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写作背景
刘禹锡《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陋室铭》的故事
摘要:
一、刘禹锡简介
二、陋室铭创作背景
三、陋室铭诗意解读
四、陋室铭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刘禹锡及其陋室铭的影响
正文:
一、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他与白居易、元稹并称“新乐府三杰”,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刘禹锡一生坎坷,曾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信仰。
二、陋室铭创作背景
《陋室铭》是刘禹锡在被贬谪到连州(今广东连县)时创作的。
当时,刘禹锡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谪到边远地区。
在面对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艰苦的条件时,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陋室铭》最为著名。
三、陋室铭诗意解读
《陋室铭》全文共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诗人以山、水、仙、龙四物,寓意陋室的高尚品质。
虽然房子简陋,但居住者的品德高尚,使得陋室焕发出
迷人的光彩。
四、陋室铭的现实意义
《陋室铭》不仅是一首描绘陋室的诗,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追求物质财富,忽略了精神的丰富。
而刘禹锡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关注内心的修养,才能拥有真正美好的人生。
五、总结刘禹锡及其陋室铭的影响
刘禹锡的一生,尽管屡遭挫折,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的作品,尤其是《陋室铭》,传递了一种坚定的人生信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禹锡陋室铭写作背景
刘禹锡陋室铭写作背景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陋室铭》是一篇描述自己贫困生活的骈文。
在这篇文章中,刘禹锡以自己居住的陋室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贫困的感受和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
刘禹锡在写作《陋室铭》时,可能是身处一种贫困困境中。
他的陋室可能不是一个舒适和富裕的住所,而是一个简陋、狭小的房间。
在唐代,文人墨客的地位被崇高视为,他们通常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
然而,刘禹锡的作品却展示了他的贫困生活,这表明他并非是一个富有的人士。
在这篇文章中,刘禹锡借助贫困和陋室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他对俗世财富的批判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他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愤懑和不满,并以此反思人们在物质追求中可能忽视了精神追求。
同时,刘禹锡的《陋室铭》也体现了他对道德和政治的关注。
他认为一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要从自身做起。
他通过自己的贫困生活,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追求虚荣和浮华,而应该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家庭和睦。
他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奉献,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天下安宁。
总的来说,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以贫困生活为背景的文章,通
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俗世财富的批判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
同时,他也强调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呼吁人们要注重道德和政治的关注,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刘禹锡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也具有普遍的道德和社会意义。
八年级语文教案:《陋室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篇散文,被誉为“家居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散文不仅写出了一个普通士大夫的家居环境,更深层次地折射出唐朝社会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来分析《陋室铭》,以期读者对于这篇古代文学名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也是散文兴盛的时代。
唐代诗歌虽然是少数文学体裁之一,但自从王勃和杜甫的出现以来,诗歌就成为了唐朝社会文化遗产的代表。
然而,散文在唐代却得到了同等重视,被皇室、士大夫和庶民广泛地传阅和欣赏。
这或许也是因为唐代时期的社会变革、文化开放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发展,使之在唐代达到了文学高峰。
《陋室铭》是刘禹锡在唐代中期创作的,那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户口翻倍的繁荣时期。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安稳,文化繁荣,经济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注意到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贪污、腐败等等。
有许多人感到震惊和失望。
而刘禹锡的《陋室铭》则是对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一些形化、象征化的反思。
二、文化内涵《陋室铭》这篇文章虽然简短(只有300多字),但是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文化内涵指的是文章中所涉及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对这些背景的判断和态度。
(一)历史和文化背景《陋室铭》写了刘禹锡一个落魄贫困的文人的居住环境,但是他在这个陋室中却用笔锋找寻着历史和文化背景。
钱塘江水和黄鹄楼,借写家居环境来赞美和推崇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秩序。
这也体现了唐朝文人的“雅俗共赏”文化氛围,雅是指诗歌、文章等高贵的文学体裁,俗是指生活中的日常、家庭等,雅俗共济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二)社会现实《陋室铭》也揭示了唐朝社会的一些弊病。
文章开头就点明了其要揭露的底层社会孤独苦闷、日子艰难。
早些时间,皇帝还曾颁布一些禁言令,否定了一些自由的言论和想法,这也体现了当时的思想压抑和文化上的封闭。
而作者的《陋室铭》则是一篇全新的散文作品,对中国散文的高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陋室铭》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
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
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统领全篇并点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任务 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写作背景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刘禹锡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化名士,他的诗作广为流传,并且被誉为“永嘉能书”、“琴溪笔”。
其中,他的《陋室铭》是一首反映了他自身境遇和生活态度的作品。
《陋室铭》写作背景是刘禹锡贬官流放岭南的时期,对抑郁、寂寞、贫困的现实生活产生的思考与反省。
刘禹锡在官场上并不顺利,由于他一直保持持久执着的政治理想和推崇清廉正直的品德,与权贵集团产生了冲突,最终被贬至岭南。
在岭南的生活中,他陷入了物质匮乏和身心疾苦的困境,这些困境和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得他的思想更加成熟和深刻。
