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梳理】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

合集下载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燃烧与灭火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和问题,正确的了解和掌握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要素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物质、助燃剂和氧气(氧气可来自空气中或其他氧化剂)。

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燃烧才能进行。

二、燃烧的类型根据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的状态和形式,燃烧可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明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明显燃烧并伴有明火现象,而隐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燃烧现象,但在微观层面仍在进行氧化反应。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阶段、传播阶段和燃尽阶段。

引燃阶段是点燃可燃物质,给燃烧提供起源,传播阶段是燃烧向周围物质传播,燃尽阶段则是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并释放出能量。

四、燃烧的危害燃烧不受控制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燃烧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气体,导致火灾扩大,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燃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对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

五、灭火的基本方法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我们需要掌握灭火的基本方法。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扑灭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

其中,冷却灭火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来灭火,隔离灭火法是将可燃物质与氧气隔离,扑灭灭火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扑灭火焰,抑制灭火法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的燃烧。

六、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工具,我们在学校和公共场所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

常见的灭火器分为水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选择适合的灭火器使用。

在使用灭火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保持冷静,并站在安全距离进行灭火。

七、火灾逃生和自救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逃生和自救措施。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和逃生通道。

然后,低姿势快速逃生,尽量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和热气。

初三化学上《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归纳及典例导析

初三化学上《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归纳及典例导析

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ﻫ2、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燃烧的条件1。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ﻫ2。

燃烧条件的探究: ﻫ(1)如下图所示,观察并分析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

考虑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即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大于40℃,而达不到240℃,因此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ﻫ考虑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ﻫ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和空气(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跟空气(氧气)接触,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ﻫ考虑3: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或氧气)后却燃烧起来?ﻫ在热水中温度尽管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白磷不能燃烧;当通入空气(或氧气)后,白磷跟氧气接触就燃烧起来。

((3)由上述实验得出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ﻫ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燃烧。

ﻫ【要点诠释】ﻫ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关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ﻫ2。

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

3、有些物质尽管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但能够在氧气中剧烈的燃烧,如:铁丝在空气中只能达到红热状态,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的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2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及燃烧的条件1.燃烧概念:“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电灯发光、原子弹爆炸(核反应)、萤火虫发光都不是燃烧。

2.燃烧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影响物质燃烧的三个因素(1)可燃物的性质。

(2)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

(3)氧气的浓度。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1)加催化剂。

(2)将固体或液体可燃物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液滴),以达到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的效果。

(3)燃烧反应中增加氧气的浓度。

其它反应也可利用提高反应物浓度的方法来加快物质间的反应。

5.爆炸(1)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也可能发生物理变化,如炎热的夏天,汽车轮胎爆炸。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3)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在可燃性气体泄漏或易燃易爆品泄漏时,要注意不能使用产生明火的东西外。

同时还要注意不能开灯或使用电器,以防因用电产生的电火花或热量将物质点燃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三者中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2.灭火的三种常用方法(1)隔离法:将已燃物与未燃物隔开,可以阻止燃烧区的扩大。

(2)窒息法:使燃烧物因缺少氧气助燃而熄灭。

(3)冷却法:通过降低燃烧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终止燃烧。

3.用来灭火的物质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大于空气,能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开来。

用水灭火是水受热汽化,吸热降低温度。

4.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1)干粉灭火器: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可扑灭油、气引起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中考化学复习:燃烧与灭火

中考化学复习:燃烧与灭火

中考化学复习:燃烧与灭火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燃烧与灭火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反应物现象本质
2、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注意: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着火点是不可改变的。

二、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
1、灭火的三种原理,任何一种均可灭火。

2、教材P130页上活动与探究(灭火器原理):其中小试管内为浓盐酸,吸滤瓶内为浓Na2CO3溶液,两者不能调。

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常见灭火器:
①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一般失火及油、气燃烧引起的火。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

【初中化学】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燃烧和灭火及能源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本身的性质和颗粒的大小有关,而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

