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林住宅解析
建筑师的两种言说北京柿子林会所的建筑与超建筑阅读笔记
五、各因素之间的和影响
五、各因素之间的和影响
在住区会所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居民需求与建筑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 是相互、相互影响。地域文化为住区会所建筑提供了独特的设计素材,居民需求 决定了设计的方向和目标,而建筑技术则是实现设计理念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 考虑这些因素并使之相互融合,才能打造出具有特色、实用、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会所建筑。
二、超建筑的言说
超建筑的概念介于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之间,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精髓,又 结合了现代建筑的创意。北京柿子林会所作为一个典型的超建筑实例,很好地诠 释了这一理念。
二、超建筑的言说
首先,柿子林会所的超建筑风格注重传承与创新。在会所的设计中,设计师 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例如,会所 内的走廊采用了古代园林中的曲径通幽设计,但同时使用了现代的灯光和家具元 素,给游客带来既熟悉又新颖的体验。
一、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
传统建筑的特点在于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柿子林会所的设计尊重自然, 融入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水景、植被等,使得建筑物本身与大自然相互映衬, 形成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此外,传统建筑还注重对称和平衡的美学原则, 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细节处理,都力求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一、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
谢谢观看
内容摘要
柿子林会所不仅是一个建筑艺术作品,更是一座文化的殿堂。它融入了当地 的地方文化、传统文化以及文化传承。在会所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深厚的 文化底蕴。例如,会所内部的装饰采用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作品,展 示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才情。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柿子林会所充分展示了张永和先生原生态建筑的独特魅力。它不 仅在建筑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更是对生态环保的深度探索和实践。通过柿 子林会所,我们可以看到原生态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它不仅可以 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拓扑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拓扑学在建筑中的应用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蒋玉莹09304011空间组织的清晰性“对我们而言,清晰地解释每个项目的内在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以最简洁与直接的方式,而非通过图形或者形式来表现概念。
评判一个方案是否简洁,概念必须得以清晰阅读。
”(妹岛和世,2004)“通常,体量上的透明与轻巧并非最终目的,我们致力于将各构成部分以一种清晰的方式来组织。
”(SANAA,2005)妹岛和西泽是我接触建筑拓扑学首先出现在我眼前的两位建筑师。
因为是首次接触到建筑拓扑学,所以评论家的观点对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评论家反复地将妹岛和西泽的建筑学冠以简洁、朴素(austerity)、纯粹几何的特征。
话虽如此,在我看来还是该定义这些特征在他们作品中的含义。
总的来说,热衷简洁的建筑师常被称为极简主义者(minimalist)。
10多年前,Atan Allen就认为妹岛不应被归类为本质主义者的极简主义(essentialist minimalism),本质主义者们总想着去除作品中不必要的成分(component)以显现理想形式。