《陋室铭》从刘禹锡目睹的自身陋室入手,表达了对窘迫生活的看法,并通过此写作展示了他对于人生和境遇的思考。
这首诗作通过运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语言,展现了在苦难环境下作为一位文化名士如何坚守自己的人格和追求。
这首诗的开头就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是对生活境遇和物质条件的一种平和而有力的表达和回应。
他没有陷入绝望和自怜,而是通过以简洁独特的文字提醒自己和读者,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取决于物质条件的优劣,而是取决于每个人内心的追求和修养。
刘禹锡接着表达了对于诗歌创作的热忱和渴望:“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他强调了诗人的责任和使命,要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发出崇高的声音,传递理念和触动人心。
并且,他并没有抱怨贫困和困境带来的局限,而是以坦然和豁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境遇,即便是陋室破旧,也能以此为激励,继续追求诗歌创作和个人成长。
刘禹锡还进一步展现了他对于优秀文化的追求,以及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在诗中,他提到乐府、乐府诗等与古代文化有关的事物,并表达了对于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生活,以隐藏在贫穷和困苦背后的古老智慧作为支撑和慰藉,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通过《陋室铭》,刘禹锡不仅表达了对贫困和困境的坦然态度,也彰显了自己作为一位文化名士的责任感和追求。
这首诗作激励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坚持追求内心丰富和高尚品质的信念,并通过以人格修养和追求卓越的形象启示了人们对于人生境遇的认识和思考。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
刘禹锡写《陋室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唐顺宗时期。
当时,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而被迫离开政治中心,被贬至安徽和州县。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迫住在一间简陋的居所之中。
这间居所条件十分简陋,仅有一桌一椅一床。
尽管环境艰苦,但刘禹锡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绝望。
相反,他以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胸怀接受了这一现实,并开始思考如何在这简陋的环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于是,他决定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思考。
《陋室铭》由此诞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陋室铭》中,刘禹锡表达了自己对简陋生活的独特见解。
他认为,生活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丰富和环境的舒适,而在于人的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
他通过描绘陋室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自己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态度。
这一故事的启示是,无论在何种环境中,人们都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乐观的心态。
刘禹锡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同时,《陋室铭》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不追求虚荣和浮华,关注内心修养和精神追求,以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陋室铭写法
陋室铭写法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写出了他的生活环境和个人感受,是一篇描写贫寒与孤独的作品。
下面是陋室铭的写法:一、概括陋室铭的主题和写作背景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主要描写了他所居住的破败陋室,表现出一种孤独、贫困的生活境遇。
该文创作于唐代开元年间,经历了安史之乱和玄宗晚年政治黑暗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因此,刘禹锡借助他所处的陋室,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陋室铭的写法陋室铭的文体为散文,虽与诗歌不同,但却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夸张、对比等手法进行描写刘禹锡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夸张和对比,使得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他所处的贫苦生活。
他借助描述陋室内景,如“无泉石以为甆”,“牖扉俱世间之患”,“藤条依扶老桂”,来展示物质贫困的现状;同时,又通过描写陋室周围的环境,如“凄风冷冬,大雪满弓刀”,“平陆飞沙,忽吹牛羊群”,来对比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孤独与疏离。
2.运用对待、反问等手法进行抒发情感在陋室铭中,刘禹锡并不仅仅是纯粹地描写物质生活的贫瘠,更是通过抒发自己的情感,来反思人生的意义。
他借助对待、反问等手法,表达出对人生的疑虑和存在的焦虑,如“何古石灶之可尝,阴阳磨臼之所为”,“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健”。
3.运用写实手法进行描述陋室铭的另一个特点,就在于刘禹锡抛开了流芳百世的文辞技巧,而是采用实事求是的写实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底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图景。
他借助家人的生活状态,如“妻荷箪食行街市”,“妹牵羊来扫草房”,将地狱般的生活状态描绘得十分真实。
4.运用反语、排比等手法进行表现在表现社会角色方面,刘禹锡通过反语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来表达人们在生活困苦中所遭遇的痛苦和难以承受的压力,如“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登高一呼,天下莫之闻也”、“当其欲毙时,又何所恃?生乎罗网之外,而何以自得于罗网之中?”三、陋室铭的意义从上面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陋室铭的核心内容是表现刘禹锡所处的贫困与孤独。
刘禹锡骈文陋室铭的由来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经典骈文,它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志向。
关于《陋室铭》的由来,据史书记载,刘禹锡在唐敬宗宝历年间出任苏州刺史时,曾修建了一座简陋的居所。
他在此居住了三年,期间创作了《陋室铭》这首诗。
但这首诗的由来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刘禹锡在政治上受到打压,被迫离开长安,到地方任职。
他在地方任上,目睹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对现实产生了不满和反抗情绪。
《陋室铭》正是刘禹锡在这种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刘禹锡并没有被贬谪他的生活条件艰苦,反而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和州县令处处刁难于他,让他居住在临江的居所中,但刘禹锡并没有任何怨言,反而自得其乐。
然而,和州县令见此,却更加不爽,于是重新给刘禹锡安排住地,刘禹锡依旧一幅自得其乐的样子。
这让当时的和州县令更加不爽,再次逼迫刘禹锡搬家,如此再三,直到最后,刘禹锡只得斗室而居,屋中仅一桌一椅一床。
刘禹锡忍无可忍,于是写下了千古铭文《陋室铭》以自证己身。
《陋室铭》说课稿
《陋室铭》说课稿引言概述:《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一个简陋的房子,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超凡境界。
