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代客户保管银行卡的案例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汇报人: 日期:
• 引言 •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概述 •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的应对
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在银行业务中,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时有发生,这些行为 可能导致客户资金安全受到威胁,给银行带来不良影响。
在当前金融市场日益复杂的环境下,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 行为的风险和危害更加凸显,需要引起重视和加强管理。
THANK YOU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确实存在,且在某些地区或特定时间段内问题较为突出 。
此类行为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内部管理、员工素质以及客户的需求等。
银行应加强内部监管和员工培训,同时提高客户意识和法律约束力,共同遏制此类 问题的发生。
对银行的建议
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定期开 展员工行为排查,发现问题及时
03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的应对措施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银行应通过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员工的行为规范和操 作流程,确保代客保管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加强内部监督和检查
银行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代客保管业务进行定期检查和审计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实施内部考核和奖惩制度
处理。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 素养和法律意识,杜绝代客保管
等违规行为。
提升客户服务意识,关注客户需 求,提供更为安全、便捷的金融
服务。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对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 行为的研究仍存在局限性,未 能全面分析所有可能的影响因 素。
对于如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仍需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银行合规警示案例

银行合规警示案例一、存款变保险,客户很“受伤”老张去银行存钱,就想图个安稳,把自己辛苦攒下的5万块钱存个定期。
到了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开始巴拉巴拉介绍一款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什么收益高、有保障,还送小礼品。
老张听着晕乎乎的,稀里糊涂就签了字。
过了几年,老张家里有点急事要用钱,他就想着把这笔钱取出来。
这一取可不得了,银行告诉他这不是普通存款,是保险,如果现在取出来,不仅没有多少利息,本金还会有损失。
老张当时就懵了,他本来是来存钱的,怎么就变成保险了呢?这就是银行工作人员没有合规操作,没有把产品性质给客户讲清楚,只想着推销,最后让客户遭受了损失,银行也因此失去了老张这个客户的信任。
二、贷款资料造假,银行也会“翻车”有个小公司的老板小李,想从银行贷款一笔钱扩大业务。
可是他的公司财务状况不太好,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标准。
小李就动了歪脑筋,他找了些假的财务报表,还伪造了一些交易流水,试图蒙混过关。
银行负责贷款审核的小王,刚开始审核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但他没有深入调查,想着差不多就行了,就给小李批了贷款。
结果呢,小李拿着贷款根本没能力偿还,公司最后破产了,银行的贷款就打了水漂。
后来银行内部一查,发现是贷款资料造假,小王因为没有严格遵守贷款审核的合规制度,被银行处罚了,还差点丢了工作。
这就告诉我们,银行在贷款业务上,一定要严格审核资料,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然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三、银行员工违规代客操作,引发信任危机。
王奶奶年纪大了,不太会操作银行的自助设备。
她去银行办理转账业务,把钱转给在外地的儿子。
银行柜员小赵看到王奶奶笨手笨脚的,就主动说帮她操作。
王奶奶心想,这银行工作人员肯定靠谱啊,就把银行卡和密码都交给了小赵。
小赵很快就帮王奶奶转了账。
可是,这看似热心的举动却是严重违规的。
银行有规定,员工不能代客操作,这是为了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和隐私。
要是小赵有什么不良企图,王奶奶的钱可就危险了。
后来这件事被其他客户看到了,反映到银行,银行对小赵进行了严肃处理。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风险事件的案例