实际上,妹岛和西泽都不能被称为极简主义者,如开篇的引言,他们并非像要构筑理想形式,而是要让概念——空间或者构成要素的组织——明晰。
这两位建筑师的作品也常被冠以“非物质性”(immateriality)、“轻巧”、“透明”。
然而,就前两个特征而言,应该说他们的作品看起来是“非物质的”与“轻巧”的,而非真正的非物质。
虽然常使用透明的玻璃,他们总是强调物质上的透明性并非他们设计的最终目的。
“透明性意味着创造各种关系,它并非只是被看穿。
透明性也意味着清晰性,不仅在视觉方面,更指概念方面。
”妹岛和西泽在一些访谈与出版物中表达过一些观点,其中,追求清晰的空间组织并清晰地展现出来是最明确的设计目的,这使得他们以简单方案的方式来做项目,只画线条,没有厚度,也没有对物质的期待,线条勾勒出空间轮廓、明确总平面。
在方案中,他们用“最简单与直接的方式”来组织基本的空间关系,从而呈现出关于拓扑学(topological issue)议题的基本组织形式:群集或分区(clustering or compartmentalisation)、集中或分散(concentration or dispersal)、紧凑或分裂(compactness or breakup)、缝隙或封闭(aperture or closure)、室外或室内、限制与联系、连续与断裂。
李子林住宅的形体分析
李子林住宅的形体分析
李子林住宅分析
妹岛和世的空间包容了事件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她的这种理念在李子林住宅中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该住宅是一栋建造完成于2003 年的小房子, 坐落在东京都郊区的一个被李子树林所环绕的宁静住宅区内。
妹岛第一次参观基地时正是开满美丽李子花的季节, 所以尽管基地很小, 妹岛还是决定留出一些开放空间以保留李子树。
房子的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两个孩子及一位祖母。
妹岛通过拜访业主的旧居, 形成了这样的第一印象,这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切入点。
建筑师心中的理想空间模式是: 同在一个屋檐下, 除去各自的房间还有许多可以停滞的所在, 可聚可合,相近相远。
所以妹岛设计了5 个卧室, 这些多余的卧室让家庭成员有时可以从他们通常住的房间里摆脱出来。
这座住宅是一个关于亲密的实验, 通过将许多小型内部空间彼此联系或分离的方式, 妹岛塑造出了区别于以往的房间形态, 形成了超长、超高、超薄的空间组合。
如大厅只有一层高,餐厅和狭长的只能摆下一张床的男孩卧室有两层高,书房有三层高。
她赋予每个空间自己的特征或比例,使之独立于其他空间,然后这个空间自己就会呈现某种特质而产生私密的感觉。
当初在看房子模型时,业主还在上小学的女儿说: 如果这里安个窗子的话,我和弟弟就可以从窗口对话了,那该多好啊。
那个小学生的话给建筑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果便是建筑师在薄薄的墙上打开好多四角窗,比如在男孩卧室和入口大厅之间、祖母卧室和起居室、女孩卧室和学习室及图书室之间,内
窗系统将空间、视线、声响、行为、情感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形成了空间与功能的新关系。
妹岛和世
在伊东早期思想中,“不确定性”表现 为“风”,在建筑语言上主要表现在形的 轻盈,而后来的建筑思想表现为对半透明
的偏好,发展为对建筑的意义或感觉上的
轻盈感、流动感和临时性的深刻认识。也 即为从建筑材料上采用如透明或半透明性 的材质来塑造轻盈感。
伊东是从风的研究开始对建筑的流动性和轻盈感所作理解的。 初期,他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也多局限在形式的“不确定
平面为圆形的空间,类似一个采光 的中庭,和谐且有强烈向心性;厨房, 餐厅,起居室等住宅中的公共空间 分布于工作室的周围.形成一个封闭 的、连续的圆环,从不同角度展示 周围的环境。
圆环中各部分功能空间的分隔 是模糊的,空间是相融的,因 为内外两个圆并不同心,并且 屋顶是倾斜的,所以这个圆环 的截面并不一致,而宽和高都 随人在空间中的活动而不断变 化着。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厅设计过程
所有房间的拐角都是曲线 形的,没有棱角。我们发现, 有曲面拐角的房间会显得更独 立。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厅设计过程
原来两个房间共享的一道 墙,现在两道墙把各个房间独 立分开。
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厅设计过程
设计草图把我们引导到 了目前的方案。墙与墙之间 的空间被用作缓冲地带。
性”上。到了后来,他偏向了对“半透明性”理解,这个转变
应该是对形式“不确定性”的理解的飞跃,甚至可以这样说, 是从写实性的“不确定性”向写意性的“不确定性”的巨大的 飞跃,这一点至关重要,乃至后来影响到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 的建筑的视觉上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建筑的空间、通灵 剔透,具有“禅”一样的纯净空间。