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着火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对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着火点就越低,如炭粉的着火点比炭块的更低。

2.空气或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起助燃剂的作用(支持燃烧),而不具有可燃性,但空气或氧气并不是唯一的助燃剂。

3.有些物质虽然无法在空气中冷却,但可以在氧气中频繁的冷却,例如:铁丝在空气中就可以达至红热状态,在纯氧中可以频繁的冷却、火星十足,分解成黑色液态。

4.灭火原理实际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使用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使用。

不同的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灭火的方法不尽相同,如家用电器着火、森林火灾、档案室火灾等与普通火灾灭火方法不同。

5.着火点就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无法Bourbonne减少着火点的方法去救火,而就可以就是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6.应一分为二的看待爆炸。

爆炸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如厂房、矿井爆炸;但人们也在利用爆炸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例如:矿物开采、建筑施工(如拆迁时的定向爆破等)用到爆破技术。

7.核爆不都就是化学反应,有些核爆就是变化,例如汽车轮胎核爆。

8.氢能源是非常理想的能源,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终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典型例题】例析:1、火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就可以冷却更受高,这是因为a.可以降低着火点b.散热的速率快c.木柴就是可燃物d.并使柴禾和空气充份碰触解析:物质冷却的条件存有三个,一就是物质具备可燃性;二就是可燃物应当与氧气碰触;三就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至自身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有时就可以出现冷却。

燃烧的剧烈程度一般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

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

《燃烧与灭火》 知识清单

《燃烧与灭火》 知识清单

《燃烧与灭火》知识清单一、燃烧的定义和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2)氧气(或空气)燃烧需要助燃物,通常是氧气。

但有些物质在其他气体环境中也能燃烧,比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这是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

例如,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 240℃。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₂点燃 CO₂。

2、不完全燃烧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碳黑等物质,同时释放出的能量也较少。

比如,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C + O₂点燃 2CO 。

不完全燃烧不仅浪费能源,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三、燃烧的类型1、闪燃闪燃是指可燃性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或者可燃性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2、着火着火是指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

3、自燃自燃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源的作用下,靠自身发热或内部积热引发的自行燃烧现象。

根据热源的不同,自燃分为受热自燃和自热自燃两种。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例如,森林火灾发生时,设置隔离带,将未燃烧的树木与火源隔离开来。

(2)隔绝氧气(或空气)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就是利用锅盖隔绝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用水灭火,水蒸发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1)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7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考点必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7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考点必背
知识要点
要点解读
注意
可燃物 与 氧气 发生的一种 发光 、 概念 放热 的剧烈的 氧化 反应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如H2在Cl2 中燃烧,Mg在CO2中燃烧等
(1)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
条件 (2) 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知识要点 爆炸
要点解读
注意
可燃物在 有限的空间 内急 (1)爆炸不一定都是由燃烧引起的,如轮胎爆
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
炸、锅炉爆炸等(物理变化)
聚积大量的 热 ,使 气体 (2)任何可燃性气体、液体、粉末与空气(或氧
的体积迅速 膨胀 而引起爆
气)的混合物遇到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化

学变化)
消防 安全 与火 灾自 救

(1)氧气的 浓度 :氧气的 浓度 越高,燃烧
影响 因素
越旺 (2)可燃物与 氧气
越大,燃烧越旺

接触面积
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一种 : 接触面积 固有属性,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
改变的
(3)可燃物的 着火点 :着火点 越低,理
破坏 燃烧 的条件,使燃烧停止
水灭火时不能降低着 火点,只是把温度降
火警 电话
拨打 119 ,并报告有关火 势大小、位置、行车路线、 火情类型等
(1)当发生煤气等泄漏时,不能先开排气扇或 开灯检查,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应打开 门窗通风换气,并及时关闭阀门
自救 措施
用 湿毛巾 捂住口鼻,蹲下 靠近 地面 或沿墙壁跑离着 火区
(2)当发生火灾时,切不可乘坐电梯;如果被 困房间,应把门窗关上,并用湿布等把门 缝堵严实