代办业务引发违规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未对外开始营业时,一柜员将客户委托其现金代缴电费存折(内夹有若干现金),从柜员抽屉中取出,将客户提供的现金随手放入柜员口袋。
通过大堂保安在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账方式,将客户委托代缴金额从柜员个人账户转入客户存折帐户,大堂保安转帐后,柜员自办刷卡、打印转账信息业务。
二、案例分析这起看似简单的代客户代办业务,其实质涉嫌违规操作风险:(一)涉嫌代客户保管存折和现金风险。
柜员从抽屉中取出客户存折和现金,说明不是当天客户前来网点委托,而是存折早已放在柜员处,涉嫌违反禁止性规定“严禁违规代客户保管身份证件、现金、存单(折)、卡、有价单证、印章、证书、贵金属等重要资料和贵重物品”之规定,违规代客办理业务。
(二)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自办业务行为风险。
柜员代办客户缴费没有按正常流程办理,而是将客户缴费现金放入自己的口袋,归为自己,再通过自助终端上以无卡转帐方式给客户。
从收支情况看,柜员将客户代办缴费金额分文不少转入客户帐户。
其性质涉嫌“用本人卡代客过渡缴费”的违规自办业务行为。
(三)涉嫌违规查询客户信息风险。
柜员工作期间在没有客户的情况下私自将自带的客户存折通过刷卡、存折打印、查看信息。
该操作行为涉嫌“严禁违规查询、下载、复印、保存、变更、删除我行系统信息和客户信息”的规定。
三、案例启示这起违规案例虽属个案,但充分暴露了银行个别员工内控意识谈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防控的必要性理解不深,制度学习不够到位。
通过这个案例:一是要告戒员工,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合规操作,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二是从严禁执行银行的有关规定,以员工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为契机,结合内控文化建设加强员工传导和教育,提高员工思想认识,规范员工行为。
三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堵塞违规操作渠道,防范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以信任代替管理,提高员工自我保护,自我约束、自我抵制能力。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从监管机构对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及处罚着手,引申介绍针对该违规行为银行采用的主要手段“飞行检查”,并指出实施飞行检查的几个关键点,最后简要介绍银行采用的其他相关手段,以期帮助各银行机构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违规代客保管;飞行检查;银行;员工行为违规代客保管,对于每个银行员工来说应该都不会陌生,该行为向来是各银行员工行为检查的一个重点。
顾名思义,“违规代客保管”就是银行员工包括各机构负责人、客户经理、柜面人员等在明文规定不得代客户保管的情况下,在其营业区、办公区、休息区的抽屉、尾箱、柜子等场所违规保管有客户预签字捺印的如借款合同、借款借据、共同债务确认书、保证函等重要法律文书以及如客户身份证明、存折(单)、银行卡、印章、有价证券、结算凭证、网银U盾等各类重要物品等的违规行为。
一、违规代客保管相关的监管规定及其蕴含的风险(一)相关监管规定及处罚情况《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务和员工行为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57号)第二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强化银行员工行为管理,要强化突击检查,采取不定期的‘特别检查’‘飞行检查’等方式,调查了解银行员工在其工作场所是否违规保管借条、凭证、合同、印章等物品。
”据网上公开信息显示,多家银行均有过因此类问题被监管处罚的经历,如2020年2月11日,浙江桐乡民泰村镇银行被中国银保监会嘉兴监管分局罚款25万元;2017年1月20日,交通银行湖州分行被中国银监会湖州监管分局罚款30万元;2016年12月9日,长兴农商银行被中国银监会湖州监管分局罚款20万元;2016年11月22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衢州常山支行被中国银监会浙江衢州监管分局罚款25万元等等。
监管机构对于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的行为始终是保持着高压态势,并且这一问题向来是银监的一个罚点,也就是说只要在银监检查过程中被查到存在该类问题,必然会涉及到处罚,从罚款情况来看,罚款金额在20万元至30万元不等。
银行案防警示教育

7
风险提示:
1.要坚决杜绝人情贷款。 2.要建立严格的信贷审批制度, 并严格审核贷款人相关资料。 3.经办人员执行制度要严格, 严 格按照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操作。 4.对贷款人的经营状况要有一个 清醒的认识, 对贷款人的经济情况做 到心中有数。
4.涉案业 务
辽宁盘锦案
苏州相城案
苏州昆山案
比较结论
基层负责人(李军)、 柜员(蔡兴旺)
李军被不法分子拉拢, 与柜员蔡兴旺合伙挪用 客户资金 骗取客户输入密码 伪造客户签字 通过汇款交易转移客户 资金
个人存折柜台转帐汇款
助理业务经理(陈华)
基层负责人(周恩祥)
相同,均为基层关键 岗位人员
陈华收受贿赂,指使柜员 违规操作,挪用客户资 金
周恩祥收受贿赂,指使柜 员违规操作,挪用客户 资金
相同,均涉及员工道 德风险
骗取客户输入密码
骗取客户输入密码
骗取客户签字
由非客户本人签字
相同,均采取欺骗客
通过汇款交易转移客户 通过汇款方式转移客户 户手段
资金
资金
借记卡柜台转帐汇款
借记卡柜台转帐汇款
相同,均为个人柜台悉,
2、业务经理履职不力。目前,全行约有1.8万业务经理,拥有最高业务核 准权限(10级),是网点现场控制(交易真实性)的最主要手段,因此业务经 理队伍的管理至关重要。但苏州案发时,业务经理核心职能的考核占比低于 30%,其余均与机构绩效挂钩,影响其内控履职的独立性;业务经理未有效履 职,导致大额交易核实环节失效。宁夏案和相城案甚至发生业务经理直接作案 。
银行人员非法代客操作法审案例