大厅只有一 层高.餐厅有两层 高.狭长的只能摆 下一张床的卧室 有两层高,书房 有二层高)在功能 分区上不再按 “层”进行分区, 一层二层都有卧 室,三层有餐厅。 于是各房间之间 的关系变得零乱 而错综复杂。
大师作品分析
细部分析
薄边窗
厚边窗
景观框
双边窗 功能:能够增强保温效果 原因:两层窗中间有空气夹层,导 热系数较低,减少热量损失
. Kazuyo Sejima
妹岛和世
Denise Scott Brown
丹尼斯斯科特布朗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
Norma Merrick Sklarek
诺玛梅里克Sklarek
总 结 :
谢谢观赏
央视大楼 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大楼
库哈斯
扎哈.哈迪德
西泽立卫
西泽作品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建筑师对待空间的态 度和考察空间的方式。日本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说,西 泽考察空间的方式是很具独创性,他仿佛站在一架变焦相 机的背后,不断调整变焦,不断改变放大缩小的倍数,从 而观察到别样的,丰富多彩的空间状态。西泽说虽然建筑 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空间以外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但空 间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很明确的。 “强调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 系”,一直是西泽立卫的设计原则 “透明”也是西泽立卫营造建筑开放性的 有机空间的主要方式 各种各样的私密性同时存在,而整体又是一 个公共的开放的空间,他关注的正是这种状 态,而不是空间形态
库哈斯
库哈斯从来不遵循传统的建筑设计规则,一 反从既定的功能定义的方法,从功能的拆散 和分解,批判性研究功能的内在的社会含义, 在对功能的肢解和分析中形成一种对功能的 认识新方法,认识的结果就是产生功能内在 单元的重组,这使人重新认识了流动空间的 潜力及可变性。
设计理念
以空间为核心对建筑进行解构 惯用的元素:细长的柱子,倾斜的坡道,通 透的空间,倾斜的墙体
---------李子林住宅
大师作品分析
解读第四代住宅
未来之居住进自然,诗意地栖息在小说《Born in the trees》中,主人公男爵从12岁生日那一天起,突然决定这一辈子都要在树上生活。
作品中关于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一种别样的世界观与哲物观,无不敲打着每一位读者的心。
一直以来,将自我交于自然、融于自然,早已不只是艺术家笔下的烂漫想象,更成为无数人梦里画外都在轻吟浅唱的诗与远方——“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海子描绘了一幅春暖花开的美好图画,成为多少人共同的诗意与苍茫的向往。
从卢照邻“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的乡间独居,到韦应物“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的生机勃勃,从宋之问“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的尘世繁华,到陈子良“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的岁月悠长,在住房的长河间,人们怀揣着诗意的想象、美好的情怀,游弋了千百年。
而今天,所有关于美好居家和理想住宅的渴望,都复归于“自然”与“人本”。
从几千年的茅草屋历史到近百年前逐渐流行的砖瓦房,再到如今遍地开花的高层建筑,关于居住的探索从未停止。
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所有最诚挚的、献给未来的爱,则将是全面颠覆传统的生态之居。
这些住进森林的房子,不仅承载着人们对于诗意栖息的美好向往,也必将引领着人们“向美而居”,重塑人居新时代。
建筑的诗意与哀愁人类发明建筑,并且不断生产建筑,而这些建筑曾一度将人与自然隔绝。
从远古时期囿于山顶洞中的岌岌自危,到封建时代茅屋秋风的大庇天下,行进在千百年间的建筑艺术,始终在不断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理应保持的合理与适度。
但是今天,在生活之外,我们所希冀的,更是要将建筑作为机制,来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应该让人们去面对和认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是平等的,人们应当去认识和了解如何与其他物种共生。
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筑成为人类和自然之间相连共生而搭起的沟通桥梁,于城市而言,这样的建筑引领着未来,也是今天的我们,所渴盼实现的有希望的建筑。