初中化学知识与概念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知识与概念_燃烧与灭火

初中化学知识与概念_燃烧与灭火燃烧的定义与条件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通常表现为物质与氧气结合,并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

在化学上,燃烧通常指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放热反应。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发生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 可燃物:指能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煤炭、汽油等。

2. 助燃物(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过程中常见的氧化剂,它提供了燃烧所需的氧原子。

3. 达到着火点:指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使其分子或原子处于活跃状态,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指可燃物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物质的过程。

例如,碳的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不完全燃烧:指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不完全,生成一氧化碳、碳黑等不稳定物质的过程。

不完全燃烧往往发生在氧气不足或温度不够高的情况下。

爆炸燃烧爆炸燃烧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空间内压力急剧升高,从而引发爆炸的现象。

爆炸燃烧常见于可燃气体、粉尘等物质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基本原理是消除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使燃烧反应停止。

具体方法包括:1. 隔离法:将可燃物与助燃物(氧气)隔离,使燃烧无法进行。

例如,用沙土、湿棉被等覆盖可燃物。

2. 窒息法: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使燃烧因缺氧而停止。

例如,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3. 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从而停止燃烧。

例如,用水、泡沫灭火器等。

4. 抑制法:使用化学灭火剂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无法进行。

例如,使用卤代烷灭火器等。

灭火的方法根据灭火原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灭火方法:1. 用水灭火:适用于固体物质的初起火灾,如木材、纸张等。

但不适用于油类、电器等火灾。

2. 用灭火器灭火:根据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烧与灭火知识点
燃烧与灭火是火灾防控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一些燃烧与灭火的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 氧气:燃烧需要氧气的存在。

- 燃料:燃烧需要可燃物质,如木材、煤炭、油料等。

- 点火温度: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质的点火温度。

2. 灭火方法:
- 绝缘法:切断可燃物与火源的接触,如移动可燃物、切断
电源等。

- 隔离法:利用隔热材料隔离可燃物与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 降温法:利用水、灭火器等降低火源的温度。

- 抑制法:利用灭火剂扑灭火源,如灭火器、泡沫剂等。

3. 灭火器材:
- 灭火器:常见的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
火器等。

- 消防栓:连接水源,可供消防员使用灭火水。

- 消防毯:用于扑灭物体上的火源,常用于灭火器灭火不便
的地方。

4. 火灾自救知识:
- 人员疏散:火灾发生时,首先应按疏散示意图选择合理的
逃生路线。

- 进行低姿势逃生:烟气上升,低姿势逃生可以减少吸入有
毒烟气的机会。

- 空气通道:若门已被烟封,可用湿毛巾堵住门缝,打开窗
户进行呼救并等待救援。

5. 火灾的防控措施:
-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避免因电线短路、老化引发火灾。

- 不乱扔烟蒂:烟蒂易引发火灾,需注意熄灭后再处理。

- 小心用火:使用明火时需注意安全,离开时务必熄灭。

- 定期检查气体设备:避免发生气体泄漏引发火灾。

- 安装火灾报警器:及时发现火灾迹象,提前采取防控措施。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的总结1、燃烧的概念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是发光、发热同时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差不多上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样条件下,只能降低或升高温度但却不能降低或升高着火点。

3、燃烧的条件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原理有:(1)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时,只要满足其中一条就能够针对灭火原理可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覆盖沙子、洒水、用灭火器等差不多上针对灭火原理而采取的方法。

5、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由于燃烧的剧烈程度是由同一时刻,一定体积内相互碰撞的分子数决定的,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方法有两种:(一)增大氧气的浓度;(二)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两种都能增加相互碰撞的分子数也就能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

6、可燃物完全燃烧与能源和环境的关系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同时也白费了能源,例如: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可燃物的完全燃烧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7、燃烧和爆炸的关系燃烧又分为:(1)燃烧引起的爆炸,实质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有限空间内急剧膨胀,引起爆炸,是化学反应。