银行人员非法代客操作法审案例
一、事件过程
XXXX年至XXXX年间,我行某支行员工张某利用本人员工卡和自己丈夫的银行卡代自己丈夫就职的公司老板购买本利丰、安心得利等自营理财产品,张某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为之,直至XXXX年末在分、支行的高压态势下停止代客户购买理财产品,但心存饶幸,没有及时向组织汇报XXXX年前的违规行为。
在此期间该员工先后换了三个网点,违规操作前后达4年,反复销卡开卡近10次, 累计代客户购买理财产品163次, 金额达3.34亿元。
二、涉案人员实际操作流程
1、违规操作流程。
张某通过以下几种违规方式代客户购买理财产品: 一是张某代客户吴某保管借记卡,身份证等信息,受客户委托代客户滚动购买理财产品;二是张某以丈夫朱某的名义开立新借记卡,张某持有其丈夫借记卡并操作,代吴某滚动购买理财产品。
三是张某使用自己个人账户代客户吴某滚动购买理财产品。
2、违规点。
张某的行为违反《中国农业银行严格禁止员工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六条:严禁以银行名义私自代客理财,代他人保管存单、存折、银行卡、密码、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票据、印章、网银K宝、有效身份证件及重要物品等。
三、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违规就是风险,无论是否发生实质性损失,都将给银行和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由于该员工合规意识淡薄、心存饶幸以至长时间反复违规操作,累计违规金额巨大。
有鉴于此,各行应该加强对“四个禁止, 一个公开”、“十必做”、“三十禁“五个严禁、五个一律"和总行“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处罚办法”等重要禁止性规定的学习,让每位员工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明确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确保合法合规操作。
代客户保管存折查询账户明细的案例

代客户保管存折查询账户明细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客户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到网点查询个人账户的历史明细,遂将存折和密码交给柜员委托其代为查询。
柜员用交易多次查询该客户账户交易明细,并按月打印交易明细。
柜员完成查询及打印处理后将存折及交易明细交予客户。
经核实,柜员称所查询账户的客户为自己的朋友,该柜员是受朋友委托进行查询。
此业务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操作柜员面对朋友的委托,未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而是将朋友与客户的范畴相混淆。
银行的优质客户在与银行员工长期业务接触中逐渐熟识,也赢得了客户高度信任,个别员工利用代客户办理业务之便而挪用、侵吞客户资金的风险隐患。
银行制度规定严禁代客户保管存单(折)、代客户办理业务。
(二)网点现场审核人员应加强对柜员日常业务辅导、培训工作,避免出现柜员代客户保管存折、密码且多次查询账户的高风险事件发生。
三、案例启示
(一)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培训工作,提高每个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柜面业务操作中切实将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位,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二)注重对《员工行为规范》的学习与检查,避免员工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现场审核人员的履职能力,促使其做好柜员的日常业务培训及业务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风险防范作用。
典型案例学习材料

附件:典型案例学习材料目录一、对私业务 (1)二、对公业务 (7)三、其他业务 (17)对私业务一、网点员工违规代客购汇事件描述:某支行派驻业务经理执行日常业务检查时发现,一名员工与其直系亲属十多个账户存在资金往来。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名员工通过自己的账户代客户理财,包括购买黄金、基金、股票、外汇宝等;通过自己的网银账户为多个客户进行网上汇款,以帮助客户降低汇款费;为满足客户换汇需要,更利用自己和亲戚的购汇额度帮客户换汇。
存在问题:一是员工通过自己账户代客户理财,违反双十禁规定,为客户节省汇款手续费,贪图便利通过自己的网银账户为客户办理汇款,容易诱发挪用客户资金的风险,也不利于我行中间业务收益。
二是利用自己或亲属的购汇指标,帮助客户购买外汇,明显违反相关外汇管理规定。
三是柜台人员办理该名员工违规换汇业务,说明柜台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合规意识淡薄,罔顾我行规章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不主动揭露违规行为,未能及时阻止风险隐患的演化发展。
改进要求:一是派驻业务经理应切实提高自身依法合规意识,同时发挥内控风险官作用带领队伍,带头执行我行规章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坚决制止各种违规代客理财等行为,依法合规服务客户,在网点形成良好的合规氛围。
二是派驻业务经理应关注网点人员行为和思想动态异常情况,发现网点各类案件或重大风险隐患,须立即口头报告,如涉及保密问题的,须采取保密方式向上级运营部门、监保等部门报告,并视情况不向网点负责人报告。
三是增强员工的监督意识。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宣传工作,让员工了解,监督是相互的,自己同样负有对网点负责人和派驻业务经理进行监督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员工敢于举报和揭示不良现象、违规事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二、未落实大额划转交易核实制度事件描述:某支行经办柜员在处理个人客户代办取款100万业务时,未查询账户资料及询问客户情况,就在传票写上“已大额核实”字样,交给派驻业务经理进行盖章,然后直接录入资料,提交集中授权中心核准通过。
柜员代客户保管重要空白凭证的案例