本文将从诗歌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意境表达和现实意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诗歌背景1.1 作者背景:刘禹锡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经任宰相,被誉为“诗史三绝”之一。
1.2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刘禹锡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之一。
1.3 创作背景:《陋室铭》写于刘禹锡流放岭南时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无畏与顽强。
二、主题思想2.1 豁达胸怀:诗人以简陋的房子为写照,表达了对物质贫乏的澹然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
2.2 清贫志向:诗中反复强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崇尚清贫志向。
2.3 哲理思量: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思量,诗人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倡导追求内心的丰盛和精神的高尚。
三、艺术手法3.1 对照手法:诗中通过对照“斯是陋室”与“妻子好白”等,突出了简陋与夸姣的对立,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2 比喻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饮磨钝齿”、“食蔬餐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陋室生活的情景。
3.3 对偶手法:诗中多处采用对偶句式,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欲求媚于奸邪,恶来欺我心”,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四、意境表达4.1 朴素意境:诗中营造了一种朴素、清净的意境,通过简炼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氛围。
4.2 清新意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琐事,营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4.3 超凡意境:诗中透露出诗人超凡脱俗的胸怀和境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高尚情怀,给人以超然的感受。
五、现实意义5.1 反思人生:《陋室铭》通过对简陋生活的描绘,引起人们对生活的反思,提倡追求内心的丰盛和精神的高尚。
5.2 崇尚清贫:诗中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倡导人们崇尚清贫志向,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刘禹锡《陋室铭》背后的故事
刘禹锡《陋室铭》背后的故事《陋室铭》,人们大都知道这是由刘禹锡撰写,一千多年来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诵,却很少有人晓得其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故事版本一:刘禹锡,字梦得(公元772 —842年),唐代中晚期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御史、太子宾客等职,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永贞革新失败后,受“株连”被贬为安徽和州(今)通判。
按规定,他在和州衙门里应享有一套三室三厅的住房,但因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是个被贬的下台,为讨好他的主子,便对刘禹锡百般刁难,先是让其搬出衙门,在城南门外面江而居。
刘禹锡自是心知肚明,不但不生气埋怨,反而十分高兴,并顺手撰写对联一副贴于门上。
上联为:“面对大江观白帆”下联是:“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见了,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好小子,我不但没有制伏你,反倒为你办了个好事,如此这般我怎么向我的主子交代?于是,知县便心生一计,将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住房也由原来的三室减为一室半,看你怎么还“面对大江观白帆? ”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慧眼独识,他发现此房虽小,也不临江,却位于德胜河边,岸边还有一排老柳树,风景十分秀丽。
于是,他便又题作一联:“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历阳(和州秦代称历阳)心在京。
”和州知县见刘禹锡实在是无可救药,便让他住进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凳的小屋。
谁知刘禹锡因祸得福,他住进小屋,灵感突至,遂写下了流芳百代的传世佳作《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前,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高风峻节高尚的情操,及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德。
故事版本二:刘禹锡博学多才,是唐代的大诗人、哲学家,还精通医术,他的诗词豪迈旷远,人称他为“诗豪”。
刘禹锡18岁考取进士,后不断擢升,历任御史、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等职。
他为人正直,气骨高遒,在朝内反对宦官的腐败和藩镇的割据势力,后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被一贬再贬,逐出洛阳长达20余年之久,最后革职为安徽和州县刺史。
《陋室铭》背景材料
1、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2、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20岁时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
3、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4、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
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面对贬谪,他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
他前前后后被贬在外23年,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
1、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
2、他很小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既聪明又勤奋,20岁时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
3、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4、刘禹锡和柳宗元等人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
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
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面对贬谪,他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
他前前后后被贬在外23年,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
陋室铭刘禹锡背景
陋室铭刘禹锡背景陋室铭刘禹锡背景陋室铭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
1、《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1】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就能降福显灵。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碧绿,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青葱,把帘内映得碧青。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不学无术之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金经:即《金刚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扬雄(字子云)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译文2】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矮,只要有仙人居住就能出名。