(2)有限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例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

8、爆炸极限任何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爆炸的浓度范畴,称为爆炸极限。

(1)浓度范畴,是指可燃性气体占总体积的体积分数;(2)并不是可燃性气体混有空气,遇明火就一定能爆炸,必须达到一定的体积分数,遇明火才能发生爆炸。

9、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消防知识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到水能够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一些能够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

燃烧及灭火知识点总结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明显的放热现象。

在正常的燃烧过程中,三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即氧气、燃料和足够的热量。

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无法进行。

在火灾爆发时,及时且有效地灭火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燃烧的基本原理、火灾的危害和防范、以及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原理燃烧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燃料与氧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通常情况下,燃烧是放热反应,因为燃料和氧气之间的结合会释放能量。

燃烧反应要素包括燃料、氧气和足够的热量。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它会在一定温度下释放出可燃气体,与周围的氧气发生反应。

燃烧过程会产生火焰、烟雾和热量,火焰是燃烧反应在气态燃料周围的可见标志。

二、火灾的危害和防范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火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人员的伤害:火灾会导致人员窒息、烧伤、中毒和其他严重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2. 对财产的损害:火灾会导致建筑、设备和物品的损毁,给公司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3. 对环境的破坏: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防范火灾,人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火灾防范的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2. 使用安全设备: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和消防设备,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管理措施:加强场所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火灾发生。

三、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灭火器是一种用于扑灭初期火灾的设备,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火势,阻止火灾的扩散。

根据灭火器的灭火剂种类和使用场所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水基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灭火器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的总结。

1. 水基灭火器:水基灭火器适用于可燃物品着火,如纸张、布料等。

使用时,应先将灭火器拔下销,拔开保险销,用正确的站位和手持姿势将水流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扑灭。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知识要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2);(3)。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根本是;灭火的原理是;;。

如果遭遇火灾时,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

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要点分析】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一般说燃烧、爆炸、自燃与缓慢氧化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

①本质特征: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②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而引起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中几乎不升温、不发光、现象很不显著,反应缓慢,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

自燃——指可燃物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例1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说明氯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A是正确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用水灭火,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不是降低其着火点,所以D错误。

答案 D例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加氧气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沪科版初三化学上册每日背诵-燃烧和灭火

沪科版初三化学上册每日背诵-燃烧和灭火

沪科版初三化学上册每日背诵-燃烧和灭火
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定义: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
2.燃烧条件:
⑴物质具有可燃性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着火点:物质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烧不坏的手绢”实验说明:着火燃烧的是手绢中的酒精。

酒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让手绢上的水蒸发,而水蒸发是个吸热过程,这使得手绢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手绢能“安然无恙”。

3.灭火的方法:
⑴清除可燃物或是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如,煤气着火时,要将阀门关闭;森林着火,可设置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如,盖锅盖来灭油锅中的火;用细沙扑灭实验室中酒精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比较常见。

⑶降低环境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如,冷却剂:水、干冰等物质来降温。

4.加速可燃物的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提高氧气的浓度。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帮一课初中独家资料之【初三化学】
燃烧与灭火の重点梳理
一、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知识点一:燃烧及其探究
(1)燃烧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特征
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3)探究燃烧的条件
现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结论:
① 通过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可燃物与氧
气(空气)接触;
② 通过铜片上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

小结:
物质燃烧条件:物质为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核心知识点二:灭火原理
1.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灭火时,只能降低
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核心知识点三:消防常识
(1)常见灭火器
灭火物质或器材灭火原理适用范围
高压水枪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移除或隔离可燃物
一般木材
泡沫灭火器隔绝空气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干粉灭火器隔绝空气一般火灾,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隔绝空气
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引
起的火灾
(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②消防安全有关的图标。

(3)火灾自救措施
a.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b.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二、知识体系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