柜员代客户保管重要空白凭证的案例一、案列情况运行督导小组对网点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柜员***保险柜一档案袋中有几家公司客户美元基本账户空白转帐支票。
经了解,柜员***表示该档案袋非其本人整理,使用该保险箱时就发现里面有这样一个档案袋,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曾仔细检查,粗粗查看发现是一些客户回单及一些作废和空白转帐支票但未作任何处理。
从客户处了解,美元户转帐支票主要用于归还贷款,因为路途遥远及每次收汇金额、时间的分散性,故之前主动要求将转帐支票放在前任业务经办人处需要还贷款的时候,电话通知经办人办理相关手续。
二、案列分析该风险事件中,涉及违规环节多处,且触及了严禁类违规操作红线,充分暴露了网点个别柜员风险意识、制度意识、流程意识极其淡薄,现场管理事中控制形同虚设,网点操作风险管控不到位。
一是柜员***风险意识淡薄,未对自己所使用的保险箱中的隶属客户所有的空白重要凭证做任何处理,事实上构成了代客户保管重要空白凭证。
二是从客户处了解看,该网点一直存在以人情代替制度的严重违规现象:前任业务经办人一直代客户保管已加盖印鉴的美元转账支票,等客户电话通知即为客户代为办理还款业务。
三是该网点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在前任业务经办人和现任柜员***交接过程中,未按规定制度实现严格仔细的交接程序,致使保险箱中的这部分转账支票未被发现和处理。
三、案例启示(一)要切实加强对违规员工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严格照章操作。
(二)网点要引以为鉴,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在大力发展业务的同时要保持风险防范的高度敏感性,严禁违规操作,确保业务发展成果。
(三)是要加大《员工行为禁止规定》、的培训学习,促使员工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制度意识,规范自身操作行为。
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常讲、常抓、常查”,防止员工触碰“严禁”类违规操作红线。
(四)各级机构要切实加强异常行为人员排查,严禁走过场。
通过行之有效的排查,及时发现员工违规操作行为和意识苗头,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控制,防患于未然。
关于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的自查报告

关于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的自查报告1. 引言1.1 概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网点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服务站点,其代保管行为是否规范、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是否保护客户权益直接关系到金融行业的信誉和市场秩序。
因此,建立有效自查机制、加强对于违规代保管行为的监督与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将对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剖析其定义、背景、影响以及常见案例,并重点探讨了网点自查机制建立与落实情况。
通过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旨在推动网点监管工作的持续改进。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的情况分析、网点自查机制建立与落实情况、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以及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这些内容逐一展开分析,旨在全面了解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梳理和分析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的定义、背景以及对企业和客户产生的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问题的本质,提高金融从业人员对于违规代保管行为的认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其次,重点关注网点自查机制在网点管理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具体探讨该制度设计与落实措施。
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自查机制,促使金融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对于违规代保管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再次,总结并分析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
通过评估这些改进措施是否得到落地并取得预期效果,为未来完善自查机制提供参考和经验。
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对自查报告进行总结,并针对前期发现问题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同时对未来网点监管工作提出自身经验分享和行动计划意见,为进一步推动网点监管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指导。
2. 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的情况分析2.1 违规代保管行为定义与背景网点违规代保管行为指的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网点员工代替客户保管贵重物品或重要文件,并未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银行柜员违规操作案例

