在双侧锁骨上窝颈内静脉与锁骨下 静脉交角处进入血循环。肿瘤转移时表现为循序 淋巴结肿大,如口腔癌先出现上颈深淋巴结肿大, 以后至中颈,至下颈。熟记这些淋巴结的部位及 引流区域,淋巴流的来源及去向,有利于判断肿 瘤淋巴结转移方向,有利于对患者的检查治疗。 • 在特殊情况时也可有跳跃转移,如鼻咽癌没有上 颈部淋巴结肿大,但下颈或锁骨上却有淋巴结转 移。原因可能有淋巴结解剖上的变异或淋巴引流 动力上的因素。
三、颈淋巴结临床分区
Ⅰ区:包括刻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Ⅱ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 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 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乳肌后缘。 Ⅲ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 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 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 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 经淋巴结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 方肌前缘,前界为胸乳肌后缘,下界为 锁骨。 Ⅵ区: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 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两
• 颈深淋巴结全部位于颈深筋膜深层 即椎前筋膜表面。椎前筋膜下无淋 巴结。颈部淋巴结分布的后界在斜 方肌前缘,因此颈清扫术以斜方肌 前缘为手术后界。 • 为叙述方便,将颈深淋巴结分为十 组。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29ccb3336c1eb91b375d4e.png)
胸锁乳突肌前缘
下颌下腺的后缘 颈内静脉的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IV 环状软骨下缘 Va 舌骨上缘
胸锁关节上 2cm
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环状软骨上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内缘
外侧界
内侧界
颈内动脉内 侧缘
颈深肌群
颈内动脉内 侧缘,颈深 肌群
颈内动脉内 缘,脊柱旁 肌
脊柱旁肌
Vb VI 咽后
环状软骨下缘 甲状腺上缘 颅底
法。 ➢ 1999年Nowak等提出了“鹿特丹(Rotterdam)准则”,在三维方向上描述了选择
性颈部照射的靶体积。 ➢ 1999年wijers等简化了鹿特丹准则,大大节约了靶区勾画的时间。 ➢ 2000年Gregoire等发表了“布鲁塞尔准则”,认为将Ⅱ区分为Ⅱa和Ⅱ b,将V
区分为Va和Vb,有其临床意义。 ➢ 2003年RTOG联合欧洲和北美放射治疗组提出了颈部淋巴结分区及相应CTV勾
1)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副神经淋巴结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2)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斜角肌淋巴结 左侧斜角肌淋巴结 (Virchow淋巴结) 咽后淋巴结
第11页/共85页
2003-RTOG颈淋巴结各区界定
第12页/共85页
下颌骨
舌骨
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后缘
1cm
椎体后缘/横突 斜方肌前缘/
/肋骨
肺/肋骨前缘
椎骨
外 ⅠA:下颌联合, ⅠB:颌骨/颈 翼内肌/腮腺/胸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颈 斜方肌前缘/ 颈动脉板
侧 腮腺内缘,二腹 阔肌/皮肤内缘 锁乳突肌/颈阔 颈阔肌/皮肤 阔肌/皮肤外侧 锁骨内缘/颈 /甲状腺
下颌下腺的后缘 颈内静脉的后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IV 环状软骨下缘 Va 舌骨上缘
胸锁关节上 2cm
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环状软骨上缘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内缘
外侧界
内侧界
颈内动脉内 侧缘
颈深肌群
颈内动脉内 侧缘,颈深 肌群
颈内动脉内 缘,脊柱旁 肌
脊柱旁肌
Vb VI 咽后
环状软骨下缘 甲状腺上缘 颅底
法。 ➢ 1999年Nowak等提出了“鹿特丹(Rotterdam)准则”,在三维方向上描述了选择
性颈部照射的靶体积。 ➢ 1999年wijers等简化了鹿特丹准则,大大节约了靶区勾画的时间。 ➢ 2000年Gregoire等发表了“布鲁塞尔准则”,认为将Ⅱ区分为Ⅱa和Ⅱ b,将V
区分为Va和Vb,有其临床意义。 ➢ 2003年RTOG联合欧洲和北美放射治疗组提出了颈部淋巴结分区及相应CTV勾
1)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副神经淋巴结 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2)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斜角肌淋巴结 左侧斜角肌淋巴结 (Virchow淋巴结) 咽后淋巴结
第11页/共85页
2003-RTOG颈淋巴结各区界定
第12页/共85页
下颌骨
舌骨
颈内静脉
胸锁乳突肌后缘
1cm
椎体后缘/横突 斜方肌前缘/
/肋骨
肺/肋骨前缘
椎骨
外 ⅠA:下颌联合, ⅠB:颌骨/颈 翼内肌/腮腺/胸 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颈 斜方肌前缘/ 颈动脉板
侧 腮腺内缘,二腹 阔肌/皮肤内缘 锁乳突肌/颈阔 颈阔肌/皮肤 阔肌/皮肤外侧 锁骨内缘/颈 /甲状腺
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概念及演变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分区的概念及演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2f159e5acfa1c7ab00cc46.png)