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就有灵异。
虽然我所处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
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
草色映入门帘,室内满是青葱。
平日里一起谈笑的是博学通达的学者,日常交往的没有一个是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随心所欲的拨弄那未经雕饰的琴,阅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另意指《金刚经》)。
没有官府的嘈杂音乐扰乱听觉,也不需要劳心伤神地处理公文。
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如同西蜀扬雄故居般出名。
正如孔子所说:品德高尚的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2、简析: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人。
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宦途不顺,然这段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基础。
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
晚年任太子宾客。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
《陋室铭》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刘禹锡的诗与白居易齐名,他的词与柳宗元齐名,据说他被贬到安徽,按当时朝廷规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厅之房。
但是和州县的策知县是个典型的势力小人,认为刘禹锡乃被贬之人,可以给双小鞋穿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于是就在城南给刘禹锡安排了三间小房。
对此,刘禹锡大人大量,不以为意。
还根据驻地的美好景观写了一副“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了门上。
做贼心虚的策知县见了,非但不反思自己,反而变本加厉。
马上将刘禹锡移居别地,并且把住房面积减去了一半。
此住房位于德胜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
刘禹锡一见,顿来灵感,挥笔又是一副好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好诗传到乡里,策知县大怒。
下令将刘禹锡撵到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旧小房中居住,既没有山又没有水。
在半年的时间里,刘禹锡稀里糊涂地被一个小小的知县搬家折腾了三次。
激怒愤慨之下,刘禹锡心中有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并请人碑刻立于大门之外!。
《陋室铭》背景资料
《陋室铭》创作背景:
作者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
修辞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类比 、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富有感染力。
03
文学价值
传承与影响
传承
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陋室铭》以其独特 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传承了中国 古代文化的精髓,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 深。
影响
该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 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还为中
追求。
02
古代士人精神
《陋室铭》反映了古代士人淡泊名利、崇尚清雅的精神追求。作者刘
禹锡以陋室为隐居之地,体现了古代士人以道德自守,不屈从于世俗
名利的价值观。
03
传统美学观念
《陋室铭》体现了传统美学观念中的简约之美和自然之美。作者通过
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陋室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体现了古代美学的精髓。
层次
第一层是开头类比引入主题;第二层是描写陋室的情况;第三层是结尾感慨收束全文。
意象与象征
意象
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将陋室比作一种 象征,表达了高尚品格和情操的重要性。
VS
象征
陋室在本文中象征着一种高尚品格和情操 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品格和情操的 崇尚和追求。
语言与修辞
语言
本文语言简洁明了,文辞优美,富有韵律 感。
《陋室铭》所体现的儒家文化注重品 德修养和追求高尚情操的思想,与西 方文化中的注重个人自由和追求物质 享受的思想存在差异。同时,《陋室 铭》所体现的传统美学观念中的简约 之美和自然之美,也与西方文化中的 复杂之美和人工之美存在差异。
《陋室铭》所传达的一些价值观和思 想,如淡泊名利、崇尚清雅的精神追 求,可能对于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来说 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跨文化交 流中需要更多的解释和引导,以促进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陋室铭背景故事
陋室铭背景故事
作为一篇简短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文章,我们来讨论一下《陋室铭》的背景故事。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描绘了一个贫穷但却心怀进
取的士子的凄凉生活。
故事背景设在唐朝时期,一个知识深藏的学者因为穷困而住在简陋而拥挤的小屋里。
这位学者没有官职,没有财富,却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崇高的品德和对知识的渴望。
他在狭小的屋子里布置了几块竹席,用来座位和卧床,没有任何豪华的陈设。
然而,他的心灵却始终充满了对学问和理想的热情。
作者通过描写这位学者的贫穷和简朴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
富差距。
然而,这位学者并未因此感到灰心丧气,相反,他用知识和智慧,引领着自己获得内在的满足感。
这篇故事给人以启示,教育人们要珍惜和追求真知灼见,而不是被物质财富所
迷惑。
贫穷并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追求真理的借口,而是我们更加努力学习和奋斗的动力。
《陋室铭》以其简明扼要的文风,赞揚了知识和智慧的力量。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无论我们的环境多么简陋,我们都应该引领自己通过知识的火炬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您一些关于《陋室铭》背景故事的了解,以及对知识追
求和珍惜的思考。
《陋室铭》写作背景解析
《陋室铭》写作背景解析《陋室铭》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该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只有九句,81字,叙情、议论、抒情,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陋室铭》写作背景解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enxue)。
写作背景: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陋室铭》流传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闻天下。
如今,刘禹锡当年的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字状的房屋,斗拱飞檐,白墙黑瓦,典雅古朴,静谧灵秀。
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蕴秀,令人似乎嗅到浓郁的翰墨馨香。
院内东侧小巧精致的亭内,立有“《陋室铭》碑石”,上刻流传千年的《陋室铭》全文,字为书法家孟繁青所书,风骨端凝,清秀悦目。
主室正中,有刘禹锡立像一尊,潇洒庄重,上悬“政擢贤良”匾额。
陋室占地不广,踱步其间,似觉人与自然在此得到净化。
陋室铭写作背景简短30字
陋室铭写作背景简短30字