银行柜员违规操作案例在银行工作中,柜员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工作严谨性和规范操作对于银行的形象和客户的权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有时候柜员可能会因为疏忽或者其他原因而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银行柜员违规操作的案例。
某某银行的某某分行,发生了一起违规操作的案例。
某某柜员在办理客户业务时,因为疏忽大意,将客户的存款金额录入错误,导致客户账户出现了一笔错误的存款记录。
在客户发现错误后,对柜员提出了质疑,并要求银行对此进行调查处理。
在调查过程中,银行发现了柜员的违规操作行为。
柜员在录入存款金额时,没有仔细核对客户提供的存款数额,导致了错误的发生。
而且在客户发现错误后,柜员没有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也没有及时向客户道歉并主动寻求解决办法,而是采取了拖延和回避的态度,导致了客户的不满和投诉。
这起案例给银行敲响了警钟,也给所有柜员上了一课。
柜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仔细核对客户提供的信息,确保录入的数据准确无误。
一旦出现错误,要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客户道歉并提出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地协助客户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影响。
同时,柜员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积极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银行也应该加强对柜员的培训和监督,定期组织柜员进行规范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加强对柜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违规操作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保护客户的权益和银行的声誉。
总之,银行柜员作为银行的重要一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保障客户的权益和银行的利益。
银行也要加强对柜员的培训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违规操作处理机制,共同维护银行的形象和客户的权益。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浅谈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及其应对措施银行员工代客保管行为是指银行员工在工作中,以各种形式代理银行客户保管价值物品的行为。
这种行为一方面方便了客户,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银行服务质量。
但是,如果银行员工不遵守规定,存在违规代客保管行为,不仅会损害客户的利益,还会对银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超范围保管银行员工超出规定保管范围,并未在系统中登记,或未取得客户同意,就代理客户保管价值物品,这种行为存在安全风险。
2. 超时保管银行员工在规定时间内未及时上交保管物品,或者在规定期限内未及时上交,也存在安全隐患。
3. 私下保管银行员工将客户存放在银行的重要物品转移至私人存储空间,或者私自保管,这种行为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4. 偷盗、丢失银行员工将客户存放在银行的价值物品私自取走或者丢失,这是非常严重的行为,涉及到银行员工的道德和信誉问题。
应对措施针对银行员工违规代客保管行为,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制度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对银行员工代客保管行为应当进行明确规定,确保员工在代管客户财物时能够严格遵守。
制度应该包括代管业务办理程序、保管标准、保管责任分工、保管周期和上报要求等。
2. 建立监管机制银行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员工代管的财物实行精细化管理,仓库管理人员应该每天对保险柜、物品进行清点。
3. 员工教育银行应该加强员工教育,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要求员工始终保持诚信、守纪律,不得私自保管客户存放的价值物品。
4. 健全风险评估体系银行应该对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问题。
5. 做好客户投诉处理和赔偿工作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机制和赔偿机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并进行合理的赔偿,保障客户的利益和银行的声誉。
柜员违规保管客户存折的业务

柜员违规保管客户存折的案例一、具体案例运行督导员对网点进行突击检查,现场发现网点XX柜员保管2个客户定期一本通存折,1个已切角的空白定期一本通存折,1个活期储蓄存折。
经查实2个定期一本通存折余额为零,1个活期储蓄存折机内信息为账户不存在。
经了解是柜员通过柜面营销客户,将客户在他行的存款转入该网点开立的个人存款账户中,客户将存款余额为“零”的原个人存款账户的存折丢弃不用,柜员将客户废弃不用的存折剪角后放入了自己的铁皮箱内。
二、案例分析《个人金融业务操作规程》关于个人账户销户明确规定:柜员审核定期一本通存折相关信息无误后,使用“个人账户销户”交易,由客户在密码键盘上输入账户密码并确认;交易成功,打印特殊业务凭证,将特殊业务凭证交客户核对并签名确认;留下的原存折和特殊业务凭证,送交会计档案管理机构。
由此可见,该网点在空白重要凭证管理环节中出现了重大风险隐患。
(一)本案例反映了柜员对个人金融业务操作流程不熟悉,不清楚个人账户销户的相关流程和规定,定期一本通销户无后续处理,导致柜员代客保管空白重要凭证。
(二)网点现场主管未履行监督职能,督促柜员按规定流程办理个人账户销户。
(三)现场管理人员及网点柜员风险意识淡薄,尤其是现场管理人员疏于对各种会计要素及各类重要物品入库情况的巡查,导致柜员代客户保管定期一本通存折和活期一本通存折。
三、案例启示(一)网点应加强各种规章制度的培训和学习,针对重点查处的员工违规行为的处理标准,必须做到人人知晓,正确理解风险点,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二)网点现场审核人员应加强日常管理,提高现场管理履职能力,引导员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坚持依法合规操作,随时掌握柜员在日常业务中行为动态,对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制度执行不到位现象,要及时纠正制止,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强化制度执行力。
(三)网点业务处理人员应主动维护好银行严谨、良好的信誉,杜绝因工作疏忽等内部原因引发的违规事件,杜绝上述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客户利益,防范业务风险。
银行员工违规代客行为的刑事风险