李子林住宅分析妹岛和世
空间分析
01 祖母卧室 02 男孩卧室 03 女孩卧室 04 主人卧室
13
The End
14
——妹岛和世
1
妹 岛 和 世
—建筑师简介 —作品介绍 李子林住宅
2
妹岛和世
妹岛和世是一位近代日本的 知名女建筑师。 1956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 1981年毕业于日本女子大 学的大学院,获硕士学位, 然后进入伊东丰雄的建筑事 务所,14年后,即1987年与 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 设计事务所。2004年,两人 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 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 金狮奖。2010年,与西泽立 卫一起荣获象征建筑学最高 荣誉的普利兹克奖 。现任庆 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策展 人。
3
妹岛和世
1988年鹿岛赏住宅杯竞赛入选; 1989年获东京都建筑士会住宅建筑特别奖 、吉冈奖(新建筑特集、新人奖), BL国际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 1990年在日法文化会馆的设计竞赛中获优秀 奖; 1992年 GID竞赛二等奖、商环境设计竞赛 二等奖、 JIA新人奖(日本建筑士会); 1994年第一次日本文化艺术助成金奖、94商 环境设计奖、94建筑奖。
9
三层平面图
01 娱乐室 02 设备间 03 静思室 04 卫生间 05 庭院
10
立面
11
空间分析
李子林住宅打 破了很多传统 的住宅空间尺 寸,出现大异 寻常的房间形 态,超长/超高/ 超薄,在分析 中根据功能我 作以分类,分 为卧室/书斋/卫 生间以及共享 空间四类,分5
环境分析
其建在东 京郊区安 静的住宅 区内,房 子周围种 了很多李 子树,故 因此得名 子李子林 住宅。
6
李子林住宅
李子林住宅定稿
房间尺寸
高 4.5M
长 3.01M 宽 1.22M 房间面积 3.67㎡
二. 空间分析 * 空间类型 * 流线分析 * 空间之间的联系
空间类型
完全开放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交通空间
由图可知,交通空间 被减到最小,由一贯穿整个三层建筑的螺旋楼梯组织整个房屋的流线。 私人空间 也被压缩至最小(卧室,卫生间和浴室),卧室的大小即床的大小。
伊东丰雄高中就读都立日比谷高中,在1965年 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系后,曾于菊竹清训 (Kiyonori Kikutake)建筑师事务所工作; 在1971年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原先称为 URBOT(Urben Robot:城市机器人之意), 在1979年正式改名为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此 后推出了许多重要的日本建筑作品,从早期带 有现代主义理性的线条(如1976年的中野本町 之家(White U)和1984年的银色小屋(Silver Hut)),到后期大量的玻璃穿透效果,风格 相当明显。 1986年伊东丰雄的作品风之塔(Tower of Winds)引起了世人的注目,也将他推向国 际当代建筑师之列,此作品呈透明圆柱状,是 日本国铁横滨线的北幸地下街通风口,夜间照 明相当有巧思,会依据噪音、风速等数据变化。
思
想
非常感兴趣于制造某种关系,造 某种存在于被她称为“动作”的 事物和其领域之间的关系。 非常关注人的行为,非常关注 行为之间的关系。
试图同时考虑多种边界,不仅 是物质的,像房间之间,空间之 间是内外之间。 感兴趣如何做平面,也就是如 何确立边界。 她更喜欢与年轻人一起工作, 因为她觉得年轻人能把设计推向 任何的方向。 。
妹岛的设计方法体现了对传统典范的 颠覆,反对在行为使用与空间模式, 功能与形式之间建立预设的对应的关 系强调人在建筑空间中的各种体验活 动和感受,在设计中实现人与建筑空 间的互动。 为了满足业主女儿的要求,妹岛在男 孩卧室的隔墙上开启窗洞使女孩通过 窗洞和男孩交流。事实上,在隔墙上 的这一思想在整栋建筑中都得到贯彻。 虽然对于卧室而言这一设计并不合理 然而妹岛却反其道而行之,更为关注 使用者与空间的互动。
案例评价之妹岛和世李子林
案例评价之妹岛和世——李子林住宅日本著名建筑师妹岛和世的作品李子林住宅是一栋建造完成于2003年的小房子,坐落在东京都郊区一个宁静的住宅区内,设计师妹岛和世,她的作品形式单纯,强调内部空间的物质反映,以凝练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细腻的情感。
裴晓晨同学在主讲的过称中从建筑师妹岛和世的思想生平出发先剖析妹岛的设计风格,把重点放在李子林的空间分析上,从空间类型到流线分析再到空间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分析了李子林的构造、材料与色彩的特点,讲解得最后总结了妹岛的设计思想,以及他们自己感受,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再从基地、平面、以及特点等方面对李子林进行基本介绍,此次讲解在李子林住宅的分析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住宅空间的设计方法和建筑师对于具体的细节问题的特殊处理方式。