解剖 二腹肌后腹、下颌骨、舌骨体围成的颏下和颌下三角 颏下淋巴结,位于舌骨、下颌骨和二腹肌前腹之间 颌下淋巴结,位于下颌骨以下、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上颈淋巴结,位于颅底至舌骨或颈动脉分叉之间,胸锁乳突肌后缘之前、茎突 舌骨肌侧缘之后 副神经之前的淋巴结 副神经之后的淋巴结 中颈淋巴结,位于舌骨或颈动脉分叉到环甲膜水平,或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 脉交点水平,胸锁乳突肌后缘之前、茎突舌骨肌侧缘之后 下颈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点水平到锁骨之间, 胸锁乳突肌 后缘之前、胸骨舌肌外缘之后 胸锁乳突肌胸骨头深面的淋巴结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深面的淋巴结 颈后三角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与锁骨之间 肩胛舌骨肌后腹以上的淋巴结 肩胛舌骨肌后腹以下的淋巴结 舌骨至胸骨切迹水平,左右颈动脉鞘之间的淋巴结
11
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
12
皮肌炎图片——皮肌炎的症状表现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 的,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 同时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 现如下: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颌下腺的后缘 颈内动脉前缘 二腹肌后腹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环状软骨下缘
胸骨舌骨肌后外缘 胸锁乳突肌前缘
胸锁关节上2cm 胸锁乳突肌前内缘
颈内静脉后缘 颈内静脉后缘
颈横血管层面 胸骨柄 Ⅱ区上届 胸-锁关节
胸锁乳突肌后缘
斜方肌前外缘
皮肤、颈阔肌
气管、食管
咽旁间隙
椎体/颅底
胸锁乳突肌、皮肤、 后斜角肌前缘 锁骨
环状软骨下缘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d757313169a4517723a3a6.png)
颈部淋巴结分区
I区(level I)包括颏下 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IA区 颏下淋巴结 界限:两侧二腹肌前腹和 舌骨体围成的三角。 IB区 颌下淋巴结 ,位于 Ⅰa后外侧、颌下腺后缘 之前 。 界限:下颌骨体、同侧二 腹肌前后腹围成的三角 。
IA区 : 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来自于 下唇,口底,下牙槽骨前部。
颈部淋巴结分区
V区是鼻咽、口咽、
声门下区、梨状窝、 颈段食管和甲状腺肿 瘤发生转移的高危区 域。
颈部淋巴结分区
VI区(level VI) 为内脏 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包括咽后淋巴结、甲状腺 周围淋巴结、环甲膜淋巴 结及气管周围淋巴结。 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脉, 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 上窝。
颈部淋巴结分区
VI区是甲状腺、声门 和声门下喉、梨状窝 顶和颈段食管肿瘤发 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 区域。
Ⅶ区为上纵隔淋巴结。 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 脉,上界为胸骨上窝, 下界为主动脉弓水平。 Ⅶ区与甲状腺癌、下咽 癌、颈段食管癌的转移 有密切关系。
颈部淋巴结分区
I区 颏下及颌下区淋巴结。 IA区 颏下淋巴结 IB区 颌下淋巴结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根据颈清扫术的需要,1991年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g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Foundation(美国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基金学院)将颈淋巴结分为六区, 2002年AJCC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补充上了Ⅶ区(上纵隔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演示幻灯片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演示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0a48244fcc17552706220804.png)
窝,斜向后下方;后腹起自乳突内侧,斜向前下;两个肌
腹以中间腱相连,中间腱借筋膜形成滑车系于舌骨
14
15
IA区
:
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来自于 下唇,口底,下牙槽骨前部 。
前界:颏联合
外侧界:二腹肌前 腹内侧缘
后界:舌骨
16
IB区:
内侧界: 二腹肌前 腹外侧缘
后界: 颌下腺后缘
前界:下颌骨前缘
外侧界:下颌骨内缘、颈阔肌
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 来自于 : 口腔, 颌下腺 鼻腔前部, 面部中央的的软组织结构,
17
颈阔肌肉:位于颈部 浅筋膜中,肌表面的深筋 膜,向上止于口角。 作用:拉口角向下, 并使颈部皮肤出现皱 褶
18
颈部淋巴结分区
II 区(level II)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位于颈内静 脉上1/3周围,相当于颅底 至舌骨水平。
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 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 肌所覆盖,上界为颅底,下 界为舌骨水平(临床标志) 或颈总动脉分叉水平(手术 标志)。
19
20
颈部淋巴结分区
II 区内有副神经穿过 ,以副神经为界将II 区分为两个亚区—— IIA和IIB区,副神经 前下方为IIA区,后上 方为IIB区。但从影像 学角度,建议采用颈内 静脉后缘作为ⅡA和 ⅡB的分界。
以肩胛舌骨肌下腹为界, 后上方的为VA区,前下 方的为VB区。 VI区 内脏周围淋巴结, 或称前区。
Ⅶ区 上纵隔淋巴结
8
颈部淋巴结 分区
I区 颏(ke)下及颌下区淋巴结 。
IA区 颏下淋巴结
IB区 颌下淋巴结
Ⅱ区 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
以颈内静脉后缘为界作为ⅡA区 和ⅡB区的分界,前下方为IIA 区,后上方为IIB区
颈部淋巴结解剖分区及转移特征55页PPT
![颈部淋巴结解剖分区及转移特征5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38f6fbb90d6c85ec3ac6f1.png)