银⾏员⼯违规代客⾏为的刑事风险 违规代客是银⾏员⼯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代理银⾏和客户双⽅进⾏交易的⾏为。
这种⾏为⾮常容易出现法律风险,除了民事法律风险之外,更为危险的是,可能引发诈骗、⾮法集资、职务侵占、挪⽤等刑事风险。
⼀、违规代客⾏为常见的刑事风险 (⼀)挪⽤资⾦。
员⼯通过代客办理业务,可能逐步掌握⼤量客户资源及某些账户的具体信息(譬如某些客户的⾝体状况、家庭状况、存款时长),长此以往,可能会产⽣职务侵占或挪⽤资⾦等刑事风险。
(⼆)洗钱。
根据中国⼈民银⾏《⾦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商业银⾏应当对办理规定⾦额以上的⼀次性⾦融业务的客户⾝份进⾏识别。
代客办理业务可能会导致办理该笔业务的真实客户⾝份⽆法得到识别,⼤额资⾦交易监控落空,如⽆法证明代客⾏为系基于过失,员⼯或者银⾏可能会被监管机构怀疑参与洗钱。
(三)虚假诉讼。
笔者曾经办理过⼀个案件就是银⾏违规代客,其他⼿续都已齐备,但贷款没有实际发放。
之后,银⾏⼈员有所更换,后来的⼯作⼈员没有仔细核实过贷款是否具体发放就以这些⼿续为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客户还款,反被客户以虚假诉讼进⾏控告,违规代客系客户提起虚假诉讼控告的其中⼀个重要理由。
(四)违法发放贷款。
员⼯有代客⾏为,说明本⾝风险意识并不很强,为了逐利对合规不那么重视,同时也说明银⾏对于员⼯的监管没有到位,合规体系尚未健全,这类银⾏和银⾏员⼯要特别注意为了短期利益⽽违法发放贷款的刑事风险。
(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在⽐较特殊的情况下,银⾏员⼯为了吸引或者留住重要客户,可能会对部分具有巨额资产的客户开“绿⾊通道”,包括但不限于⽤员⼯⾃⼰的名义为客户开户。
这类⾏为风险更⼤,基于客户资⾦来源的不同,可能涉嫌洗钱(上⽂已有论述),也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违规代客的原因 (⼀)熟⼈意识。
部分银⾏员⼯的亲有或有从事投资⾏为或者经商活动,认为亲友必然会“互相关照”,不会出现纠纷。
(⼆)轻视合规。
部分员⼯对代客⾏为的风险没有充分认识,对企业合规、⾏业合规缺乏应有的重视。
违规代客保管工资卡的案例

违规代客保管工资卡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监测发现某网点批量开卡100多笔,已经开立一个月,100多张卡全部未启用。
经核实,此网点为某单位办理代发工资批量开户,由于该公司工业园区内设立的ATM机暂时未到位,工资卡未发放,网点代为保管。
内控部门将此笔风险事件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依据《银行经营管理禁令》规定:“严禁为本人经办各类业务及违反规定代客户办理业务,代客户保管重要物品”。
将卡留在网点代保管,形成了代客保管重要物品的违规事实,易形成员工挪用、盗用客户资金的风险。
(二)代客户保管重要物品,如保管不善容易引起纠纷。
反映出网点无视行内禁令规定,对代客保管的风险隐患认识不足。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对柜员禁止行为的教育。
《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是全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制度规定,是柜员业务操作行为的“高压线”,是防范重大事故和案件的内控底线,违反禁止规定必将受到严肃惩处。
加强柜员风险防范意识和合规操作意识的培训,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二)加强管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力度。
管理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履职,发挥把关作用,杜绝类似违规行为的发生。
连续违规频繁触发警示高压线的案例

连续违规频繁触发警示高压线的案例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办理“个人账户转账”反交易,触发“间隔时间过长的反交易”监督模型,形成风险事件。
经核实:客户刘X代理陈X办理取款,柜员误办成存款。
发现错误后未按规定反交易纠正,而是从其印章保管箱内取出“家人”存折,使用交易让客户将错误金额转入自己账户,交易完成后发现误拿了自己的存折,造成自办业务,当班现场主管知道后联系客户进行自办业务反交易。
二、案例分析(一)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操作错误,办理业务时和同事聊天,误将客户取款办成存款,错误发生后,为逃避监控与考核,未按正确的方式进行反交易,而是让客户配合采取变通的转账方式纠正来达到规避反交易,又因误操作造成自办业务的情节较为严重的违规行为。
(二)柜员依法合规操作以及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第一次错误发生时,未及时报告现场管理人员,而是明知违规还实施违规操作,存在明显的明知故犯行为,合规意识淡薄,制度执行力严重欠缺,虚构交易背景易引发客户投诉及结算纠纷的声誉风险,且存在一般操作差错升级为事故或案件隐患的潜在风险。
(三)柜员违反关于防范自办业务的有关规定,将自己的存折带入办公用保管箱内,导致误自办业务,加重了违规情节,最终小错酿成大错。
三、案例启示(一)规避反交易和柜员自办业务均是是银行重点查处和禁止的违规行为,是网点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开展远离违规行为,树立依法合规理念的主题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柜员依法合规和风险防范意识,对于明令禁止的违规行为做到入脑入心,切实提高员工对严重违规行为危害性的认识,从思想的根源上杜绝错误的发生,严防触发“逆向操作”、“规避反交易”、“自办业务”、“员工代办业务”等“高压线”,避免出现屡查屡犯、明知故犯的严重违规风险事件。
(二)引导员工正确使用反交易和错账冲正交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避免和减少反交易和错账冲正交易的发生,杜绝和禁止规避反交易的错误行为。
(三)加强柜员操作台面、抽屉个人物品的管理。
代客户保管现金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