了解了妹岛和世的这些设计手法和思想。
而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她在设计时对于使用者在建筑中的活动,行为,舒适性,心理感受的关心,她充分尊重业主的意见,不以自己的主观臆断为依据来设计,她不画那些稀奇古怪的草图,而是事无巨细的深入到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所以在李子林住宅这样空间尺度很奇怪的房子里,也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温暖气息。
从主讲者把握时间的角度上来讲,跟其他组一样,都大大超过了所规定的时间,无法在短短的十五分钟里完全阐述对妹岛和世及其她的李子林的深刻理解。
主讲人裴晓晨在讲解的过称中思路清晰,能有条不紊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尤其在运用辅助工具上,他为了能更清晰的在表现李子林的空间构成上运用了建模的形式,让我们更能深刻的理解李子林的空间,这是值得其他组好好学习的地方。
其次在细节的阐述上晓晨他们也分析的很好,譬如李子林住宅中运用的大面积的白色,世界上有很多建筑师钟情于将建筑设计成白色,包括柯布西耶,密斯,迈耶,阿尔瓦罗·西扎等等,虽然都是白色,但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妹岛和世的设计所体现的白色表达是一种轻盈飘逸,模糊,透明,有点“暧昧”的味道。
李子林住宅,这个外观全白色的小房子是对这些特点很有代表性的诠释。
李子林的住宅
HOUSE IN A PLUM GROVE拜访业主以前的家,妹岛和世的第一印象就是是东西很多,不仅如此,家里每个成员的东西都是零乱分散在各个房间。
领域的非存在感,妹岛认为人数和房间数的对应关系需要调整对待。
她心目中理想的空间模式是:同在屋檐下,除了各自的房间,还有许多可以停滞的地方,可聚可散,可近可远。
所以,就产生了诸如只有长桌的空间,只有床的房间,还有我们叫做小房间,还有娱乐室等,拥有很多小房间的平面布局就这样产生了。
在看房子模型的时候,业主还在上小学的女儿说:“如果这里按个窗子的话,我和弟弟就可以从窗口对话了,那该多好啊”她的话给妹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结果是,薄薄的墙上有好多地方打开了四角窗,窗子的存在更加强调了墙体的轻薄,更加感受到轻薄的存在感,从有玻璃,无玻璃的窗洞,看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看到一层一层的空间,视线感受在展开,延伸。
该方案的特点:1:墙体的超薄。
2:只有房间而没有交通空间,厨房也是通道,厅内开满了门。
3:由于房间平面的不同和好几个两层通高的房间,空间形态变得不同寻常,超高,超长,超薄(瘦)。
4:内窗系统使内部各房间的关系近乎彻底改变了,如3楼的卫生间对2层的书房开窗,2层的卧室对3层的静思室(meditation room)开窗,女孩卧室对男孩卧室开窗。
5:各个房间的门开的不同寻常,有好多门只有门洞,没有门扇,并且洞口离楼地面还有一段高度。
6:不再按层进行功能分区,每层都有可以睡觉的地方。
7:通常的房间的功能对应被打破:大厅只有一层高,而餐厅却有两层高,狭长的男孩卧室有两层高,Library 更是又高又大。
8:出现了一个房间两个门或三个门。
在这里我想解说一下“流动”跟“透明”的关系,流动性分为:1不流动2空间的流动(彻底的流动)3视线流动4半流动(可以移动或开启的实体,比如门),透明性分为:a不透明b半透明c透明(在视线上是透明的,比如窗户)d全透明(空间之间没有任何障碍)在这里1,2,3,4或a,b,c,d之间并列的关系。
妹岛和世-李子林住宅
私 密 性 PrIvacy 李子林住宅中, 妹岛划分出多个小 房间, 为家庭成员提供多种选择, 体现了 家庭成员自身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 选择与控制, 人们可以选择呆在自己的 房间, 也可以选择在其他多余的房间调 试心情, 当选择不唯一时, 实际上也就意 味着别人无法准确掌握其行踪, 从而保 护了个人的私密性。
李子林住宅
简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
ABSTRACT
李子林住宅是妹岛经典作品之一, 本文从事件空间的发现 私密性的 讨论以及透明性的表达三个方面进行具 体的解读, 并初步总结出妹 岛惯用的思维模式 House in Plum grove 15 the one of the classic works of KazVyo Sejima .This Paper will decrypt from three aspeets discovery of event space Privacy and transparent,it also will Preliminary summarize the idiomatic coneept of Kazuyo Sejima.