颈部淋巴结解剖分区及转移特征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94fe29b52acfc789ebc978.png)
淋巴结转移癌 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 程较长, 淋巴结较大。 淋巴结核 以女性多见,病程长。 淋巴结炎 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恶性淋巴瘤 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 淋巴结肿痛明显。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为便于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 用渐多趋向一致。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 下:
第Ⅰ区(1evelⅠ):颈Ia区上 界: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 切线;下界:舌骨;两侧边 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颈 Ib区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 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 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 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 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鼻咽癌患者往往在颈深部位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腋窝部淋 巴结肿大,常提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此外,人们不可忽视 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淋巴结出现的病理反应。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 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提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 道癌等。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Ⅱa组 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
Ⅱb组 颈内静脉后方淋巴结
鼻咽癌伴双侧咽后组淋巴结转。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 ,边缘清 楚,中等度强化,内部密度大致均匀( ↑)
鼻咽癌伴双侧颈下深组、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 以右侧明显,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度强化,密度大致均匀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分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bdd5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2.png)
颈部淋巴结分区
V区(level V)为颈后三角区或称副神经链淋巴结,包括锁骨上淋巴结。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为斜方肌前缘,下界为锁骨水平。
颈部淋巴结分区
ⅤA 颅底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的淋巴结,沿副神经走行 ⅤB 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水平之间的淋巴结 ,沿颈横动脉走行
颈部淋巴结分区
V区是鼻咽、口咽、 声门下区、梨状窝、颈段食管和甲状腺肿瘤发生转移的高危区域。
颈部淋巴结分区
VI区(level VI) 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包括咽后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环甲膜淋巴结及气管周围淋巴结。 界限:两侧界为颈总动脉,上界为舌骨,下界为胸骨上窝。
颈部淋巴结分区
IB区:
后界: 颌下腺后缘
内侧界:二腹肌前腹外侧缘
外侧界:下颌骨内缘、颈阔肌
前界:下颌骨前缘
最大的隐形转移风险 来自于 : 口腔, 颌下腺 鼻腔前部, 面部中央的的软组织结构,
颈部淋巴结分区
II 区(level II)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位于颈内静脉上1/3周围,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 前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所覆盖,上界为颅底,下界为舌骨水平(临床标志)或颈总动脉分叉水平(手术标志)。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根据颈清扫术的需要,1991年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g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Foundation(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学院)将颈淋巴结分为六区,2002年AJCC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补充上了Ⅶ区(上纵隔淋巴结)。
VI区是甲状腺、声门和声门下喉、梨状窝顶和颈段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94fe29b52acfc789ebc978.png)
颈部囊性肿块影像学诊断
1、脏层间隙
2、颈动脉间隙 3、颈后间隙 4、椎旁间隙 5、咽后间隙
6、颈前间隙
Ⅰa区是一个位于中央的三角形区域,包括颏下淋巴结。引 流颌、下唇中部、舌尖和口底前部的淋巴结。是口底、舌 前、下颌骨前牙槽突和下唇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 域。