代客户保管现金引发风险事件的案例一、案例介绍某日,一网点柜员朱某为客户奉某办理一笔银行卡取现业务,金额XX万元,取款成功后未将现金拿走,而是将其该笔款项暂留在网点柜台内,并交待该网点客户经理林某及柜员朱某,待另一客户廖某过来后给其使用即可;近一个小时后,客户廖某来到网点,柜员朱某按其需求将客户奉某留下的XX万元通过交易存入另一客户董某银行卡账户。
此操作违反了总行《员工行为禁止规定》“严禁违规代客户保管身份证件、现金、存单(折)、卡、有价单证、印章、证书、贵金属等重要资料和贵重物品”的规定,被风险核查中心认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从银行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要求上看,员工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代客户保现金等贵重物品等行为是案件滋生的温床,极易引发内外勾结、监守自盗等违规犯罪行为,不仅给银行的声誉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会给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带来重大损失,是我行基层机构风险和案件防控的重点。
此案例中,从法律风险上看,客户取款前,银行与客户是一种储蓄合同(债权债务)关系,银行有保障储户存款安全的义务,以及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义务;一旦客户取款,该笔债权债务关系即消灭,该法律关系也归于消灭,银行将不再对该款项承担任何责任,代客户保管资金即便钱款处于银行柜台内保管,在法律属性上却令该资金处于极不安全的状态,亦不利于银行维护客户财产安全及利益。
从我行规章制度上看,柜员朱某严重违反相关操作流程,未坚持一笔一清核算制度,在未得到客户奉某的授权文书及续办业务客户(廖某)身份证件的情况下即代保管现金,留下较大风险隐患,一旦后续业务被冒名顶替,发生纠纷后我行将面临被诉的法律风险,甚至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三、案例启示我行的规章制度、业务禁令,已明确告诉员工“代客”行为不能做,但一些网点的员工还是不能做到令行禁止。
因此,充分了解制度和禁令,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教育,这是防范代客办理(保管)业务的重中之重。
“代客”行为,员工能不能做,愿不愿做,并键在员工本人,能否彻底杜绝这一行为的关键在于员工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着手。
银行违规代客代理业务案例

银行违规代客代理业务案例日前,某国有商业银行某支行发生一起营业部客户经理L某利用代客代理身份之便挪用客户贷款资金案件,涉案金额高达860万元,造成大额资金损失。
经银行自查和监管核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案情该支行长期存在员工违规代客代理业务情况,2011年10月以前,代客代理业务属分散的员工个人私自代理行为。
2011年10月,该支行制订《个人中高端客户代理交易业务实施细则(试行)》,代客代理业务开始实行支行集中代理和员工备案代理两种形式。
该支行营业部客户经理L某利用代理身份实际持有客户存折、密码及证件,以及熟悉内控制度、同事相互信任的便利,通过代签办理外汇质押炒汇存贷相关手续并进行转账、取现,挪用客户贷款资金,用于大宗商品交易投资,造成大额资金损失。
2013年6月8日,在资金所有人华侨A某反映因国内采购需调用资金遇阻一事后,该支行经初步核实排查,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2013年6月9日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将L某移送警方。
2013年7月2日L某因涉嫌挪用资金罪已被司法机关逮捕。
二、主要作案手段和经过(一)违规接受委托代理。
华侨A某因办理结售汇等需要,委托B某(A的嫂子)代理国内业务。
B某又前后找到C某(B的姨妈)、D某(B的舅妈)、E某(B的同学,涉案员工L某的前夫)三人分别在该支行开立账户,用于A 某汇入外汇资金的结售汇和质押炒汇,并将这三个账户的存折、密码和证件交由L某保管。
据查,L某代理的这三个账户中经该支行备案同意发给代理证的只有C某一户,其他两户属私自代理行为。
(二)擅自动用贷款资金。
经查,由L某代理的三个客户贷款账户基本情况如下:1.C某在2012年8月14日至2013年5月8日间累计办理“质押炒汇”贷款27笔1567万元,归还18笔917万元,至案发日止仍有余额贷款9笔,金额650万元。
2.E某在2012年9月8日至2013年4月12日间累计办理“质押炒汇”贷款7笔445万元,归还4笔305万元,至案发日止仍有余额贷款3笔,金额140万元。
银行业违规违纪的案例