李 子 林 住 宅 House In Plum grove 李子林住宅 (House In Plum Grove ) 位于日本东京郊区安静的住宅区内,于 2003年建成使用。建筑共三层 ,功能上 除了满足日本LDK模式的功能以外,还设 有书斋,静思室,娱乐室和屋顶庭院;结构 上采用钢板作为主要支撑结构, 整体轻 薄, 墙体厚度约5一 6cm左右, 其中所有 保温层不超过3Omm,建筑整体简洁,轻 盈。其设计手法沿袭了妹岛一贯的设计 主张和设计模式, 带有典型的妹岛风格, 同时,特殊的外在因紊包括,场地条件,业 主要求等方面的影呐,给妹岛的创新提 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使得作品具有其独 特的气质, 堪称为妹岛极具代表性的作 品之一。
李子林住宅功能分析
04 创作室
05 庭院
05
第12页/共15页
薄边窗 厚边框凸窗 庭院景框 入门口
不同立面开窗方式,反映了不同的内部使用要求,使得立面简洁有趣
第13页/共15页
李子林住宅应该是妹岛和世和她伙伴对传统住 宅模式极大的挑战和颠覆,这不仅反映在其内部空
间的超常尺度以及内窗系统改变功能空间关 系,同时也反映在其建筑创造的设计模式和思 维,从而在如此有限的建筑体量,创造出丰富有趣,
三层平第面6图页/共15页
01 娱乐室 02 设备间 03 静思室 04 卫生间 05 庭院
西南立面
西北立面
东北立面
东南立面
第7页/共15页
李子林住宅打破了很多传统的住宅空间尺寸,
出现大异寻常的房间形态,超长/超高/超薄,在分
析中根据功能我作以分类,分为卧室/书斋/卫生间 以及共享空间四类,分别具体加以讨论。
第2页/共15页
其建在东京郊区 安静的住宅区内, 房子周围种了很多 李子树,故因此得 名子李子林住宅
第3页/共15页
01 入口 02 起居室 03 祖母卧室 04 储物间 05 餐厅 06 过道 07 厨房 08 男孩卧室 09 卫生间
一第层4平页面/共图15页
二层平面第5图页/共15页
01 书斋 02 主人卧室 03 卫生间 04 阅读区 05女孩卧室 06 小书斋
第8页/共15页
01 祖母卧室 02 男孩卧室 03 女孩卧室 04 主人卧室
第9页/共15页
01
02
01 女孩阅读室
02 阅读区
03 阅读室
03
第03 02 一层厕所 03 二层厕所
第11页/共15页
01 02
妹岛和世作品分析与设计手法解析
妹岛和世作品分析与设计手法解析摘要:通过对2010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日本女建筑师妹岛和世经典作品的分析, 阐释了其独特的灵感来源、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
关键词:妹岛和世;作品分析;设计手法一.妹岛和世简介:妹岛和世(1956年─﹚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出生于日本茨城县。
现任庆应义塾大学理工学部教授。
她在1981年从日本女子大学硕士班毕业之后,就进入了日本名建筑师伊东丰雄的事务所工作,14年后,与西泽立卫成立了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4年,两人以金泽21世纪美术馆赢得了当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
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风格。
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
亦有报导称其为“穿透、流动”式的建筑。
在SANAA事务所建立的十余年里, 他们陆续在国际性竞标中夺魁, 这使得妹岛逐渐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 其作品也因为对于新美学的诠释和鲜明的实验性而引起了世界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二.建筑思想:妹岛和世遵循的原则应该是空间概念,她的概念源自于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消隐,她的理解是拒绝明确的空间秩序,即拒绝空间与功能的明确对应。
注意她是拒绝明确,追求模糊,而非拒绝对应与秩序。