Ⅰb区包括下颌下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突舌骨肌 和下颌骨体之间,接收来自颏下淋巴结、内眦、鼻腔下部、 硬软腭、上下颌骨牙槽突、颊、上下唇和舌前大部淋巴管。 口腔、前鼻腔、面中部软组织和下颌下腺肿瘤易发生这一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为便于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 用渐多趋向一致。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 下:
第Ⅰ区(1evelⅠ):颈Ia区上 界: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 切线;下界:舌骨;两侧边 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颈 Ib区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 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 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 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 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淋巴结转移癌 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 程较长, 淋巴结较大。 淋巴结核 以女性多见,病程长。 淋巴结炎 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恶性淋巴瘤 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 淋巴结肿痛明显。
下咽癌伴右侧颈上、中深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形态不规 则,边缘不清楚,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呈低密度区,侵犯右侧胸 锁乳突肌
颈淋巴结分区ppt课件
![颈淋巴结分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2fe0d5763231126fdb11bb.png)
8
V区
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 上 界: 舌骨体上缘 下 界: 锁骨上缘 前 界: 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即胸锁乳头肌内
缘) 后 界: 斜方肌前缘
以环状软骨(甲状腺峡部上缘)为界,上为VA区,下 为B区。
9
VI区(颈前间隙)
上 界:舌骨下缘 下 界:下界为胸骨上缘 左右边界:两侧颈总动脉为两侧边界
6
III区
上 界: 舌骨体下缘 下 界: 环状软骨(甲状腺峡部上方)下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外缘 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
7
IV区
为Ⅲ区向下的延续,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 3
上 界: 环状软骨下缘 下 界:锁骨上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外缘
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
1
2
3
4
I区
• Ⅰ区(Level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 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 颌下)两区。
5
II区
上 界: 寰椎侧突的下缘(颅底) 下 界: 舌骨体下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外缘 采用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前为IIA区,后为
IIB区。
10
VII区(上纵隔)
上 界: 胸骨上缘 下 界: 主动脉弓水平 两侧界: 颈总动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1.喉癌—颈淋巴结转移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在声门上型极高,声
门型和声门下型转移不多,II、III、 IV区多见 • 2.喉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下咽癌是颈淋巴结转移率极高的肿瘤,转 移多发生在II、III、IV区
瘤,IV区和气管周围好发 6、涏腺—颈淋巴结转移 7、其他—颈淋巴结转移
V区
即颈后三角区及锁骨上区。 上 界: 舌骨体上缘 下 界: 锁骨上缘 前 界: 邻接Ⅱ、Ⅲ、Ⅳ区后界(即胸锁乳头肌内
缘) 后 界: 斜方肌前缘
以环状软骨(甲状腺峡部上缘)为界,上为VA区,下 为B区。
9
VI区(颈前间隙)
上 界:舌骨下缘 下 界:下界为胸骨上缘 左右边界:两侧颈总动脉为两侧边界
6
III区
上 界: 舌骨体下缘 下 界: 环状软骨(甲状腺峡部上方)下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外缘 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1/3
7
IV区
为Ⅲ区向下的延续,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下1/ 3
上 界: 环状软骨下缘 下 界:锁骨上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外缘
颈部淋巴结超声分区
1
2
3
4
I区
• Ⅰ区(LevelⅠ):包括颏下及下颌下区 的淋巴结群,又分为A(颏下)和B(下 颌下)两区。
5
II区
上 界: 寰椎侧突的下缘(颅底) 下 界: 舌骨体下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鞘内缘 外侧界: 胸锁乳突肌外缘 采用颈内静脉后缘为界,前为IIA区,后为
IIB区。
10
VII区(上纵隔)
上 界: 胸骨上缘 下 界: 主动脉弓水平 两侧界: 颈总动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1.喉癌—颈淋巴结转移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在声门上型极高,声
门型和声门下型转移不多,II、III、 IV区多见 • 2.喉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下咽癌是颈淋巴结转移率极高的肿瘤,转 移多发生在II、III、IV区
瘤,IV区和气管周围好发 6、涏腺—颈淋巴结转移 7、其他—颈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