银行业违规违纪的案例1、深圳某营业部外部营销人员接受客户全权委托,形;2008年11月18日,数十名客户聚集深圳某营业;2、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原因分析:违法违规经营,海南发展银行建立起来以后;3、中国建设银行茂名市支行成功截获一份200万元;2000年7月27日下午,在建设银行茂名市支行营;茂名营业部首先通过电话与该票承付银行1、深圳某营业部外部营销人员接受客户全权委托,形成巨额亏损并引发群体性事件。
2008年11月18日,数十名客户聚集深圳某营业部,声称该营业部外部营销人员汤某与他们签订委托理财协议,投资损失惨重,要求证券营业部予以赔偿。
其间部分客户采取了踹门、驱赶客户等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交易。
据初步调查,营业部外部营销人员汤某与多名客户私下签订协议,约定汤某负责全权委托操作客户名下股票,并承担全部投资损失和分享20%的投资收益,涉及资金1000多万元,累计亏损600多万元。
由于投资损失较大,汤某于2008年春节后离开营业部,目前去向不明。
据了解,汤某无证券从业资格,于2003年11月被聘为营业部业务经理,2007年5月与公司总部签订居间合同,作为外部营销人员从事客户开发工作。
2、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
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有省政府背景的商业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
它是在先后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和28家信用社的基础上建立和壮大的。
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
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0多亿元。
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
违规代客户设置账户密码的案例

违规代客户设置账户密码的案例一、案例情况网点受理一笔由代理人支取大额现金的业务,触发了“个人新开户不久通过柜面异常支付”的风险模型,风险监控中心监督员经调阅相关账户交易及历史明细综合分析得知,该个人结算账户开户资料凭证影像(资料反映为本人办理的开户)上的客户签名与此笔大额取款代理人的笔迹极其相似。
再经调阅开户监控录像发现,客户填好开户资料后由现场负责人将其递给柜员进行开户,开户录像时段无客户在场,开立账户设置密码由柜员代客户输入,显然是员工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因此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个人结算账户预留的银行密码是个人结算账户支付的主要依据。
银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明确规定员工严禁违规代客户办理业务,由员工代办设置密码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造成客户资金损失引发法律诉讼风险,进而影响银行信誉。
(二)以信任代替制度,柜员风险意识淡薄,擅自代客户输入密码。
将制度、规定抛于脑后。
(三)现场审核人员未尽职履责。
在客户未到场的情况下,银行员工代客户输入密码,现场审核人员未加以制止。
三、案例启示(一)应加强《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的学习。
员工行为违反了《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中“违规为客户保管银行卡、证件及密码”,以及“未经批准及客户有效授权代客户购买理财产品及存取款业务”等规定。
(二)要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做到正确处事,规范行事,使员在尊重他人的同时,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三)切实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履职能力。
增强网点现场管理质量,提高事中防控能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并阻止柜员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
(四)加大风险知识宣传力度,提醒客户因密码泄漏而易引发资金被盗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违规代客户保管银行卡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监测发现某网点批量开卡100多笔,已经开立一个月,100多张卡全部未启用。
经核实,此网点为某单位办理代发工资批量开户,由于该公司工业园区内设立的ATM机暂时未到位,工资卡未发放,网点代为保管。
内控部门将此笔风险事件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依据《银行经营管理禁令》规定:“严禁为本人经办各类业务及违反规定代客户办理业务,代客户保管重要物品”。
将卡留在网点代保管,形成了代客保管重要物品的违规事实,易形成员工挪用、盗用客户资金的风险。
(二)代客户保管重要物品,如保管不善容易引起纠纷。
反映出网点无视行内禁令规定,对代客保管的风险隐患认识不足。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对柜员禁止行为的教育。
《严禁柜台违规行为防范案件风险的工作意见》是全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制度规定,是柜员业务操作行为的“高压线”,是防范重大事故和案件的内控底线,违反禁止规定必将受到严肃惩处。
加强柜员风险防范意识和合规操作意识的培训,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二)加强管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力度。
管理人员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认真履职,发挥把关作用,杜绝类似违规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