她设计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就能很好体现她的原则:低矮的圆形建筑,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将室内外和室内空间边界模糊化,而被使用者理解成穿透、流动。
1.形式的不确定性:正确地说法应该是视觉上的不确定性。
在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建筑的轻型材料的使用,从而造成建筑的轻盈感或者说漂浮性。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处理,没有伊东丰雄那样,用材料的“形式”来营造轻盈的气氛。
他们的建筑形式反而是笨拙的方形、圆形或方形和园形组合而成的。
他们的建筑外在体量(形式)透出了一种拙朴,但是他们建筑的材料(透明性或半透明性)的使用,应该削弱了形式(体量)的呆板。
建筑拓扑学专业资料
建筑拓扑学——探求当代空间的本质草译自 Juan Antonio Cortes, Architectural Topology -- An Inquiry into Nature of ContemporarySpace, EL(), P33-57】1, 空间组织的清楚性“对我们而言, 清楚地解释每个项目的内在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以最简洁与直接的方式, 而非通过图形或者形式来表现概念。
评判一个方案是否简洁, 概念必须得以清楚阅读。
”(妹岛和世, 2023)“通常, 体量上的透明与轻巧并非最终目的, 我们致力于将各构成部分以一种清楚的方式来组织。
”(SANAA, 2023)评论家反复地将妹岛和西泽的建筑学冠以简洁、朴素(austerity)、纯粹几何的特性。
话虽如此, 我们还是该定义这些特性在他们作品中的含义。
总的来说, 热衷简洁的建筑师常被称为极简主义者(minimalist)。
10数年前, Atan Allen就认为妹岛不应被归类为本质主义者的极简主义(essentialist minimalism), 本质主义者们总想着去除作品中不必要的成分(component)以显现抱负形式。
事实上, 妹岛和西泽都不能被称为极简主义者, 如开篇的引言, 他们并非像要构筑抱负形式, 而是要让概念——空间或者构成要素的组织——明晰。
这两位建筑师的作品也常被冠以“非物质性”(immateriality)、“轻巧”、“透明”。
然而, 就前两个特性而言, 应当说他们的作品看起来是“非物质的”与“轻巧”的, 而非真正的非物质。
虽然常使用透明的玻璃, 他们总是强调物质上的透明性并非他们设计的最终目的。
“透明性意味着发明各种关系, 它并非只是被看穿。
透明性也意味着清楚性, 不仅在视觉方面, 更指概念方面。
”妹岛和西泽在一些访谈与出版物中表达过一些观点, 其中, 追求清楚的空间组织并清楚地展现出来是最明确的设计目的, 这使得他们以简朴方案的方式来做项目, 只画线条, 没有厚度, 也没有对物质的期待, 线条勾勒出空间轮廓、明确总平面。
建筑作品分析Simpson Lee House
Ⅱ.概述
• 格伦·莫科特个人最偏爱的作品
• 挑剔但开明的业主 • 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 • 全面的细部。
• 收敛和控制
• 委托人清晰的、高度细化的想法控制整个进程
• 环境、材料和哲学的结合
Ⅲ.分析——通述 ⅰ.地形
• 面对山谷背靠山崖的山坡转 平处
• 覆盖着火山土壤的砂岩地
• Recipient of the 1992 Alvar Aalto Medal
• Laureate for 2002 pritzker prize
• Magney House, Bingie Bingie
Features of Murcutt’s Works
• Mesian…clarity and neatness
边
Ⅲ.分析——通述
• 轻钢结构支柱——屋身的飘浮感 • V字形支撑——屋顶的飘浮感 • “轻柔地触摸大地” • 最小营造方式
ⅶ.结构
Ⅲ.分析——通述
ⅷ.材料
• 首要原则: 制造材料所消耗能源最少,建房用材量最少,地方性材料
• 砖、水泥、玻璃、铁板、不锈钢、石膏板
• 镀锌波纹铁板 薄 轻质 精致 经济 有力度 延展性 反映日光和周围颜色的特性(适应环境)
• 大片的玻璃窗由活动百叶控制光线的射入