《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篇散文,写于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初夏,地点为寺观草堂。
这篇文章是刘禹锡对自身陋室的描述,与普通隐士不同,他悲叹了安居乐业、男儿襟怀的窄度和粗浅,反复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陋室铭》是诗文学中的珍品,它助力初唐风气,抒发了刘禹锡的胸怀抱负。
从文中不难发现,刘禹锡执着自己的志向,不屑于逐利逐名,深深热爱着人生和自然。
他所写的“高门虚牖”、“至堙绝室”,给人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引人对人生意义的冥思
苦想。
刘禹锡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也体现在他的另外一篇名篇《陋巷》,这篇诗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离尘不远,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
写作中,他用真挚的情感,开宽了人们对生活的正确认识。
他的人生态度感染无数人,也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经典之作。
总之,《陋室铭》虽然是一篇小小的散文,却能唤起读者对人生、自然和命运的感悟,激发出内心最深处的共鸣,成为改变了一代人价值观念的勇敢、深邃的呼唤。
陋室铭写作背景简短30字
陋室铭写作背景简短30字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一篇记述贫苦生活的文章,反映了作者在晚年的贫困生活状态与思考。
本文没有明确的写作背景,但我们可以从历史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中找到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可以从唐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寻找。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盛而开放的时代,经济繁荣,文化繁盛。
然而,在唐朝后期,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和政治腐败导致国家衰落。
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秩序混乱。
因此,陋室铭可以被看作是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抱怨和反思,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贫困与无奈。
其次,从作者刘禹锡的个人经历中可以找到一些与陋室铭有关的背景。
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曾经历过政治权势的巅峰和沉沦。
在贞元年间,刘禹锡曾被贬谪为官员,被迫离开繁华的都城,居住在贫困的乡间。
这段经历让他亲身感受到了贫穷和困苦生活的艰辛,也使他对社会问题有了深刻的体会。
陋室铭可能是刘禹锡在艰苦生活中的写照和反思,展示了他思考人生、追求内心自由的心路历程。
此外,陋室铭还与传统文化和美学观念有关。
在文章中,刘禹锡对陋室生活的描述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的表达,更有一种禅意的意味。
陋室铭中的写作风格和主题与唐人的闲适生活观念和小草堂文化有关。
唐代文人崇尚自然、简约、禅意的生活方式,陋室铭中的“独此一室幽然”,“牖中纤尘不到”等描述,体现了唐代文人钟爱的清静、退隐和自在的生活理念。
综上所述,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可以从唐代社会环境、刘禹锡的个人经历和传统文化观念中找到相关参考内容。
这篇文章以贫困的生活状态为背景,通过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困境,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追寻。
同时,陋室铭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闲适生活观念和禅意哲学思想,尤其是在对待困境时的宁静和自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写作背景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对联,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触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文体介绍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
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
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
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统领全篇并点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任务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
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全文9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
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
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
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
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
真是陋室不陋。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
“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
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
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
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
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
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
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作品赏析
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
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二、(4—7句):
这几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
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
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
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
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
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注:第六句为正面描写,看出作者从容淡定;第七句为反面描写,写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
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
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
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
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8—9句):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
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
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
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
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向立意的构思
(3)对仗工整,押韵
(4)采用类比的手法,让文章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