Ⅳ.分析——特点
• 应对气候
• 融于自然
干燥
增加湿度 防火
水池 蓄水罐 自动喷洒系统 耐火材料 利用屋前岩石
砖、混凝土、波纹铁
水池 直径1800的储水罐七只 一共可以收集35000升水 下接地表落水(波纹屋顶帮助收集雨水) 上接喷洒系统(由油压抽水泵控制)
Simpson Lee House
住宅空间关系的消解与重构——李子林住宅设计解析
住宅空间关系的消解与重构——李子林住宅设计解析摘要:李子林住宅是小住宅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相关设计分析图示,研究分析一系列操作手法对原有功能秩序进行消解的过程,然后重新架构空间关系,得出用定义边界形态的方式以形成整体异质大空间,试图展现住宅空间对人们行为活动的尊重,探讨新的家庭生活交往模式。
关键词:李子林住宅;妹岛和世;住宅;空间引言妹岛和世的建筑作品通常被认为属于极简主义,外观简洁,保持完整的几何形态,运用大量透明材料,给人感觉轻盈和漂浮。
她继承了伊东丰雄的“不确定性”,并坚持对使用者需求的研究和对人类活动的密切关注,通过空间设计完成对生活模式的建构。
李子林住宅于2003年建成,设计手法延续了妹岛一贯的风格和模式,同时受场地条件、业主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其对住宅空间关系的消解与重构极具创造性,是小住宅设计中具有代表性作品,通过对其设计方法和过程的解读,为住宅设计提供新的思考方式。
1.平面与环境李子林住宅位于日本东京郊区安静的住宅区内,基地呈不规则的四边形,长满李子树,位于两条马路的交角处,建筑面积为77.68㎡,共三层。
业主希望最大程度保留基地原有的李子树,使住宅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该住宅设计从平面出发,尊重基地的原有条件,充分利用各个要素与环境产生某种互动关系。
建筑的外轮廓由基地边线向中心偏移而限定,延续场地大于90度的街道转角形状,建筑与基地形成一种富有张力的关系,使建筑尽可能位于基地正中心,周围被李子树环绕,使建筑各个朝向都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同时保证了建筑的私密性。
2.功能的消解业主一家共五口人,年轻的夫妇,两个孩子和一位祖母。
业主最初想要一种大空间的生活模式。
然而场地受限,除了满足四个卧室的基本要求之外,剩余部分无法达到物理层面上的实质“大空间”。
妹岛让每一个空间只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或者行为,对应房间的尺度也被缩减到极致。
这样就出现了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卧室,只能放下一张书桌的学习室等17个小空间,每个房间自然形成一种紧凑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功能的概念产生于人们将吃饭、休息、睡觉这些原本连续的人类日常活动分解或截断,妹岛认为人们连续的活动和基于功能分区设计的建筑之间存在矛盾
李子林住宅—空间与使用者活动
通过将许多小型内部空间彼此联系或分离的方式连接和安排在一起。
妹岛心目中理想的空间模式是:同在屋檐下,除了各自的房间,还有许多可以滞留的地方,可聚可散,可近可远。
住宅特征:1.墙体超薄
2.只有房间而没有交通空间,厨房也是同道,厅内开满了门。
3.由于房间平面的不同和好几个两层通高的房间,空间形态变得不同寻常:超高,超长,超薄。
4.内窗系统使内部各房间的关系近乎彻底改变了,如3楼的卫生间对2楼的书房开窗,2楼的卧室对3楼的静思室开窗等;
5.各个房间的门开的不同寻常,有好多的门只有门洞没有门扇,洞口离楼地面还有一定的高度;
6.不再按层进行功能分区,每层都有睡觉的地方;
7.通常的房间功能被打破:大厅只有一层高,而餐厅却有两层高,男孩卧室狭长且两层高,而书房却又高又大;
8.出现了一个房间两个门或三个门。
李子林住宅—室内中的室外空间
•住宅中有很多不规则的洞口,这些洞口一方面削弱了建筑的厚重感,同时也改变了房间之间,室内与室外的关系,陈为人与人之间活动的一个平台。
从有玻璃,无玻璃的窗洞看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看到一层一层的空间,视线感受通过内墙的洞口而展开、延伸。